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工艺方法概述
科普1原地浸出采铀

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王海峰----什么是地浸采铀地浸是原地浸出的简称,也被称为“化学采矿”、“无井采矿”或“地质工艺采矿”。
利用原地浸出的方法来开采铀矿床则称为“原地浸出采铀”,简称“地浸采铀”。
地浸采铀是在矿床天然产状条件下,通过从地表钻进至矿层的钻孔将配制好的化学试剂注入矿层,与矿物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矿石中的铀,随后将含铀的溶液抽至地表,送进回收车间进行离子交换、淋洗、沉淀、压滤,干燥,最终得到合格产品,地浸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这种铀矿开采方法不移动矿石和围岩,将矿石的开采、选矿、水冶集于一体。
图1 地浸采铀工艺系统图地浸采铀矿山分为井场和浸出液处理厂两大部分。
井场包括一系列钻孔,集中控制室、泵房和管路系统,有的矿山还建有配液池和集液池、见图2。
浸出液处理厂内设有吸附塔、淋洗塔、沉淀槽、压滤机等设备。
图2 美国Smith Ranch地浸矿山井场----地浸采铀工艺的实现地浸采铀过程是一个与铀的自然沉积作用相反的过程。
沉积成矿时,地层中的铀在富含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被氧化,逐渐被淋滤出来,被地下水携带迁移。
由于地层中还原性物质的作用,在迁移过程中,地下水中氧化能力逐渐减弱,溶解的铀被还原沉淀,从而产生铀的富集,形成矿石。
地浸采铀过程正是要在铀富集的矿层部位,通过注入的化学试剂人为地改变其沉积成矿时的环境,使铀氧化、溶解,形成含铀溶液,通过抽液钻孔提升至地表。
因此,利用地浸法开采金属矿床时,在地表得到的不是矿石,而是含金属离子的化学溶液。
----地浸采铀应用条件及其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铀矿床较多,其中,砂岩型铀矿资源占总储量的份额最大,约40%。
我国已探明的砂岩型铀矿床占34%。
目前,地浸采铀仅限于砂岩型铀矿床,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矿层赋存在含水层内,地下水水位埋深不能太大(<200m);(2)矿层具有一定渗透性;(3)铀可以被化学试剂浸出来。
上述3点是采用地浸方法开采铀矿石的必要条件。
砂岩铀矿开采的工艺流程

砂岩铀矿开采的工艺流程
砂岩铀矿的开采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采矿准备:确定开采区域的范围并进行调查评估,包括地质勘探、取样分析和资源储量估计等工作。
2. 开工准备:确定开放式采矿或地下采矿等方式,建立采矿设施和基础设施,包括设备、道路和水源等。
3. 采矿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矿石性质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包括露天采矿、坑道开采和浸出采矿等。
4. 矿石开采:进行爆破、挖掘、装载和运输等作业,将矿石运送到处理厂。
5. 矿石处理:矿石经过破碎、筛分和磨矿等工艺处理,以提高铀矿石的浓度和挤取率。
6. 浸出:采用浸出法将矿石中的铀溶解出来,通常使用硫酸进行浸出。
7. 萃取:将浸出液中的铀从其他杂质分离出来,一般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
8. 浓缩:将萃取得到的铀溶液进行浓缩,以提高铀的浓度。
9. 沉淀:将浓缩后的铀溶液加入化学药剂,使铀以固体的形式沉淀下来。
10. 干燥和包装:将沉淀后的铀氧化物进行干燥,然后包装成符合安全和运输要求的铀产物。
11. 产品处理:对铀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并进行升级或加工处理。
12. 残留物处理:处理废水、废石和放射性废料等产生的残留物,以确保环境和工人的安全。
13. 运输和销售:将铀产品进行运输和销售,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法律法规进行销售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砂岩铀矿开采项目可能会有所不同的工艺流程,具体的流程可能会根据矿石性质、地质条件和项目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由于铀是放射性物质,矿山开采和处理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规定,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铀资源地质学-砂岩型铀矿床

從地殼運動的活動程度看,砂岩型鈾礦
②河流水淺流急,流通性好。
③沉積速度快,表層沉積物經受“陸解”作用 的時間短,在成岩早期以至整個成岩過程中均難 以形成大規模高品位的鈾礦化;絕大多數河流相 地層的鈾背景值不高,平均鈾含量較低,只有在 少數局部環境中,在成岩作用的影響下,可能形 成一些稍高品位的鈾富集。
