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de危害及预防措施化工企业尤其是医药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并输送易燃易爆物料。

由于工艺、装置或人员de因素都会产生静电,如果静电得不到有效de控制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因静电而引起事故de情况,在精细化工企业曾多次出现过,国外安全专家对国内化工企业安全检查时,都十分重视对静电防范措施de检查,因此在生产中要认真分析静电产生de原因,预测它de危害,对静电防范工作引起足够de重视,把静电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1静电产生de原因静电产生可以从内外因两方面来分析。

电子克服原子核de束缚,从材料表面逸出所需de最小能量,称为逸出功。

1.1从静电产生de内因来看,有三种情形:1.1.1因物质de溢出功不同而产生,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相距小于25×10-8cmde距离紧密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

溢出功较小de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1.1.2因物质de电阻率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de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de电子移动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de条件。

三是因介电常数(电容率)不同而产生,在具体配置条件下,物体de电容与电阻结合起来决定了静电de消散规律。

1.2从静电产生de外因来讲,紧密de接触和迅速de分离可引起静电。

1.2.1任何物体de表面都是不光滑de,所谓de接触是多点接触,当接触距离小于25×10-8cm 时,就有电子转移,即形成双电层。

若分离得足够快,物体就带电。

1.2.2外因起电有:附着带电、感应起电、电解起电、压电效应起电、喷出带电、飞沫带电等方式。

1.3需要指出de是产生静电de方式不是单一de,而是几种方式共同作用de结果。

2静电de危害2.1静电de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de最大危害。

静电de 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

在易燃易爆de场所,可能因为静电火花引起火灾或爆炸。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管理措施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管理措施

爆炸性气体环境: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的环境
添加标题
危险区域划分:根据爆炸性气体的种类、浓度和存在时间等因素进行划分
添加标题
防爆措施: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设置防爆墙、采用防爆工艺等
添加标题
定期检查:定期对危险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防爆措施的有效性
添加标题
防爆设备的选用和维护
防爆设备的选用原则:根据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物料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爆设备。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内的通风措施
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局部通风
添加标题
通风要求: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爆炸性气体积聚
添加标题
通风设施:设置通风口、通风管道、通风机等
添加标题
通风管理:定期检查、维护通风设施,确保通风效果
添加标题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内的应急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作业,并立即撤离现场。
建立静电防护设施和设备
建立静电事故应急预案
加强静电安全管理的宣传和教育
制定静电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资质
操作过程中不得使用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化纤制品等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操作区域必须设置接地线,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管理措施
汇报人:
目录
01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概述
02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管理制度
03
化工企业防静电措施
04
化工企业防爆措施
05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06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概述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静电是指物体表面或界面带电状态,当静电放电时会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对化工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消除措施:
1. 危害:静电可能造成火灾与爆炸,尤其是在容易发生静电的混合物及气体环境中。

这种情况下的火源极为敏感,可能会导致爆炸。

预防消除措施: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抗静电材料或在液体储存器中加入电导剂。

工人应戴抗静电手套和鞋,以减少或消除静电。

2. 危害:电离辐射属于静电现象,可能会对化工生产的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预防消除措施:应采取防爆措施,包括使用防辐射材料,必要时可借助遮蔽、散射等方法减轻辐射。

3. 危害:在化工过程中,静电可能会引发火花或电击。

预防消除措施:应使用抗静电装置和设备,并在需要时采取可减少或消除静电的方法。

4. 危害:静电可能导致产品的污染和损坏。

预防消除措施:应使用防静电织物、屏蔽材料和电导性材料来防止静电。

总之,在化工生产中,应当严格控制和管理静电现象,采取必要的防范和预防措施来确保生产场所、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

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工业静电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摩擦、分离或接触等因素引起的电荷的累积和放电现象。

虽然静电在一些情况下可用于实际应用,但在许多情况下,静电也会产生许多危害。

下面将介绍工业静电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工业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引起火灾爆炸:静电放电可以引起火花,火花可能引发可燃气体、蒸汽、粉尘等可燃物资的爆炸。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如化工厂、油库等易产生爆炸的场所,静电引发的火灾爆炸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损坏设备和产品:静电放电也可对工业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坏。

