园艺植物栽培学考试大纲汇总
《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园艺植物育种学》复习大纲绪论一、内容提要: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是发展园艺生产的关键途径之一。
各种各样的栽培园艺植物种类及其品种类型都是从野生植物进化而来。
利用园艺植物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就是优良性、适应性、稳定性和整齐性,品种具有特异性等特性。
良种是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以减少农药污染、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以节约能源、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是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研究的任务是根据遗传变异的规律,合理选择利用种质资源,通过发现和创造变异来选择优良品种,以及提高种性、防止混杂退化、加速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园艺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才有专门的育种机构,20世纪育种理论、方法进步很快,新品种选育成果巨大。
二、思考题:1、了解品种的概念及其属性;2、良种在园艺植物生产中的作用?3、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的区别?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与目标一、内容提要园艺植物多为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育种年限长,育种目标涉及产量、品质、熟期及抗性等一系列目标性状。
因此,因地制宜选择育种对象,明确育种目标,制订育种方案,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思考题:1、当前园艺植物育种的总目标是什么?2、园艺产品的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种?3、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是什么?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方法园艺植物繁殖方式不同,其遗传特征就不一样,因而相应采取的育种程序和方法也不同。
此外,栽培植物品种根据其群体遗传组成,可分为自交系品种、群体品种、杂交种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2023年全国高级园艺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高级园艺师资格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2023年全国高级园艺师资格考试旨在培养和评价具备高级园艺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园艺设计、规划、管理、养护等工作,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二、考试科目及比重1. 园艺植物学(40%)2. 园林设计与规划(30%)3. 园艺管理与养护(20%)4. 园艺技术与创新(10%)三、考试内容概要1. 园艺植物学1.1 植物分类与系统学1.2 植物生理学1.3 植物病虫害防治1.4 典型园林植物栽培技术1.5 植物繁殖与利用技术2. 园林设计与规划2.1 园林设计原理与方法2.2 园林设计软件应用2.3 园林建设工程与施工技术2.4 园林绿化材料应用与配置技术3. 园艺管理与养护3.1 园艺项目管理与实施3.2 园艺养护技术与管理3.3 园艺设施与设备运维3.4 环境保护与园艺病虫害监测4. 园艺技术与创新4.1 新技术在园艺领域的应用4.2 智慧园艺与数字化管理4.3 园艺科技创新与研究方法四、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分析案例,或进行设计和规划方案等。
答题要求准确、简明、清晰,能够充分展现应试者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考试评分标准1. 答案是否准确- 回答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理论是否准确、全面- 实践操作是否规范、有效2. 分析与判断能力- 对问题分析是否透彻- 判断是否准确、合理- 是否能够提出创新性见解3. 设计与规划能力- 设计方案的创意与可行性- 规划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可行性研究的全面性与详实性4. 综合能力-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深度- 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 对园艺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六、考试参考书目1. 《园艺植物学教程》2. 《园林设计与规划》3. 《园艺管理与养护》4. 《现代园艺技术与创新》以上为2023年全国高级园艺师资格考试大纲,考生需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备考,并善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考试中展现出扎实的园艺技能和创新能力。
园艺师考试大纲

园艺师考试大纲简介:园艺师考试是衡量园艺专业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标准,通过考试可以评估园艺师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对园艺师考试大纲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与要求,以及备考建议。
一、考试科目1. 园艺植物学2. 园艺土壤学3. 园艺生物学4. 园艺病虫害防治学5. 园艺育种学6. 园艺繁殖学7. 园艺栽培学8. 园艺工艺学9. 园艺树木修剪理论与实践10. 园艺规划与设计二、考试内容与要求1. 园艺植物学:包括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理学等内容。
要求考生熟悉常见园艺植物的特点及其栽培管理要点。
2. 园艺土壤学:包括土壤类型与性质、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具备科学合理施肥的能力。
3. 园艺生物学:包括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内外调节机制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熟悉植物代谢过程。
