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译文

合集下载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译文

六、七年级《走进文言文》【第一单元译文】杨修啖酪: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纸写在驴的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谢道韫咏絮: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二单元译文】黄香温习: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当时才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走进文言文23 24单元

走进文言文23 24单元

走进文言文23 24单元走进文言文23-24单元曹竹虚族兄遇鬼译文曹竹虚说:他的堂兄从安徽去扬州,途中经过朋友家。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便受邀停下行程坐到友人书屋中,觉得这间屋子十分惬意凉爽,天色晚时想要住在这里。

朋友说:?这里有鬼,晚上不能住在这里的。

?曹兄不管,一定要住下。

深夜,有东西从门缝间慢慢进入,像夹带的纸一样薄。

进入房间后,便展开化为人的模样,原来是个女子。

曹兄完全不怕。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他笑着说:?同样是头发,只是有些凌乱;同样是舌头,只不过稍稍长了些,有什么好怕的!?那鬼忽然又摘下自己的头放到桌子上。

曹兄又笑着说:?有头的我都不怕,何况你这没有头的东西!?鬼的招数出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待到他从扬州回来,再次住到这里。

深夜,门缝再次有东西蠕动。

刚露出它的脑袋,鬼就唾骂道:?又是那个扫兴的东西吗??鬼最终没有进去。

词求解1族兄:堂兄。

14亦:也,也是。

2歙:古地名,今安徽境内。

15何:怎么,为什么。

3延:邀请。

16足:够得上,值得。

4是:这。

17案:几案,矮长桌。

5魅:鬼。

18技:技艺,本领。

6蠕蠕:小虫爬动的样子。

19穷:穷尽,完结。

7乃:原来就是。

20倏(shū):快速,极快。

8殊:很。

21再:第二次。

9作:搞,展开工作或活动。

22甫:刚。

10状:......的样子23辄:就11犹:副词。

24唾:轻视,鄙弃12还,仍然。

25竟:最终13但:只是。

句子暮欲下榻其中。

天色晚时想住在这里忽披头散发吐舌,并作缢死状。

那女子忽然披散头发吐出长舌,装成吊死鬼的样子。

鬼技穷,倏然灭。

鬼的招数抢尽了,一下子消失了。

疑鬼译文姓毛的人是浙江一带的人。

当时他正逢雨在晚上赶路,左顾右盼的,心中非常害怕。

忽然一个人从后面赶上来,说没有准备伞,请求借他的伞一同走。

毛氏没有办法,勉强答应了他。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

毛氏怀疑这个人是鬼。

到桥上时,便将他挤了下去,急忙狂奔离去。

没过多久,天微微亮,一个卖饼子的店铺开门了,(姓毛的人)便进了这家饼店,身体发抖。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语文学科一个重要的分支。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词句注释:1. 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哪里人。

许,处所。

2. 详:知道。

3. 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4.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5.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6.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

会:体会、领会。

7. 欣然:高兴的样子。

8. 嗜:喜好。

9. 亲旧:亲戚朋友。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 或:有时。

12.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zhé),就。

13.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4. 既:已经。

15.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zēng)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离开。

16.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堵,墙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

17.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

穿,破。

结,缝补。

18.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饮水用具。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译文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0单元译文

【第二十单元】赵广誓死不屈【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③作马,几能乱真④。

建炎中⑤陷贼⑥。

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女。

广毅然辞(拒绝)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而广平生实用左手。

乱定⑦,唯画观音大士⑧而已(而已:罢了)。

又数年,乃死。

今士大夫⑨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节选自《老学庵笔记》)【注释】①李伯时:北宋著名画家,名公麟,字伯时,号龙眠。

②小史:书僮。

③工:擅长。

④几能乱真:几乎能跟李伯时的画分不清真假。

⑤建炎中:建炎年间;建炎是宋高宗的年号。

⑥陷贼:落入金兵手中。

⑦乱定:动乱的局势平定。

⑧观音大士:观音菩萨。

⑨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或官吏。

【译文】赵广是合肥人,原本是李时伯家的书僮。

李伯时作画时他在周围侍候,时间长了(赵广)也能作画,尤其擅长画马,(他画的作品)几乎能跟李伯时的画分不清真假,宋朝建炎年间他落入金兵手中,敌人听说他擅长作画,便叫他画掳掠来的妇女。

