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毒品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1、犯罪主体的职业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都各有特点从已生效的268件327人毒品案件中,可以看出犯罪人员职业结构仍以无业人员为主,无业人员为202人,占61.8%。
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为主,初中文化205人,小学、文盲或半文盲96人,两者占92%。
受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加上一些外来人员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更是因为贪图毒品犯罪的高额利润,外来务工人员(指具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外来人员)贩毒数量急剧上升,人数达71人,占21.7%,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
犯罪分子呈现明显区域特点,以四川、贵州、江西、湖北为主,其中四川、贵州两地为188人,占57.5%。
浙江省内74人,占22.6%,其中瑞安本地34人,占10.4%(详见图三)。
从犯罪人员年龄结构来看,以中、青年为主,占88.17%,未成年贩毒也不少。
生效判决中,未成年犯52人,占15.9%。
从犯罪人员性别结构来看,毒品犯罪中女性犯罪已不容忽视,女性逐渐由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变成实施者。
生效判决中,女性19人,占6.98%,高于全部犯罪案件女性比例的3.4%。
2、毒品种类不断翻新,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仍以海洛因为主新型毒品隐蔽性强、携带方便、易服食,更便于小量贩售,给侦查机关的调查取证带来了困难,而且较高的科技含量对侦查机关也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原来人们所熟知的毒品主要有鸦片、海洛因,但近年来,在法院审理的各类毒品案件中又涉及到许多其他类型的毒品,如:大麻、冰毒(甲基苯丙胺)、K粉(氯胺酮)、麻古、摇头丸、甲基苯丙暗胺、三唑仑、吗啡等应有尽有,但海洛因仍占据“大壁江山”。
图四:生效判决案件中毒品种类分析海洛因冰毒(甲基苯丙胺)K粉(氯胺酮)其他合计不满10克10克以上不满50克50克以上不满10克10克以上不满50克50克以上不满10克10克以上不满50克50克以上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165197252822425767233579231011264322非法持有毒品11111211453、累犯特征并不明显,但“以贩养吸”现象仍比较突出与上年度相比存在较大差别,2017年生效的毒品案件中,累犯特征并不明显,约为20人,仅占6.1%,与上年同期相比约下降5个百分点。
刍议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索, 主动寻找战机, 打击毒品犯罪。同时使用特殊的侦查手段来对付现代的毒品犯罪, 建立相应的情报机构 , 形成完善的毒
品情报处理的科学机制, 以及时了解犯罪动向, 掌握侦查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 词 毒 品犯 罪 侦 查对策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 : 98 D 1
毒品犯罪的特点
文献标 识码 : A
部 分 , 强化 以下 几个 方 面 的 内容 : 应 ( ) 分 运 用秘 密侦 查 手 段取 证 一 充
海洛因为主的鸦片类毒品仍是世界毒品消 费的主体 , 因此毒品种植、 ( 金三角、 银三角和金新月) 也都是跨国地 区。 一个 国家查获毒品犯罪 案件 , 往往牵涉好几个 国家和地区。我 国处在东南亚金三角的北面, 门, 进入国际市场。据联合国统计 , 全球 目前至少有 2亿多人遭受毒 品侵害, 10 有 0 万人从事国际贩毒活动, 大宗毒品贩运活动基本上操 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贩毒集 团手中 。 针对境外毒枭藏身幕后, 遥控 指挥 向我贩毒的情况, 公安部锁定一批境外毒枭和重要毒贩, 搜集和 固定贩毒证据 , 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抓捕, 部署云南等地开展打击境 外毒枭的专项行动。 同时积极加强与缅甸、 老挝、 泰国、 菲律宾等 国家 的缉毒执法合作, 开展联合抓捕行动。2 0 0 6年, 先后抓获了陈伟华、 文坤全、 陈强、 肖云春 、 邵春天等 3 7名长期盘踞境外 的大毒枭和重要 亚的麦德林集团和卡利集团、 意大利和美国的黑手党、 墨西哥 , 日本、
