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第八,九,十单元译文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4、《不肖子有三变 》世界上有不成才的人,他们都有三变:第一变如蝗虫,卖他 家庄园的土地得钱后靠它吃喝玩乐。第二变如蠹虫(书的蛀虫),卖自家的古董、书籍 得钱后吃喝玩乐,第三变如老虎,出卖他家中的男女仆人得钱后吃喝玩乐。败家子,历 朝历代都有,都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古人说过: “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儒教经典著作。这是最好的言论。
2.田父遗产 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躬养子女,赈(zhèn, 救济)穷济贫。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 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遂指木 椟,命长儿启之。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 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言讫[qì]而亡。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他) 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八十岁时病 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 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 儿子打开它。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耕田男子教育(他们) 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 话讲完后就死了。儿子们于是永远记住父亲的意愿。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6)1.1 修啖酪 (6)1.2 戎识 (6)1.3 诸恪得驴 (7)1.4 道韫咏絮 (8)1.5 冲称象 (9)2第2单元 (11)2.1 黄香温席 (11)2.2 遗贮焦饭 (11)2.3 哑孝子 (12)2.4 人买履 (14)2.5 人锯竿入城 (16)3第3单元 (18)3.1 智勇退笔冢 (18)3.2 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9)3.3 羲之书六角扇 (20)3.4 掩耳盗钟 (21)3.5 红毛毡 (23)4.1 盲子窃案 (25)4.2 佐治遇蛙 (27)4.3 焚猪见真情 (29)4.4 蜜中鼠屎案 (30)4.5 谜语一则 (31)5第5单元 (33)5.1 鳝救婢女 (33)5.2 二鹊救友 (35)5.3 知恩图报 (36)5.4 蝙蝠 (38)5.5 杀驼破瓮 (39)6第6单元 (42)6.1 虎画 (42)6.2 正午牡丹 (43)6.3 元璋画像 (46)6.4 东坡画扇 (47)6.5 铁杵成针 (49)7第7单元 (52)7.1 食粥心安 (52)7.2 鉴真东渡 (53)7.3 少年志存高远 (54)7.5 画龙点睛 (56)8第8单元 (59)8.1 黄仙裳济友 (59)8.2 氏善举 (60)8.3 氏之友 (62)8.4 田真兄弟 (63)8.5 用良不杀蜂 (65)9第9单元 (67)9.1 赛跑定案 (67)9.2 拷打羊皮露真相 (68)9.3 若庚断鹅 (71)9.4 欧阳晔破案 (73)9.5 螳螂杀蛇 (75)10第10单元 (77)10.1 人有卖骏马者 (77)10.2 的卢救主 (81)10.3 马啮盗髻 (83)10.4 行思爱马 (85)10.5 齐人攫金 (87)第1单元1.1修啖酪人饷武一杯酪,武啖少,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8单元译文

【第八单元】邴原戒酒邴原[邴(bǐnɡ),三国时魏国人]旧能饮酒,自行[此指出门游学]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对着)口。
单步负笈(jí,竹书箱),苦身持力[凭着刻苦支撑疲劳的身体],至陈留[古在名,在今河南境内]则师(以……为师)韩子助,颍川[颖(yǐng),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则宗陈仲弓,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则交范孟博,涿郡[(涿zhuō),古地名,今河北境内]则亲卢子干。
临别,师友以原[指邴原]不饮酒,会[汇集]米肉送原。
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今当远别,因见贶饯[贶(kuànɡ本义:赐,赏赐) 因给我设宴送别;见,我],可一饮宴。
”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节选自《三国志•邴原传》)【译文】邴原早先能喝酒,出门求学以后,八九年中,酒不沾口。
