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习题考试复习含答案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分部分)

第一部分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因为ΔU ,U 是状态函数,所以也是状态函数。
2、反应(s)+2()= 2+()+2(s)在热力学标准状态,298.15K 时正向进行,说明)/Ag Ag (+θϕ>)/Cu Cu (2+θϕ3、已知反应C (s )2(g)=2 (g)的Δθ>0,不用计算,就可判断该反应高温能自发进行。
4、对某种物质,其熵值具有:Sθm(g) >Sθm(l) >Sθm(s) 。
5、向3·H 2O 中加入4,由于4+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移动,结果增加了3·H 2O 的解离度α。
6、在203, 0.10·3氨水溶液中加入103, 0.10·3,该混合溶液是缓冲溶液。
7、配离子[()4]2-的不稳=2.0×10-47、[(3)4]2-的,不稳=3.84×10-10,两者相比[(3)4]2-更稳定。
8、的1.77×10-10,24的1.12×10-12,因为24的更小,所以24更难溶。
9、将θϕ(22+ )=1.208V ,θϕ(I 2-)=0.535V 这组电对组成原电池时,则该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θ=0.673V 。
10、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它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1、配离子[()2]-的Kθ不稳=7.94×10-22,配离子[(3)2]+的Kθ不稳=8.93×10-8,两者相比,[(3)2]+更稳定。
12、在203, 0.10·3氨水溶液中加入103, 0.10·3,该混合溶液是缓冲溶液。
13、在定温定压下,下列两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一相同值。
H 2(g)+1/2O 2(g)2O(l) 2H 2(g)+O 2(g)=2H 2O(l)14、当主量子数n =2时,其角量子数l 可取两个值,即0,1。
15、一切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工程化学习题与答案

Ch2 物质的化学组成与聚集状态思索题一、是非题1. 共价化合物都是分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熔沸点都很低。
2. CCl4熔点低,所以分子不稳定。
3. 在SiC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C分子。
4. KCl的分子量比NaCl的分子量大,所以KCl熔点比NaCl高5. H-O键能比H-S键能大,所以H2O的熔沸点比H2S高。
6. 一样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 g水中,所得到两个溶液的凝固点一样。
7. 浓度均为0.1 mol·kg-1葡萄糖水溶液和甘油水溶液沸点一样。
8. 10升0.1 mol·dm-3的葡萄糖水溶液比2升0.1 mol·dm-3的蔗糖水溶液的浸透压大。
9. 难挥发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而且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10. 因为溶入溶质,故溶液沸点肯定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11.配体数不肯定等于配位数。
12. 同聚集状态的物质在一起,肯定是单相体系。
是非题参考答案:1.× 2. × 3. √ 4.× 5.× 6. ×7. √ 8 × 9 ×10 × 11√ 12×二. 选择题1. 对配位中心的正确说法是(A)一般是金属阳离子(B)一般是金属阳离子,中性原子,也可是非金属阳离子或阴离子(C)只能是金属阳离子(D)以上几种说法都对2.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
(A)I2(B)LiF (C)AlN (D)Cu3.下列氯化物熔点凹凸次序中错误的是_______。
(A)LiCl < NaCl (B)BeCl2 > MgCl2(C)KCl > RbCl (D)ZnCl2 < BaCl24. 下列几种物质按晶格结点上粒子间作用力自小至大依次排列的是_______。
(A)H2S < SiO2 < H2O (B)H2O < H2S < SiO2(C)H2S < H2O < SiO2(D)H2O < SiO2 < H2S5. 下列一样浓度的稀溶液,蒸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
工程化学练习题答案1-(2)

工程化学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变化。
------------------- ()2.弹式量热计所测得的热效应,应是恒压热效应Q P。
-------------------------- ()3.金刚石和臭氧都是单质,因此它们△f H m○–值为零。
--------------------------- -( )4.指定单质在标准态时△f H m○–、△f G为零,但S m○–不为零。
---------------------()m5.有一理想晶体,微观粒子排列完整且有严格的顺序。
这种情况下,微观状态数只有一种,其熵值应该为零。
---------------------------------------------------------- ()6.△r S m○–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 ) 7.如果反应的△r G m○–>0,则该反应在热力学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 -( ) 8.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将成为自发反应。
---------------------- ()9.盐的结晶过程使溶液的混乱度降低,所以结晶总是熵减的过程,是非自发的。