静电对电子产品特别敏感,可能导致电子元件损坏,从而引发设备失效。

在一些生产环境中,静电对材料的粘附力也可能引起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如产品黏附、堵塞、封口困难等。

3. 影响生产效率:静电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和危害。

静电容易造成工人的不适感,如电击、烧伤等。

同时,静电也会增加材料的处理和清理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

为了预防工业静电的危害,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是必要的:1. 地面接地系统:通过设置适当的地面接地系统,将静电迅速导入地面。

这可以有效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带来的危险。

地面接地系统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场所和需求进行设计。

2. 防静电材料和设备:使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或防止静电的产生。

例如,在一些易产生静电的地方,可以使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服装等,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3. 控制湿度:湿度的控制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和放电。

在一些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保持适当的湿度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增加湿度,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4. 静电消除器:在一些特殊场合,如油库、化工厂等易产生爆炸的场所,可以使用静电消除器来及时消除静电,避免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5. 培训和教育:为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工人提供相关的静电知识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工人必须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以保障工作安全和产能。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

化工行业静电危害及预防范文静电是指物体带电后所产生的静电力和电场。

在化工行业中,静电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严重事故。

因此,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静电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工行业中静电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静电的危害1. 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静电可以引发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的火灾和爆炸。

当可燃物质积聚在容器或管道内,同时与带电物体接触,静电将引发可燃物质着火或爆炸。

2. 静电电击:静电会使人体感到电击。

当人体接触带电物体或电荷过大时,静电放电可能导致轻微的电击和不适感,甚至可能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

3. 静电影响生产过程:静电可能对生产过程造成干扰。

静电会吸附尘埃和污染物,增加设备维护和清洁的频率。

此外,静电还会引起流动问题,降低生产效率。

二、静电的预防措施为了降低或消除静电的危害,在化工行业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接地:接地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预防静电的方法之一。

将设备和容器通过导电线连接到地下是十分必要的。

接地可以将带电物体的电荷迅速释放到地下,减少静电的积聚。

2. 防静电衣物和装备: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衣物和鞋子。

防静电衣物和鞋子具有导电功能,可以帮助将工作人员身上的静电迅速释放掉。

3. 控制湿度:在化工厂和实验室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预防静电的危害至关重要。

湿度可以减少空气中的静电积聚,并帮助电荷释放。

4. 使用导电设备和容器:使用导电设备和容器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聚。

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在工艺过程中迅速释放静电。

5. 使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消除静电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释放反向电荷中和带电物体上的电荷,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6.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和遵守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防范静电等各种危害的重要措施。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遵守化工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3篇)

2024年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3篇)

2024年化工行业仓储中静电的危害与防治静电是指物体在相互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荷,它的存在在化工行业的仓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和工人伤害。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静电。

首先,静电会导致火灾和爆炸。

许多化工物质在含有易燃气体或蒸汽的环境中,静电可以引发火花,从而引起爆炸事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静电接地:将金属设备和管道连接到地面,以便将静电安全释放到地面,减少操作中产生的静电。

2. 使用导电容器:存储易燃液体或固体时,使用带有导电涂层的容器,以保持容器和内容物之间的导电性,减少静电的积累。

3. 防止摩擦:减少或避免制造静电的活动,如物体的拖曳、撞击和摩擦等。

其次,静电也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静电产生的火花可能会引起设备的电子部件损坏,从而降低设备的寿命。

为了减少这种损坏,可采取以下措施:1. 在设备和管道上安装静电消散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帮助释放设备和管道上的静电,保护设备不受静电的损害。

2. 使用防静电地板:在仓储区域铺设防静电地板,以减少人员和设备通过地面积累的静电。

再次,静电也对工人产生伤害的风险。

当工人直接接触带有静电的设备或物体时,可能会受到静电放电的伤害。

为了减少工人的伤害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静电鞋,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释放。

2. 加强培训和意识:对工人进行防静电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静电危害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静电的存在。

除了上述的措施,还需要定期进行设备和管道的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导电性能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在仓储区域内设置防火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以降低静电引发火灾的风险。

在实施防静电措施的过程中,还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如防爆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等。

