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营销史上十大经典案例分享

合集下载

保健品市场营销策划经典案例

保健品市场营销策划经典案例

保健品市场营销策划经典案例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招商指导书的编写。

那木后来成为众多企业招商文件范本的《V26招商指导书》,现在想起来都不由地一次乂一次地要吐血。

进行可信的市场前景的分析、销售政策的撰写、投资回报分析,无一不是经过我们深入的论证。

特別是招标书、经销合同更是经过我们一次次的修改。

在正式定稿时,我们还特意地危了一下所用过的草稿纸的堆积高度,达到103厘米!那段时间我们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以至我们被同事笑称为”一群国宝-熊猫”。

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冋报。

在V26招商信息发过去后的规定时间内,有1135个经销商中请参与竞标。

经过我们的核实后,有209个经销商被批准参与竞拍。

我们在招商时,必须分析经销商的需求:产品力如何,市场前景如何,策划是否杰出, 企业背景如何。

在拍卖会结束后的10天内,3000多万的货款纷纷打到我们账户上。

我们没有预期到经销商的热情会这么高,能拍出30()()多万的首批迎货额,以致我们的备货不足(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我们总处在备货不足中),只好将全部现货按比例分开发往各省,其余的产品马上从美国空运原料到国内分装。

后来,我们走出哈慈开始自己公司业务的开展时,仍然有不少客户问我们,能不能帮他们策划一次像V26那样成功的招商会。

我们无言以对。

因为,那次经销权拍卖的成功,不仅是拍卖活动本身的成功,更是一次充分整合哈慈各种资源所取得的成功。

我们在招商时,必须分析经销商的需求:产品力如何,市场前景如何, 策划是否杰出,企业背景如何。

同时,招商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招商人员的素质。

而这几个要点,V26都做得很好,因此,各经销商纷纷抢夺省级经销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事实证明,经销商的选择是对的。

骄人:一年内成为第一1998年10月初,在”经销权拍卖会”结束不到半个月内,V26迅速铺到全国各地的零传终端。

在未来的几个里,传统的减肥品销传淡季即将到来。

当时,V26主要做了两件事:与各经销商进行磨合,充分发挥各经销商的特长及整合其在当地拥有的各种资源;在淡季进行广告运动,新鲜亮相,掀起销售小高潮,并为旺季的到来聚集足够的力量。

医药营销10大案例

医药营销10大案例

医药营销10大案例近年来,医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药营销案例层出不穷。

以下列举了10个医药营销案例,展示了医药企业在品牌推广、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成功实践。

1.葛兰素史克:葛兰素史克推出的疟疾药物“多安病康”在非洲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

通过与非洲各国政府合作,葛兰素史克将疟疾防治纳入国家战略计划,并通过定期向当地医生提供培训和知识传递,使得药物得到了广泛应用。

3.赛诺菲:赛诺菲通过与香港李嘉诚医学院合作,开展听力健康宣传活动。

通过在社区举办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提高了公众对赛诺菲耳科产品的认知和购买率。

4.雅培:雅培与中国儿童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展“营养空虚”公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儿童营养问题的认识。

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雅培成功塑造了“专业儿童营养专家”的形象。

5.罗氏:罗氏开展了一系列用药知识普及活动,包括举办药物治疗讲座、发放用药指导手册等。

通过提供权威的用药知识,增强了患者对罗氏产品的信赖和购买意愿。

6.强生:强生通过与全球流行病学暨临床研究基金会合作,开展乳腺癌防治宣传活动。

通过举办探讨会和发布权威的防癌指导方针,强生成功塑造了“乳腺癌防治专家”的形象。

7.多赛莫:多赛莫通过在医学大会上展示其临床试验数据,与专业领域的医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8.汤臣倍健:汤臣倍健通过与体育明星签约代言和赞助体育赛事,成功塑造了品牌与健康的联结形象。

通过将品牌与体育健康结合,汤臣倍健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和购买欲望。

10.辉瑞:辉瑞与患者团体合作,开展临床试验和药物推广活动。

通过与患者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辉瑞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受益人群的认知和满意度。

