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值调查

合集下载

淋巴细胞各项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各项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各项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于了解淋巴细胞的分化、功能,鉴别新的淋巴细胞亚群有重要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大多数疾病的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或某些细胞表面标志的存在、缺乏、过度表达等,对一些疾病,如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诊断、治疗、免疫功能重建和器官移植监测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T细胞1.总淋巴细胞数(1)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2)减少: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和细胞免疫缺陷等。

2.总T细胞(CD3+细胞)(1)增高:提示体内的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见于临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重症肌无力、慢性活动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T细胞性白血病等。

(2)降低:提示体内的T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见于某些白血病、应用免疫抑制药、放疗过程中、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艾滋病、多发性骨髓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过劳等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处于相对较低的其他一些情况。

3.T4细胞(CD3+CD4+细胞)(1)增高:提示体内存在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见于临床各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2)降低:提示体内存在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见于临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以HIV感染时减少最为明显。

T4细胞减少也见于γ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胸腺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严重创伤、大手术等。

4.T8细胞(CD3+CD8+细胞)(1)增高:提示体内存在病毒或胞内寄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见于HBV、CMV、EB等病毒及结核杆菌感染等。

(2)降低:T8细胞减少见于γ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胸腺发育不良、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等。

5.T4/ T8细胞比值(1)增高:可以是T4淋巴细胞增高或T8淋巴细胞减少所致,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多发性硬化、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2)降低:可以是T4淋巴细胞减少或T8淋巴细胞增加所致,见于艾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缺陷综合征、某些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结核病等。

各类标本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

各类标本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

2
新生儿外周血-百分比 CD 中值 10百分率 90百分率 CD3 82.7 72.2 90.3 CD3+CD4+ 63 52.4 72 CD3+CD8+ 23 15.8 29.2 CD56+CD16+CD3+ 4 6 21.6 CD10+CD19+ 1.5 1 4 CD5+CD20+ 13 5 18 CD3+HLA-DR+ 2 1 3 CD3+CD25+ 7 5 9.8 CD8+HLA-DR+ 2 0 3 CD8+CD57+ 0 0 1 CD8+CD28+ 21 16.7 29 资料来自"1-3天健康新生儿免疫分型" Cytometry. 1998:34:235-241
6 38 9 7 8 12 13 14 8 12 58 23 14 13 17 16 23 26 27 31
4
成人外周血-百分率 均值+(1.96*SD) 免疫表型 最小值 最大值 CD3+ 49 85 CD3+CD4+CD826 61 CD3+CD4+CD8+ 0 3 CD3+CD4-CD8+ 10 31 CD3+CD4-CD80 6 CD56+ 5 28 CD5+ 47 95 CD5+CD10+ 0 2 CD19+ 4 17 CD19+CD5+ 0 6 CD19+CD10+ 0 1 CD20+ 3 27 资料来自"新型探镇针免疫监测". Ann Ny Acad Sci. 1993:677:94-112.

免疫学检验_人体正常值

免疫学检验_人体正常值
参考值:阴性
抗Scl-70抗体
参考值:阴性
抗PM-1抗体
参考值:阴性
抗Sm抗体
参考值:阴性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GBM)
参考值:阴性
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抗体(ALSP)
参考值:阴性
抗肝细胞膜抗体(ALMA)
参考值:阴性
抗骨骼肌抗体(ASA)
参考值:阴性
胰岛素抗体
参考值:阴性
特异性IgE抗体
参考值:阴性
参考值:0.07~0.09g/L
补体7(C7)
参考值:0.04~0.06g/L
补体8(C8)
参考值:0.048~0.055g/L
补体9(C9)
参考值:0.042~0.06g/L
血清B因子
参考值:0.15~0.23g/L
三、细胞免疫检查
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E-RFT)
参考值:55%~75%
淋巴细胞转换试验(LTT)
参考值:阴性≤20%
EA玫瑰花结试验(EA-RFT)
参考值:18%~35%
EAC玫瑰花环试验(EAC-RFT)
参考值:10%~30%
FBC玫瑰花试验
参考值:10%~25%
四、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AV-IgM)
参考值:阴性
乙肝核心抗体(IgM(HBV-IgM)
参考值:阴性
参考值:阴性
风疹病毒抗体RV-IgM
参考值:阴性
风疹病毒抗体RV-IgG
参考值:阴性
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
参考值:阴性
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G
参考值:阴性
嗜异性凝集试验
参考值:阴性或效价≤1:7
3.寄生虫感染免疫检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免疫表型分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免疫表型分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免疫表型分析张青艳;陈智超;赵阿兰;吴耀辉【摘要】目的评价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在B-CLL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B-C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标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测定.结果 26例B-CL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典型的B-CLL高表达CD19、CD20、HLA-DR、cCD79a、CD5、CD23,而CD3、CD4、CDs、CD2各项指标均极度减低.结论测定B-C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于B-CLL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053)011【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作者】张青艳;陈智超;赵阿兰;吴耀辉【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 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疾病,细胞以正常或高于正常的速率复制增殖,大量积聚在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低度恶性疾病。