此外,仓储中的静电防治也需要与供应商和消费者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减少静电引起的损失和风险。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静电火灾的预防(3篇)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静电火灾的预防(3篇)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静电火灾的预防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风险,尤其是静电火灾。

静电火灾是由于电荷在载体间产生的自然放电引发的火灾,具有瞬间、高温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隐患。

因此,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静电火灾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静电火灾的原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电火灾的原理静电火灾是由于电荷在载体间产生的自然放电引发的火灾。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液体和颗粒物的流动以及液体的运输、储存和传输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静电火灾的危险。

石油化工行业中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摩擦:当两种材料之间存在接触和分离时,容易产生摩擦,从而产生静电。

2. 分离电荷:在石油化工行业的流动过程中,由于分离电荷效应,导致载体们与液体分离,进而产生静电。

3. 粉尘或颗粒摩擦: 粉尘和颗粒物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产生静电。

二、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静电火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静电防护、设备维护和培训等方面。

1. 静电防护(1)地球化防止积分:在液体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带有接地装置的容器和管道,确保静电能够迅速地释放到地球上,降低积聚电荷的机会。

(2)接地保护: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和设施都应该进行接地处理,确保电流能够有效地通过接地设施流向地球。

(3)防止积聚:为了防止电荷的积聚,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通风、减少摩擦、调整温度和湿度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2. 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管道的绝缘能力良好。

(2)防爆设备:对于易爆的场所,应使用专门的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和仪表。

3. 培训和教育(1)员工培训:对石油化工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静电火灾的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管理规范:制定一系列的防火管理规范,明确职责和行为准则,确保每个员工都遵守相关的防火规定。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防止静电的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防止静电的措施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防止静电的措施(4)1.工艺控制法从工艺流程、设备构造、材料选择及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电流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主要措施有:①限制输送速度;②正确区分静电产生区和逸散区,采取不同的防静电危害措施;③对设备和管道选用适当的材料,抑制静电的产生;④适当的安排物料投入顺序;⑤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

2.泄漏导走法污漏导走法即静电接地法。

静电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

可以利用工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抗静电剂。

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把设备上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连接,静电连接系统的电阻不应大于100Ω。

3.静电中和法静电中和法主要是将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正负离子成对)。

其中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物体移动,并和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薄膜、纸、布等行业,但是应用不当或失误会使消除静电的效果减弱,甚至会导致事故发生。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的类型主要有自感应式、外接电源式、放射线式、离子流式和组合式等。

在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静电消除器。

4.人体的防静电措施人体带电除了能使人体遭受电击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外,还能在精密仪器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解决人体带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

消除人体带静电的措施:①人体接地。

在人体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

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的静电。

在坐着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可佩戴接地的腕带。

在防静电的场所入口处、外侧,应有裸露的金属接地物。

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装,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服、鞋和手套,不得穿化纤衣物。

穿防静电鞋的目的是将人体接地。

②工作地面导电化。

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条件,工作地面泄漏电阻的阻值,既要小到能防止人体静电积累,又要防止人体触电时不致受到伤害,故阻值要适当,一般为3×10<sup>4</sup>Ω≤R≤10<sup>6</sup>Ω.③安全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对化工生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装置、人员的因素会产生静电,有时由于静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有可能酿造成重大事故。

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要注意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一)静电产生的内因
1.物质的溢出功不同。

任何两种固体物质,当两者作相距小于25x10—8cm的紧密接触时,在接触界面上会产生电子转移现象,这是由于各,种物质溢出功的不同的缘故。

两物质相接触时,溢出功较小的一方失去电子带正电,而另一方就获得电子带负电。

2.物质的电阻率不同。

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移动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

3.介电常数(电容率)不同。

在具体配置条件下,物体的电容与电阻结合起来决定了静电的消散规律。

如果液体的介电常数大于20,并以连续性存在及接地,一般说来,无论是运输还是储存都不可能积累静电。

(二)静电产生的外因
1.紧密的接触和迅速的分离。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是不光滑的,所谓的接触是多点接触,当接触距离小于25 x10^8cm时,就有电子转移,即形成双电层。

