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得意的一节作文课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得意的一节课

2. 请简述您最得意的一节课,将您的成功与大家分享。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中注重方法教学,挖掘探究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探究一:如何给一辆小车施加一个恒定的外力,让它运动起来?有的学生建议通过弹簧秤直接用手水平拉小车,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直接拉动物体我们很难保持拉力的恒定,这样讲解加深了学生对通过细线(保持细线与木板平行)跨过滑轮拉动物体是给物体施加恒力的常用方法印象,除此之外有的学生想出利用斜面使小车受到恒力的方法,我对该生提出了表扬。
探究二:为什么我们用一端带滑轮的木板进行小车运动实验,而不是用普通桌面的原因?强调普通桌面没有事先加工,各处粗糙不平,因此摩擦力各处不同,而实验使用的木板或铝板是事先加工好的,摩擦力处处相等,所以设计实验时经常使用“一端带滑轮的木板或金属板”的器材。
探究三:如何确定小车任意时刻的位移?学生有的想到在小车后面拖动纸带运用打点计时器完成,有的想到运用频闪照相机,还有的提出使用光电门处理,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实验的乐趣。
在讲解实验时我非常注重学生通过实验原理,体验实验设计的精妙,要求学生自己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设计写出实验器材,我非常重视器材的组合记忆,如电磁打点计时器,一定和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组合记忆,一想到电磁打点计时器,就想到还想到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不要分开记忆,强调数据处理中应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不能遗忘,测量时间的仪器是不需要的,依据两点的时间间隔0.02s推算等,学生记忆深刻。
对实验步骤我并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将高中实验大概都分成三大步骤:第一步、组装仪器阶段;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阶段。
对各阶段我通过学生分组叙述选出代表总结评出最佳答案,第一阶段强调从下向上组装,将木板放在桌面,并将带滑轮一端伸出桌外,让小车靠近计时器,这样可充分利用纸带打出更多的点,数据更可靠;第二阶段,强调先开电源,后放纸带。
我最得意的一堂课

我最得意的一堂课朔城区第六小学苏翠仙我最得意的一堂课,不是激情澎湃,高潮迭起的课,也不是诗意盎然,优雅抒情的课,更不是五彩缤纷,多媒体手段用到及至的课。
恰恰相反,我最得意的课,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出的课,之所以得意,全在于它的简简单单,它的朴实无华,它的反璞归真。
记得那是星期三,我照例愉悦地来到学校,准备和学生做一份练习。
可刚坐下,张教导就来了:“你第一、二节有课吧,第二节课有可能有老师来听课”“啊?什么老师?”“不是十分清楚,好象是教委教授,调研新课程实施情况。
”“教授?我还没备课呢”我赶紧抓起语文书看可以上什么课。
本单元还有一篇诵读欣赏没上,是蒲松龄的《山市》,就上这篇了。
对我来说这是一篇新课文,我还第一次接触。
我先读了一遍课文,分清句读,弄清字音;又看了两遍,把一些不确定的字词的注释查了一下,归纳了一下整体内容;最后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缥缈的美景并考虑形成原因。
我想:既然我是这样看懂这篇文章的,为什么不让学生也这样学呢?于是我就确立了学生如何学习的大致思路:一、读准句读,字词;二、读通课文,理解意思;三、品读欣赏,读出自己的感悟。
按着这思路,我粗略地备了这堂课。
这堂仓促间上的课,却成了我这学期最得意的一堂课,究其原因,除了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或许人家也是客气)之外,主要有以下几点:得意之一: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常把课堂变为“讲堂”,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然也就是课堂的主人了,所以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
这堂课上我就把传统的“讲堂”变为“学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决不包办代替,而我成了一名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这节课上,我的发言前后不超过10分钟。
在这堂课上,学生自己说“聊斋”,自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偶尔有不理解的,我也绝不代为解答,让他们自己凭着固有的知识与能力解答。
如有学生读到“惟危楼一座”时,不理解“危楼”是什么意思,我就问“危楼,我们学过吗?”“危楼,危楼……”我听到学生们在低声吟诵思索。
我最得意的一堂语文课

我最得意的一堂语文课严格说起来这是一节不成功的语文课,因为课堂上发生了一点儿小意外,使得本节课既定的学习目标没能够完成。
但事后我反思这节课,却发现这堂课给我的收获还是蛮多的。
今天我们学习15课《生命生命》。
本来计划第一课时把课文读准确、读熟练,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第一个小故事——飞蛾求生。
可没想到在理解课文的结构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影响了对第一个小故事的学习。
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认识很快就统一了,这个题目是把同一个词语重复了两遍作为课文的题目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命题呢?带着这样一个思考进入读书环节。
为了配合了解课文结构的需要,我强调了读书的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熟练”,然后让学生按照先总后分的形式重复我的要求,结果无一人能说出来。
我先是很着急,可很快就冷静下来,引导着学生来分析我说的那句话:一、我说了几个要求(两个)二、分别是什么(一个是读准确,一个是读熟练)。
再来按照先总后分的形式来重复我的要求,有大约十几个孩子举起了手,一提问,OK(老师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读准读取,一个是读熟练)。
我很高兴,万事开头难嘛!我趁热打铁,再要求学生先分说,再总说来重复我的要求,这一次举手的有二十多个,一提问,不错(一是读准确,二是读熟练,这是老师提的两个要求)。
再接再厉,我要求学生按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形式重复我的要求,结果举手的数量锐减,只稀稀落落的举起了七八只手。
无奈,再从头来。
终于,一片小手举了起来。
原计划一分钟左右的安排变成了整整十分钟,好在接下来了解课文的结构时,学生们很快就都发现了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的。
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课后认真地反思了这堂课,觉得至少有这些方面的收获:一是名家的课堂不是随便可以模仿的。
这样来教学生认识总分总结构来源于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课的启发。
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于老师的课堂这一环节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再总”这一系列的口语训练,为下文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而我的课堂上,学生们在这个环节上费了很大的劲才算勉强过关。