这类细胞形态上类似成熟淋巴细胞,但是一种免疫学不成熟的、功能不全的细胞。

CLL绝大多数起源于B细胞,T细胞者较少[1]。

免疫分型可以证明CLL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性,B-CLL 主要表达 CD5、CD19、CD20,SmIg、FMC7弱表达。

T-CLL主要表达成熟T淋巴细胞标记,如 CD2、CD3、CD8或 CD4阳性,CD5阴性。

2010年7月~2012年1月,我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26例B-C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标本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进行了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6例B-CLL患者,男17例,女9例;中位年龄62.5(40~76)岁。

各类标本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

各类标本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值

CD3
CD3+CD4+
CD3+CD8+
新生儿脐血 1 1周-2月 1 2-5月 1 5-9月 1 9-15月 2 15-24月 3 2-5年 3 5-10年 3 10-16年 1 >16年 2 CD3-CD16+CD56+ 新生儿脐血 6 1周-2月 3 2-5月 2 5-9月 2 9-15月 3 15-24月 3 2-5年 4 5-10年 4 10-16年 6 >16年 7 资料来自"儿童血液淋巴细胞分型" J Pediatr. 1997:130:388-393 CD3-HLA-DR+
2
新生儿外周血-百分比 CD 中值 10百分率 90百分率 CD3 82.7 72.2 90.3 CD3+CD4+ 63 52.4 72 CD3+CD8+ 23 15.8 29.2 CD56+CD16+CD3+ 4 6 21.6 CD10+CD19+ 1.5 1 4 CD5+CD20+ 13 5 18 CD3+HLA-DR+ 2 1 3 CD3+CD25+ 7 5 9.8 CD8+HLA-DR+ 2 0 3 CD8+CD57+ 0 0 1 CD8+CD28+ 21 16.7 29 资料来自"1-3天健康新生儿免疫分型" Cytometry. 1998:34:235-241
6 38 9 7 8 12 13 14 8 12 58 23 14 13 17 16 23 26 27 31
4
成人外周血-百分率 均值+(1.96*SD) 免疫表型 最小值 最大值 CD3+ 49 85 CD3+CD4+CD826 61 CD3+CD4+CD8+ 0 3 CD3+CD4-CD8+ 10 31 CD3+CD4-CD80 6 CD56+ 5 28 CD5+ 47 95 CD5+CD10+ 0 2 CD19+ 4 17 CD19+CD5+ 0 6 CD19+CD10+ 0 1 CD20+ 3 27 资料来自"新型探镇针免疫监测". Ann Ny Acad Sci. 1993:677:94-112.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分型背景知识即使在早期通过形态学特征来区分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的检测中,对直接识别和计数方法的研究一直在进行。

吸附方法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个方法首次假设了通过一些新的分子探针来检测膜上的受体或配体来识别细胞。

单克隆抗体被证明是检测这种表面分子极其有效的探针;此后CD 命名协会统一命名了与这些表面分子结合的种类繁多的抗体。

将单克隆抗体进行荧光标记后与白细胞反应,然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这个基本步骤使流式细胞仪在临床实验室中应用被大大拓宽。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在诊断和分型免疫缺陷性疾病中意义重大。

