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20-2001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50322钢筒仓设计规范

华润酒精 工程部质量管理处标准汇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grain steel silosGB 50322-2001主编部门:国家粮食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1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我部“关于印发《2000至2001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由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322-2001,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6、4.1.4、4.2.1、4.3.2、4.4.2、5.1.2、5.2.2、5.5.3、6.4.2、7.3.1、8.1.2、8.6.1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执行。
原行业标准《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国家粮食局负责管理,郑州粮食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一年六月十三日前 言本规范根据国家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编制。
本规范分8章和5个附录,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结构设计、构造、工艺设计、电气及配套设施等内容。
本规范中强制性条款在正文中用黑体字表示,包括:3.1.6、4.1.4、4.2.1、4.3.2、4.4.2、5.1.2、5.2.2、5.5.3、6.4.2、7.3.1、8.1.2、8.6.1。
本规范系首次编制,有些条款还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与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并将有关意见和资料寄交编制组。
本规范由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负责具体解释,通信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邮编:450052。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参编单位: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北京科学研究设计院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中谷粮油集团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北京粮油集团主要起草人:袁海龙 杨世忠 朱同顺 李建萍 郭呈周 崔元瑞 归衡石 王 刚 郝卫洪 宋春燕 兰 勇 吴强 李江华 杜月萍 王守德 张振镕1 总则华润酒精 工程部质量管理处标准汇总1 总则1.0.1 为在粮食钢板筒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平房仓规范

粮食平房仓设计标准GB 50320-20011 总则为在粮食平房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符合储粮要求、作业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储存各种原粮、成品粮的平房仓设计。
粮食平房仓分类:1 按堆装形式可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2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仓、中转仓、储备仓、成品仓等;3 按温度控制要求可分为常温仓、准低温仓〔15℃≤t≤20℃〕、低温仓〔t<15℃〕。
应根据安全储粮与作业要求采取相应工艺及粮情检测设施,应采用不污染环境与粮食的科学保粮新技术和新方法。
应优先采用环保型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新型建筑材料。
粮食平房仓设计除应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粮食平房仓grain storehouse 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单层房式建筑物。
2.1.2 粮堆机械通风machinery ventilation of grain pile 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空气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内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粮层阻力resistance of grain layer 气流穿过粮层时的压力损失。
空气分配器air divider 在机械通风中用于将风道内的空气向粮堆内均匀通风的部件。
2.1.5 粮面表观风速wind speed of grain surface 气流穿过粮堆〔粮层〕外表的速度,即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外表的气流量。
环流熏蒸circulating fumigation 通过强制性的气体循环,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到达有效杀死粮堆中害虫的熏蒸方法。
粮食孔隙度void space of grain 粮堆内颗粒间空隙的总体积占粮堆体积的百分比。
2.1.8 粮食质量密度mass density of grain 单位体积粮食的质量,简称粮食密度。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国家粮食局2001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粮食储藏安全,推进粮食仓库(以下简称粮库)建设技术进步,加强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粮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粮库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总仓容量为2.5万t及以上新建粮库项目。
