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概要
医学免疫学-第十章 T淋巴细胞

– 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蛋白(ConA) ---T细胞
– 美洲商陆(PWM)---T细胞和B细胞
第三节 T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 根据所处的活化阶段分类
– 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 根据TCR类型分类
– T细胞;T细胞
B7-H2
三、共刺激分子
4. PD-1(programmed death 1)
– 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配体为PD-L1和PD-L2。 – 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以及IL-2和IFN-等细胞因子的
产生,并抑制B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Ig的分泌。 – 参与外周免疫耐受的形成。
三、共刺激分子
5. CD2(LFA-2)
• TCR T细胞
– 占脾脏、淋巴结和循环T细胞的95%以上。
• TCR T细胞
– 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处,识别抗原无MHC限制性; – 识别由CD1分子提呈的糖脂、糖蛋白、HSP等; – 抗感染和抗肿瘤; – 活化后,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介
导炎症反应。
T细胞和T细胞的比较
第一节 T细胞的分化发育
•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
功能性TCR的表达、自身MHC限制性和自身耐受的形成
• 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中的增殖分化
• 成熟的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并分化为 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识别清除相应抗原。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一、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 胸腺:
– 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
• DP细胞分化为SP 细胞。
(四)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阴性选择
• 阴性选择(negtive selection):
10T淋巴细胞

功
能
初始T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
初次应答识别Ag 炎症部位起效应 再次免疫应答
z
z
同上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退出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退出
二、按细胞膜表面表达的TCR类型分为 TCRαβ+T细胞(αβT细胞) 参与特异性细胞IR,辅助体液IR TCRγδ+T细胞(γδT细胞) 参与非特异性IR
上页
(2) Tr1细胞 Tr1 分泌IL-10 抑制Mφ 间接抑 制细胞Ir
退出 退出
上页
下页
返回
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 TCR,Th细胞,CTL,初始T细胞 二、T细胞表面有哪些重要分子?其功能 是什么? 三、简述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四、简述CTL细胞的杀伤机制和特点。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退出
退出 退出
㈡ CTL细胞/Tc细胞
TCRαβ CD8+T细胞:特异性杀伤 CTL TCR γδ+T细胞 NKT细胞
(适应性免疫)
非特异性杀伤
(固有免疫)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退出
CTL根据其分泌的CKs不同分为2个亚群: ¾Tc1细胞:主要分泌 IFNγ; ¾Tc2细胞:主要分泌 IL-4、IL-5和IL-10
CD4+T细胞分化为Th0,Th0分化为四种Th亚型
Th1:分泌IL-2,IFN- γ等 Th0 Th2: 分泌IL-4,5,6,10等 Th3: TGF -β Th17:分泌IL-17
上页 下页 返回
细胞IR 体液IR
负调节
固有免疫、炎症发生
退出 退出
㈡ CD4+Th 细胞分化的调节
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前祖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T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根据其表面标志和功能特征,T 细胞可分为若干个亚群,各亚群之间相互调节,共同发挥其免疫学功能。
T细胞可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亦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第一节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细胞表面具有许多重要的膜分子,它们参与T细胞识别抗原,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及效应功能的发挥。
其中,有些膜分子还是区分T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重要标志。
一、TCR-CD3复合物1、TCR的结构和功能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 TCR)为所有T细胞表面的特征性标志,以非共价键与CD3分子结合,形成TCR-CD3复合物(图9-1)。
TCR的作用是识别抗原。
与B细胞抗原受体不同,TCR不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表面的表位,只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而且,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时,具有双重特异性,即识别抗原肽的表位,也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位。
