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

316中西医结合知识点总结基础知识1.中医学中“证”指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2.“阴中求阳”治法的病理基础是阳偏衰3.肝木旺而伤脾土的理论依据是五行相乘4.肺主行水主要基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5.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调畅气机6.肺与肝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7.对全身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肾之蒸腾气化8.元气:运行的道路是三焦;营气、:行于脉中;宗气:居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灌注心脉及延三焦下行,布散全身9.宗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卫气:由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功能;10.奇经八脉中的“十二经脉之海”是冲脉11.风邪伤人,病位具有游走性的特性是风性善行12.外感病常出现实证的阶段是初期或中期13.“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阴阳1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主要适用的病机变化是阳偏衰1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游走性疼痛为特点的痹证是行痹16.《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的“道”是指养生之道17.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麻黄汤18.用小陷胸汤治疗小结胸病,其症见“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同时可见脉象为脉浮滑19.《伤寒论》中治疗“热利下重者”,宜用白头翁汤主之20.黄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小便不利,治宜茵陈蒿汤21.防己黄芪汤证出现的症状:脉浮、身重、汗出、恶风22.风温病的致病邪气为风热病邪23.春温后期,余邪留伏阴分治宜青蒿蹩甲汤24.湿温初起,湿重于热,邪遏卫气的热型是身热不扬25.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一般属于寒、凉26.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増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使27.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28.具有清实热、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知母29.治疗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应选用的药物是黄岑30.秦艽具有的功效: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31.薏苡仁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32.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33.茵陈具有的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34.细辛: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35.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的药物是附子36.具有凉血止血散瘀功效,尤善治尿血的药物是小蓟37.白芥子的功效:温肺化痰38.龙骨: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39.具有平息内风、祛除外风功效的药物是天麻40.地龙与僵蚕具有的共同功效是息风止痉41.地龙:清热定惊、平喘、通络利尿42.具有补肾助阳、袪风除湿功效的药物是巴戟天43.五味子的主治病证是肺虚久咳44.黄龙汤煎时加桔梗一撮的主要用意是宣肺以降腑气45.体现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46.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47.属消法功用的:消导食积、消痞化积、消痰利水、消疮散痈48.热药冷服,寒药热服属于“反佐”范畴49.理中汤的主治病证:阳虚失血、中寒霍乱、小儿慢惊风、胸痹50.固经丸所治疗的崩漏病因是阴虚血热51.旋覆代赭汤:降逆化痰、益气和胃52.在补阳还五汤中重用且为君药的是生黄芪53.四妙丸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牛膝、薏苡仁54.对大出血患者应采用的治则是急则治其标55.热病见热象应采用的治则是正治56.春温见低热,口干咽燥,神儀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而干,脉虚细或结代,治宜加减复脉汤57.春温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治宜青蒿鳘甲汤58.治疗中气未虚,寒实积滞之腹痛便秘的方剂是大黄附子汤;治疗脾阳不足,冷积阻滞之腹痛便秘的方剂是温脾汤59.泻白散证的发热特点是皮肤蒸热;青蒿鳖甲汤证的发热特点是夜热早凉60.脾肾虚寒之久泻久利,宜选用的方剂是真人养脏汤;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宜选用的方剂是四神丸61.脘腹胀满,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治疗宜选用枳实导滞丸62.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无力,舌苔腻微黄,脉虚弱,治疗宜选用健脾丸相关知识1.大便秘结,发热腹痛属于热结肠道,热盛伤津;大便时于时稀属于肝郁脾虚2.厌恶食物,甚至视之恶心,恶闻食臭属于厌食3.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杂见属于肝经郁热4.病人两目上视,不能转动或兼项强抽搐,角弓反张属于肝风内动5.疮疡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6.肺痈病人咳痰的特点是脓血痰味腥臭7.舌绛紫而干主热盛伤津,气血壅滞;舌质苍老属于实证8.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为独语9.白喉咳嗽的特点是咳如犬吠;顿咳的表现特点是咳终止时作鹭鸶叫声10.湿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11.胸痛部位的描述:带疱疹的胸痛常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多侵犯第1、2肋软骨、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位于心前区,向左肩背部放射、食管肿瘤的胸痛常位于胸骨后12.内囊型可出现病灶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偏瘫、同向偏盲的感觉障碍13.核黄素缺乏可出现牛肉舌14.三尖瓣关闭不全可出现与颈动脉搏动节律一致的点头运动15.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第一心音增强16.网织红细胞通常作为判断营养不良性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17.细胞性黄疽: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内尿胆原增高18.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中不会增高的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19.骨髓增生活跃时,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值是20:120.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十二指肠球部龛影21.药物的副作用指的是在治疗剂量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22.氯解磷定可使磷酰化胆碱酯酶复活23.去甲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上消化道出血、早期神经源性休克、药物中毒引起的低血压、心脏骤停。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分级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基本病因、诱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及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分级4.西医治疗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发生机制2.心律失常的分类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心脏性猝死要点:1.定义和病因2.心电图检查3.诊断4.西医治疗5.中医辨证论治6.预防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6.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西医分型3.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及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慢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消化性溃疡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胃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及转移途径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上消化道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肾病综合征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生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尿路感染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急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细目五:慢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分期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四:急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糖尿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分类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三:水、电解质代谢失调要点:1.