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第6章 柔性制造技术

统所决定的。
第6章 柔性制造技术
目前,在 FMS 上加工的零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棱体类 零件、如箱体、框架等;另一类为回转体零件。表6-1 所示加 工单元机床配置。
表6-1加工单元机床配置
加工零件类型 箱体类 回转体类 箱体类+回转体类 特殊类 机床配置 CNC加工中心 CNC车削中心、 CNC磨床 CNC加工中心+CNC车削中心 专用CNC机床
1.加工系统的作用和机床设备的选用 FMS 是一个计算机化的自动制造系统,能以最少的人工干 预加工任一范围零件族的零件。在FMS中,用于把原料转变为 最后产品的机床设备与夹具、托盘和自动上下料机构等机床附 件一道共同构成了FMS的加工系统。加工系统是FMS最基本的 组成部分,FMS的加工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包含的加工系
形式(串并联)三种,其特征如图6-10所示。
第6章 柔性制造技术
机床配置形式与特征比较
特征
互替形式
互补形式
混合形式
简图
生产柔性
低
中
高
生产率
低
高
中
技术利用率
低
中
高
系统可靠性
高
低
中
投资强度比
高
低
中
图6-10 机床配置形式和特征比较
第6章 柔性制造技术
6.2.2 机床辅具及自动上下料装置
1. 机床夹具 在机床上装夹工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 FMS机床夹具的合理选用具有如下主要作用:易于保证加 工精度,并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缩短辅助时间,提高 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操作强度,降低对工人 的技术要求;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实现一机多能;减少生产 准备时间,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
先进制造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

先进制造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临沂大学临沂大学第一章测试1.先进制造技术特征是具有哪些特征?()。
A:实用性 B:技术集成性 C:应用广泛性 D:系统性答案:实用性;技术集成性;应用广泛性;系统性2.为了重振霸主雄风,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具体包括哪些?()。
A: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B: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 C:先进技术计划 D:推进创造性科学技术规划答案:先进制造技术计划;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先进技术计划3.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输入输出系统。
A:要素 B:信息 C:对象 D:资料答案:要素4.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是实现各种高新技术的保障技术。
()A:对 B:错答案:对5.国际竞争和对抗的焦点由军备竞赛转向全球范围内的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现代设计技术是指对传统设计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多专业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技术。
()A:对 B:错答案:对2.计算机辅助设计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A:NURBS曲面造型技术 B:产品的造型建模技术 C:多数数据库与相关性设计D:单一数据库与相关性设计答案:NURBS曲面造型技术;产品的造型建模技术;单一数据库与相关性设计3.优化设计的两个前提条件以()为理论基础,以()为基础。
()A:数学模型 B:设计变量 C:数学规划 D:计算机答案:数学规划;计算机4.常用优化计算方法主要()。
A:有约束非线性规划算法 B:黄金分割法 C:多项式逼近法 D:无约束非线性规划算法答案:有约束非线性规划算法;无约束非线性规划算法5.正向工程:已有产品→实物测量→重构模型→创新改进→加工制造→新产品。
()A:对 B:错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材料去除成形是指通过机械能切削加工工艺将材料从基体中分离去除的过程。
()A:对 B:错答案:对2.进入21世纪,达到10()的精度水平,当前机床精度每8年提高一倍()。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资料.doc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资料.doc第⼀章绪论0先进制造技术定义: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甩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 ⾼效?低耗?清洁?灵活的⽣产,提⾼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和竞争能⼒的制造技术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1、制造系统: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员组成的⼀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制造:是⼈类所⽤经济活动的基⽯,是⼈类历史发展和为名进步的动⼒3、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民⽣活⽣产各类必需物资(包括⽣产资料和消费品)所使⽤的所有⽣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他⽣产要素经济、合理和⾼效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的具有⾼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
这些技术包括运⽤⼀定的知识、技能,操纵可以利⽤的物质、⼯具,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法等。
