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章统计学总论教案讲课稿

合集下载

统计学 第一章 统计总论(授课PPT)

统计学  第一章 统计总论(授课PPT)

2020/10/21
15
(二)指标(或统计指标)
1.定义
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如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 ,总人口性别比由“五普”的
106.74下降为105.20。 2.特点 (1)数量性 (2)综合性 (3)具体性
2020/10/21
16
3.种类: (1)反映的内容不同: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2)表现形式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 标 (3)计量单位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 指标 (4)作用功能不同:描述性指标、评价指标和预警 指标
5.现代统计学――在社会统计学、社会经济 统计学、数理统计基础发展形成的。
2020/10/21
8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科学的研 究领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方面包括数量 特征和数量关系。
第一章 统计总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对统计产生与发展的了解,掌握统计的研究对
象、研究方法和职能,尤其要掌握几个常用的基本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区别和运用。
本章教学重点: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职能、几个基
本概念
本章教学难点: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
本章教学学时:4学时
2020/10/21
1
统计研究的过程
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2020/10/21
11
3.统计指标法 4.统计模型法 5.统计推断法 六、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2020/10/21
12

《统计学导论》第一章讲义

《统计学导论》第一章讲义

自我介绍我本科经济统计,研究生是应用统计。

这学期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统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考核方式平时出勤30 期末考试70 闭卷考试考试是闭卷考试,可能是考查课16周考试,也可能考试周考试。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统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简单的计数活动孕育着统计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到了奴隶社会以后,奴隶制国家组织的人口、财富和军事统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统计被认为是维护阶级统治、兴邦安国的重要手段。

我国早在父系氏族公社的伏羲时代,劳动人民在长期测量土地、清点人口、牲畜和观测天象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九九乘法口诀。

秦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上计”报告制度。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中国的户籍统计和田亩统计都有很大的发展,不论是统计方法、统计制度还是统计组织,都在世界上居于先进水平。

在国外,统计活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埃及在公元前27世纪,为了建造金字塔和大型农业灌溉系统,曾进行过全国人口和财产调查。

大约公元前6世纪,罗马帝国就以国势调查作为治理国家的手段,规定每五年进行一次人口、土地、牲畜、家奴的调查,并以财产总额作为划分贫富等级以及征丁课税的依据。

资本主义以前的统计活动,多半是在赋税、征兵工作中进行的,深深地打下了阶级的烙印;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经济封建割据的束缚,统计的范围、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都是比较落后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上确立以后,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大大促进了统计活动的发展,为统计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统计研究的内容从16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经济进入了工场手工业时代,工业、商业、交通运输、通讯等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部门都要求提供更多的统计资料。

在经济统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社会统计、科技统计、环境统计等又从经济统计中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统计内容体系。

最新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备课讲稿

最新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备课讲稿

第一章统计概述【教学目的】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4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的含义【引言】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学第一章总论新

统计学第一章总论新

综合指标法:将大量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就可以得到反映现象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叫综合指标法。
01
常用的综合指标有三类:
02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在这三类指标的基础上展开统计分析的具体形式有:
对比分析、平均分析、变异分析、动态分析、指数分析、经济模型分析(包括相关回归分析、平衡分析和预测分析)。
02
01
构成统计总体的两个条件:
02
客观存在;
03
在某一个(些)方面性质相同(即同质性)。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大量性;(2)同质性;(3)差异性。
统计总体的种类:(1)有限总体;(2)无限总体。
总体单位:它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具体单位。即构成总体的各个事物。
01
如果说统计总体是集合的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体的元素。
02.
对“统计”一词的解释(统计的涵义)
是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工作活动过程的总称。
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
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是收集资料阶段,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形成综合资料,是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
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期,首创者是德国人克尼斯,主要代表人物的梅尔、恩格尔。
⒊现代统计学时代
1908年,“学生”(William Seely Gosset戈塞特的笔名)发表t分布的论文,创立了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理论
02
1900年,英国统计学家卡尔﹒皮尔生推导了卡—平方( )检验法