新建2.5万t以下粮库和改、扩建粮库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粮库项目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粮库建设政策,采用先进技术,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防止污染,注重环保;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有利发展;二、应根据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的需要,按经济区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设点;粮库项目应优先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交通干线粮食集散地选点建设;三、应根据当地建设规划,对粮库进行总体规划;以近期建设规模为主,适当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粮库建设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一次或分期实施;四、应按照节约、节能、高效的原则,选用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和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粮仓仓型;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推广散装、散运、散卸、散存(简称“四散”)技术;完善仓储工艺,满足安全储粮需要,提高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五、应充分利用当地可提供的社会协作条件,提高粮库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水平;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五条粮库项目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六条粮库项目的建设规模,按粮库的总仓容量划分以下三类:一类:15万t以上;二类:5.1万t~15万t;三类:2.5万t~5万t。
第七条粮库按主要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和综合库。
各类粮库的总仓容量宜按下列规定计算:一、收纳库:按年收购量的60%确定;二、中转库:按不大于年中转量的10%确定;三、储备库:按国家或地方的计划储备量确定;四、综合库:按不同功能的仓容量综合确定。
粮库工程设计合理化建议

1 粮库工程设计合理化建议1.1粮库工艺设计建议1.1.1机械通风(1)仓底通风a. 仓底通风分地上笼和地槽两种形式,地上笼或地槽的通风口应满足保温、气密、防腐、防锈、防潮和风道投药等要求,与通风机等设备连接方便。
b. 平房仓地上笼的布置形式,常采用“圭”字形,均匀布置。
主风道、支风道截面形式和尺寸依据仓容、风量、风速通过设计确定。
风道应做防腐防锈处理,应有足够强度刚度。
支风道开孔率不小于30%。
c. 地槽通风截面积、通风盖板(空气分配器)表面积应符合风速要求,通风盖板上开孔率不小于30%。
d. 平房仓跨度<21m时,宜采用单面通风,平房仓跨度≥21m时,应采用双面通风。
e. 采用单面通风的仓房,通风口尽可能设置在仓房的背阴面,仓外温度较低,对于谷物冷却和熏蒸作业,有利于维持粮温,降低能耗。
通风机的风量、压力应满足规范要求,单位通风量一般取6~8m3/h.t。
仓底轴流风机可取6~8m3/h.t,如果有降湿需要,风机单位通风量可取10 m3/h.t。
f. 主风道、支风道及空气分配器通风面积应满足规范中的风速要求,主风道风速一般在12m/s以下,最大不超过15m/s;支风道风速一般在6m/s以下,最大不超过9m/s;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推荐在0.1m/s~0.15m/s。
(2)仓上通风平房仓上部通风,一般采用轴流风机,风机宜安装在山墙或檐墙上,位置尽可能高。
对于拱板平房仓,要注意仓顶空腔内积热的排除。
a. 粮堆的局部处理:库里可根据需要配置粮堆局部处理机,主要用于局部通风降温,解决粮堆内局部发热问题。
b. 有条件的粮库可采用智能化通风,可自动检测粮情和判断通风条件,自动控制通风设备与设施的开启和关停,实现机械通风作业自动化。
1.1.2环流熏蒸(1)环流装置由专用环流风机、环流管道、阀门等组成。
环流熏蒸风机应具有防爆功能。
当平房仓通风风道为双面时,熏蒸环流装置也应双面布置。
一般25m直径以上的浅圆仓设2套环流装置。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国家粮食局2001年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粮食储藏安全,推进粮食仓库(以下简称粮库)建设技术进步,加强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粮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粮库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总仓容量为2.5万t及以上新建粮库项目。
新建2.5万t以下粮库和改、扩建粮库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粮库项目建设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粮库建设政策,采用先进技术,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防止污染,注重环保;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有利发展;二、应根据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的需要,按经济区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设点;粮库项目应优先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交通干线粮食集散地选点建设;三、应根据当地建设规划,对粮库进行总体规划;以近期建设规模为主,适当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粮库建设可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物力等条件,一次或分期实施;四、应按照节约、节能、高效的原则,选用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和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粮仓仓型;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推广散装、散运、散卸、散存(简称“四散”)技术;完善仓储工艺,满足安全储粮需要,提高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五、应充分利用当地可提供的社会协作条件,提高粮库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水平;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五条粮库项目建设,除应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六条粮库项目的建设规模,按粮库的总仓容量划分以下三类:一类:15万t以上;二类:5.1万t~15万t;三类:2.5万t~5万t。
第七条粮库按主要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库、中转库、储备库和综合库。
各类粮库的总仓容量宜按下列规定计算:一、收纳库:按年收购量的60%确定;二、中转库:按不大于年中转量的10%确定;三、储备库:按国家或地方的计划储备量确定;四、综合库:按不同功能的仓容量综合确定。
平房仓规范

平房仓规范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 B50320-200 1 1 总则1.0.1 为在粮食平房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符合储粮要求、作业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储存各种原粮、成品粮的平房仓设计。