赵广用不会作画毅然拒绝,敌人用亮晃晃的刀威胁他,(赵广)不屈从,(敌人)就砍断了他的右手拇指打发他离去。

而赵广以后用左手作画。

动乱过后,他只画观音菩萨。

又隔了几年,他去世了。

如今有地位的文人及官僚家中所珍藏和李伯时画的观音菩萨,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1钱金玉誓死抗敌【原文】钱金玉为松江千总①,道光壬寅②鸦片战祸起,钱方告假归省(xǐng,探望)亲。

闻讯,即束装起行。

其戚友阻之,曰:“军事方急,祸福叵(叵(pǒ),不可)测,君方在假,又无文檄趣(催促)公,何急急为?”钱不从。

既(已经)至吴淞③,从守西炮弹,与士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勉。

及东炮弹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弹。

钱奋力督战,喋血(喋血:流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

其近卒泣陈(说):“公有老母在,不可死。

”金玉笑谢(婉言拒绝)曰:“焉(哪儿)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

弥留之际(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犹大呼“贼奴④误国”不置(停)。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上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送友人》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黄鹤楼》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早寒江上有怀》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野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长歌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游山西村》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归园田居》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石壕吏》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春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望岳》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大道之行也》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核舟记》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陋室铭》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三峡》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浣溪沙》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鲁山山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秋词》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塞翁失马》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欢》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时难别亦难》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行路难》初二语文下册文言诗文翻译:《饮酒》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使至塞上》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滥竽充数》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画蛇添足》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观潮》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过零丁洋》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赤壁》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桃花源记》相关资料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赵普》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终南山》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秋登万山寄张五》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捕蛇者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复习修改病句练习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君子于役》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日喻》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养鱼记》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曹刿论战》初中语文《龚遂治渤海郡》译文初中语文古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汉江临泛》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少年中国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及赏析:《鱼我所欲也》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译文1:《秦庭燎原》
秦朝东击赵国,烽烟四起。

一时间,天下大乱。

在这混乱中,
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带领农民起义。

他打败了秦军,进军都城咸阳,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因为内部的分裂和
外部的围剿,陈胜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译文2:《董卓的野心》
东汉末年,董卓是个野心勃勃的宦官,他唆使汉少帝杀害了大
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

董卓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迁都洛阳,加强了自身的兵力。

他极度残暴,任意妄为,引发了各地民众的不满。

最终,义军联合起来推翻了董卓的统治。

译文3:《刘备的演说》
东汉末年,刘备是一个仁德之人,他希望能够平定天下,建立
安宁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与诸葛亮一起努力,先后组建
了蜀国和蜀汉政权。

在一次重要的演说中,刘备表达了他对民众的
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他的演说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为他
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译文4:《文学修养》
在古代,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志。

通过学习文学,人们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

文学作品也
是人们思想和感情的表达。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文学修养,多读经
典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八年级初中文言文课外扩展训练翻译(1-20)

八年级初中文言文课外扩展训练翻译(1-20)

初中文言文课外扩展训练翻译(1-20)(八年级)1.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施惠于民并且能普救众生,怎么样啊?能称为仁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肯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呢!仁德的人,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

能近取己身、远比他身,为他人着想,这可以说是推行仁爱的最好方法了。

‛2. 秦穆公曾经外出时丢失了他的骏马,他亲自前去寻找它。

看见有人已经把它杀死了,正在一起吃马肉。

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骏马啊!‛那些人都吓得站了起来。

秦穆公却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饮酒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马上依次赏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感到羞愧而离去。

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并围困了他,从前吃马肉的那些人在一起说:‚可以拼死报答吃马肉得酒的恩惠了。