----()10.一般情况下,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总是增加的。
---()11.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也增加,这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
---()1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 ) 13.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 ( ) 14. 正催化剂使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 ()15.平衡常数很大或很小的反应都是可逆程度很小的反应。
工程化学习题(第五章)

工程化学习题(第五章)一.选择题1.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A.3s B.3pXC.3p zD.3d z2.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A.3,2,+1,+1/2B.2,1,+1,-1/2C.3,1,0,-1/2D.3,1,-1,-1/23.第四周期中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A.4个B.5个C.6个D.7个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电子走“8”字形B.主量子数为2时,有2s、2p两个轨道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D.电子云是波函数┃ф┃2在空间分布的图像5.基态原子的第五电子层只有两个电子,则该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肯定为()A.8个B.18个C.8—18个D.8—32个6.主量子数n=4能级层中的亚层数是()A.3B.4C.5D.67.下列关于屏蔽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4s电子屏蔽常数б4S反映了4s电子屏蔽原子核作用的大小B.当主量子n和核电荷数Z相同的两个电子,δ值越大,电子的能量就越低C.主量子数n相同,角量子数l愈大,电子的屏蔽作用增大D.当屏蔽电子数目愈多或被屏蔽电子离核愈远时,δ值也愈大8.3d电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1个峰B.2个峰C.3个峰D.4个峰9.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接近的一组是()A.Ne、Ar、Kr、Xe B.Mg、Ca、Sr、BaC.B、C、N、OD.Cr、Mn、Fe、Co10.下列元素中,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A.Nb 4d45s1 B.Nd 4f45d06s2 C.Ne 3s23p6 D.Ni 3d84s211.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正确的是()A.3d94s2B.3d44s2C.4d105s0D.4d85s212.具有下列电子构型的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13.第二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所具有的电子结构是()A.1s2B.1s22s1C.1s22s2D.1s22s22p114.某元素基态原子失去了3个电子后,角量子数为2的轨道半充满,其原子序数为()A.24B.25C.26D.2715.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排列正确的是()A.F>N>OB.O>Cl>FC.As>P>H D.Cl>S>As二.填空题1.根据现代结构理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来描述,它在习惯上被称为▁▁▁▁▁;┃ф┃2表示▁▁▁▁▁,它的形象化表示是▁▁▁▁▁。
化学工程试题及答案

化学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氢氧化钠D. 硫酸答案:D2. 化学工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C. 改变反应速率D. 降低反应温度答案:C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化学工程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A. 蒸馏B. 萃取C. 沉淀D. 过滤答案:C4.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系统将如何响应?A. 保持不变B. 向减弱外部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C. 向增强外部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D. 无法预测答案:B5. 在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分离气体和液体?A. 反应器B. 分离塔C. 蒸发器D. 压缩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工生产中,______是用于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
答案:催化剂2. 蒸馏过程中,______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答案:沸点3. 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______方程来描述。
答案:Arrhenius4. 在化工过程中,______是用于描述物质传递过程的基本方程之一。
答案:Fick's Law5. 化工设备的设计中,______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
