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护理技术操作是医院护士开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正确、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避免事故和误操作。
本文主要介绍医院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以提醒护士进行正确的操作和操作方法。
二、操作规范1.操作前准备(1)确认患者的身份,检查医嘱。
准确的确认患者的身份,避免操作错误,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2)检查操作设备和物品是否齐全,无损坏。
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设备或物品不完整而导致操作失败。
(3)洁净操作。
护士应做到洗手净身,穿戴手术衣、帽、口罩,佩戴手套等,确保操作无菌。
2.操作时要点(1)仔细翻阅操作规程和相关指南。
确保自己具备操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操作中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
避免其他事情干扰,确保操作安全和准确。
(3)严格执行操作步骤和要求。
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顺利。
(4)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情况,及时记录,以便于后续的观察和调整。
(5)合理利用辅助工具。
使用合适的辅助工具,如支撑架、固定带等,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操作完毕后,将操作设备和物品清理干净。
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预防交叉感染和污染。
3.操作后处理(1)将操作设备和物品归位。
保证操作设备和物品的整齐和完好,方便下次操作使用。
(2)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和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记录操作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详细记录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观察到的患者的反应,以便于后续的护理和评估。
1.静脉输液操作规范(1)选择静脉输液管道、针头的规格与大小。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规格和大小,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2)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保持操作环境的洁净并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进行皮肤刺穿前寻找适当的静脉,刺穿时注意角度和深度。
避免破坏血管或引起影响患者血流的问题。
(4)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滴速和输液量。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中医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促进康复。
为了保证中医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文档,旨在规范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操作步骤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环境准备:确保操作场所清洁、安全,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注意消毒操作区域和操作工具。
2.材料准备:根据具体操作需要,准备所需药材、器具等。
3.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
2.2 操作步骤根据具体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清洁患者皮肤:根据需要,使用温水和适当的清洁剂清洗患者的皮肤。
2.操作准备:将需要使用的药材、器具等准备好,确保其干净、整齐。
3.操作步骤:根据具体操作内容,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如按摩、刮痧、拔罐等。
4.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操作力度和频率;–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方法;–若发现异常情况,如患者不适或出现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止操作;–操作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和器具,做好消毒工作。
5.操作结束:操作完成后,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记录相关信息。
3. 注意事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操作准确、安全。
2.患者应提供必要的病历和健康信息,供操作者参考。
3.对于具有特殊病情或身体状况的患者,应谨慎选择适合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操作。
4.操作者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5.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操作过程合法、道德。
4.本文档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说明,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遵循本规程能够提高中医护理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profile yongxing river level hydropower station pressure pipe pipeline plane Shang along Ridge is line layout, and slope surface contour close vertical, Guan Po with original ground line changes, used open type Ming tube, single tube joint water way, competent diameter1.3M, long 931.00m, two root non-symmetric "Bu" type support tube, diameter 0.8M, single root long 8.3M. Competent to establish 12 town Pier, 107 buttress, telescopic section 11. Support Pier spacing 8M,side-sliding bearing. Town pier for the closed-end structure of gravity, base surface into bedrock, pipe excavation slope 1:0.75 with M5 grouted rubble slope protection, 0.3M, bottom side sewer, 0.25m wide, deep0.3m,M5 grouted rubble masonry, set maintenance step ladder on the left side, 1.0M wide. Yongxinghe-? hydropower station penstock pipes arranged along the ridge line on the plane, and nearly vertical slope contour lines, Guan Po changes with the original ground line, with shallow backfill-pipe, single-pipe water supply, the competent 1.4m, long 1063.506m, two asymmetric "y" pipe, diameter 0.8M, single 10m. Competent to establish 12 town Pier, 8 expansion joint. Town pier for the closed-end structure of gravity, placed on soft rock base surface, pipe concrete C20 on a pedestal. Pipe trench excavation slope 1:0.75,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steel tube, compacted gravel backfill material to the surface, and 1:100 slope drainage to gutters. Gutter width 0.5M depth 0.5m,M5 grouted rubble masonry. 9.2 main engineering content this standard pressure pipe and the metal structure installation part mainincluding Yunnan province tengchong County yongxing River primary and secondary hydropower station in the of pressure pipe and the power station metal structure, which level power station pressure pipe total about 562t (containing annex); II level power station pressure pipe about 733 t (containing annex); level power station metal structure about 52.5 t, containing discharge Gate 2 hole, rushed sand Gate 1 hole, water mouth work door and the stopped dirt gate the 1 hole, Qian pool work door and the stopped dirt gate the 1 hole; Secondary power station metal junction at about 19.5 t, containing sand Gate 1 hole, water inlet water gate and trash the 1 hole; their auxiliary hoist equipment and electrical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正确使用护理器材和药物,遵守操作程序,确保安全。
在操作前应首先说明操作目的和方法,以便病人理解及配合。
2.手术无菌操作。
联手洗手,穿戴洗消好的手术衣、手术帽、口罩、手术靴等无菌物品。
手术及外科操作时要穿戴手套,并用75%的医用酒精对手套及操作部位消毒。
3.做完操作,要立即废弃手套,并用肥皂洗手,消毒后方可离开。
4.处理患者体液时,如果涉及到污染,应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滴灌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描述术前和术后操作步骤。