如检测与X染色体相关丙球蛋白贫乏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20和CD21时,会发现在疾病状态中的患者不存在成熟B淋巴细胞(CD19+,CD20+,CD21)。

另一个例子是分析CD43的表达,它在Wiskott-Aldrich 综合症患者的淋巴细胞的表达降低。

区分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症病例,是通过患者淋巴细胞表面CD3、CD4、CD8和CD38的表达来将新诊断病例来进行的。

进一步的有关淋巴细胞分型在免疫缺陷症在临床中的应用请参阅其他文献资料(Keren et al., 1994)。

HIV病毒感和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外周血淋巴细胞运用最为广泛的适用病种。

CD4阳性T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分子,通过几种机制它们被催毁,并且其数量随着疾病的进程而下降。

根据一些学术机构的报告,临床上对潜在的感染危协而进行的抗病毒或预防治疗决定,是依据对CD4+T细胞的计数而做出的;因此对这些病人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精确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毫无疑问,全球数量不断增加的HIV/AIDS病人和对CD4+T细胞快速而精确检测的需要使得流式细胞仪使用在临床实验室中日益广泛。

这一点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为这个单一应用发展了相关的试剂和仪器,和一些针对CD4+T细胞检测的标准化程序。

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被证明在诊断患有某些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患者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类样本中可以通过B 细胞表面κ 和λ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异常表达而识别出肿瘤细胞。

流式细胞术(FC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免疫学上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免疫学上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FC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免疫学上的应用摘要: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可对单细胞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它借鉴了荧光标记技术、激光技术、单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速度与统计精确性,而且从单一细胞可以同时测得多个参数。

随着其分析技术和方法的日臻完善,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免疫及科学研究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流式细胞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对其在免疫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展示了FCM 在免疫学上应用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免疫学;应用;应用前景流式细胞术(FCM)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对单细胞或微粒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技术。

其检测速度之快,统计学精度之高,是其他的方法无可比拟的,可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种参数(如DNA、R N A、蛋白质、细胞体积等)进行多参数分析。

流式细胞仪是近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单克隆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术等学科高度发展的结晶,在血液学、肿瘤学等学科尤其是在免疫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

近年来,随着流式细胞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流式细胞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结合,使细胞表面和细胞内抗原,癌基因蛋白及膜受体的定量检测取得了很大进展。

流式免疫技术克服了普通免疫学方法难以准确定量的不足,形成了流式免疫学独特的科学分支,成为研究细胞免疫学的先进技术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新的荧光探针的不断出现,使FCM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荧光探针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和其他蛋白质的出现,为FCM 研究各种组织细胞膜和细胞内抗原、肿瘤性蛋白等开辟了新途径[2]。