4. 园艺病虫害防治学:包括病害与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病虫害的生态学特点以及化学与生物防治技术等内容。
要求考生熟悉常见园艺植物的主要病虫害,具备病虫害防治的能力。
5. 园艺育种学:包括植物遗传学基础、育种目标设定与方法、育种技术与选择育种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植物遗传学基本原理,具备植物杂交与选育的能力。
6. 园艺繁殖学:包括植物繁殖方式、繁殖结构及方法、繁殖器官的利用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植物繁殖的不同方式及其适用条件,具备园艺植物繁殖的技能。
7. 园艺栽培学:包括园艺植物种植技术、栽培管理和园艺植物性状的调控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不同植物的栽培要点,具备园艺植物栽培管理的实践能力。
8. 园艺工艺学:包括花艺、盆景、创意造景等内容。
要求考生了解不同园艺工艺的原理和实践技巧,具备花艺和造景设计的能力。
9. 园艺树木修剪理论与实践:包括树木修剪的原则、修剪工具与方法、常见树种的修剪要点等内容。
要求考生熟悉不同树木的修剪方法,具备园林树木修剪的实践能力。
园艺学总论考试大纲

园艺学总论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和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所包含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明确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园艺植物栽培和育种学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园艺植物栽培学约50分园艺植物育种学约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论述题:4个题目任选2个,共30分。
三、考查范围(一)《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部分第一章绪论重点:什么是园艺植物;园艺植物的内涵及生产特点;园艺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什么是绿色食品;现代园艺植物生产及发展方向;如何学好园艺植物栽培学?了解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内涵、园艺植物栽培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及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我国园艺产业发展状况。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分类重点:园艺植物的主要种类及植物学分类;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起源与分布了解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园艺植物的植物学分类、农业生物学分类等分类方法,通过对主要园艺植物的起源与分布的认识,了解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原产地的关系,重点掌握常见园艺植物的分类、起源及分布,为加深印象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市场调查、资料查阅巩固知识。
第三章园艺植物栽培的生物学原理重点: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园艺植物的生殖生长;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园艺植物器官生长相关性;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周期了解园艺植物栽培的基础理论,掌握其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生命各周期的特性特点,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达到优质、高产栽培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与育苗重点:有性繁殖(种子繁殖);无性繁殖(营养繁殖);园艺植物的育苗了解园艺植物的繁殖方法及其特性,通过对种子繁殖植物的学习,掌握种子生产、采集、贮藏、检验及播种育苗等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园艺作物无性繁殖方法和理论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组织培养等相关理论和技术;通过园艺植物繁殖方法的学习,重点掌握不同园艺作物培育壮苗的理论和关键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林)考试大纲园艺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内容(范围)(含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作物品种的概念,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品种、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概念。
(2)领会: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植物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2、考核知识点(1)识记: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品种类型。
(2)领会: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之间的关系,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章种质资源(分值5-2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种质资源在植物育种上的重要性,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范畴;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2)领会: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第四章育种目标(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制定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掌握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考核知识点(1)识记: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领会: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高产育种策略等。