若分离得足够快,物体就带电。

2.附着带电。

某种极性的离子或带电粉尘附着到与地绝缘的固体上,能使该固体带上静电或改变其带电状况。

物体获得电荷的多少,取决于该物体对地电容及周围情况。

人在有带电微粒的场合活动后,由于带电微粒吸附于人体,因而会带电。

3.感应起电。

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带静电物体能使附近不相连的导体带电的现象。

4.电解起电。

将金属浸入电解溶液中,或在金属表面形成液体薄膜,由于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离子将向溶液里扩散;即形成界面电流,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界面上出现双电层,形成电位差。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电位差足以阻止金属离子继续溶解,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金属离子继续扩散,形成电流。

5.压电效应起电。

某些固体材料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电荷。

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密度小,但是在局部面积上分布着不均匀的正负电荷。

虽然压电效应产生的电荷密度小,仍具有可能引起爆炸的能量。

6.极化起电。

绝缘体在静电场内,其内部和表面能出现电荷,是极化作用的结果。

按照分子结构的不同,极化分为两类:一是非极性分子极化,二是极性分子极化。

7.喷出带电。

粉体、液体和气体从截面很小的开口喷出时,这些流动的物体与喷口激烈的摩擦,同时流体本身分子之间又相互碰撞,会产生大量的静电。

8.飞沫带电。

喷在空间的液体,由于扩散和分离,出现了许多小滴组成的新的液面,产生静电。

另外还有淌下、沉浮、冻结等许多产生静电的方式。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产生静电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有三种。

1.爆炸和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的最大危害。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

2.电击。

由于静电造成的电击,可能发生在人体接近带电物体的时候,也可能发生在带静
电电荷的人体接近接地体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静电的能量较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电击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因为电击易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

电击还可引起职工紧张,影响工作。

3.影响生产。

在某些生产工程中,不消除静电将会影响生产或降低产品质量。

此外,静电还可引起电子元件误动作,引发二次事故。

三、防止静电的措施
1.工艺控制法
工艺控制法是从工艺梳程、设备构造、材料选择及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限制电流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的积累,使之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主要措施有:
①限制输送速度;
②正确区分静电产生区和逸散区,采取不同的防静电危害措施;
③对设备和管道选用适当的材料
④适当的安排物料投入顺序;
⑤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

2.泄漏导走法
泄漏导走法即静电接地法。

静电接地是消除导体上静电简单又有效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

可以利用工艺手段对空气增湿、添加抗静电剂。

静电接地连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环,可采取静电跨接、直接接地、间接接地等方式,把设备上各部分经过接地极与大地连接,静电连接系统的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

3.静电中和法
静电中和法主要是将分子进行电离,产生消除静电所必要的离子(一般正负离子成对)。

其中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向带电物体移动,并和带电物体的电荷进行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薄膜、纸、布等行业,但是应用不当或失误会使消除静电的效果减弱,甚至会导致事故发生。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的类型主要有自感应式、外接电源式、放射线式、离子流式和组合式等;在生产中根据生产需要选择适合的静电消除器。

4.人体的防静电措施
人体带电除了能使人体遭受电击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外,还能在精密仪器或电子元件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必须解决人体带电对工业生产的危害。

消除人体带静电的措施是:
①人体接地。

在人体接地的场所,应装设金属接地棒。

工作人员随时用手接触接地棒,以消除人体所带的静电。

在坐着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可佩戴接地的腕带。

在防静电的场所入口处、外侧,应有裸露的金属接地物。

在有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注意着苯,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衣服、鞋和手套,不得穿化纤衣物。

穿防静电鞋的目的是将人体接地。

田工作地面导电化。

特殊危险场所的工作地面应是导电性的或造成导电条;件,工作地面泄漏电阻的阻值,既要小到能防止人体静电积累,又要防止人体触电时不致受到伤害,故阻值要适当,一般为3x10^6欧姆≤R≤10^6欧姆。

③安全操作。

a、工作中应尽量不搞可使人带电的活动;b、合理使用规定的动防护用品;
c、工作时应有条不紊,避免急性动作;
d、正在防静电的场所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
e、不准使用化纤材料制作的拖布或抹布擦洗物品及地面。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应重视静电在化工生产中的危害i把静电的危害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给予消除,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