水、钠代谢失常2.钾代谢失常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细目:类风湿性关节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细目一:癫痫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脑血管疾病要点:1.常见病因2.危险因素3.中医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细目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脑血栓形成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脑栓塞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六:腔隙性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脑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细目一:急性中毒总论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细目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细目三: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第十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1.感冒的概念2.感冒的病因病机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感冒的辨证论治细目二:喘证要点:1.喘证的概念2.喘证的病因病机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喘证的辨证论治第十一单元心系病症细目:不寐要点:1.不寐的概念2.不寐的病因病机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不寐的辨证论治第十二单元脾系病症细目一:痞满要点:1.痞满的概念2.痞满的病因病机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痞满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腹痛要点:1.腹痛的概念2.腹痛的病因病机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腹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三:泄泻要点:1.泄泻的概念2.泄泻的病因病机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泄泻的辨证论治第十三单元肝系病症细目一:胁痛要点:1.胁痛的概念2.胁痛的病因病机3.胁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胁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二:积聚要点:1.积聚的概念2.积聚的病因病机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积与聚主症特点5.积聚的辨证论治细目三:鼓胀要点:1.鼓胀的概念2.鼓胀的病因病机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鼓胀的辨证论治第十四单元肾系病症细目:水肿要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水肿的辨证论治第十五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1.郁证的概念2.郁证的病因病机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郁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血证要点:1.血证的概念2.血证的病因病机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血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三: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分类3.痰饮的病因病机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5.痰饮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自汗、盗汗要点:1.自汗、盗汗的概念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细目五:内伤发热要点:1. 内伤发热的概念2. 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3. 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 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第十六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痿证要点:1.痿证的概念2.痿证的病因病机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痿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腰痛要点:1.腰痛的概念2.腰痛的病因病机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腰痛的辨证论治。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020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分级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慢性呼吸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基本病因与诱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发生机制2.心律失常的分类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1.定义和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6.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西医分型3.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十二:心脏瓣膜病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三:病毒性心肌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慢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消化性溃疡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变化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胃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及转移途径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上消化道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尿路感染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急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细目五:慢性肾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分期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四:急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医学|教育网搜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辨证论治细目二:亚急性甲状腺炎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糖尿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分类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细目四: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要点:1.水、钠代谢失常(一)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及治疗2.钾代谢失常(一)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及治疗3.常见酸碱平衡失调(一)西医病因、发病机制(二)临床表现(三)诊断及治疗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细目一:类风湿性关节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脑血栓形成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五:脑栓塞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六:腔隙性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脑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八: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九:血管性痴呆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Alzheimer病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帕金森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细目一:急性中毒总论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原则细目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细目三: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要点:1.