TCR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多态性部位也是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自身MHC限制性的原因。
图9-1 TCR-CD3复合物结构模式图(原图9-2)TCR是由两条不同肽链构成的异二聚体,构成TCR的肽链有α、β、γ、δ四种类型。
根据所含肽链的不同, TCR分为TCRαβ和TCRγδ两种类型。
体内大多数T细胞表达TCRαβ,仅少数T细胞表达TCRγδ。
构成TCR的两条肽链均是跨膜蛋白,由二硫键相连。
每条肽链的胞外区各含一个可变(V)区和一个恒定(C)区。
二条肽链的V区是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的功能区。
在C区与跨膜区之间为铰链区,但较短。
二条肽链的跨膜区具有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赖氨酸和精氨酸),通过盐桥与CD3分子的跨膜区连接,形成TCR/CD3复合体。
爱爱医资源-医学免疫学课件-适应性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

04 T淋巴细胞亚群
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重要细胞群,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激活和调 节其他免疫细胞。
Th细胞主要分为Th1和Th2两个亚型,Th1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而Th2细胞 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Th细胞的分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抗原的性质、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以及细胞 因子的种类和浓度等。
03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T淋巴细胞的功能异常
或数量减少都可能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T淋巴细胞与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概述
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T淋巴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T淋巴细胞是机体抵御感染的重要防线,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病 原体。
T淋巴细胞通过表达T细胞受体 (TCR)来识别抗原,并在抗原 刺激下增殖分化,发挥免疫功能
。
T淋巴细胞的功能
01
02
03
细胞毒作用
T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杀 死被感染的细胞或异常细 胞,维持机体稳定。
免疫调节
T淋巴细胞能够分泌多种 细胞因子,调节其他免疫 细胞的活性,维持免疫系 统的平衡。
抗原提呈
T淋巴细胞能够将抗原信 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启动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重要细胞群,通过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来调节 免疫应答。
Treg细胞可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和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两类,天然调节性T细胞主要在胎儿 和新生儿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适应性调节性T细胞则主要在成年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Treg细胞的分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抗原的性质、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 种类和浓度等。
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T细胞

Th3细胞
通过分泌TGF-β对免疫应答起负调作用
② CD8+T细胞: 表型:CD3+CD4-CD8+,主要为CTL细胞亚群。 功能:a.具有细胞杀伤作用; b.免疫调节作用, 如释放IFN-γ、TNF-α 和TNF-β等细胞因子。 作用特点: a.具有MHC-Ⅰ类限制性; b.杀伤靶细胞有抗原特异性。 杀伤机制: a.释放细胞毒性蛋白质,使靶细胞裂解; b.诱导靶细胞程序死亡。
CD4 +
• CD8+杀伤性T细胞 • CTL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杀伤靶细胞,有两 种机制:细胞裂解和细胞凋亡
CD4+、CD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1、直接接触起负调作用
2、下调IL-2R 3、抑制APC
ζ链:
同质二聚体 组成特点: 每条ζ链含有三个ITAM序列; 胞外区较短(9个氨基酸残基), 胞浆区较长(113氨基酸残基)。 功 能:
有助于TCR-CD3复合体启动的信号的最大转导。
TCR分子复合体组成:
1)TCR分子;负责结合 APC递呈的抗原肽。
2)CD3分子:由γε和 δε组成的两对分子。
Pre-T-cell receptors in thymic development
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早期胸腺细胞为CD2+CD5+CD4-CD8-,
TCRβ基因重排和表达,继而发育成双阳性 CD4+CD8+(DP) 机制:如DP细胞的TCRαβ能与胸腺基质细胞 表面的MHC-I和MHC-II类分子高亲和力结合, 被选择继续发育,否则凋亡
MHC-II
APC
CD4