4、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1)现代制造技术的研究范围更加⼴泛,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加⼯制造到产品销售、使⽤、维修和回收的整个⽣命周期。
(2)现代制造古城呈多学科、多技术交叉及系统优化集成的发展态势。
(3)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是优质、⾼效、低耗、⽆污染或少污染的加⼯⼯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先进加⼯⼯艺与技术(4)现代制造技术从单⼀⽬标向多元⽬标转变,强调优化制造系统的产品上市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等要素,以满⾜⽇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5)现代制造技术正在从以物质流和能源流为要素的传统制造观向着以信息流、物质流及能源流为要素的现代制造观转变,信息流在制造系统中的地位已经超越了物质流和能源流(6)现代制造技术特别强调以⼈为本,强调组织、技术与管理,制造技术与⽣产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制造技术的改进带动了管理模式的提⾼,⽽先进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制造技术的应⽤。
5、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现代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2)现代加⼯技术不断发展(3)柔性化程度不断提⾼(4)集成化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特征(5)现代制造管理模式发⽣重⼤变化(6)绿⾊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必然选择(7)制造全球化正在加速第⼆章基础理论与⽅法K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制造系统式由众多的要素和⼦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因⽽在⼦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组织、协调等管理问题。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

LCA的普通标准己于1997年完成,并编制在ISO14040中。LCA原理如图6-5所示。
6.2.4 生命周期评价
6.2.4 生命周期评价
6.2.4 生命周期评价
1. 确定目标与范围 生命周期评价的目标,取决于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的动机。通常,进行生命周期分析的动机有下面四种。 1)建立某类产品的参考标准 2)识别某类产品的改善潜力 3)用于概念设计时的方案比较 4)用于详细设计时的方案比较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寻找详细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做出综合评判,从中寻求最优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改进。
3)清洁生产
生产过程能源优化利用;②生产过程资源优化利用;③生产过程环境状况检测;④生产过程的劳动保护等。
01
4)绿色包装
包装材料的选择;②包装结构;③包装的清洁生产;④包装物的再资源化技术等。
02
5)绿色运输
最佳运输路线及运输方案设计;②物料、仓储的优化设计;③安装调试过程的节能;④安装调试中的节省资源等。
6.1.1 绿色制造的概念、内涵和发展
2)国内绿色制造研究现状 重庆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合作,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绿色制造的资源流模型和实施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制造的集成运行模式和使用评估技术”、“面向绿色制造的工艺规划关键使能技术及应用支持系统研究”等)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制造的理论体系和决策支持技术研究”、“制造系统资源消耗模型和资源消耗特性的研究”等),初步建立了绿色制造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对制造系统物料和能源、资源优化利用以及面向绿色制造的工艺规划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发了一套“面向绿色制造的工艺规划应用支持系统(著作权登记号:2003SR9386)”,并在中国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网络中开辟了绿色制造专题。
2024年度《机械制造基础(第7版)》(鞠鲁粤主编)简介

压力加工工艺应用实例
通过实例展示压力加工工艺在制造业 中的具体应用,如汽车轮毂、航空发 动机叶片等。
18
焊接工艺与装备
焊接工艺概述
简要介绍焊接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范 围。
焊接装备
列举并描述焊接过程中所需的主要设备,如 弧焊机、激光焊机、搅拌摩擦焊机等。
2024/3/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焊接工艺原理
详细阐述焊接过程中的热源类型、熔池形成 与结晶、接头组织与性能等基本原理。
定义
机械制造是指通过加工原材料或半成品,制造出具有特定形状、尺寸和性能要求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分类
根据加工方式和产品特点,机械制造可分为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特种加工等多个类别。
2024/3/23
4
机械制造的发展历程
古代机械制造
以手工操作为主,制造技艺和经 验通过师徒相传。
2024/3/23
近代机械制造
13
热处理基础知识
热处理原理
解释热处理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和 组织转变。
热处理工艺
介绍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以及这些 工艺的应用范围和操作要点。
热处理设备
概述热处理设备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 法。
