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

合集下载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

《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

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

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

《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

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

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猫贝儿发表于:2011-09-26 14:44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一部电影能否取得成功,受限制的因素很多。

故事、明星、特效等等所谓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讲究效益的大环境中,另一因素日益凸显,那就是“营销”。

一部好电影如果营销成功便能够锦上添花,巨资大片和低成本小片都不例外。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外十大因为高明的营销手段而获得票房大捷的电影。

一、《让子弹飞》投资:1.5亿左右人民币票房:6.59亿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让子弹飞》主打“口碑式”营销,早在公映之前,该片就在制造口碑上下足了功夫,通过业内人士之口来解析影片的看点、亮点,上映期又频繁解释影片桥段的深刻用意,甚至联系历史和现实。

而且宣传面极广,几乎涵盖了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在内的所有主流媒体,让观众在上映前便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极高的认可度。

二、《午夜心跳》投资:400万左右人民币票房:3280万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午夜心跳》是小成本恐怖片营销成功的典范,主打“病毒式”营销。

在公映之前,宣传方鸿水文化传媒便打出“贺岁档第一恐怖片”的口号,更悲壮的是公映前竟然没有任何演员参与落地宣传,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宣传方通过海量的网络、平面、广播电视结合的三位一体式宣传,将能够撑起这一名号的元素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又打出“看恐怖片时尚过节”的口号,吸引了不少时尚影迷和情侣。

另外,在影片上映期间推出小活动,让影迷看片之余感受刺激。

三、《唐山大地震》投资:1.5亿左右人民币票房:6.53亿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唐山大地震》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并在宣传过程中反复强调“催泪”牌,抓住人心柔软的一部分。

同时,在拍摄期便开始自立招牌,“年度最受人期待影片”的名号从拍摄到放映的整个期间,不断的有导演、主编、演员、影评人等等的爆料传出。

另外,宣传将冯小刚和徐帆的夫妻搭档捆绑销售。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电影营销是一项重要的推广活动,可以帮助电影制作公司提升知名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下面是一些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的盘点:1.《黑暗骑士》:该片通过巧妙的营销策略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主要策略包括:发布悬疑的预告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举办粉丝活动、制作特别版DVD等。

这些策略使得观众对电影保持极大的兴趣,并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阿凡达》:该片在上映前的营销活动非常出色。

包括制作精美的预告片、在观众中引发兴趣的宣传、特别版DVD推出等。

此外,电影还采用了全球首映的方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影迷。

这些营销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入。

3.《头脑特工队》:该片在推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心理学原理来吸引观众。

首先,制作了引人入胜的预告片,通过展示电影的特色和情节,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互动营销,鼓励观众分享他们的心理感受和观影体验。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4.《冰雪奇缘》:该片通过独特的宣传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首先,电影制作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的宣传短片,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制作了精美的预告片,展示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和特色。

另外,电影还推出了与主题相关的周边产品,进一步推广了电影的品牌形象。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复仇者联盟》:该片的营销活动主要侧重于品牌推广和粉丝互动。

首先,通过发布预告片和宣传短片,制造了观众的期待和兴奋。

其次,制作了与电影相关的周边产品,增加了粉丝的参与度。

另外,电影还开展了粉丝见面会、影迷活动等,进一步增加了观众与电影的互动。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综上所述,电影营销对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的宣传策略和精确的定位,电影制作公司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并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经典案例指引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经典案例指引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经典案例指引中国影视娱乐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有许多经典案例可以作为指引,帮助我们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和成功之道。

以下是我整理的十个经典案例:1.《霸王别姬》:这部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是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京剧演员和情侣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剧情赢得了许多奖项,并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战狼》:这部由吴京执导和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特种部队士兵保护非洲村庄免受恐怖分子侵袭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激烈的动作场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里程碑之作。

3.《中国合伙人》:这部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三个年轻人从大学时代开始创业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的创业情景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4.《中国好声音》:这个综艺节目是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案例之一。

它通过选拔优秀的歌手和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乐坛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5.《爸爸去哪儿》:这个真人秀节目讲述了几位明星爸爸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难忘时光的故事。

这个节目以其真实和温馨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6.《芈月传》:这部古装剧以芈月为主角,讲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成长为强大女性的故事。