医学免疫学笔记汇总(1~15章)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 ):能力过弱可发生免疫缺陷;过强可导致超敏反应 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 ):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③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 ):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实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适应性免疫具有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免疫学发展时期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2.1 中枢免疫器官一、骨髓(bone marrow ){ 血窦造血组织{ 造血细胞 基质细胞:提供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造血诱导微环境(HIM ):由基质细胞产生的造血生长因子(GM-CSF, SCF, IL-3、4、6、7)与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了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
HSC {髓样SC →RBC 、PLT 、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样SC →B 细胞、T 细胞、NK 细胞人HSC 表面标志:CD34、CD117【骨髓的功能:】①产生各类免疫细胞和血细胞②B 细胞、NK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③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抗体产生的主要部位二、胸腺(thymus ){ 胸腺细胞: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T 细胞胸腺基质细胞(TSC ):TEC 、DC 、M∅皮质内多为胸腺细胞(85~90%);髓质内多为上皮细胞,常见胸腺小体。
胸腺微环境——决定T 细胞增殖、分化和选择性发育的重要条件【胸腺的功能:】①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②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③免疫调节作用(胸腺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可调节外周免疫器官)2.2 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一、淋巴结(lymph node ){ 浅皮质区(B 细胞区)副皮质区(T 细胞区)髓质:髓索+髓窦:有DC 、HEV淋巴结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75% B :25%)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接受抗原刺激、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部位之一③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④过滤作用(滤淋巴液)二、脾(spleen ){ 白髓:中央动脉+(PALS 、脾小结、边缘区)红髓:脾索+脾血窦脾的功能:①T 、B 细胞的定居场所(T :40% B :60%)②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③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和细胞因子等)④过滤作用(滤血)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主要指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的主要部位。
医学免疫学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PPT

2,激活CTL并使其分泌IL-2
隆扩增
第三节 T细胞的免疫效应和转归
一、Th细胞的效应功能 (一)Th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Th1
分泌IFN- , IL-2,IL-12,
TNF等
细胞Ir
抗胞内感染 和抗肿瘤
迟发型(Ⅳ型) 超敏反应
IFN- 、IL-2、IL-12 IFN- IL-2
IL-12
TCR-pMHC位于T细胞表面独特区域的 中央,周围是一圈LFA-1-ICAM-1等相互 作用的粘附分子。
功能:
(1)增强TCR与pMHC相互作用的亲和力; (2)促进T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相互作用、信号
通路的激活等
CD4和CD8分子: 增强TCR与pMHC结合的亲和力
协同刺激分子: 维持和加强T细胞与APC的直接接触 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3、Th1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分泌TNF-α、LT:活化中性粒细胞,促进其杀伤 病原体。
(二) 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分泌IL-4,5 6,9,10,13 Th2
分泌IL-4,5
辅助B细胞介 导的体液Ir
速发型(Ⅰ型) 超敏反应
抗胞外 菌感染
抗寄生虫感染
(三) Th1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分泌IL-17,IL-22,IL-21, 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 和Mφ等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某些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一)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抗原特异性信号)
Th细胞表面TCR特异性识别Ag肽/MHC复 合物产生的信号。
CD3和辅助受体(CD4或CD8)分子的胞质段尾 部聚集 激活酪氨酸激酶 CD3 分子ITAM中的 酪氨酸磷酸化
