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课程教学论_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1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1

在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不包括()。

正确答案:B25分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家是()。

正确答案:C35分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①目的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组织得好⑤学Th掌握所有教学内容⑥ 教学效果好正确答案:C45分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

正确答案:D55分教学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正确答案:D65分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重要评价类型是()。

正确答案:B75分认为“直观是一切认识的绝对基础” ,并系统地将卢梭的实物教学思想发展为以数、形、语为基本构成要素的“直观教学论”的是()。

正确答案:D85分“跳一跳,摘桃子”是因为学生存在()。

正确答案:D95分根据古德莱德课程实施层次,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是()。

正确答案:D105分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正确答案:C115分校本课程开发中“以校为本”不包括()。

正确答案:D125分古德莱德认为,学Th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

正确答案:D135分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为过‘完满生活’做好准备”,为人类种种生活做准备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家是()。

正确答案:B145分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为完整的教科书,主要包括:《诗》、《书》、《礼》、《易》、《乐》()。

正确答案:D155分“四书”作为我国元、明、清三代的考试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正确答案:D165分基于评价主体区分的评价方法包括()。

① 督导评价②学生评价③同行评价④领导评价⑤教师自评正确答案:D175分教学论学科诞生的标志是()的出版正确答案:B185分赫尔巴特认为:“课程的编制应以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文化遗产’ 的各门科学为基础,并以发展人的( )为轴心,设置相应的学科。

”正确答案:C195分通常我们所说的备课,要“备” ,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一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一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练习一及答案一、填空题1、儿童、社会、知识是课程与教学的核心问题。

2、德国的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人。

3、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更能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

为此他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消退作用。

4、在认知学派中,皮亚杰提出人的学习、心理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图式不断丰富、建构、提高、发展的过程;布鲁纳主张采用发现法;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

5、在帕森斯等人的影响下杰克逊第一次在他的著作《教育生活》中使用“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一词。

6、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四种社会系统要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塑造着现实中的课程、教学。

7、课程设计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它大体包含两个层次的问题,一为价值层面上的课程设计,一为具体技术层面上的课程设计。

8、课程设计中涉及的课程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价四种。

9、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10、我国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新设置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也属于一种超学科的综合课程。

11、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

12、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的目标、生成性取向的目标、表现性(表意)取向的目标三种。

13、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控制、激励和评价功能。

14、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具体而言,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亚类。

15、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1-8章(陈勇)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1-8章(陈勇)

简答题答案(一至八章)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该理论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

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即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

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答:(1)人类经验的分析。

(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3)课程目标的获得。

(4)课程目标的选择。

(5)教育计划的制定。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答:(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

(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

(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

(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

(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

(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

(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顺序获得它们。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答:表现在:(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答:(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卷面总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试卷题量:38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正确答案:A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正确答案:C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正确答案:B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正确答案:A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正确答案:D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正确答案:A7.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正确答案:C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边形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A.尚未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正确答案:B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正确答案:D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正确答案:C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正确答案:A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5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的传统教育很重视()的教学。

A.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B. 过程C. 方法D. 体验正确答案:A2.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A. 阶段性原则B. 连续性原则C. 序列性原则D. 统一性原则正确答案:B3. ()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

A. 理想课程B. 理解课程C. 文件课程D. 经验课程正确答案:A4. 以下哪一种教育研究普遍化的可能性不高?A. 问卷调查B. 访问调查C. 实验研究D. 参与观察正确答案:D5.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 先知者B. 管理者C. 促进者D. 指导者正确答案:C6. 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是哪一个学者?A. 杜威B. 维根斯坦C. 皮得思D. 尼尔正确答案:A7. 斯塔弗比姆提出的评估模式是.A. 目标游离模式B. 对手模式C. 应答模式D. CIPP模式正确答案:D8.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A. 斯金纳B. 赞可夫C. 罗杰斯D. 布鲁纳正确答案:C9. 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A. 精确性B. 普遍性C. 规范性D. 模糊性正确答案:C10. 在课程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视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并进而开启了课程开发科学化历程。

A. 博比特B. 查特斯C. 泰勒D. 施瓦布正确答案:A11.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A. 先知者B. 管理者C. 促进者D. 指导者正确答案:C12.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出自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布卢姆D. 夸美纽斯正确答案:D1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A. 《老师,再见!》B. 《爱的教育》C. 《班级生活》D. 《隐性课程论》正确答案:C14.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A. 康德B. 赫尔巴特C. 拉特克D. 夸美纽斯正确答案:C15. 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和A. 布里格斯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麦克尼尔正确答案:A16. 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福师20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2

福师20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2

福师20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答案2单选题)1: 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A单选题)2: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A:学校教学B:教学规律C:教学现象D:教学问题正确答案: A单选题)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________支配。

A:技术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理论理性正确答案: A单选题)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______的描述。

A:长期性B:连续性C:广泛性D:间接性精确答案: A单选题)5: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正确答案: D单选题)6: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阐发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精确答案: C单项选择题)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期间、生理丈量占统治位置期间、后现代期间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 A单选题)8: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_________。

A:目标取向B:过程取向C:主体取向D:客体取向精确答案: C单选题)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A: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B:有助于了解课程施行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问题C:考察课程教材对教师实现和教学目标的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D:有助于在课堂上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信息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研究方式转变意味着:A:用自主研究代替指导研究B:用合作研究代替个体研究C:用探究研究代替接受研究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正确答案: D单项选择题)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学论流派”,_________是其中之一。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数学是一门既研究空间形式,又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

既研究数量关系又研究数量形式的科学。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 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1)运算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

