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赵泉午 卜祥智

合集下载

2019-2019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提纲共6页word资料

2019-2019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提纲共6页word资料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提纲1、概述1)商流、物流、物流管理的概念、功能●物流定义——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消费者的流动,包括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商流定义——物资在由供给者向需求者转移时物资社会实体的流动。

主要表现为物资与其等价物的交换运动和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运动。

●物流管理——对物流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不断地提高物流的经济效果●功能——:➢克服供需间空间距离:运输配送➢克服供需间时间距离:存储保管➢克服供需间物资形状性质距离:加工2)物流合理化的基本原则●输送配送体制原则:输送(长距离、大批量)与配送(短途、局部范围的多用户、大批量)结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包括运输批量大量化、输配送计划化、运输标准化、运送共同化。

●商物分离原则:物资流通过程中按将商流和物流分开来进行。

有利于保证商流的灵活性和节省物流费用,提高流通的经济效益。

包括集成化、共同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高技术化等。

2、仓储管理3)仓库的布局模式●吸收型仓库:位于多个货主的某一居中位置,货物从各产地向此中心运送——属集货中心;●辐射型仓库:仓库位于多个用户的一个居中位置,产品由此中心向各方向用户运送(适用——用户相对集中的经济区域、或仓库。

进行有效供货和物流服务、物流成本低)●聚集型仓库:类似吸收型仓库,但四周分散的是仓库,中间位置是生产企业聚集的经济区域(适用——经济区域中生产企业十分密集,不可能设置若干仓库的情况)●扇型仓库:产品从仓库向一个方向运送(适用——一般处于运输干线的末端,适宜于在运输主干线运输方向上区域范围内的客户的物资供应)➢以市场定位的仓库—辐射型仓库布局➢以制造定位的仓库—吸收型仓库布局➢中间定位仓库—因势利导4)仓库规划设计●仓库选址:受成本因素(微观环境)及非成本因素(宏观环境)的影响●仓库内部规划与设计➢仓库功能规划:满足当地市场物资需求➢仓库总体规划:库体规划(直线式、U型)+搬运规划(移动连续性、规模经济)+积载规划(货物流量、重量、体积)➢仓库内部具体规划:建筑参数(面积、长宽、层数、高度、主体构造、附属设施设备)5)自动化立体仓库——四个组成部分●高层货架:固定式多层立体货架●巷道机●周围出入搬运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优点(特点:投资大、包装要求高):➢工作效率高:出入库迅速准确安全,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大幅度增加高度,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货物存放系列化、集中化、立体化,安全准确➢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及时清楚地知道库存物品品种、数量、金额、位置、出入库时间等⏹适合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数量6)仓储管理的基本流程●入库(接运、验收):入库前准备、核对验收凭据、检验实物、建立账卡档案●保管保养:保管好物品原有质量水平和使用价值。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1物流概念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 )给出的定义:五六十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耍求为冃的, 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验高效率和低成木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 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出的定义: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 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冇 机结合。

木书定义:为了把物品高效、低成本地送达目的地,对货物、服务和和关信息在供应 地和接受地Z 间的流动过程中施加的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 息处理等一系列功能活动。

2物流的功能:(一)运输(二)仓储(三)流通加工(四)包装(五)装卸搬(六)配送(七)信息处理3物流的分类物流的分类4物流管理: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木为用八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 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5供应链定义:供应链(Supply Chain )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屮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屮的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儕商、肓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6供应链的特征:1)复杂性、2)动态性、3)交叉性、4)面向用户需求 7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一)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特点- 1.快捷性 -2.信息共亨-3.多样性 -4.人性化分类标准 物流的研究范围 宏观物流 中观物流 微观物流物流的地域范围 区域物流 物流活动的范围和性质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物流系统的性质 物流的经营模式回收物流社会物流自营物流废弃物物流 行业物流 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三)物流管理为供应链管理的区别•联系-1.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 2)•3)•4)存在基础和管理模式不同导向冃标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管理手段不同- 2.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1)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了集或了系统•2)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8即时制采购(JIT釆购)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 12页)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 12页)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doc 12页)第一章1.试述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讨论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关系。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基础,信息流伴随着商流和物流。

3.物流有何效用?又有何价值?物流活动创造价值在于它在物资流转、运动过程中形成了时间效用、场所效用、形质效用。

物流的价值可以归纳为:获得第三利润源泉(3rd profitresource )、降低成本(reducingcost)、提性质与地位企业或组织体的“后勤”,“内部事务”;成本支出项目企业或组织体的“先锋”, “外部事务”;价值创造事业 目标与理念效率与成本的均衡 效率、成本、服务 与效益的均衡服务对象企业或组织体内部企业或组织体外部顾客功能定位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6.物流的构成要素?基础要素: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人、财、物”;功能(活动)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7.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2)物流:实物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转移,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3)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

