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例男性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研究_胡小平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雄激素性秃发,也称为脂溢性秃发或男性型秃发,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病。
在中国,男性型秃发的患病率约为3%,女性型秃发的患病率约为0%,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雄激素性秃发,提高诊疗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雄激素性秃发的定义、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是指在雄性激素影响下,发际线后移、头顶毛发变细变短的现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男性型秃发分为七级,从发际线正常到发际线后移至头顶形成马蹄形。
女性型秃发则表现为头顶毛发变细,但发际线基本保持不变。
雄激素性秃发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遗传、雄激素代谢、微炎症等因素有关。
遗传是雄激素性秃发发生的主要因素,患者往往有家族史。
雄激素代谢异常使得患者对雄激素更为敏感,加速了毛囊微型化的过程。
微炎症、精神压力、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可能对秃发的发生起到一定影响。
雄激素性秃发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男性型秃发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女性型秃发表现为头顶毛发变细。
实验室检查包括性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用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秃发的疾病。
医生在诊断时,还应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信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因。
雄激素性秃发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和外涂抗脱发药物,如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等。
物理治疗包括激光照射、低能量激光治疗等,可刺激毛囊生长,延缓秃发进程。
中医治疗则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敷,以及针灸等疗法,具有调理身体、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
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以辅助治疗秃发。
预防雄激素性秃发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和脂肪。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秃发。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

中国雄激素性秃发诊疗指南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既往称为脂溢性脱发或早秃,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
在男性主要表现为前额发际后移和(或)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也称为男性型秃发(male pattem alopecia),在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少部分表现为弥漫性头发变稀,发际线不后移。
称为女性型秃发(female pattem alopecia)。
本病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有明显不同,白种人的发生率较高。
黑人和黄种人较低。
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我国男性的患病率为21.3%,女性患病率为6.0%。
本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如能早期诊断并进行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改善。
1 病因与发病机制1.1 遗传因素AGA具有遗传倾向性,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AGA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父系明显高于母系。
全基因组扫描和定位研究发现了若干易感基因,但尚未发现致病基因。
有研究发现脱发区雄激素受体基因呈高表达。
此外,5仅一还原酶缺陷者不会发生男性型秃发,提示5号染色体sRD5A1基因和2号染色体SRD5A2基因与AGA相关。
AGA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相同的染色体10q24.3位置的CYPl7基因变异,说明有一定的基因相关性。
1.2 雄激素男性阉割者不发生AGA,给予雄激素替代治疗可使基因易感者出现脱发,发生AGA.停用睾酮可以阻止脱发的进一步发展,提示AGA与雄激素有关。
男性雄激素主要来自睾丸,主要为睾酮,肾上腺皮质可合成少量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
女性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卵巢也可少量分泌,女性的雄激素主要是雄烯二酮,可被代谢为睾酮和5仅一二氢睾酮(DHT),DHT是导致AGA的重要分子。
头皮毛囊是雄激素的靶器官之一.全身和局部雄激素代谢的异常改变是AGA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男性型脱发患者毛囊干细胞分布及其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男性型脱发患者毛囊干细胞分布及其雄激素受体表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男性型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特征为头发在发际线和头顶逐渐稀疏和脱落,导致毛发数量减少和头发变细。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雄激素水平和毛发毛囊的生长周期有关。
目前,AGA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毛发移植等。
干细胞有着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以及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的潜能,是治疗AGA 的一种新方法。
毛囊干细胞来源于毛囊皮肤基底部,能够分化成毛囊细胞系列,并对毛囊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AGA患者毛囊干细胞的分布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可以探究AGA发病机制,了解毛囊干细胞在治疗AGA中的应用前景,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AGA患者头皮毛囊干细胞分布特点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明确AGA发病的生物学机制,并为毛囊干细胞移植治疗AGA提供实验基础。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200例AGA患者头皮组织进行收集和处理,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AGA患者毛囊干细胞分布和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
3.2 研究方法(1)收集头皮组织标本:选取200例AGA患者头皮组织标本,包括稀疏区域和健康区域的毛囊组织,用于后续研究。
(2)免疫组织化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毛囊干细胞的分布,包括使用特异性抗体标记毛囊干细胞,获得标本具体图片和数据。
(3)荧光定量PCR: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头皮组织及毛囊干细胞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AGA疾病的关联。
四、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本研究将探究AGA患者的毛囊干细胞分布及其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明确AGA 的发病机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实验依据。
预期结果包括:(1)探究AGA患者毛囊干细胞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2)明确AGA头皮组织中雄激素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情况;(3)为毛囊干细胞移植治疗AGA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