统计方面的讲课稿范文

统计方面的讲课稿范文

统计方面的讲课稿范文统计学讲课稿第一章绪论一、引言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讲授统计学知识。

统计学作为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对于我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授课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统计推断以及相关应用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各位同学对于统计学的理论和实践能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统计学的定义与特点统计学是研究收集、归纳、处理、分析和解释大量数据的学科。

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概率推断,从而推断总体的参数。

统计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定量、可量化、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一、数据收集的方法与步骤1.1 主观抽样与客观抽样1.2 抽样方法的选择和样本大小的确定1.3 数据收集的步骤与注意事项二、数据的描述与整理2.1 数据的分布形态与图形表达2.2 中心位置与变异程度的度量2.3 数据的整理与变形第三章统计推断一、总体参数的估计1.1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1.2 抽样分布与标准误1.3 样本大小与估计精度二、假设检验2.1 基本概念与步骤2.2 单总体假设检验2.3 两个总体假设检验三、相关性与回归分析3.1 相关性分析的概念与计算方法3.2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与拟合优度3.3 多元回归分析与模型选择第四章统计学应用一、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1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1.2 临床试验与药效评价二、统计学在市场调查中的应用2.1 抽样设计与数据收集2.2 产品定价与市场预测三、统计学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3.1 风险度量与风险控制3.2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四、统计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4.1 监测与评估方法4.2 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五、统计学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5.1 偏倚与抽样误差的控制5.2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六、统计学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6.1 学生成绩的评价与分析6.2 教学效果与改进措施第五章统计软件的应用一、SPSS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应用1.1 数据输入与处理1.2 统计分析与结果解读二、R语言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2.1 R语言的安装与基本操作2.2 常用统计分析函数与应用案例三、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3.1 数据的输入与整理3.2 常见统计函数的计算方法第六章总结与展望一、统计学的研究与发展1.1 统计学的新兴领域与方法1.2 统计学与大数据时代二、统计学的应用前景与挑战2.1 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2.2 统计学在决策与规划中的作用结语通过以上内容的讲解和学习,我们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统计推断以及相关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统计学大纲课稿

统计学大纲课稿

统计学大纲课稿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学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2.熟悉:学统计工作的内容,学统计学的含义及其在医学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1.统计学的定义,医学统计学的定义、主要内容。

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指导自学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掌握:1.掌握频数表的概念、编制方法和用途。

2.掌握平均数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3.掌握变异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熟悉:1.熟悉直方图的绘制方法和主要用途。

2.熟悉百分位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学内容】1.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编制方法:求全距、确定组数,求组距、组限、划计汇总;制图主要用途2.平均数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3.三种常用平均数指标的比较4.变异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5.应用离散趋势指标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指导自学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目的要求】掌握:1.2.正态分布及其应用掌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了解: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函数形式和界值表。

【教学内容】1.正态分布及其应用(1)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2)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标准化变换。

(3)标准正态分布常用的界值1.96、2.58的含义2.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指导自学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掌握1、率、比、构成比的定义及计算,2、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3、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意义和标准化率的计算方法熟悉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教学内容】1.绝对数和常用相对数2.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3.率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意义、方法和标准化率的注意事项4.医学中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统计学总论PPT课件