关系密切、相辅相成;4)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谁先谁后、需求与实际操作的区别)5)局部环节独立发生、全局上总是相伴发生。

8.物流的种类分类标准或方法物流种类或名称其他名称空间范围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区域物流、城市物流、企业物流—物流主体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专业化物流、消费者物流制造商物流、批发商物流、零售商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业种铁路物流、公路物流、航运物流、航空物流、邮政物流行业物流物流阶段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采购物流、厂内物流、正向物流、逆向物流物流客体生产资料物流、消费品物流、散装货物流、包装货物流—其他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微观物流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9.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对商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产出点到消费点的合理、有效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精品文档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精品文档
•计划系统
输入
•预测 •合同 •订单 •报价单 •唯一的产品
供应链与物流的控制与协调
输出
•个体 •消耗 •转输文档 •发票 •证明书
2019/10/5
22
三、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的密切关系
管理活动
物流系统
计划、实施、控制
输入
输出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财力资源 信息资源
物流管理
原材料、库存、最终产品
物 流 活动
消费Βιβλιοθήκη 2019/10/53
2、流通的内容
产成品所有权 生产者
用户
产品的位移
▼商流:对象物所有权的转移活动。
▼物流:产品、服务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
▼商流和物流的关系:商流在先、物流在后。
3、商物分离
商物分离的意义:合理组织流通活动,提高社 会经济效益。
商物分离的特点和优点:
2019/10/5
2019/10/5
12
经营战略
2019/10/5
现代物流的概念图
生产战略 物流战略 营销战略
信息支持

物出


流货


中输


心送


网计

络划
主体构成
13
2、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a、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 要求:*物流中心网络的优化 *物流主体的合理化 *物流信息系统的高度化 *物流作业的效率化 b、现代物流着重的是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 c、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硬件: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包装统一等
2019/10/5
17
供应链管理带来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B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2、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 A )P5A、军事B、后勤C、企业管理D、生产环节3、(A )阶段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确保把产品有效地送达顾客。

P3A、产品物流阶段B、综合物流阶段C、供应链管理阶段D、现代物流阶段4、( A )是指以制造、生产和组装来增加产品的价值。

P10A、形态效用B、地点效用C、时间效用D、占用效用5、下列(D )不是包装在物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P213A、保护商品B、单元化C、方便流通及消费D、提高价格6、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划分,包装可以分为(A )P227A、商业包装与运输包装B、专用包装与通用包装C、硬包装与软包装D、一次性包装与多次周转性包装7、从物流角度分析,软饮料的包装容器不宜采用(A)A、玻璃瓶B、铝合金罐C、复合纸盒D、塑料瓶8、按包装的通用性划分,包装可以分为(B )P227A、商业包装与运输包装B、专用包装与通用包装C、硬包装与软包装D、一次性包装与多次周转性包装9、(C )不是物流信息的质量要求。

P247A、信息的可用性B、信息的准确性C、信息的及时性D、交流方法的有效性10、产品物流系统的计划中(D )是“防御性”计划。

P303A、战略计划B、战术计划C、运作计划D、应急计划11、物流组织的构造有三个战略阶段,(C )强调把物流活动作为增值链来管理。

P327A、以过程为基础B、以市场为基础C、以渠道为基础D、以顾客为基础12、(D )指企业进行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

P364A、实际成本B、机会成本C、相关成本D、沉没成本13、( A )管理的目标是与有着相同市场的企业在产品、服务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绩效与实践进行比较。

P402A、竞争性标杆B、功能性标杆C、内部标杆D、一般性标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物流价值的发现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产品物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复习资料一、问答题:(8+8+9)1、物流管理战略框架(1)全局性战略:由于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客户服务应该成为全局性的战略目标。

通过良好的客户服务,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加企业对客户的亲和力,并留住客户,而且可以通过客户服务获得第一手的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信息,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要实现客户服务的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客户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施客户满意工程,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2)结构性战略:结构性战略暴扣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尽心各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设计。

渠道设计包括从供应链角度重构供应链节点,实现物流系统再造和物流渠道优化等,通过优化渠道,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供应链获得最低的物流成本。

网络分析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包括库存状况分析、用户服务调查、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的状况、合作企业业绩评估和考核等,其目的在于改进库存、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信息交流与传递效率。