这部剧以其精美的制作和深入人心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7.《中国有嘻哈》:这个真人秀节目以嘻哈音乐为主题,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嘻哈音乐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这个节目在中国年轻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8.《流浪地球》:这部由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讲述了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进行的宇宙冒险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震撼的特效和引人入胜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9.《中国新说唱》:这个真人秀节目以说唱音乐为主题,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说唱音乐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解析

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解析

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解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微电影营销的意义 (3)二、微电影营销概述 (4)2.1 微电影的定义与特点 (5)2.2 微电影营销的概念 (7)2.3 微电影营销的优势 (8)三、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9)3.1 案例背景 (10)3.2 营销策略 (11)3.3 营销效果分析 (13)3.4 案例总结 (14)四、微电影营销的策略与技巧 (15)4.1 故事情节设计 (16)4.2 角色塑造 (17)4.3 场景与特效 (19)4.4 音乐与配音 (20)五、微电影营销的效果评估 (21)5.1 流量分析 (22)5.2 转化率分析 (23)5.3 用户反馈分析 (25)5.4 综合评价 (27)六、未来展望与挑战 (28)6.1 微电影营销的发展趋势 (29)6.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30)一、内容简述案例一:《一触即发》的凯迪拉克营销案例。

这部微电影以高端、时尚、科技为核心元素,结合凯迪拉克品牌特色,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剧情之中。

通过明星效应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并分享,有效提升了凯迪拉克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该片运用数字化传播手段,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广,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案例二:《老男孩》的营销策略。

《老男孩》以情感营销为主打策略,通过讲述青春、梦想与成长的故事,引发观众的共鸣。

影片中的品牌植入自然贴切,与剧情发展相得益彰,让观众在感动的同时,对品牌产生好感。

该片借助社交媒体进行病毒式传播,利用网友的自发推广,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品牌宣传。

案例三:《寻梦环游记》中的联合营销战略。

该微电影通过与知名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一场视觉盛宴。

通过联合营销,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该片以文化内涵为核心,将品牌理念与影片内容紧密结合,提升了品牌的格调与形象。

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内容的日益丰富,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逐渐在品牌传播、产品推广等领域崭露头角。

大数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

大数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

大数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大数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1.《战狼2》:2017年上映的中国动作电影《战狼2》在电影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片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最终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2.《泰坦尼克号》: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史诗级的爱情片,该片在电影营销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了吸引观众,电影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不同的宣传策略,如针对年轻观众的浪漫爱情故事、针对科技追求者的豪华邮轮等。

最终,《泰坦尼克号》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3.《复仇者联盟》: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电影在大数据电影营销方面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

此外,漫威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改进电影剧情和角色设定,使电影更符合观众的口味,从而取得了巨大的票房和口碑成功。

4.《美人鱼》:2016年上映的中国喜剧电影《美人鱼》在电影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片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此外,电影公司还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改进电影剧情和角色设定,使电影更符合观众口味,最终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绩。

5.《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电影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片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此外,电影公司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改进电影剧情和特效,使电影更符合观众口味,最终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绩。

6.《速度与激情7》: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是一部动作电影,该片在电影营销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解析

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解析

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解析1.《阿凡达》(Avatar)《阿凡达》是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一部科幻电影。

该片在上映前进行了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在3D技术上的突破。

电影在宣传中专门强调了它是第一部真正适合3D观影的电影,吸引了大批观众赴影院观看,成为一部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

2.《教父》(The Godfather)《教父》是一部著名的黑帮电影,通过与观众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独特方式进行了成功的营销。

电影宣传主要侧重于描绘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以及故事中的复杂关系,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种情感上的吸引力使得电影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3.《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成功营销案例之一是通过创造紧张和悬疑的氛围来吸引观众。

该片的预告片中采用了短暂的片段和引人入胜的一刻,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这种战略在电影上映前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为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4.《星球大战》(Star Wars)《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采取了全方位的营销策略,包括玩具、漫画书籍、游戏等周边产品的推出。

通过创建一个全新的宇宙,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观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粉丝团体。

这一战略不仅刺激了电影票房,还为系列电影的推出打下了基础。

5.《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系列电影的成功营销案例之一是通过大规模的预告片推广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预告片巧妙地展示了电影中壮丽的场景和惊险的剧情,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这种吸引力在电影上映前就为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期待。

