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真实总体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经历了两次可信性革命。
这些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信性的理解和实践。
第一次可信性革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弗朗哥·魁奈尔(Franco 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 Miller)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研究——MM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为标志。
MM定理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财务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改变了经济学家对于公司财务政策的研究方向。
这一理论革命强调了如果一个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财务政策不受到税收、破产成本、以及代理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财务政策将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
这一革命性的研究为后来的企业金融、资产定价和宏观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次可信性革命发生在21世纪初,以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宏观经济理论为标志。
他们强调了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个基于“流动性陷阱”和“自然失业率”的理论框架来解释经济周期。
这一理论框架强调了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经济中的结构性因素如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对于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
这一革命性的研究为后来的货币政策制定、经济周期分析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可信性革命的边缘。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处理和分析了更多的数据,而人工智能则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和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经济规律和趋势。
大数据已经改变了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范式。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研究通常依赖于假设和简化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然而,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接近现实的、复杂的数据世界,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刻画和理解经济现象。
《计量经济学》补充练习题

《计量经济学》补充练习题一、填空1.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估计参数、和模型应用。
2.在模型古典假定成立的情况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具有、和3.经济计量学对模型“线性”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另一种是通常线性回归更关注第二种解释。
4.写出一元线性回归的总体模型和样本模型:总体模型:样本模型:5.在线性回归中总离差平方和的分解公式为:TSS=RSS+ESS,写出它们的表达式:RSS=ESS=6.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参数估计值b服从分布,写出期望和方差:7.拟合优度与相关系数的关系是8.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是9.计量经济模型四要素分别是10.容易产生自相关的数据是二、单选1.狭义计量经济模型是指()。
A.投入产出模型B.生产函数模型C.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D.模糊数学模型2.计量经济学模型是()A.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B.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C.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非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D.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3.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为0.64,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绝对值为()。
A.0.64B.0.8C.0.4D.0.324.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A.数理统计理论B.经济统计理论C.经济行为理论D.数学理论5.在有n30的一组样本、包含3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计算得到多重决定系数为0.8500,则调整后的多重决定系数为()。
A.0.8603B.0.8389C.0.8655D.0.83276.在回归分析中,定义的变量满足()。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B.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7.考察某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与农作物产值的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0.54,对应的标准差Yi01某ii,采用30个样本,根据普通最小二乘法得1)0.045,那么,对应的t统计量为()。
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摘要:本文主要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和错误出发,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内外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分析,指出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即将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理论和方法,以及数据的分析和诊断引入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最后具体说明《计量经济学》第3版在教学内容创新方面所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一、问题的提出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中国,从80年代中开始,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相继开设了系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
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量经济学”。
根据我们2006年暑期的调查,设置经济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98%的学校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60%的学校开设了该课程。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门类,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开设面最广的少数几门课程之一。
2007年10月,在首届中国经济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高层论坛上,笔者曾以“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为题,提交一篇论文。
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了在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中,必须重视和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关系,模型理论方法中思路和数学过程的关系,以及应用模型中模型发展方法论和具体模型的关系。
另外,还对计量经济学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等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文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国化”的问题。
