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总结分析
2018年中国房地产总结分析报告(分区域)

2018年中国房地产总结分析报告(分区域)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销售增速继续回落,新开工和土地购置意愿依然较强,房价平均涨幅维持高位运行。
从全国各区域来看,区域间分化特征明显。
华北地区疲态明显,房地产主要指标增速放缓,房屋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东北地区土地购置增长较快,但销售仍保持小幅下跌态势;华东地区投资增长较快,销售平稳,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压舱石;华中和西南地区多数指标增速较快,是房地产市场的新兴力量和新的增长极,但西南地区需警惕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华南地区投资和新开工指标增长较快,但销售和土地购置指标增长较慢;西北地区投资和销售均较为平缓,但房价涨幅较快。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东北、华南、华东增长较快,三四线城市增速快于一二线城市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增速与1-11月份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但与2017年全年相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85192亿元,增长13.4%,增速比2017年加快4.0个百分点。
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东北、华南、华东、西南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2、14.2、13.0和10.4个百分点,对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89.2%。
华北、华中、西北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增长0.4、3.3和5.1个百分点,对全国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0.8%。
分省市看,广东、江苏两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超过1万亿,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等5个省投资完成额超过5000亿。
从投资增速上看,西藏、吉林、浙江、广东、甘肃、黑龙江、山西、云南、黑龙江等省区增长较快,增速均在15%以上。
宁夏、海南、青海、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宁夏降幅较大,超过30个百分点。
分城市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对全国22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监测,重庆、上海、北京投资完成额位居前三甲,分别实现4249、4033和3873亿元,西安、郑州、杭州、武汉、广州、深圳、苏州、天津、南京、成都、佛山等城市投资完成额也较高,均超过2000亿元。
2018年上半年承德市房地产业运行情况

2018年上半年承德市房地产业运行情况一、上半年房地产业基本情况(一)房地产投资回升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79.3亿元,同比增长2.7%。
本月完成投资23.7亿元,同比下降8.8%。
从投资构成来看:住宅开发完成投资58.5亿元,同比增长3.9%;商业营业用房开发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比下降30.7%,住宅投资仍是房地产主要投资方向,住宅投资占全部房地产业投资的73.8%。
(二)新开工面积增长房屋施工面积120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
新开工面积21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0%。
(三)商品房销售大幅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100.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5%。
销售额66.9亿元,同比下降20.7%,其中:住宅销售额54.3亿元,同比下降24.2%。
(四)企业资金充裕房地产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44.4亿元,同比上涨2.0%,实际到位资金是完成投资的1.82倍。
其中:上年末结余资金38.7亿元,同比增长17.9%;本年资金到位105.7亿元,同比下降2.8%。
(五)房地产项目下滑上半年共有房地产项目182个,去年同期是20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6个,同比下降12.5%,项目数量减少八分之一。
房地产在建项目1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2个,去年同期是12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5亿元以上项目33个,去年同期是29个,比去年同期增4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去年同期是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个。
二、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及问题(一)房地产项目潜力不足,新开工项目和项目规模双双缩小房地产新开工项目25个,去年同期是1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个。
本年无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去年同期则有1个10亿元以上和1个2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
新开工项目规模减小。
在建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有39个已经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中有7个项目已经完成投资。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房地产开发运行情况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房地产开发运行情况一、全区房地产开发运行基本情况(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持续收窄,东、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占比增加2018年,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83亿元,比上年下降0.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7.8个百分点。