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和鉴别诊断5.西医治疗细目四: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要点:1.病因与中毒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第十单元内科常见危重症细目一:休克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休克分类3.中医病因病机4.临床表现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中暑要点:1.病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及鉴别诊断5.治疗第十一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1.感冒的概念2.感冒的病因病机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感冒的辨证论治细目二:喘证要点:1.喘证的概念2.喘证的病因病机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喘证的辨证论治第十二单元心系病症细目一:不寐要点:1.不寐的概念2.不寐的病因病机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不寐的辨证论治细目二:厥证要点:1.厥证的概念2.厥证的病因病机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厥证的辨证论治第十三单元脾系病症细目一:痞满要点:1.痞满的概念2.痞满的病因病机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痞满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腹痛要点:1.腹痛的概念2.腹痛的病因病机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腹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三:泄泻要点:1.泄泻的概念2.泄泻的病因病机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泄泻的辨证论治细目四:便秘要点:1.便秘的概念2.便秘的病因病机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便秘的辨证论治第十四单元肝系病症细目一:胁痛要点:1.胁痛的概念2.胁痛的病因病机3.胁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胁痛的辨证论治细目二:积聚要点:1.积聚的概念2.积聚的病因病机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积与聚主症特点与病机异同5.积聚的辨证论治细目三:鼓胀要点:1.鼓胀的概念2.鼓胀的病因病机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鼓胀的辨证论治细目四:眩晕要点:1.眩晕的概念2.眩晕的病因病机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眩晕的辨证论治第十五单元肾系病症细目:水肿要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水肿的辨证论治第十六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1.郁证的概念2.郁证的病因病机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郁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血证要点:1.血证的概念2.血证的病因病机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血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三: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病因病机3.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痰饮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自汗、盗汗要点:1.自汗、盗汗的概念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细目五:内伤发热要点:1.内伤发热的概念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细目六:虚劳要点:1.虚劳的概念2.虚劳的病因病机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虚劳的辨证论治第十七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痿证要点:1.痿证的概念2.痿证的病因病机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痿证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腰痛要点:1.腰痛的概念2.腰痛的病因病机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腰痛的辨证论治。
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

中西医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是为了评估医学生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旨在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助理医师。
本考试分为笔试和实操两部分,涵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考试内容1. 基础知识(1)中医内科学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原则等。
(2)西医内科学理论基础:包括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原则等。
2. 临床技能(1)中医内科学临床技能: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中医四诊技能。
(2)西医内科学临床技能:包括体格检查、常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常用临床技能。
3. 综合应用能力(1)中医内科学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基本中医诊断与治疗思维,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制定合理的中医诊疗方案。
(2)西医内科学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西医诊断与治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西医的临床技能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
三、考试形式1. 笔试(1)单项选择题:包括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知识的理论考查。
(2)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病例,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实操(1)中医四诊: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中医四诊技能的操作。
(2)临床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常见临床技能,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四、考试要求1. 理论知识掌握学生需要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原则等,并能够对常见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2. 技能操作熟练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中医四诊技能和西医临床技能,并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相应的操作。
3. 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需要能够综合运用中西医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五、考试评分标准1. 笔试部分(1)单项选择题:按题目难易程度给予相应的分值,正确答案得分,错误答案不得分或扣分。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大纲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与分级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支气管哮喘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及控制水平分期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肺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肺结核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癌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和分类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慢性呼吸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基本病因与诱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力衰竭分期及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西医治疗细目三:慢性心力衰竭要点:1.中医病因病机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发生机制2.心律失常的分类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1.西医病因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心电图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七:心脏性猝死要点:1.定义和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检查4.诊断5.西医治疗6.中医辨证论治7.预防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6..鉴别诊断7.西医治疗8.中医辨证论治9.预防医,学.全在.线网,站.搜集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西医分型3.冠心病一级与二级预防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8.预防细目十二:心脏瓣膜病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十三:病毒性心肌炎要点:1.西医病因、发病机制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急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及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二:慢性胃炎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机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三:消化性溃疡要点:1.西医病因、病理变化2.中医病因病机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西医治疗7.中医辨证论治细目四:胃癌要点:&。