2008年9月,在以“中国模式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一一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学教育第三届年会”上,笔者提交了论文“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文章指出计量经济学的迅速发展是30年来我国经济学发展的显著标志之一,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原因。
计量经济学 总体方差 残差方差

计量经济学总体方差残差方差
总体方差和残差方差是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概念。
总体方差是指在统计样本中,各个观测值与样本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平均值。
残差方差则是指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观测值与回归模型的拟合值之间的差异的平均值。
总体方差在计量经济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样本中的数据分布情况。
通过计算总体方差,我们可以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对样本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如果总体方差较小,那么样本数据的分布相对集中,反之则分布相对分散。
残差方差则是用来评估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希望通过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模型的拟合值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残差方差越小,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模型对样本数据的解释能力越强。
总体方差和残差方差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手工计算的方式得到。
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这两个指标来评估模型的质量,从而进行合理的经济分析和决策。
总体方差和残差方差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评估经济模型的拟合程度、预测误差的大小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总体方差和残差方差的大小,来判断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
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总体方差和残差方差是计量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评估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
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指标来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预测未来趋势。
计量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计量经济学_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参考答案:一致性2.满足基本假设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3.关于OLS样本回归直线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解释变量与残差的乘积之和为0_残差之和为0_被解释变量估计的均值等于实际值得均值_样本回归线过样本均值点4.根据可决系数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可决系数等于1时,有参考答案:F→+∞5.下列数据类型属于面板数据的有参考答案:全国31个省直辖市过去30年GDP、价格的数据_全球一百个国家过去十年的基尼系数_一百户家庭过去十年的收入、消费、储蓄、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数据6.总体回归模型中的参数是确定性的,不是随机变量参考答案:正确7.一元回归几乎没实际用途,因为因变量的行为不可能仅有一个解释变量来决定参考答案:错误8.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用来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无显著解释能力参考答案:正确9.工具变量法估计量是参考答案:有偏估计量_一致估计量10.随机游走序列用于回归分析时,可能导致虚假回归参考答案:正确11.Goldfeld-Quandt检验法可用于检验参考答案:异方差性12.在异方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量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参考答案:零均值假定成立13.异方差性的后果包括参考答案:模型的预测失效_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14.关于自回归模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局部调整模型中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没有同期相关,因此可以应用OLS估计_无限期分布滞后模型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转换为一阶自回归模型_Koyck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都存在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同期相关问题_估计自回归模型时的主要问题在于,滞后被解释变量的存在可能导致它与随机干扰项相关,以及随机干扰项出现序列相关15.受样本容量限制,无法直接估计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参考答案:正确16.Goldfeld-Quandt检验法的应用条件有参考答案:样本容量尽可能大_针对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型异方差做检验17.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可以采用经验加权法对滞后变量的系数赋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参考答案:错误18.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可检验参考答案:X与Y有双向影响_X与Y不存在影响_Y对X有单向影响_X对Y有单向影响19.异方差稳健推断得到的统计量在大样本情况下比小样本下更有效参考答案:正确20.误差修正模型的优点包括参考答案:一阶差分项的使用消除了变量可能存在的趋势因素,从而避免了虚假回归问题_由于误差修正项本身的平稳性,使得该模型可以用经典的回归方法进行估计,尤其是模型中差分项可以使用通常的t检验与F检验来进行选取_误差修正项的引入保证了变量水平值的信息没有被忽视_一阶差分项的使用也消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21.满足基本假设条件下,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但被解释变量Y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参考答案:错误22.下列时间序列中,平稳的有参考答案:白噪音_移动平均过程23.如果存在异方差,通常使用的t检验和F检验无效参考答案:正确24.被解释变量Y的个别值的预测区间具有的特点有参考答案:预测区间随解释变量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_预测区间的上、下限与样本容量有关_比总体均值的预测区间宽25.异方差的G-Q检验的结论,会随检验中去掉的样本数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参考答案:正确26.假设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全部基本假设,最小二乘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备参考答案:一致性_线性_无偏性27.许多滞后变量模型都可以转化为自回归模型,自回归模型是经济生活中较常见的模型参考答案:正确28.给定显著性水平下,若某一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显著,则这一解释变量的参数的置信区间包括0参考答案:错误29.在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中,回归系数参考答案:总体回归函数的回归系数是常数30.下列关于回归分析中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3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平方和RSS的自由度是参考答案:n-232.Almon多项式法主要针对无限分布滞后模型,主要通过Almon变换,定义新变量,减少解释变量个数,从而估计出参数。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