‛于是他们就去解围,秦穆公最终能够解除危难战胜晋军,擒获了晋惠公后回师。

这就是给人恩惠而得到福佑的回报啊!3.卞庄子打算刺杀老虎.童仆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牛,他们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者必伤,小者必死。

到那时,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童仆说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真的嘶咬起来,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

卞庄子猛刺伤虎,这一举动果然有一次打下两只虎的功效。

4.《司马法》上说:‚国家即使再大,爱好战争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

‛《易经》说:‚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记防备。

‛军事不可以随意,随意就没有威严;武器不能废弃,废弃就导致敌人来。

以前吴王夫差好战灭亡,徐国的偃王没有重视军事也灭亡了。

因此英明的大王治理国家,不随意动兵,不放弃武备。

《易经》说:‚生存的时候不忘记灭亡,因此身体可以得到平安,国家可以得到保全。

‛5.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

百姓富裕就容易治理,而百姓贫穷就难以治理。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总5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ontent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单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杨修啖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王戎识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诸葛恪得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谢道韫咏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曹冲称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2单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单元】
赵广誓死不屈
【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①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③作马,几能乱真④.建炎中⑤陷贼⑥.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女.广毅然辞(拒绝)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⑦,唯画观音大士⑧而已(而已:罢了).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⑨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节选自《老学庵笔记》)【注释】①李伯时:北宋著名画家,名公麟,字伯时,号龙眠.②小史:书僮.③工:擅长.④几能乱真:几乎能跟李伯时地画分不清真假.⑤建炎中:建炎年间;建炎是宋
萨..
.

【原文】钱金玉为松江千总①,道光壬寅②鸦片战祸起,钱方告假归省(.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阻之,曰:
假,又无文檄趣(催促)公,何急急为?
乳,
.
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出发前行.他地亲戚朋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又没有公文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没听从.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同吃同住,用努力作战勉励士兵.到了东炮台被攻占后,枪弹炮弹全都聚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全力指挥作战,流血奋战好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地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婉言拒绝说:“哪儿有吃国家俸禄而逃避国家地危难呢?”没多少时候,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于是倒下了.在临终地时候,他还大喊“卖国贼害了国家”,(喊个)不停.
2苏武牧羊【原文】卫律①知武终不可胁,白(报告)单于②.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放)大窖(地窖)中,绝不饮食.天雨(下)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一同)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迁移)武北海③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别(隔开)其官属常惠等⑤,各置他所.武既(已)止海上,廪食⑥不至,掘野鼠所藏草实而食之.杖汉节⑦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⑧尽落. 【注释】①卫律:本为汉将,后投降匈奴,并为匈奴贵族,与单于一同迫害苏武.②单(chán)于:匈奴头领称“单于”.③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④羝(dī):公羊.⑤
(.
部.
3小儿
【原文】有妇人昼日置(放)二小儿沙上,而浣(
妇人仓皇(仓皇:慌张)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①其一惧(害怕),而儿痴②不知怪

【.
人,威风也就无从施展了!
4季文子论“华国”【原文】季文子相(做国相)鲁宣公、鲁成公,无衣(穿)帛①之妻,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规劝)曰:“尔为鲁上卿②,相二君矣,妻不衣帛,马不食粟,人皆以子(你)为爱,且不华③国乎?”季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妻与马,无乃非相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妻与马.”【注释】①帛:丝织品地总称.②上卿:鲁国最高地官衔.③华:有光彩.
【译文】季文子任鲁宣公、鲁成公地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衣服地妻子,(马厩中)没有吃粮食地马.仲孙它规劝说:“你是鲁国地最高官员,做了两代君王地国相了,妻子不穿丝绸,马不吃粮食,人家都认为你是爱惜(自己地钱财),况且国家也没有光彩啊?文子说:“我也希望这样(妻子穿丝绸,马吃粮食).然而,我看到国家地老百姓,他们地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使妻子漂亮,让马吃得好,(这)恐怕不是做国相(地行为)吧!况且我听说把众多地美德作为国家地光彩,没听说过让妻子(穿得漂亮),让马(吃得好),(作为国家地光彩).”
5郭氏之墟
墟?”
亡”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