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消防安全一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每个人的责任。
本文将详细描述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采取相应行动以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
一、火灾预防1. 保持场所清洁:定期清扫场所,清理易燃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火灾隐患。
2. 检查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线、插头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性,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3. 合理存储易燃物品:将易燃液体和气体存放在专用容器中,保持距离热源,严禁临时存放易燃物品。
4. 安装火灾报警器:在关键位置安装火灾报警器,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报警。
二、火灾应急处理1. 发现火灾时立即报警:在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向消防部门报警,并按照工作场所的消防预案执行相应应急措施。
2. 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当火势较小且安全时,可使用手持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
记住使用灭火器时遵循P.A.S.S原则:拔销闸、对准火焰、按下把手、左右晃动扑灭火焰。
3. 逃生时保持冷静: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采取逃生行动。
在逃生过程中,保持冷静,尽量避开烟雾,用湿毛巾覆盖口鼻,并选用安全的逃生通道。
4. 集中人员并进行点名:在安全地点集中人员,并进行点名,确保每个人员都安全无误。
三、火灾事后处理1. 切勿擅自返回火灾现场:火灾后,切勿擅自返回火灾现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应等待消防部门的指示,并配合进行相关事后处理。
2. 保护证据并配合调查:若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严重,应及时保护火灾现场的证据,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3. 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如发现消防设备损坏或故障,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结语消防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可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加强对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组织内部消防安全工作的有序进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参与消防安全工作的人员,包括员工、管理人员以及访客。
二、责任与义务1. 组织及管理人员应制定和贯彻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其执行情况负责。
2. 每个人都有责任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工作,并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3. 消防安全专职人员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身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消防安全设施1. 确保室内的灭火器、灭火器具及防火门等消防设施完好无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 检查消防设施的有效期限,如发现过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3. 防火门应保持关闭状态,不得进行任何损坏或修改。
四、电气设备管理1. 合理使用电气设备,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随意使用大功率电器。
2.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线路和插座,出现破损、老化等情况及时更换。
3. 不得在易燃物附近使用电热器具,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五、消防演习与应急处理1. 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并熟悉逃生路线和使用消防设备的方法。
2. 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员工应迅速报警并按照消防演习中的指示进行应急处理。
3. 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应加以培训,员工应清楚掌握各类灭火器的适用场合和使用方法。
六、日常消防巡查1. 按照制定的巡查计划定期检查各个区域的消防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2. 巡查时应注意隐患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责任人。
3. 如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七、防火安全教育1. 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火灾危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在员工入职培训中要加强火灾应急知识的传授,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处理紧急情况。
3. 针对特定工作岗位的员工,应提供相应的专业防火安全培训。
八、变更审批与记录1. 对重要消防安全设施或操作规程的变更,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消防管理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消防管理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是指在消防管理中需执行的一系列安全操作,旨在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一份2000字的消防管理安全操作规程范例:一、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1. 消防设施设备的检查与维护1.1 每月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1.2 每季度对所有灭火器进行维护和充装,确保其正常可用;1.3 每年对消防水管、消防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其完好;1.4 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2. 消防设施的布置与标识2.1 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建筑内部和外部设置明显的消防标识;2.2 消防设备的摆放位置应符合实际需要,易于操作和使用;2.3 安装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以指示逃生路线。