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方法本文就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几个哲学基础问题进行讨论。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检验与发现一般认为的“只能检验,不能发现”,对于狭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即模型检验而言是成立的,但广义的或者说完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包括模型设定和模型检验两个阶段,是一个能够作出科学发现的研究过程。
狭义的计量经济学,它以模型估计和模型检为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回归分析。
那么它显然处于对假说进行检验的位置。
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针对已经设定的总体回归模型,按照随机抽样理论抽取样本观测值,采用适当的模型估计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得到样本回归函数,从而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统计分析给出的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经济行为中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一定能够通过表征经济行为的数据的统计分析而得到检验。
如果不能通过必要性检验,在表征经济行为的数据是准确的和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前提下,只能质疑所设定的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但是反过来,如果在统计分析中发现了新的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并不能就此说发现了新的经济行为关系,因为统计关系不是经济关系的充分条件。
毫无疑问,从这个意义上讲,计量经济学模型只能检验理论而不能发现理论。
尽管狭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功能是有局限的,只能检验,不能发现,但它仍然是任何科学的经济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
经济研究以至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没有实验室,不可能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检验理论假设,那么回归分析就成为不可替代的检验方法。
广义的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结合。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观察即行为分析关于经济理论的抽象即理论假说建立总体回归模型获取样本观测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我们不妨称之为“广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大量有价值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经济研究成果,并不是“没有理论的检验”,都是首先提出理论假说,然后进行检验。
计量经济学填空

计量经济学填空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填空题] *空1答案:数量关系空2答案:经济理论空3答案:统计学空4答案:数学2.广义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填空题] *空1答案:回归分析方法空2答案: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空3答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3.中级计量经济学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______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______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______模型为主要内容。
[填空题] *空1答案:单方程空2答案:联立方程4应用计量经济学以______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______,侧重于对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______的处理。
[填空题] *空1答案:建立和应用空2答案: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空3答案:实际问题5.自20实际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活动复杂性增强和计量经济学应用领域的扩展,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新的分支。
[填空题] *空1答案:微观计量经济学空2答案: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空3答案: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空4答案: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6.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方面的特征是:(1)模型类型:采用______;(2)模型导向:以______为导向建立模型;(3)模型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______,属于因果分析模型,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______和______;(4)数据类型:以或者______或______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______;(5)估计方法:仅利用______,采用______或者______估计模型. [填空题] *空1答案:随机模型空3答案:线性化或可化为线性空4答案:明确的形式空5答案:参数空6答案:时间序列数据空7答案:截面数据空8答案:正态分布的连续随机变量空9答案:样本信息空10答案:最小二乘方法空11答案:最大似然方法7.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方面的特征是:(1)应用模型的方法论基础:______,______,______;(2)应用模型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应用模型的领域:传统的应用领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总体回归模型的设定问题。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其中,回归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本文将从总体回归模型的概念、设定原则、模型选择的考量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者和应用者提供更为准确、合理的模型设定思路。
我们将对总体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明确其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模型设定的基本原则,包括模型的简洁性、可解释性、预测性等方面,以确保所设定的模型既符合经济理论,又能有效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模型选择的考量,包括数据的可获得性、模型的稳健性、模型的适应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可以选择出最适合的回归模型,以提高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总体回归模型设定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对读者产生更为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总体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在计量经济学中,总体回归模型是描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统计模型。
这个模型的目标是根据一组已知的或可观测的自变量值,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值。
这种关系通常通过一种函数形式来表达,其中自变量是函数的输入,因变量是函数的输出。
选择模型形式:需要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形式。
这可以通过理论假设、历史经验或数据探索性分析来完成。
常见的模型形式包括线性模型、对数模型、多项式模型等。
定义变量:明确模型中涉及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并确定它们的度量单位和观测方式。
同时,也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需要控制的额外变量,这些变量可能会影响因变量,但不在模型的主要关注范围内。
设定参数:在模型形式确定后,需要设定模型的参数。
这些参数是描述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值量度,通常需要通过估计方法(如最小二乘法)来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