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身体的防卫
浙教新版 3.3身体的防卫1

想一想: 小芳的说法正确吗?她注射过禽流感 疫苗所以她真的不会被传染吗? 我们知道:
1、传染病是由 病原体 侵入人体引起的, 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通常有 细菌 、真菌 、 病毒 、 和 寄生虫 。
虽然我们的 身体经常受 到来自环境 中微生物的 威胁,但不 一定会患传 染病,这是 为什么?
第一道防线
第 三 道 防 线
人体的防卫
1、通过飞沫传播的肺结核的由 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 结核杆菌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属 病原体 于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 抗原 属于____,从生态学角度 分解者 看属于____成分。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特 异 性 免 疫
体 液 免 疫 细 胞 免 疫
淋 巴 细 胞 淋 巴 细 胞
抗 体 淋 巴 因 子
病体在 原液细 体中胞 消外 灭的 消在 灭细 病胞 原内 体
B T
都 有 免 疫 记 忆 能 力
(1)皮肤 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 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 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5)血液凝固时,血块堵塞伤口,阻止病原体入侵
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组成 :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 的纤毛 、泪液、血块堵塞伤口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 功能 :
生理功能。通过 列过程,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人体对某一异物或抗原起作用的免役-----
特异性免疫
类 型 淋巴细胞 病原体 所 产生免 在 疫物质 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 B 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 T 淋巴细胞
体液中 抗体 细胞外 淋巴 细胞内 因子
九年级下册科学《身体的防卫》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身体的防卫》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好奇心强:学生对免疫系统这一神秘领域充满好奇,渴望了解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2.思维活跃: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师引导: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导入新课:
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身体的防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讲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作用,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举例、展示图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系统的知识。
2.注重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探究: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作用。
2.了解疫苗和免疫接种的原理,认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3.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教师指导:
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评价反馈:
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对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预防接种的意义。
2022年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身体的防卫课时1对微生物的抵抗

19.(丽水中考)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大隅良典,表彰 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的成就。细胞自噬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即分解自 身细胞蛋白或细胞的有关结构。当饥饿时,生物体会“应急”,能分解体内非 必须的细胞成分来提供物质和能量;当被感染时,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
等。他还找到自噬机制背后起控制作用的基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皮肤抵御链非球特菌异入性侵免的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接种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
保护易感人群
10.(德阳中考)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D需要及时
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 )
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作用
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B
5.对细胞免疫作出合理说明的是( ) A.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B.T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C.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防御病原体感染
D.细胞免疫功能是人体生来具备的 6.(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A 疫的是( )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5.特异性免疫分为由__________完成的体液免疫和由___________完成的
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出生以后,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___感_或染
__预__防__接__种___等受到___病__原__体___的刺激而产生的。
1.人体口腔里的唾液中含B有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溶菌酶。 因此,唾液属于保卫人体的(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不确定
2022年秋浙教版九年级 科学下册习题课件:身 体的防卫课时1对微生物
3.3身体的防卫(第二课时)

你能用免疫学 你能用免疫学的原理来解释巴斯德 免疫学的原理来解释巴斯德 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吗? 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吗?
分析
给健康的25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目 健康的 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 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 的使羊体内产生出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的使羊体内产生出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但不发病,几周后, 但不发病,几周后,再给这些只羊注射了足 以致病的强毒炭疽杆菌 强毒炭疽杆菌时 以致病的强毒炭疽杆菌时,记忆细胞会识别 并迅速增殖和分化, 并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了大量的抗体来消 灭病原体,所以这25只羊不会生病。 25只羊不会生病 灭病原体,所以这25只羊不会生病。
1、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肝 、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 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B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的免疫功能是 ( C ) .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 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 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 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 .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1)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 (3)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抗体是由抗原产生的 (4)B淋巴细胞和 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 √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具有免疫记忆的 淋巴细胞和 能力。 能力。 (5)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抗体是一类蛋白质 √ (6)T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 完成免疫反应 × 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完成免疫反应 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产生抗体
浙教新版 3.3身体的防卫2

