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学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共44页共44页
禁毒学概论 (2)

现阶段毒品犯罪形势和对策郑岸贤12本治二201231011402512013年12月29日凌晨,3000全副武装警力悄无声息地进入广东省汕尾市博社村,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对该村的毒贩进行抓捕。
到第二天,一共被带走182名参与制毒销毒的人员以及充当保护伞的国家公务人员。
这声惊雷,成为了广东省“雷霆扫毒”行动中的高潮。
而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行动中,一共侦破毒品案件18923宗,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0403人,打掉各类制贩毒团伙320个,捣毁制毒厂点361个。
缴获毒品总量14.1吨,环比上升280%,其中冰毒6.3吨、氯胺酮5.6吨,缴获各类易制毒化学品320多吨;缴获毒资人民币15946万元、运毒汽车461辆;暗访整治娱乐场所797家;查处各类吸毒违法人员9.72万名,其中依法强制隔离戒毒4.74万名。
从以上的数字来说是可喜的,但在另一方面,又凸显出了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形式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作为全国31个(不包括港澳台)的一份子,广东省就已经查处如此多的犯罪分子以及如此多的毒品,那全国又该是一个怎样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公害,在当今的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开它的浩劫。
20 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毒品消费市场特别是欧美毒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刺激下,世界范围内的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的高峰。
毒潮步步渗透,撞开了中国的国门。
自毒品从我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广西涌入,随后四川、广东出现了毒品泛滥,接着,毒潮不断向全国渗透蔓延。
而此次陆丰博社村的全村制毒案,将使村子里的不少人家出现“老无所养”“终无人送”的情景出现!而那些毒品泛滥的地方,同样会出现这样情况,要是不加以控制,将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地步!一、毒品犯罪的现状现状一,截止2013年6月底,广东省广东登记吸毒人员373500人,占全国吸毒人员的六分之一。
全省吸毒人员全国第一,制毒犯罪全国第一,毒品集散全国第一。
现状二,广东省已经成为制销毒的集散地和中心地带,从陆丰的案件中可以看出,每年从广东省流出的毒品数量之大和在全国范围的传播之广。
涉毒犯罪ppt课件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法源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 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 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贩卖、 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 不以纯度折算。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 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容留他人吸毒罪
第三百五十四条 容留他人吸食、注 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者管制,并处罚金。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贩卖毒品罪——法源
第三百五十五条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 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 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 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 药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 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或者以 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 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认定
3、关于把假毒品误认为真毒品贩卖的定 性
应按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理论来解决。 此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本罪的故 意,客观上实施了贩卖行为,仅仅因为发 生了错误认识而卖出了假毒品,因此,对 其仍应以贩卖毒品罪(未遂)论处。
认定
4、关于本罪的共犯 (1)根据《刑法》第349条第3款的规定,
大学本科专业(公安学类-禁毒学)

大学本科专业(公安学类-禁毒学),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一、背景介绍A. 公安学类专业的发展历程B. 禁毒学专业的发展历程C. 禁毒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二、大学本科专业(公安学类-禁毒学)的基本介绍A. 专业名称及简介B. 专业设置及学制C. 专业目标及培养方案三、禁毒学专业所学具体内容A. 禁毒学基础理论B. 禁毒工作相关法律法规C. 禁毒工作实践技能四、禁毒学专业的发展方向A. 从事公安机关禁毒工作B. 从事药品犯罪侦查工作C. 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五、禁毒学专业的就业前景A. 禁毒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B. 禁毒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分析C. 禁毒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六、禁毒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A. 禁毒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B. 禁毒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C. 禁毒学专业教学实践探索七、对禁毒工作发展的思考A. 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B. 禁毒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C. 禁毒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八、结论A. 禁毒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B. 禁毒学专业在为禁毒工作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大学本科教育带来新的思考C. 禁毒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摘要:本文将就大学本科专业(公安学类-禁毒学)的相关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进行阐述。
禁毒学是公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社会对毒品危害的影响,及对策实施的科学。
该学科的学习内容主要有毒品的种类、性质、特征、制造、贩卖等方面的知识;毒品侦查、取证、审讯等技能;毒品预防、康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战略与策略;毒品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医学等方面的理论。
此外,在学习实践中,还需要加强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
禁毒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毒品制造、贩卖、使用及防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社会提供科学的毒品防控对策;二是对毒品犯罪进行研究,提高公安部门的打击能力和掌握技能;三是开展毒品预防、康复、社会控制等工作,提高毒品防控能力;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的禁毒组织进行合作,提高我国在禁毒领域的国际地位。
禁毒学作业

危害;1经济损失;2人力资源的损失;3家庭损失;4损害身体健康。
8什么是毒品和涉毒行为控制?