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分值5-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作物引种的意义和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领会引种的基本原理和引种的基本步骤;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引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2)领会:植物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及不同作物引种后的生长发育规律;作物自然变异的原因。
(3)综合应用:根据作物引种规律及其发育特性开展主要园艺作物引种。
园艺植物高效栽培技术(8040)自学考试大纲

园艺植物高效栽培技术(8040)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园艺植物高效栽培技术是将蔬菜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和花卉栽培技术等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新课程,是高效农业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
主要特点:课程将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等在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融合在一起,阐明园艺植物栽培的共性,本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较多,基本知识较广,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园艺植物高效栽培技术是高效农业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研究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等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园艺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应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园艺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特点,以及高效栽培的原理与方法。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园艺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特点,种植园的规划设计原理,园艺植物的高效繁殖技术,园艺植物的育苗、定植、土壤肥水管理和植株调整的方法,熟练掌握园艺植物产品器官管理的方法。
掌握设施栽培的主要种类,了解园艺产品的采收与采后处理过程,要求能将园艺植物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并能应用于园艺生产实际。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中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很多,有植物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化学等课程,并与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花卉栽培学等课程具有紧密的联系。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园艺植物的分类知识;2.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3.园艺植物的种植制度;4.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5.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措施;6.园艺产品的采收技术重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难点:园艺植物高效栽培的人工调控技术疑点:园艺植物的繁殖技术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果树、蔬菜、观赏园艺植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园艺的内涵和园艺植物栽培的意义,了解园艺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023年全国初级园艺师资格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初级园艺师资格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园艺学理论与实务1. 考试目标本次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园艺学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其具备成为初级园艺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2. 考试内容与权重2.1 园艺学基础知识(30%)- 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理学- 园艺土壤学- 园艺遗传学- 园艺病虫害防治学2.2 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40%)- 果树园艺学- 蔬菜园艺学- 花卉园艺学- 观赏草坪园艺学- 盆景技术与艺术2.3 园林设计与施工(30%)- 园林设计原理- 庭院设计与建设- 公园规划与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技术3. 考试形式3.1 笔试- 选择题:针对园艺学基础知识和植物栽培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择题。
- 填空题:考察考生对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准确且简洁。
- 简答题:要求考生对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较为详尽的回答。
3.2 实践考核- 对考生的园艺技能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栽培技术操作、景观设计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