1、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得对乙 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 B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 2.人体的免疫功能是 ( C ) A、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B.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抗感染免疫、自我稳定、免疫监视 D.人工免疫和计划免疫
宋朝时有人把病人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 的痘痂(伤口痊愈 2、你认为病人的痘痂 后脱落的块状物) 属于抗原还是抗体? 经过减毒后,吹进 抗原 小孩的鼻孔,使小 3、痘痂吹进小孩的鼻 孩获得对天花的抵 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抗力。
形成天花抗体
1、小孩获得对天花的 抵抗力的原因是什么?
症状及危害 破坏T 淋巴细 胞,导致免疫 缺陷,出现感 染和恶性肿 瘤致死
下列社交接触会感染义滋病吗?
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 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 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 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 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 等途径传播。
皮肤的屏障作用
自 然 免 疫
非特异 泪液、胃液杀死病菌 性免疫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 在体液中消灭病原体 特 抗体 B 淋巴细胞 异 性 都具记忆的能力 免 疫 细胞免疫 在细胞内消灭病原体 淋巴因子 T淋巴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 三 道 防 线
还有其他免疫方法吗?
19世纪,炭疽病的传播严重危害了 欧洲的畜牧业,牛羊等牲畜成群死亡。 巴斯德从病畜血中分离出致病菌,并 用高温处理,使其毒性降低。然后,给25 只健康羊注射毒性降低后的病菌,另25只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身体的防卫教案

⾝体的防卫教案⾝体的防卫(第⼀课时)⼀、教材分析:教材有关免疫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问题:⼀是免疫对⼈体的主要作⽤和免疫的类型;⼆是免疫的概念;三是计划免疫。
关于免疫的作⽤和免疫的类型,先联系⼈们⽣活的⾃然环境,指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活,是因为⼈体具有保卫⾃⾝的三道防线。
然后,结合前⾯所学过的⽪肤、粘膜、吞噬细胞、淋巴结等有关知识,配以形象化的插图(课⽂中插见图⾄4),分别讲述⼈体的三道防线。
在讲完第⼀和第⼆道防线之后,⼩结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指出这两道防线的作⽤属于⾮特异性免疫。
讲述第三道防线时,先介绍了第三道防线的组成,然后举例讲述了抗原、抗体的概念及它们的作⽤,最后⼩结这道防线的特点,指出它的作⽤属于特异性免疫。
预防接种是贯彻执⾏预防为主⽅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易感⼈群,预防传染病发⽣,保护⼴⼤⼈民⾝体健康的⼀种有效措施。
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最后,结合⽣活实际举例讲述了计划免疫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标:(1)、知识⽬标1.了解免疫的概念;2.了解免疫器官、⾮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了解爱滋病的相关知识;4.理解计划免疫。
(2)、能⼒⽬标分析⽐较传统的免疫概念与现代免疫概念的联系与不同。
教学中溶⼊对学⽣进⾏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个认知⽔平上,需要的是对科学不懈的努⼒与追求,培养学⽣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
(3)、情感⽬标结合学⽣打预防针的亲⾝经历,使学⽣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下⼀代健康成长,为提⾼⼈⼝素质进⾏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我国在医药卫⽣事业上的巨⼤成就,向学⽣进⾏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第三道防线的内容是整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其原因有⼆:⾸先要考虑到学⽣对免疫的基础知识⽐较⽣疏;其次是这个内容中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学⽣较难理解。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引⼊:在感冒流⾏的季节⾥,有的⼈始终很健康地⼯作、学习和⽣活,⽽有的⼈却未能幸免。
九年级科学下册 3.3 身体的防卫(1)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

第三节身体的防卫教学目标: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3、了解免疫功能。
教学重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教学难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传染病的三个特点和预防的三种途径思考:虽然我们的身体经常受到来自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但不一定会患传染病,这是为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皮肤阻挡作用)问:人体有些部分没有皮肤阻挡,如眼睛、鼻腔、口腔等,是如何抵抗外界的病原体入侵的?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读图: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1)皮肤: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3)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教师归纳: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以上防线侵入人体后会怎样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二道防线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功能: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归纳: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问: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答:能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总结:非特异性免疫:第一、二道防线是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作用问:如果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之后进入血液后,会怎么样?(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会产生免疫反应)播放FLASH小动画解释抗原和抗体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抗体: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3节身体的防卫(含答案)

