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青浦区 2017-2018 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倾邻国而雄诸侯” 实现富国强兵目标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文景之治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2. “他是第一个创办太学,培育人材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

” 资猜中的他当指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3.助朱元璋“安稳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的机构是A.内朝B.内阁C.厂卫D.枢密院4.有学者评论某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 该制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 行省制D.科举制5.“蒸汽机” “血汗工厂” “社会立法” 这些观点反应了西欧哪一期间的社会特点?A.6-8 世纪B.11-12 世纪C.15-16世纪 D . 17-18 世纪6.“英国的革命其实是议会的改革” 。

这一“ 改革” 的标记性事件是A.《权益法案》的公布B.《人权宣言》的拟订C. 《民法典》的拟订D. 《解放宣言》的公布7.“开拓荆榛逐荷夷 , 十年始克复先基。

”诗中赞美的人物是A.郑和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8.19 世纪下半叶,俄国为取销农奴制发动了A.彼得一世改革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 克里米亚战争D.十月革命9.“ 以耶(稣)排儒,推行中世纪神权专制”的近代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10.近代中国爆发“救中国、建共和,第一得进行思想革命”呼喊的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11.以下重点词中,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亲密有关的是A.重商主义/朝贡贸易/手工工场B.商品输出/殖民扩充/现代工厂C. 资本输出 / 全世界扩充 / 垄断组织D.自由听任/国家垄断/跨国公司12.以下刊物属于研究联盟会大纲和主张的原始资料的是A. 凡尔赛 - 华盛顿会议B. 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布雷顿丛林会议14.“浪潮汹涌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2018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含解析

河西区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Ι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第Ι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

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

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

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

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这表明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三省长官权力受到了限制,这说明了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C正确。

此时,三省议事仍存在,到宋朝才名存实亡。

B错误,新设官职与其并存,并非融入。

D错误,不符合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C2.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应为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柳梢挂月黄昏后,夜市张灯白昼然。

”④“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知识点】商业的发展【试题解析】①反映了市坊分离,它出现于宋朝以前。

③指的是夜市,它出现于宋朝。

②指的是商帮,它出现于明清。

④指的是列强经济侵略,它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

综上,本题选B。

【答案】B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

”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知识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材料反映了路德反对教会传教的作用,D符合此信息,故选D。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2018年3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 君主开明B. 政治统一C. 思想繁荣D. 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君主的开明,故A项排除;政治上统一是秦朝实现的,故B项排除;C项包含在D项之中。

2. 下图所示政令出自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期分封制度发生了变化,由子承父业到封地平均分封给子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是指推恩令,出自于汉武帝,故B项正确;A项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排除;CD项在地方上都没有推行分封制,排除。

3. 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 政事堂B. 门下省C. 礼部D. 市舶司【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体制,尚书省统辖下的六部具体负责政务的执行,其中礼部负责各种礼仪和科举考试,因此日本向唐朝派遣的遣唐使由礼部负责接待,故C项正确;A项是唐朝宰相的办公机构,排除;B项负责封驳审议,排除;D项是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

4. 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A. 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B. 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C.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D. 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宋朝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故D项正确;AC项是明清时期,排除;玉米等高产农作物是明朝中后期进入中国的,故B项排除。

点睛:关键时间点是“发生在宋代”。

5. 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

2018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2月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2月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2月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研究古希腊历史,史料价值最高的是A. 奥林匹斯山众神故事B. 电影《特洛伊》C. 雅典卫城古建筑遗址D. 《古希腊神话研究》【答案】C【解析】从史料价值来看,第一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从而史料价值最高。

雅典卫城古建筑遗址属于第一手史料,故答案为C项。

其他三项都属于第二手史料,价值不如第一手史料,排除A、B、D项。

2. 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A. 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B. 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C.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D. 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答案】D【解析】“二重证据法”是指文献和考古相结合的方法,是综合利用“纸上材料”和“地下新材料”的历史研究方法。

《史记·殷本纪》是文献资料,殷墟甲骨卜辞是考古发现,故答案为D项。

《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不是姜寨遗址本身的“二重证据”,排除A项;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也是根据传说制作的,不属于“二重证据”,排除B项;二里头“宫殿”复原图是根据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绘制的,不属于“二重证据”,排除D项。