背着书箱徒步赶路,凭着刻苦支撑疲劳的身体。
到陈留拜韩子助为师,到颖川是陈仲弓的弟子,到汝南跟范孟博交往,到涿郡与卢子干亲近。
临分别时,老师朋友认为邴原不会喝酒,汇集米与肉送给他。
邴原说“本来是能喝酒的,只是因为考虑饮酒要荒废学业,所以戒掉了。
如今要远行离别,因为(你们)给我设宴道别,可以在宴席上喝一次酒。
”于是坐在一起饮酒,(竟然喝了)一整天也不醉。
1邴原泣学邴原少孤(小时候失去了父亲),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能够)学者,有亲(父亲)也。
一则羡其[指代书舍里的学生]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同情的样子)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译文】邴原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几岁时,经过书塾(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说:“凡是能够上学的人,是有父亲(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没有丧父,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伤感,因此而哭了。
”老师同情地说:“你如果想上学,就不需要学费。
”2崔景偁拜师余[指本文作者张惠言;他是清代文学家]始识景偁(chēng)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5)1.1杨修啖酪 (5)1.2王戎识李 (5)1.3诸葛恪得驴 (5)1.4谢道韫咏絮 (6)1.5曹冲称象 (7)2第2单元 (8)2.1黄香温席 (8)2.2陈遗贮焦饭 (8)2.3哑孝子 (8)2.4郑人买履 (10)2.5鲁人锯竿入城 (11)3第3单元 (13)3.1智勇退笔冢 (13)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3)3.3王羲之书六角扇 (14)3.4掩耳盗钟 (15)3.5红毛毡 (16)4第4单元 (18)4.1盲子窃钱案 (18)4.2张佐治遇蛙 (19) 4.3焚猪见真情 (20) 4.4蜜中鼠屎案 (21) 4.5谜语一则 (22)5第5单元 (23)5.1鳝救婢女 (23) 5.2二鹊救友 (24) 5.3知恩图报 (25) 5.4蝙蝠 (26)5.5杀驼破瓮 (27)6第6单元 (29)6.1虎画 (29)6.2正午牡丹 (29) 6.3朱元璋画像 (31) 6.4苏东坡画扇 (32) 6.5铁杵成针 (33)7第7单元 (35)7.1食粥心安 (35) 7.2鉴真东渡 (35) 7.3少年志存高远 (36) 7.4陈蕃有大志 (37) 7.5画龙点睛 (37)8第8单元 (39)8.1黄仙裳济友 (39) 8.2刘氏善举 (40) 8.3李氏之友 (41) 8.4田真兄弟 (41) 8.5张用良不杀蜂 (42) 9第9单元 (43)9.1赛跑定案 (43)9.2拷打羊皮露真相 (43)9.3钱若庚断鹅 (45)9.4欧阳晔破案 (46)9.5螳螂杀蛇 (47)10第10单元 (49)10.1人有卖骏马者 (49)10.2的卢救主 (51)10.3马啮盗髻 (52)10.4王行思爱马 (53)10.5齐人攫金 (54)第1单元1.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走进文言文》(8)全解

《走进文言文》8【第一单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近侍或进曰:“舜躬耕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禹亲事水土。
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高、稼穑之艰难乎?”[译文]高祖已经是至尊至贵(即: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了,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
(他的儿子)文帝到旧时的宫殿去,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有惭愧的神情。
(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种,大禹亲自治理水土。
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2.田父遗产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zhân,救济)穷济贫。
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
”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
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
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
”言讫[qì]而亡。