二、火灾防控措施1. 火灾隐患排查1.1 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评估,确保消除火灾隐患;1.2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专项管理和储存;1.3 确保电气设备的合格使用和定期检查。
2. 易燃和易爆物品的安全存放和使用2.1 使用合格的防火储存设备,严禁在消防通道、电梯口、安全出口等明火场所存放易燃物品;2.2 对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和许可。
3. 高温、高压和火源操作的安全控制3.1 对高温和高压操作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使用;3.2 火源操作需经过核准和许可,并采取消防安全措施。
三、人员应急疏散和救援措施1. 火灾报警和人员疏散1.1 在易燃易爆场所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并与公安消防部门联网;1.2 组织定期的火灾疏散演练,确保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逃生设施;1.3 确保安全出口通畅,不得堵塞或阻塞。
2. 灭火和紧急救援2.1 对初期火灾进行适时灭火,确保火势得到控制;2.2 确保配备合格的灭火器,且方便使用;2.3 火灾发生时,迅速报警并组织员工迅速撤离,并进行统一的紧急救援调度。
四、员工消防安全培训1. 消防安全培训制度1.1 新员工入职时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考核;1.2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消防演练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和遵守的重要规定。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熟悉逃生路线:在每个房间内都要清楚地标示逃生路线,确保家庭成员都能够熟悉和记住逃生路线图。
2.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和消防栓等设备,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并且有效。
3.保持通道畅通: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内,要确保通道和走廊不被遮挡或堆放杂物,以防止火灾发生时逃生通道被堵塞。
4.不得私自烧烟花爆竹:烟花爆竹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私自燃放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应该严格禁止。
5.严禁乱扔烟蒂:丢弃烟蒂或者火柴可能引发草地或垃圾堆积物的火灾,应该注意安全丢弃。
6.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应该经常组织消防演练,让家人和员工熟悉逃生路线和正确的灭火方法。
7.不得私接电线:私接电线容易引发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应该禁止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私自接触电线。
以上是一些关于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要点,遵循这些规定能够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大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真、严格地遵守这些规程,做好防火工作。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一、消防安全的基本要求
1. 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消防制度。
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
3.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4. 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二、火灾预防和控制
1. 禁止擅自使用明火,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场所。
2. 定期清理仓库、车间等场所,防止杂物积聚成为火灾隐患。
3. 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电缆、电器附近,防止电气设备起火。
4. 确保消防设备完好,随时保持可用状态。
三、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1. 发现火情,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并迅速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2. 使用灭火器、消防水龙进行初期扑救,但切勿冒险逼近火源。
3. 对火场周围进行封堵,阻止火势扩大,避免火灾蔓延。
4. 遵守消防指挥人员的指挥,有序协助火场处置。
四、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
1. 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常年定期组织演练灭火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更换灭火器、消防水管等相关消防设备,确保其有效性。
以上是《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中的部分内容,希望大家严格遵守规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确保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
本规程适合于各类场所,包括办公楼、商场、工厂、学校等。
二、消防设施和设备1. 灭火器材:各楼层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性和完好性。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造物内部必须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
3. 火灾报警系统:建造物内部必须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4. 疏散通道:建造物必须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并保持通道畅通。
三、火灾预防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2. 禁止乱扔烟蒂:在禁烟区域内严禁吸烟,避免乱扔烟蒂引起火灾。
3. 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对燃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燃气泄漏引起火灾。
4. 防止可燃物堆放:严禁将易燃物品堆放在消防通道和电气设备附近,保持场所内的通道畅通。
四、火灾应急处理1. 发现火灾时,应即将按下火灾报警器,并迅速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2. 在火灾发生时,应迅速撤离人员,按照疏散通道指示进行疏散。
3. 在火灾发生时,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但必须确保自身安全。