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不断收窄,增速波动趋于平稳。
分地区情况看,2018年,呼包鄂地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94亿元,比上年下降16.9%,占全区的比重为44.7%,比2017年下降8.6个百分点;东部5盟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全区的比重为42.5%,比2017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他4盟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13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占全区的比重为12.8%,比2017年提高4.3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项目新开工面积增长,建设规模有所扩大2018年,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12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房屋新开工面积30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2%;房屋竣工面积141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5%。
房屋竣工面积持续降低,新开工面积连续6个月增长,且增速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规模扩大。
(三)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扩大,期房成为销售主体2018年前三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回暖,但四季度开始出现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
2018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00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9%,而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7%,增速由正转负,且降幅扩大。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54.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4.2%。
受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商品房销售额增长较快。
2018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额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3.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5.8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4.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48.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0.9%。
2018年房地产市场分析

2018年房地产市场分析一、背景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作为房地产市场的特殊一年,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变化。
本文将对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
二、政策背景2018年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旨在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快增长,保持市场的稳定。
三、市场供需分析1. 供应端2018年,房地产开发商在各地的土地市场上积极争取地块,供应端保持着相对充足的状态。
然而,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调整策略,减少新项目的开发,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2. 需求端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需求端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受限购、限贷政策的影响,购房者的购买能力受到了压制,购房需求有所降低。
而一线城市购房者的需求更加理性,注重房产的品质和投资价值。
四、价格走势1. 房价涨幅2018年全国房价整体呈现平稳的态势,较上一年度的涨幅有所放缓。
一线城市房价保持稳定,二线城市房价涨幅略有回落,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大幅下降。
2. 二手房价格受调控政策的影响,二手房市场的价格也表现出下降趋势。
购房者对于二手房的需求有所回落,市场上二手房供应量逐渐增加,导致二手房价格整体下降。
3. 租金水平房地产调控政策对租赁市场同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租金水平在2018年整体呈现平稳态势,一线城市租金涨幅放缓,二三线城市租金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五、投资分析1. 投资机会尽管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2018年仍然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例如,部分二线城市和新兴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另外,租赁市场的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2. 风险提示投资者在参与房地产市场时需要注意一些风险。
首先是政策风险,调控政策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其次是项目风险,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质量和地理位置,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2018年度太原市房地产市场数据分析报告

2018年度太原市房地产市场数据分析报告一、近期全国及部分省市政策1. 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政策解析】从国家层面上强调了房住不炒政策的重要性,住房制度的多主体供给及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将会让更多的国民居有所屋,同时也会对投机性购房群体有所抑制。
2. 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指出,一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二是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乐居。