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脱发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其中,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类型,而在中国人中尤为普遍。
本文将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和分析,提供针对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的诊疗指南。
雄激素性脱发,也称为脂溢性脱发,是一种由于遗传和激素因素导致的脱发类型。
在中国,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患病率约为3%,女性为0%。
症状主要包括发际线上移、头顶发稀疏等。
目前,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以及激光和手术治疗。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由于遗传和激素因素导致的脱发类型,主要由于5α-还原酶的作用,使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导致毛囊萎缩、毛发变细。
在中国,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患病率约为3%,女性为0%。
雄激素性脱发的症状主要包括发际线上移、头顶发稀疏等。
在中国,男性雄激素性脱发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1岁,女性为16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脱发的程度会逐渐加重。
目前,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抗雄激素药物和促毛发生长药物。
抗雄激素药物可以降低二氢睾酮的水平,减缓毛囊萎缩的速度,如非那雄胺等。
促毛发生长药物包括一些中药材和营养素,如锯棕榈、维生素B族等。
外用药物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米诺地尔等。
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有效方法。
激光治疗主要包括低能量激光照射和激光束照射,可以刺激头皮血液循环和毛囊生长。
手术治疗包括自体毛发移植和组织工程头发移植,可以增加头发的密度和美观度。
针对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的诊疗指南,我们建议:了解家族史:雄激素性脱发往往有家族遗传倾向,因此了解家族中是否存在雄激素性脱发患者有助于判断个人患病风险。
症状:如出现发际线上移、头顶发稀疏等雄激素性脱发的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和治疗。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头发的健康生长,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避免过度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可能加重雄激素性脱发,应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放松心情,以减轻精神压力。
320例男性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研究_胡小平

1 2 1 1 1
( 1. 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皮肤科 , 广东深圳 518036 ; 2. 西安交通大 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 : 目的 研究男性型脱发( male pattern alo pecia , M P A) 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非那雄胺对男性型脱发的疗效 ; 调 查影 响脱发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 方法 参考皮肤病生活质量指 数( derma tolo gy life quality index , D LQ I) 和流 调中心抑郁量表( center fo r epidemio lo 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 CES-D) 自设量表对 320 例男性型脱发患 者进行调 查评估 。 No rw oo d/ Hamilto n 分级在 Ⅱ ~ Ⅶ 的患者服用非那雄胺 4 个月 以上 , 1 mg/ d 。 分析患 者发病的相 关因素 , 进 行指标检测 , 观察毛发生长情况及不良反应 。 结 果 320 例 M P A 患者 DL Q I 和 CES-D 分值 显著升 高 ; M PA 的发生 与遗传因素 、精神神经因素密切相关 ; 服用非那雄胺 4 个月 以上头 发生长 改善总有 效率 80 . 8 %。 结论 脱发 不仅影 响生活质量 , 而 且给患者 心理带 来负面 作用 , 并加重 脱发 , 提示 应及早 进行联 合治疗 ; M P A 是一 个多因 素相关 的疾 病; 口服非那雄胺 1 mg 治疗男性型脱发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关键词 : 男性型脱发 ; 非那雄胺 ; 相关因素 ; 量表 中图分类号 : R758 . 7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8259( 2009) 05-0620 -04
320例男性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研究

320例男性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非那雄胺在男性型脱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320例男性型脱发患者进行系统的量表分析及临床观察,为这一常见而又影响深远的美容医学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与治疗策略。
本研究于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在皮肤科脱发专科门诊开展,聚焦于男性型脱发(亦称为脂溢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或遗传性脱发)的综合管理,特别是非那雄胺这一5还原酶抑制剂的疗效评估。
研究采用了自设量表,不仅全面考量了脱发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还细致记录了非那雄胺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包括毛发生长情况、脱发区域的变化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非那雄胺治疗男性型脱发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证据,并指导未来脱发治疗方案的优化。
本文还将讨论非那雄胺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从而减缓毛囊微型化过程,促进毛发生长,同时结合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形成全方位的治疗策略。
二、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来源于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就诊于某皮肤科脱发门诊的连续性病例。
纳入标准包括:诊断明确为男性型脱发,年龄在18岁及以上,无其他类型脱发或皮肤病混淆诊断,无禁忌症使用非那雄胺,且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承诺遵守治疗方案及随访安排。
最终,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20例。
所有患者在接受非那雄胺治疗前,均通过面对面访谈完成一系列自设量表的填写,以详尽评估其基线特征,包括年龄、病程、家族史、脱发严重程度(如使用Hamilton分级)、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症状评估)以及生活质量指标(如使用特定脱发相关生活质量量表)。
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既往疾病史等相关信息。
所有患者按照统一的治疗方案,每日口服非那雄胺1mg。
治疗期间,患者被要求避免使用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其他抗脱发疗法。
随访安排在治疗开始后的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进行,每次随访时重复进行量表评估及临床脱发状况检查。
24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病因学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 sr c】 jcieT net a h ikfcoso n rgn t lp c ( G p t ns Meh d 4 ae eei— Ab ta t Obet oiv s gt ter t fa do eei a e i A A)ai t. to s2 0c ssw r n v i e s a r c o a e
有关 。而 且这 一年 龄段 的人 , 家庭 、 社会 操 劳较 多 , 当今快 节 奏 的社 会 生活 , 易导 致体 内免 疫 功能 、 内分泌 功 能 的失调 。 从
而增 加发 生 AG A的可 能 。
晚睡早 起者 居 多 。1 2例 (67 患 者 承认 有入 睡 困难 、 后 1 4 .%) 睡 易 醒 、 梦 、 梦等 睡 眠障碍 现象 。 多 恶
te t n ieu i gted u rame t rame t wh l sn h r gte t n .