4. 在火灾发生时,应避免乘坐电梯,而是选择使用楼梯进行疏散。
五、员工培训和演练1.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等。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能力。
3. 员工应熟悉各类消防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六、消防安全责任1. 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2. 每一个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
3.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七、消防安全检查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对消防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消防、灭火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消防、灭火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是一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灭火工作是消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确保灭火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将介绍消防、灭火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防火安全技术措施:1.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2. 设置消防器材,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灭火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3. 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4.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消防安全规定;5. 指定专人负责消防工作,负责组织灭火工作,协调各部门的合作;6. 培训员工的消防知识,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7. 定期进行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灭火安全操作规程:1. 当发现火灾时,首先要迅速报警,通知消防队,并告知火灾的具体位置和情况;2. 初期扑火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等,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和火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3. 扑火时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先找准扑火方向,远离火源,将灭火器材对准火源喷射;4. 扑灭大面积火灾时,要使用大流量、大射程的喷水设备,注意喷水的角度和距离;5. 扑灭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材扑灭;6. 在扑灭火灾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被火势所围;7. 灭火后要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火源再次引燃。
三、应急疏散规程:1. 当发生火灾时,要立即按照预定的疏散预案进行疏散;2. 疏散途中要保持镇静,不要恐慌,按照指定的疏散通道有序疏散;3. 遇到疏散通道堵塞时,要迅速寻找其他疏散通道;4. 疏散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呼吸道,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5. 疏散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烟雾较重的区域停留,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四、灭火后的处理:1. 灭火后要及时查看是否有火苗重新燃烧,如有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 灭火后要对火灾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残留的灼烧物和易燃物;3. 灭火后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4. 灭火后要做好火灾事故的记录和报告,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消防安全岗位操作规程(三篇)

消防安全岗位操作规程一、安全责任和管理1.1 消防安全岗位的管理和负责人1.1.1 消防安全岗位的管理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由消防安全岗负责人负责。
1.1.2 消防安全岗位的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消防知识和培训证书,负责岗位的日常管理、消防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培训。
1.2 安全设施和装备的管理1.2.1 消防安全岗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灭火器、灭火器箱、报警器等,并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1.2.2 消防安全岗位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员工和其他人员能够方便地找到。
1.3 安全培训和演练1.3.1 消防安全岗位的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培训,包括火灾的预防、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逃生和自救技巧等。
1.3.2 消防安全岗位的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检验员工的消防应急能力,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1.4 安全记录和报告1.4.1 消防安全岗位的负责人应定期记录和报告岗位的安全情况,包括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员工的培训情况、演练情况等。
1.4.2 消防安全岗位的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重大安全事件和隐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日常工作操作规程2.1 灭火器的使用2.1.1 在岗位上,消防安全岗负责人应熟悉并掌握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2.1.2 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应明确标识,禁止任何人用于其他非火灾情况。
2.1.3 在发生火灾时,消防安全岗负责人应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并指导其他人员有序疏散。