(3)数学观察能力。

(4)数学记忆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

有简单地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类。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1、情景呈现2、复习导入 3、直接呈现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2)、回旋式的组织形式3)多项式的组织形式 4)、反推式的组织形式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1)场所;(2)故事;(3)设计;(4)主题;(5)剪辑。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 3、自主型的教学方法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学生分析的内容 2、学生分析的任务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四大领域。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一般是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

12、学习评价的价值:(1)导向价值;(2)反馈价值;(3)诊断价值;(4)激励价值;(5)研究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前期组织准备(2)、任务提出(3)、理解数学(4)、学习评价。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构成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 2、操作性策略3、情境激疑策略4、知识迁移策略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儿童的思维水平等等。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解析(一)

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解析(一)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与答案(一) 卷面总分:12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37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题目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洛克C.凯洛夫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D题目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主罗义正确答案:C题目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列昂节夫正确答案:C题目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正确答案:C题目5:()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正确答案:C题目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正确答案:A题目7:()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B.泰勒C.塔巴D.奥利沃正确答案:A题目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克伯屈B.杰克逊C.巴罗D.杜威正确答案:A题目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怎样编制课程正确答案:C题目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正确答案:B题目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尝试教学论D.发展性教学论正确答案:D题目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A.从做中学B.反省思维C.主动作业D.问题教学正确答案:C题目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A.情境模式B.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正确答案:B题目14:()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见教材P152。
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艾斯纳
D、 斯腾豪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6、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转化”、“解释”、“推断”都属于认知教育目标中( )的亚类。
D、 “社会中心课程”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学术中心课程”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
参见教材P185。
15、在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上,认为“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是( )。
A、 被动适应论
A、 “基本动作”
B、 “体能”
C、 “知觉能力”
D、 “技巧动作”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第三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参见教材P159。
参见教材P179~180。
13、下列关于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重视技术课程
B、 90年代英国把“技术(信息技术)”正式规定为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学科之一
C、 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只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D、 技术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应将技术纳入到学校教育之中
参见教材P164。
10、“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
5、“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这个教学目标的取向属于( )。
A、 生成性目标取向
B、 普遍性目标取向
C、 表现性目标取向
D、 行为目标取向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梅杰认为典型的“行为目标”应该这样陈述:“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A、 博比特
B、 泰勒
C、 贾德
D、 布卢姆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泰勒强调,应当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选择和指导教学过程的方式来陈述目标。这样的方式,在泰勒看来,应该是“即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这样,目标实际上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
参见教材P152。
6、“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布鲁纳
B、 布卢姆
C、 艾斯纳
D、 斯腾豪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参见教材P154。
7、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教育目标中,( )的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1、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
A、 实证主义
B、 泰罗主义
C、 唯科学主义
D、 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
参见教材P149。
2、教学目标中要包括“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等,这在本质上是受( )支配的。
A、 “知识”
B、 “评价”
C、 “领会”
D、 “分析”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C
【答案解析】:知识的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参见教材P156。
8、如果按照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 )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A、 普遍性目标
B、 行为目标
C、 生成性目标
D、 表现性目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怎样制定“表现性目标”?艾斯纳给出了例证:“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见教材P168。
12、下列关于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表述正确的是( )。
A、 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可以直接等同
【答案解析】:“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其古老程度可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参见教材P147。
3、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解为“行为侧面”和“内容侧面”,同时主张在课程目标的概括化与具体化之间找一个“度”,把目标看作是形成的一般反应模式,并在教育领域内第一个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课程理论学者是( )。
【答案解析】:典型的主动适应论包括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参见教材P186。
18、下列不属于课程选择所包含的环节的是( )。
A、 确定课程价值观
B、 确定课程实施过程
C、 确定课程选择取向
D、 确定课程内容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环节:
B、 主动适应论
C、 调和论
D、 超越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参见教材P186。
16、“被动适应论”的典型代表是( )。
A、 杜威和博比特
B、 博比特和查特斯
A、 “基本动作”
B、 “体能”
C、 “知觉能力”
D、 “技巧动作”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六分法:即“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体能”——“技巧动作”——“有意的沟通”,课程设计人员通常应该从第三层次起撰写课程目标。
参见教材P159。
A、 “科技理性”
B、 “实践理性”
C、 “解放理性”
D、 “普遍主义”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出之“行为目标”的经典著作《准备教学目标》。“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
B、 实验型
C、 提示型
D、 自主型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说”体现着提示型教学方法中的示范。
参见教材P197。
20、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 )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
A、 提示型教学方法
B、 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
C、 自主型教学方法
D、 教学对话
参见教材P165。
10、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 普遍主义
B、 实践理性
C、 唯科学主义
D、 解放理性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
参见教材P166。
11、“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一课程目标属于( )。
B、 根据“可接受性”原则,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任意裁剪
C、 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只需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
D、 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关系的必要要求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即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所以A错误。另一种借口所谓“可接受性”原则对学科知识进行任意裁剪,故可以判断A错误。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所以可以判断D正确,C错误。
(1)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
(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
(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
(4)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
参见教材P193。
19、班杜拉的“模仿学习说”体现着( )教学方法。
A、 共同解决问题型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当今时代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强调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故C错误。
参见教材P184
14、( )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
A、 “学生中心课程”
B、 “教师中心课程”
C、 “学术中心课程”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
参见教材P198。
1、( )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
A、 教育目的
B、 教育目标
C、 课程目标
D、 课程与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
A、 “知识”
B、 “评价”
C、 “领会”
D、 “分析”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D
【答案解析】:领会目标包括“转化”、“解释”、“推断”三个亚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