世界上凡大批量的贩毒活动 , 几乎均系职业性的犯罪集团所为。 月云南省破获我国最大武装贩毒案, 缴获枪支 3 支, 6 火箭筒 6 手 支、 3 子弹 18 发、 5 6 发报机两台, 缴获毒品海洛因 2 6 公斤, 2. 8 从我国 已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看 , 团化、 集 职业化趋势非常明显。犯 榴弹 3 枚、
毒品犯罪特征及其侦查策略

毒品犯罪特征及侦查策略上世纪80年代毒品犯罪在我国死灰复燃后,各地禁毒专业队伍作为新的警种随毒情形势需要应运而生。
随着缉毒斗争的逐步深入,毒品案件侦查的策略研究和理论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禁毒司法实践中,笔者感到,研究毒品案件的侦查策略和方法,必须首先以毒品犯罪的特殊规律为切入点。
一、毒品犯罪的特征贩毒犯罪活动是目前毒品犯罪的主要行为方式,属刑事犯罪的范畴,但与一般刑事犯罪相比,又具有其独特性,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被害人的不特定性。
毒品对人体乃至社会都有极大危害,这也是我国刑法将毒品犯罪列入严重刑事犯罪的原因。
但对毒品交易而言,危害的对象却不是直接的、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
毒品买卖行为双方在明知犯罪的前提下,秘密地自愿交易,没有一般刑事犯罪意义上的被害人。
因此,毒品案件一般没有目击证人和报案人。
即使有些案件是经群众举报侦破的,但群众也只能提供某些可疑情况,不能提供直接证据,这与普通刑事案件有质的区别。
危害的滞后性。
一般刑事犯罪的危害是即时的,而毒品犯罪首先是跨地区将毒品大宗贩运至某地区,经批发、分销,最后零包卖到吸毒人手中。
从这个意义讲,一般刑事犯罪的危害是“现在时”,而毒品犯罪的危害是“将来时”。
种毒犯罪、制毒犯罪危害的滞后性就更为明显。
现场的模糊性。
一般刑事案件的现场是明确的,现场会不同程度地留下某些可证实犯罪行为的证据,如血迹、指纹、脚印、毛发及其它痕迹等。
贩毒犯罪的行为形式一般为“贩运”、“携带”、“交易”,是随毒品的流动和分散来实现的,没有特定有意义的现场,一般也不会留下痕迹,这就决定了毒品案件的“取证难”。
行为方式的隐蔽性。
一般的刑事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制裁,其行为也可能是隐蔽的,如预谋杀人、盗窃、抢劫等,但其行为方式的违法性却是显而易见的。
而毒品犯罪不同,它是通过毒品买卖赚取巨额差价实现的。
随着打击力度加大、刑罚加重,贩毒人员利用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科技手段,又采取了钱货分付、人货分离、临时改变交易地点、汇款付账、地下钱庄洗钱等多种逃避打击的方法,其行为方式的隐蔽性更为突出。
毒品专案侦查方案

毒品专案侦查方案毒品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的罪行,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刑事侦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毒品专案侦查方案,以期为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参考。
毒品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的特点是分散性、隐蔽性、复杂性、跨地域性和多元化,即毒品犯罪既有地区性特征,也有国际性特征,这给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挑战。
毒品专案侦查的重点毒品专案侦查的重点是打击销售和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毒品销售犯罪毒品销售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以非法手段获得毒品,通过网络、电话、街头等方式将毒品销售给他人的犯罪行为。
在侦查毒品销售犯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搜集线索:对于毒品交易行为的线索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包括基层社区、巡逻警员、扫黑除恶线索举报、公安信息网、公安部系统等。
•信息核查:对线索相关的信息进行核查,了解线索可靠性和价值。
•管理信息:建立毒品交易平台信息库,及时将线索录入到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
毒品制造犯罪毒品制造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化学合成、提炼、加工等方式制造毒品的犯罪行为。
在侦查毒品制造犯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破案特点:毒品制造犯罪的破案特点是证据难以获取、犯罪分子比较隐蔽,需要对毒品制造犯罪的流程、材料、设备、场所等进行调查和侦查。
•侦查手段:对毒品制造犯罪的侦查手段主要包括实地调查、隐蔽摸排、卧底侦查等。