6.《泰坦尼克号》(Titanic)《泰坦尼克号》是一部重要的爱情悲剧电影。

该片在营销上利用了船只的壮丽和沉没事故的真实故事,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与其他电影不同,该片在宣传中强调了它基于真实事件的情感展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一部备受推崇的作品。

7.《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成功营销案例之一是通过与原著小说推广相结合,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神秘和神奇的世界。

2024年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

2024年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

2024年对中国微电影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很多有创意和影响力的微电影通过巧妙的营销手段成功传播和吸引了大量观众。

以下是2024年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

1.《饺子》
这部微电影由主流电视剧导演陈凯歌执导,由范冰冰主演。

影片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推广,范冰冰也在微博上不断发布片方为影片做的宣传活动。

范冰冰的巨大影响力和微博的传播能力使得影片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

2.《后会无期》
3.《我们的十年》
4.《神棍》
5.《暖男》
6.《父母爱情》
这部微电影由导演陈凯歌执导,由赵薇和陈坤主演。

影片通过微博进行宣传,片方还举办了相关的线下活动,了解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和反馈。

这种互动性质的宣传方式使得影片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

7.《蚁人》
8.《宝岛一村》
9.《救魂师》
10.《恶棍天使》
这些微电影通过巧妙的营销手段成功地传播和吸引了大量观众,为中国微电影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赏于上周在香港举行了颁奖典礼,影片《疯狂的石头》在获得的八项提名中一举夺得了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成为本届传媒大赏最大的赢家。

“石头”这个在网上营销的影片再次为世人所瞩目,中国电影营销方式逐渐多样化。

业内人士不会忘记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当身着桃红色曳地晚礼服、美丽动人的章子怡出现时,前往迎接的电影节执行主席马可·穆勒向章子怡单膝跪下,口称:“欢迎皇后娘娘。

”如此惊艳一跪,业内人士惊呼:中国电影会吆喝了,好名已经在外了!1《爱情呼叫转移》冰糖葫芦串起12位大明星里面有点小哲理,幽默之外还有点小收获,作为一部群星贺岁的商业电影,《爱情呼叫转移》2000万元的票房无疑是场大成功。

正如影片的编剧所说,徐峥好似一根棍儿,串起了12个美女糖葫芦,而这12位女明星本身就是电影最大的卖点。

用请一位热门女星当主角的费用,交换12位女星每人一两天的客串,成本降下来,眼球却吸引来,《爱情呼叫转移》的明星阵容几乎囊括了当下最热点的女星。

在美国票房只占一部电影收入比例的40%,剩下的60%来自于其他可经营的空间或衍生品的收益。

“迪斯尼的一个产品能卖多少次?能卖多少个国家?不夸张地讲,一个电影做好了有上千种盈利点,而《爱情呼叫转移》目前做到了几十种。

电影必须按产业化的思路推进,产业开发的空间和价值远比单一的电影产品的收益大得多。

”2《达·芬奇密码》四两拨千斤《达·芬奇密码》在全球首映拿下2.24亿美元的票房佳绩,这和营销策略有关。

“除了用媒体做宣传广告,我们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品牌综合推广。

”索尼哥伦比亚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张苗谈起来头头是道,“我们收到的宣传效果是投入3000万—4000万元的效果,而实际上我只投了不到1/10甚至1%的钱”。

“我把奔驰汽车的顾客带进了电影院,而爱立信把《达·芬奇密码》的电影海报带到了各个手机零售店。

这种品牌的互动,宣传渠道的共享,特别适用于市场广大的中国。

”张苗在品牌营销方面的独特创意,正好契合了他“《达·芬奇密码》可以为任何商品解开财富密码”的想法电影《达·芬奇密码》的宣传几乎是无孔不入,和手机、汽车、食用油、互联网、出版社等多个行业捆绑在一起。

