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课程导学

合集下载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英汉翻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旨在从英汉翻译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出发,通过介绍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与分析、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不同翻译方法,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

通过研究,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将汉语句子、段落和短文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译成英语,并对文化差异有着较强的敏感性,能够处理英汉互译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形象、比喻等,胜任一般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应用文等的翻译工作。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避免不求甚解、逐词死译和望文生义。

适当补充口译实践,训练学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政策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和短文翻译两个阶段,具体要求如下:1.翻译方法和技巧训练阶段的基本要求:1)词汇:掌握-个词汇及常用词组,熟练使用5000-6000个词汇及最常用的搭配,能够运用到汉英互译中。

2)语法:熟练使用各种衔接手段,连贯地表达思想,侧重语法结构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3)阅读能力:能够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和书评,理解文章大意,分辨事实与细节;能够读懂有一定难度的历史传记及文学作品,理解其真实含义;能够分析上述题材文章的思想观点,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4)翻译能力:能够借助词典将文字资料译成理解正确、表达准确、译文连贯通顺具一定修辞手段的规范语句,写译的速度达到每小时250-300词。

2.短文翻译阶段的基本要求:1)词汇:在基础翻译阶段所掌握的词汇量和一定的语后,要涉猎、研究、掌握和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一般性词语。

2)文化素养: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

3)翻译能力:能够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论说文和国情介绍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译成英语。

英汉翻译教程教学设计

英汉翻译教程教学设计

英汉翻译教程教学设计
背景介绍
在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与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英汉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针对学生在英汉翻译方面的需求,许多学校已经设立了英汉翻译课程,但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难度,如何科学地制定英汉翻译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是目前教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掌握基本翻译技能,具备翻译实践能力,提高英汉翻译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英汉基本语法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对比,讲解英汉语法差异及相似性,重点讲解英语主谓宾语的句型和中国语汉字文字义的翻译,使学生掌握英汉语言基础。

第二部分:英汉翻译技巧
通过讲解翻译的基本规则,重点讲解各类难译词汇、俚语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并针对文体语种要求提供实际翻译案例,让学生逐渐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第三部分:英汉翻译实践
通过翻译实践课程设计,进行反复、全面的实践翻译,包括课堂翻译讲解、课外翻译作业以及课堂互动讨论等,充分增强学生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技能。

1。

汉英翻译(上)教案

汉英翻译(上)教案

汉英翻译(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英翻译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英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3. 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词义翻译3. 句子结构翻译4. 表达习惯翻译5. 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汉英翻译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翻译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翻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汉英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汉英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讲解:讲解词义翻译、句子结构翻译、表达习惯翻译和文化背景知识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汉英翻译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翻译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翻译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 实践:让学生进行汉英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翻译实践:评估学生的汉英翻译作品,检查他们的翻译水平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汉英翻译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检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汉英翻译教材,如《汉英翻译教程》、《现代汉英翻译》等。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汉英翻译案例,包括文学、影视、新闻、广告等不同领域的翻译实例。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翻译论坛、专业博客、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4. 辅助工具:提供翻译软件和在线词典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效率。

七、教学环境2. 网络环境:确保教室网络畅通,方便学生查阅在线资源和进行汉英翻译实践。

3. 设备设施: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初中英汉双译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英汉双译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初中英语年级:八年级课题:《现代生活中的英语翻译》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英汉双译的基本技巧,了解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双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英汉双译的基本技巧。

2. 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同时,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2. 如何处理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如俚语、成语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英文资料、翻译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好翻译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英汉双译的必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翻译的场合吗?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英汉双译的基本技巧,如直译、意译、音译等。

2.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处理翻译中的难点,如俚语、成语等。

3. 强调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忠实原文、保持风格、准确传达。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英汉双译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英汉双译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举例说明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二、拓展练习1. 教师提供一段英文材料,要求学生进行英汉双译。

2. 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展示1. 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

2. 学生分享翻译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翻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英汉双译的兴趣是否有所提高?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汉双译的掌握程度。