毒品专案侦查的技术手段除了传统的警务手段外,毒品专案侦查还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侦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息检测全息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毒品的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扫描样品表面上的化学结构来获取毒品的信息,从而实现非破坏性检测和快速分析。
毒品犯罪情报系统毒品犯罪情报系统是一种信息化平台,可以汇集各级公安机关提供的各类毒品犯罪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挖掘、分析并加工的系统。
DNA分析DNA分析可以通过对毒品陈行人员的体液样本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关键人员和见证者,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证据。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侦查途径?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侦查途径?(一) 内线侦查:1、隐蔽力量贴靠;2、拉出“逆用”。
(二) 技术手段侦查:1、交控对象要准确、2、交控要求要明确、3、认真分析研究监控材料、4、要协同作战、5、严格坚持审批制度;(三) 金融调查:了解涉毒洗钱案件的规律,正确把握追缴范围。
(四) 控制下交付:将毒品至于警方的严明监视、控制下。
毒品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包括贩毒、运输、制造毒品等。
有毒品犯罪事实的发生时,公安机关需要立案侦查。
那么,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方法和侦查途径有哪些呢?今天,小编为您介绍。
▲(一) 内线侦查毒品案件隐蔽性很强,在侦破毒品案件过程中,必须设法了解毒品活动的有关情况,如毒品的数量、隐藏地点、运输方式、贩毒人员、有无武装、启运时间和交付时间、地点等。
这些情况靠外围调查是很难获取的,必须依靠内线侦查。
内线侦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隐蔽力量贴靠隐蔽力量贴靠分为主动贴靠和被动贴靠两种情况。
所谓主动贴靠,是在毒品案件的预谋阶段,为近一步摸清贩毒分子的活动情况,取得犯罪证据,选择条件合适的隐蔽力量主动进攻,贴靠贩毒分子,以便随时了解贩毒活动的有关情况。
所谓被动贴靠,是指贩毒分子主动找到隐蔽力量,要求其在贩毒活动中担任一些任务,如运输毒品等。
隐蔽力量在缉毒侦查部门的指挥下,打入贩毒分子内部,以便随时了解贩毒活动内容,调动贩毒分子,促其暴露,使其落入我方设计的圈套。
2、拉出“逆用”有些贩毒案件隐蔽力量可能无法贴靠,在这种情况下为改变侦查的被动状态,可以选择贩毒分子中的合适人物进行拉拢、教育,使其为公机关的侦查服务。
在缉毒实践中可以被拉出“逆用”的贩毒人员主要包括运输毒品人员、坦白自首的贩毒分子以及了解对整个贩毒活动或者知晓关键情节的其他涉案人员。
▲(二) 技术手段侦查毒品犯罪分子一般比普通刑事犯罪分子具有更强的反侦查意识,同时因为毒品案件侦破周期较长、地域跨越较大,在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使用技术侦查手段难度相对较大。
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策略,行政法范文.doc

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策略,行政法-:乔铁军(一)毒品案件侦查的特殊性毒。
犯辟的特征决定了毒品案件侦查具有与一般刑密案件侦查相区别的特殊性侦查的主动性一般刑事案什侦查,是在犯罪行为或危害结果发生后,公安机关接到报案∥经立案后,随即丌展侦查活动。
’侦查活动相对于犯罪活动而言是“过去时”,是被动的。
而毒品案件一般没有特定的投案人、被害人,大多是从获取有关情报、线索开始侦查活动的,即”侦查的起点是情报。
侦查的目的是追踪即将实施的犯罪行为,并设法抓捕嫌疑人制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相对于犯罪活动而言,这种侦查是“现在进行时”。
也就是说,毒品案件的发现和侦查一般足山公安机关主动进行的。
2、侦查效益的双重性侦查效益是指通过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所达到的社会效益。
一般犯罪侦查都具有打击和预防双重效益,但并不是每一利一犯罪都会不断地继续和重复,所以其预防作用具有突然性。
而毒品犯罪具有流程性和周期性特点,毒钴的种植、生产、制造、运输、贩卖具有连续性,只要毒品或犯罪人没有打掉,必将导致犯罪不断进行和延续,直至引发吸毒并催生其它违法犯罪。
冈此,及时侦破毒品案件,’抓获嫌疑人,及时收缴毒品,具有直接预防后续犯罪作用。
其打击和预防的双重作用较其他案件侦查更为突出。
3、破获案件的n寸机性毒品案件侦查中破案的适时性(时机性)是指正确把握破案时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战果,争取一网打尽。