我最得意的一节写话课张丽芝

我最得意的一节写话课——《从现在开始》续写北正乡中心小学二年级张丽芝引: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童话类的课文特别喜欢。
我在教学《从现在开始》这篇文章时,突然灵光一闪,想让孩子们续写下去,看看猴子当上大王后,动物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于是,就有了以下这堂写话课。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培养想象能力。
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主题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生异口同声:小猴子,因为它让动物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不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其它的动物们。
师:是啊,老师也最喜欢小猴子,让我们都高兴的是,小猴子最终当上了大王,那么动物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二、联系实际,大胆想象1.学生大胆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学生回答的有书上描写的,也有自己想象中的),每种动物的都喜欢什么样子的生活方式?2.点拔指导:要抓住各种动物最显著的生活习性。
3.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点评小结。
三、自由习作,合作交流,相互修改1.学生自己构思,自由表达,写出初稿。
(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交流,相互修改,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足。
四、集体评议,点拔评价1.教师选择3篇典型的文章,范读。
2.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3.评选最佳,激发兴趣。
采用学生自荐、同学推荐、教师挑选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习作。
4.在教室里举办最佳习作展览,以利于同学之间交流。
我最得意的一节习作课栾建霞

我最得意的一节习作课——《贴鼻子》游戏井陉县北正乡中心小学栾建霞【设计理念】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适当把游戏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玩中激发灵感,张扬个性,体验情感,发展语言,培养动态生成作文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及从生活中捕捉习作素材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2.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记叙游戏的经过。
3.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亲身体会后把游戏活动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大家认识它吗?(出示喜羊羊头像)你们看,它这样可爱,不过好像还缺了什么吗?(鼻子)对了,我们就来送给它一个漂亮的鼻子,好不好?【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熟知又喜爱的喜羊羊形象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亲身体验,说出感受1.宣布游戏规则:用手帕蒙上眼睛,然后一边原地转圈,一边背诵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背完后再走到讲台上把鼻子贴在图上正确的地方。
【设计意图:改变旧的游戏规则,让学生边转圈边背古诗词,将积累古诗词与游戏整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
】2、请同学轮流上台贴鼻子。
提出要求:在做游戏时,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
要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去观察。
温馨小提示:(1)认真观察贴鼻子同学的动作。
(2)自己当时的动作、心理活动及其他同学的表情、语言、动作,想一想他们在想些什么?3、开始游戏。
4、比赛结束,采访参加贴鼻子的学生(说出最真实的体会)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心里想些什么?你是怎样把鼻子贴到正确的位置的?采访观众:(1)你看到了什么?(从贴鼻子同学的动作和其他同学的表情、动作这些方面回答。
(2)你听到了什么?(其他同学都说些什么? )(3)想到了什么?(由看到,听到然后再去思索,把自己的思索大胆的说出来)【设计意图】:我没有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游戏中,而是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调动所有的感官系统去观察,思考。
《我最得意的一节作文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我最得意的一节作文课》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思考: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精彩部分,并把它们说出来,写下来。
教具准备:小黑板、小刀六把、苹果六个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黑板(一个学生的作文)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
我害怕极了。
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可怕的夜晚师: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生:不好!师:为什么?生:他总是在说害怕,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生:他没有把为什么害怕写出来师: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一个夜晚,你会害怕吗?生:会!师:为什么?生:四周围黑洞洞的,就像是在电影恐怖片里。
打雷的'声音和闪电可怕,如果被打到,那可完了。
风吹的声音可怕,树摇的影子,鬼哭狼嚎似的,真可怕可怕。
如果停了电,更可怕。
师:很好,这样的经历,老师也有过,确实可怕。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一下,让人看了产生共鸣呢?师生共同修改,改后作文如下: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天渐渐暗下来了,屋外黑洞洞的。
一会儿竟刮起大风来,风吹着外面的树木,发鬼哭狼嚎般地声音,我的心呯呯直跳。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把夜晚照得如白天一般,紧接着轰地一声,震耳欲聋,我的心差点就跳出来了。
我赶紧关掉电视,万一雷打到我头上来,那可就惨了。
我躲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动也不敢动。
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我探出头来,又道闪电划过,我发现窗外有一个黑影在摇动,哇有鬼呀!我壮着胆仔细一看,原来是树被风得摇摇摆摆的。