1.0.3 粮食平房仓分类: 1 按堆装形式可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 2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仓、中转仓、储备仓、成品仓等; 3 按温度控制要求可分为常温仓、准低温仓(15℃≤t≤20℃)、低温仓(t< 15℃)。
1.0.4 应根据安全储粮与作业要求采取相应工艺及粮情检测设施,应采用不污染环境与粮食的科学保粮新技术和新方法。
1.0.5 应优先采用环保型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新型建筑材料。
1.0.6 粮食平房仓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术语2.1.1 粮食平房仓 grain storehouse 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单层房式建筑物。
粮堆机械通风 machinery ventilation of grain pile 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空气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内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2.1.3 粮层阻力 resistance of grain layer 气流穿过粮层时的压力损失。
2.1.4 空气分配器 air divider 在机械通风中用于将风道内的空气向粮堆内均匀通风的部件。
粮面表观风速 wind speed of grain surface 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即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量。
2.1.6 环流熏蒸 circulating fumigation 通过强制性的气体循环,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达到有效杀死粮堆中害虫的熏蒸方法。
粮食平仓规范

4.1.3 平房仓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当采用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承重及围护结构时,其建筑耐火等级可视为二级;占地面积及防火分区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4.1.4 确定平房仓平面尺寸及建筑高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跨度、高度、柱距及构件尺寸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 2的规定;其中跨度不宜小于18m,廒间长度不宜小于30m。
2 散粮平堆高度不宜小于5.0m。
麻袋包不宜小于22层;面袋包不宜小于24层。
3 粮面与屋盖水平构件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1.5m,也不应大于2.0m;当顶棚为平顶时不宜小于1.8m。
4 室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0mm。
4.2 建筑设计及构造4.2.1 保温、隔热,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粮工艺提供的技术参数综合确定。
2 钢筋混凝土屋盖保温层应采用憎水型非散粒状保温材料;炎热地区钢筋混凝土屋盖宜做架空隔热层,或采用新型隔热材料;金属压型彩板屋顶应采用轻质、阻燃型保温材料。
4.2.2 密闭,要符合下列要求:1 平房仓应满足工艺规定的气密性指标要求。
2 储备仓的门窗洞口、粮面以上风机洞口四周及散装平房仓设计装粮高度处,均应设置塑料密封槽管。
塑料密封槽管应与墙体基层固定牢靠,转角应弧形过渡。
3 门、窗、风机、穿墙管线与墙体的连接缝及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均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
4.2.3 屋面要符合下列要求:1 屋面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7中的有关规定。
储备仓屋面防水等级应为Ⅱ级,其他使用功能的平房仓屋面防水等级不应低于Ⅲ级。
2 屋面防水材料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3 卷材防水屋面坡度不宜大于25%,当不能满足坡度要求时,应采取防止材料下滑的措施。
4 屋面宜采用无组织排水形式,檐口出墙不宜小于600mm。
南方地区可采用有组织排水形式。
当采用悬山形式时挑檐出山不宜小于500mm。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二、建筑设计
散水要求
平房仓外墙四周应设混凝土散水,散水坡度宜为3%~5%,宽度应根据土壤 性质、气候条件、建筑高度及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并不宜小于0.80m。
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宽出檐口线0.20m以上。
混凝土散水应设置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20~ 30mm宽的缝,缝内嵌柔性防水材料。
a
2
Vt
2
局部阻力系数 空气质量密度[kg/m3](1.20) 风道风速[m/s] 通过风道的风量[m3/h] 风道截面面积[m2]
一、工艺设计
支风道间距
l 2 h (K 1)
通风途径比(1.20~1.50)
边侧通风道与侧墙间距不宜大于0.5l
风道末端距离宜为0.5m~1.0m
通风道单程长度不宜大于25m
一、工艺设计
超过6个月应设熏蒸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熏蒸方式 1 6 环流熏蒸系统管道宜利用通风系统网路 仓外管道接口应密闭
门窗及管线洞口应密闭 洞口及装粮高度处 应设密封槽管
2
熏 蒸
3
4
5
仓内气压从500Pa降至250Pa 的压力半衰期大于40s
建筑构配件之间的连接缝等 均应采取可靠的密闭措施
4
5
挡粮板应设 置出粮孔, 出粮孔位置 应满足与之 衔接设备的 进料要求。
作业线应连 贯,每组设 备生产能力 应匹配。
入仓作业过 程中应减少 粮食的自动 分级。
一、工艺设计
包装仓的输送工艺和设备选用
1
2
3
进出仓可配 置移动式包 粮胶带输送 机、平板车、 电瓶车、叉 车、码垛机 等设备。
4
5
粮食加工厂 成品包装仓 应根据打包 车间位置合 理设置固定 设备,设备 作业能力应 与设备的生 产能力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 通信地址为郑州市嵩山南路 号 邮编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 编 单 位 郑州工程学院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
参 编 单 位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原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