【 ywo d 】 n rgn t lp c ; t lg ;rvnina dc r Ke r s A doe ei a e i E i oy P ee t n ue c o a o o
1个 月 , 长 2 最 0年 , 均 ( .1 36 ) 。 平 42  ̄ .2 年
11研 究对 象 .
2 0例 患者 均 来 自我 院脱 发专科 门诊 。 合 AG 的诊 断 4 符 A
标 准 【 “ 。
12 方 法 .
22学历 、 。 职业 、 神 状 况 、 精 心理 健康 情 况
为较 全 面 了解 雄 激 素性 脱 发 ( 下简 称 为 A A) 以 G 的发病 原 因 , 而为 防治 提供 依 据 , 从 我们 2 0 ~ 0 9年 对 2 0例 A 0 8 20 4 .
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前后皮肤镜征象分析

A r e t r o s pe c t i v e a na l ys i s o f c l i ni c a l ,de r mo s c o pi c f e a t ur e s o f ma l e p at i e nt s wi t h an dr o g e ic n a l o pe c i a be f o r e a nd a f t e r t r e at me n t
临床皮肤科 杂志 2 0 1 3年 4 2卷第 1 2期 J C l i n D e r m a t o l , D e c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
7 2 7
论 著
男 性 雄 激 素 性 秃 发 患 者 的 临床 特 征 及 治 疗 前 后 皮 肤 镜 征 象 分 析
L I S h u i -  ̄n g ,Q I S h i - l i n g ,G O N G Y u — g a n g ,Z H A O Yi n g ,Z HA N G X i a o — t i n g ,Y E Y a n — t i n g ,C A O H u i ,Y A N G Y u — q i n g ,
a l o p e c i a f AGA) .Me t h o d s :Cl i n i c a l d a t a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wi t h a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f r o m 5 7 6 ma l e AGA p a t i e n t s .L e s i o n s i n 3 9 1 AG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c l i n i c a l ,d e r mo s c o p i c f e a t u r e s 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ic f a c y o f 5 7 6 m a l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n d r o g e n i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male pattern alopecia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finasteride therapy in 320 patients
H U Xiao-ping 1 , WANG Wan-juan 2 , Z H ONG Qi-li1 , YU Bo 1 , M A Gang 1 ( 1. Depa rtment of De rmato logy , Shenzhen H o spit al o f Peking Universit y , Shenzhen 518036 ; 2. Depart ment of Dermat olog y , t he Second Af fi liat ed Ho spi tal , Medical Scho ol o f Xi an Jiaot ong Univ ersity , Xi an 710004 , China) ABSTRACT : Object ive To study the r elated f actors of male patter n alope cia ( M PA) and ef ficacy of finaster ide
KEY WORDS : male pat te rn alopecia ( MPA);finaster ide ;related f actor ;questionna ir e 男性型脱发( m ale patt ern alopecia , M PA ) 又称 脂溢性脱发 ( sebo rrheic alopecia , SA ) 、雄激 素性脱 发( andro genet ic alopecia , AGA ) 、遗 传 性 脱 发 等 。 它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患 , 好发于 20 ~ 30 岁的青壮 年男性 , 女性也可发生 , 好发部位为头顶及额颞区 , 脱