我赶紧把头又缩进被子里面唉,多么可怕呀!师:比较一下两段文章,大家知道,经过修改后,为什么觉得好多了吗?因为,我们抓住了可怕这个词,并且知道,引起大家可怕的原因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当时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当时的环境详细地描述下来,不用我们说可怕,读者自然就能够体会当时的可怕了二、活动:活动一:削苹果六个苹果,六把小刀,每个小组请两个代表参加削苹果大赛。
我最得意的一节课-王彦丽

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北正中心小学王彦丽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认识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三种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用词准确。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三种方法:内心独白法,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动作暗示法,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景物衬托法,周围环境。
用词准确,真实具体的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1.在学习内心独白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内心独白就是人物在内心对自己或对他人要说的话。
2.指导学生恰当的处理好内心独白法,动作暗示法,景物衬托法三者的关系。
教具准备:1.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
2.课件。
3.对创设情景时表演的学生作以适当的指导。
教学过程:一、认识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1.板书: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2.提问:什么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回答。
3.教师归纳: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
学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就是要学会怎样把人物内心的想法、情绪、感受明明白白的表达出来。
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好吗?二、学习内心独白法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遇到一些事物,会产生这样、哪样的想法、情绪、感受。
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活动。
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样东西,请同学们注意。
出示礼品盒问:“你们都想到些什么?”要求学生及时回答后,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这其实就是你的内心独白。
2.出示课件,认识内心独白法。
课件:怎么办呢?把这张票给了他们吧,《大闹天宫》我盼了好多天了。
不给吧,我说过给他们的呀,我急得在门口打起转转来。
左思右想,我终于想出了个主意,下回学校再组织看电影,不管多好的片子,我都把票给他们。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说课案例与评析”课程,请你设计一个“我最得意的说课案例”并写出评析。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说课案例与评析”课程,请你设计一个“我最得意的说课案例”并写出评析。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团山子小学刘江《巨人的花园》说课案例与评析(一)、紧扣特点,说教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的一篇课文。
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
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文章中重点句子有两句:一是“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小男孩在文中是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他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
二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
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时学生的作文总是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每当写到关键的时候,他们总是一个两个词,一句两句话带过了。
不是他们不想写好,而是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关键,或者知道这是关键,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体会,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
创设好的作文情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培养其语言逻辑能力。
在情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激情充分点燃,使其产生骨梗在咙,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样的作文才会有内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学会抓住事物的精彩部分,并把它们说出来,写下来。
教具准备:
小黑板、小刀六把、苹果六个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黑板(一个学生的作文)
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
我害怕极了。
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可怕的夜晚
师:看了这样一段话,大家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他总是在说害怕,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害怕
生:他没有把为什么害怕写出来
师: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一个夜晚,你会害怕吗?
生:会!
生:四周围黑洞洞的,就像是在电影恐怖片里。
打雷的声音和闪电可怕,如果被打到,那可完了。
风吹的声音可怕,树摇的影子,鬼哭狼嚎似的,真可怕可怕。
如果停了电,更可怕。
师:很好,这样的经历,老师也有过,确实可怕。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位同学的作文,修改一下,让人看了产生共鸣呢?
师生共同修改,改后作文如下:
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天渐渐暗下来了,屋外黑洞洞的。
一会儿竟刮起大风来,风吹着外面的树木,发鬼哭狼嚎般地声音,我的心呯呯直跳。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把夜晚照得如白天一般,紧接着轰地一声,震耳欲聋,我的心差点就跳出来了。
我赶紧关掉电视,万一雷打到我头上来,那可就惨了。
我躲到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动也不敢动。
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我探出头来,又道闪电划过,我发现窗外有一个黑影在摇动,哇有鬼呀!我壮着胆仔细一看,原来是树被风得摇摇摆摆的。
我赶紧把头又缩进被子里面唉,多么可怕呀!