2024/3/23
14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详细介绍数字化工厂的概念、组成和关键技术,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 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法。
智能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智能制造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 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25
06
本书特色与价值
现代制造技术--第章 制造自动化技术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6
表4-1机械制造可自编辑动课件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7
• 国内外对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
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
方面。
• 1. 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已成
为制造自动化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 2. 更加注重研究制造自动化系统中人的作
用的发挥;
• 3. 单元系统的研究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
• 伺服单元是CNC和机床本体的联系环节, 它把来自CNC装置的微弱指令信号放大成控 制驱动装置的大功率信号。根据接收指令的 不同,伺服单元有脉冲式和模拟式之分,而 模拟式伺服单元按电源种类又可分为直流伺 服单元和交流伺服单元。
可编辑课件
16
• 5) 驱动装置
• 驱动装置把经放大的指令信号变为机械运 动,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部件驱动机床,使 工作台精确定位或按规定的轨迹作严格的相 对运动,最后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和 伺服单元相对应,驱动装置有步进电机、直 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等。
•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
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专为在工业环境下
应用而设计。由于最初研制这种装置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生产设备的逻辑及开关控制,故
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8
• 4. 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研究十分活跃,但 实用化的成果还不多见;
• 5. 柔性制造技术的研究向着深度和广义发展; • 6. 适应现代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的研究正在
兴起; • 7. 底层加工系统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研究越来
《现代制造技术》授课计划

《现代制造技术》授课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授课内容1. 现代制造技术概述介绍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特点。
2. 数控机床技术讲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和应用。
介绍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技巧。
3. 3D打印技术介绍3D打印的基本原理、设备类型、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3D打印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4. 机器人制造技术讲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分类、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5. 智能制造技术介绍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智能制造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
6.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讲解制造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发展趋势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制造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三、授课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数控机床、3D打印机、机器人等设备的操作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现代制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现代制造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授课评估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2. 期末考试: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以试卷形式考查学生对现代制造技术的掌握情况。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课程时间安排本课程共48学时,分为6次课,每次课4学时。
前5次课以理论授课为主,第6次课进行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
每次课后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和讨论。