身体的防卫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知识点二:特殊的防病措施1.自然免疫;2.人工免疫;3.计划免疫。
知识点三:人体免疫功能1.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自我稳定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免疫监视功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 身体的防卫1.对微生物的抵抗A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结构和方法a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b抵抗已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人体中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有皮肤、粘膜以及溶菌酶等。
2.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a组成:皮肤和粘膜等。
b作用: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他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黏膜上的纤毛通过不停的摆动,能够清除空气中的异物和病菌。
(2)第二道防线a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作用: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和消化。
注: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a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b作用: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属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称为细胞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是
卡
介
苗
脊髓灰质糖丸
百
白
破
肺结核 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
麻 疹 疫 苗
乙 肝 疫 苗
白 破 乙 脑 疫 苗
乙肝 白喉、破伤风 乙脑
流脑
流 脑 菌 苗
四、免疫的功能
功能 功能正常 功能异常
功能过高 功能过低
防御感染 抗感染或防止其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 他抗原异物入侵 综合症 清除衰老、死 自我稳定 自我免疫病 ---亡或损伤细胞 免疫监视 消灭突变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1)物理屏障 皮肤、呼吸道粘膜等阻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化学屏障 化学分泌物:胃液、唾液等杀死病原体。 3)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阻止病原体从伤口进入人体内。 4)吞噬作用 组织中的吞噬细胞(白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和消灭。 人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针对一类特定 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一和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 不 免疫 抗体(免疫球蛋白) 淋巴因子(或细 同 物质 胞直接参与) 点 针对 细胞外体液中病原体 细胞内的病原 对象 及其产生的毒素 体 防御 凝集病原体,中和毒素 间接或直接消 对象 灭、消除 相 (1)都具有免疫记忆能力; 同 (2)与抗原具有特异对应性
特异性免疫
是人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受病原体 的作用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力,由于它通常 只能对某一种特点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具有特异性.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病原体(抗原)进入人体→淋巴细胞产 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使吞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或者使抗原失去致病性。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形成
1、免疫功能: 防御感染、自身稳定 和免疫监视
2、过敏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 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仅仅发生在少数对物质过度敏感 的特异体质的病人身上。 3、过敏原: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
如花粉、粉尘、柳絮、螨虫、油漆等 吸入式过敏原: 食入式过敏原: 如牛奶、鱼虾、海鲜、毒品、抗菌素等 接触式过敏原: 如紫外线、辐射、化妆品、金属饰品等 注入式过敏原: 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
2、为什么移植的器官会遭受排斥? 移植的器官是一种抗原,进入人 体后,能被淋巴细胞识别从而产生抗 体, 引起免疫反应,从而遭受排斥。
三、特殊的防病措施 阅读课本P79页内容: 1、讨论:你能用免疫学的原理解释巴 斯德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吗?
2、人工免疫: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将病原体杀死或减轻活 病原体的毒性,制成疫苗, 注入人体,使人体产生相 应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如果人工将含有特异性抗 体的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 质注入人体而获得的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组成-第三道 防线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抗原)
练习——P83-1:
列举抗感染免疫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呼吸系统、消化 系统、眼等防止各种病原体侵入。 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的抵抗。 第三道防线: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免疫 反应。
4、什么是免疫? 1)免疫的概念: 指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保持体 内生理活动稳定的机能。 2)免疫的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C.得过结核病的人一段时间内不会再得结核病
2、把乙肝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获 得对乙肝的免疫力。这种措施和免疫 分别是 ( B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细胞免疫