由于毒品犯罪具有流程性、周期性、连续性特点;犯罪环节多,一案能否将嫌疑人和大宗毒品全部收入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尽量在毒品分销前收网,否则一旦毒品分销进入零包贩卖状态,就很难控制,会从多途径很快落到吸毒者于巾,形成现实危害。
4、缉毒侦杏的协作性毒品案件的流程性、周期性以及跨国、跨区域的犯罪特点,决定了毒品犯罪侦查必须充分依靠协作。
缉毒协作的范围t分广泛,实践中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地区问协作,包括跨国的国际侦查协作和国内跨地区协作。
二是职能部门问协作,包括公安、海关、边防以及铁路、交通、林业、民航、药监、卫生、邮政等部门的协作。
当前毒品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当前毒品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在⽇常⽣活中,我们都知道毒品给⼈们带来的危害,对此⼤家都深恶痛绝,但还是有些不法分⼦,利⽤其赚取利益,对此我们国家⼀直以来也是强⼒打击的态度,下⾯店铺⼩编为⼤家介绍⼀下关于当前毒品犯罪有什么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当前毒品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毒品犯罪如何防⽌
1、加强对禁毒⼯作的领导、落实措施、形成合⼒。
2、加⼤宣传⼒度,教育群众远离毒品。
3、保持严打⾼压态势,加强毒品犯罪打击⼒度。
4、加强经济发展,提⾼⼈民的⽣活质量。
5、加强毒品违法犯罪的预测。
6、加强对毒品违法犯罪的预防⼯作。
从上⾯店铺⼩编为⼤家介绍的关于毒品的问题,相信⼤家都有了⼀定的了解。
毒品给⼈们带来了不仅是⾦钱上的伤害,更是⾝体伤害,严重的甚⾄造成妻离⼦散,家破⼈亡,故⼤家对此⼀定不要沾染,如有的话也要马上戒毒。
更多相关法律问题,⼤家也可以咨询店铺的律师。
浅谈毒品犯罪的惩治对策与措施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用户对网络毒品犯罪的防范意识,鼓励用 户积极举报涉毒线索。
案例三:青少年涉毒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措施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关爱 和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
学校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禁毒宣传,提高青少年 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报告目的与意义
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毒品犯罪的成因和特 点,提出相应的惩治对策和措施,为 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报告对于提高全社会对毒品犯罪的认 识,推动禁毒工作的深入开展,维护 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 义。
02
毒品犯罪的法律法规与惩治制度
国内法律法规对毒品犯罪的规定
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明确禁止毒品犯 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 康,维护社会秩序。
• 强化源头治理:现有的惩治对策主要集中在毒品流通环节,对毒品生产源头的 打击力度相对较弱。我国应加强对毒品生产源头的治理,通过摧毁制毒窝点、 抓捕制毒分子等手段,从根本上遏制毒品犯罪的滋生。
• 完善法律法规:随着毒品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和升级,现有的法律法规在某些 方面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我国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打击毒 品犯罪的需要。同时,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的研究,为法律法规的完善提供科 学依据。
02
简化审判程序,提高审判效率,确保毒品犯罪案件快审快结。
强化队伍建设
03
加强对禁毒部门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惩
治毒品犯罪提供有力保障。
04
毒品犯罪惩治措施
对毒品犯罪的经济制裁和没收财产
1 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摘要:毒品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刑事犯罪,具有隐蔽性、组织性、国际性、暴力性、秘密性等特征。