CD3和辅助受体(CD4或CD8)分子的胞质段尾部聚集 酪氨酸激酶 CD3 分子ITAM中的酪氨酸磷酸化
医学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

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co-stimulatory receptor)
2. ICOS – (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可诱导 协同刺激分子, CD28家族成 员
n 表达细胞:活化的T细胞 n 配体: APC表面 B7-H-2 (B7家族成员) n 作用:在CD28作用后,调节活化T细胞产
生细胞因子, 促使T细胞增殖。
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ostimulatory receptor)
(2) CTLA-4(CD152): 表达细胞:活化的CD4和CD8 T细胞 配体: APC表面 B7-1/ B7-2(CD80/CD86)分子 作用:与B7分子结合的亲和力高,但产生抑制 信号,
可终止T细胞活化。-(负反馈调节作用)
三.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ostimulatory receptor)
n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uTCR复合体
uCD4/CD8分子
u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n T淋巴细胞亚群 ―初始,效应,记忆T细胞 ―ab/gd T 细胞,CD4/CD8 T 细胞
n T淋巴细胞的功能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一、按是否已与抗原接触划分: u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
CD8+T:
TC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TS细胞(抑制性T细胞??,仍未证实存在)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 淋巴细胞
n 免疫细胞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一、选择题A型题1. CD3和CD4分子存在于A.Tr和Tc细胞B.Th1和Th2细胞C.NK和B细胞D.Tc细胞E.所有T细胞2. CD8分子存在于A.Th和TD细胞表面B.Th和Tc细胞表面C.Tc细胞表面D.所有成熟T细胞表面E.B细胞表面3. T细胞约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A.45%~55%B.55%~65%C.65%~75%D.35%~45%E.75%~85%4. T细胞约占胸导管内淋巴细胞总数的A.>55%B.>65%C.>75%D.>85%E.>95%5. T细胞的功能不包括下列哪项?A.免疫辅助功能B.免疫抑制功能C.细胞因子分泌功能D.免疫记忆功能E.吞噬功能6. TCR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是通过A.CD2B.CD3C.CD4D.Igα、IgβE.CD87.所有T细胞特征性标志是A.BCRB.CD2C.CD4D.CD8E.TCR8.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A.CD8与MHC-I类分子作用B.CD4与MHC-Ⅱ类分子作用C.CD40与CD40L之间作用D.CD28与B7分子之间的作用E.CDl52与B7分子之间的作用9. HIV壳膜蛋白gpl20受体是A.CD2B.CD3C.CD4D.CD8E.CD2510. CD4分子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A.α1功能区B.β1功能区C.α2功能区D.β2功能区E.α3功能区11. 与MHC-I类分子结合增强T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CD分子是A.CD3B.CD4C.CD8D.CD28E.CD4012.胞质区含有ITIM,与B7结合后终止T细胞活化的CD分子是A.CD3B.CD28C.CD4D.CD8E.CDl5213.可促进Thl细胞进一步分化,同时抑制Th2细胞增生的细胞因子是A.IL 2B.IL-4C.IFN-γD.TNF-βE.IL-1314.关于TCRγδT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不受MHC限制B.受体缺乏多样性C.多为CD4—CD8—细胞D.识别非肽类分子E.主要分布在外周血15.CD8分子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区域是A.α1功能区B.β1功能区C.α2功能区D.α2功能区E.α3功能区16.细胞免疫应答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由A.Thl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B.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C.Th3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D.Trl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引起E.CTL分泌的穿孔素引起B型题A.Th细胞B.Tc细胞C.B细胞D.巨噬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分泌穿孔素、溶解靶细胞的细胞是: 2.表面具有高亲和力IgE受体的细胞是: 3.辅助体液免疫应答细胞主要是:4.可参与ADCC作用的细胞是C型题A MHC限制性B 自身耐受性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1.T淋巴细胞通过阳性选择获得:2.T淋巴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获得:3 成熟T淋巴细胞具有的特性:A 调理作用B ADCC作用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无4.巨噬细胞具有:5.NK细胞具有:6.T淋巴细胞具有:X型题1. 能杀伤靶细胞的细胞包括:A.NK细胞B.CTLC.TILD.巨噬细胞K细胞2.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树突状细胞E.中性粒细胞3. 