以上是医药行业中的10大成功营销案例。

这些案例展示了医药企业在品牌推广、社会责任、患者教育等方面的积极实践,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

保健品经典案例

保健品经典案例

保健品营销安全分享宁红集团、脑灵通、益生堂三蛇胆、绿卡中华鳖精、红常青羊胎素胶囊、保生素、视力1+1、金汤降脂冲剂、蛇王丹、万基洋参、力诺排毒活力素、康博通、郑州生生、康宝源、福建金熊等;本策划案的成功之处在于使一个面对众多同类产品和强大竞争对手的老品牌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脱颖而出,再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掀起了淡市中的热潮。

“减肥”已经让人减伤心了,宁红减肥茶销量也日渐下降,品牌形象亦老化,那么如何改变这两种局面,让人们接受它呢?我们首先从名字上下功夫——“宁红瘦身含片”,“瘦身”的说法充满时尚感,“含片”表明它的剂型独特,而“含得轻松,美丽出众”和“只减脂肪,不减水份”的广告语以及“荷叶碱”减肥概念,“30天减肥3.1公斤”的事实,让爱美的女人再也无法拒绝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各大媒体上的广告别出心裁,从“请注意,她会一天天瘦下去!”、“天哪,她真的瘦下去了”,报纸版面一天比一天缩减,新颖动态的平面广告,具有很强的促销力,使“宁红”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一夜之间红透坊间。

任何营销策划如果不是为了从解决销售问题,其推行者不是骗子就是刽子手。

本套广告策划案例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具有很强的销售力,能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使脑灵通从一个新品牌快速成长为市场的竞争品牌,从销售额极少到3个月的回款额广州、深圳两地达数百万。

策划从解决问题着手,市场启动期大胆地走出健脑益智品细分市场的策略,避开强劲的对手,集中火力攻打考生市场。

整体策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推广:第一阶段:强化宣传卖点,给出承诺“30天提高记忆商数18.52”,借整合点“脑灵通成龙工程”一举打响脑灵通的知名度。

第二阶段:加强产品与考生、考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使产品具有亲和力,拉近关系,使消费者与购买者对产品产生好感。

第三阶段:证言式、新闻式广告出击,给考生信心,为考生加油!策划推出后,一段时间内使脑灵通成为广州、深圳两地指名购买率最高的健脑产品。

益生堂三蛇胆系列广告中广告主题词已在消费者广为流传,因其一语双关,又琅琅上口,并且最大程度的“囊括”产品的功能属性与优良品质,可谓在当时保健品市场的泛滥与低潮中掀起一股浪潮。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分享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分享

十大经典营销筹划案例分享益生堂三蛇胆胶囊为除痘保健品。

它在97年保健品市场泛滥、普遍销售低潮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成为华南市场保健品的新星。

其年销售额近亿元。

这是一个小预算、大手笔的经典筹划案例。

其成功之处在于:完整地运用了整合营销策略,通过场调查开始以准确的市场定位推出了广告“战痘的青春〞系列,结合巧妙的“投料曝光〞、“投保1000万元〞公关活动,迅速崛起。

其完善的销售管理工程的导入亦为其长久开展奠定了根底。

益生堂三蛇胆的广告、公关、促销创意及表现影响深远,仿效者众。

“每粒胶囊必含一粒蛇胆〞、“1000万投保产品质量险〞及“慰问交警、升国旗〞等系列新闻行销的运用,更是石破天惊,在传媒界产生轰动,为保健品市场营销的新发拓展了空间。