1 .流式细胞术与流式细胞仪1.1流式细胞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是以高能量激光照射高速流动状态下被荧光色素染色的单细胞或微球,测量其产生的散射光和发射荧光的强度;经染色的细胞或微球在悬液中以单行流过高强度光源的焦点,当每个细胞或微球经过焦点时,发出一束散射光/或荧光;它们经过过滤及光镜系统收集到达一个光电检测器光电倍增管或一个固态装置),光检测器把散射光定量转化成电信号,经数字转换器进行数字化后而成整数,然后进行电子存储,以后数据可以调出显示和进行分析;并可能将感兴趣的细胞进行分选[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流式细胞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流式细胞术)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淋巴肿瘤创新团队刘澎吴雨洁李建勇一、CLL的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定义•CLL requires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5×109 B lymphocytes [monoclonal lymphocytes with a CLL phenotype. WHO 2008]/L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The clonality of the circulating B lymphocytes needs to be confirmed by flow cytometry.The leukemia cells found in the blood smear are characteristically small, mature lymphocytes•SLL requires lymphadenopathy, no cytopenias due to BM infiltration by CLL/SLL and <5×109/L PB B-cells.<5×109/L是否可能是CLL??Hallek M et al Blood2008111:5446CLL诊断标准(IWCLL)•B淋巴细胞≥5000/μl, ≥3月例外?(ALC 5000/μl,1988/1996)–<5000/μl为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形态学:小的成熟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共表达CD19、CD5、CD23–不或弱表达FMC-7、CD22、CD79β–克隆性(单纯κ或λ)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IgM±IgD),弱表达或不表达Hallek M, et al. Blood, 2008, 111: 5446CLL诊断•临床: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全血细胞计数•形态学: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免疫组织化学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项目名称结果单位参考范围1 WBC 白细胞计数34.52 10^9/L 4.0-10.02 LY# 淋巴细胞29.65 10^9/L 0.08-4.003 MO# 单核细胞计数0.59 10^9/L 0.08-0.904 NE# 中性粒细胞计数 4.046 10^9/L 2.00-8.005 EO# 嗜酸性细胞计数0.21 10^9/L 0.00-0.506 BA# 嗜碱性细胞计数0.03 10^9/L 0.00-0.207 LY% 淋巴细胞85.90 % 20.00-40.008 MO% 单核细胞 1.70 % 3.00-8.009 NE% 中性粒细胞11.70 % 40.00-75.0010 EO% 嗜酸性细胞0.6 % 0.00-5.0011 BA% 嗜碱性细胞0.1 % 0.00-2.0012 RBC 红细胞计数 4.52 10^12/L 3.50-5.5013 HGB 血红蛋白140 g/L 110-16014 HGB 红细胞压积0.41 0.35-0.5815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88.40 fL 80.00-100.0016 MCH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30.10 Pg 27.00-35.0017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41 g/L 320-36018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11.70 10.00-15.7019 PLT 血小板计数165 10^9/L 100-30020 PCT血小板压积0.16 l/l 0.11-0.2721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10.0 fL 6.0-14.022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10.9 10.0-17.023 Ret% 网织红细胞 1.49 0.5-2.0姓名:某某某性别:男年龄:75岁样本类型:血液就诊卡号:1234567 样本号:102 科室:综合病区病区:床号:申请日期:2010-09-21血常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形态学B 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方法Hanson CA. Blood,2009,113,6495B 细胞:CD19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克隆扩增)确定B细胞的克隆性正常单克隆单克隆CD5CD19FMC-7CD20CD22CD23kappaCD38lambdaZAP-70CD19CD19CD19美罗华FC FC R Hallek M,et al. Lancet,2010,376:1164CD19+淋巴细胞增多的鉴别诊断Dighiero G, Hamblin TJ. Lancet,2008,371,1017FISH:t(11;14)/CCND1B-CLPDRMH积分系统Matutes E, et al. Leukemia,1994,8(10):1640CLL免疫表型(400例)8/400(2%)CD2阳性65%-96%典型CLL免疫表型非典型CLL免疫表型B-chronic lymphoid leukemia积分B-NHL白血病期积分B细胞疾病‘CLL’标志积分与CLL细胞形态a31 CLL/PL 13 mixed cell typeCD79b改善CLL积分系统Non-CLL B-CLPD n=166Moreau EJ, et al. Am J Clin Pathol,1997,108(4):378不典型CLL或CLL/PL:5分30%(20/65);MCL:3分10%(3/29)CD5CD19CD19FMC-7CD23CD19CD20CD10kappalambdasIg典型CLL 免疫表型MCL :D-典型;E-不常见CD19CD148Miguet L,et al. J Proteomic Res,2009,8,3346套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常对照CD148Palumbo GA,et al. Leuk Res,2009,33:1212CD200慢性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CD19CD5CD200CD200CD148CD200CD148P=0.0002P<0.0001P=0.0051P<0.0001P=0.0013P=0.0002P=0.0364P=0.5756P=0.3856P<0.0001P=0.2979P=0.0682CCND1-MCLCCND1阴性FISH:t(11;14)Sox11Baseggio L,et al. Haematologica,2010,95:604免疫表型特征•表面免疫球蛋白(sIg)–限制性sIg轻链:23/24moderate-strong;κ:λ=69%:31%–IgM+IgD:58%;IgM:34%;IgM+IgG:7%•CD23 dimly positive:33%•CD43 dimly positive:3/24(12%);其中2例CD23+CD43+•CD22、CD20strongly positive•CD10:均阴性•HCL典型标志:CD11c 8%阳性;CD103/CD25阴性CD5+SMZL CD5-SMZL细胞遗传学异常17p13(p53基因)缺失11q22(ATM基因)缺失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箭头所示为p53基因第8外显子273位密码子CGT>CATCLL治疗策略1.无del(17p)/del(11q) CLL治疗策略2.del(17p) CLL治疗策略3.del(11q) CLL的治疗策略v.1. 2011NCCN治疗指征1.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血红蛋白和/或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值调查来源:时间:2007-10-06 字体:[大中小] 收藏我要投稿文章出处:朱敏转载请注明出处【摘要】目的建立健康中国成人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参考值。