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代码:316)

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代码:316)第一篇:主治医师考试题库(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代码:316) 专业服务中华考生学子。
《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内科)》系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题辅导软件,适用于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软件试题库设计紧扣最新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大纲、考试教材,符合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考试题型与考试科目,复习辅导资料、考试资料丰富,免费试用、试题库巨大(注册版试题量达1万5千多题、112万多字),辅导软件收录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模拟试卷、押题试卷、复习试题集,试题辅导软件囊括了目前所有的最新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病理学、药理学、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西医结合内科,并提供专业级的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解题方法、答题技巧、考试要点精解。
通过全面、针对性强的强化考试辅导训练、考前培训,提高您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的应试能力,辅导您考试成功。
我们免费提供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地点、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成绩查询、合格分数线。
下载地址:电脑版:电脑单机运行,人机对话全真模拟考场,终身免费升级使用。
在线版:不限电脑、方便多台电脑(平板电脑可用)、不同地点使用。
手机版:适用安卓手机,方便随身携带,随处可以学习。
【使用说明】1.所有版本的考试宝典都可以免费下载试用,满意后再付款购买正式版注册码。
2.因文件包含大量题库和图片文件,所以比较大,建议用迅雷下载。
3.下载并安装好的考试宝典软件已包含所有试题,只需用注册码注册即可完全使用,不需再重新下载。
4.支付成功后,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确认并领取注册码。
5.取得注册码后,请联网注册,注册后不需联网也可使用,没有使用时间限制,没有题量限制,终身免费升级。
考吧网专业提供医学考试、一二级建造师、公务员考试、高考、考研、经济师、计算机考试等考试、学历类、职业资格、财经会计、建筑工程信息资源、辅导培训、试题资料、历年考试题库等更多。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

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
一、中医内科基础理论
1. 中医内科的概述
2. 中医内科的病因病机
3. 中医内科的辨证论治
4. 中医内科的治法与方剂
二、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 感冒(1)感冒的病因病机(2)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感冒的中医治疗
2. 咳嗽(1)咳嗽的病因病机(2)咳嗽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咳嗽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3. 哮病(1)哮病的病因病机(2)哮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哮病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4. 喘证(1)喘证的病因病机(2)喘证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5. 心悸(1)心悸的病因病机(2)心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心悸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6. 胃痛(1)胃痛的病因病机(2)胃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胃痛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7. 泄泻(1)泄泻的病因病机(2)泄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泄泻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8. 胁痛(1)胁痛的病因病机(2)胁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胁痛的中医治疗及调护
9. 痹证(1)痹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2)痹证的中医治疗及调护方法 10. 头痛(1)头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2)头痛的中医治疗及调护方法。
三、内科常用中药方剂和针灸技术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1. 内科常用中药方剂应用原则与方法。
2. 内科常用针灸技术应用原则、方法与注意事项。
3. 其他常用中医技术如拔罐、刮痧等应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内科临床思维与方法培养。
内科临床思维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何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健康教育等。
同时,也涉及到如何处理内科常见医疗纠纷和法律问题。
2019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历年真题精选[代码:316]
![2019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历年真题精选[代码:316]](https://img.taocdn.com/s3/m/b4997511680203d8cf2f2412.png)
2019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历年真题精选[代码:316][单项选择题]1、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腹痛B.恶心、呕吐C.发热D.血压下降E.全身中毒症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急性腹膜炎时,患者存在腹膜刺激征,即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腹痛是最主要临床表现,一般都很剧烈,为持续性,难以忍受,腹压增加及变换体位时疼痛加重。
[单项选择题]2、对胆郁痰扰证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小便短赤B.身热不扬C.惊悸失眠D.身目俱黄E.胁肋疼痛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胆郁痰扰是因痰热内扰心神,故见惊悸失眠。
[材料题]3、A.抑制肾小球滤过B.直接抑制肾小管H+-Na+交换C.直接抑制肾小管K+-Na+交换D.抑制碳酸酐酶活性E.拮抗醛固酮的作用[配伍选择题]1.氨苯蝶啶的利尿作用机制是参考答案:C[配伍选择题]2.螺内酯(安体舒通)利尿作用的机制是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4、止嗽散的功用是A.宣肺祛痰,下气止咳B.解表散寒,温肺化饮C.清泻肺热,止咳平喘D.宣利肺气,疏风止咳E.宣肺解表,祛痰止咳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走五脏的是A.浊阴B.清阳C.清气D.浊血E.宗气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6、既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A.苏子B.花蕊石C.炮姜D.艾叶E.款冬花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在"表邪未已,迤逦内传"中,"迤逦"之义为( )A.曲折连绵B.高低不平C.弯弯曲曲D.长短不齐参考答案:A[材料题]8、A.灰黄霉素B.土霉素C.青霉素D.氯霉素E.红霉素[配伍选择题]1.可导致"灰婴综合征"的药物是参考答案:D[配伍选择题]2.可用于治疗梅毒的药物是参考答案:C[材料题]9、A.水过多B.水中毒C.假性高血钾D.非挥发性酸E.假性低钠血症[配伍选择题]1.严重高脂血症、高蛋白血症,可引起相对性血钠降低,但渗透压正常,称参考答案:E[配伍选择题]2.水在体内过多潴留称参考答案:A[配伍选择题]3.蛋白、脂肪、糖不完全氧化所产生酸为参考答案:D[配伍选择题]4.过多的水进入细胞内称参考答案:B[配伍选择题]5.采血时止血带过紧、过久,反复握拳或局部拍打,可使红细胞内的钾释出,或血标本溶血可致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0、患者,男,68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
医学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