收稿日期 : 2008-09 -24 修回日期 : 2008 - 10 -23 作者简介 : 胡小平( 1977) , 男( 汉 族) , 主治 医师 , 硕 士 , 主要 研究脱 发 的发病机理 . E -m ail : xiaoping7752 @sohu . com
发呈渐进性发展 。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 HAM IL T ON 和 KUS T ER 分别证实了雄激素性 脱发是 一种雄激素依赖的多基因遗传性秃发 。 另有研究发 现还与患者头皮局部血流 、 雄激素代谢酶 、 精神因素 、 心理失衡状态 、 睡眠 、皮脂分泌 、饮食及病菌感染 ( 如 糠秕孢子菌 、 痤疮棒状杆菌) 等因素相关 。 我们采用自设量表 , 对 2005 年 6 月至 2007 年 6
第 30 卷第 5 期 2 0 09 年 10 月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Jour nal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 nces)
Vol . 30 No . 5 Oct . 2009
320 例男性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的临床研究
[ 1]
5期
胡小平 , 王万卷 , 钟绮丽 , 等 .320 例男性 型脱发量表分析及非那雄胺治疗临床研究
621
月间 320 例来自皮肤科脱发门诊的男性型脱发患者 相关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 , 并分析评估脱发对患者的 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程度及使用非那雄胺治疗的临 床疗效和副作用 。 1 对象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320 例男性型脱发患者中男性 250 例 , 女性 70 例 。 发病年龄 16 ~ 58 岁 , 平均( 30 . 00 ± 7. 14) 岁 , 其中以 21 ~ 35 岁居多 , 占 82 . 5 %; 病程最 短为 2 月 , 最长为 18 年 , 平均 4 . 48 年 。 1. 2 研究方法 收集可能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的因 素 , 包括性别 、 年龄 、婚姻 、 文化 、 家族史及病程 。 按照 Norw ood-Hamil to n 量表[ 1] 进行脱发级别分型 , 初诊 进行拉发试验 。自行设计问题进行调查 , 以了解患者 对脱发的重视程度及脱发的相关因素等 。 包括内容 : 一般资料 ; 治疗史( 治疗应用的类型和结果 : 美容护理 方法 、 药品等) ; 相关疾病史( 痤疮 、 脂溢性皮炎 、酒糟 鼻) 。 参考 皮 肤 病 生 活 质 量 指 数 ( derm ato logy lif e quali ty index , DL QI) 量表 , 自行制定评价量 表 。 内 容包括 10 个方面的 问题 : 症状 ; 尴尬 ; 购物 、家庭劳 动; 衣物 、食物 ; 社交 、休闲 ; 体育活动 ; 学习 、工作 ; 个 人关系 ; 性生活 ; 治疗 。 每个问题有 4 个答案可供选 择 , 即无 、很少 、很大 、非常严重 , 分别对 应 0 、1 、2 、3 分 。 每个问题分数相加 , 总分为 0 ~ 30 分 。 其分值越 高 , 提示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 2] 。 自我评价和精神状态测试量表分析( 参考流调中 心抑郁量表 : CES-D) 问卷包括 15 个问题 , 涉及患者 最近 1 月的实际感受 , 根据紧张程度由轻到重分别对 应 0、 1 、2 、 3 分 , 每个问题分数相加 , 总分为 0 ~ 60 分 。 > 15 分提示该患者可能有紧张状态[ 2] 。 1. 3 治疗方法 口服非那雄胺( 保法止 , 墨沙东公司 生产) 1 mg , 每日 1 次 , 至少连续服用 4 个月 。 每月回 访 1 次 , 每 3 个月总结 1 次 , 共 2 年 。 对全部患者于 服药后进行了疗效和不良反应追踪 。 性功能问题采 用勃起功能国际问答卷( IIEF-5) 进行评估 。 治疗前 后对血清睾酮进行测定 。 1. 4 疗效判定方法 通过治疗前后照片对比 、研究 者评价 、 患者自身评价等几方面进行判定 。 要求患者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停止其他治疗方法 1 个月以上 , 并 保持相同发型 、发色和头发长度 。 1. 5 统 计 学 方 法 所 有 数 据 录 入 计 算 机 , 用 S PSS13 . 0 软件完成统计分析 。 统计描述采用算术平 均数 , 并计 算各指标均数及标准差 ( x ±s ) 。 组间均 数比较 应用 t 检 验 、方差分 析 , 多 重比较 采用 LSD
胡小平 , 王万卷 , 钟绮丽 , 于 波 , 马 刚
1 2 1 1 1