统计学概论第一章统计学总论PPT课件
总体性原则要求在统计研究中,应从总体出发,研究和描述总体现象的 规律性,而不能从个别单位出发,就事论事。
总体性原则要求在统计调查中,应全面调查研究对象,收集足够多的数 据,以反映总体的全貌和特征。
数量性
数量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定量分析来描述和研究现象的数量 表现和数量关系。
情况。
正态分布具有两个参数,均值和 标准差,它们决定了分布的形状
和范围。
正态分布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如中心极限定理和正态近似等, 这些性质在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
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 描述的是在n次独立重复的伯努 利试验中成功的次数。
二项分布具有两个参数,n和p, 分别表示试验次数和每次试验 成功的概率。
统计学在社会学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如人口普查、 民意调查和社会调查等,帮助政策制定者 和社会学家了解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
在产品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统 计学用于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 降低生产成本。
03 统计学的基本特征
总体性
总体性: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总体,而不是个体。总体是具有某种共同 性质的许多个体组成的集合,通过研究总体的特性,能够推断出个体特 性。
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学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经 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 患。
统计监督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能 够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促进经济社 会的健康发展。
05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与个体
总体
统计学中研究的全部数据或对象的集合,具有同质性、明确性和 有限性。

《统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教案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教学内容:1.统计的产生与发展2.统计的涵义、统计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统计的研究方法3.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学习重点: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对统计学中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授课学时:4学时前言现代社会是广泛应用着统计数据的社会,我们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和看到许许多多由统计数据表达的信息,不但广播,报纸,书刊,文件中大量应用着统计资料,就是一般的会议,日常交谈中也不时看到和听到一些统计数据,统计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如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7亿吨,比2000年(1.63)增长0.24吨,增长速度为14.72%,预计到2010年原油产量要增加到2亿吨左右等。

由此看来,统计数据不仅可以告诉我们事物的现状,并且告诉我们事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不仅可以从统计数据中得到信息,认识世界,还可以运用统计方法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例如,某个企业新上产了一种产品,要了解这种产品是否有系统性偏误,产品的合格率怎样,产品的质量是否稳定;一种现象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和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有多高,如何根据一种现象的数量变化推测另一种相关现象的数量变化等也需要统计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于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

由此看来,统计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不但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需要正确掌握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就是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应该懂得一些统计的基本方法,以便运用统计知识来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统计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是分析、认识问题的基本工具。

哪么,究竟什么是统计呢?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统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统计的产生及发展统计实践活动先于统计学而产生。