广义;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手段方法。对毒品及社会成员的涉毒行为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进行指导约束。以减少并最终消灭毒品危害,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过程。
26实验室检验毒品要求送检的样品必须符合什么要求?
送检样品要未受到污染、要均匀和具有代表性,送检样品要充足。
27易制毒化学品的初步认定的注意事项?
1安全问题、防腐蚀、放刺激。2开封拆包装及液桶、缸时,注意有缓冲的时间和空间。3可疑物的气味,只能用手轻扇用浅呼吸嗅别。4应注意定期检查,以保障所有试剂有效。
1禁毒学的概念?
是研究控制毒品及涉毒行为的规律,旨在减少并最终消灭毒品危害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独立学科。
2禁毒学的学科性质?
禁毒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独立学科,它是公安学的分支学科,属于一门新型的社会学科。
3禁毒学的研究对象?
控制毒品与涉毒行为的规律。
4禁毒学与刑事侦查学的关系?
联系;1禁毒工作和刑事侦查工作的实施主体相同,即皆为公安机关。2禁毒工作与刑事侦查工作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具有一致性。3禁毒工作和刑事侦查工作的部分侦查谋略、措施和方法相同。
狭义;是指毒品违法犯罪实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9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的基本特征?
1统一性;2强制性;3多重性;4闭环性。
10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分别是什么?
积极性控制;运用舆论宣传教育。
消极性控制;用惩罚性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11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的功能具体有哪些?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病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
3、毒品犯罪:是指违反禁毒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是指触犯刑法,从事与毒品有关的犯罪活动的案件,包括种植、制造、走私、贩卖、运输、窝藏、非法持有和引诱、教唆、帮助他人消费毒品的行为。
5、案情分析:是对案情进行的综合研究、分析和判断。
6、公开查缉:是指执法部门在毒品运输的主要通道上,依法对特定范围内可能藏匿毒品的人、物、车辆、飞机、轮船等进行公开检查。
以期查获毒品、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专门工作。
7、季度特情:是公安机关的禁毒部门用以发现、控制侦查毒品犯罪案件的一支秘密侦查力量,是公安机关同毒品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8、金融调查:是禁毒部门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协助下,从涉毒资金的流通环节中追查其来源与去向,达到追缴毒品贩子的非法收益、发现犯罪线索的目的,以彻底地打击毒品犯罪的一种措施手段。
9、毒品犯罪情报:是指为打击和预防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和信息及其分析研究结果。
10、毒品犯罪情报的搜集是指禁毒部门通过公开和秘密的途径与方法,积极主动地寻找、发现、获取、吸收有关毒品犯罪情报的过程。
11、毒品犯罪情报分析,是指搜集获取的毒品犯罪的真假、正误、轻重、缓急等方面进行鉴别、分析、判断的过程,即对毒品犯罪情报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
12、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常用措施:是指公安机关在侦破毒品犯罪案件中普遍采用的,并由侦查人员所必须掌握、使用的侦查措施。
包括:调查访问、侦查讯问、搜查扣押、突袭行动、金融调查、查询冻结。
13、调查访问:是侦查部门为查明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发现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线索,获取毒品犯罪的证据,甄别毒品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向有关人员或知情人员了解、核实、查证与毒品犯罪有关的问题的一项常用措施。
禁毒学毒品犯罪案件侦查ppt课件

1. 配合专案侦查,发现案件线索 2. 配合刑嫌调查,打击预谋犯罪 3. 配合外线侦查,发现或获取罪证 4. 配合内线侦查,掌握犯罪动向 5. 配合讯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
24
涉毒资产调查,是指缉毒执法部门在银行等金融 机构的配合下,对毒品犯罪收益和可能用于毒品 犯罪的可疑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调查,达到追缴 毒品犯罪的非法收益、发现毒品犯罪线索的目的, 从而彻底打击毒品犯罪的一种侦查措施。
20
1. 作出实施控制下的交付的决定 2. 拟定控制下的交付的方案
21
严密控制毒品和逆用人员 实施统一指挥 充分准备、灵活处置 在保证毒品、毒资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要尽
快、更多的发现犯罪嫌疑人 使用技侦手段,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监控和
案件的取证
22
