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温设计:在墙体、屋顶和地板等围护结构上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如聚氨酯、聚苯乙烯等。
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节能要求进行设计,以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2. 密封设计:建筑结构的密封性能要好,可以通过采用双层玻璃窗、门窗边框密封、密封胶等措施来减少空气渗透和能量流失。
3. 采暖系统:选择高效的采暖设备和系统,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等。
还可以考虑安装辅助采暖设备,如壁挂式电暖器、地暖等。
同时,采用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调节,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室内温度。
4. 通风与换气: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通风与换气措施,如设置新风系统、窗户上安装可调节的通风口等,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5. 照明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等;并合理设计室内的采光布局,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
6. 综合能源利用:考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配备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系统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限制节能:考虑减少家庭电器和电子设备的使用,采用高效节能的家电产品,合理布局插座位置,以及适时关闭不使用的设备等。
总之,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具体设计,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能效以应对极端气候条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节能设计标准:
1. 绝热和隔热: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应采用隔热材料,如保温板、岩棉、玻璃棉等,以减少室内热量流失。
窗户应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如双层或三层玻璃,以阻挡热量传导。
2. 空气密封:建筑应具备良好的空气密封性,以防止室内热量泄露和外部寒冷空气侵入。
这可以通过密封门窗缝隙、增强建筑接缝的密封性、使用持久性材料等方式实现。
3. 热回收:在暖气、通风和空调系统中引入热回收技术,将排出的热量重新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热回收可以通过换热器或热泵来实现。
4. 冬季采暖系统:在严寒和寒冷地区,暖气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建筑可以采用地热系统、太阳能热水器或高效燃气锅炉等方式来供暖。
5. 通风和排气系统:通风系统是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可以采用能够调节新风和排气比例的新风系统,以在保持室内温暖的同时保持空气新鲜。
6. 采光设计:在节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光来减少室内照明的能耗。
通过合理布局窗户、天窗和采光井,使室内充满阳
光,减少照明负荷。
7. 高效暖气和冷气设备:选择高效的暖气和冷气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
能源星级认证的设备通常更加节能,选择合适的容量和效能可以节省能源开支。
8. 电气设备和照明:选择能耗低、高效的电器设备和照明系统,如LED灯泡,以减少用电量。
以上是可能应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具体的标准可以因地区气候情况和建筑类型而有所不同。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 引言:寒冷的挑战与节能的意义哎呀,到了冬天,那种冷得直咬牙的感觉,大家是不是都熟悉呢?尤其是在那些严寒地区,像北方的雪原或者高山上的小镇,真是把人冻得连棉被都想变成床上的小屋了。
对这些地方的人来说,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可真是件大事。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冻得直打哆嗦,手脚都冰凉,房子里还要暖,能行吗?所以,节能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是为了让大家在家里感受到温暖的怀抱。
2. 建筑设计的“暖”招2.1 保温隔热,做个“小暖炉”大家知道吗,保温隔热这两招,就像是为房子穿上了一层厚厚的毛衣。
在严寒的地区,这两者的重要性就像在寒冷的冬天穿羽绒服一样。
首先,我们要关注墙体的保温。
建筑外墙使用厚厚的保温材料,像是聚苯板或者岩棉板,可以有效地防止寒风从墙外钻进来,甚至连墙里的温度也能保持得更稳。
说白了,就是让屋子像个大暖炉,把外面的冷风隔绝在外面,屋子里自然就暖了。
2.2 窗户也要“上岗”,做个好帮手窗户的选择也不能马虎,像是选择双层中空玻璃,这样的窗户能有效阻止热量的流失。
其实,双层玻璃就像给窗户加了一层隐形的保温层,外面的寒风要想侵入进来,那可真不容易。
还有,窗户的密封条一定要严密,不然那冷风从缝隙里跑进来,你的暖气费就白花了。
窗户的质量和设计真的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能源利用的聪明“妙招”3.1 太阳能的“小聪明”太阳能这玩意儿在寒冷地区可是个大救星。
太阳能热水器就像个“太阳的小马仔”,白天通过太阳的能量加热水,到了晚上,你可就有热水用了。
虽然寒冷地区的日照时间短,但是高效的太阳能系统也能帮你解决不少暖水的问题。
还有,太阳能墙面加热系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系统可以利用太阳的热量给房间供暖,让你在冬天里也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3.2 地热供暖,暖暖的“土豪配置”地热供暖在寒冷地区可是个让人感动的好东西。
这种供暖方式就像是把房子的地面变成了一个大热水袋。
地热系统通过地下管道把温暖均匀地分布在地面上,脚下的温度暖洋洋的,不仅舒适,而且还能有效地节约能源。