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践说明书

1.2
1.2.1
(一)金属结构厂打磨技术领域的效率较低
第二章
2.1
通过小车沿轨道在X方向上移动,找到相应的打磨位置,手轮转动螺杆实现Z轴方向上的进给,通过轨道在支架上沿Y轴移动和绕x轴的转动实现打磨运动。如图2-1原理图。
该打磨机由打磨系统和行走系统两部分组成。打磨系统安装在机体上,可在机体上上下移动,机体安装在行走轮上。行走轮移动至预定位置。打磨头经传送带系统和汽油机驱动,打磨头与钢轨相对接触位置的调节和锁定由竖直方向和轨距方向的螺旋调节机构进行。底盘轮轴上装配可调间隙的圆柱滚子轴承使打磨机通过时其曲线具有随轨自适性。该打磨机的执行动作为,将打磨机推至工作区间,放下接触轮,然后预调打磨头与钢轨的接触位置。根据钢轨病害诊断结果(由专门设备完成),确定分次打磨的实际切深,再细调并锁定,最后开机至一定转速,合上带传动系统,开始打磨。打磨机由人力推动进给,打磨效果用专门的检验设备检验。
目前,大部分金属结构行业加工能力有限,对于焊缝的处理还处于低级水平,导致成本投入高、生产效率低和工作环境差。本次设计针对打磨设备机型小和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特点,设计焊缝自动打磨机,目的在于解决实际生产焊缝的处理问题。与传统小型打磨相比,本次设计的打磨机的主要特点是自动和环保。通过发动机应用代替人力实现自动。设计了砂带罩,用于阻挡切屑和灰尘,实现环保。结合模具的特点,设计了小车。通过小车在工字钢导轨内的移动实现X向的运动,实现Y向的移动,最终实现平面上点的运动。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打磨时砂带受摩擦力的作用,对内燃式钢轨仿形砂带打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设计和计算。该设备可对钢轨模具的上表面焊缝进行实际打磨处理,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企业在同行业领域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特点:
设备利用率高、柔性好、缩短产品周期、减少库存 提高质量和生产率、降低中小批生产成本
四.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 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CIMS核心——集成,是人、技术和经营三大方面的集成
例:水喷射加工 组成:①超高压水射流发生器;②磨料混合和液流处理装置; ③喷嘴 ④数控三维切割机床;⑤外围设备等 加工:金属、非金属(石材、玻璃)、木材与纸制品、塑料制品、 织物与革制品等 切缝宽约0.5mm,Ra12.5μm,切割精度达±0.05mm
图6.1 水喷射加工装置示意图 1—带过滤器的水箱;2—水泵; 3—贮液蓄能器;4—控制器; 5—阀;6—蓝宝石喷嘴;7—射流束; 8—工件;9—排水口;10—压射距离; 11—液压系统;12—增压器
图6.9 CIMS的基本组成 CIMS的基本组成
基本组成: 基本组成: (1)管理信息系统——预测、经营决策、生产计划、技术准备、 销售、供应、财务、成本、设备、工具、人力资源等各项管理模 块 (2)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CAD、CAPP、CAM (3)制造自动化系统——CNC机床、加工中心、FMC或FMS (4)质量保证系统——质量决策、质量检测、质量评价、质量信 息综合管理与反馈控制等功能 (5)数据库系统——支持CIMS各系统并覆盖企业全部信息 (6)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将CIMS各个功能分系统的信息联系 起来,支持资源共享、分布处理、分层递阶和实时控制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柔性制造系统(FMS) ——由数控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动化 制造系统 根据任务或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 组成:数控加工系统,物料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1)加工系统——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其它设 备 (2)物料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传送带、自动导引小车 工业机器人、上下料托盘、交换工作台 (3)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控制、刀具管理、质量控制,数据 管理和网络通信 还包括刀具监控和管理系统,冷却系统、切屑系统等附属设备
特种加工分类 ①电能与热能:电火花成形与穿孔加工(EDM)、电火花线切割加 工(WEDM)电子束加工(EBM)、等离子体加工(PAM) ②电能与化学能:电解加工(ECM)、电铸加工(ECM)、刷镀加 工 ③电化学能与机械能:电解磨削(ECG)、电解珩磨(ECH) ④声能与机械能:超声波加工(USM) ⑤光能与热能:激光加工(LBM) ⑥电能与机械能:离子束加工(IM) ⑦液流能与机械能:水射流切割(WJC)、磨料水喷射加工 (AWJC)挤压珩磨(AFH) 表面工艺: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电火花表面强化、镀覆、离子束 注入渗杂等
四.超高速切削 超高速切削 ——用超硬材料刀具和高速设备,极大的切削速度来加工 铸铁——900~5000m/min 钢——600~3000m/min 铝合金——2000~7500m/min 超高速车削——700~7000m/min 超高速铣削——300~6000m/min 超高速钻削——200~ll00m/min 超高速磨削——150m/s以上
第六章 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6.1
一.特种加工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将电、磁、声、光、热等物理及化学能量或与机械能组合, 对材料进行加工 特点: 特点: ①工具硬度可低于工件的硬度,可加工高强、高硬、高韧高脆的 金属非金属材料 ②电、电化学、声或光等能量进行加工,无明显的机械力,少变 形,精度高 ③改变传统观念,对结构工艺性重新评价,拓宽传统切削的方法 ④各种方法都可复合成新方法
2.实现超精密加工的主要技术条件 2.实现超精密加工的主要技术条件 (1)超精密机床——首要条件 空气轴承,弹性变形、热变形或压电晶体变形微量进给装置 静压导轨,在线检测,反馈控制技术,合成花岗石支承件
(2)超精密加工刀具——金刚石刀具
(3)检测和误差补偿——非接触式测量,原子级测量,在线检测和误 差补偿
6.3 先进制造哲理、管理技术与生产模式 先进制造哲理、