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
(他)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
八十岁时病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
”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儿子打开它。
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
耕田男子教育(他们)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 话讲完后就死了。
儿子们于是永远记住父亲的意愿。
3. 包拯家训包孝肃公(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家训[教]云:“后世子孙仕宦(huàn)[做官],有犯脏滥[贪污财物。
走进文言文单元

曹竹虚族兄遇鬼译文曹竹虚说:他的堂兄从安徽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便受邀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
朋友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
”曹兄不管,一定要住下。
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
进入房间后,便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
曹兄完全不怕。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他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摘下自己的头放到桌子上。
曹兄又笑着说:“有头的我都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待到他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
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
刚露出它的脑袋,鬼就唾骂道:“又是那个扫兴的东西吗?”鬼最终没有进去。
词解1族兄:堂兄。
14亦:也,也是。
2歙:古地名,今安徽境内。
15何:怎么,为什么。
3延:邀请。
16足:够得上,值得。
4是:这。
17案:几案,矮长桌。
5魅:鬼。
18技:技艺,本领。
6蠕蠕:小虫爬动的样子。
19穷:穷尽,完结。
7乃:原来是。
20倏(shū):迅速,极快。
8殊:很。
21再:第二次。
9作:做,进行工作或活动。
22甫:刚。
10状:......的样子23辄:就11犹:副词。
24唾:轻视,鄙弃12还,仍然。
25竟:最终13但:只是。
句子暮欲下榻其中。
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忽披发吐舌,作缢死状。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鬼技穷,倏然灭。
鬼的招数出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疑鬼译文姓毛的人是浙江一带的人。
当时他正逢雨在晚上赶路,左顾右盼的,心中非常害怕。
忽然一个人从后面赶上来,说没有准备伞,请求借他的伞一同走。
毛氏没有办法,勉强答应了他。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
毛氏怀疑这个人是鬼。
到桥上时,便将他挤了下去,急忙狂奔离去。
没过多久,天微微亮,一个卖饼子的店铺开门了,(姓毛的人)便进了这家饼店,身体发抖。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5)1.1杨修啖酪 (5)1.2王戎识李 (5)1.3诸葛恪得驴 (5)1.4谢道韫咏絮 (6)1.5曹冲称象 (7)2第2单元 (8)2.1黄香温席 (8)2.2陈遗贮焦饭 (8)2.3哑孝子 (8)2.4郑人买履 (10)2.5鲁人锯竿入城 (11)3第3单元 (13)3.1智勇退笔冢 (13)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3)3.3王羲之书六角扇 (14)3.4掩耳盗钟 (15)3.5红毛毡 (16)4第4单元 (18)4.1盲子窃钱案 (18)4.2张佐治遇蛙 (19)4.3焚猪见真情 (20)4.4蜜中鼠屎案 (21)4.5谜语一则 (22)5第5单元 (23)5.1鳝救婢女 (23)5.2二鹊救友 (24)5.3知恩图报 (25)5.4蝙蝠 (26)5.5杀驼破瓮 (27)6第6单元 (29)6.1虎画 (29)6.2正午牡丹 (29)6.3朱元璋画像 (31)6.4苏东坡画扇 (32)6.5铁杵成针 (33)7第7单元 (35)7.1食粥心安 (35)7.2鉴真东渡 (35)7.3少年志存高远 (36)7.4陈蕃有大志 (37)7.5画龙点睛 (37)8第8单元 (39)8.1黄仙裳济友 (39)8.2刘氏善举 (40)8.3李氏之友 (41)8.4田真兄弟 (41)8.5张用良不杀蜂 (42)9第9单元 (43)9.1赛跑定案 (43)9.2拷打羊皮露真相 (43)9.3钱若庚断鹅 (45)9.4欧阳晔破案 (46)9.5螳螂杀蛇 (47)10第10单元 (49)10.1人有卖骏马者 (49)10.2的卢救主 (51)10.3马啮盗髻 (52)10.4王行思爱马 (53)10.5齐人攫金 (54)第1单元1.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9单元译文