答案:压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化工生产中反应器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化工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器类型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搅拌釜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固定不动,适用于气体和固体催化剂之间的反应;流化床反应器中催化剂以颗粒状存在,气体通过时使催化剂颗粒悬浮,适用于快速反应和高热效应的反应;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反应物在搅拌下混合,适用于液相反应和需要良好混合的场合。
2. 描述化工过程中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种流体之间的热传递来实现温度的调节。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合金?A. 不锈钢B. 黄铜C. 纯铁D. 铝合金答案:C2.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取决于: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表面积C. 反应物的温度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A. 熵B. 焓C. 能量守恒D. 质量守恒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4. 在化学工程中,_______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答案:化学平衡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_______,第二定律表明能量_______。
答案:守恒;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答案: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它本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但并不改变反应的化学平衡。
催化剂的特点包括高效性、选择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7. 解释什么是化学动力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包括研究反应速率如何随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其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或温度来调节。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 v = k[A]^m[B]^n \),其中 \( k \) 是速率常数,\( [A] \) 和 \( [B] \) 分别是反应物 A 和 B 的浓度。
已知 \( k = 0.05 \, \text{mol}^{-1}\text{L}^{-1}\text{s}^{-1} \),\( m = 1 \),\( n = 2 \),\( [A] = 0.1 \, \text{mol/L} \),\( [B] = 0.05 \, \text{mol/L} \)。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酸?A. HClB. NaOHC. CH3COOHD. H2SO4答案:B2. 金属的腐蚀主要发生在哪种环境中?A. 真空B. 干燥空气C. 潮湿空气D. 惰性气体答案:C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式?A. 改变温度B. 改变压力C. 改变催化剂D. 改变反应物浓度答案:C4. 以下化合物中,哪种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2OD. NaOH答案:C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时,系统会如何反应?A. 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B. 向加强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C. 保持不变D. 随机移动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半导体?A. 硅B. 锗C. 铜D. 砷化镓答案:C7. 以下哪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氧B. 铁C. 铝D. 碳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碱?A. KOHB. NH3C. Ca(OH)2D. NaOH答案:B9.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C. 2H2 + O2 → 2H2OD. 3NO2 + H2O → 2HNO3 + NO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蔗糖D. 氯化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常是______。
答案:mol/(L·s)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答案:H+ + OH- → H2O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g/mol4. 化学平衡常数的符号是______。
答案:K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
答案:ΔU = Q - W6.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
答案:泡利不相容原理7. 金属腐蚀的两种主要类型是______和______。
大学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工程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