3《夜宴》借光世界杯2006年夏天,在去年球迷们热切盼望世界杯之际,王中军要把《夜宴》推向这场体育盛宴。

央视体育部《豪门盛宴》的主持人张斌也想到了《夜宴》与他的体育盛宴有某种相通之处。

一拍即合,“这个夏天,这个王国,故事关于:激情、欲望、背叛、复仇;豪门盛宴,我们的夜宴”。

《豪门盛宴》分别在18:50和1:00播出,随着《夜宴》片花和足球场的镜头交替出现,球迷们过足了体育盛宴和《夜宴》带来的视觉盛宴的瘾,在影片放映的时候,哪能不去看看呢!据说,王中军在央视做了这么长时间的世界杯“晚宴”的广告,没有花钱,属于资源互换,谁让章子怡那张脸和球星的脸一样具有品牌价值呢,这叫做王中军的“1+1>2”的营销战略。

《夜宴》国内票房破亿,谁说没有世界杯的功劳呢!4《恋爱中的宝贝》炒作情人节当日票房在2004年2月15日的北京的娱乐新闻中,“《恋爱中的宝贝》北京票房以130万元票房成绩,开创了“2·14”一天影片票房的最新纪录”这样的字眼遍布网上,还有的媒体爆出情侣们要体验“被当场击倒的爱情”,要看“爱情病毒片”,在这样的炒作中,《恋爱中的宝贝》票房在飙升。

“炒作情人节单日最高票房,这是利用档期进行营销,《恋爱中的宝贝》获得了1500万元的不俗票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表示。

同期上映的影片包括《大城小事》、《花好月圆》等六七部影片,其中《恋爱中的宝贝》占票房的50%以上。

由于要看《恋爱中的宝贝》的观众太多,新东安影城又增加了两个专场。

观众与其说是被《恋爱中的宝贝》中的爱情击倒,不如说是被130万元的情人节单天票房最新纪录击倒!5《头文字D》赛车场锁住观众眼球2005年4月10日16:30到17:20,CCTV-5的镜头锁定了上海F1国际赛车场,《头文字D》电影真车表演赛在这里拉开。

带着寰亚公司与《头文字D》电影的LOGO,醒目地打着淘宝和新浪鲜艳的LOGO,电影中周杰伦等演员开过的4台战车在赛道上极速狂飙。

表演赛结束后,片方敲定了与淘宝网价值1800万元的现金和资源合作,酝酿已久的“淘宝网杯”《头文字D》亚洲飘移女郎选拔赛和亚洲飘移王选拔赛陆续开赛;而两项赛事线上、线下由新浪网全力支持。

《头文字D》为此次活动投入了现金近百万元,而活动后的企业赞助却达到了近4000万元。

拍摄之初这部投资1亿元的电影即定下了内地市场“收回30%份额”的目标,这意味着除了七八百万的音像版权费,按现有分账比例该影片全国票房要达到6000万元,而《头文字D》最终获得了6500万元的票房,当时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也只有《英雄》、《功夫》、《十面埋伏》等寥寥几部。

《头文字D》事后调查显示,受此活动相关电影信息影响,去看电影的观众比例占了这部电影总观众的29.87%,而这个“赛场轰炸”堪称整部电影营销中的杀手锏。

6《暖春》小城市包围大城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一个县城影院里,许多观众一边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屏幕,一边掏出手帕频频擦泪,与影片中的主人公同悲同喜。

这样的场景还出现在山东淄博、江苏南通、浙江杭州等全国的许多城市。

令观众动容的电影就是《暖春》。

小成本影片《暖春》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片子,主要人物只有一位老人,一个孩子,导演乌兰塔娜也是新人,打宣传牌毫无优势。

想进入大城市的主流院线更是难上加难。

影片制作方——山西电影制片厂和发行方独辟蹊径,把目光投向了众多离农村更近的中小城市,走出一条“小城市包围大城市”的发行之路。

山西电影制片厂厂长李水合甚至直接骑着自行车在许多小城市里宣传和发行《暖春》。

随着《暖春》在小城市的火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院线和影院都向李水合伸出了橄榄枝,要求购买拷贝。

这部200万元成本的影片在全国最终发行35毫米和16毫米拷贝共744个,收获了2000万元的票房,山西电影制片厂的净利润达到400万元,更重要的是《暖春》为该厂《暖情》、《暖秋》的发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山西电影制片厂著名的“三暖”系列电影。

7《疯狂的石头》网络赚取口碑《疯狂的石头》被视为2006年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300万元人民币的成本收回了2200万元的票房,年轻的导演宁浩让投资方笑得合不拢嘴。

影片的发行方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除了影片自身实力外,公司采用的“口碑”发行的办法也功不可没。