2、“肠〞治久安金双歧《金双歧》荣获2000年中国筹划艺术博览会银奖。

金双歧是肠道药,一种新型的微生态制剂,国家一类新药,属处方药。

其最大的障碍表现在处方药在otc市场的推广拉力不够,产品营销的问题点在于药品的疗程较长、包装一般等。

此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平安〞为切入点的营销策略。

以“平安、有效的肠道用药〞作为金双歧2000年5月,由深圳卫生局主办、深圳商报社协办、万泽医药公司贯彻执行的深圳市平安用药科普调查活动,将金双歧的硬广告与用药科普调查宣传有机结合,利用整合传播优势,借助公关事件,赢得了广泛的、持续的报道,系列广告《忠告》与五封信,使产品与消费者、营业员充分沟通,良性互动,在短短的时间里,金双歧在深圳引起极大的影响,知名度大大提升;加上客户的执行力特强(该客户荣获采纳2000年优秀客户奖),此产品在销量滑坡情形下扭转态势,销量持续上升。

3、30 脑灵通脑灵通为广州轻工研究所研发的健脑保健品,我们对它的筹划成功之处在于大胆走出常规的健脑益智产品的做法,走细分市场之路,避开当时强劲的对手(脑轻松),集中火力攻打考生市场,与对手打贴身战,巧妙地夺取了市场份额。

此整体筹划分三个阶段在考生中进行推广:首先以“30天提高记忆商数18.52〞为利益承诺点,并借此推出“脑灵通成龙工程〞,一举打响脑灵通的知名度。

医疗保健行业中的社交媒体营销成功案例分享

医疗保健行业中的社交媒体营销成功案例分享

医疗保健行业中的社交媒体营销成功案例分享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渠道。

医疗保健领域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保健品品牌意识到了社交媒体营销的重要性,并通过成功的案例展示了其在该领域的潜力。

本文将分享几个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的社交媒体营销成功案例,旨在探讨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案例一:Johnson & Johnson(强生公司)强生公司是全球医疗器械、医药和消费品制造商,其在社交媒体上的成功营销案例值得我们关注。

他们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Facebook和Twitter,与消费者建立了有效的互动。

1. 教育与咨询:强生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关于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消费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他们发布的文章、视频和图片等内容对于患者来说都非常有价值。

2. 感性传播:强生公司善于通过故事、案例和真实的个人经历渗透情感。

他们分享了一些患者的故事,让大众更能够感受到品牌对病患关心的情怀。

3. 与消费者互动:强生公司积极回应用户的问题和反馈,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加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起用户参与活动,引导用户积极参与品牌的互动营销。

案例二:Mayo Clinic(梅奥诊所)梅奥诊所是美国著名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也是医疗保健行业中社交媒体营销的典范之一。

他们成功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树立了自己专业权威的形象。

1. 提供专业知识:梅奥诊所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医学知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建议等内容,为受众提供专业的健康信息。

他们还定期举办在线健康讲座和问答活动,增加用户对梅奥诊所的认可度。

2. 多媒体内容:梅奥诊所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和漫画等,将医学知识变得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这种形式的内容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提高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

3. 社区建设:梅奥诊所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搭建了一个线上健康社区,让用户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提问等。

保健品营销史上十大经典案例分享

保健品营销史上十大经典案例分享

我国十大保健品营销经典案例来源:快易捷药品交易网日期:2009-09-14(共有0条评论)查看代理商信息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保健品营销人才辈出,也在不断创造奇迹,更是监管的“重灾区”。

回首风风雨雨,笔者按其操作方式,整理出十大保健品营销经典个案,回顾曾经逐鹿此间的群雄。

三株帝国:“证言”神话一支15万7千人的团队,几乎每一个有人出没的地方都有其营销人员的脚印,从城市到农村,其所到之处总会刮起一股保健浪潮。

在全国人民还没有弄清楚保健品是什么的时候,这支“铁军”已经用脚丈量了中国的一寸寸土地;在大多数营销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创意的时候,一支支“军团”已经出征,在市场上燃起滚滚狼烟,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所到之处捷报频传。

路演、试服、证言、买赠,这些后来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便诞生在这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中,没有名目繁多的术语,消费者像迎接邮递员一样等着营销人员发小报;没有各种技巧的组合,一部专题中除了证言还是证言,观众们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拥挤过去,拿出自己并不多的钞票,抱一瓶三株口服液仿佛得到了玉露琼浆。