A. 钠B. 钾C. 钙D. 铝2.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与温度的关系是()。
A. 温度升高,Kc增大B. 温度降低,Kc增大C. 温度升高,Kc减小D. 温度对Kc没有影响3.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
A. 醋酸B. 蔗糖C. 氯化钠D. 酒精4.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可逆反应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变化时,系统会()。
A. 保持现状B. 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C. 向增强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D. 不受影响5.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的()。
A. 硫酸铜:CuSO4B. 硫酸亚铁:FeSO4C. 硫酸铁:Fe2(SO4)3D. 硫酸铝:Al2(SO4)36.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
A. 各组分气体压强之和B. 各组分气体压强之积C. 各组分气体体积之和D. 各组分气体质量之和7.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 氯化钠B. 硝酸钾C. 氢氧化钙D. 硫酸铵8. 以下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 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9. 以下哪种物质是两性物质()。
A. 氢氧化铝B. 碳酸钠C. 氢氧化钠D. 硫酸10.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表明()。
A. 气体分子间有空隙B. 气体分子间无空隙C. 气体分子间空隙相等D. 气体分子间空隙不等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 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
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一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B )A.氢气在盛有氯气的密闭绝热容器中燃烧B.反应N2O4(g)→2NO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C.氢氧化钠与盐酸在烧杯里反应D.用水壶烧开水2.如果某一封闭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变到初始状态,则体系的( C )A.Q=0 W=0 △U=0 △H=0 B.Q≠0 W=0 △U=0 △H=QC.Q= —W △U=Q+W △H=0 D.Q≠—W △U=Q+W △H=03.下列符号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E )A.T B.△H C.P D.U E.Q4.下列物质的△f H m D )A.Fe(s) B.C(石墨) C.Ne(g) D.Cl2(l)5.定温下,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熵变数值最大?( D )A.CO2(g)===C(s)+O2(g)B.2SO3(g)===2SO2(g)+O2(g)C.CaSO4·2H2O(s)===CaSO4(s)+2H2O(l)D.2NH3(g)===3H2(g)+N2(g)6.在等温和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mol-1,表明该反应( C )A.一定自发B一定不自发C是否自发还需具体分析D达到平衡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Zn(s)+1/2O2(g)===ZnO(s)△r H m KJ·mol-1Hg(l)+1/2O2(g)=== HgO(s)△r H KJ·mol-1由此可知Zn(s)+ HgO(s)=== ZnO(s)+ Hg(l)的△r H C )A.— KJ·mol-1 B.515 KJ·mol-1C.— KJ·mol-1 D.无法计算8.某温度时,反应3H2(g)+N2(g)===2NH3(g K1NH3(g)===3/2 H2(g)+1/2 N2(g)的平衡常数K2 D )A.C.1/ K1.9.在等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其平衡常数( C )A.增大 B.减小.不变 D.难以判断10.某反应在973K时为×10-2,1173K时K B )反应A.放热 B.吸热 C.无法判断二、计算题例1.N2O5在气相中的分解反应为2 N2O5(g)→4NO2(g)+O2(g)已知338K时,K1=×10-3S-1;318K时, K2=×10-4S-1。
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a和298K时的速率常数K3。
解:已知T1=338K,K1=×10-3S-1T2=318K,K2=×10-4S-1依公式lg K1/ K2=Ea/(1/T2-1/T1)得Ea=(T1·T2/T1-T2) lg K1/ K2=××(338×318/338-318) ×10-3/×10-4=102KJ·mol-1298K时的速率常数K3 lg K1/ K3=Ea/(1/T3-1/T1)lg K3=lg K1-Ea/(1/T3-1/T1)=×10-3-102×103/×(1/298-1/338) = K3=×10-5S-1例2:已知反应NO(g)+1/2Br2(l) NOBr(g)(溴化亚硝酰)25℃时的平衡常数K1 =×10-15;液体溴在25℃时的蒸气压为。