沉積砂體的特徵對含鈾成礦溶液的遷移、 儲存以及鈾的沉澱和富集都有重要的影響,但 這種影響不是在沉積階段,而是在成岩階段, 特別是在後生階段發生的。沉積階段主要處於 氧化環境、水中鈾含量低,不利於鈾的沉澱。 在成岩階段,在脫硫細菌和有機質作用下,不 僅可使成岩階段沉澱的鈾含量重新活化轉移, 而且可從外部帶入大量鈾而在有利砂體中富集 成礦。
滲出方式區可出現於不同的地質構造環境 中,包括從地槽和地臺到後地槽和後地臺造山 區。而滲入方式區只存在於一種後地台次造山 大地構造環境裏,這主要取決於上升與下降水 間的壓力比,即壓力面處於平衡的位置。
上述兩種水動力區(滲出方式和滲入方式)在 自流盆中層間水有動態相遇特徵,實際上也是 有分界線的。該分界線相當於滲出方式區所造 成水頭與滲入方式區所引起的水頭相等的面。
對於砂岩型鈾礦,特別是卷狀亞型鈾礦,鈾成礦必 須具備兩個階段,早期賦礦砂體的形成,晚期活化構 造產生,層間氧化帶形成。所以盆地動力學條件往往 有個轉制過程,常表現為早期弱伸展,晚期轉為弱擠 壓,從而形成盆地雙層結構。
铀矿堆浸工艺流程

铀矿堆浸工艺流程铀矿堆浸啊,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从铀矿里提取铀的办法。
它有好多特别的地方呢。
咱先说说铀矿堆浸的准备工作吧。
得先找一块合适的地方来堆铀矿,这个地方要考虑很多因素哦。
比如说,要保证周围环境相对安全,不能离居民区太近,不然可能会有潜在危险呢。
然后呢,铀矿也不是直接就堆上去的,要先对铀矿进行一些预处理。
这就像是给它做个小小的“美容”,把一些杂质去掉一部分,这样后面提取铀的时候就会更顺利。
接下来就是堆矿的过程啦。
就像堆小山一样,把铀矿堆成一堆一堆的。
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堆的哦,要按照一定的高度和形状来堆。
为啥呢?这是为了让后面的浸出液能够均匀地渗透到铀矿里呀。
要是堆得不好,有的地方浸出液多,有的地方浸出液少,那提取铀的效率可就大打折扣啦。
然后就是浸出这个环节啦。
浸出液可是这个环节的大明星哦。
浸出液是专门调配的一种溶液,它里面有很多神奇的成分。
这个溶液会慢慢地渗透到铀矿堆里,就像小蚂蚁钻进小洞里一样。
它会和铀矿里的铀发生反应,把铀从矿石里带出来。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神秘的魔法,原本在矿石里老老实实待着的铀,就被浸出液给“拐跑”啦。
那铀被浸出液带出来之后呢?这就到了收集的环节啦。
要把含有铀的浸出液收集起来。
这个收集也是有讲究的,要保证尽可能把所有含有铀的浸出液都收集到,不能让它们偷偷溜走哦。
收集起来的浸出液就像是一个宝藏盒,里面可是装着我们想要的铀呢。
再之后就是从浸出液里把铀提取出来啦。
这就像是从混着很多好东西的盒子里把最珍贵的那一个挑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一些专门的技术和设备,比如通过沉淀、过滤之类的方法,把铀从浸出液里分离出来。
这一步就像是在寻宝之旅的终于找到了最珍贵的宝物一样。
而且啊,在铀矿堆浸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呢。
毕竟铀这种东西还是有点危险的,不能让它对周围的土壤、水源之类的造成污染。
所以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就像给这个工艺流程穿上一件保护衣一样。
砂岩型矿床地浸采铀多层矿体开采

重叠矿体地浸开采探索王海峰(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 101149)摘要:随着我国砂岩型铀矿床多层矿体资源的增加,其开采方法的研究与试验已被重视,特别是多层矿体分层分阶段开采,虽然受诸如各层资源的分布及矿山规模的确定,含水层与矿层之间的关系,各分层开采之间的衔接,钻孔使用寿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采用PVC封隔器的方法施工钻孔,无论先采上层还是先采下层都能得到实现。
关键词:地浸采铀;铀矿床;多层矿体;分层开采1 前言近些年来,无论是地浸矿山生产探矿还是以找矿为目的的地质勘探,含有多层砂岩型铀矿体的矿床经常被揭露,2层、3层甚至更多层,多层矿体的资源量逐年增加。
虽然我国地浸采铀技术已成熟,并在40年的研究、开发中先后在云南、新疆和内蒙古建成多座地浸采铀矿山,但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开采的矿床都以单层矿形式开采,从未涉及多层矿体的分层开采。
因此,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多层矿体分层开采的技术。
对于多层矿体,开采最直接或最简单的办法是分别对每层独立施工钻孔。
以上下2层矿为例,分别施工上部和下部的钻孔,然后对每一层同时开采,开采工艺与单层矿体开采相同。
但是,这种开采工艺因重复施工钻孔会造成开采成本增大。
如果能对多层矿体仅一次施工钻孔,穿过多层矿体,建造多层过滤器,然后对每层矿体在互不干扰的条件下分阶段开采,这样,既能节省钻孔费用和降低浸出剂消耗,又能使各分层浸出充分,提高浸出液铀浓度,更多地回收铀资源。