2.2 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2.2.1 消防安全岗负责人应定期检查灭火器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期,并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的灭火器。
2.2.2 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应保持干燥、通风,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
2.2.3 每月应对灭火器进行外观检查和压力测试,并记录在灭火器维护记录表上。
2.3 火灾报警器的使用2.3.1 消防安全岗负责人应熟悉并掌握火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手动报警器和自动报警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规范施工、安装作业、防火重点岗位及消防设施安装程序,落实岗位责任,消除和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预防火灾事故,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1.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有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制度规定。
2.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各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措施交底和各自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不在施工现场吸烟,不违章作业,并应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4.各工种作业人员禁止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及宿舍内随意动火。
如有特殊情况或生产需要动火的,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
5.各工种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爱护现场设置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及各类消防标志,不得随意挪动、损坏或使其失效。
6.电气焊、割等使用明火作业的人员,在作业前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之后彻底清理现场内的易燃物品和封堵孔洞,并设专人看火,配备灭火器和水桶。
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隐患后方可离开。
7.施工中使用易燃易爆材料(如:稀料、汽油等)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使用人员应随用随领,限当天用量使用,不准在工程内存放,废弃料应及时清除。
严禁将易燃物品带到宿舍或其他地方。
8.各工种作业人员严禁在宿舍内私接乱拉电线、使用“热得快”、电饭锅、电褥子等用电器具;严禁使用塑料制品、纸类物品等易燃材料支搭(吊顶)和围挡铺垫床铺;不得卧床吸烟。
9.电工、电气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京外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必须换成北京市临时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10.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人员,必须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
11.发生火灾要立即报告,并迅速扑救,保护好现场。
在火势较大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要按疏散通道的指示标志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撤离火场时,如遇浓烟应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尽量低下身体行进。
二、动火作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施工现场(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施工生产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看火人员),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2.动火证应由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开具,由其他人员代理的应有书面委托。
3.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应按时参加生产调度会,全面掌握生产进度、各工种作业情况、各种材料购进存放情况。
4.用火操作前应对电气焊工等作业人员以班组或分包为单位,进行用火操作交底,填写《用火申请审批表》,项目主管负责人签字(有效期10天),开具当天用火证,方允许用火操作。
5.动火前,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应对工程内操作部位上下和周围环境及现场堆放材料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易燃、可燃材料、防水施工和其他交叉作业危险后方允许开动火证。
6.动火证必须由现场总包负责管理,安全消防保卫人员具体开具填写,开动火证时应对焊工操作有效性进行审查,防止非焊工和持有过期操作证电气焊工进行用火操作。
7.动火证上应写有针对性的用火措施,禁止将措施打印或提前填写。
动火证当日有效。
用火地点变换,要重新办理用火证手续,动火证应写明限定的时间、地点、范围,作业结束,动火证应收回。
8.在高层、外檐及孔洞周围作业时,必须要求焊工配备接挡工具(如接火盘、石棉布等),并在动火证上注明具体要求。
三、电气作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电气焊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掌握消防安全知识,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电气焊作业操作前,必须经单位防火负责人和消防保卫部门审批,办理动火证。
电气焊工应本人到用火审批部门办理用火审批手续,不得由他人代理。
焊工在操作中应随身携带操作证及其复印件。
作业人员必须按动火证限定的时间、地点、范围进行电气焊割作业,作业结束,交回动火证。
3.电气焊割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状况,必须清除周围一切可燃物,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或灭火用水,并设专人现场监护。
点火前要检查焊割器具软管、接口螺丝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4.焊、割存放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或设备,在处于危险状态时,不得进行焊割。
必须采取安全清洗措施后,方准进行焊割。
5.焊割作业不准与防水施工、油漆、喷漆、木工、聚苯保温材料、塑料模板等易燃易爆操作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
冷却塔、贵重设备安装(如冷水机组)和安装后也应避免同部位、同时间上下交叉作业,特殊情况需对该设备上下周围进行电气焊操作,应有专项措施方案,确保安全后方准许操作。