求25℃时反应NO(g)+1/2Br2(g) NOBr(g)的平衡常数K解:已知25℃时NO(g)+1/2Br2(l) NOBr(g) (1); 1 10-15从25℃时液溴的饱和蒸气压可得液态溴转化为气态溴的平衡常数Br2(l) Br2(g) (2)2 ==1/2Br2(l) 1/2Br2(g) (3)3 = K2=由反应式(1)-得NO(g)+2(g)K =P(NOBr)/P /[P(NO) /P ]·[[P(Br2) /P ]1/2=K1 ×1/ K3 =×10-15/=×10-15例3:某容器中充有N2O4和NO2的混合物,n(N2O4):n(NO2)=:在308K,条件下,发生反应N2O4(g) 2 NO2(g);K (308K)=(1)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2)使上述反应系统体积减小到1/2,反应在308K,条件下进行,平衡向何方移动?在新的平衡条件下,系统的各组分分压改变了多少?解:此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的,设反应开始时n(N2O4)=则n(NO2)=;P总=N2O4(g) 2 NO2(g)始衡-X +2X平衡时,n总=-X ++2X=+X,各物质分压为P(N2O4)=(-X)/(+X)·P总P2)=(+2X X)·P总K =[P(NO2)/P ]2/[P(N2O4)/ P ]=[(+2X)/(+X)]2·P总/[(-X)/(+X)]·P=[(+2X)2×]/(-X)(+X)××10-3 X=P(N2O4)=-/+×=P(NO2)=(+2×)/+×= MPa(2)在已达上述平衡状态时,对系统施加压力达到时,P(N2O4)=2× MPa= MPaP(NO2)=2× MPa= MPaQ=[P(NO2)/P ]/[P(N2O4)/ P ][×10-3]2/×10-3=Q>K ,平衡向左移动,即向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计算新平衡条件下各物质的分压可不管反应途径N2O4(g) 2 NO2(g)始衡-y +2y平衡时,n总=-y ++2 y=+y,P总=P(N2O4)=(-y)/(+y)·P总P(NO2)=(+2 y)/(+y)·P总K =[P(NO2)/P ]2/[P(N2O4)/ P ]=(+2 y)2×/+y)(-y)××10-3 y=P(N2O4)=-/(+)×= MPaP(NO2)=(+2×)/(+)×= MPa△P(N2O4)= MPa-= MPa△P(NO2)= MPa- MPa= MPa当P总从 MPa增加到时, P(N2O4)和P(NO2)均增加,但P(N2O4)的更多,说明平衡向左移动了。
例4:估算CaCO3分解的最低温度已知:△H f (CaCO3)=-·mol-1△H f (CaO)=-·mol-1△H f (CO2)=-·mol-1S (CaCO3)=·mol-1·K-1S=·mol-1·K-1S2)=·mol-1·K-1解:CaCO3(S)→CaO(S)+CO2(g)依据公式△G=△H-T△S,当CaCO3(S)分解时,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G=0,即T转H (298K)/△S (298K)△H (298K)=[1×△H f (CaO,S)+1×△H f (CO2,g)]-1×△H(CaCO3,s)=[1×(-+1×(-] -1×(-=KJ·mol-1△S (298K)=[1×S (CaO,S) +1×S (CO2,g)] -1×S(CaCO3,s)=(1×+1×-1×=J·mol-1·K-1T分解=△H (298K)/△S (298K)=×103 J·mol-1/J·mol-1·K-1=1121K例5:计算320K时反应HI(g,1/2H2(g,×10-3 MPa)+1/2I2(g,×10-3 MPa)的平衡常数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要计算平衡常数,必须先确定该温度下的△G ,忽略温度对△H S 的影响,则T ≈△(298K)S (298K)△H (298K)=1/2△H f (H2,g)+1/2△H f (I2,g)-△ f (HI,g)=1/2×0+1/2×-=KJ·mol-1△S (298K)=1/2S (H2,g)+1/2S (I2,g) -S (HI,g)=1/2×+1/2×-=- J·mol-1·K-1△G (320K) =△(298K)-T△(298K)=-320×(-×10-3= KJ·mol-1△G (320K) =-(320K)lgK (320K)=-△G (320K)/=-×103/××320=-K (320K)=×10-2△G(320K)=△G (320K)+=+××320×10-3×lg[1/2·1/2]/[]=- KJ·mol-1△G<0,反应能向正向进行。
习题课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根据稀释定律,弱酸的浓度越小,其解离度就越大,因此酸性也越强。
B.两种酸HX和HY的水溶液具有相同的PH值,则这两种酸的浓度必然相等。
C.多元弱酸溶液中,由于Ka1 >>Ka2 ,故计算多元弱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时,可近似地用一级解离平衡进行计算。
D.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Ki 不仅与溶液温度有关,而且与其浓度有关。
2.将浓度为·L-1的HAc+)为-1A. B. C. D.1/2 K HAc3.在HAc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时,HAc解离度增大的是( CD )A.NaAc B.NH32.H2O4.已知氢硫酸的Ka1 =×10-8,Ka2 =×10-12, mol·L-1的H2S溶液的PH值为( A )A. B. C. D.5.在2L的 mol·L-1HAc溶液中加入2L的 mol·L-1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C(H+)为()mol·L-1 A.×10-3 B.×10-4 C .×10-5 D .×10-56.将PH=和PH=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等量混合,所得溶液的PH值为( C )A. B. C. D.7K SP,则其溶解度A.S= K SP B.3 K SP /2 C.K SP D.3 K SP /48.Mg(OH)2在下列那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A )A.纯水 B. mol·L-1的MgCl2溶液中C. mol·L-1的Ba(OH)2溶液中 D. mol·L-1的NaOH溶液中二.1.实验测得·L-1HAc溶液的PH值为,求该HAc溶液的离解度和HAc的离解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