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习《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关于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公开课教案

关于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公开课教案

关于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消费和购物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道德规范。

2.分析商品信息,理性选购商品。

3.掌握简单的购物技巧和选购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消费和购物的基本概念及相关道德规范。

2.分析商品信息,理性选购商品。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观念。

2.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商品信息。

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下册《购物战略》。

2.外在教具:幻灯片、录音带等。

3.内在教具:教师的练习书、学生的笔记、幻灯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情景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师。

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购物战略》这个话题。

我们都知道,物价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减少了消费,购物更加谨慎。

那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购物问题?”第二部分意义分析“在今天这个过度消费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购物战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性消费、理性购物,做到精打细算,还能避免一些购买不必要的商品、避免被一些商家坑骗等问题。

”第三部分概念介绍“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些概念,其一是消费,这是一个我们每天都在做的行为,就是购买各种生活所需品。

其二是购物,这个行为被定义为有针对性的消费行为。

”第四部分道德规范“虽然我们都会消费,但是,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会让我们的消费更加有价值。

比如,我们应该尊重生产者的劳动和知识成果,不能使用假冒伪劣的商品和盗版产品。

”第五部分商品信息的分析“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商品信息的分析,首先是卖家的宣传,一些卖家打广告说‘便宜!’‘节约!’等等,这时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辨识能力,看看这些宣传是否真实。

其次是价格,我们需要对一些商品的价格了解,然后做出决策是否选择购买这些商品。

”第六部分购物技巧“在购物中,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节约。

比如,我们可以进行比价,使用一些购物卡或者折扣。

另外,在购买之前,我们应该对商品了解更多信息,比如适用场合、保质期、生产商、产地等。

”第七部分策略分析“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一些策略,比如我们在购买之前应该先了解自己的需求,避免盲目购买一些不必要的商品;另外,在购物需要冷静当头,不要一时冲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购物策略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消费、消费税、折扣等概念;2.掌握计算消费、消费税、折扣等的方法;3.学会运用价格比较、折扣计算等方法进行购物策略制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购物策略的制定;教学难点:如何选择更优惠的购物方案。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购买案例,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购物策略制定,以及学习前置知识——消费、消费税、折扣等概念。

同时,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到的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讲解与练习(45分钟)1. 消费、消费税、折扣的计算首先,通过讲解消费、消费税、折扣等概念,让学生清楚它们的含义,然后通过讲解相应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消费金额、消费税、折扣金额。

接下来,通过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加深对消费、消费税、折扣的理解。

2. 购物策略的制定接下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制定购物策略,即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计算折扣金额、算出实际消费金额,选择最优惠的购物方案。

通过多个案例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购物策略制定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归纳总结(5分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通过上述过程,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购物策略制定的熟练程度等各个方面。

同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总结本节课主要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学习,通过具体案例引入,让学生理解购物策略制定的实际意义,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生活的消费提供重要的帮助。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一、教学内容:《购物策略》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81页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水平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目标:体验使用策略的好处。

三、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会选择比较优惠的策略来购物。

四、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五、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贴片六、教学方法:教法:情境导入法,讲授法、练习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七、教学过程:1、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⑴先让学生回忆,在自己购物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商家有什么样的优惠促销方式,自己又知道哪些呢?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⑶在学生发现生活中其实能接触到很多的优惠促销措施的时候,提出优惠方式很多,会给人带来选择的难题,以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2、展开问题,探究新知⑴给出基本条件:讲授:最近新出了一种饮料老师很想买。

(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条件,发现饮料分为两种包装,大瓶1200ml,售价10元;小瓶200ml,售价2元。

让学生回答,教师再板书概要。

大瓶 1200毫升 10元小瓶 200毫升 2元⑵进一步给出条件:附近的三家超市都在为促销这种饮料退出了各自的优惠方案,(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三家超市的优惠措施。

⑶让学生分别解释自己对这几种优惠方式的理解。

明确买赠的优惠方式和折扣方式的理解,尤其是要让学生明确八折、九折的意义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⑷提出问题:老师一开始只想买一小瓶饮料,到底该去哪个超市合算呢?⑸让学生思考,并加以比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得出结论,去甲超市花2元,乙超市花2×0.9=1.8(元),丙超市花2元。

去乙超市合算。

⑹继续引出问题:讲述:但是假如家里来客人了,只买一小瓶就不够了,就需要买一大瓶。

购物策略说课稿

购物策略说课稿

购物策略说课稿购物策略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班级下册《数学与购物》中的第2课时内容。