【政策解析】房地产税的落实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投机性购房者的购买需求,从而控制房价的涨幅。
新的棚改计划,有利于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化。
3. 2018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政策解析】政治局会议直指房价上涨问题,措辞更为严厉,表明了中央调控楼市的决心。
4.2018年8月19日,国办印发关于《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的通知中指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
【政策解析】办法规定了港澳台居民的3项权利,为港澳台居民在当地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为港澳台居民在当地购房提供便利,也会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的刺激。
5.2018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指出,总结推广住房租赁试点经验,鼓励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出台城镇住房保障条例、住房租赁条例和住房销售管理条例,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
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观察小结

房地产迎来历史性巨变,绝非虚张声势的妄 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种巨变可以从三 个维度观察:
房地产变天了,2018年钱荒会再现!
国人63%财富是房产,刺破将不堪设想!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刚性的泡沫,还不能破,人们的财富都压在这儿
一旦刺破不堪设想。我们房地产泡沫的提法是抑制资产泡沫。要防止房地 产的泡沫破灭,引爆金融风险。现在决策层对于房地产极其担忧,担忧房 地产是未来中国的黑天鹅事件,对房地产泡沫的警惕性非常高,所以这次 抑制资产泡沫重点是房地产。监管主要关注一组数据,就是住房供给与刚 性需求的关系。如果住房供给过多,超过刚性需求了,比如说平均每家五 套房,泡沫就破了。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土地市场持续火热,中 西部成为开放新高地。
从城市群拿地企业来看,龙头房企布局更广,中小房企布 局集中于其深耕区域。
从城市排行榜来看,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投资拿地的重心, 三四线重点城市持续火热。
2018年房企拿地趋势
1、投资拿地,逐渐成为房企进退与生死存亡的关键; 2、对手变伙伴,合伙拿地,联合体拿地开始成为拿地典型潮流; 3、过去招拍挂是拿地主渠道,如今并购成为拿地主渠道。
(2018年1-5月)
拿地情况
从拿地金额来看,碧桂园、万科、保利居前三甲。TOP10 房企1-5月拿地总额3696亿元,占TOP50企业的45.7%,龙 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相对稳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品牌房企资源集聚效应日益加强,强者恒强态势凸显。15月,TOP1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平均增长率为40.7%,依旧 保持较高拿地水平,强者恒强态势凸显。
——孙宏斌(2018.3.29)
严格说起来2018年是没法预测的。假定按照现有的政策不变,比如说 房地产政策不变、防范金融风险去杠杆的政策不变。楼市会有这样的变化:
2018年铜陵市房地产年度总结

2018年铜陵市房地产年度总结一、市场概况2018年,铜陵市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受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房价上涨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市场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同时,铜陵市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和住房供应保障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住房选择。
二、楼市成交情况2018年,铜陵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呈现出较为平稳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年铜陵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XXX万平方米,同比增长X%;销售金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住宅销售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保持稳定增长。
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市场也有一定的销售增长。
三、房价走势2018年,铜陵市房价整体保持平稳。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如加强土地供应、限制企业购房、严控房贷等,有效遏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铜陵市房价同比上涨X%,涨幅较去年略有放缓。
同时,二手房市场也呈现出较稳定的态势,成交量和价格保持相对平稳。
四、楼市投资热点2018年,铜陵市房地产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城市更新和住房供应保障项目上。
市政府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居住环境。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为无房市民提供了更多的购房选择和租房保障。
此外,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市场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成为了投资热点之一。
五、政府政策支持2018年,铜陵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
其中,加强土地供应是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增加土地供应量,降低土地成本,有效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住房保障。
对于购房者而言,政府鼓励购房者自住,对投资性购房者加大了限购和限贷政策的力度。
六、市场风险与挑战尽管铜陵市房地产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购房者对市场走势持观望态度。