3. 把人还给自然,把人还给社会,从而奠定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基础的分别是A. 法家道家B. 儒家法家C. 儒家道家D. 道家儒家4. 右列图示文本结构陈述的主题当是A. 光武中兴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答案】A【解析】由于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影响,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实行许多减轻封建赋役负担的“与民休息”政策,以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先后九次颁发释放或禁止虐杀奴婢的诏令,实行“度田”制抑制豪强势力。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排除B、C、D项。

5.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等时人诗句描绘的城市最可能是A. 秦代咸阳B. 唐代长安C. 宋代东京D. 元代大都【答案】B【解析】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辉煌灿烂时期。

最新-2018普陀区高三历史二模卷(含答案) 精品

最新-2018普陀区高三历史二模卷(含答案) 精品

普陀区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2018.4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或做(最佳选择题、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的试题编号是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本题组必须涂在答题卡上。

)1.在人类步入阶级社会以后,贵族和平民成为最初的基本社会等级。

下列关于这两个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国与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迥异B .西欧的封臣对封君没有任何义务C .古罗马平民与贵族利益趋向一致D .古希腊女性也可以享受民主政治2.随着文字的演变,人类书写工具不断革新。

在纸发明之前,下列选项属于书写材料的是 ① 纸草 ② 泥板 ③ 龟甲兽骨 ④ 石头A .① ② ③B . ① ② ③ ④C .② ③ ④D .① ② ④3.有人说:“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①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②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③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 ④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 .商业征服B .文化同化C .宗教皈依D .财富侵蚀5.“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A .《十二铜表》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6.右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为传播宗教的需要B .为宣传无神论需要C .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D .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7.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2018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二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上海市虹⼝区⾼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2018届上海市虹⼝区⾼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控(⼆模)历史试题2018.04⼀、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1. 判定⽂明出现的标志时,若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属器具被⽐较⼴泛地使⽤;(⼆)已能记载语⾔的成熟的⽂字的应⽤。

按照此标准,中国⽂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万年前 B.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2. 下列选项中最能够直接解开历史上关于孙⼦和孙膑其⼈其书的是A. 《史记》和《汉书》的相关记载B.报纸的相关报道C. 学者的相关历史学著作D.银雀⼭同时出⼟相关的两部兵法⽵简3. 作者所创作的都是“不系⼈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间⽊荫,率意谈噱,于天⽂、⽅志、律历、⾳乐、医药、⼘算⽆所不通,皆有所论”,此古代论著是A.《资治通鉴》B.《梦溪笔谈》C.《四库全书》D.《⼏何原本》4. 唐代进⼠会在今西安著名古迹⼤雁塔的碑⽯上提名,史称“雁塔题名”。

“进⼠”的名称来源于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内阁制5.仔细观察下列⼀组王朝迁都图,为了学习先进⽂化⽽进⾏迁都的是6. 右图是中国某时期中央政府的组织图,结合所学可判断其形成于A.秦始皇时期B.明成祖时期C.康熙帝时期D.雍正帝时期7.“他使俄罗斯腾空⽽起”,是诗⼈普希⾦歌颂18世纪初的⼀位俄国沙皇。

“他”是A. 伊凡四世B. 彼得⼀世C. 亚历⼭⼤⼀世D.亚历⼭⼤⼆世8. 他提倡⾃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信仰⾃由,⾔论⾃由,出版⾃由,对政治⾃由的态度是开明专制。

他是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霍布斯9.有学者评价雅各宾派时期的法国:“这个时候,你是站在断头台下欢呼,还是在断头台前⼀边被刽⼦⼿捆绑,⼀边听着别⼈为你死亡的庆典欢呼,那全是看运⽓了。

”可见当时的法国A. ⾃由观念获得普遍认可B. 封建主义势⼒复辟C. 背离了⼤⾰命的初衷D. ⼈民获得了⼴泛的⾃由10.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卷 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018年3月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A .君主开明B .政治统一C .思想繁荣D .社会转型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A .政事堂B .门下省C .礼部D .市舶司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A .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B .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C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D .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

”“佛郎机夷”当指A .葡萄牙人B .英国人C .法国人D .德国人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A .史才B .史学C .史德D .史识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 .洛克 B .伏尔泰C .孟德斯鸠 D .狄德罗王国封地“父业子承”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10.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2.导致欧洲版图发生以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拿破仑战争的后果B.第一次世界大战C.近代殖民体系的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13.英国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反映的实质是A.殖民统治的衰落B.世界霸权的确立C.工业社会的形成D.政治制度的完善14.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A.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B.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15.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下列由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南昌起义②中共“一大”③亚非会议④中美正式建交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下列摘要出自1943年《开罗宣言》的是A.“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