4. 考试要求4.1 知识掌握- 熟悉园艺学基础理论,包括植物分类、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 掌握不同植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如果树、蔬菜、花卉等。
- 了解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原则和技术,包括庭院设计、公园规划等。
4.2 技能应用- 具备园艺植物的种植和育苗技能,能独立完成园艺植物的养护工作。
- 具备园林设计的基本能力,能根据要求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
- 能够辨别和防治常见的园艺病害和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4.3 创新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园艺实践中提出合理的创新方案。
-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园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 具备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园艺实践中积极参与和贡献。
5. 考试评分与合格标准5.1 笔试笔试按照题目难度和内容权重进行打分,总分满分为100分。
及格分数线为60分。
《园艺概论》考试大纲

《园艺概论》考试大纲考试参考书:指定参考书为《园艺通论》第四版,朱立新,李光晨主编。
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园艺业、园艺学发展简史和现状二、园艺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三、园艺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特点四、怎样学好“园艺通论”这门课第二章园艺植物的分类第一节园艺植物的植物学分类一、孢子植物二、种子植物第二节果树的分类一.按生态学分类二、按生长习性分类三、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四、果树栽培学上的分类第三节蔬菜的分类一、按产品器官分类二、按农业生物学分类三、按对温度的要求分类第四节观赏园艺植物的分类一、按生长习性分类二、按花卉原产地气候型分类第三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根的基本形态和生长发育一、根的功能二、根及根系的类型三、根的变态四、根瘤和菌根五、根的生长发育特点第二节茎的基本形态和生长发育一、茎的功能二、芽的类型和特点三、叶芽的特性四、茎的基本形态和枝的类型五、茎的变态六、茎的生长特性第三节叶的基本形态和生长发育一、叶的功能二、叶的形态三、叶的变态四、叶的生长和叶幕的形成第四节花和花芽分化一、花的形态结构二、花序的类型三、花芽分化的概念四、花芽分化的机制五、花芽分化的类型与时期六、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七、花芽分化的调控第五节种子和果实一、种子的基本构造二、果实的类型和构造三、开花与坐果四、果实的生长发育五、果实的品质形成第六节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周期一、生命周期二、年生长周期三、昼夜周期第七节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温度二、光照三、水分四、土塘与营养第八节园艺植物的器官相关性一、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相关二、同化器官与贮藏器官的生长相关第四章园艺植物的繁殖第一节种子繁殖一、种子繁殖的概念二、种子繁殖的特点与应用三、影响种子萌发因素四、播前处理五、播种技术六、播后管理第二节嫁接繁殖一、嫁接繁殖的概念二、嫁接成活的原理与影响因素三、砧木与接穗的相互影响四、砧木的选择及接穗的采集和贮运五、嫁接时期六、嫁接方法七、嫁接苗的管理第三节扦插繁殖一、扦插的种类及方法二、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三、扦插技术四、插后管理第四节压条繁殖一、直立压条二、曲枝压条三、空中压条第五节分生繁殖第六节组织培养一、组织培养的应用二、茎尖培养三、无病毒苗的培育第五章园艺植物品种改良第一节种质资源与引种一、种质资源二、引种第二节选种一、选种的遗传学基础二、选种的方法三、选种的程序第三节有性杂交育种一、常规杂交育种二、远缘杂交育种三、杂种优势利用四、优势育种与常规育种的异同第四节其他育种途径一、辐射诱变育种二、化学诱变育种三、倍性育种四、生物技术育种五、航天育种第五节良种繁育和种子、种苗检验一、品种退化及原因二、品种保纯和防止退化的方法三、品种的提纯复壮四、良种繁育制度五、种子、种苗检验第六节品种认定、审定及新品种保护一、品种审(认)定二、新品种保护第六章种植园管理技术第一节园艺植物种植园规划一、种植园规划设计要点二、农业观光园规划第二节园艺植物种植制度第三节园艺植物栽植方式与定植一、园艺植物栽植方式二、园艺植物栽植密度三、园艺植物播种时期和栽植时期四、园艺植物定植方法第四节种植园土肥水管理一、种植园土壤管理二、种植园施肥三、种植园水分管理第五节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一、蔬菜的植株调整二、果树的整形修剪三、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第六节园艺植物的花果管理一、促花措施二、花期调控三、保花保果四、疏花疏果五、果实外观品质的调控第七节园艺植物的逆境管理一、低温危害二、热害三、旱涝灾害第八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中的问题第七章园艺产品的采收和贮藏第一节园艺产品的采收和采后处理一、确定采收期的依据二、园艺产品的采收方法三、采后处理方法第二节分级、包装和运输一、分级二、包装三、运输四、其他采后处理第三节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一、影响园艺产品贮藏的因素二、园艺产品采后成熟与衰老的控制三、逆境伤害四、贮藏方法第八章食用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参见程智慧主编的《园艺概论》,2009年12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第一节代表性果树的栽培技术一、苹果二、桃三、葡萄四、猕猴桃五、柿六、板栗七、柑橘八、香蕉第二节代表性蔬菜的栽培技术一、番茄二、辣椒三、黄瓜四、西瓜五、菜豆六、豌豆七、大白菜八、萝卜九、韭菜十、大蒜十一、芹菜十二、芦笋十三、马铃薯第九章观赏园艺植物栽培与应用(参见程智慧主编的《园艺概论》,2009年12月第一版,科学出版社)第一节一二年生花卉一、一串红二、矮牵牛第二节宿根花卉一、鸢尾二、香石竹第三节球根花卉一、郁金香二、百合第四节室内观叶植物一、天南星科植物二、凤梨科植物第五节木本花卉一、牡丹二、杜鹃花第六节花卉应用与装饰一、花坛二、花镜三、花卉的其他应用形式四、盆花第十章设施园艺第一节园艺设施的主要类型一、简易设施类型二、塑料薄膜覆盖三、温室第二节园艺设施的环境特点及其调控一、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及其调控技术二、设施条件下温度环境及其调控技术三、设施条件下湿度环境及其调控技术四、设施条件下气体环境及其调控技术五、设施条件下土壤环境及其调控技术第三节设施园艺的生产技术管理要点一、设施栽培的主要种类二、设施栽培的茬口安排三、设施条件下的温度、湿度、光照管理四、设施条件下的土肥水及用药管理第四节无土栽培一、无土栽培的类型及特点二、营养液的配制及其管理三、立体栽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是一类供人类食用或观赏的植物。
