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导语】那些优秀的故事,在吸引学⽣去了解其中发⽣的事情时,⼜往往能把⼀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道理教给学⽣,在学⽣⼼中树⽴⼀个榜样,树⽴⼀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希望帮助到您。

【篇⼀】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

⼤约在1500年前,《孙⼦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五头,下有九⼗四⾜,问鸡兔各⼏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只鸡兔同在⼀个笼⼦⾥,从上⽅数,有35个头;从下⽅数,有94只脚。

求笼中各有⼏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孙⼦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有⼀只兔⼦,则脚的总数就⽐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的只数,即47-35=12(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思路新颖⽽奇特,其“砍⾜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篇⼆】 如果有⼀个池塘,⾥⾯有很多的⽔,有两个空的⽔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那么,怎样样⽤这两个⽔壶来从池塘⾥取得3升的⽔呢? 答案是:先使⽤五升的⽔壶装满⽔,然后倒到六升的⽔壶⾥⾯,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倒⼀些在六升的⽔壶⾥⾯,六升的⽔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壶⾥还有四升的⽔。

然后把六升的⽔壶的⽔倒掉,把五升的⽔倒在六升的⽔壶⾥,这个时候,六升的⽔壶就只有四升的⽔了,然后将五升的⽔壶装满,装到六升壶⾥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壶⾥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了。

⼀个农民带了三只⼩兔⼦去集市,每只⼩兔⼦⼤概有3~4千克,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5千克,农民,如何进⾏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齐来称,然后拿出⼀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摘要:1.引言:数学的趣味性2.故事一:大象和栅栏3.故事二:狐狸和葡萄4.故事三:猫和老鼠5.故事四:聪明的男孩6.结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文:【引言】数学,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购物、理财到科研、创新,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子。

然而,提到数学,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枯燥的计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数学的趣味性,通过四个小故事,感受数学的魅力。

【故事一:大象和栅栏】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要用栅栏围成一个圈,用来圈养大象。

问题是,他们只有一根根长度为2米的木头,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木头完成任务呢?聪明的村民通过数学知识,将木头搭建成一个圆形,这样既节省了木头,又达到了圈养大象的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故事二:狐狸和葡萄】一只狐狸看见树上挂满了葡萄,它跳了无数次,却始终无法摘到葡萄。

失望的狐狸突然意识到,如果把葡萄一颗颗摘下来,再一个个吃,岂不是更好?于是,狐狸开始一颗颗地摘葡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故事三:猫和老鼠】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玩游戏。

猫说:“我们规定,每次你走一步,我走两步;你再走一步,我再走两步。

这样轮流走,看谁先到终点。

”聪明的老鼠很快就发现了规律,于是它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强者。

【故事四:聪明的男孩】有一个男孩,他的邻居经常拿他的东西。

有一天,邻居又拿了他的东西,男孩决定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告诉邻居:“我有一个宝藏,价值连城,但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我知道它距离你家100米,而且在我家和你家之间。

你能帮我找到它吗?”邻居一听,觉得有意思,便答应了。

于是,男孩带着邻居走了100米,然后说:“宝藏就在这里,但我们还要找一个东西来找它。

”接着,男孩拿出一把尺子,告诉邻居:“我们需要用这把尺子来测量,你家到我家的距离是50米,那么宝藏就在离你家50米的地方。

趣味数学故事20个

趣味数学故事20个

趣味数学故事20个趣味数学故事20个趣味数学故事(1)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

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

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

”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

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2)此刻人买狗,有些是为了看家防盗,有些是为了上山打猎,有些是为了侦查破案,有些是为了观赏消遣。

古代人也会为了各种目的买狗。

下方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九章算术》里一道关于买狗的应用题:今有共买犬,人出五,不足九十;人出五十,适足。

问人数、犬价各几何?题目的大意是说,此刻有几个人合买一条狗,每人出5文,还差90文;每人出50文,刚好够了。

问有多少人,狗的价钱是多少。

第一次每人出5文,第二次改成出50文,增加的钱数是50-5=45(文)。

每人多拿出45文,刚好补足了原先短缺的钱数90文,所以人数是90÷45=2,狗的价钱是50×2=100(文)。

答案是:共有两个人,买一只狗要100文。

《九章算术》里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几个人合买一件东西,拿出来的钱有时候多了(盈),有时候不够(不足),有时候刚好(适足)。