2019届上海市普陀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

2019届上海市普陀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

上海市普陀区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题2019.3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古罗马形制器物上刻有制造日期为“公元前 300 年”字样,据此推断该器物A.当是真品,价值较高B.真假难断,需要佐证C.历年久远,值得珍藏D.当是赝品,价值不高2.下列遗址最能体现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转折的是A.姜寨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秦兵马俑坑3.下图为“天子与贵族的列鼎数量及肉食种类”,主要反映的西周社会特点是A.经济繁荣B.封邦建国C.礼制文化D.工艺精湛第 3 题第 4 题4.“曹魏”政权位于上右图中的哪一区域A.A B.B C.C D.D5.起到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作用的制度是A.三省制B.科举制C.行省制D.内阁制6.详细记载了时人“布衣毕昇”发明的著作当是A.《史记》B.《梦溪笔谈》C.《几何原本》D.《四库全书》7.对于清朝初期统治的表述,立足于近代工业文明视角的是A.康乾盛世B.一统时代C.落日余晖D.满人专权8.以对人的歌颂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思潮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9.“推翻了专制国王却保留了国王本身,剥夺了国王权力却让国王继续存在”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10.“成为(美国)北方争取人类自由象征”的是A.《独立宣言》 B.《合众国宪法》C.《宅地法》D.《解放宣言》11.“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美国企业家辈出于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自由资本主义时期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2.我国近代史上,主张“今上帝命天王诛妖”的运动发生在A.19 世纪三、四十年代B.19 世纪五、六十年代C.19 世纪七、八十年代D.19 世纪末20 世纪初13.“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为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上述感慨出自A.洋务派B.维新派C.立宪派D.革命派14.《告非难民生主义者》一文最可能刊登在A.《时务报》B.《民报》C.《新青年》D.《东方杂志》15.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主要目标是A.推翻清廷B.反对日本C.维护共和D.揖美追欧16.左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百团大战17.如果要为右图所示各节起一个章的名称,最能凸显内容主题的是22.若要进一步探究提纲(二)中“革命的转折”出现的原因,应选择下列哪三个视角?( (6 分) A .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 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E .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二)西方漫画中的中国形象(19 分) 作为艺术作品的漫画,是解读历史的独特窗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研究古希腊历史,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奥林匹斯山众神故事
B.电影《特洛伊》
C.雅典卫城古建筑遗址
D.《古希腊神话研究》
2.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姜寨遗址与《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
B.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
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3.把人还给自然,把人还给社会,从而奠定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基础的分别是
A.法家道家
B.儒家法家
C.儒家道家
D.道家儒家
4.右列图示文本结构陈述的主题当是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等时人诗句描绘的城市最可能是
A.秦代咸阳
B.唐代长安
C.宋代东京
D.元代大都
6.“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二也。

”“朕”当是
A.唐太宗
B.宋太祖
C.元世祖
D.康熙帝
7.体现了中西两大文明直接交汇的是
A.《梦溪笔谈》
B.《资治通鉴》
C.《四库全书》
D.《几何原本》
8.打击罗马教会权威,助力15-16世纪西欧社会演变的是
A.圈地运动
B.文艺复兴
C.光荣革命
D.启蒙运动
9.“在刚刚完成的联邦政府体制的重大改革中……通过众多截然不同的集团平静思考和自愿赞同来完成。

”“改革”成果体现在
A.《独立宣言》
B.《合众国宪法》
C.《人权宣言》
D.《解放宣言》
10.历史学家使用“机器生产”“对立阶级”“城市化”“现代工厂制度”等词汇来描述
A.西欧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1.19世纪下半叶,通过改革迅速崛起为新兴工业化强国,并向旧殖民体系下的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提出挑战的是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德国
12.“今天我高兴地宣布:中国终于向一切文明的真正源泉——基督教开放了。

”该殖民者这番话针对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清政府在西方影响下设立的第一个新式中央机构,标志近代外交关系初步确立的是
A.通商口岸
B.租界
C.工部局
D.总理衙门
14.如果想要了解李鸿章,以下最适合阅读的书是
A.《龙旗飘扬的舰队》
B.《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C.《民国初年的政党》
D.《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
15.被时人称为由“美国思想”到“俄国思想”的事件当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1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于
A.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时期
B.国共分裂与抗战开始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两种命运的决战时期
17.在右图★处召开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8.威尔逊说“一个活生生的东西诞生了”,他向巴黎和会和全世界提出的构想是
A.三国联盟
B.国际联盟
C.反法西斯联盟
D.联合国
19.“新政”方式的理想主义者们发现有机会按照美国形象来重建战后欧洲。