技术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工作中,依照国家 法律赋予的权力,利用特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发现、 收集重大犯罪线索和证据,以配合侦查破案的一 种特殊的秘密侦查措施,简称“技侦” 主要有电子侦听、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 照、秘密录像、邮件检查等秘密的专门技术手段
10
严格遵守“严密控制,积极侦查,内紧外松,不 露行迹。”的原则。
11
化装侦查的概念,是指侦查人员在缉毒部门 的领导、指挥和策划下,或者在内线人员的 策应下,化装成特定身份的人员,伺机接近 或打入毒品犯罪团伙或查工作的一种 外线侦查措施。
12
化装侦查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应环境。 (社会化,群众化)
1
毒品犯罪案件常用的侦查手段和措施,是指公安机关 在侦破毒品犯罪案件时经常采用的,侦查人员必须掌握、使 用的侦查手段和措施。
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手段和措施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 种: 公开查缉 外线侦查 内线侦查 控制下交付 技术侦查手段 涉毒资产调查
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涉及毒品的犯罪。
一共十二个罪名,分述如下: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
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行为犯,不论数量多少均定罪处罚(不折算纯度)。
须注意的有:A)居间介绍买卖毒品的(不管是否获利)――贩卖毒品罪共犯。
B)利用、教唆未成年人犯或向未成年人出售的――本罪从重处罚。
C)故意贩卖假毒品骗取钱财的――诈骗罪。
D)误将假毒品当作真毒品贩卖--贩卖毒品罪(未遂)。
处罚(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5年有期、无期、死刑 + 没收财产: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②集团首要分子;③武装掩护的;④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⑤参与有组织国际贩毒;(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第二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一)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二十克以上不满一百克;(二)大麻油一千克以上不满五千克,大麻脂二千克以上不满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三十千克以上不满一百五十千克;(三)可卡因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四)吗啡二十克以上不满一百克;(五)度冷丁(杜冷丁)五十克以上不满二百五十克(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百支以上不满二千五百支,50mg/支规格的一千支以上不满五千支;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千片以上不满一万片,50mg/片规格的一千片以上不满五千片);(六)盐酸二氢埃托啡二毫克以上不满十毫克(针剂或者片剂20μg/支、片规格的一百支、片以上不满五百支、片);(七)咖啡因五十千克以上不满二百千克;(八)罂粟壳五十千克以上不满二百千克;(九)上述毒品以外的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侦查途径?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侦查途径?(一) 内线侦查:1、隐蔽力量贴靠;2、拉出“逆用”。
(二) 技术手段侦查:1、交控对象要准确、2、交控要求要明确、3、认真分析研究监控材料、4、要协同作战、5、严格坚持审批制度;(三) 金融调查:了解涉毒洗钱案件的规律,正确把握追缴范围。
(四) 控制下交付:将毒品至于警方的严明监视、控制下。
毒品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包括贩毒、运输、制造毒品等。
有毒品犯罪事实的发生时,公安机关需要立案侦查。
那么,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和侦查途径有哪些呢?今天,小编为您介绍。
▲(一) 内线侦查毒品案件隐蔽性很强,在侦破毒品案件过程中,必须设法了解毒品活动的有关情况,如毒品的数量、隐藏地点、运输方式、贩毒人员、有无武装、启运时间和交付时间、地点等。
这些情况靠外围调查是很难获取的,必须依靠内线侦查。
内线侦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隐蔽力量贴靠隐蔽力量贴靠分为主动贴靠和被动贴靠两种情况。
所谓主动贴靠,是在毒品案件的预谋阶段,为近一步摸清贩毒分子的活动情况,取得犯罪证据,选择条件合适的隐蔽力量主动进攻,贴靠贩毒分子,以便随时了解贩毒活动的有关情况。
所谓被动贴靠,是指贩毒分子主动找到隐蔽力量,要求其在贩毒活动中担任一些任务,如运输毒品等。
隐蔽力量在缉毒侦查部门的指挥下,打入贩毒分子内部,以便随时了解贩毒活动内容,调动贩毒分子,促其暴露,使其落入我方设计的圈套。
2、拉出“逆用”有些贩毒案件隐蔽力量可能无法贴靠,在这种情况下为改变侦查的被动状态,可以选择贩毒分子中的合适人物进行拉拢、教育,使其为公机关的侦查服务。
在缉毒实践中可以被拉出“逆用”的贩毒人员主要包括运输毒品人员、坦白自首的贩毒分子以及了解对整个贩毒活动或者知晓关键情节的其他涉案人员。
▲(二) 技术手段侦查毒品犯罪分子一般比普通刑事犯罪分子具有更强的反侦查意识,同时因为毒品案件侦破周期较长、地域跨越较大,在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使用技术侦查手段难度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