xjj001-202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xjj001-202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XJJ001-2021是我国2021年发布的一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包括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中可能涉及以下内容:
1.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原则和要求。
2.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要求,包括墙体、屋顶、门窗等。
3.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等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
4. 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应用的要求。
5. 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方法和标准。
该标准旨在提高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性能,降低建筑能耗,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参照该标准进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节能设计尤为重要,因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会导致建筑物在供暖、保温等方面消耗大量能源。
因此,制定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十分必要。
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1.1节约能源:节能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包括在建筑设计、取暖、采光等方面都应该做到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
1.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设计不仅要减少能源消耗,还应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高效的供暖设备、优化建筑结构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设计应该考虑在建筑过程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设备的应用,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措施2.1保温措施(1)建筑结构改善:采用保温隔热材料,保证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能源消耗。
(2)窗户设计:采用双层玻璃窗、中空玻璃窗等隔热玻璃材料,减少窗户的传热系数,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3)门窗密封:要求门窗的密封性能好,减少室内外空气交换,降低取暖负荷。
2.2供暖设计(1)选用高效供暖设备:采用地热辐射供暖、空气源热泵供暖等高效供暖设备,提高供暖的效率。
(2)室内温度控制:合理设计室内供暖系统,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避免能源浪费。
2.3采光与通风设计(1)合理布局采光窗:合理布局建筑的采光窗,保证室内充足的自然采光,减少室内人工照明的使用。
(2)采用智能通风系统:为建筑安装智能通风系统,根据室内外气温、空气质量等因素进行自动控制,减少能源消耗。
2.4可再生能源利用(1)太阳能利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板等设备,利用太阳能资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地源热泵利用:在地下进行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利用地下恒定的温度,提供供暖、热水等能源。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保温隔热设计: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对建筑外墙、屋顶和
地板等进行隔热处理,减少热量传递和能量损失。
2. 高效采暖系统设计:选择适合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供暖设备,如地热采暖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等,提高供暖效率。
3. 采光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的窗户和采光口,增加室内自
然光照,减少使用人工照明,节约能源。
4. 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可再
生能源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5. 密闭节气设计:采用密闭隔尘门、保温门窗等措施,减
少冷气流进入室内,避免能量流失。
6. 热桥控制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建筑容易出现热桥现象,需合理设计结构连接点和细部构造,减少热桥效应。
7. 室内热舒适设计:考虑建筑材料热容性和透湿性,保持
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的舒适性。
8.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节能控制系统,实时
监测和调控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9. 冬季自然采暖设计:利用冬季阳光进入室内的温室效应,设计冬季阳光房、挑高屋顶等结构,提高室内温度。
10. 耐寒结构和材料选择: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建筑材料和结构,提高建筑的抗寒能力。
以上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些基本标准,不同地区的具体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还需根据当地气候
和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引言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