毒品犯罪这些特征使得查缉毒品犯罪组织和犯人具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毒品犯罪的特征,文章探讨了毒品犯罪的侦查对策。
关键词:毒品犯罪;秘密性;特殊侦查措施
一、毒品犯罪的特点
毒品犯罪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具有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一)作案手段具有强隐蔽性
首先,毒品运输方式的隐蔽性。
贩毒分子为了躲避侦查,一般采取在毒品运输过程中采取隐蔽性措施,包括:(1)人货分离,利用合法的运输工具,如铁路、航空、邮轮等,将毒品伪装成邮件邮包邮寄,自己不携带毒品;(2)利用不知情的人做工具运送毒品。
自己随车监控;(3)将毒品伪装或藏匿,雇人押运或随车押运;(4)运输毒品的工具躲避各种检查关卡,跨境跨区域贩毒等等。
其次,利用各种隐蔽方式藏毒。
毒贩在贩运毒品的过程中,挖空心思,手段不断翻新,凡是能够藏匿毒品的物品均可能作为工具用于藏毒。
最常见的有:(1)混装藏毒。
常见的混装毒品工具大多为随身携带物品。
(2)空心部位藏毒。
利用皮鞋、胶鞋底(跟)部,书籍、砧板、家具、电器、机器等中心部位或掏空部位藏毒。
(3)夹层藏毒。
利用纸箱、木箱、竹萝、水壶、茶杯、饮料筒、帽子、头巾、衣领、衣裤口袋、腰带、棉絮等制作夹层藏毒。
(4)人体藏毒。
为掩人耳目。
将毒品藏匿于身体隐蔽部位。
等等。
最后,交易过程的隐蔽性。
交易是毒贩最后一道难关(如果不考虑洗钱的因素),在此阶段,由于交易双方不完全信任对方,毒贩会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己。
包括:(1)交易时利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不断变换时间、地点,待双方谈妥价格,验过毒资后,才在另外一个地方交货;(2)将毒品藏到大型商场存包柜,待买方将毒资存到其指定账户上,再告知其存货柜号码等等。
(二)贩毒有组织化、暴力化
首先,毒品犯罪具有流程性和周期性特点。
所谓流程性是指毒品的非法种植、生产加工、制造和贩卖以及洗钱呈现前后相继、互为制约和影响的特点。
毒品犯罪的周期性是指毒品的非法滥用和毒品犯罪互相依存、互为发展。
随着毒品犯罪有组织化程度的加强,毒品犯罪越来越集种植、加工、制造、贩卖及洗钱于一体。
其次,由于毒品犯罪耗资大。
贩毒路线长,危险性强,这导致有组织犯罪集团参与。
日本统计表明,冰毒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有密切联系,被破获案件的人员中有近一半是暴力团团员。
暴力团从占毒品大半以上的冰毒交易中所获取不法收益估计每年超过4,000亿日元。
最后,毒品犯罪引发大量的暴力犯罪。
在美国,社会中的暴力犯罪绝大多数与毒品买卖和滥用毒品有关,大约超过三分之一的暴力犯罪行为和一半以上的谋杀案件与毒品有关。
(三)毒品犯罪分子装备先进。
具有很强的对抗性
毒品犯罪分子装备越来越先进,与警方的对抗能力不断增强。
在美国,执法部门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
会遇到毒品犯罪分子使用的各种先进的交通、通信通讯技术设备,包括对讲机、移动电话和卫星通讯工具。
毒品犯罪通常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谋的犯罪,而且往往是职业性犯罪。
一般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会精心策划,并为一旦被查获时如何应对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特别是某些老谋深算的惯犯、累犯。
都是一些胆大心黑的亡命之徒,他们深知一次失手,就会丢掉了性命,因而事先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有的还配备了枪支或其他可用于搏击的凶器。
一旦遇到缉毒人员,能避开则避开。
无法避开时便铤而走险,或者奋力反抗,或者与我缉毒人员同归于尽。
这种顽强的对抗性是其他刑事犯罪很难与之相比的,这就加大了缉毒工作的危险性。
(四)毒品犯罪一般无特定被害人和特定犯罪现场
由于毒品犯罪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巨额利润,这种追求巨额利润的行为不同于抢劫、盗窃、诈骗等经济型犯罪,不是通过暴力、欺诈或恶意占有等方式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性而产生的吸毒者自觉寻找、购买毒品的行为。
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性决定了毒品对吸毒者的人身危害结果是吸毒者可以预见和避免的,而吸毒者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追求的,加上吸毒本身是违法行为,所以吸毒者一般不会主动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贩毒分子。
如果说毒品案件也有被害人的话,那便是整个吸毒群体与人类社会。
毒品交易又总是处于隐秘状态,没有第三者目睹其交易可以作为证人,因而毒品案件一般没有特定的报案人。