3、人体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要产生大 量衰老、死亡的细胞,这些细胞都能 得到及时的消除,不会对人体产生不 良影响,这属于免疫的 ( B ) A、抗感染免疫功能
1、人身体防止病原体侵入体内的结构?
1)皮肤、 2、呼吸道的纤毛细胞、 3)胃黏膜 4、泪腺 2、哪些结构能杀死病原体 1)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 2)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 3)胃壁的黏膜分泌的胃液; 4)泪腺分泌的眼泪。
组成--皮肤、黏膜和呼吸 道黏膜上的纤毛等 第一道 防线 功能--- 阻挡和杀死病 原体,清扫异物 3、人 体的 第二道 组成--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 三道 防线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 防线 灭病菌
思考: 预的特定病毒 或细菌注入人体内,使身体认得它们 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 抗体和免疫细胞,但不发病。将来病 原体或细菌侵入人体,记忆淋巴细胞 会识别并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来消 灭病原体达到抗病的目的。
计划免疫: 根据对传染病流行情况的监测
和易感人群状况的分析,卫生 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 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 疫,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某种 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方法叫计 划免疫。
阅读P80页我国现行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计划免疫的传染病包括哪些?
疾病名称
发病原因 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 水痘病毒 结核杆菌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细菌性痢疾
眼球结构的变化 多种病毒 缺乏维生素C 痢疾杆菌 蛔虫卵
流脑病毒
是不是传染病 是 是 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 是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抗体是如何对付病原体的?
抗体附在抗原表面,使抗原更容易被吞噬细胞吞食
5、自然免疫: 对病原体的抵抗作用,是天生 具 有的抵御能力。 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被组织液 在相应的抗体消灭。 细胞免疫:抗原进入人体,被相应的 T淋巴细胞消灭。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4、自身免疫病有哪些?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关于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 病原体 主要传播途 疾病 径 艾滋病 人类免 性接触 疫缺陷 血液和精液 病毒 传播 母婴传播
症状及危害 破坏T淋巴细 胞,导致免疫 缺陷,出现感 染和恶性肿瘤 而死。
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 抗原: 反应的任何外来物质。 如: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移植的器官, 花粉,自身变异的组织和细胞等。 抗体: 是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 产生的一种免疫物质。 (是一类蛋白质,通常称为免疫球蛋白) 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使抗原分子 抗体的作用:
沉积和凝集,使其失去活力,再由吞噬细胞将 抗原抗体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抗体能够 促进杀伤细胞活跃起来,将病原体杀灭。
预防: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 安全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需要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不靠近毒 品。避免母婴传播。
3、下列社交接触会感染艾滋病?(不会)
1、下列人体获得免疫的途径,属于人 工免疫的是( B )
A.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被毒蛇咬伤的人注射抗蛇毒血清 D.患过腮腺炎的人不会再得腮腺炎
B、自我稳定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
D、特异性免疫功能
4、当一个人的免疫功能异常时,会出 现病变。如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原 因在于当青霉素注射入人体时引起了 免疫反应。从免疫角度看,青霉素属 于 ( D ) A、抗体 B、传染原
C、病原体
D、抗原
4、过敏反应的机理
B淋巴细胞
刺激
产生
抗体
附着在
某些细胞
释放
过敏原
再次刺激
化学物质
导致
局部红肿、喷嚏、哮喘 至休克等过敏反应
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大 平滑肌收缩等
1、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过敏原? 2、如何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物质。 3、什么是自身免疫?
在免疫功能异常时,抗体或淋巴因子 会失去分辨“自我”和“非我”的能力,把自 身的某些细胞和组织当做入侵的抗原而攻 击,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思考:P79
1、有些传染病,你只要得过1次,就不会再 得第2次,这是什么原因? 抗原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记忆细胞。记 忆细胞能在数月乃至数十年内记住入侵的 抗原体,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 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 消灭抗原,或直接或间接(释放淋巴因子) 的作用,来消灭和清除抗原。
P82 1、感染了HIV后,是否就是艾滋病患者?
爱滋病毒进入人体,该个体称为 爱滋病毒感染者,在很多年内身体没 有任何变化,也不发生任何疾病。 一般经过5—8年后,免疫系统受到 严重破坏,感染者才发展为爱滋病人。 爱滋病感染者和爱滋病人都是传染 源。
2、对于艾滋病患者,目前还没有特别 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请你谈谈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有哪些? 感染爱滋病的危险程度主要取决 于个人行为。
第3节
1、识别免疫现象、类型。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 3、了解免疫功能。
自学思考:
1、人体是如何抵挡各种生物的入侵的? 2、人体的哪些结构能把病原体阻挡在 体外?哪些结构能杀死病毒?
3、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 5、什么是特异性免疫?有什么特点?
一 、 对 微 生 物 的 抵 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