【第九单元】武阳君爱鸟【原文】吾①昔少时,所居之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②其上。
武阳君③恶(wù,憎恶)杀生,儿童婢仆④皆不得捕取鸟雀。
数年间,皆巢(筑巢)于低枝,其鷇⑤可俯而窥也。
又有桐花凤⑥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⑦,殊⑧不畏人。
闾里间⑨见之,以为异事。
此无他,不忮之诚⑩,信于异类也。
有野老(11) 言:鸟雀巢去(12)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13)、鸢(14)之扰(15)。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16)也。
由是观之,异时(17)鸟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节选自苏轼《东坡杂记》)(说明:这一篇中(11)——(17)是注释标号)【注释】①吾:作者苏轼自称。
②巢:筑巢;名词作动词用。
③武阳君:指苏轼母亲程氏,死后被封为武阳君。
④婢仆:指女的男的佣工。
⑤鷇(kîu):初生的小鸟。
⑥桐花凤:鸟名。
⑦驯扰:驯服使顺从。
⑧殊:很。
⑨闾里间:乡里的人。
⑩不忮(zhì)之诚:有不歧视它们的诚心。
(11)野老:乡下老人。
(12)去:离。
(13)鸱(chī):猫头鹰。
(14)鸢(yuān):老鹰。
(15)扰:骚扰。
(16)此患:指蛇、鼠等的危害。
(17)异时:往后的日子。
【译文】我早先少年时所居住的房间,前面有满院的竹柏杂花生长着,好多鸟在树上筑巢。
我母亲憎恶虐杀生灵,儿童女的男的佣工都不允许捕捉鸟雀。
几年之内,鸟都在低枝上筑巢,弯下身子就见到那些小鸟。
又有桐花凤四五百只,在树间或飞翔或栖息。
这种鸟的羽毛极其珍贵,而且能驯服顺从,一点儿也不怕人。
乡里的人见了这种现象,认为是奇异的事。
这没别的原因,有不歧视它们的诚心,(因此)被禽类所信赖。
有乡下老人说:鸟雀离人太远,那么它们的后代便会有蛇、鼠、狐狸、猫头鹰及老鹰的骚扰。
人既然不伤害(它们),它们便自然接近人,想免除了蛇、鼠等的危害。
从这现象看,往后(如果)鸟雀不敢接近人,(那么一定是)人比蛇、鼠之类的动物更可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衣裳济友
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交往的时候,一点也不牟取私人利益。
后来田雪龛被免官,没有钱回不了家。
黄仙裳正要回家,口袋中只有二十两银子。
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分出一半(银子)送给(田雪龛)。
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急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刘氏善举
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
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李氏之友
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
(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
李氏把他邀请到家,杀鸡做饭。
晚上10点左右,黄生的肚子就很疼,疼得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
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快)来看看。
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
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
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走。
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
医生给(黄生)做针灸,一会(病)就好了。
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报答的)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田真兄弟
京城地区,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
夜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
第二天,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就枯死了,人却不如树木,反而要分家。