( 1. 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皮肤科 , 广东深圳 518036 ; 2. 西安交通大 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 : 目的 研究男性型脱发( male pattern alo pecia , M P A) 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非那雄胺对男性型脱发的疗效 ; 调 查影 响脱发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 方法 参考皮肤病生活质量指 数( derma tolo gy life quality index , D LQ I) 和流 调中心抑郁量表( center fo r epidemio lo 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 CES-D) 自设量表对 320 例男性型脱发患 者进行调 查评估 。 No rw oo d/ Hamilto n 分级在 Ⅱ ~ Ⅶ 的患者服用非那雄胺 4 个月 以上 , 1 mg/ d 。 分析患 者发病的相 关因素 , 进 行指标检测 , 观察毛发生长情况及不良反应 。 结 果 320 例 M P A 患者 DL Q I 和 CES-D 分值 显著升 高 ; M PA 的发生 与遗传因素 、精神神经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 脱发 不仅影 响生活质量 , 而 且给患者 心理带 来负面 作用 , 并加重 脱发 , 提示 应及早 进行联 合治疗 ; M P A 是一 个多因 素相关 的疾 病; 口服非那雄胺 1 mg 治疗男性型脱发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关键词 : 男性型脱发 ; 非那雄胺 ; 相关因素 ; 量表 中图分类号 : R758 . 7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8259( 2009) 05-0620 -04
法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2. 1 问卷填写 门诊脱发患者共分发问卷 336 份 , 有效答卷 320 份( 95 . 2% ) , 平均完成时间为 12 min 。 2. 2 脱发程度分级及拉发试验 初诊时 320 例进行 了分级 , 其中Ⅰ 级 19 例 、 Ⅰ级加 36 例 、 Ⅱ级减 19 例 、Ⅱ 级 34 例 、 Ⅱ 级加 16 例 、Ⅲ级减 28 例 、Ⅲ级 42 例 、Ⅲ级加 10 例 、Ⅳ级减 11 例 、Ⅳ 级 28 例 、Ⅳ 级加 25 例 、Ⅴ级 28 例 、 Ⅵ 级 12 例 、Ⅶ 级 12 例 。 初诊拉发试验 2 根 32 例 、 3根 27 例 、 4 根 22 例 、 5 根8 例、 6 根9 例。 2. 3 发病年龄情况( 不同年龄段) 从 320 例患者的 发病情况分析 , 发病年龄最小 16 岁 , 最大 58 岁 , 平均 30 . 15 岁 , 其中以 20 ~ 35 岁居多 , 占 82 . 5 %, 显示出 发病年龄偏早 ,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社会节奏快 、精神 压力大有关 。 也可能是人口年龄分布差异 , 深圳特区 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 2. 4 职业因素 320 例患者中 , IT 业 、管理人员 178 例 , 占第 1 位 ; 学 生 88 例占第 2 位 ; 农民工第 3 位 。 这些患者大多有精神和神经紧张 , 多为脑力劳动者 , 工作节奏快或学习压力大 。 2. 5 遗传情况 320 例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 194 例 , [ 3] 占 60 . 6 %, 与 李利等 报告 结果 相接近 ( 63 . 9% ) 。 其中父系占 82 %, 母系占 12 %。 2. 6 精神神经因素 在 320 例 M PA 的发病中 , 有 精神神经因素者 228 例 , 占 71 . 2 %, 所占比例高于遗 传因素 , 包括工作或学习紧张 、失眠 、睡眠质量差 、睡 眠不足 、 生活不规律及经济拮据等 。 一些患者很明显 表现出当精神压力大时 , 脱发加重 。 2. 7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 20 例 、 高中中专 80 例 、大 专以上 220 例 。 这可能与对疾病重视程度相关 , 知识 层次越高 , 对于疾病的诊治越积极 , 越早就诊 ; 也可能 与深圳地区人才结构相关 , 深圳特区是高等教育人才 密集城市 。 2. 8 治疗史 75 %有治疗史 , 大多数通过媒体广告 采用外用( 洗发水 、 生姜 、 中药熬水等) 、内服 ( 中药补 气补肾疗法) 方法治疗 。 通常坚持治疗 3 个月以上 , 80 % 认为无效 , 60 % 认为脱发加重 。 提示对疾病重视 程度高 , 渴望有好的疗法 。 同时提示不当治疗 , 可能 会加重脱发 。 2. 9 伴随疾病情况 痤疮( 32 例) 10 %, 脂溢性皮炎 ( 192 例) 60 %, 酒糟鼻( 16 例) 5 %。 提示 M PA 的发 病原因可能与皮脂溢出相关 。 2. 10 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320 例脱发患者生活质量调 查见表 1 , 脱发患者 DLQI 平均分为( 9. 19 ± 5. 6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