《疯狂的石头》里没有实力派的大腕,也没有青春派的偶像,如果单纯依靠广告宣传是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的,“我们就在口碑上下功夫”。

发行方首先在新浪网上通过填写报名表的形式选取了几百名观众,请他们在北京最好的影院之一——华星国际影城免费观看《疯狂的石头》,“在北京免费场次有四五场”,中影华纳横店影视公司的李小姐回忆说,“后来在上海和广州也有免费场”,全国免费场次近10场。

观众口口相传的效果非常好,发行方又与院线、影院协商,把上映周期从一个月延长到3个月,“有的城市甚至上映了4个月”。

在这种势头下,发行方把原计划的拷贝数量从计划中的30个增加到100个,而最终300万元人民币的总投资给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带来的包括票房、音像版权、电影频道版权等相关收入是900万元。

8《加菲猫》家庭套票赚取票房2004年12月9日冯小刚的《天下无贼》打响了贺岁第一枪,12月23日周星驰酝酿了3年的《功夫》雄心万丈抢夺市场。

此时华夏要推出动画片《加菲猫》。

在两部大片的上映间隙,这部夹缝中求生的电影却获得了2200万元的票房,其背后不乏一系列精妙的营销手段:分场次上映,根据市场反馈和口碑增加拷贝数,从70个到90个颇有些“以销定产”的意味;推出大量家庭套票和儿童票,打造“适合全家观看”的观影氛围;与《极地特快》捆绑销售,打出“寄回《加菲猫》电影票根获取《极地特快》电影票”的宣传口号;别出心裁地制作大量日历、台历等礼品在影院免费派发……《加菲猫》在激烈的档期中坚持自己的市场空间。

这样的成功使2006年的《加菲猫2》,观影人次从100万增加到230万,票房翻了一倍达到了5600万元。

9《东京审判》巧改档期助阵主旋律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集团等三巨头联合发行下,《东京审判》打破了观众尤其是“80后”、“90后”观众对主旋律影片的固有印象,获得了2400万元的票房。

据华夏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便于影片推广,他们在拍摄时有意启用港台与内地的明星阵容,通过将主旋律和商业影片的形式结合吸引观众。

《东京审判》在档期选择上也煞费苦心。

电影原定9月1日在全国公映,但在此之前的8月15日是日本投降的日子,发行方于是果断决定把放映时间提前到8月15日,“东京审判”这种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叙述恰好吻合了观众想了解真相的心声,仅在四川一条院线就获得100万元的票房零售。

华夏负责人表示,“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契合了观众对主创阵容还有其他元素的认可,包括档期的推出也非常合适” 。

10《英雄》豪华客机陪衬明星风采中国有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因此含蓄的中国人做电影,在宣传上也是含蓄的。

但《英雄》改变了大家的看法和想法。

张伟平在《英雄》的宣传上的大手笔带来的是超过2亿元的票房。

对《英雄》的宣传,开拍之前一直在进行。

然而好戏在后头。

首先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700多位记者出席,电影的主演——6位大牌明星也如数到场。

为了配合剧组出席全国首映,张伟平还与彩虹公务机签约包下两架全亚洲最豪华、先进的远程商务客机。

其主要宗旨是让参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首映的《英雄》主创人员做到统一步调,提升了公司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广大观众第一时间目睹明星风采,避免了以往因为航班延误等因素造成演员晚到或漏到的尴尬局面。

17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英雄》VCD、DVD的内地音像版权被拍卖掉,这就创下了国内音像制品版权交易最高纪录。

媒体大肆报道,吸引了无数人们的眼球。

尽管有些观众对《英雄》的内容不满意,但他们的看法更直接,不管是赞扬的还是痛骂的,口口相传的力量会吸引更多人来看《英雄》。

创意访谈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电影难做到“以销定产”中国的部分电影在2000年以后进入了营销时代,现在中国每年生产几百部电影,具有营销价值的不超过1/3,其他的好多电影没有渠道,进不了影院。

现在中国大片的营销往往是“事件营销”,全方位地覆盖社会,把一些不常进影院的人带进了影院。

比如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全国票房有2.8亿元,而1.8亿元的票房来自很少看电影的观众。

国内大多数电影的营销是各自为政,很难做到以销定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