汉英翻译(厦门大学课程)教案

汉英翻译(厦门大学课程)教案

汉英翻译(厦门大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翻译基本概念与理论1.1 翻译的定义与历史1.2 翻译的种类与标准1.3 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1.4 翻译的过程与步骤1.5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二章:语言与翻译2.1 语言的本质与特征2.2 语言的分类与翻译2.3 语言的层次与翻译2.4 语言的变体与翻译2.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与翻译第三章:词义与翻译3.1 词义的概念与特点3.2 词义的分类与翻译3.3 词义的变化与翻译3.4 词义的转移与翻译3.5 词义的翻译策略与技巧第四章:语法与翻译4.1 语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4.2 词类的分类与翻译4.3 句子的结构与翻译4.4 语态与语气与翻译4.5 语法错误的翻译与修正第五章:修辞与翻译5.1 修辞的基本概念与作用5.2 常见的修辞手法与翻译5.3 修辞的翻译原则与策略5.4 修辞的适应与调整5.5 修辞的翻译案例分析第六章:文本类型与翻译6.1 文本类型的分类与特征6.2 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6.3 文学文本的翻译6.4 学术论文的翻译6.5 广告文本的翻译第七章:翻译技巧与策略7.1 直译与意译7.2 忠实与通顺7.3 归化与异化7.4 省略与增译7.5 词类转译与结构调整第八章: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8.1 CAT工具的基本原理与使用8.2 常见CAT工具的介绍与比较8.3 术语管理器与语料库的使用8.4 网络资源与在线翻译工具8.5 CAT工具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实践与案例分析9.1 汉英翻译案例选编9.2 翻译批评与评价9.3 翻译错误分析与避免9.5 翻译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第十章:翻译与跨文化交流10.1 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10.2 文化差异与翻译10.3 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策略10.4 翻译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10.5 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限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翻译基本概念与理论翻译的定义与历史:理解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

英汉翻译技巧课程介绍与导学

英汉翻译技巧课程介绍与导学
8.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19
2020/8/10
6
9.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9
10.陈廷祐,《英文汉译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19
11.方梦之,《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天津科技 翻译出版公司,1994
12.倜西等,《英译汉理论与实例》,北京出版社, 1984
Do you think it is difficult for to do the translations? What difficulties do you have?
What procedures do you follow when you do nk it is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语报刊选读
1班:周一上午1-2节 2班:周一上午3-4节 3班:周五上午1-2节 4班:周五上午3-4节
英语高级视听
1班:周二上午1-2节 2班:周二上午3-4节 3班:周四上午1-2节 4班:周四上午3-4节
英语高级口语
1班:周二上午1-2节 2班:周二上午3-4节 3班:周五上午1-2节 4班:周五上午3-4节
16
translation
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have laid down their live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 8.来宾请出示入场券。

英译汉教程教学设计

英译汉教程教学设计

英译汉教程教学设计简介英译汉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

本教程旨在通过教学模块的设计,提高英译汉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专业英语视角2.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升英语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教学内容1.翻译基础–图片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2.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实践案例–跨文化交流经验总结3.独立学习–专业英语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总结教学方法1.任务式教学–任务明确,经验总结,反思评价2.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成长3.问答式教学–问题提出,自主探究,问题解决教学流程1.翻译基础–观看图片–学习句子结构–模仿样例文章–进行翻译练习2.跨文化交流–讲解实践案例–进行讨论和总结–分小组讨论跨文化交流经验3.独立学习–指定专业英语学习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方法–进行问答式解惑评价方式1.任务完成情况–翻译任务是否完成–跨文化交流总结是否得当–学习资料总结是否到位2.参与度–合作学习参与度–问答解惑参与度3.输出反思–教学反馈–学生反思教学效果本教学模块采用任务式教学、合作学习和问答式教学等方法,通过翻译基础、跨文化交流和独立学习三个板块的教学,在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同时,促进跨文化交流、提升英语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不足之处,激励学生不断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英译汉教学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埋点满屏吃老本,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提高和逻辑思维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以提高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

本教程是一种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成果的有效方式,通过指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英语,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的实际有效性。

句子英汉互译技巧教案初中

句子英汉互译技巧教案初中

句子英汉互译技巧教案初中教案标题:句子英汉互译技巧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句子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句子英汉互译。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和课件。

2. 准备多媒体设备以展示例句和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英汉句子,引发学生对句子英汉互译的兴趣。

2. 教师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句子英汉互译的困难,学生回答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Step 2: 技巧讲解1. 教师介绍句子英汉互译的基本技巧,例如:a) 注意句子结构的对应关系,包括主谓宾、定状补等。

b) 注意词语的词性和词序。

c) 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和语意。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具体例句,解释和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句子英汉互译。

Step 3: 练习活动1.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英汉互译。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解答,教师逐个点评并纠正错误。

3.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句子,要求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并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答案。

Step 4: 拓展活动1. 教师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英汉互译,鼓励他们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2.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句子,进行英汉互译的练习,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Step 5: 总结和评价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句子英汉互译技巧,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阅读英汉双语书籍或文章,进行更多的句子英汉互译练习。