80亿元的年销售额,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保健花了7元钱,这是一个让医药保健品营销人激动的数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而这一切,都在济南一个不起眼的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其辉煌的业绩成就了医药保健品营销界的“珠峰”。

后来人每每听到这段往事,仍然会兴奋不已。

“三株帝国”,保健品界的真正骄傲,营销人的自豪。

汇仁肾宝:含蓄说“性”凡进入补肾市场者都不得不仔细研读汇仁肾宝的传奇,其初期采取“人海”战术,凭着“飞机加步枪”的营销策略竭力强迫百姓接受产品信息,令汇仁肾宝开疆拓土势如破竹。

汇仁肾宝在除西藏外的全国所有省份都建立了营销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000余个县(市、区)市场,派出各级营销人员3000余人,所到之处大量投递宣传小报、折页,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条幅,将汇仁肾宝的各种广告贴满大街小巷、住宅区、电线杆及农村的大墙,细致的工作让人感觉汇仁肾宝无处不在。

概念营销十大案例

概念营销十大案例

白加黑"感冒药黑片和白片只差一种成分?农夫山泉真的甜吗?乐百氏纯净水的所有竞争对手都能做到27层过滤?本文整理了白加黑、舒肤佳、脑白金、乐百氏、农夫山泉、金龙鱼、采乐、汇源等十大产品在营销方面的案例,得出十大营销传播概念,这些看似简单而且"过时"却创造奇迹的营销概念,在大家都在"拼体力"(如渠道争夺战、价格战、促销战等)的现下,这些本不该被大家忽视却正在被大家忽视的经典案例综合在一起应该会对中国的营销人一些深刻启发的,值得新世纪的营销者们再度深思。

一、白加黑——治疗感冒,黑白分明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中国大陆营销传播史上,堪称奇迹,这一现象被称为"白加黑"震撼,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一般而言,在同质化市场中,很难发掘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

感冒药市场同类药品甚多,层出不穷,市场已呈高度同质化状态,而且无论中、西成药,都难于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康泰克、丽珠、三九等"大腕"凭借着强大的广告攻势,才各自占领一块地盘,而盖天力这家实力并不十分雄厚的药厂,竟在短短半年里就后来居上,关键在于其崭新的产品概念。

"白加黑"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它看似简单,只是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并把感冒药中的镇静剂"扑尔敏"放在黑片中,其他什么也没做;实则不简单,它不仅在品牌的外观上与竞争品牌形成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相符合,达到了引发联想的强烈传播效果。

在广告公司的协助下,"白加黑"确定了干脆简练的广告口号:"治疗感冒,黑白分明",所有的广告传播的核心信息是"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

十大保健品经典营销案例分析

十大保健品经典营销案例分析

十大保健品经典营销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保健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竞争激烈的市场,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个市场中,有一些经典的营销案例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本文将对其中的十个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总结出成功的营销策略和方法。

二、经典案例分析1. 案例一:品牌定位明确某保健品品牌通过明确的品牌定位,将自己定位为专业的健康管理专家。

他们通过与权威医疗机构合作,推出专业的健康管理方案,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如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社交媒体等。

这种明确的品牌定位帮助消费者建立了对品牌的信任感,提高了销售业绩。

2. 案例二:口碑营销策略某保健品品牌通过与知名健身教练合作,推出一款针对健身人群的保健品。

他们邀请健身教练使用并推荐该产品,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教练的使用心得和推荐视频。

这种口碑营销策略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信任度,吸引了大量的目标消费者。

3. 案例三:线上线下结合某保健品品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销活动。

他们在线上通过电商平台开展促销活动,提供优惠券和折扣,吸引消费者购买。

同时,在线下通过在健身房、社区等场所设立展示柜台,让消费者可以亲自体验产品。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策略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量。

4. 案例四:明星代言某保健品品牌邀请知名明星进行产品的代言,并通过电视广告、杂志广告等渠道进行推广。

明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帮助品牌吸引了大量的目标消费者,并提高了产品的销售额。

5. 案例五:定期推出新品某保健品品牌定期推出新品,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他们通过发布新闻稿、举办新品发布会等方式宣传新品,并提供限时优惠活动。