同时,毒品犯罪案件一般也没有明确具体的犯罪结果和可供勘查的现场。
一
般刑事案件发生以后。
在犯罪现场或多或少总会不同程度地遗留下某些可供揭露犯罪的证据。
毒品犯罪一般不会直接造成对人身、环境、场所的直接破坏,客观上不会遗留像杀人、盗窃、抢劫或其他人身伤害或侵犯财产犯罪的现场。
这并不是说毒品犯罪没有现场,而是说毒品犯罪现场很难被发现。
即使发现毒品犯罪现场,也很少留有足以指证犯罪的物品证据或者可以提供侦查方向的线索、痕迹物证,一般没有现场勘查的价值。
(五)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难获取
毒品犯罪属于严厉惩处的特别严重犯罪,一旦被查处,买卖双方都会被处以很重的刑罚,因而从事毒品交易的双方,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
某些惯犯或累犯更积累了与缉毒人员周旋和较量的经验,学会了许多逃避打击的方法。
这就给缉毒民警获取证据设置了重重障碍:一是通过常规检查很难发现藏匿在伪装夹层和隐秘部位的毒品:二是即使当场查获了毒品,往往也难以认定究竟谁是真正的罪犯;三是抓住了“马仔”,却难以证实谁是真正的老板;四是证实了当场查获的一起罪案,却很难证实过去多次走私、贩卖毒品等罪行。
由于证据难取,往往会造成最后认定案情的困难。
总体上来说,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具有隐蔽性、组织性、国际性、暴力性、秘密性等特征。
二、毒品犯罪侦查中存在的难题
毒品犯罪所具有的秘密性、组织性、潜在性的特征,使得查缉毒品犯罪组织和犯人具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线索来源少。
多数毒品犯罪具有隐蔽性,决定了毒品犯罪一般不易为第三人知道,往往没有特定的报案人。
其次,证据收集困难。
我国禁毒法律对毒品犯罪的惩处十分严厉,因此,被抓获的毒品犯罪嫌疑人多具有很严重的畏罪心理和侥幸心理,往往拒不供述其犯罪活动。
人赃俱获的毒品案件,往往难以查清毒品的来源及去向:共同犯罪的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口供不一。
互相矛盾,互相推诿责任,在查不到其他证据的情况下,罪责难以确定:如果毒贩多次实施犯罪活动,因毒品已经被消费而难以查清毒品的数量,往往只交待被抓获的这一次,却拒不供述其它犯罪活动,最终妨碍对毒犯的定罪量刑。
另外,很多毒品案件的毒品来源及去向涉及到境外,这又给执法机关的调查取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在毒品案件侦查中,一些毒品案件难以及时审结,影响了对毒品犯罪分子的打击和处理。
最后,毒品犯罪经常牵涉到黑社会(性质)犯罪。
由于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分层结构和内部严格的纪律,一般即使抓住几个“马仔”,由于其所知道的东西有限,也难以深入调查。
三、毒品犯罪侦查对策探讨
首先,注重运用特殊侦查手段。
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一般的、公开的侦查措施。
无法有效对付毒品犯罪。
侦查机关要想避免称为“聋子”和“瞎子”,必须对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收集供述证据为中心的传统侦查方法进行反思,开放和运用新的特殊的侦查方法。
从目前来看,特殊的侦查方法如诱惑侦查、特情侦查(贴靠侦查)、控制下交付、监听、强制采尿等被证明是对付毒品犯罪的有效方法。
其次,应注意侦查的主动性。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的主动性是指毒品犯罪案件的发现、侦查一般由公安机关禁毒部门主动进行。
由于毒品犯罪往往没有明显具体的犯罪结果,具有隐蔽性特点,案件的发现主要依靠侦查机关的主动出击,因此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的主动性特点突出:
再次,注重对毒品犯罪情报的收集。
我国主要是毒品过境国,毒源和主要消费两头在外,缉毒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尽可能将毒品堵在境外、截在境内、防止扩散、减少出境。
这一指导思想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报调研工作。
毒品犯罪侦查的起点是情报线索,案件的发现依靠情报。
案件侦查中必须及时根据情报采取措施、侦查措施的运用和抓捕行动也需要情报的支持。
可以说,情报是缉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最后,树立长期经营意识。
注意破获案件的适时性。
毒品犯罪具有组织性、流程性和连续性,毒品犯罪环节多、参与人员多、分工不同,能否全部抓获或尽量打击对于破获整个毒品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尽量抓获幕后指挥者,应注意适时破案。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战果,争取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