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

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空中飞行的动物知识要点:1、既是陆生又适于飞行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2、飞行对于鸟类的意义: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①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身体被覆羽毛;③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④胸肌发达;⑤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⑥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迅速;⑦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⑧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4、昆虫的特征:①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②运动器官---两对翅三对足都着生在胸部;③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
5、外骨骼的作用:①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②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节肢动物的特征:①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②体表有外骨骼③足和触角分节。
包括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7、两栖动物的特征:①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经过变态发育成为幼蛙。
②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例如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
习题:1、关于“天高任鸟飞,望断南飞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说的是鸟类的迁徙B、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C、返回产卵育雏的地方D、鸟类的灭绝2、下列四种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A、蟋蟀B、蜘蛛C、蝉D、金龟子3、关于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而且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但不分部D、体表有外骨骼4、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A、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B、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C、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D、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5、蜻蜓落在物体上休息时,我们看到它的腹部在收缩,舒张,不停地活动,这是蜻蜓()A、在进行呼吸B、在进行休息C、在进行消化D、肌肉疲劳的现象6、家燕是善于飞行的鸟类,身上最发达的肌肉是()A、翅膀上的肌肉B、腹部的肌肉C、躯干部的肌肉D、胸部的肌肉7、家鸽的翅膀上长着几排大型的羽毛,它们的功能主要是()A、保持体温B、飞行C、挡住风雨D、吸引同伴8、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A、蝙蝠B、昆虫C、鸟类D、甲壳动物9、下列鸟类中,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小的一组是()A、丹顶鹤和麻雀B、鹅和大山雀C、鸵鸟和蜂鸟D、猫头鹰和朱鹮10、家鸽龙骨突的作用是()A、加强牢固性,适于剧烈的运动B、保护胸骨和体腔C、附着发达的胸肌,适于飞行D、多块骨愈合在一起,减轻体重11、蝗虫的呼吸器官是()A、气门B、气孔C、气管D、肺12、与鸟类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生理特征是()A、有坚硬的角质喙B、身体内有气囊C、胸骨、胸肌发达D身体呈流线型13、下列有关昆虫的叙述,正确的是()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B、昆虫依靠触角辨别方向,依靠气门感觉外界气体C、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处于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大D、昆虫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14、下列除哪项外,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A、全身被羽B、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C、身体呈流线型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15、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部C、具有翅D、适于陆地生活16、鸟类最发达的肌肉是胸肌,约占体重的1/5,这有利于()A、较小飞行阻力B、保持体温C、减轻体重D、牵引两翼飞翔17、家鸽气囊具有的功能是()A、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B、进行气体交换C、适应飞翔生活D、以上都正确18、家鸽的直肠短,不能储存粪便,这有利于()A、减小阻力B、减轻体重C、生殖发育D、消化和吸收19、蝗虫身体表面坚硬的部分称为()A、角质层B、甲C、外骨骼D、贝壳20、蝗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很大B、适应了陆地生活C、有利于飞行生活D、可以防止天敌的捕杀,具有防御作用2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胜利特点是:(1)从外形来看,体呈----------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鸟类飞行特征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鸟类的身体有与飞行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结构:1、(1)鸟的外形外形与羽毛,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构成流线型的外廊,体表被覆着羽毛,它重量极轻而结构甚精,在受到损坏时易于修理和更换。
鸟类骨骼轻而坚固,骨片薄,长骨内中空,有气囊穿入。
许多骨片合在一起,以增加坚固性。
鸟类的整个体重落在后肢,后肢骨骼强大,鸟类跗骨延伸,起到增加弹性的作用。
1、(2)鸟的翼翼,鸟类的飞羽着生于前肢,形成能够伸缩与折叠的两翼,翼的前缘厚,后缘薄,穿过空气时阻力小并能产生升力。
而后缘的飞羽则扩大了翼的表面积,产生了强大的浮力和飞行动力。
2、鸟的骨骼骨骼和肌肉,鸟类的骨骼薄、空轻(骨腔大,且充满了空气)的特点,非常适于空中飞行。
鸟类的各部脊椎适度愈合成块,支撑机体,使飞行时身体平稳,在胸骨上附着特别发达的胸肌,约占体重的1/5,胸肌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
3、消化系统鸟口中无牙,也无牙床,减轻头骨的重量,达到合理的身体配重。
鸟类飞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鸟类总把食物直接快速吞咽,再由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继续消化。
4、呼吸系统鸟类有特别的呼吸系统,表现在具有非常发达气囊和气管。
气囊广布于内脏、骨腔和肌肉之间,这使鸟类在吸气及呼气过程中,肺内均有富含氧气的空气流过,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是谓双重呼吸,从而提高鸟类的呼吸效率。
鸟类的新陈代谢快,又没有散热的汗腺,气囊又兼有调节体温、降低鸟体的比重、减小飞翔内脏间及肌肉间的磨擦。
鸟由鼻孔吸收空气后,一部分用来在肺里直接进行氧交换,另一部分是存入气囊,然后再经肺而排出,使鸟类在飞行时,一次吸气,肺部可以完成两次气体交5、血液循环内脏特化,鸟类心脏的相对大小在所有脊椎动物中居首位,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一般300-500次/分钟,血流速度快,有利于氧气、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的交换与排出。
肾脏相对体积大,能迅速地排出废物,保持水分,盐分平衡。
鸟类没有膀胱,直肠极短,不贮存粪便,粪尿即有即排,以减小飞行时的负荷。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测试卷附答案[002]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测试卷附答案[002]](https://img.taocdn.com/s3/m/05fd6e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0.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测试卷附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2.如图为鲫鱼的外形图,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从外形上看,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__,有利于减少___________。
(2)从外形上看,鲫鱼的体色呈___________,是一种保护色。
(3)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行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鲫鱼的运动器官是鳍,能控制鱼前进方向的是___________。
(填数字)(5)鱼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呼吸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不同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靠_____进行呼吸。
观察C 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___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___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BTB是一种蓝色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
短时间使用对鱼无毒害。
在图E鱼口的前方滴一滴BTB溶液,根据鱼在水中的呼吸特点,预测从鱼的鰓盖后缘流出的溶液呈_______色。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_______与肺相通。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教学设计