这种策略有效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了销售额。

6. 案例六:社交媒体营销某保健品品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

他们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有关健康养生的知识和信息,并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十大保健品营销经典案例来源:快易捷药品交易网日期:2009-09-14(共有0条评论)查看代理商信息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保健品营销人才辈出,也在不断创造奇迹,更是监管的“重灾区”。

回首风风雨雨,笔者按其操作方式,整理出十大保健品营销经典个案,回顾曾经逐鹿此间的群雄。

三株帝国:“证言”神话一支15万7千人的团队,几乎每一个有人出没的地方都有其营销人员的脚印,从城市到农村,其所到之处总会刮起一股保健浪潮。

在全国人民还没有弄清楚保健品是什么的时候,这支“铁军”已经用脚丈量了中国的一寸寸土地;在大多数营销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创意的时候,一支支“军团”已经出征,在市场上燃起滚滚狼烟,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所到之处捷报频传。

路演、试服、证言、买赠,这些后来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便诞生在这场摧枯拉朽的战争中,没有名目繁多的术语,消费者像迎接邮递员一样等着营销人员发小报;没有各种技巧的组合,一部专题中除了证言还是证言,观众们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拥挤过去,拿出自己并不多的钞票,抱一瓶三株口服液仿佛得到了玉露琼浆。

80亿元的年销售额,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保健花了7元钱,这是一个让医药保健品营销人激动的数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而这一切,都在济南一个不起眼的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其辉煌的业绩成就了医药保健品营销界的“珠峰”。

后来人每每听到这段往事,仍然会兴奋不已。

“三株帝国”,保健品界的真正骄傲,营销人的自豪。

汇仁肾宝:含蓄说“性”凡进入补肾市场者都不得不仔细研读汇仁肾宝的传奇,其初期采取“人海”战术,凭着“飞机加步枪”的营销策略竭力强迫百姓接受产品信息,令汇仁肾宝开疆拓土势如破竹。

汇仁肾宝在除西藏外的全国所有省份都建立了营销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000余个县(市、区)市场,派出各级营销人员3000余人,所到之处大量投递宣传小报、折页,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条幅,将汇仁肾宝的各种广告贴满大街小巷、住宅区、电线杆及农村的大墙,细致的工作让人感觉汇仁肾宝无处不在。

1998年底,该企业已在全国建立了9个销售大区、74家分公司、1500多个基层业务点,完成了全国性的通路建设。

除了地面广告,汇仁肾宝的高空广告也在所到之处的卫视台、城市台全面开花,一句“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强烈而巧妙地完成了汇仁肾宝“性”话题的诉求,说出了消费者的需求,让多少男女为之心动!可以说,极具战斗力的销售队伍、高密度的销售网络、高频次的电视广告、持之以恒的地面宣传,造就了汇仁肾宝的传奇。

创意的巧妙,高空与地面的无缝对接,成就了这个补肾产品的神话,相对于后来同类产品所用的“增粗”、“增大”、“延时”等词语,汇仁的广告创意值得学习。

红桃K:借鸡生蛋弱变强血是红色的,桃是“面如桃花,寿比南山”,K则是“开门大吉”之意。

邓小平南巡讲话解放了创业者的思想,6000元起家,1994年“拍着脑袋冒险花50万元买想法”,红桃K扩张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产品的成功得益于资源整合,这种“借鸡→生蛋→创牌→建厂”的资本运营方式使产品迅速改变了基础薄弱的地位,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先弱后强,并后发制人。

1994年,红桃K 年销售收入达1700万元。

仅仅3年,他们在全国建起了600多个营销子(分)公司、2000多个营销工作站,营销网络已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

