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复习专题辅导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练习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__1949__年9月,在__北平__召开。
2.任务:讨论__成立新中国__的问题。
3.内容(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临时宪法__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毛泽东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北京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五星红旗__为国旗;以__《义勇军进行曲》__为代国歌;采用__公元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人民英雄纪念碑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4.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政治协商__制度。
易混易错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只是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二、开国大典1.时间:__1949__年__10__月__1__日。
2.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3.标志: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4.意义(1)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新纪元__。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帝国主义__、__封建主义__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__独立自主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__社会主义__的力量。
易混易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提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从社会性质来说,此时我国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考历史 第12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2.2 土地改革
• 1.时间:
•
1950—1952年底
• 2.措施:
•
颁布(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
废除地主阶《中级华土人地民所共有和制国土,地实改行革(法7)》__________
土地所有制。
农民
左图毛泽东主席在 天安门城楼宣告:中 华人民共和国 (1)中__央__人__民__政__府___今天 成立了!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谢谢欣赏!
[点 拨]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归纳概括能力。第一幅图上有“土地改革” 四个字,第二幅图是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三幅图上有 “土改”“1952年”等文字,三幅图片都与1950—1952年土地改革有关。 故选B。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左图是在向农民宣传 (2)___土__地__改__革_。法
4.1 例题
(2014 • 湖北孝感)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
A 要“时期”做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
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B.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C.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
中考 八下单元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

初三第二学期教学设计方案17授课教师:李占营时间2013年04月8日第7周星期一授课班级3、4班第1课时课题八下单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课型复习课教法与学法自主复习、导学与讲解结合教具与学具课件教学目标 1.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相关知识的梳理、复习和巩固,查补不足;联系: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情况。
2.学生综合分析、理解、概括、归纳与联系、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复习方法的掌握与提高。
3.认识:(1)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2)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3)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板书设计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复习导入一、组织上课后,(一)复习提问,引导回答:1.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2.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3.国民党政权跨台的标志?(二)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结合老师提问要点,复习、回答问题。
组织教学。
知识联系、复习与巩固。
4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949.10.1-1953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大陆获得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认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知识复习与巩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随着解放在全国的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时机成熟了。
今天,我们一同复习八下单元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新中国的成立: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复习、巩固。
背景:筹备:第一届政协会议标志:开国大典国内:意义国际:认识:复习中,重点点拨:新中国成立的背景、筹备、意义及认识等,联系: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和壮大情况。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教材 地图 解读
反映信息:中国与朝鲜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图中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已经越过“三八线”,把战火 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 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通过前三次战 役,已经将“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 附近
2. 土地改革
原 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 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 意义 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 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拓展提升]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之间有什么联系?两者有什么共同的 历史作用?
开始标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实施地区 新解放区
内
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
方
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 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结果
八年级下册P8~P16
2022版课标: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
意义。
1. 抗美援朝
原
因
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 国出兵援助
目 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 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司令员 和军队
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
主要战役 上甘岭战役等
英雄 代表
概况
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随
后,盛大的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先后开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八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1 新人教版

下列只唷发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
①商鞅变法,奖励农耕
②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2014·山东聊城·16)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
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
的结论应是(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答案】A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新富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其他
农
1948 86 197 116 18 0 27 2
年
1953
3 74 355 0
4
0
7
年
【答案】A
(2014·重庆A卷·12)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 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 是( )
“五四”学生示威流行 开国大典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A.民族复兴之路
B.民主革命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之路
【答案】A
(2014·贵州安顺·3)2014年3月28日,
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当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 主 阶 级
农民
地主阶级与 农民之间是 剥削与被剥
削地关主系阶级 和农民一样 参加劳动
地主阶级占 有绝大部分 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 占有
劳动成果
归 私 人 所 有
温故知新
建国初期的任务
建立人民政府 (1949)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
召开新政协, 成立新中国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主题0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课件)

1、时间: 1949年9月
2、地点:北平
3、内容: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一毛泽东 ②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比
项目
不 目的 同 点 核心内容
土地改革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巩固
新生政权
改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土地公有制,包产
到户,自负盈亏 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同点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都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也是口号)
指挥 ①中国:彭德怀; 者 ②美国:麦克阿瑟
中国人 民志愿 军跨过 鸭绿江
军队
①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②美国:“联合国军”
重点详解 考点2.1:抗美援朝
概况
中朝军民并肩作战,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 “三八线”附近(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上甘岭战役)
链接中考
2.(2021·湖北襄阳)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宣告了抗日战争的结束 B.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C.迫使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D.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 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故B符合题意;1945年9 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 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迫使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故C不符合题意;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初中历史知识点-新中国成立