北京煤炭设计研究院
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王振清 齐志高 王录民 刘 凯 弓 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主编部门 国 家 粮 食 局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年月日
北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粮食平房仓 设计规范 的通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标
号
根据我部 关于印发 二
至二 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
标准制订 修订计划 的通知 建标
号 的要求 由国家
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经有关
程四相 范建华 李伯仲 郝卫红 侯业茂 张义才 王广国 宋春燕 王 玲 郭金勇 张来林 张 虎 崔元瑞 归衡石
目次
总则 术语 符号
术语 符号
工艺
一般规定 通风 熏蒸
建筑设计
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及构造
荷载与效应组合
荷载代表值 荷载效应组合
结构设计
基本要求 结构计算 结构构造要求
消防设施 电气与粮温测控
部门会审 批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自年
月 日起施 行 其 中
款
为强制性条
文 必须执行 原行业标准 粮食房式仓库设计标准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国家粮食局负责管理 郑州工程学院负责具体解释
工作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一年六月十三日
前言
本规范依据建设部建标
号文编制
一般规定 电力装置及管线敷设 照明 防雷与接地
粮温测控系统
附录 通风系统阻力计算公式 附录 主要粮食的设计用物理参数 附录 粮食压力计算公式 本规范用词说明
总则
为在粮食平房仓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 符合储粮要求 作业合理 技术先进 经济适用 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储存各种原粮 成品粮的平房仓设计 粮食平房仓分类 按堆装形式可分为散装仓和包装仓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收纳仓 中转仓 储备仓 成品仓等 按温度控制要求可分为常温仓 准低温仓 低温仓 应根据安全储粮与作业要求采取相应工艺及粮情检测设 施 应采用不污染环境与粮食的科学保粮新技术和新方法 应优先采用环保型及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益的新型建筑材 料 粮食平房仓设计除应满足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 有关规范 标准的规定
粮面表观风速 气流穿过粮堆 粮层 表面的速度 即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 粮堆表面的气流量
环流熏蒸 通过强制性的气体循环 促进熏蒸气体在粮堆中均匀分布 达 到有效杀死粮堆中害虫的熏蒸方法
粮食孔隙度 粮堆内颗粒间空隙的总体积占粮堆体积的百分比
粮食质量密度 单位体积粮食的质量 简称粮食密度
粮食重力密度 单位体积粮食所受的重力 简称粮食重度
粮食压力 粮食作用在接触物体表面上的力
排架 由梁 或桁架 和柱铰接而构成的单层框架
刚架 由梁和柱刚接而构成的单层框架 根据结构材料不同 分为 钢筋混凝土结构刚架 钢结构刚架和钢梁 钢筋混凝土柱组合刚 架
拱板 上下弦均为钢筋混凝土薄板的拱架式结构
符号
几何参数 平房仓纵墙轴线之间的距离 平房仓横墙轴线之间的距离 粮食平堆高度 粮食加堆的高度 靠墙面的粮堆高度 简支梁跨度 储粮顶面至所计算截面的距离
本规范分 章与 个附录 包括 总则 术语和符号 工艺 建
筑设计 荷载与效应组合 结构设计 消防设施 电气与粮温测控
本规范中第
款
条为强制性条款 正
文已用黑体字给出
为以后进一步补充 完善与提高 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 认
真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并请将有关意见及资料提供给编制组
本规范由郑州工程学院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负责解
码头中转库宜设起重机配合作业 起重机作业能力应与 运输设备能力匹配
粮食加工厂成品包装仓应根据打包车间位置合理设置固 定设备 设备作业能力应与打包车间设备的生产能力匹配
粮食进出仓作业宜采取防尘措施 改善作业环境 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 高效低耗 破碎率低 操作方 便等性能 符合环保 卫生要求 散装仓宜选用移动式设备 应根据仓容量 接卸设施的作 业时间等条件确定设备的生产能力 输送工艺应满足下列要求 作业线应连贯 每组设备生产能力应匹配 粮食进出仓作业应设置输送 取样 计量 清理等设备 需 包装发放时应配置打包设备 粮食入仓作业过程中应减少粮食的自动分级 挡粮板应设置出粮孔 出粮孔位置应满足与之衔接设备的 进料要求 包装仓输送工艺应根据其功能 作业线运输距离等因素确 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应根据进出仓作业要求 时间 包装袋尺寸等 条件确定设备数量 包装仓输送工艺设备可按下列要求选配 进出仓可配置移动式包粮胶带输送机 平板车 电瓶车 叉 车 码垛机等设备
术语 符号
术语
粮食平房仓 用于储存粮食且满足储粮功能要求的单层房式建筑物
粮堆机械通风 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空气送入粮堆 促使粮堆内 外空气进行湿热交换 降低粮堆内的温度与水分 增进储粮稳定性 的一种储粮技术
粮层阻力 气流穿过粮层时的压力损失
空气分配器 在机械通风中用于将风道内的空气向粮堆内均匀通风的部 件
计算系数 粮食侧压力系数 仓容系数 包装仓面积利用系数 基础抗滑移稳定系数 基础底面对地基的摩擦系数
粮食散料的物理特性参数 粮食重力密度 粮食内摩擦角
粮食对灰砂粉刷面的外摩擦角 外摩擦系数 粮食滑动楔体的滑动面与墙面的夹角 加堆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作用及作用效应 粮食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压力标准值 粮食作用于仓壁单位面积上的竖向摩擦力标准值 粮食对单位长度仓壁的竖向摩擦力标准值 简支梁 端粮食水平压力标准值 简支梁 端粮食水平压力标准值 基础自重及其台阶上的土重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的水平力设计值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竖向力设计值 简支梁最大弯矩标准值
工艺
一般规定
工艺设计方案应根据建设规模 使用功能 粮食接收 发放 条件等具体情况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工艺设计内容应包括 输送工艺流程 设备选用 机械通 风 熏蒸系统等
应根据粮食品质 种类 储存时间及气候等条件选择合理 的通风 熏蒸方式和熏蒸剂 储粮时间超过 个月的平房仓内应 设机械通风 熏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