这种工艺在砂岩型铀矿床多层矿体开采中能否实现,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 我国砂岩型铀矿床多层矿体资源2.1 多层矿体资源随开采和勘探的进行,核工业地质勘探部门在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已提交资源量上万吨,估计总资源量还会成倍增加,其中部分资源为多层矿,如图1所示。
新疆库捷尔太铀矿床Ⅰ旋回和Ⅱ旋回矿体部分为多层矿,资源量上千吨。
这两个矿床多层矿的开采已列入规划,研究其工艺技术势在必行。
同时,在新疆乌库尔其铀矿床地浸开采试验、内蒙古通辽铀矿床和新疆十红滩铀矿床的地浸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频繁揭露多层矿矿体。
砂岩型铀矿实施方案

砂岩型铀矿实施方案砂岩型铀矿是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其开采和处理对于保障铀资源的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砂岩型铀矿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确定砂岩型铀矿床规模和品位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地质勘探时,需要充分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确定矿床的分布、规模和品位,为后续的开采和选矿提供依据。
二、开采技术。
砂岩型铀矿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在选择开采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矿床的深度、规模、品位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开采过程安全高效。
三、选矿工艺。
选矿工艺是砂岩型铀矿处理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矿石中的铀矿物和杂质进行有效分离,提高铀的品位和回收率。
在选矿过程中,需要根据矿石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选矿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选矿过程稳定可靠。
四、环境保护。
砂岩型铀矿的开采和处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实施方案中,应明确环保措施和监测计划,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砂岩型铀矿开采和处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实施方案中,应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六、技术创新。
砂岩型铀矿的开采和处理工作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在实施方案中,应重视科研攻关,推动矿山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矿山生产的科技含量。
七、管理与监督。
砂岩型铀矿的开采和处理工作需要严格的管理与监督。
在实施方案中,应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砂岩型铀矿的开采和处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特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科学规划、严格实施的前提下,才能保障砂岩型铀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我国的核能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基于某铀矿的地浸采铀方法

一
2 . 2 .
\
目 1目 2圉 3
2222 .. HC j 量 的确定 . 0含
淡 化 少 试 剂 浸铀 工 艺 归 属 于 中性 碳 酸 盐
-
浸铀 方 法 。使 用 的溶 浸剂 主 要 包 括 溶 解 氧 和
H C0; 。
1 — 方 解 石 ;2 — 白云 石 ;3 — 石 膏 。 — — —
Th t o o h n 。i e c i g e me h d f r t e i t la h n su
o r ni i i fa u a um m n ng
CHEN he Z n, XU a y , W ANG e r i Xin— i Xu — n a
经 过 多 道 工 艺 后 生 成 化 合 物 。 地 浸 是 融 合 地
下水 的化 学成 分 、矿化度 和水 温等 。
质勘 查 、采 矿和选 冶 于一体 的采矿方 法 E。
2 某砂岩型铀 矿淡化 少试 剂地 浸采铀工 艺 1 地 浸 采 铀 的 主 要 影 响 因素
地 浸 采 铀 工 艺 只 可 能 适 用 于 具 有 一 定 渗
淡 化 少 试 剂 地 浸 工 艺 技 术 ,达 到 提 高 浸 出液
铀浓 度 的 目的。 221 淡 化 ..