6.高层、外檐及孔洞周围作业必须有接挡、封堵措施。
严禁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焊割作业。
7.电焊机必须设立专用地线,不准将地线搭接在建筑物、机器设备或各种管道、金属架上。
8.氧气瓶导管、软管、瓶阀等不得与油脂、沾油物品接触。
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分开放置,两瓶之间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两瓶与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米,并不得倾倒和受热。
9.在遇有五级以上大风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高空、露天焊割作业。
10.作业完毕或焊工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气源、电源,检查现场,确无火险,方可离去。
四、看火人员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看火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教育,掌握一定的防火知识和灭火技能,方能从事看火工作。
2.看火作业须熟知现场作业环境,了解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熟知防火措施。
3.施焊作业中看火人员要自始至终在施焊作业周围监护,以便及时处置发生的各种情况,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发现焊点周边有易燃危险操作和材料堆放,应及时通知焊工停止作业,待消除隐患后方准许操作。
4.高层或外檐作业应协助焊工铺设接火盘或石棉布,焊割点周围有孔洞时应及时封堵严密后,方准许作业。
5.看火时应按用火证要求配带灭火工具(如干粉灭火器和水桶),并保证灵敏有效。
6、操作完毕,协助焊工检查清理现场,确保安全无误、无遗留火种后方准离开现场。
五、防水作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防水作业施工前,作业人员应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签定防火安全责任书,认真执行消防安全要求。
2.防水材料应设专用库房,并设专人负责。
库房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3.装卸溶剂(苯、汽油)的容器,必须配软垫,不准猛推猛撞。
使用容器后,其容器盖必须及时盖严,容器远离火点。
4.配料人员在配料前,必须检查搅拌器和电器设施,以防损坏漏电。
5.防水作业施工期间现场应有专人巡视检查,并设置严禁烟火标志,周围30米内严禁动用明火及使用电动工具,工程内施工的,操作范围楼层上方孔洞应堵严。
6.作业现场和配料场地应通风良好,施工中通风条件差的应有防爆通风设备。
不得使用明露高热强光源灯具。
灯具应安装保护罩(网),以防灯具破碎打火。
7.作业现场严禁吸烟和使用其他明火。
8.电气设备开关应设在场外,并减少铁制工具的使用,防止金属工具碰撞产生火花和电器打火遇挥发气体发生爆燃。
9.施工中应做好人员疏散和灭火准备,在狭窄基坑内施工应有疏散逃生措施,并备有耐火爬梯,以便突发火情时,人员能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
遇有火灾发生时,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有效的进行扑救,并立即报告,抢救伤员,保护现场。
10.防水作业完毕后,必须确保易燃气体挥发干净,无火灾危险方可明火作业。
11.防水卷材采用热溶结,使用明火(如喷灯)操作时,应办理动火证,设专人看护,配备灭火器材。
12.刷底油和粘接卷材不能同步进行,待底油气体挥发干净后,方可进行粘接卷材作业。
13.防水卷材采用热容粘接使用汽油喷灯前,应检查开关及零部件是否完好,喷嘴要畅通。
14.喷灯点火时,火嘴不准对着人。
汽油喷灯加油不得过满,打气不能过足。
15.下班清洗工具,未用完的溶剂,必须装入容器,及时盖严。
六、保温作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保温材料的使用要做到随进随用,不在现场存放,临时周转要封闭管理,远离火远电源。
2.使用前应制定可靠的防火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消防安全交底,经现场消防保卫部门审批,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准安装使用。
3.安装部位严禁明火作业,外墙严禁拉接线路。
4.安装后保温材料外露未封堵的应采取技术措施及时作界面处理(如甩胶灰等),以达到防火效果。
5.明确落实现场主管领导责任和存放、使用安装和安装后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做到追踪管理,措施到位。
七、木工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应了解本工种在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重要性,掌握一定的防火知识和灭火技能。
2.严禁在现场和木工棚操作间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3.支搭和拆除模板时严禁与电气焊用火和其他明火操作上下立体交叉作业。
4.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消防措施。
如:使用塑料模板,周围应禁止电气焊操作。
5.木工操作间内存放的木料不得超过一日的使用量,成品应运往使用地点,不得在操作间内存放。
6.木工操作间内的剩余碎木料、刨花、锯末应当日清除,倒在指定地点。
八、油漆工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油漆工应了解本工种的火灾危险性,掌握必要的防火知识和灭火技能。
2.库房和调料间照明灯具及排风装置应使用防爆型器具,开关应设在房间外面。
3.作业场所和临时存放的库房严禁动用明火。
4.室内作业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5.不准在工程内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可燃材料,不准做油漆调料间使用。
6.调制油漆应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不得在工程内和库房内调制。
调制油漆后,容器盖要盖严。
7.工作完毕,冲洗工具、物品的溶剂应注意回收,不得随意泼撒。
沾过油漆、稀料的棉纱或棉布等物应妥善处理,严禁将易燃物品带到宿舍或其他场所。
九、电工消防安全操作规程1.电工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取得电工证后方能从事电气工作,严禁无证电工从事电气工作。
2.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变(配)电室,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室内不准存放无关物品。
电工值班住人部分,应与变电室隔离。
变电室5米内,不准存放易燃材料。
4.使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电器设备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5.各种电闸箱内不准存放杂物,并做好接地或安装自动断电设备。
6.经常检查电气绝缘程度,防止漏电短路。
电气设备不准带病运行,以防连电。
电热器具和发热部件必须安装在不燃的基座上,并远离可燃物,做到专人负责看管,用毕或中途停电时,务必拉闸断电。
7.有火灾爆炸危险的部位,必须采用有专门防护装置的电器设备(如:油漆库房、调料间照明,防水施工场所的排风设备等),以防止电火花、电弧和高温引起场所中的可燃物或有爆炸危险的混合物发生燃烧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