2、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和把握了“解决分数乘法问题”、“购物搭配” 、“估量费用”和“折扣”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基础力量。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学习《购物策略》,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依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待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4、教学重难点:引导同学讨论与商量,依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购物策略。

二、教法与学法新课程特别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看生活,能用数学的学问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学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同学供应了大量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创设同学平常比较常见的买饮料、酸奶等情境,有意识地为同学创设了良好的数学沟通活动情景并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综合利用数学学问来分析不怜悯况下各个商店的优待策略,主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注意同学的情感与看法,学问与技能的形成和进展。

课堂中,让同学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看、分析,学会应用,使每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胜利的体验,始终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学习。

在动态生成中让同学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对同学进行拓展引导,鼓舞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励同学的发散思维,并引导同学在多种方法中进行选择,这是一种决策意识。

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六一儿童节立刻就要到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进行一些活动来庆祝呀?在进行庆祝活动时确定需要一些糖果和饮料,今年超市进行了许多的优待活动,连老师都看花了眼,不知哪家廉价,大家愿不愿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购物策略》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购物问题,理解并掌握利用百分比进行优惠策略选择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百分比知识,对如何运用百分比解决实际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购物策略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优惠策略的含义,学会运用百分比进行优惠策略的选择。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百分比进行优惠策略选择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购物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百分比进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分析法:以实际购物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比进行解决。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购物情境素材,如商品价格、优惠券等。

2.准备百分比计算器,方便学生进行计算。

3.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购物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商品价格和优惠券。

提问:“如果你在购物时,遇到了这样的优惠活动,你会如何选择?”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的购物问题,如:“一件衣服原价200元,现进行打折优惠,八折优惠和满300减100元,你认为哪个更划算?”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优惠策略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优惠策略的选择方法。

5.拓展(10分钟)出示更多的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购物策略”内容。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对商店中常见的优惠策略加以分析比较,会根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优惠的购物方案。

2、在经历解决购物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恰当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应用教学的乐趣,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在解决购物问题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优惠的购物策略。

难点: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优惠购物策略。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超市促销图片)、板书贴片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作为中英文的资深学者,你们在这里呆了五年,那你们知道我们中英文每年的四大节是什么吗?生:知道,科技节、体育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

师:你们说的非常棒!那就在去年的9月28日,我们学校就举行了这四大节中的一节,你们还记得是什么节吗?生:记得,是读书节。

师:非常好!现在请大家观看一些那次活动的照片。

多媒体展示照片。

师:老师在那次图书跳蚤市场上买了很多书,大家请看。

多媒体展示照片。

师:你们知道老师买了这些图书一共用了多少钱吗?生:不知道。

师:老师一共用了三十多元。

那你们知道老师怎么能用那么少得钱买那么多的书吗?这就是因为老师懂得一些购物的策略,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购物的策略。

板书课题:购物策略。

(二)、学习新课,讲授新知:1、师:同学们经常会在超市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商品促销活动,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竞争中胜出,想出了许多优惠措施,你能说一说你了解哪些优惠措施吗?2、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优惠活动。

3、出示图片。

4、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教学设计教案背景介绍本教学设计针对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购物的策略》这一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教授购物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购物时的选择和决策方法;3. 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4. 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导入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购物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购物话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分享购物的定义和意义:购物是人们获取所需物品的一种方式,正确的购物行为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2.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可以提及合理消费、选择适合的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第三步:购物时的选择和决策方法1. 分享选择商品的要素:价钱、质量、品牌、功能等。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购物决策:了解需求、比较选择、权衡利弊等。

第四步: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1. 引导学生认识消费观念的重要性:避免盲目消费、树立节俭意识、重视品质等。

2. 分享正确的消费行为:不乱扔垃圾、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不浪费食物等。

第五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1. 分享相关道德观念和法规:讲述不偷盗、不欺诈、诚实守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应该遵守哪些道德和法律规定?如何树立正确的购物道德观念?第六步:总结与提问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问相关问题,检查他们对购物策略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教学方法和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讲述、引导思考、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提问的质量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作业来检查学生对购物策略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资源,用于教学导入。

购物策略Microsoft Word 文档

购物策略Microsoft Word 文档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去超市购物吗?生:去过。