(3)功能性战略:包括物料管理、仓库管理和运输管理,主要内容包括运输工具的使用与调度、采购与供应的方法与策略、库存控制以及仓库作业管理。

其目的是实现物理过程的适时、适量、适地的高效运作。

(4)基础性战略:主要指为保证物流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保障。

其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策与策略和基础设施管理。

总结:全局性战略决定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方向,结构性战略体现了企业的物流系统结构和布局,功能性战略实现了企业各项物流活动的管理,基础性战略是实现前三个层次战屡的保障。

2、物流战略规划的时机选择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对企业战略规划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与审核:需求;客户服务(库存可得率、送货速度、订单履行速度和准确性);产品特性(产品重量、规格、价值、风险的功);物流成本;定价策略供应链体系的设计策略:(1)供应链体系设计的基础——物流产品与特性(2)供应链体系设计的前提——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设计(3)供应链体系设计的目标——设计出与产品类型一致的供应链(4)供应链体系设计的方法——基于成本优化的数学模型(5)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步骤3、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铁路运输优点:运输能力大;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小,连续性强;运输到发时间准确性高,安全可靠;运输速度较快;环境污染小,能耗较低;平均运距较长;运输成本较低缺点:投资高;建设周期长;铁路短途运输平均成本高,灵活性差;适用:内陆地区运送中长距离、运量大、时间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的一般货物和特种货物。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

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一、物流管理基本概念物流管理是将现代物流技术、经济学、文化等综合应用到整体物流过程中,从而使供应商、制造商、供应商和终端客户都能够得到最优的物流成本和最满意的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核心在于以客户为导向,同时实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和服务品质的最大化。

二、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成本:物流管理要求通过全球采购、减少库存、合理配送等手段来达到成本最低化。

2.高效率:物流管理要求通过精确计划、快速响应、合理组织等手段来提高物流效率。

3.高品质:物流管理要求通过完善的物流网络、贴心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提高物流服务的品质。

4.高灵活性:物流管理要求通过快速反应能力和动态管理能力来提高物流系统的灵活性。

三、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依据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制定物流规划,确定物流管理的目标、指标和优化方案。

2.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等各方进行协调管理,协同完成物流及相关业务流程。

3.物流网络设计:通过调查研究、模拟实验等方法确定物流网络布局和优化方案。

4.运输管理:考虑多种运输方式,制定运输计划、运输调度和运输控制等。

5.仓储管理:从仓库的选址、设计、操作、管理等各个方面来实现有效的仓储管理。

6.订单管理:通过订单处理、库存控制等措施保证订单按时交付。

7.信息管理:通过信息的完整、准确、及时来支撑物流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四、物流管理的重点问题1.物流成本的控制:如何识别物流成本的各个方面,并通过有效的手段来降低成本。

2.物流配送的优化:如何通过物流技术、物流网络的优化,来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品质。

3.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物流信息的快速流转和数据的管理。

4.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如何在物流管理中实现绿色物流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立低碳、绿色的物流体系。

五、物流管理的未来趋势1.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物流服务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物流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现代物流管理考试复习重点资料一单项填空题:1.包装一般可分为:1)商业包装2)运输包装.2.现代物流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有:1社会物流2.行业物流3企业物流.3.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和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4.合理储存的内容有:1合理储存量2合理储存结构3合理储存时间4.合理储存网络5.运输改变了物品的时间状态,更重要是改变了物品的(空间)状态.6.运输提供了物品位移和(短期库存)的职能.7.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中,对运输组织管理应贯彻(及时、准确、经济、安全)的基本原则。

8.铁路运输中,按月签订货物合同的合同文件,可以用(交货单)代替。

9.定期船贷运程序为订舱、(接货装船)卸船交货。

10.国际贸易中对等贸易有四种基本形式即易货贸易、回购、互购和(抵销)。

二多项选择:1.物流八最原则是:1最适合的运输工具~~2最合理的包装最少的仓储3最短的时间~信息~服务。

2.物流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效率减少浪费2系统优化降低成本。

3.现代物流的基本构成有1装卸搬运、包装2流通加工、物流信息3.运输储存配送。

4.现代物流按照作用分类有1供应物流、销售~、生产~2回收物流、废弃物~5.鲜活货物是指在铁路运输中需要采取1制冷2加温保温3通风4上水等特殊措施~~~6.在公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凡具有1燃烧.爆炸.毒害.放射性2腐蚀等性质~~~均成为危险货物。