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1 政策:供需两侧精准调控,引导预期回归理性2018年,房地产政策调控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在金融财政政策定向“宽松”的同时,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从紧”。
2018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两次重要会议确定了全年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基调。
地方延续2016、2017年因城施策的调控风格,在需求端继续深化调控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市场监管,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保障合理住房需求。
在供给端则发力住房供给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共有产权住房等保障性安居住房,增加有效供给比重。
可以说,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的变化和调整,正是这一轮始于2016年的调控政策取得的积极效果。
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支撑市场趋于冷静的情绪基础仍不完全牢固,稳定市场预期的效应正在不断强化。
由此,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概率较大,很难出现轻易转向。
基于短期调控政策取得的时间窗口,各地政府正在加快改善供求结构,特别是扩大有效供给、提升各层次需求的保障水平,为中长期市场供求走2018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摘要:2018年,中国房地产政策调控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百城均价各季度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均收窄,整体价格趋于稳定。
各类用地推出量继续增长,其中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增幅显著。
代表企业销售金额保持增长,销售规模有望创新高;拿地态度谨慎,土地投资热度下降。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价格;供求;土地;企业;2018年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1-0021-27收稿日期:2018-12-19文章来源:文本由中国指数研究院供稿。
向平衡积累基础。
在2019年,面对复杂的调控环境仍然是企业的常态,特别是因为棚改调整、供给放大带来的影响,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需要企业未雨绸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总结分析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以政策为主导。
从降准降息到“330新政”,从高层喊话“去库存”到经济会议“鼓励开发商适当降价”,都体现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xx楼市延续了稳定表现。
据统计,2018年xx 主城区共成交新房27.6万套,二手房8.7万套。
受政策影响,xx市场整体呈现刚需为主,改善型需求明显增加的特点。
楼市量价关键词:稳定2018年,xx房地产市场无论从供应量,成交量还是房价,均保持了“稳”字当头。
首先,xx新房成交量连续三年稳定在27万套以上。
根据xx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显示,2018年xx共成交一手商品房275781套,同比微涨1.44%。
其中,商品住宅共成交174744套,占比63.4%,非住宅101037套,占比36.6%;成交面积为2296.97万平方米,同比微降2.4%。
此外,2018年xx主城区共成交二手房85197套,同比上涨15%。
在3月底的“五改二”政策落地后,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有明显提升,从4月开始,平均每月成交8072套二手房。
第二,库存量降低,去化周期变长。
克而瑞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1月30日,xx楼市库存量为1300万方,而2018年12月时,库存量为1514万方,相比减少约214万方。
但与此同时,去化周期也从8.1个月上升到15个月,在全国重点城市中仍属健康范畴。
第三,xx房价同样保持稳定。
克而瑞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xx商品房成交均价为7592元/平米,同时,单月房价随着开发商的推盘节奏发生波动。
其中,3、5、9、10四个月份,房价在传统的市场营销节点均值较低,在市场淡季有所回升。
因此,供需市场对xx房价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政策等因素影响很小。
政策关键词:救市去库存2018年是楼市“政策大年”,年内央行共降息5次,降准6次,政府部门出台了330新政,中央高层也在四季度屡次提到“去库存”,并“鼓励开发商降价”……政策的密集程度在近三年达到高峰,而这些政策对xx楼市,也有较为直观的影响。
第一,经历5次降息后,100万商业房贷每月可以少还700多元。
从2018年元旦开始,置业者将享受到这一利好。
第二,330新政使改善型置业成交量上涨。
330新政出台后,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房贷还清后再买房首付款按首套房执行。
这些都加大了改善型置业需求。
数据显示,2018年xx主城区建面50-100平方米的住宅成交占比约58%,而建面100-160平方米的住宅成交占比约30%,建面16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成交占比约12%。
而在xx市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xx商品房成交项目榜单》中,香港置地约克郡、龙湖两江新宸、江与城、融创凡尔赛花园和世茂茂悦府等楼盘,均受到改善置业者的青睐。
除了新房政策,二手房营业税也迎来重大改革,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此项政策落地后,xx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明显上涨,最终比2018年多成交11301套,政策影响明显。
第三,《渝八条》对xx房企现金流的改善。
2018年10月14日,xx 市政府发布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通知》,简称“渝八条”。
其中,“房企可调整闲置土地的开工竣工时间”、“未预售商品住房项目商住比例”、“调整未预售商品住房的户型结构”等内容,有效缓解了房企的资金压力,对开发商而言意义重大。
房企关键词:转型相比xx楼市成交量价的稳定,xx房企则在稳中求变。