1999年起,红桃K开始搞多产业、多品牌经营。

当年年初,还签下了刚晋级甲A的武汉足球队,冠名红桃K队。

当年6月,湘鄂大片农村,路边小店、中小学校的墙上、电线杆上,一夜之间都刷上了红桃K生血剂的广告。

而在红桃K总部所在地武汉,通红的招贴广告爬上了汽车、电车。

同年,集团夏季全国市场工作会议期间,红桃K市场员工3000多人到会,300多台印有红逗号的大巴浩浩荡荡地接送员工。

会场表彰员工,直接发现金每人3万元,4天会期极尽豪华。

2001年,该公司花费数百万元,请来咨询管理公司,借外脑给红桃K度身订做改革方案。

红桃K是以弱变强的典型,完美结合了咨询与智慧的力量。

昂立1号:“无价”软终端首倡“清除体内垃圾,维护人体生态平衡”理念的昂立1号多少有点地方保护的背景,在经历了“假广告风波”后,1996年11月《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出台,对保健食品的标准和功能评价方法做了严格规定,产生了激浊扬清的效应。

昂立1号如鱼得水,迅速崛起,1997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一跃成为上海知名企业。

昂立1号的成功除了有吴氏父子的功劳之外,还得益于昂立终端建设的成功。

在上海的每一家卖场、药房和便利店,我们都能看到昂立1号口服液的展示,最让营销人员不解的是昂立公司的客情关系,昂立1号的终端推荐率达到了70%以上,但公司并没有给营业员一分钱回扣,没有给营业员过过一次生日,营业员的推荐完全出于自愿,其原因除了该产品是当地品牌以外,只能归功于昂立1号终端宣传与投入的巨大,东方卫视与明珠卫视每天都少不了昂立的广告,有力的促销活动帮助终端拉动了大量的销售,“卖昂立就是能赚钱”已经在营业员心目中形成了定势思维,这种状态直到昂立事件后才有所改变。

这是一则软终端配合硬终端的成功案例,许多企业都在强调软终端的重要性,却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软终端需要以销售为基础,否则只能是“蜜月之后说再见”。

东阿阿胶:文号张弛有度明朝大医药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是名贵中药,其补血健身的效果明显,有补血“圣药”之称,自北魏或更早以前即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

东阿阿胶公司因技术垄断,使产品质量明显优于同行,又因产品优势占领了整个市场,且形成了品牌优势,最后还控制了上游资源。

而东阿营销人巧妙地对产品进行了插位补位策略,利用药字号与健字号两种文号的区别,相互促进,一张一弛,相得益彰,药字号证明了产品的效果,健字号拓宽了适用人群,使阿胶神口服液销量大增。

目前,东阿阿胶拥有国内市场的份额已高达75%,出口量占90%。

东阿阿胶的成功是一种资源性的成功,更是一种文化营销上的成功,东阿阿胶销售的是阿胶文化及其载体,这种载体为东阿阿胶所独有,药字号与健字号在营销策略上的配合更是技高一筹,不用做过多宣传即占领了市场,并且牢牢占据第一品牌的位置。

如果企业能进一步在文化营销上做足文章,深度挖掘阿胶文化与产品的内涵,把阿胶文化与养生文化融为一体,充分分析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必能创造出更大的销售业绩。

彼阳牦牛骨髓壮骨粉:巧借广告“嫁衣裳”因“腰好、背好、腿脚好”而闻名天下的彼阳牦牛骨髓壮骨粉一度打开了骨市场的大门,牦牛骨髓壮骨粉也成了骨髓保健的首选产品。

自彼阳牦牛骨髓壮骨粉出现危机后,金日、康富来、万基、喜悦、人字等几大洋参类厂家也纷纷推出牦牛骨髓壮骨粉,但始终突破不了彼阳的销售数字。

一个产品带动了一个行业,在医药保健品领域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哈尔滨红太阳公司一夜之间成了知名公司,大有与当时的哈药几个厂家一争高下之意,而市场回报也让彼阳人兴奋,销售数字一路攀升。

彼阳以高空广告为主的高投入营销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种财大气粗的表现,更是实力的展现。