节能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讨论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中应采取的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外立面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外立面的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1. 高效保温材料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墙体保温是十分重要的。
应选择高效保温材料来减少热量的传递,如聚苯板或岩棉板。
同时,墙体的保温材料应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保温效果。
2. 保温窗户和门窗户和门是建筑的热量流失的主要通道。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应选择具有较高保温性能的窗户和门。
双层或三层玻璃窗户以及密封良好的门是理想选择。
3. 外墙保温和保护层外墙保温和保护层是减少能源损耗的关键。
利用外墙保温和保护层可以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导和漏失。
热系统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热系统的设计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居住需求进行优化。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1. 采用高效供暖系统在严寒和寒冷地区,采用高效供暖系统是必要的。
例如,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热系统的理想选择。
此外,应选择高效的锅炉和散热器,以减少能源消耗。
2. 控制室内温度在寒冷地区,过高的室内温度会浪费能源并增加暖气系统的负荷。
因此,应采用智能温控系统来精确控制室内温度,根据需求调整供暖系统的输出。
3. 可调节的供暖区域不同房间或区域的供暖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可调节的供暖区域是节能设计的一部分。
通过为不同区域提供可独立调节的供暖功能,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通风设计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并减少能源消耗。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设计要点:1. 自然通风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合理设置门窗的位置和朝向,确保通风良好,减少室内湿度。
2. 恰当的通风量通风量的大小应根据居住人数和房间面积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个房间应有足够的通风口和排气口。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已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的节能设计更显重要,因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更加严峻,需要更多的能源来维持室内舒适度。
因此,对于这些地区的居住建筑,我们需要制订相应的节能设计标准,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提高居住质量。
一、了解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制订节能设计标准之前,首先要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有所了解。
这些地区一般具有下面的特点:1.温度低:冬季气温较低,常年低温地区可能会出现极端低温。
2.昼夜温差大:由于地区高纬度的地理位置特殊,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较大。
3.多风雪:风大,且冬季多雪,风雪天气较常见。
4.湿度低:冬季空气湿度低,室内干燥。
二、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制订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温性能突出:提高建筑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损失。
2.采光和通风: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照明和空调的能源消耗。
3.采暖和空调系统:采用高效的采暖和空调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
4.节能材料:选用节能材料,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5.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具体内容1.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外墙保温尤为重要。
应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增加外墙保温层厚度,并加强外墙保温材料的密封性能,减少能源损失。
2.门窗设计:门窗的保温性能至关重要。
应选用节能型门窗材料,采用中空玻璃、隔热型框材,并对门窗进行严密的安装及密封处理。
3.采暖和空调设计: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室内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
应选用高效、节能的采暖设备和空调设备,并通过合理的管道布局和装置控制系统,提高能源利用率。
4.供热系统设计:对于供热系统,应合理选择供热方式,如集中供热或地源热泵供热等,以及合理设置管道绝热层,减少能源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以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学院:长安大学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姓名:王洋学号:2012141014课程:生态建筑理论二〇一三年七月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以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姓名:王洋指导教师:张阳【摘要】:随着世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匮乏,节能建筑设计已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可.