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熟语)综合运用考前提示

合集下载

熟语专题正确使用成语

熟语专题正确使用成语

本类型其他举例
久假不归、七月流火 细大不捐、首当其冲 五风十雨、间不容发 一文不名、毁家纾难 瓜田李下、目无全牛 下车伊始、不足为训 空穴来风、空谷足音 别无长物、涣然冰释
精选ppt课件
7
2.错置对象 张冠李戴
▪ 例1、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 例2、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 过。
▪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 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例5、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 举案齐眉。
▪ 例6、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 例7、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
他东西多)。
例5: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
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例6:秦晋之好: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
、“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现泛指两家联姻

例7:让梨推枣: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例8: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形
例3:美轮美奂:轮:指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
谷仓,此处指高大,名词作形容词;奂:众多,盛大。古时形容房
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现代也用来形容
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近义词:尽善尽美)
例4: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书
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只形容藏书非常多。(注意:不能形容其Fra bibliotek掌握辨析方法。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B.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 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 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 地冒出来了。
C. 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 行动上, 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 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 有口皆碑。
D. 加入世贸组织( WTO)后,汽车价格变化 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 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是偃 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欠缺某种能力, 以致有时有劲使 不上, 感到爱莫能助。例 2.对方故意说得闪 烁其辞,企图减轻罪责。 三、词义不当 例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展开了潜艇
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便 成了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例 2:随着十六大的日益临近,中央电视台 的四百多名工作人员严阵以待, 随时 准备对许多重要活动进行现场直播。 四、语体色彩例 1:您刚刚乔迁新居,建议 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例 2: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 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 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 我一定会 鼎力相助的。
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的范例。
D. 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
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
的新协议。
下列成语是否用恰当:
1、 成语 安步当车
出处 《战国策》
意义
表示不慌不忙地步行,就当乘车
一般。
语境
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
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多小时。
判断
恰当短语
2、成语
13
颐指气使
10、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12
A. 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 这一精湛的传
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 并在新的时代不断
得到发展。

临场叮嘱篇 第一专题

临场叮嘱篇  第一专题

语文二轮复习应遵循怎样的思路?我们的想法是“科学统 筹,提高效率;熟悉题型,掌握规律;查缺补漏,追求效益”。 就是说,在二轮复习的初始阶段应对整个复习加以统筹,要做 到心中有数。具体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针对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训练的重点在质不 全在量,要通过对典型例题的研究摸索解题规律;
第二步:通过典题误区查找自己的不足;
3.文句翻译题: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
译句上下文的含意。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的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 分点。由现代汉语的词语、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 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 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怎样读懂一首诗:初读诗歌,大体先给诗歌一个定位, 判断诗歌属于哪一类,如咏物诗、怀古诗、写景诗、边塞诗、 送别诗、思乡诗等,思考其情感倾向。然后联系作者所处的朝
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中的人和事;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
大意;诗的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 境所在。诗题、描述、议论、抒情一致。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
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 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
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①题眼(答题
重点)是:短暂而愉快;②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 和“愉快”两点;③设问的角度:以“这”做陈述对象,而不是

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熟语(含成语)

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熟语(含成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熟语(含成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才能层级:表达应用E第1.考察范围:高考对熟语考察的重点是近义词的选用和辨析,命题点通常落在词义的轻重、大小、褒贬等方面的差异上,反映在词语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对应、搭配等方面。

常见的误用类型有望文生义、不明对象、褒贬颠倒、前后重复、不合惯用句式、谦词错位、理解片面等。

2.考察形式:本考点题型设计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①语境运用题。

提供一个语境,让考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熟语。

这种题型不仅考察语言运用的才能,同时也考察语言积累的程度。

②俗语、成语置换题。

这种题型将熟语中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形式进展了互换,旨在考察考生的成语、俗语的积累和运用。

1.落实词义的认读,注重多角度的辨析。

2.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那么。

3.注意条理化、系统化搜集整理近义熟语,并进展逐步挑选,减少记忆容量。

4.重视语言理论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才能。

5.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

一词义辨析〔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谦敬错位〕望文生义,即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有些词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在语言的开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意已经不再使用,人们只采用它的引申义,假如不注意这一点,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错误。

误用褒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运用时要根据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命题者往往成心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搭配不当是指一个词语根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假如脱离这种搭配,那么容易出错。

谦敬错位,是指有些词语本身表示自谦,有些词语那么表示敬称,假如区分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1】〔2021·全国卷Ⅰ〕以下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屡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枚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黄昏,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答题技巧 熟语(含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 基础知识+答题技巧 熟语(含成语)辨析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答题技巧熟语(含成语)辨析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

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答题经验】(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答题知识】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