统计工作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原始社会,人类最初的一般计数活动蕴藏着统计的萌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上网的人所占比例? 再问:既然不能,那么老师在统计设计的提问中犯了 什么错误呢? 再次就以上的统计调查可以得出,在 XX 班的春节娱 乐中占第一位的是街。
3、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统计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介绍统计学初创的两个学派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 学派 接下来是新起的数理学派 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特点 5、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6、统计工作的过程和基本职能 7、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重点) ★ 总体与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 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共同性质的多个单位 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 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是各 项统计数量特征的承担者。如果说统计总体是集合的 概念,那么总体单位就是集合体的元素。例如,要了 解全校师生的情况,则全校师生就是索要研究的统计 总体,而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就是总体单位。
自己看书, 大体知 道这一部分要 学 习的知识内容, 做 到心中有数。
老 师一味 地长篇 大 论讲述 理论知 识, 会使课堂很沉 闷, 而且学生听起 来也枯燥。 在 适当的 时候提 出 一些带 有讨论 性的问题, 可以增 加 师生之 间的互 动性, 同时让学生 从 自己的 讨论结 果 中归纳 相关知 识点, 给予适当的 肯定, 使学生们有 成就感, 从而更有 学习的动力。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授课班级 课题
(章、节) 授课教材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专科会计 1201、 1202 班
周次
第 1 周 教学时间
135 分钟
第一章
总论
《统计学概论》 卞毓宁主编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认知目标:
大体了解统计这门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及“统计”的概念;明确统计工作 的全过程。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统计的相关概念
可能回答: 与数学有关 人口普查 可能回答: 人口普查 (因为去年才 展 开一次人口普 查 应该有印象)
刚刚开学的学生, 对 专业课 的学习 无任何基础, 教学 起来比较困难。 通 过要求 的方式 让 学生从 开始就 加 强自身 的约束 和 进入学 习的状 态
引领学生思考, 带 着问题的学习, 比 较 容易激 发学生 解 决问题 的学习 动机, 从而培养学 生 对统计 专业的 学习兴趣。
XX 班春节娱乐调查
1、上网 14 人 2、看电视 13 人
3、睡觉 11 人 4、做家务 8 人
5、打工 3 人 7、拜年 15 人
6、逛街
6人
8、外地过年 3 人
9、唱歌 5 人
10、打牌
3人
11 、泡温泉 1 人 12、遛狗 1 人
13 、看灯 3 人 14、看书 4 人
15 、看烟花 3 人 提问:能否简单的把上面的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统计课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学习的热情。
统计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总体与总体单位、 变量与标志指 标的区分
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
教材、课外补充教案
教学 过程
教 学内 容
教师活动
一、自我介绍( 5 分钟) 老师介绍 学科要求介绍 学科考试标准介绍(平时 60%,期末 40%)
二、导入新课( 15 分钟) PPT 举例: 著名赌博专家张约翰、 戴子郎以及新近成 名的神秘人物博智和他的《打败庄家》
统计调查数据男性与女性谁喜欢开快车
·提问: 社会调查与统计有什么关系?它们是一样的 吗? 1. 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源于英语 Statistics,它有三 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 1)统计与统计科学学的区别:
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和分析数字资料和文字材 料的实践活动,是掌握被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预测事物未来的工作。 它包括 统计设计、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四个阶段。例如,国际进行的全 国人口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作为国家 制定政策和计划的决策依据, 这一实践就是统计工作。
过渡: 我们就从课题的产生 过程中了解调查课题 选择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老师提问, 回 答各种减肥方 法 吸引学生的兴趣
通过举例, 使很抽 象 的选题 过程形 象生动起来, 更容 易理解记忆。
说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 种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课题的方式,是一种 十分简单实用 的方 法。它是众多合适调 查课题的最初来源。 提问: 现在给几分钟时间大 家,请同学们相互讨 论一下,之前学习财 经应用文做过很多调 查课题,哪一项是对 你来说最有重 要性 的?
料的关系是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关系。统计科学源 于统计工作的实践,它一方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科学 总结和理论概论,另一方面又反过来给予统计工作正 确的方法指导,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统计资料。统计 科学和统计工作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社会调查是统计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开头的部 分,那么这些调查项目从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选择出 来的,选择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总结相关概念, 扫 清 学生对 某些知 识点的认知障碍。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 和文字材料,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情况和变化 过程的数字和情况。
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中的科学总结,是研究统计 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社会科学,包括描述性统计 学和归纳性统计学。
(2) 联系: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
课程的难度和平时的 要求要让学生有所了 解
提问: 对统计有什么了解? 再次提问: 知道什么是社会调查 吗?举一个例子?
说明: 社会调查只是统计工 作中的一部分,现实 生活中很多人把社会 调查认为是统计,或 者把统计作为社会调 查,前者是正确的, 而后者却是错误的。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真倾听老师 要 求
14 个人除以 30 人,得出
自己看书, 大体知 道这一节要学 习 的知识内容, 做到 心中有数。
让 学生自 己浏览 整 节的大 概框架 结构, 对学生系统 了 解接下 来要学 习 的内容 有很大 的帮助, 有利于构 建 系统的 认知结 构。
现在给 3—5 分钟时 间大家看书,快速浏 览一下这一节我们要 学习的内容。
2、统计调查实验 做 XX 班春节娱乐状况统计调查 ( 1)提问式:学生春节玩了什么? 第一步:要求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春节娱乐状 况 注意:此项活动不在要求学生自我介绍,而是让学生 了解统计的难度和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提问:你的名字?春节时做了什么? 例如:某学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字 XXX ,春节主要是 上网、拜年、健身 注意:学生的纪律和相关人员的结构 第二步: 把搜集的至少 30 个学生的调查结果公布在黑 板上,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