狭义上包括果树、蔬菜、花卉。
2、根际:是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基质的实际表面。
3、根的再生力:断根后根系能恢复生长的能力。
4、不定芽:从枝的节间、愈伤组织或从根及叶上发生的芽。
5、芽的异质性;同一枝条或茎上不同部位生长的芽质量不同。
6、芽的早熟性:新梢上当年形成的芽当年就能萌发成枝。
如桃、葡萄、枣。
7、芽的晚熟性:当年新梢上形成的芽,当年不萌发,待到第二年春季才萌芽。
如苹果、梨、核桃等。
8、萌芽力:茎或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
9、成枝力:多年生树木,芽萌发后,有长成长枝的能力。
10、潜伏力:包含两成意思:其一为潜伏芽的寿命长短其二为潜伏芽的萌芽力与成枝力强弱。
11、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
12、自花授粉:同一品种内的授粉。
桃树。
13、异花授粉:不同品种间授粉。
仁果类:苹果、梨。
14、单性结实:一些园艺植物子房未受精而能形成果实的现象。
15、物候期: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植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
16、休眠期:是指植物的芽、种子或其他器官生命活动微弱、生长发育表现停滞的时期。
17、自然休眠:指在环境的诱导下果树进入休眠,此时给予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仍不能生长,必须有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通过休眠。
18、被迫休眠:不良环境造成的暂时停止生长现象,一旦环境改善,即可转入生长。
19、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20、轮作:是指同一田地里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
21、间作:指同一田地按一定次序同时种植两种或几种作物,一种为主,另外一种或几种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
22、实生苗:由种子繁殖得到的苗。
23、种子的休眠:种子有活力,但即使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仍不能发芽的现象。
24、嫁接:人们有目的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25、嫁接苗:通过嫁接培育出来的苗木。
26、接穗(接芽):用来嫁接的枝或芽。
27、砧木:承受接穗的植株。
28、扦插繁殖:是指切取植物的枝条、叶片或根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其生根、萌芽、抽枝,长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29、压条繁殖:是在枝条不与母株分离情况下,将枝梢部分埋于土中或包裹在能发根的基质中,促进枝梢生根,然后再与母株分离成独立植株。
30、分生繁殖:人为地将植物体分生出来的幼植体或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分离或分割,脱离母体而形成独立植株。
31、冬剪:在休眠期进行的修剪。
32、夏剪:在生长期进行的修剪。
33、设施园艺:是指在露地上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特定的设施人力的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状况进行作物栽培。
二、小题1、果树按叶生长期的特性分类可分为:落叶果树、常绿果树。
2、果树按生长习性分类:乔木果树(苹果、梨)、灌木果树(石榴、无花果)、藤本果树(葡萄、猕猴桃)和草本果树(草莓、香蕉、菠萝)。
3、果树栽培学分类落叶果树分为:仁果类果树(苹果、梨、山楂)、核果类果树(桃、杏、李、樱桃)、坚果类果树(核桃、栗)、浆果类果树(葡萄、草莓)、柿枣类果树(柿、君迁子、枣)。
4、核果类果树忌连作。
5、蔬菜按产品器官分类:根菜类、茎菜类蔬菜、叶菜类、花菜类(花椰菜、青花菜)和果菜类。
6、根菜类蔬菜又分为肉质根类菜(萝卜、胡萝卜)和块根类菜(豆薯)。
7、茎菜类蔬菜又分为:地上茎类菜(竹笋)和地下茎类菜(马铃薯、菊芋、荸荠、姜)。
8、芹菜食用的部位是变态的叶柄。
9、果菜类蔬菜分为茄果类(茄子、番茄、辣椒)、荚果类(豆菜类)和瓠果类(瓜类)。
10、根据来源,将植物根系分为实生根系、茎源根系和根蘖根系。
11、植物扦插或压条繁殖产生的根系为茎源根系。
12、嫁接苗中砧木的根系为实生根系。
13、春秋季根的再生力强。
应用:移栽和土壤施肥。
14、芽的类型根据芽着生的位置不同分为:顶芽、侧芽、不定芽。
15、芽的类型根据萌发后形成的器官不同分为:花芽、叶芽16、芽的类型根据枝条上同一节位上芽着生的数量不同分为:单芽、复芽、芽眼17、葡萄芽为芽眼,核果类的芽为复芽。
18、园艺植物茎的变态主要有块茎(马铃薯)、根茎(生姜)、球茎(荸荠)3类。
19、大棚中不能四季生产果实,是由于果树有自然休眠。
20、水土保持方法:平地营造防风林,山地造梯田。
21、营养繁殖包括:嫁接、扦插、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22、打破休眠的方法:沙藏层积处理。
23、播种方法有撒播(菠菜、大白菜)、点播(核桃、桃、杏)、条播(苹果、梨)。
播种深度为种子最大直径的2—5倍,核桃:6cm左右。
24、葡萄的扦插方法为茎插中的硬枝扦插。
25、压条繁殖的方法有直立压条、曲枝压条(水平压条、普通压条)和空中压条。
26、分生繁殖的应用:草莓以匍匐茎繁殖,吊兰以走茎繁殖,芦荟、菠萝以吸芽繁殖,枣树根蘖繁殖。
27、落叶木本类的果树、花卉在秋季植株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定植。
生物学基础为根的再生力。
28、土壤过酸时可加入石灰。
土壤过碱时宜加入硫酸亚铁。
29、黏重土壤改良时可采用掺沙。
沙荒地的改良;培土填淤与增施纤维含量高的有机肥结合。
30、土壤消毒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31、基肥宜在秋季采收后施。
追肥施肥原则:前期注重N肥,后期注重施P、K肥。
32、果树灌溉时期:萌芽前、开花前、果实速长期、采果后、封冻前。
★开花期和果实着色成熟期坚决不能灌水。
33、树形类型有:有中心干形(仁果类苹果、梨);多主枝形(石榴、无花果);开心形(桃);篱壁形、棚架形(葡萄、猕猴桃)。
34、冷床的种类:抢阳畦、槽子阳畦、改良阳畦。