彼阳成功地利用了消费者喜大好高的心理,让只有七个字的广告语家喻户晓,其成功还得益于“众人拾柴”,当时配合彼阳一路摇旗呐喊的是一种补钙产品,也在腰、腿上做文章,大多数消费者分不清到底是哪个产品的广告,彼阳成功借助竞争对手的广告效应成就了自己的品牌,以至于后来的一些保健品形成了一种依赖,只愿意在睡眠、食欲、腰酸背痛上下大力气,但终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太阳神:品牌大过产品多少年后,大家总会在耳边不时地回响起一句歌词:“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广东太阳神集团1988年推出太阳神口服液,至1993年以13亿元的销售额占据行业63%的市场份额,成为当时的霸主。

该企业成就辉煌的方式与同时代的其他企业截然不同。

太阳神集团在中国企业中率先导入CI,创立了企业、商标、产品三位一体的太阳神标志,使太阳神商标在汪洋大海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企业采用别具创意和积极进取的推广策略,迅速在市场上成功树立了一个健康和关怀大众的企业形象,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分销网络,全国共有17个专业营销公司,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996年,《人民日报》在对全国消费者市场调查“国家品牌排行前十名”品牌中,太阳神品牌在营养口服液中的市场占有量、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均排行第一。

其在广东省内获得的奖项更是不计其数,成为《财富》杂志1999年“整体最受赞赏”的55家企业之一。

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品牌,太阳神是第一个以品牌带动市场的例子。

消费者可能不知道猴头菇口服液是哪儿出的,但他们知道中国有一家企业叫太阳神。

而在营业员介绍产品的时候,消费者便会产生一种旧时相识的感觉,可以使产品在激烈的终端竞争中胜人一筹、快人一步。

黄金酒:双剑合璧要重神在岁末的年度最恶心十大广告片中,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几乎年年榜上有名。

而黄金酒很明显地带有这种狂轰滥炸的烙印,“送长辈,黄金酒!”春节档期,黄金酒迅速占领了各种广告传播渠道。

从“入口柔,一线喉”、“五粮液集团保健酒公司”、“想喝让你儿子买去”到“送长辈,黄金酒”,虽然其中并未出现巨人的一点讯息,但隐约中已能感觉到史玉柱的力量在幕后弥漫。

这是一个“强强合作”的案例,有观察人士认为,保健酒有望成为五粮液致胜的秘密武器。

目前,五粮液和史玉柱联合推出的黄金酒发展势头强劲。

数据显示,从2000年开始,保健酒以每年超过30%的增长率超过了白酒的市场增长,预计2012年保健酒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30亿元,将超越黄酒成为中国酒水家族“五虎上将”的第四名。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在黄金酒的营销方案中,五粮液文化与巨人文化仍然是两层皮,没有做到“冰水相融”的境界,所以笔者很是担心黄金酒的后劲。

尽管如此,这种结合本身却给低迷的医药保健品行业指出了一条黄金大道——异业联合,这种跨行业联合只有做好企业文化的兼容,才能够双剑合壁,天下无敌。

藏秘排油:“炒作”醒醒百草减肥茶的变身藏秘排油在广告中极力推荐:“藏秘排油茶,3盒抹平大肚子。

”宣传中多次出现的“亚洲藏茶医学保健研究所”其实是注册股本只有1万港币、注册地址找不到办公地点的私人公司。

藏秘排油的广告不但有医学专家,甚至还有各类人士的现身说法,并夸大了原有的减肥和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

虽然是央视“3•15”晚会将这个产品推到了风口浪尖,但其实这种策划方式已经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众多炒作类产品无不采用此套方式,藏秘排油不过是这种模式的“代言人”而已。

产品改一个名字,注册一个TM的商标直接销售,做几个国外机构,术语称之为“产品背书”,所谓研究所都是通过中间机构注册,让消费者证言产品效果,用专家讲理论,用营业员讲热销,已经成为了一个阶段的通用做法。

央视的曝光是一种契机,希望能让保健品营销人从这种炒作产品的思路中清醒过来,不要靠这点伎俩来创造需求,而是要真正在产品本身与消费者需求上进行系统、科学、严谨、详实的分析,进行产品推广与策划,为保健品寻找一条光明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