满 足 提 高浸 铀 效 率 的 需 要 , 同时 又 避 免 r碳
酸钙 沉淀 问题 。
通过对 淡水 资源研 究 与调查 结果 表 明 ,
溶 浸 液 中 C 允 许 的 最 高 含 量 应 根 据 浸 a 出 液碳 酸 钙 饱 和 指 数 为 0时 的 C 边 界 含 a 量 和 溶 浸 液 及 浸 出液 C 含 量 的 变 化 量 而 a 定 。 碳 酸 钙 饱 和 指 数 为 0时 的 C 边 界 含 a 量 可 以根 据 浸 出 液 的水 化 学 成 分 分 析 结 果 ,
地浸采铀技术科普知识

地浸采铀技术科普知识地浸采铀(是原地浸出采铀的简称),是一种通过钻孔工程,借助化学试剂,从天然埋藏条件下把矿石中的铀溶解出来,而不使矿石产生位移的集采、冶于一体的铀矿开采方法。
在整个采矿过程中,不需要开凿巷道或揭开覆盖层去采出和运输矿石,基本不破坏地貌和地表景观,全流程地表作业和控制。
地浸采铀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铀矿采冶新工艺。
酸法地浸采铀过程见下图。
酸法地浸采铀过程形象图根据配制浸出剂的酸碱度不同,井场浸出工艺分为酸法、碱法和中性浸出三种:(1)酸法地浸:工程上通常采用工业浓硫酸和双氧水配制浸出剂,酸化后浸出液pH在1.5-2.5之间;溶液与矿石的化学反应强烈,浸出率和浸出液铀浓度高,原材料消耗偏高,设备材料耐腐蚀性要求高;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高的矿床不能用酸法浸出。
(2)碱法地浸:工程上通常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或碳酸铵、碳酸氢铵等配制溶浸液,浸出液pH在9-10之间;因含矿层化学沉淀和结垢现象突出,钻孔产能低而被废弃。
(3)中性地浸:工程上通常采用CO2和O2配制浸出剂,浸出液pH在6.5-8.0之间,溶液与矿石的化学反应温和,浸出率和浸出液铀浓度偏低,原材料消耗低;矿石中铀的浸出性能不好,含矿层地下水承压水头<100m,不能用中性浸出。
地浸采铀过程是一个与铀的自然沉积作用相反的过程,地浸开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1)矿石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一般要求渗透系数>0.1m/d;2)含矿层富水,且具有连续稳定的隔水顶、底板;3)矿石中铀的存在形式与赋存状态适宜于浸出。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地浸采铀试验研究。
经过几代地浸科研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已掌握了酸法地浸、第三代天然铀生产的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酸法浸出和CO2+O2浸出的工业化应用,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浸采铀生产矿山,多数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
2- 3
+ H →HCO 或 CO
2- 3 - 3
+
- 3
2- 3
+ H2 O→HCO + OH
- 3
CO 和 HCO 之间的转换与溶液的 pH 显然, 值密切相关。 目前有 记 载 应 用 的 中 性 浸 出 有 两 种, 一种是 CO2 + O2 浸出, 一种是微酸浸出。 前一种中性浸出 立足于碱性浸出的基础上, 其浸出剂 pH 为中性, 后 pH 呈 弱 酸 性。 一种 则 立 足 于 酸 性 浸 出 的 基 础 上, CO2 + O2 的中性浸出剂主要为 CO2 , 其反应机理为:
[4 ]
。硫酸与 6 价铀的化学反应如下:
+ UO3 + 2H + →UO2 + H2 O 2 + - + SO2 UO2 2 4 → UO2 SO4
- 2- UO2 SO4 + SO2 [ UO2 ( SO4 ) 2] 4 → 2- - 4- [ UO2 ( SO4 ) 2] + SO2 [ UO2 ( SO4 ) 3] 4 →
CO2 + H2 O→H + + HCO3- CO2 + CaCO3 + H2 O→Ca2 + + 2HCO3-
- CaCO3 起缓冲物的作用, 这里, 而 CO2 和 HCO3 处于一 种 动 态 平 衡。 CO2 注 入 矿 层 后 形 成 碳 酸 氢