节能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建筑设计,其形制受气候因素影响颇大,而本文仅以寒冷地区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通过图表分析模式,得出在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应当注意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图表分析模式原则与方法引言:近年来,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大量应用,人们的生存环境日益遭到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建筑设计领域,节能建筑的出现无疑就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节能建筑作为近几年来才兴起的建筑设计模式,已得到了诸多设计师的应用与推广,而如何检验一栋建筑是否符合节能建筑设计,则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计算建筑物各项基本参数,使其符合规范要求;第二步,根据围护结构的构造层次,计算室内设计温度,使其符合规范要求;第三步,计算各围护结构面积,并满足节能规范标准。
下面仅以寒冷地区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逐步分析每一步的计算方法与规范要求,进而总结出在节能建筑设计中应当注意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今后的节能建筑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项目概况:西安外国语大学6#教师公寓楼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为十二层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共有公寓96套,总建筑面积为15995。
22平方米,建筑高度39。
55米。
一、建筑物各项基本参数1、各项基本参数(1)标准层建筑面积A F标准层建筑面积的确定直接影响建筑物基底面积的确定以及建筑物总面积的确定。
其计算方法为:标准层建筑外墙的围合面积(阳台面积算一半建筑面积,露台不计入建筑面积)。
(2)总建筑面积A0总建筑面积是计算高层建筑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参数。
其计算方法为: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若为上人屋面,则要外加楼顶楼梯间的建筑面积)。
(3)建筑体积V0和换气体积V建筑体积是计算建筑体形系数的重要指标,而换气体积是建筑体积的0.6=A1*H1+A2*H2 +-------+A n—1*H n-1+A n 倍。
计算方法:V0*Hn(其中A代表各平面层面积,H代表各平面层层高)(4)建筑表体积F V按建筑的外墙外围长度*建筑高度+屋面表面积,建筑高度为设计室外地面自檐口滴水线高度,斜屋面按实际斜面积计算;底层无围护结构的架空层按柱外围或二层板外围长度计算表面积,无围护结构的悬挑构建不计算表面积。
(5)建筑体形系数S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规范规定,在住宅建筑设计中,体形系数应控制在0。
26以内。
(6)窗墙比单一朝向外窗(门)面积和墙面积(含窗面积)的比值一般称窗墙面积比。
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大于0.2;东西向不大于0.25,南向不大0.35.2、实例论证(以寒冷地区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表1 建筑物基本参数通过参数定义与实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好的节能建筑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1)体形系数的确定;(2)各方向窗墙比的确定;(1)体形系数的确定;规范中规定,民用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26。
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建筑与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尽量小一些,而体积要大一些。
而在建筑设计中,空间一般都是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布局的,甚至有好多甲方已经规定了建筑面积.因此,其每层建筑面积变化一般都不会太大,也就是说体积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建筑的外表面积一般是由建筑的周长决定的.因此,减少建筑表面的凹凸变化,采用规整的建筑布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2)各方向窗墙比的确定;窗户作为立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往往是立面设计好坏的关键,由此往往造成建筑各个方向窗户面积过大,热量散失严重;而若一味的把窗户面积做小,则有不利于建筑通风,因此应做到权衡利弊,优化设计。
a、在建筑南向,由于白天日照充足,因此窗户面积可适当加大.在立面设计中,可多做阳台,因为在热工计算中,阳台窗户的面积算的是阳台内部门的面积.b、在建筑北向,由于是间接采光,因此散失的热量远大于得到的热量,所以窗户面积小。
c、在建筑东西向,由于受到的都是太阳高度角比较低的光线,因此射入室内光线很长,再加上东西向太阳照射时间长,很容易晒透墙体,因此窗户面积也不应太大.二、建筑外围护结构构造1、围护结构构造(1)屋顶屋顶的构造层次从里到外一般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面层,如图(a)所示,但也有采用倒置无屋面的,如图(b)所示。
(2)外墙和外窗外墙的构造层次从里到外一般依次为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墙、聚合物砂浆、保温板、聚合物砂浆、玻纤网格布、锚固件、聚合物抗裂砂浆、外饰面。
外窗多采用中空玻璃.(3)楼梯间隔墙与和其它采暖房间与不采暖房间的交接处应采用保温板把采暖房间和非采暖房间隔开,防止形成冷桥,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
2、实例论证(以寒冷地区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表2围护结构构造表(建筑专业完成)注:K m: 平均传热系数, K i: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作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分界线,其主要包括屋顶和外墙两方面。