在操作病人前,医护人员应具备了解病人病情以及操作知识技能的能力和技能,应根据病人情况确定要完成的操作步骤及相应的常规操作流程,术前必须征询病人的历史情况及症状。
6.每天查房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具备系统化的治疗方案,如何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制订,确保治疗方案可以得到有效实施。
7.保持病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无论何时,病人的隐私和尊严都应得到严格保护和尊重,医护人员应秉持基本的尊重和恭敬,合理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8.操作器械清洁彻底。
医护人员应保持用于设备和器械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是正确的,并随时监测灭菌程度。
9.遵循操作程序。
医护人员必须遵守规定的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程序,保证患者操作安全。
10.各项医疗操作要求标准化。
为保障医护人员正确实施各项操作,必须对每个操作的步骤、需求和效果进行标准化。
二、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评判各项医疗操作是否有效和合理的依据,评分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如下:优良(10分):操作满足完全标准要求,未出现任何错误和隐患;全程操作流畅,病人得到了良好的照顾。
良好(8分):操作基本上满足标准要求,但可能存在细微错误和隐患;操作流畅性良好,病人得到了一定的照顾。
合格(6分):操作比较符合标准要求,但可能存在明显错误和隐患;操作流畅性一般,病人仍能接受。
不合格(4分):操作不太符合标准要求,存在重大错误和隐患;操作流畅性差,病人未得到有效照顾。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一、手卫生〔一〕洗手【目的】去除手部污垢和大局部暂住菌。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或毛巾或干手巾。
【洗手指征】l.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接触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皮肤粘膜或伤口敷料后。
8.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9.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考前须知】1.洗手方法正确,手的每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
2.注意调节适宜的水温、水流,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3.洗手后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4.严格掌握洗手指征。
【相关知识】l.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去除物体表而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无害程度的过程。
3.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手消毒【目的】去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义感染,防止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手消毒剂或消毒液、清洁枯燥小毛巾或避污纸。
如用刷手法另备刷手液、消毒手刷。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考前须知】1.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的枯燥。
冲洗双手时,防止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防止倒流。
3.使用后的毛巾、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人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面部清洁、梳头【目的】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齐,感觉舒适。
【用物准备】护理车上备毛巾、梳子、橡皮圈或发夹、一次性垫巾、纸袋;必要时备护肤品。
脸盆内盛温水适量。
【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面部清洁、梳头的目的、方法、考前须知、配合要点。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患者,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技术操作来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
下面是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1.呼吸道管理:-确保通畅的呼吸道:保持患者头部位置合适,定期清洁呼吸道,移除分泌物和异物。
-气管插管: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消毒器械,准备插管器械等。
操作时要轻柔、准确地插入气管,并固定好位置,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指在危重患者的颈部进行手术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时需要注意消毒器械和手术部位,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2.静脉通路管理:-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是将导管插入患者的静脉内,以便输液、输血、给药等。
操作时需要消毒穿刺部位,采用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避免穿刺动脉或神经。
-静脉置管:当需要长期输液或大量输液时,可以选择在患者的手背或手臂上放置静脉置管,以便将导管连接到输液装置。
操作时需要注意导管长度、一次性使用、固定稳定等。
3.压疮预防:-肤色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变化,特别是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脊柱、坐骨和脚跟等。
及时发现异常肤色,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体位翻身:危重患者需要经常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中,减少皮肤受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每2小时至4小时,进行一次体位翻身。
4.尿液管理:-尿液排出量的记录:对危重患者的尿液排出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尿液异常情况,如尿潴留、少尿或多尿等。
-导尿:当患者不能自主排尿时,可以进行导尿操作。
操作时需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注意消毒器械和导尿通路,以防感染。
5.疼痛管理:-疼痛评估:对危重患者进行定期的疼痛评估,记录疼痛程度和疼痛特点,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
-给药: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注意给药途径和剂量,防止过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6.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对危重患者进行定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记录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编制旨在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特定的护理技术操作时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护理技术操作:留置尿管护理、导尿护理、静脉输液护理、胃管护理、鼻饲护理等。
二、操作流程2.1准备阶段2.1.1准备工具和材料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确保准备好操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保证其清洁、完整、无损坏。
2.1.2预防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洗手,并佩戴洁净的护理手套和面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操作过程2.2.1患者准备护理人员应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同意。
2.2.2操作步骤参照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要求,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的顺序、力度、方法等。
2.2.3观察及记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如感觉异常、疼痛、出血等。
2.3操作后处理2.3.1患者安抚在操作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抚患者,解释操作效果,关心患者的感受,并帮助患者调整舒适姿势。
2.3.2工具和设备清洁护理人员应及时清洁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3.1操作前患者的安全性评估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进行患者的安全性评估,判断操作的风险和难度。
3.2技术操作的限制和禁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了解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及风险,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或探讨其他方案。
3.3操作过程的随时沟通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随时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3.4操作后的监测和观察护理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继续观察和监测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操作规范和验收要求4.1操作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的护理技术操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护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护理技术操作,包含但不限于静脉输液、创面处理、导尿等护理技术操作。
第三条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必需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操作规范、安全、有效。