氧化硫硫杆菌
FeSO4 + O2 + 2H2 SO4 →2Fe2 ( SO4 ) 3 + 2H2 O 2S + 3O2 + 2H2 O →2H2 SO4 4FeS2 + 15O2 + 2H2 O → 2Fe2 ( SO4 ) 3 + 2H2 SO4 CuFeS2 + 4O2 →FeSO4 + CuSO4
的特性所决定的。 硫酸浸出时, 随着地下水在水力 梯度作用下的运移, 改变矿层的地球化学环境, 使 pH 值变化, 随着 pH 值的变化, 铀从沉淀态变为溶 生成硫酸铀酰, 酸法浸出正是利用铀与酸发生 解态, 化学反应的特性, 将铀溶解在含酸的溶浸液中形成 浸出液, 进而将浸出液抽出送至回收车间。 由于 4 价铀在稀硫酸溶液中的溶解速度大大低于 6 价铀, 因此, 在酸法浸出过程中必须加氧化剂 , 将 4 价铀氧 化为 6 价
设备和管道。当矿体埋深较大时, 这种方法比较昂 在没有进行环境影响 贵。从环境影响的观点考虑, 硫酸浸出导致地 评价时难以选择哪一种浸出系统, 下水形成几种化合物。 然而, 它们的迁移受酸的中 和限制, 也受与自然衰减有关的其它过程限制。 碳 Se) 进入弱碱性介质中 酸盐浸出使一些物质( 如 Ra、 能迁移相当长距离的溶液。 综上所述, 酸法浸出作为目前工艺最成熟、 经济 效益最高的开采技术, 是砂岩型铀矿床地浸开采的 首选工艺, 然而当矿床的碳酸盐含量过高 ( > 2% ) 或者矿段埋深较大( > 400 m ) 时, 因试剂耗量过大, 耐腐蚀材料需求过多, 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此时, 碱 法浸出则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合理性; 如果考虑到开 采后的地下水环境治理和恢复问题, 酸法和碱法浸 出均具有较大的弊端, 而中性法浸出可有效的解决 这一问题; 针对某些难浸出和铀矿石品位低的矿床 或矿段, 比如大型铀矿床的翼部矿段, 可考虑微生物 浸出工艺。
[6 ]
。
4
微生物浸出
3
中性浸出( 无试剂浸出)
针对酸法地浸和碱法地浸的不足, 在溶浸剂方 面开展了中性浸出的研究。 pH 值为中性条件下的 铀浸出称为中性浸出, 中性浸出也可称为中性弱碱 - CO2 性或弱酸性浸出。中性浸出条件下, 3 几乎不存 溶液中碳酸盐全部以 HCO3 形式存在, 实际上是 在,
硫化亚铁硫杆菌 硫化亚铁硫杆菌 氧化硫硫杆菌 氧化硫硫杆菌
硫化亚铁硫杆菌
6
硫化亚铁硫杆菌
采
矿பைடு நூலகம்
技
术
2011 , 11 ( 4 )
4FeAsS + 11O2 + H2 O →4FeSO4 + 4H3 AsO3
( 2 ) 间接作用。微生物在生命过程中氧化矿石 中的硫、 硫化物产生硫酸和硫酸高铁, 而硫酸和硫酸 高铁可作为溶浸剂的主要成份浸出矿石中的有用金 属。例如:
- - HCO3- 浸出, CO2 3 和 HCO3 之间的转换平衡为 : -
微生物冶金技术是利用一类嗜酸性微生物在有 产生强氧化剂和 氧条件下氧化金属矿石中的 FeS2 , 硫酸, 从而将矿石中的金属溶解进入溶液中 ( 间接 作用原理) , 同时这类微生物也可直接作用于目标 金属 将 其 氧 化 成 高 价 可 溶 性 形 态 ( 直 接 作 用 原 理)
ISSN 1671 - 2900 CN 43 - 1347 / TD
采矿技术 第 11 卷 第 4 期 Mining Technology,Vol. 11 , No. 4
2011 年 7 月 July 2011
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工艺方法概述
朱
摘
鹏, 陈建昌, 尉小龙, 徐巧兵, 刘巍平
(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 陕西 咸阳市 712000 ) 要: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工艺的合理选择对矿床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 意义。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经济效益最高的酸法浸出工艺, 对碳酸盐含量较高或者矿体埋 深较大的矿床并不适用, 碱法浸出具有地下水环境治理困难的弊端 , 中性浸出以及微生物 浸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开采中 , 地浸采铀工艺研究趋于多样性、 合理性的发展。 关键词:地浸采铀工艺; 中性浸出; 地下水环境治理