(1)在屋顶设计方面;为了取得舒适的热环境,在节能建筑的设计中,屋顶的做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A、倒置屋面设计;其优点主要有:a、防水层受到保护,避免热应力、紫外线等其他因素对防水层的破坏;b、出色的抗湿性能使其具有长期稳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与抗压强度;c、憎水性保温材料可以用电热丝等工具切割加工,施工快捷简便;d、日后屋面检修不损材料,方便简单;B、种植屋面的设计;在建筑屋面和地下工程顶板的防水层上铺以种植土,并种植植物,使其起到防水、保温、隔热和生态环保作用的屋面称为种植屋面.种植屋面的功能:a、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b、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并减低城市排水负荷;d、保护建筑物顶部,延长屋顶建材使用寿命;e、提高建筑保温效果,降低能耗;C、蓄水屋面的设计其原理为:在太阳辐射和室外气温的综合作用下,水吸收大量的热而由液体蒸发为气体,从而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减少了屋盖吸收的热能,起到隔热的作用。
此外,水面还能够反射阳光,减少阳光辐射对屋面的热作用。
蓄水屋面即可隔热又可保温,还能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材料的寿命。
蓄水屋面的水深一般50mm即可满足理论要求,但实际使用中150~200mm为适宜深度。
为了保证屋面蓄水深度均匀,蓄水屋面的坡度不可以大于0。
5%。
(2)在外墙设计方面;外墙作为室内外的竖向分隔构件,其保温层的位置有如下三种模式:建筑外墙内保温、建筑外墙夹心保温、建筑外墙内保温。
A、建筑外墙内保温墙体内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体的内侧。
其有如下优缺点:优点:a、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甚高,取材方便;b、内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隔,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不需搭设脚手架;c、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整栋楼或整个小区统一改造有困难时,只有采用内保温的可能性大一些。
缺点:a、由于圈梁、楼板、构造柱等会引起热桥,热损失较大;b、占用室内使用空间且不便于用户二次装修和吊挂饰物;c、墙体受室外气候影响大,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大,容易造成墙体开裂。
B、建筑外墙夹心保温外墙夹心保温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外墙的内、外侧墙片之间,内、外侧墙片可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其有如下优缺点:优点:a、对内侧墙片和保温材料形成有效的保护,对保温材料的选材要求不高,聚苯乙烯、玻璃棉以及脲醛现场浇注材料等均可使用;b、对施工季节和施工条件的要求不十分高,不影响冬期施工。
缺点:a、在非严寒地区,此类墙体与传统墙体相比尚偏厚;b、外围护结构的“热桥”较多.在地震区,建筑中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热桥”更多,保温材料的效率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c、外侧墙片受室外气候影响大,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大,容易造成墙体开裂和雨水渗漏.C、建筑外墙外保温外墙外是一种把保温层放置在主体墙材外面的保温做法,因其可以减轻冷桥的影响,同时保护主体墙材不受多大的温度变形应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温做法。
优点:a、效果好;因为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可以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冷、热桥影响,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b、保护好;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
c、范围广;建筑外墙外保温不仅适用于北方需冬季采暖的建筑,也适用于南方需夏季隔热的空调建筑。
即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砌体外墙的保温,也适用于剪力墙结构砼外墙的保温。
既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缺点: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要求高、对外墙装饰有影响。
综上所述,屋面保温构造设计的选择一般根据地域性与气候因素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布置与选择;而建筑外墙的保温构造设计一般多采用外墙外保温的构造做法,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三、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计算1、围护结构面积计算(1)屋顶的面积计算屋顶的建筑面积师顶层平面的建筑面积+其它层平面露台或挑台的面积。
(2)外墙的面积计算A、有封闭阳台的外墙;若为南向凸阳台,则外墙面积为室内与阳台交接的墙的面积;若为南向凹阳台,则外墙面积分为南向、东向和西向三面,分别按室内与阳台交接的墙的面积计算。
其它向的凹凸阳台同理。
B、无封闭阳台的外墙;单一方向总建筑外墙总外墙面积减去这一方向有封闭阳台的外墙面积即为无封闭阳台的外墙面积。
(3)外窗的面积计算A、有封闭阳台的外窗;若为南向凸阳台,则外窗面积为室内与阳台交接的窗的面积;若为南向凹阳台,则外窗面积分为南向、东向和西向三面,分别按室内与阳台交接的窗的面积计算。
其它向的凹凸阳台同理。
B、无封闭阳台的外窗;单一方向总建筑外窗总外墙面积减去这一方向有封闭阳台的外窗面积即为无封闭阳台的外窗面积。
(4)飘窗板的面积计算飘窗上下板的面积之和就是该飘窗板的的面积。
2、实例论证(以寒冷地区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南区6#教师公寓为例)(建筑专业完成)四、小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好的节能建筑设计者,不但要有很好的感性的设计方案的能力,也应当具备理性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在中国,建筑学通常对理性思维的学科不加重视,造成部分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缺乏理性的认识;再看国外,随着优化设计、参数化设计的大量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建筑更加适宜人类的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