7.定期船运价的特点有1运价水平较高~~2定期船运价在时间上相对稳定3定期船运价是一种垄断价格~~~。

.8.贷运单的作用有:运输合同凭证、1贷物收据、运费单据2承运人组织航空贷运的依据~~3保险证明。

9.国际多式联运具有的优越性只要有1手续简便节省费用2安全性和正确性3迅速快捷、有利按期交货;合理运输。

10.国际贸易实践中最常使用的贸易术语有1.FOB、CIF 2.CFR. FCA 3.CIP. CPT三判断题1.国际贸易方式是指营业地在…的做法和业务经营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中国)物流(Logistics)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的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美国)物流系统的目标:以较低的成本和优良的顾客服务完成商品实体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

表现为:适合的质量(Right Quality) 、适合的数量(Right Quantity)、适合的时间(Right time)、适合的地点(Right Place)、适合的成本(Right Cost)、适合的顾客(Right Customer)、适合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

什么是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模型。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经济黑大陆学说:消费者所购买商品的总成本是由50%的生产成本和50%流通成本组成的,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物流冰山学说第三利润源学说第一利润源——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第二利润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费用效益背反: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如此。

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被称为“效益背反”,也叫“交替损益”。

第二章需求预测与需求管理1、需求预测的方法a.预测的基本要素:基本需求、季节性因素、趋势因素、周期性因素、促销因素、不确定因素b.常用的方法: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法:①移动平均法②指数平滑法2)因果分析法:①回归模型②计量经济模型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的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Lt:基期的预计需求水平Dt:实际观测的t期需求Ft: 预测的t期需求Lt+1=例2-1依据格力电器股份公司的需求数据,采用4期的移动平均来预测第5期的需求。

解:L=(D1+D2+D3+D4 )/4 =(5583+6857+12651+8987)=8520指数平滑法:指以某种指标的本期实际数和本期预测数为基础,引入一个平滑系数,以求得平均数的一种指数平滑预测法。

它是加权移动平均预测法的一种变化。

平滑系数必须呈大于0、小于1,如0.1、0.4、0.6等。

其计算公式为:下期预测数=本期实际数×平滑系数+本期预测数×(1-平滑系数)例2-2依据格力电器股份公司的需求数据,采用指数平滑法来预测第1期的需求。

解:L0= =9468假设平滑指数α=0.1L1=αD1+(1-α)L0=0.1 ×5583+0.9×9468=9080(以上两个例题在课本33、34页,详解)误差预测:误差=实际值-预测值Et=Ft-Dt(1)平均误差(2)平均方差(3)绝对误差(4)平均绝对离差(具体在课本37页,因为公式打不来,你们懂的。

^o^……不过这个貌似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前面两个计算方法要会的)流程再造(老师划的第一个重点哦)BPR的定义——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性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BPR的特点1)投入特性:①根本性(企业核心或关键问题)②彻底性2)产出特性:①从定性层次:经营业绩、效益的显著增长②从定量层次:周转期缩短70%;成本降低40%;顾客满意度、企业收益提高40%,市场份额增长25%.3)过程:从再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开始案例:福特汽车结算流程重组(案例分析时可能用的到)北美财会部原有500多人负责帐务与付款事宜改革之初,准备通过工作合理化,减员20%发现日本一家汽车公司财会部仅有5人后,加大改革动作重新设计付款流程原流程:采购单、到货单、发票三单一致无误后,财务部付款新流程:计算机将采购部、接收部和财会部联网,自动检查采购、接收记录,生成付款单据。

实施新流程后,财会人员减少75%,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工作准确性。

收益管理的核心观点1)核心理念(1)应用价格手段调节供求平衡(2)收益最大化驱动利益最大化(外张式)2)管理准则(1)定价准则一:基于市场而非基于成本(2)定价准则二:面向细分市场而非大众市场(3)供给准则:把产品留给最有价值的顾客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CPFR) (老师划的第二个重点哦)CPFR——即生产商和销售商等供应链成员之间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是从供应链全局出发,通过成员之间的广泛深入的供应链全过程合作,在共享信息和共同预测的基础上,共同计划和管理业务,在降低库存的同时增加销售量,真正实现共赢,是最先进的高效率供应链管理方法。

1)CPFR基本模型(1)协同规划(2)协同预测(3)协同补货第一阶段:计划第二阶段:预测第三阶段:补给(具体流程图见书本55页)2)CPFR改进模型1)战略与规划①协同安排②联合业务规范2)需求管理3)执行4)分析①例外处理②绩效评估CPFR实施中的关键因素(1)以“双赢”的态度看待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相互作用。