1
酸法浸出 2
以酸性试剂作为浸出剂的地浸过程称为酸法浸 出, 也称酸浸。目前, 工业生产用的酸性浸出剂为硫 酸。硫酸之所以能被广泛用作地浸浸出剂是由于它
碱法浸出
碱法浸出是基于 6 价铀在弱碱性介质中可形成 + K+、 NH4 + 、 Ca2 + 和 易溶 的 络 合 物 的 原 理。 Na 、
朱
鹏, 等:
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工艺方法概述
5 盐, 其反应式如下:
- CO2 + CO2 + H2 O→2HCO3- 3
Me2 + 离子起 阳 离 子 作 用, 而阴离子则以三碳铀酰 [ UO2 ( CO3 ) 3] 或二碳酸铀酰[ UO2 ( CO3 ) 2] 形 式存在。4 价铀化合物在不加氧化剂时用碳酸盐试 剂不能回收, 氧化剂应与碳酸盐一起直接注入矿带 。 - 通过加重碳酸 ( HCO3 ) 盐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浸 出。二氧化碳与主岩中天然碳酸盐反应生产在中性 [5 ] 或略碱性条件下溶解的重碳酸盐和碳酸盐 。 铀 的浸出与钠盐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
[7 ]
。
嗜酸性微生物中一大类 ( 如氧化亚铁硫杆菌和 产高价铁 氧化硫硫杆菌 ) 可利用含硫化矿物产酸、 而溶浸矿石中的金属, 其作用通常可分有 3 种: 直接 [8 , 9 ] 。 间接作用和联合作用 作用、 ( 1 ) 直接作用。这种作用是指微生物附着在矿 石表面直接氧化矿石中的硫化物, 使其溶解。 以氧 化亚铁硫杆菌为例, 在有氧及水存在的情况下, 该菌 对黄铁矿、 黄铜矿、 砷黄铁矿将会有如下反应:
( 3 ) 混合作用。细菌溶浸矿物时同时发挥直接 作用和间接作用。 在实际溶浸过程中, 直接作用和 间接作用往往同时存在。 微生物技术地浸过程中, 将根据目标矿石类型、 含矿层渗透性及其厚度等而选择具体作用方式 。仅 就目标矿石黄铁矿含量而言, 若黄铁矿含量较高, 则 则选择以间接作用为 以直接作用为主; 若含量较低, 主直接作用为辅, 对于不适于微生物生存的地下浸 出块段进行地浸, 则仅利用间接作用方式。 微生物地浸技术是在酸法地浸技术基础上以微 在对地浸块段渗流场 生物溶浸液替代化学溶浸液, 研究的基础上, 以与化学地浸相似的工艺所进行的 原地金属提取技术, 在难浸铀矿石或低品位铀矿石 提高浸出率, 当铀矿石 的条件下能缩短铀浸出周期, 中含有黄铁矿时, 还可降低酸耗。 这种技术起步较 晚, 但在适宜条件下, 具有常规酸法地浸所无可比拟 [10 , 11 ] 。 的优越性
浸出剂 pH 应小于 4 , 酸浓度小于 2 g / L 为宜。 浸出, 既然这是一种利用矿石中碳酸钙的浸出 , 那么, 碳酸 氢盐的存在及浓度主要取决于矿石中碳酸钙的含 量, 当碳酸钙含量约为 2% 时, 对浸出十分有利; 当 碳酸钙含量大于 3% 时, 耗酸和时间会大大增加, 采 用微酸的中性浸出已不合适。这种类型的中性浸出 目前只用在矿层已被充分氧化, 并且前期用较高浓 度的酸开采一段时间的条件下。该方法浸出液铀浓 度低, 浸出时间长
- 2- 生 HCO3 和 CO3 。铀化合物可与这两种离子反应, 2- 生成 碳 酸 铀 酰 络 合 物 [UO2 ( CO3 ) 2 ] 和 [UO2 4- ( CO3 ) 3] 。一般情况下, 要实现这种类型的中性
1 O →UO3 2 2
4- 2-
+ H2 O→[ UO2 ( CO3 ) 3] + H2 O→[ UO2 ( CO3 ) 2]
+ 2OH + 2OH
- -
与酸法浸出相比, 碱法浸出有一定的长处: ( 1 ) 选择型好, Ca、 Me、 Fe、 Al 等元素很难在碱 性浸出环境下溶解; ( 2 ) 腐蚀性小; ( 3 ) 可用于碳酸盐含量相对较高的矿床 ; ( 4 ) 能给氧化剂提供较适宜的环境; ( 5 ) 与酸法相比, 环境污染治理相对容易。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 1 ) 浸出率较酸法浸出低 10% 左右; ( 2 ) 矿石中 FeS2 含量高时不能使用; ( 3 ) 浸出液铀浓度低, 浸出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