师:比较一下两段文章,大家知道,经过修改后,为什么觉得好多了吗?因为,我们抓住了可怕这个词,并且知道,引起大家可怕的原因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当时的环境,如果我们把当时的环境详细地描述下来,不用我们说可怕,读者自然就能够体会当时的可怕了
二、活动:
活动一:削苹果六个苹果,六把小刀,每个小组请两个代表参加削苹果大赛。
看谁削得快又削得好。
因为平时削苹果的经验不同,所以每个人削苹果的方法,动作,神态各不同,削出来的苹果也不同,女孩子削得慢些,但是削得很圆;男孩子削得快,但剩下的苹果又小又丑,大片的果肉都被连皮削掉。
场下的同学也没有闲着,不停地为场上的同学加没,有几个小家伙坐不住了,甚至站到凳子上喊加油了。
师:刚才的比赛,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好玩、有趣、精彩
师:怎么好玩、有趣、精彩的呢?
生:王波的动作最好看!像砍柴一样
师:嗯,比喻得非常贴切,还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生:大刀阔斧,斧砍刀劈
师:所以大家看,王波同学削的苹果也最有特点!
举起王波的苹果,生大笑。
师:谁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苹果。
生:丑八怪、瘦骨嶙峋、惨不忍睹、面目全非、棱角分明、可怜
师:嗯,不错,很准确。
特别是可怜这个词,还能够表达大家的心理。
师:还有什么精彩的地方吗?
生:余斯琪削得最好。
生:她削的苹果又大又圆,没有浪费一点。
生:她削的苹果皮都连在一起,像一条带子
师:其实我觉得各组的啦啦队都表现得不错。
你看有几个同学都爬到桌子上了,还有二组的啦啦队最卖力了,加油声叫得最响
活动二:吃苹果,每组请两个同学(一男一女)上来,把刚才各组削的苹果吃掉。
在我一声令下,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女生比较害羞,小口小口地吃,男生却顾不了那么多,风卷残云般,一下吃光了。
比赛结束,还没等我开口,学生就说开了。
余子鸣吃得最有趣了,嘴里全塞满了,胀得鼓鼓的,动都动不了了,苹果汗都从嘴角流出来了。
老师,刚才张晨吃的时候一笑,全喷出来了,连鼻涕都出来了,哈哈哈!
龙萍萍一小口一小口地吃,像鸡啄米一样。
李军一口下去,连苹果籽都全吃下去了,没有吐出来!
师:啊,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非常好。
一些有趣的画面相信都存在大家的脑子里面了。
下节课我们可要把这一堂课的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了。
第二课时
三、习作前指导
1、指导习作内容(学会想)
师:刚才,老师和大家共同度过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课,我发现咱们班上的同学削苹果吃苹果的本领真是让人佩服。
既然大家这么高兴,就让我们用最普通的做法记录下这美好的一节课吧!那么你觉得这节课中哪些地方最值得你们回忆呢?。
2、指导文章的命题
师:一篇成功的作文不仅需要有一个新颖的内容,更还要有漂亮的外衣。
那就是它的名字,一个独具匠心的名字使人眼前一亮,总会有想读下去的欲望。
大家是不是也会给我们自己手中的文章起名字呢?
〈要求:多给文章起几个新颖的名字,最少3,看谁起得最多而且不重复。
<学生先思考,写在纸上,然后汇报>
四、写作10分钟,不停笔。
(学会写)
五、学生互相修改,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修改作文的方法:抓住中心词,抓住最能体现中心词的人或事来写(学会改)(10分钟)
六、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指导,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错误。
板书:
难忘的一堂课
有趣的苹果大赛
这节课太有趣了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设计初了两个活动削苹果比赛、吃苹果比赛。
每一个活动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个活动紧紧相联,让孩子们处在不断的欢乐之中,在每个活动中我还让孩子们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让他们在听、看、想中把事情记在心里,感在心里。
后而又让他们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充分调动他们感观,让其在写作文环节中有内容可说。
当学生谈论印象最深的地方时,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要写什么,说什么。
在有内容的基础上又让其多说几个新颖的题目,实际上则是对孩子思维的一次拓展。
另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停地快写,本身就是对他自己的一次挑战,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孩子们会细心地去想,去写。
最后在评的时候又要让学生互评,互改,这样,学生就把上一课时中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
加以巩固,师生一起修改作文使课堂气氛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