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

(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

(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

(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

(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

(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具体各类成语归类见考点五资料,特别强调:A.谦敬成语:谦词类(蓬荜生辉,不情之请,不揣冒昧,敬谢不敏,抛砖引玉,忝列门墙,百无一能,狗尾续貂,绵薄之力,犬马之劳,美之献,班门弄斧,雕虫小技,门墙桃李,千虑一得)敬词类(鼎力相助,不耻下问,一言九鼎,汗马功劳)。

还要注意部分成语在具体语境中也会产生谦敬意思。

B.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望其项背,同日而语,等量齐观,善罢甘休,无时无刻,等闲视之(另外不亦乐乎,不可开交只能作补语)C.注意成语的语法用法:如不明词性用错(整天不学无术;度过了一段蹉跎岁月)。

成语意思与语境矛盾或重复(忍俊不禁地笑了;难言之隐地苦衷;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得当务之急;接踵而至地窜进来;津津乐道地说;海内外闻名遐尔;责无旁贷的责任;使得我国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只能让人贻笑大方;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 1 -。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

⑬崭露头角(青少年)
⑭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
⑮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⑯耳提面命(长辈)
⑰雨后春笋(新生事物)
⑱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⑲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⑳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
悬壶济世(行医)
石破天惊(文章、议论)
荡气回肠(乐曲、文章)
三、记准成语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 3.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4·广东)与连. 篇. 累. 牍. 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 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答案 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这是一个含 贬义的成语,结合语境“电视剧特别多”,这里该用中性 成语“层出不穷”。
(3)识破陷阱是做题的技巧,需要掌握。另外,考场上要 避难就易,灵活使用排除法。
Ⅱ 如何正确使用成语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1.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4·大纲全国)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 声. 鹤. 唳. , 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 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2)俗话说:兵马未动,粮. 草. 先. 行. 。刚. 进. 入. 4.G时代,抢占市 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 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答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还没有出动,先要做好 粮食、草料等的准备工作。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做 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该 句所说的“抢占市场”等行为。
(3)(2013·江西)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 混乱,物价青. 云. 直. 上. ,人民苦不堪言。 答案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不能形容 “物价”,应用喻职位、价格等急速上升的“扶摇直上”。 此处属对象误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023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

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指手画脚”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高考考过的成语还有:“洗心革面”、“车水马龙”等。

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熟语)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 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于能 认为它用错了。例如:
•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饭店”之后,本义便 “复活”了,不再有贬义。故成语使用正确。灯 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形容奢侈糜 烂的生活。
• 6.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成也萧何,败也 B.“丁是丁,卯是卯” C.炒鱿鱼:鱿鱼一炒 萧何”比喻事情的成 D.吃小灶:比喻受到 • A.这件事是你发起的,你又带头打退堂鼓,真 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 就卷起来,像是卷铺 败、好坏都由一人造 特殊照顾。用在本句 儿不含糊、不马虎。本 盖,比喻解雇、撤职。 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用在本句正确。 正确。 用在本句正确。 句用它来形容某个人记 • B.这个人记性特别好,凡是和他有一面之交的 性好,不恰当。 人,他都能认出来,真是“丁是丁,卯是卯”, 从来没有差错过。 • C.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 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 • D.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 这名新队员“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 队训练。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C.“闻鸡起舞”指天还未 A.“举案齐眉”形容夫妻 D.“侧目两视”形容畏惧 亮就起床舞剑;用在本句中 • A.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 相敬,用在这儿不恰当。 而又愤恨,该用“刮目相 与句首的“太阳”相矛盾。 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 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B.老师这几年对同学们耳提面命,谆谆教诲, 大家都很感动。 • C.太阳,它是旺盛的力量,使须发斑自的老教 授闻鸡起舞,不知老之将至。 • D.几年的时间,许明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 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熟语)综合运用考前提示作者:李建芳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1年第10期成语(熟语)的综合运用是近几年来的必考题型之一,并且有“题型多样、综合程度较高、考查范围扩大”的特点。

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中和历年试卷中成语误用的实例,现归纳一些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弄清成语来源,明了含义,切忌望文生义①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解析】“ 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得上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而句中的意思显然是说“ 赶不上”“ 比不上”,与“ 望其项背” 的意思正好相反。

②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解析】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

而句中的意思是消费者利用厂家商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显然与这个成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③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解析】“ 安步当车” 意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

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这里用“ 安步当车” 显然违背了文句的原意。

二、明确成语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不可随意套用①自从国家实行对农民购买家用电器予以补贴的优惠政策以来,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解析】“炙手可热”指手一靠近就感觉到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接近。

这里用来形容商品的“热销”显然是不恰当的。

②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解析】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音。