方法用Simultest IMK-Lymphocyte试剂盒的荧光抗体对102例健康中国成人血液进行染色,以FACSort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Simulset程序获取数据并分析结果,SPSS软件进行统计。

结果18~65岁健康中国成人淋巴细胞参考值范围CD+3细胞是50%~84%(955~2 860/μl),CD-3CD+19细胞为5%~18%(90~560/μl),CD+3CD+4细胞为27%~51%(550~1 440/μl),CD+3CD+8细胞为15%~44%(320~1 250/μl),CD-3、CD+16和/或CD+56细胞为7%~40%(150~1 100/μl),CD+3CD+4/CD+3CD+8比值为0.71~2.87。

随着年龄增长CD+3CD+4细胞略有升高,CD+3CD+8细胞略有降低。

NK细胞在大年龄组女性低于男性,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与高加索人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的CD+3CD+8细胞和NK细胞(CD-3,CD+16和/或CD+56)的相对值(百分率)与绝对值均高,CD-3CD+19细胞和CD+3CD+4细胞仅相对值较低,但绝对值不少。

CD+3CD+4/CD+3CD+8比值向低值漂移。

结论种族、性别、年龄和环境因素可影响健康人淋巴细胞表型分布。

Reference values on blood lymphocyte immunophenotype in healthy Chinese adult Zhu Lihua, Wang Jianzhong, First Hospital,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100034 【Abstru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reference values on blood lymphocyte immunophenotype in healthy Chinese adults.Method Staining whole blood with fluorescein-conjugat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supplied by simultest TM IMK lymphocyte kit, we analyzed 102 healthy Chinese residents (age range 18~65 years) by FACSort flow cytometer, acquired results by Simultest programme, and performed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SPSS software.Results The 95% reference ranges in absolute counts per microliter of whole blood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for CD+3, CD+3CD+4, CD+3CD+8, CD-3CD+19, CD-3/CD+16 and/or CD+56 cells were 955 to 2 860 (50% to 84%), 550 to 1 440 (27% to 51%), 320 to 1250 (15% to 44%), 90 to 560 (5% to 18%), 150 to 1 100 (7% to 40%) respectively. The CD+3CD+4/CD+3CD+8 ratio was 0.71 to 2.87. CD+3CD+4 cells increased and CD+3CD+8 cells decreased slightly with age. Women were compared to men in old age group, NK cells (CD-3/CD+16 and/or CD+56) were lower (P<0.05). Compared with Caucasians and Americans, Chinese had higher percentage and absolute numbers of CD+3CD+8 and NK cells, but had lower percentage of CD-3CD+19 and CD+3CD+4 cells without absolute number change. So CD+3CD+4/CD+3CD+8ratio skew to the lower values.Conclusion The race, age and environment could influence the reference value of lymphocyte immunophenotype. 【Key words】Lymphocyte immunophenotype Reference value Flow cytometry 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原发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移植免疫的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流式细胞仪的广泛应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已逐渐成为临床检验的常规工作之一。

各国的流式细胞术实验室均建立了自己的参考值,并对其种族、性别、年龄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目前我国还没有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双染色分析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值的报告。

为此我们对102例健康成人进行了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02例标本均取自于无免疫性疾病、无现症、不吸烟、体检健康、血细胞计数及肝、肾功能检查正常的成人。