一.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LP(lean 核心内容——准时制生产方式(JIT),看板管理构成 以精益生产LP为屋顶, 以JIT生产方式、成组技术GT、全面质量管理TQC为支柱, 以并行工程CE和小组化工作方式为基础的模式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下,运料小车将零件送到制造 单元,机器人拾取,安装在CNC机床上,自动加工;
加工后机器人把零件返回运料小车,,检测合格,送立体仓库
应用形式: 应用形式: 柔性制造单元FMC 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线FML 柔性制造工厂FMF(自动化工厂FA)
特征: 特征:
(1)自组织能力——自行组成最佳结构,最优运行,完成任务,自 行解散 (2)自律能力——收集与理解信息,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 (3)自学和自维护能力——不断学习,完善。对故障自我诊断修复 (4)人机一体化——人机相互理解、相互协作,各显其能、优势互 补、相辅相成 (5)虚拟现实——用虚拟手段智能地表现现实 (6)智能集成——经营决策、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制造装 配、质量保证、市场销售等,集成为整体,实现整体智能化
常用刀具有: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 聚晶金刚石刀具 超高速机床——实现超高速切削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 要求:①高速主轴——电主轴,高速陶瓷滚动轴承、磁浮轴承 ②快速反应的伺服系统和进给部件——多头螺纹行星滚柱 丝杆 直线伺服电动机
③高压大流量喷射冷却系统 ④刚度特好的机床支承件——聚合物混凝土(人造花岗岩) 床身或立柱
二.超精密加工 1.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精密加工——10~0.1μm,Ra0.3~0.03μm 如金刚车、镗、研磨、珩磨、超精加工、砂带磨、镜面磨和冷压加工 ——精密产品中关键件加工—精密丝杠、齿轮、蜗轮、导轨、轴承等 超精密加工——0.1~0.01μm,Ra0.03~0.05μm —— 如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研磨、超精密特种加工和复合 加工 ——镜面、精密元件、计量标准元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制造 纳米加工——10-3μm(1nm),Ra≤0.005μm ——利用光子、电子、离子加工
图6.5 熔融沉积成形原理 1 —丝材;2 —加热头; 3—零件;4 — X/Y驱动;5—Z向进给 丝材;2 零件;4 X/Y驱动;5
6.2
制造自动化技术
Control) 一.CNC技术(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技术( 技术 ——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 组成:程序、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数字控制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PLC)、主轴控制单元、速度控制单元等
图6.3 迭层法成形原理 1 —激光器;2 —光电系统; 激光器;2 3—加热辊;4 — 纸料; 加热辊;4 5—滚筒;6 —工作平台; 滚筒;6 7 —零件;8 —边角料; 零件;8 9 —X/Y扫描系统 X/Y扫描系统
3)烧结法(SLS)——粉末材料(塑料、金属粉、蜡粉等) )烧结法(SLS) 粉末材料( 粉末材料 塑料、金属粉、蜡粉等) 计算机控制激光器分层烧结粉末,再重复下一层烧结,直至 零件成形
五.快速原形制造技术(RPM)——快速产品开发和制造的技术 快速原形制造技术(RPM) 用光电热等,固化、烧结、粘结、熔结等,材料逐层或逐 点堆积,形成制件 1)光固化法(SL)——液态光敏树脂 )光固化法(SL) 液态光敏树脂 计算机控制光束分层逐点扫描树脂表面,使树脂硬化形成薄层, 至零件制造完
二.工业机器人IR(Industrial Robot) 工业机器人IR(Industrial ——可搬运物料、零件、工具或完成多种操作的计算机控 制专用机械装置 组成:执行机构、控制系统、 组成:执行机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
图6.7 工业机器人组成 1 —执行机构;2 —控制系统; 3—驱动系统 执行机构;2
(4)超稳定的加工环境——恒温、防振、超净和恒湿 温度(土0.1~0.01)℃,防振沟,空气弹簧隔振,洁净度要求
三.微机械制造
微小型机械——1~100mm 微机械—— 10μm~1mm
纳米机械—— 10nm~l0μm ——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生物医疗等领域 微型机械制造——半导体工艺的硅微细加工技术 掺杂、光刻、腐蚀,光刻电铸、准LIGA加工、超微细机加工、微细电火 花加工 等离子体加工、激光加工、离子束加工、电子束加工及键合技术等
图6.2 光固化法成形原理 1—扫描镜;2 —激光器; 扫描镜;2 3 —Z轴升降台;4 —树脂表面; 轴升降台;4 5 —光敏树脂;6 —零件; 光敏树脂;6 7 —托;8 —树脂槽 托;8
2)迭层法(LOM)——箔纸 )迭层法(LOM) 箔纸 计算机控制激光器分层切出轮廓,多余部分切去,再铺一层箔材 辗压,粘结,再切割,直至加工完
图6.6 CNC系统的组成框图 CNC系统的组成框图
特点: 特点:①应用微机,减少硬件,设备可靠 ②不依赖于硬件而独立使用,可用于不同机床 ③改变控制功能比较容易 ④后置处理以软件方式实施 ⑤编码转换器允许采用不同编码的数控程序(EIA或 ISO编码) ⑥插补程序使零件编程变得简便 ⑦可监测和修正刀具磨损 ⑧CNC系统与用户界面友好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高速化、高精度化、多功能化、多轴控制、 智能化、模块化、小型化、开放式结构
(1)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机座、手臂、手腕和末端执行器 末端执行器——机械式、吸附式、 专用工具(如焊枪、喷枪、电钻和电动螺纹拧紧器等) (2)控制系统——计算机——分决策级、策略级和执行级 控制系统 决策级——识别环境、建立模型,将作业任务分解为基本动作 策略级——将基本动作变为关节坐标变化规律,分配给各关节 的伺服系统 执行级——给出关节伺服系统的具体指令 (3)驱动系统——将信号放大,驱动执行机构运动 驱动系统 驱动方式:电气、液压、气动和机械等 配置传感器:位置、力、触觉,视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