” 兄弟三人都非常悲伤,决定不再分树,荆树立刻复活了。
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提分家的事。
张用良不杀蜂
太仓人张用良,小时候捣蜂窝,曾经被蜜蜂刺伤,所以十分憎恨蜜蜂。
后来看到蜜蜂就千方百计地扑杀。
一天快要靠近傍晚时,(张用良)看见一只飞虫被蜘蛛网粘住,用尽全力却不能够离开。
蜘蛛急忙缠住虫子,缠得很紧。
忽然看见一只蜜蜂飞来刺蜘蛛,蜘蛛避开了。
蜜蜂多次含水湿润那只飞虫,很长时间之后飞虫才得以逃脱离开。
张用良被这蜜蜂的义气所感动,从这以后不杀蜜蜂了。
赛跑定案
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抢劫,呼喊捉强盗,路人追赶上去为老妇人捉住强盗。
强盗反而诬陷行人,这时天色已经昏黑,不知道其中哪个是(强盗),于是就把他们都押送到官府。
苻融见到他们后笑着说:“这很容易知道,可以让两个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人不是强盗。
”不久回来了,苻融严肃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的强盗,为什么要诬陷别人呢?”强盗终于低头认罪。
原来是因为强盗如果跑得快,必然不会被行路人捉住,苻融正是凭着这样的分析判断,因此知道跑得不快的那个人是强盗。
拷打羊皮露真相
大路上,一个背着盐袋子的和一个挑柴草的结伴进城。
中午时,两人在树下歇息,下面铺着背盐人带的一张羊皮,担柴人歇了一会后,准备赶路,扭头一看,发现
背盐人睡着了。
担柴人于是便起了贪心,把羊皮偷走上路了。
背盐人醒来,发现羊皮不见了,便认定是担柴人所偷,急步赶上去。
但担柴人见此,反问道:“明明是我的羊皮,怎么说是你的呢?” 为争羊皮,二人告到了县衙。
县令听了二人的诉讼后,立即令两名衙役拷打羊皮。
打了一会儿后,县令喝住了衙役,令二人到羊皮跟前看一看,结果,背盐人高兴了,但担柴人吓得浑身发抖,只得如实地交代偷羊皮的经过。
原来,衙役用木棍拷打羊皮后,从羊皮里散落不少盐末,证明这张羊皮是背盐人的。
钱若赓断鹅
万历年间,钱若赓在临江当太守,有许多突出的政绩。
有个乡下人拿着鹅到集市上,寄存在客店中就去了别的地方。
回来后乡下人想要回自己的鹅,店主抵赖说:“这一群鹅都是我的。
”乡下人觉得不公平,把这件事告到衙门钱若赓处。
钱若赓命令人取来店里的鹅,共四只,给它们笔和墨,分在四个地方,让它们写供状。
人们没有一个不感到惊讶的。
一顿饭时间,钱若赓派人问鹅有没有写供状。
那人回答说:“没有。
”又过了一会儿,钱若赓到堂下看过鹅后说:“鹅已经供状了。
”钱若赓就指着一只鹅说:“这是乡下人的鹅。
”旁人很奇怪,太守说:“乡下人的鹅吃野草,鹅粪的颜色是青色的;店里的鹅吃谷物粮食,鹅粪的颜色是黄的。
”店主于是认罪。
欧阳晔破案
宋朝人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螳螂杀蛇
有个姓张的人,偶尔行走在溪流山谷之间,听到山崖上有非常凄厉的声音。
找路爬上山崖去观看,看见巨蛇身围像碗口那么粗,在树丛中摇摆甩动,用尾巴击打树木,树枝随之崩裂断折。
看它身子翻来覆去倾斜跌倒的样子,好像是有东西控制了它。
但是仔细察看实在没见到什么,非常奇怪。
渐渐走进面对着它,原来是一只螳螂蹲坐在它的头顶上,用刺刀抓住它的头,甩不下去了。
一段时间后,蛇竟然死了。
看蛇的额头上的皮肉,已经破裂了。
人有卖骏马者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
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的卢救主
刘备在樊城驻扎兵马,这时荆州刺史刘表对他很有礼貌,然而刘备不怎么相信刘表。
刘表曾经邀请刘备去赴宴,他手下蔡瑁等人想要就此杀掉刘备。
刘备觉察到了,假装上厕所,悄悄逃去离开了。
他所骑乘的马的名字叫做“的卢”。
刘备骑着“的卢”逃跑时在城西的檀溪河边,过不去了。
刘备着急地说:“的卢啊,的卢啊!今天危险了!你要努力啊!”“的卢”就一下跃起三丈,于是得以渡过檀溪河水。
马啮盗髻
董熙载接受朋友邀请,到朋友家赴宴喝酒吃饭,(董熙载)从中午饮至傍晚已经大醉,朋友见喝醉酒想要留他住宿,董熙载说:"不需要,我还能骑马回家."当天夜黑风大,(董熙载)
不一会因醉酒而从马上掉下来,直挺挺地卧在路边,缰绳还握在手里,突然有一个小偷
路过,见状很是高兴,自言自语道"老天爷帮助我啊!”就脱掉他的衣服,又想盗他的马.正
当贼弯腰拿起缰绳,马便急忙用牙齿紧紧咬住贼的发髻,(贼)虽极力挣扎也不得逃去,等到董熙载酒醒后,又把所失的东西都穿戴好,马才把贼放了.
王行思爱马
一个有钱的人叫王行思,尝试养一匹马,十分喜欢,用好饲料养马.一天乘坐这匹马去本地,正好碰到河水暴涨.船先载马过去,回来后去接王行思,到了中流,风大了船翻了.他的马从岸上跳入大浪里,救他的主人,在开阔的水面上,就没淹死.
齐人攫金
从前,齐国有个人非常想得到金子。
有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集市上去。
到了卖金子的地方,乘机抢了一把金子就走了。
缉捕的官吏把他抓住,问他:“人家人都在那儿,你怎么拿人家的金子跑呢?”他对缉捕的人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没有看到人,真的是只看见金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