首先是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xx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xx房企商品房销售榜单(均为备案数据)显示,龙湖地产以92.32亿元的销售金额居于榜首,融创以66.41亿元排名第二,随后依次为协信、金科、保利、香港置地等房企。
尽管龙湖重回销冠,但市场份额逐渐被其他品牌房企“蚕食”。
而本土房企如隆鑫、光华等房企市场份额也有不同程度缩减。
外来房企中,今年表现较为突出的是鲁能地产。
截止到11月底,鲁能在xx的库存量为151.9万方,但保持了较快的去化速度,从拿地到入市仅需要6-8个月的时间。
最终,鲁能全年成交备案金额24.12亿元,并耗资63亿元再拿下230万方储备土地。
第二是战略结构的变化。
2018年xx有不少品牌房企谋求变革,或扩大产业链条,或调整产品结构,较为明显的是协信、万科两大开发商。
其中,协信在更名为启迪协信科技城集团后,逐渐淡化住宅市场的投入,转型为“商业+产业园”的新模式,并依靠商业地产的销售金额,成为2018年xx房企销售排行榜的第三位;而xx万科则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通过试点万科西九驿”租售结合”的新模式,拓宽业务领域。
第三,房企数量的变化,并购案例增多。
2018年初,北碚天奇地产和xx金易地产爆出资金链问题;3月份,本土的晋愉地产传出破产流言,数月后多个项目开始为购房者清退本金。
而恒大则并购了xx 中渝部分项目和御龙天峰,进一步扩大了版图。
土地市场关键词:挂牌抱团xx土地以储备较充足著称,但在2018年,各项出让数据同比去年缩水明显。
xx土地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xx主城区共出让居住、商业、金融类用地146宗,土地出让面积为1121.7万方,同比下跌14.8%,出让总金额623.6亿元,同比下跌20.5%。
而2018年的xx土地市场,也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挂牌率更高。
在146宗地块中,共有135宗地挂牌,仅9宗地溢价成交,占比6%,而2018年有33宗地溢价成交,占比24%。
二是品牌房企占有率高。
从全年出让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优质地块均被品牌房企收入囊中。
其中鲁能拿地6宗,成为品牌房企储备土地最多的一家,龙湖、金科、东原、协信、融创、碧桂园、万达、中交均有土地斩获。
而中小房企受到现金流和库存的双重压力,再无能力拿地。
三是房企拿地更加精打细算。
据统计,今年共有9宗地块为房企联合拿地,其中包括龙湖、香港置地,东原、旭辉,协信、同景,融创、华美等品牌房企。
房企的联合开发,可以降低拿地成本,减少开发周期;同时,房企之间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特点,对项目质量和品牌效应均有促进。
四是房企对区域选择发生变化。
三北区域再次成为房企首选,尤其是大竹林和溉澜溪。
1月份,恒大斥资41.3亿元拿下溉澜溪一宗地块,与保利、万科、新鸥鹏等房企共同开发此处”;而6-7月份,东原、旭辉,金科,龙湖、香港置地几大巨头纷纷入驻大竹林,拿地总金额达到72亿元,吸引了众多改善置业者和投资者的目光。
而两年前热捧的大学城虽有不少地块出让,但再无房企问津。
在谈我的西语学习经验之前,先来做个自我介绍吧!小编本科非西语专业,2018年申请了巴亚多利德大学的翻译硕士,2018年回国,现就职于译猫西语运营岗。
我的西语学习之旅始于2018年,也就是大二的第一学期。
当时就一直很喜欢英语,英语成绩也不错,就想着该时候学门二外。
学语言嘛也要选门多人说的语言,当时上网一搜,发现德语跟西语是最多人说的小语种。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上有8700万人把法语作为母语,德语有9500万人,而西语有4.75亿人,因此在德语和西语之间,我选择了西语作为了二外开始学习。
在学西班牙语之前,我对西班牙这个国家一无所知,看2018年世界杯的时候巴西西班牙还分不清。
学习一门外语仿佛真的会让人拥有另一个灵魂,让我爱上了西班牙这个国家。
去过西班牙留学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西班牙夏天太阳六点升起,晚上十点才下山。
充足的阳光让他们的性格开朗,成为天生的乐观派。
下面来说说我是如何入门的。
当初我希望的是自己自学,买了西语专业必学的教科书《现代西班牙语》,但由于颤音r太难发了,自己琢磨不出来就决定报班学习。
当时我中教跟外教班一起报,学的教材也比较多,《速成西班牙语》和《走遍西班牙》都学过。
如果要学扎实的话,建议学《现西》,只需要交流的话《速西》也不错,只有上下两册。
《走遍》说实在语法讲解没《现西》和《速西》好,不过课文实用性比较强,毕竟是西语本土教材。
颤音r我是用水练的,漱口的时候”咳咯咳咯”那样,找到用气抖动舌头的感觉。
在学了西语六年之后才发现,颤音r并不是最难发的,最难发的是d、g、b这三个音。
d跟t、g跟c、b跟p一浊一清,非常难分辨。
建议刚开始学西语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把这几个音分清,这些我们听起来一模一样的音,在西班牙人眼里很不一样。
就这样自学了两年之后,我参加了2018年11月份的DELE B2等级水平考试(西语的DELE相当于英语的雅思托福),当时在听力这一块差了零点几分没通过,接着2018年5月份的时候再考了一遍才通过。
西语的听力资源特别少,我当时用的是上外的听力教程,一共有4册,把4册都听完了可以直接试着用西语电影练听力了。
在通过了DELE考试之后,准备的就是出国申请硕士。
当时找的是中介,不是一般的黑!收了高额的中介费就算了,还要在我交的学费里拿钱!过中复杂当时还找了律师。
中介不但没有帮助我还给我制造了这一麻烦,刚出国孤单一人,课程听不懂,还要收拾这一烂摊子。
当时是国内的中介联合了国外的中介,多收了我的学费,还虚称是跟大学的合作项目,为我们提供境外服务。
我当时就觉得不合理,堂堂的西班牙公立大学会没有经过学生的同意就收取学生高额的境外服务费(大概是一千多欧元)跟中介合作?所谓的境外服务就是带我去开银行账户、申请居留卡?这些服务对于对西语一窍不通的学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对于已经达到中级水平的我来说尤为不解。
这一段经历西语发挥了大作用,外国的黑中介老板是西班牙人,多次跟他谈判才退回了一半多收了我的钱。
还要吐槽的就是国内黑中介找的房东,国内这边跟我说住到什么时候想走就走,哪知道我要走的时候跟智利房东大战,然后还不退我300欧元的押金,说中介那边答应了他我是住一年的。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小伙伴们不要找中介,申请学校签证什么的都非常简单,网上的经验一大推。
找租房也不用怕,华人开的微博账号等等的都可以帮到大家,大家不需要害怕,更不需要找黑心中介。
回到我们的主题,我在西班牙一共呆了两年半。
第一年申请了萨拉戈萨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发现完全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当初因为本科读的是理科,人文类的专业都不愿意接收我。
所以无奈之下只能退学报读学校里面的语言课程。
在经过了大半年的学习之后,2018年的5月份考过了DELE C1级别。
当时我报语言班的时候就一直跟老师说我要考C1,所以在下学期的时候,老师每个星期给我们做一套C1的模拟题,当然也有真题。
所以建议想考C1的小伙伴们买一本模拟题练习册和真题册。
C1真题在塞万提斯的官网上很少,当时只有一套。
口语的话题目基本都不变,每年会增加一两道,具体题目的内容豆瓣有分享。
在拿到了C1证书之后,我就开始准备申请硕士了,当时一心想去马德里读对外西语教学专业,但是申请的人数太多了,没申请上,就考虑申请别的城市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