(2)为供应链成功运作提供保证和共同承担责任(3)抵御转向机会(4)实现跨企业、面向团队的供应链(5)制定和维护行业标准第三章采购管理采购的概念采购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向供应商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

①从市场获取各种资源②是商流过程也是物流过程③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管理是计划、执行、评价和控制采购战略的过程。

“5R”管理企业为确保生产或销售计划的顺利实施,从合适的供应商那里,在确保合适的品质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管理活动。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1)降低采购成本,开发“利润源泉”2)降低库存占用资金,减少库存管理费用3)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4)获取市场信息,挖掘有竞争力的供应商采购的分类1)按采购过程分类:①战略采购②策略采购2)按采购货物分类:①原料②零部件③维护、修理和运营用品④半成品⑤成品⑥投资品或固定设备⑦服务3)按采购地分:国内采购、国外采购4)按采购政策分:集中采购、分散采购采购过程1)采购申请2)选择供应商3)确定价格4)签约或签发采购订单5)协议或订单跟踪与稽核6)接受货物7)确认支付发票与结案常用的采购管理策略a、批量合并b、供应商运作一体化c、JIT采购d、采购外包JIT采购准时制采购也叫JIT(Just In Time)采购,是在保证正常生产供应的前提下,避免一切浪费(空间、时间、人力、物料、能源和资金等)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最佳运用.它强调物流达到目的地的准时性,即在需要的时候抵达。

长处(1)保证质量的一致性(2)节约资源(3)降低成本(4)维持长期合作关系实施的关键措施(1)减少供应商数量(2)选择就近设厂或设库的供应商(3)制定应急预案或备选方案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1)一般性供应商:简化采购流程,降低交易成本(2)关键性供应商:降低供应风险(3)常规性供应商:降低采购总成本(4)战略性供应商:提高综合竞争力战略采购与一般采购一般采购:采购注重短期利益和单一的采购价格最低战略采购:注重长期利益,最低总获得成本供应链管理与采购1)为订单而采购,而非为库存而采购2)从一般买卖关系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变多源供应为少源供应4)变大批量少批次采购行为为小批量多批次采购第四章库存管理(这一章老师虽然没说,但是经济批量的计算是必考的哦)库存——是在企业生产和物流渠道中各仓库点存储的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

企业持有库存的原因1) 客户需求的突然变化2) 供应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不确性3) 数量折扣4) 库存管理战略:定量采购、定期采购5)投机性采购库存的重要性库存产生大量的成本:持有成本、机会成本、贬值、过时、返工、价格保护和返还库存影响产品的可获得性、产品供应到市场的速度和成本,是构成良好顾客服务水平的关键。

库存的负作用1)固定费用支出2)大量资金的占用3)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4)保险费支出5)机会损失6)掩盖生产、经营中的差错和问题库存管理中的成本结构1.采购成本:订购成本、货物运输成本2.库存持有成本:空间占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库存服务成本、库存风险成本3.缺货成本:失去销售机会的成本、保留订单而形成的成本1.经济订货批量——可以使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总和最小的批量(福特·哈里斯)。

总成本=年库存持有成本+年订货成本(或作业交换成本)+货物成本TC= + + CRT C—年总成本R—需求量h—单位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S—订购或作业交换成本(元/批)Q—订货批量C—单位产品的价格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EOQ =订货次数:n=R/Q订货间隔期:T=365/n假设条件:需求是连续的;且需求速度稳定;不存在需求、订货周期或供应的不确定性;价格不受批量变化的影响。

例4-1:佳购商店对台式机的月需求量为1000台,每次订购的固定订购、运输和接受成本为4000美元。

每台计算机的进价为500美元,零售商库存持有成本占进价的20%。

估算经济订货批量。

解:R=1000×12=12000 S=4000 h=500×20%= =≈980(台)平均库存:= =490(台)年订购次数:= =12.24 (次)每年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 + =97980(美元)(课本115页书上的例题都去看一下还要老师布置的两道题目这里不一一例举了)安全库存(Safety Stock)是指为了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临时用量增加等)而预计的保险储备量(缓冲库存)。

提高安全库存水平:1.可以增加产品供给能力,增加销售收入2.增加供应链的库存成本确定适当的安全库存1)需求不确定的度量平均需求、标准差、变异系数2)产品供给能力的度量产品供给率、订单完成率3)安全库存的确定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降低安全库存的管理杠杆1)集中库存平方根法则:如果相互独立的库存点减少了n倍,那么平均的安全库存量预期会下降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