初中历史知识点: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2)地点:北京
(3)概况: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接着升国旗,鸣礼炮。
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4)意义: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3)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4)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也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新中国成立经典例题
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对快播公司进行处罚一事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最早可追溯到( )
D
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兴奋和激动,我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间是( )
D。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下册(2)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1、内容:①通过了《纲领》纲领作用②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念碑。
2.开国大典——(作用:标志)1949年10月1日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站起来)(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推翻了、、、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2课.巩固新生政权措施:和平解放、、土地改革一.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2.西藏代表人物3意义:、。
二、抗美援朝(时间至)1.目的:、;司令员。
2.军队名称:;被誉为;4英雄人物:、。
3..结述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4.影响(意义):国内:、,国际:。
第3课、土地改革(时间:至年底)1、开始标志(法律依据):2.内容(直接目的):规定废除土地所有制,实行所有制。
根本目的:。
3.作用(意义):5、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经济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达标训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 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由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赴京谈判。
5月23日,签署协议,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有: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效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新中国成立专题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历史,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史学界也将1949年10月1日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从成立到今天的60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提示,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课标要求】
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2.掌握开国大典的过程。
3.掌握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
【知识梳理】
1.政治协商会议
(1)时间:1949年9月
(2)内容: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公元纪年方式。
(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新中国成立
(1)开国大典:时间、地点。
(2)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
(3)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例题与解析】
例1.我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新中国的成立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解析:A项中的“七届二中全会”主要是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C项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在中国的统治;D项为新中国的正式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B项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务,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2.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上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解析: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学习方法】
1.首先把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作用,及会议的主要内容。
其次归纳这次政协会议的具体决议。
第三理解“共同纲领”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影视资料、历史图片等了解那个难忘的时刻。
结合课文内容,回顾开国大典的盛况,以理解记忆的方法把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歌谣记忆法:
首届政协于北京,49年9月此举行。
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政府主席。
国旗国歌此确定,定都北平改名北京。
“十一”大典举行,五星红旗升起。
【考查的题型】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识图综合简答题等。
【强化复习】
一、精挑细选
1.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A.30年 B.40年
C.50年 D.60年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南京 B.北京
C.重庆D.北平
3.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6.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毛泽东撰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说:“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下列人民英雄不属于“三十年来”这一阶段的是()
A.林则徐 B.李大钊
C.刘胡兰 D.马本斋
8.“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A.大陆基本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
C.新政协的召开 D.解放南京
9.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的决定是在()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请你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香港回归
B.①伟大转折②遵义会议③改革开放
C.①开天辟地②长征开始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①开天辟地②遵义会议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二、慧眼识图及计算题
1.观察下图,写出图中两位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和职务。
开国大典
2.小明的爸爸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名字叫建国,那么他今年度过多少岁的生日?请你分析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三、材料分析题
1.从甲午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
请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它的曲作者是:____。
(2)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____,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___。
(3)1949年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还要将这首充满民族危机意识的歌曲定为代国歌?
四、自主探究题
1.简述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参考答案:
一、1.D、2.D、3.A、4.D、5.A、6.A、7.A、8.B、9.C、10.D
二、1.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2.2009-1949=60(岁)。
三、(1)聂耳(2)日本侵华救亡图存(3)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严峻的形势:在国内,大陆尚未完全解放,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
在国际上,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方针。
此时,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目的是提醒人们新的危机依然存在,激励中国人民要为祖国的独立富强继续奋斗。
四、1.相同点:都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在20世纪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建立起先进的民主制度,都革除旧的生产关系、扫除了经济发展的障碍,推动社会经济获得明显发展;都曾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不同点:前者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后者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前者民主制度遭到各种势力的破坏,并未真正贯彻;后者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民主政治空前彻底和完善。
2.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压迫和欺辱,由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自主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为之奋斗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半殖民地的中国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旧中国的历史,就是落后挨打的历史,而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从此,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