年龄18~65岁,其中男性54人,女性48人。

首先按男女性别分为两大组,每组中又以40岁为界,≤40岁者为小年龄组(男24人,女19人),>40岁者为大年龄组(男30人,女29人)。

二、实验方法静脉取血2~3 ml,以15 IU/ml肝素抗凝,立即送检。

抗凝血在0.5~1小时内以CA570型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在6小时内行荧光抗体染色。

所用荧光抗体为Simultest IMK-Lymphocyte试剂盒(美国Becton Dickinson产品)。

每份标本同时做6管,即IgG1/IgG2a,CD45/CD14,CD3/CD19,CD3/CD4,CD3/CD8,CD3/CD16、CD56。

分别加入相应荧光抗体试剂20 μl和100 μl混匀的抗凝血于各试管底部,彻底混合后置室温暗处孵育30分钟,然后加入1×溶血液(FACS溶解液)2 ml迅速于混旋器上混匀,再置室温暗处孵育10分钟后,300×g离心5分钟。

吸去上清,留下50 μl的残液,以免沉淀中细胞丢失。

于混旋器彻底混匀沉淀物后,加入PBS2 ml洗涤,并以200×g离心沉淀5分钟。

吸去上清,混匀细胞后加入0.5 ml 1%多聚甲醛,彻底混匀后置2~8℃冰箱中待检。

流式细胞分析一般在染色后24~48小时内进行,采用FACSort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公司产),以Calibrite TM荧光微球校正光电倍增管(PMT)电压,建立荧光补偿,检查仪器灵敏度,使流式细胞仪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然后用Simulset软件按顺序测定6管的光散射及荧光信号并同时分析结果。

三、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输入电脑,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首先分两个年龄组,在组内进行男女性别间的比较。

结果显示,除大年龄组男、女NK细胞的百分率及绝对值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5~0.866)。

进一步观察大年龄组男、女NK细胞计数的频数分布图,发现女性的NK细胞计数值(绝对值均数413/μl,相对值均数17.5%)略低于男性(绝对值均数599/μl,相对值均数23.3%),但分布基本落在男性的频数范围内,固将二者仍合并统计。

将性别合并后再次进行大、小年龄组的比较,所有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6~1.000)。

最后将大、小年龄组合并统计,结果见表1。

以百分位数法获得中国人淋巴细胞表型95%参考值范围见表2。

表1102例中国健康成人淋巴细胞表型分析统计学参数项目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白细胞(个/μl) 7 250 141 7 100 4 400 10 500淋巴细胞相对值(%) 34.4 5.42 35.0 20.0 43.0绝对数(个/μl) 2 479 594 2 484 1 488 4 483CD+3细胞相对值(%) 68.0 9.65 68.0 43.0 85.0绝对数(个/μl) 1 686 490 1 593 948 3 138CD-3,CD+19细胞相对值(%) 10.0 3.90 10.0 3.0 21.0绝对数(个/μl) 261 132 243 63 897CD+3,CD+4细胞相对值(%) 38.0 6.73 39.0 23.0 55.0绝对数(个/μl) 972 341 939 521 2 877CD+3,CD+8细胞相对值(%) 28.0 8.30 27.0 13.0 53.0绝对数(个/μl) 699 282 635 253 1 605CD-3,CD+16和/或CD+56细胞相对值(%) 20.0 9.60 19.0 2.0 46.0绝对数(个/μl) 498 272 410 35 1 433CD+3,CD+4/CD+3,CD+8 1.51 0.55 1.44 0.43 3.00表2中国人淋巴细胞表型参考值项目相对值 (%) 绝对数 (个/μl)T+B+NK 95~105 1 530~3 700总T细胞(CD+3) 50~84 955~2 860总B细胞(CD-3,CD+19) 5~18 90~560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 27~51 550~1 440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 15~44 320~1 250NK细胞 (CD-3,CD+16和/或CD+56) 7~40 150~1 100辅助/抑制T细胞比值 (CD+3,CD+4/CD+3,CD+8) 0.71~2.78 0.64~2.85讨论由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参考值受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精神状态、吸烟与否、每日变异等影响,故不同的地域和种族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