35、温床类型:酿热温床、电热温床。
36、遮阳网的作用:①遮阳降温②地面降温③减少蒸散量④减少暴雨冲击⑤减轻台风袭击⑥避虫防病⑦防冻防寒37、塑料大棚的延长方向:南北延长。
38、十一月下旬气温低于0度塑料大棚内不能进行生产。
39、温室的方位:坐北朝南。
三.大题1、果树按生态适应性分类:(1)寒带果树,特点:耐寒冷,野外能安全度过-40℃以下低温,只能在地球上的高寒地区栽培。
代表:榛、山葡萄等。
(2)温带果树,特点:多是落叶果树,宜在温带地区栽培。
温带果树不特别耐寒,但休眠期要求一定的低温。
代表: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核桃、柿、枣、板栗、石榴等。
(3)亚热带果树,既有常绿果树,也有落叶果树。
这类果树一般在冬季需要短时期的冷凉气候(5 ~10℃) 。
如柑橘类、无花果、猕猴桃、龙眼、荔枝、枇杷等。
(4)热带果树,适宜于热带地区栽培的常绿果树,耐高温高湿。
代表:如香蕉、菠萝、椰子、等。
2、芽的特性:参照名词解释5——103、异花授粉果树配置授粉树时需注意的内容:(1)与主栽品种花期相同。
(2)授粉亲和性好(3)配置比例不能过少,不能少于1/8. 4、种子繁殖的特点(1)优点:①体积小,轻,在采收、运输及长期贮藏方便。
②来源广,播种简便,便于大量繁殖。
③实生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寿命较长。
④适应性强,有免疫病毒病的能力。
(2)缺点:①木本的果树、花卉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采用种子繁殖开花结实较晚。
②后代易出现变异,从而失去原有的优良性状。
③不能用于繁殖自花不孕植物及无籽植物,如葡萄、柑橘、香蕉及许多重瓣花卉植物。
5、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114)(1)内在因素种子的休眠(参照名词解释23)许多落叶果树的种子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
(2)外在因素1)水分2)温度3)氧气4)光照6、嫁接苗的特点1>保持优良性状2>适应性和抗逆性强3>调节树势(树体矮化或乔化)4>繁殖系数大,便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7、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嫁接亲和力即指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能愈合并正常生长的能力。
它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1)取决于砧、穗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一般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
同种或同品种间的亲和力最强。
(2)砧穗组织结构的相似性。
(3)是否携带病毒。
2>嫁接时期。
一般在春秋季节进行嫁接。
气温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
3>砧木和接穗的质量4>嫁接技术。
嫁接要熟练、准确。
5>嫁接极性。
接穗的下端插在砧木的上端。
6>接口湿度和光照。
保持较高的湿度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忌光。
7> 伤流、流胶、单宁物质的影响8>嫁接前后的管理。
嫁接后检查是否成活,成活后解绑。
★8优良砧木的选择条件:(1)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2)对接穗生长、结果有良好影响(3)对当地风土气候适应性强(4)能满足特殊要求。
如矮化、乔化、抗病。
(5)资源丰富,易繁殖。
9、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 (134)内在因素:(1)植物种类和品种(2)树龄、枝龄、枝条部位。
树龄越大,扦插生根越难。
一年生枝易生根。
(3)枝条的发育状况(4)贮藏营养(5)激素。
生长素和维生素对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6)插穗的叶面积外在因素:(1)湿度(2)温度(3)光照(4)氧气(5)生根基质10、土壤耕作方法及其优缺点。
(1)清耕法。
优点: a. 经常中耕除草,作物间通气好b. 采收产品较干净,如叶菜类的蔬菜等c. 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有利于育苗。
缺点:a.土肥水流失严重b.长期清耕,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快c.无草的种植园生态条件不好,作物害虫的天敌少d.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
弊病多,不宜多用。
(2)免耕法。
优点 a 保持土壤自然结构b 作物间通风透光c 利于机械化管理,省时省工。
缺点: a 长期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b 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
(3)覆盖法。
在干旱的地方常用。
优点: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调节地表温度。
缺点:易找招致虫害和鼠害,长期使用导致植物根系上浮;含氮少的作物秸秆和杂草进行覆盖时,早期会使土壤中的无机氮减少;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投资较大,土壤肥力下降较快,需大量施肥,且对自然降雨利用率差。
(4)生草法。
适宜雨水多的地方。
优点:保持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水、保肥、保土作用显著;种植园有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利于根系生长;便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省工、高效。
缺点:造成间作植物和生草类与果树和园林树木在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
(5)休闲轮作。
优点:提高和恢复土壤肥力;减轻作物病虫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作物产量。
11、盐碱地的改良(1)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
(2)多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
(3)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
(4)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
★12、修剪的基本手法与功能:01 (1)短截:剪去一年生枝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