第六节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分别讲述明朝万鹏的故事和清朝徐正明的故事,引出人类一直有想翱翔天空的梦想,有些鸟能在南、北半球之间迁飞往返,有些鸟竟能飞越珠穆朗玛峰!它们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如果给人安上翅膀,人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吗?那么鸟类又是如何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的?引发学生思考尝试性回答,教师总结带入新课。
教学活动一:多种多样的鸟环节一:比赛看看哪组说出鸟类的名称最多,并要求说出他们的居住环境。
教师点拨总结引入课本内容。
环节二:自主阅读教材第30-31页内容,并完成教材中的讨论。
学生思考填答,教师总结。
(1).活环境有什么联系?提示:鸟的喙形状不同,都与其食性相适应。
鸟的足特征不同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3)鸟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
环节三:教师可以补充课外知识:早成鸟出壳后的雏鸟,眼睛已经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绒羽,腿足有力,立刻就能跟随亲鸟自行觅食。
这样的雏鸟,叫做早成鸟。
鸡、鸭、鹅、雁等的雏鸟是早成鸟。
晚成鸟在出雏后到能飞行前近段时间里一直靠双亲喂养,大多数晚成鸟在离巢的时候体重已接近成鸟的体重。
晚成鸟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早成鸟,鸟巢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最常见的,早成鸟有鸡、鸭、大雁、天鹅,晚成鸟有燕子、麻雀、老鹰等等教学活动二:鸟的主要特征环节一: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请每个同学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鸟类可以飞行的原因,教师巡视督导指导并给予适当评价。
环节二:请写的最全面的学生上黑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并将自己描述的鸟的特征体现在绘画中。
空中飞行动物——鸟

教学题目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2、概述鸟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三)情感目标:1、确立仔细观察事物的理念;2、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鸟适于飞行特点教学难点鸟类特点在飞行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鸟类骨骼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板书设计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1、身体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2、前肢特化为翼——主要飞行器官,翅膀扇面形有利于扇动空气;3、被覆羽毛:正羽(飞羽——飞行,尾羽——平衡),绒羽——保温,纤羽——感觉;4、胸肌、龙骨突发达——提供动力;5、骨骼轻且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6、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快;7、循环系统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大;8、有气囊——呼吸辅助器,双重呼吸,氧气供应充足。
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3min)最近同学们最期待的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恩,国庆节。
今年我国迎来了60周年庆典,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国庆上最大的看点是什么?——老师认为国庆上的最大看点就是阅兵仪式,这可以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军队大提起兴趣致分为3种即海、陆、空三军,海军的工具为船和潜艇,同学们想想看这是仿什么而制成的——对,它是仿鱼而制成的;陆军的交通工具就多了比如车、坦克等,它们有些是仿昆虫而制成的;那么空军的工具是什么?——对,飞机。
那么飞机是仿什么制成的呢?——对,仿鸟制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之鸟。
关于鸟,同学们想到什么,比如描写鸟的诗句、文章或是描写鸟的词语(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在这些中最多的就是描写鸟类的飞翔。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羡慕鸟能自由在天空中飞翔,鸟儿一向都是自由的代言人,特别是在我们受到束缚的时候最爱做的一个梦就是拥有一对翅膀,可以挣脱当前的束缚。
鸟类的形态与飞行特征