“新政”当指
A.雅尔塔体制
B.西欧一体化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马歇尔计划
20.被誉为新中国外交史上“世纪之行大洋穿,巨人握手世界殊”的当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香港、澳门回归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15分)
政治思想的变迁植根于社会的变化,又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21.将下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与其历史时期相对应(填写字母)。

(8分)
历史时期政治思想
A.西周 E.独尊儒术
B.东周 F.崇尚理学
C.西汉 G.百家争鸣
D.宋代 H.敬天保民
22.社会的变化孕育了多样的思想。

请将下列思想家按要求填入表中相应空格。

(填写字母)。

(7分)
商鞅(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老子(E)周公(F)程颢(G)社会变化思想家
“封邦建国”时期
大一统帝国初建时期
君主专制的强化时期
要探究“罗斯福新政”,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23.就研究“罗斯福新政”而言,以上三则材料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6分)
阅读威廉·洛克腾堡《罗斯福与新政》一书中的叙述:
1933至1938这6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剧变,但即使是那些最打破前例的“新政”计划,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思想。

24.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
25.从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新政”的看法。

(8分)
(三)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25分)
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程,是时代的缩影,令人感慨。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沿革
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

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首年:认字写字。

浅解辞句。

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

练习文法。

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图。

读各国史略。

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

代数学。

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

几何原本。

平三角。

弧三角。

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

微分积分。

航海测算。

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

天文测算。

万国公法。

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

地理金石。

富国策。

练习译书。

材料三:杨廷熙《请撤销同文馆以弭天变折(1867.6.23)》
(候补)知州臣杨廷熙跪奏,为天象示警,人言浮动,请旨撤销同文馆,以弭天变而顺人心,杜乱萌而端风教……然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

京师中街谈巷议皆以为同文馆之设,强词夺理、师敌忘仇,御敌失策所致……窃维修德行政,实千古临御之经;尽人合天,乃百代盛强之本。

自来奇技淫巧,衰世所为,杂霸欢虞,圣明无补。

26.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京师同文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27.概括材料三中上奏者主张撤销同文馆的理由。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导致同文馆设立之初处境艰难的主要因素。

(5分)
28.你怎样看待京师同文馆的发展?(15分)
普陀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二、非选择题(共60分)(以下仅供参考,其他合理亦可)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15分)
21.(8分)A-H B-G C-E D-F
22.(7分)“封邦建国”时期:A、B、E、F;大一统帝国初建时期:C;君主专制的强化时期:D、G
(二)罗斯福新政(20分)
23.(6分)原始史料:A;非原始史料:B、C
24.(6分)同意。

“剧变”:美国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等,通过国家调控经济和社会保障措施,使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走上国家调控。

不变:通过上述措施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保障资本主义制度。

(评分说明,其他回答也可酌情给分;不管同意、不同意、或部分同意,均从“变”和“不变”两个角度赋分。


25.(8分)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美国通过新政改革的方式缓解危机,也为通过和平方式度过经济危机提供借鉴;新政为后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积蓄了力量,其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对西方国家产生较大影响。

(评分说明,主要从缓解危机、和平方式、积蓄力量、模式引领等角度赋分。


(三)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25分)
26.(5分)变化:从单纯培养翻译人才,到培养懂得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机器、法律、国策等的现代化全面型人才。

原因:时势的刺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西方侵略程度的加深);现实的需要(西学东渐的深入;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与西方国家打交道的需要;从传统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需要);有识之士的努力(洋务派等在“中体西用”框架下所作的实践探索)等。

27.(5分)理由:师敌忘仇;奇技淫巧;天象示警等。

因素:思想理论方面—传统观念的阻碍(儒家思想、封建思想);政治主张方面—保守势力的反对(固守中体、天朝上国);情感态度方面—对侵略者的仇恨情绪影响理性思考等。

28.(15分)辩证看待:京师同文馆的发展是洋务派等有识之士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下所进行的教育近代化探索,为培养新型人才和创立新式教育奠定重要基础;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及对侵略者的仇视等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阻力重重,其发展进程曲折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