2. 学生可尝试编写自己的句子,并进行英汉互译。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课件。

2. 英汉双语教材和练习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句子英汉互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技巧时要尽量简明扼要,避免过多的理论解释。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作业: (1)所有翻译习作都写在一个统一的作业本上; (2)不定期抽查; (3)作业完成情况为形成性评估的重要依据。 关于翻译材料的打印: 由班长和各专业负责同学共同承担。 关于课后习题: 自学完成为主,讲授课会涉及部分习题。
参考书:
1.《英汉互译教程》,司显柱、曾建平编著,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9年。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NAETI报考资格 : 1. 本考试专门对广大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的英 语实际翻译能力进行科学考核并提供权威认证。 对报考资格无年龄、职业、以及受教育程度的 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水平选择 参加口译或笔译的某个证书的考试。 2. 由于口译和笔译考试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可 以同时报考某个级别的口译和笔译。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是由教育部考试 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在全国实施的 面向社会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它主要测试应试者 外语笔译和口译能力,并对应试者提供翻译资格 的权威认证。该项考试参考了包括美国、加拿大、 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翻译资格 认证标准,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准的认证考试。 全 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目前设英、日两个语种。考 试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级别的笔译或口译证书。该 级别考试于2008年10月首次开考。
1. 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 研究有关翻译的论述,弄懂翻译的基本问题。 ( 阅读理论著作;专题论文;翻译教材;译品的前言后语)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研究典型译例,注意翻译技巧的说明和译句的得失,为翻译 实践打好基础 3. 不断进行翻译实践 (1) 依照词语---句子---段落---语篇的顺序; (2) 选择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练习材料; (3) 难易循序渐进; (4) 译文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译文质量;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 (6) 可请别人修改或校正。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考试计分方式与合格线: 考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方式,满分为100分。 英译汉、汉译英各占总分的50%,满分分 别为50分。 考试合格标准为70分,同时要求英译汉汉 译英的单项得分不低于30分。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从2010年起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时间由原来的5月和 10月的第四个周末调整到5月和11月的第二个周末。 2010年的考试时间定为,第一次考试:5月8日和9日,5 月8日开考英语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的笔译,英语四 级的口译;日语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笔译。5月9日开考 英语一级、二级和三级的口译;日语一级、二级和三级 的口译。第二次考试:11月13日和14日,11月13日开考 英语二级、三级、四级的笔译和英语四级的口译,11月 14日开考英语二级和三级的口译。 网上报名时间。第 一次考试,网上报名时间:3月1日至28日,考点确认时 间:3月25日至3月31日。第二次考试,网上报名时间:8 月1日至9月15日,考点确认时间:9月15日至21日。
2.《文体与翻译》,刘宓庆编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8年。
3.《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编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 4.《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2年。 5.《英汉翻译教程》,连淑能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1. 中国翻译协会 /tran/index.htm 2. 中国科技翻译 /2002/magazine/index.asp?MagID=1917 3. 译路网 /html/e/2006-11/10/12_47_12_734.html 4. 译商网 /Resourcehtml/Resource413.html 5. 译龙翻译网/transtudy.asp 6. 词汇术语网 /news/a1/1.htm 7. 英语之声 /englishstudy/ch/jgmc/index2.html 8. 舍生取译网 /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 学
课时
2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结构翻译 第五章:文体与翻译
2
2 10 6 8
第六章:翻译考试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4
学法指导
翻译的辅助工具:工具书电子辞典在线词典提高方法:
Tips:
•read more; •practice more; •think more; •discuss more
课程要求
一般要求: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 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 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 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错误。
课程要求
较高要求: 翻译能力: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 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 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 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英汉互译教程
导学课件
1
导 学
教学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要求,课时安排及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
1. 课程要求
。2. 课时安排 3. 学法指导 4. 参考书 学习网站 5.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课程要求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 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 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 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 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 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阶段的英语 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 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三级笔译证书 级别描述: 本证书证明持有者能够翻译一般难度的文 本;能够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般性 文本和商务类材料的翻译。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考试形式、内容与考试时间: 三级笔译证书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英译汉,要求考生将两篇各250词左右的英 语文章译成汉语。第二部分汉译英,要求 考生将两篇各250字左右的汉语文章译成英 语。考试时间为3小时。
课程要求
更高要求 : 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 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 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汉译速为 每小时约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 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 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 较少。
课时安排:
周二:翻译实践 周四:讲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