用于写“口音”而不用于“生活画卷”,不能把诉诸听觉的变成诉诸视觉的,对象用错。

③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解析】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或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

例句中却用来说“做法”,当属用错对象。

④姐妹俩从小青梅竹马,形影不离,长大了连工作都在一个单位。

【解析】姐妹俩的关系不能用“青梅竹马”形容。

因为,“青梅竹马”只适用于男女两小无猜。

其源于李白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⑤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解析】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从意义可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

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编辑”自己的,当属于对象用错。

⑥毕业前夕,我们五个要好的同学相约漂流大峡谷,共享天伦之乐。

【解析】“天伦之乐”指同一家庭的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于同学或同事。

三、掌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可褒贬颠倒①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解析】前赴后继:前面的赶过去,后面的紧跟上,比喻连续不断,勇往直前。

这是褒义词,常用来形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不断地投入战斗,奋勇冲在前面,表现的是革命斗争的英勇壮烈。

而例句中用于“破坏制度与规则者”明显褒贬不当。

当然,在这个例句中,如果给成语加上一个引号,它就具有了一种讽刺幽默的意味,就变成了成语的活用。

②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

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解析】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

而例句中“歹徒”“一生恶贯满盈”怎能“死得其所”,只能是“死有余辜”。

③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解析】“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他生物缓缓移动,后用于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

多含贬义。

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④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解析】“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

例句把“始作俑者”用在开创新文学体裁的“他”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四、要分析语境,不要形近意混①考场上有个学生在偷偷地传递夹带,监考老师却熟视无睹。

【解析】“熟视无睹”的意思是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解析】“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崇敬仰慕,与要努力攀登书山、不能止步的语境不符。

③王老师工作态度很热情,有耐心,总是不胜其烦地给同学们讲解习题。

【解析】“不胜其烦”意思是不能够忍受烦琐的事务。

而句子的意思是说王老师工作态度很热情,有耐心,不怕烦琐,与不胜其烦的意思正好相反。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解析】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不能用于形容手势。

⑤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立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解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说有“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业”并不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⑥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解析】“不负众望”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孚众望”混淆了。

⑦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解析】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挥,挥笔。

很明显“一挥而就”的适用对象应为“诗文、书画”,不合语境。

根据例句看,此处应为“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蹴,踏;就,成功。

由“一蹴而就”的词义可以说,它才适合例句的语境。

五、合理搭配,避免自相矛盾①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为一个人把守关隘(关隘:指位置重要、地势险要、筑有工事、派兵防守的要道路口),一万个人也攻不进来。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成语说的是有路,很险要狭窄的关隘路,而例句说的是山下根本“无路可通”,又何来易守难攻。

②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师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解析】失之交臂:形容有了机遇又当面错过。

交臂,形容彼此走得很靠近而胳膊挨胳膊。

该成语常常带有惋惜意味,因为一般指的是难得的好机会。

可例句的该成语前说是“老搭档”,说明胳膊挨胳膊地表演过多次,并不存在“有机遇又当面错过”的情形,属于前后矛盾,并有望文生义的意味。

六、注意辨别谦词、敬词以防错位①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解析】“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

用作谦辞,只能对己。

此句犯了谦辞敬用的错误。

②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解析】“抛砖引玉”是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③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解析】“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用以称赞别人,是敬词。

该句把敬词当成谦称了。

④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解析】“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赞,只能对人,例句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七、把握词义轻重,合理运用①刚一起跑,高三⑵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解析】“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用在例句中大词小用了。

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解析】“哀鸿遍野”比喻天灾人祸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用在例句中程度太强了。

③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

【解析】“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

该词词义较重,在本例中用在普通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④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解析】“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而本例谈不上“包罗万象”,也有“大词小用”的毛病。

八、整体把握,避免断词取义和语义重复①他听着风吹树梢,听着小鸟欢噪,心悦诚服,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了。

【解析】“心悦诚服”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

而在例句中,只断取了“悦”的意义,而忽视了“服”的意义,从而使得整个成语与语境中的“心情舒畅愉悦”之意相左。

②我叔叔退休后,还待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解析】“年富力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

例句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因而该成语运用错误。

③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噗地一声笑了起来。

【解析】例句中“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要发笑,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上“噗地一声笑了起来”。

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解析】例句中“生灵涂炭”形容在反动统治下,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生灵:指老百姓;涂炭:泥沼和炭火,比喻困苦。

成语前不能再加上“人民”。

⑤少年时就到关外谋生的四爷,老大归来还是孑然一身的单身汉。

【解析】“孑然一身”指孤孤单单一个人,与句子中的单身汉重复。

⑥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视高科技为儿戏,必然会被专家讥笑而贻笑大方。

【解析】“贻笑大方”指让内行笑话,与句子中的专家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