师:你们去超市购物时,最希望遇到什么情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超市里都见过哪些促销活动?生……师:面对这么多的促销活动,我们怎样能用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就让我们一起边购物,边了解其中的学问。

二、解决问题,探究策略师: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经常喝饮料解暑,这里有某种新品牌的饮料两种包装,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课件出示)生:大瓶1200毫升10元,小瓶200毫升2元。

它们有什么不同?师:有这样三家商店,为了销售这种新品牌的饮料,分别推出了各自的优惠策略,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每个商店的优惠策略,你能说一说每种优惠策略的含义吗?生: ----师:作为顾客,面对不同的优惠策略,可能会思考什么问题呢?(到哪一家商店买东西最优惠呢),怎样购物最省钱是顾客购物时要考虑的问题,想出省钱的购物方案就是顾客购物时的策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策略。

师:面对这么多的优惠措施,你能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去购买吗?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完成下面的问题。

出示问题:①要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②要买1瓶饮料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③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你会建议他去哪家商店?3、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给其他顾客怎样的购买建议呢?生:交流,反馈(如果要买30元以下的饮料,去甲商店或已商店,如果买30元以上的饮料,去丙商店这样购买比较合算。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同学们通过计算得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在购物时应-----精打细算。

同时同学们把每家的价钱计算出来后,并比较了三家,你们在这个例子中又学到了什么?-----货比三家刚才同学们顺利完成了上面三个问题,没有难倒你们,下面来个难一点的。

4、师: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mL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生:同桌讨论生:买饮料超过30元,所以去丙商店比较合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物策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第81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购物问题的课,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发现如何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商家,体会数学是帮助人们做出判断和进行决策的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能力目标: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购物策略。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有几个孩子特别兴奋,想买一些饮料庆祝节日,为了劲量节约开支,他们做了市场调查。

这一调查呀,可把他们难住了,原来各大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促销饮料,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优惠策略,不知到底该去哪个商店买最便宜?帮帮他们,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购物策略。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设计意图:增强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的重要性。


二、走进生活,解读信息。

1、从大屏幕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谁知道他们推销的是什么产品?(学生汇报……)
3、现在老师想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家商店的老板,谁愿意?请你们向顾客解释和宣传你们的优惠策略?咱们看谁的解释最清楚?谁的表演最能吸引顾客?
(随机让三名学生扮演商店老板,介绍自己优惠策略)
4、你明白这些促销方式的意思吗?谁来给我说说?
甲商店,能不能也这样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
我们来算一算:10÷(10+2)=5/6
三、模拟购物,探究策略
1、你打算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
(在没有得到验证的情况下,我们的想法都叫做猜想)
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1)分类(分组讨论,进行分类)。

两类:30元以上、30元以下。

每一类还可以分
(2)举例。

能举完吗?
(3)选择商店。

已分类就清楚多了,这时候来举例就避免了盲目呀,避免了乱举例,请你举
3、哪一类不用计算,就知道到哪个商店去买?
4、通过以上一些具体购买情况的分析,你认为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才更合算呢?
要根据商家的优惠策略和所要购买东西的数量来选择商家。

分两类:
第一类。

满30元的:一律去丙商店购买。

第二类。

不满30元的:
(1)只买大的或只买小的去乙商店购买;
(2)大小数量相等或相差不大的去甲商店购买;
(3)大小数量相差较大的去乙商店购买。

【设计意图: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不同情况下各个商店的优惠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购物策略。


四、反馈练习、拓展应用
1、现在班里要举办联欢会,准备给每位同学约200毫升的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快帮老师出出主意,去哪家商店购买饮料较为合算?为什么?
2、数学故事:(机动)
有一个人,要买带骨头的肉,他来到卖肉的地方,结果看到上面写着:“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那人就对卖肉的人说:“我要买带骨头的肉,多少钱一千克?”卖肉的人一听,想:骨头5元一千克,肉10元一千克,加起来不就是15元吗。

于是就对那个人说:“15元一千克。

”。

如果你是买肉的那个人,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的实际分析、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1、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今天我们得来的这些购物策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了方法以后,不管面对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我们就能找到一种最合理、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2、其实,策略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

比如:国家建设中,好的策略可以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军事中,好的策略可以使战争取得胜利;在学习中,好的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后什么事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你讲究策略了吗?
祝愿同学们:获得好方法,取得好成绩。

【设计意图:回顾整节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体验学习购物策略的好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