第二章技术操作流程第四条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认真检查患者的病情、医嘱和相关检查结果,确保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第五条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含但不限于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保证操作的安全。
第六条在进行技术操作时,护理人员应采取标准的无菌操作,避开交叉感染风险。
术中假如显现操作欠妥、意外情况或异常变动,应及时上报医生。
第七条技术操作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和消毒操作台、仪器设备等,并做好记录,确保操作环境的乾净和消毒。
第八条对于需要固定时间间隔进行技术操作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准确记录操作时间,并定时进行技术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第九条技术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并敬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第三章技术操作要求第十条静脉输液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应依据医嘱准确选择输液器材,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信息,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和穿刺部位,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液速度和剂量的准确性。
第十一条创面处理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应依据医嘱了解创面情况,正确选择处理方法和药品,采取无菌操作,确保创面清洁、湿润、透气。
对于大面积或深度创面,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第十二条导尿操作要求: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需求和医嘱合理选择导尿方法和器材,遵从无菌操作流程。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导尿管的位置和通畅情况,维护导尿管的清洁。
第十三条高级护理技术操作要求:护理人员进行高级护理技术操作前,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本领,并取得相应的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总4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护博医疗培训中心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目录第一节、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一、手卫生 ..................................................................二、无菌技术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四、血氧饱和度监测术.......................................................五、血糖监测术..............................................................六、口服给药法.............................................................七、轴线翻身法..............................................................八、患者搬运法................................................................九、物理降温法................................................................十、患者约束法.................................................................十一、冷热疗法................................................................床上擦浴、更衣第二节、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一、口腔护理技术.........................................................二、鼻饲技术 ............................................................三、导尿技术及护理 .......................................................四、.........................................................五、灌肠技术.................................................................六、氧气吸入技术..............................................................七、雾化吸入疗法...............................................................八、经鼻/口腔吸痰法..............................................................九、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十、换药技术.....................................................................十一、密闭式输液技术.............................................................十二、静脉留置针技术.............................................................十三、静脉注射法................................................................十四、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十五、肌内注射技术..............................................................十六、皮内注射技术............................................................十七、皮下注射技术............................................................十八、造口护理技术........................................................十九、"T"管引流护理.......................................................二十、膀胱冲洗的护理....................................................二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二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二十三、压疮的预防及护理...............................................第三节、妇产科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一、听诊胎心音技术...........................................................二、会阴擦洗/冲洗...............................................................三、会阴湿热敷...........................................................四、阴道或宫颈上药..........................................................五、坐浴.................................................................第四节、婴幼儿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一、婴儿更换尿布法......................................................二、婴儿沐浴法........................................................三、婴儿抚触 .........................................................四、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五、婴儿约束保护法 ....................................................第五节、抢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一、徒手心肺复苏术........................................................二、心电监护术...........................................................三、电除颤术............................................................四、简易呼吸球囊使用技术................................................第一节、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一、手卫生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实施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三)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戴无菌手套法(一)目的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
(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
3.取下手表,洗手。
4.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
5.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三)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取用无菌溶液法(一)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
(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
3.按照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
4.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盖好治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