鸟类的形态与飞行特征鸟类是地球上一类独特的生物,它们拥有独特的形态和飞行特征。
作为脊椎动物的一种,鸟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飞行的特殊构造和能力。
在本文中,将探讨鸟类的形态与飞行特征,揭示它们成功飞行的奥秘。
一、鸟类的形态特征1. 羽毛和骨骼结构羽毛是鸟类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它们成功飞行的关键。
羽毛的形态结构使得鸟类能够在空气中产生升力,从而实现飞行。
羽毛由轴干和羽轴组成,羽轴上附着着色体,使得每一根羽毛都具备强度和柔韧性。
鸟类的骨骼也具有轻型特征,这使得它们可以减少重量并提高飞行的效率。
2. 嘴巴和消化系统鸟类的嘴巴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食物来源。
嘴巴的形状和大小与其主要的食物种类密切相关。
例如,鹰类的尖锐嘴巴可以用于捕捉和撕裂猎物,而鹦鹉类的嘴巴则适用于咀嚼坚果和水果。
此外,鸟类的消化系统也具有高效的特征,可以快速将食物消化并提取能量。
3. 快速反应和优秀视力鸟类的神经系统发达,使它们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
例如,当鸟儿感到危险时,它们能够在瞬间启动飞行,并迅速转变姿势来适应不同的飞行需求。
此外,鸟类的视力也非常优秀,大部分鸟类拥有更好的视觉范围和视角,这有助于它们在空中精确掌握方向和位置。
二、鸟类的飞行特征1. 翅膀的运动方式鸟类通过翅膀的挥动产生起飞和飞行的力量。
翅膀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主要类型:上下挥动和推拉运动。
上下挥动是一种常见的飞行方式,它通过翅膀上下的快速挥动产生升力和推进力,从而使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
而推拉运动则是一些速度较高的鸟类如鹰、雕等常用的飞行方式,通过折叠和伸展翅膀来实现。
2. 空气动力学原理鸟类飞行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空气动力学。
通过对翅膀的形状和运动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运用,鸟类可以充分利用空气的流动特点来提高飞行效率。
例如,鸟类的翅膀具有适度的弯曲,这有助于产生升力。
同时,翅膀的后缘是斜切的,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的速度。
3. 航翔能力的适应性鸟类的飞行能力非常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动物,而它们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1. 鸟的身体形态发达,背部有鳞片状的羽毛覆盖,像翼一样;2. 鸟具有轻盈的体重,大多数鸟的体重不超过1斤;3. 鸟的翅膀比其他身体部分的半径大,并且具有棱状的轮廓;4. 鸟的前肢形成翅膀,后肢形成尾巴;5. 鸟的羽翼比较薄,中央部分有硬棘,羽毛呈梳状,翅膀上有专门进行控制姿态、减少空气阻力的倒置羽毛;6. 鸟的尾部有一对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尾羽;7. 鸟的腿部有许多肌肉,能够用于帮助鸟飞行的跳上,岔开,以及进行精确的控制。
此外,为了改善在空气中的应力分配,鸟的头部中也有许多特殊的神经和表皮细胞,使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感受空气流动,从而提高飞行效率。
总之,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归纳为轻盈的体重、大而有翼型形态的翅膀、多种棱状羽毛、尾羽和丰富的肌肉,以及头部特殊的神经和表皮细胞等。
这些形态特征让鸟类在空中迅捷而轻松地翱翔,实现了它们的飞行梦想。
生物《鸟》

生物《鸟》知识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本节知识概要:一、多种多样的鸟鸟,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类群,约有9000多种。
鸟的分布非常广泛,它们有的在天上飞行,有的在地面行走,有的在水中游泳,天空、草原、覆丛、水面、树林,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鸟的踪迹。
二、鸟的主要特征1.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1)外部形态①体形: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②翼和羽毛: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展开呈扇形,面积很大,适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2)内部结构(如图所示)①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充满气体,部分骨块有愈合现象,可减轻体重。
②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生理特征①视觉:鸟的视觉发达,有些能在疾飞中捕食。
②消化a.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适应飞行时消耗大量能量的需要。
b.用坚硬的角质喙啄取食物,口腔内无牙齿。
c.直肠短,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随粪便排出体外,以减轻体重,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
③呼吸: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
【拓展】①气囊除了能辅助肺呼吸,还有什么作用呢?减轻体重;减少内脏器官间的摩擦;散发体内热量。
②双重呼吸过程:A.概念: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
B.过程:a.吸气时,吸进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b.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鸟不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c.意义: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供给鸟充足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