淋巴结中可捕获抗原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树突状细胞E.NK细胞4. 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包括A.介导细胞免疫B.辅助体液免疫C.ADCCD.参与免疫调节E.CDC5. T细胞的辅助受体A.CD2B.CD3C.CD4D.CD8E.CD286. 非特异刺激T细胞增殖的物质是A.植物血凝素B.脂多糖C.刀豆蛋白AD.美洲商陆E.葡萄球菌A蛋白7. T细胞表面介导细胞间黏附的表面分子包括A.CD2B.ICAM-1C.LFA-1D.ISCOE.CDl528. CD8+CTL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分泌穿孔素B.颗粒酶C.淋巴毒素D.诱导靶细胞凋亡E.ADCC9. Thl细胞通过分泌IL-2、IFN-γ等发挥其效应功能包括A.介导细胞免疫应答B.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C.抗细胞内寄生虫感染D.参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E.介导体液免疫应答10. 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胞是A.活化的巨噬细胞B.NK细胞C.活化的Th2细胞D.效应CTLE.活化的B细胞11. 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的是A.Th细胞与巨噬细胞B.NKT细胞与靶细胞C.活化的巨噬细胞与靶细胞D.CTL与肿瘤细胞E.活化的巨噬细胞与B细胞12. Th2细胞通过分泌IL-4、IL-5、IL-6等细胞因子发挥其效应功能包括A.介导体液免疫应答B.参与过敏性疾病C.介导细胞免疫应答D.抗寄生虫感染E.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一、名词解释1. CTL2. TCR.三、问答题1. 简述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分类依据?2.CTL细胞的作用机制3.比较TCR和BCR的基本特征(存在部位、组成和功能)4.简述T细胞辅助受体及其主要功能5. 简述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B2.C3.C4.E5.E6.B 7.E 8.D9. C 10.D 11.C 12.E 13.C 14.E 15.E 16.AB型题1.B2.E3.A4.DC型题1.A2.B3.C4.C5.B6.DX型题1.ABCDE2.AB3.BC4.ABD 5.CD 6.ACD 7.ABCE 8.ABCD9.ABCD 10.BD 11.AD 12.ABD二、名词解释1. CTL:即细胞毒性T细胞,可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在抗病毒和抗肿瘤中起作用。
2. TCR:即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
有两类TCRαβ,TCRγδ。
三、问答题1.T细胞的亚群及分类依据:1)按CD分子不同分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2)按TCR类型不同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3)按功能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4)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分为初始T细胞、活化的T细胞和记忆T细胞2.CTL细胞的作用机制:CTL(或Tc)细胞的作用主要是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1.引起靶细胞裂解,Tc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在靶细胞膜上构筑小孔使靶细胞裂解而死;2.引起靶细胞凋亡,Tc细胞活化后大量表达FasL,FasL与靶细胞表面Fas分子结合致靶细胞凋亡,Tc细胞颗粒胞吐释放颗粒酶,借穿孔素形成的小孔入靶细胞致靶细胞凋亡;3.近年发现Tc作用的第3种物质是颗粒溶解素,可引起瘤细胞溶解和直接杀死胞内致病菌。
3.比较TCR和BCR的基本特征(存在部位、组成和功能)4.T细胞辅助受体及其主要功能:CD4:结合MHCⅡ类分子。
构成TH细胞TCR的双重识别;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加强T与APC之间的黏附。
CD8:结合MHCⅠ类分子。
构成CTL细胞TCR的双重识别;参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加强T与APC之间的黏附。
Ⅰ5.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1、TCR-CD3复合物(1) TCR是T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特异识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2) CD3与TCR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转导TCR的抗原信号;2、CD4和CD8分子:双识别:(1) TCR-CD3复合物识别APC/靶细胞上与MHC分子抗原结合槽(多肽区)结合的抗原决定基;(2)CD4/CD8识别APC/靶细胞MHC分子的非多肽区,参与信号传导和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成熟和分化。
3、协同(辅助)信号分子:(1) 第二信号:通过APC/靶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粘附分子等辅助分子配对作用而产生的辅助信号(协同剌激信号)。
(2) CTLA-4(CD152, CTL抗原-4):由活化的T细胞表达,是T细胞抑制信号。
(3) CD40L(CD154):参与TD-Ag诱发的体液免疫应答(4) LFA-1:促进粘附,增强应答。
(5) LFA-2(CD2)4、结合丝裂原的膜分子:如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lutinin,PHA)和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 Con A)。
可与近全部克隆的T细胞表面相应膜分子(丝裂原受体)上特定的糖基发生交联,直接刺激T细胞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