这种算术题型很常见,至今还叫做“盈亏问题”或“盈不足问题”,保留了《九章算术》的传统。

趣味数学故事(3)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呢?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三篇

小学趣味数学故事三篇

第一篇怎么少了一只动物今天的天气可真好,9只小动物带香吃的玩的高高兴兴地结伴到山上的绿地去玩。

爬了一会儿,作为领队的小狗汪汪队长转过身来清点只数,可是数米数去,只数到8只小动物。

“莫非路上走失了哪只小动物?,小狗吓出一阵冷汗,连忙追问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谁在半路给落下了?”“我一直走在最后,没又看到谁停下来休息呀!会不会你数错了,还是让我来数一数吧。

”小猪呼噌觉得不可能,“1、2、3、4、5、6、7、8,咦,真的只有8只!”小猴机灵听到大家的嚷嚷声,看了看排成一队的小动物,笑着对着小猪说:“小猪呼噌,你站出来再数数看!”小猪又数了数,挠了挠腮,迷惑地说:“还是只有8只呀!到底少了谁呢?”“你自己有没有数进去呢?”小猴机灵提酲道。

“对了,我怎么把我自己给忘了呢!再加上我只小动物吗!”小猪和小狗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小猴叮嘱大家:以后数数时,千万不要把自己为你也是其中的一员嘛!”第二篇你能找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世界上有许多无法数得清个数的东西,除了星星、还有树叶,你能数清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片树叶吗?或者你能数得清一棵大树上有多少片叶子吗?是的,数不清,那么在这么多的树叶中,有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呢?让我们找来两片你认为完全相同的树叶来仔细对比一下吧。

不要忘记,要从树叶的品种、大小、形状、颜色还有纹理这些方面进行对比哦!其实想找品种、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的两片树叶并不难,但是找两片纹理一模一样的叶子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可以找来尺子和量角器等工具,量一量每片叶子上有多少根粗细不同的叶脉?每根叶脉的长短、叶脉与叶脉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夹角都一样吗?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把选好的两片树叶按照形状重叠起来,仔细观察,它们是否真的完全相同。

从几何图形的角度来讲,世界上根本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第三篇“千克”与“克”的争吵单位王国里一直都是一片安宁与祥和的景象。

但是,这天一阵争吵声打破了这片安宁与祥和。

哦,原来是质量城堡里的“千克”和“克”俩兄弟在争吵。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

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篇一:二年级数学简短小故事】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五只青蛙五张嘴,十只眼睛二十条腿,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朋友,你还能接着数再数下去吗?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关于九九歌,汉代燕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设立招贤馆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应征。

过了一年后才来了一个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献给齐桓公。

齐桓公觉得很可笑,就说:九九歌也能拿出来表示才学吗?这个人回答说:九九歌确实够不上什么才学,但是您如果对我这个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礼相待的话,那么还怕比我高明的人才不会接连而来吗?齐桓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把他接进了招贤馆。

果然不到一个月,四面八方的贤士都接踵而至了。

镜子题喜羊羊和沸羊羊看到树上挂着一面镜子。

镜子里,灰太狼指着一座钟,钟上的时间是10点50分。

灰太狼说:你们知道真正的时间吗?如果你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就是笨蛋,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做,你们这些羊还是笨蛋!沸羊羊想了很久,说:在镜子里看到的时间,不就是10点50分吗?喜羊羊说:镜子里看到的物体跟实际物体是相反的。

沸羊羊说:那会不会是2点20分呢?喜羊羊说:不。

2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2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会看见一些有趣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以供大家学习。
2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一)
哪吒继续向藏宝阁跑去,突然感到一个巨大的阴影罩住了他,哪吒刚想抬头看清这个阴影是什么怪物时,那怪物用尾巴轻轻一扫,一股强大的水流把哪吒卷出去很远,原来是东海大将——鲨鱼。
2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三)
哪吒告别钱塘关的父老百姓,脚踏风火轮不一会儿就来到花果山脚下,美丽的花果山四季飘着果香,哪吒降下云头,刚想摘几个果子解解渴,八戒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叫道:“何人大胆,敢在花果山偷果。”哪吒不好意思的说道:“原来是八戒,你怎么也到花果山来了?刚才我想摘个果子解解渴,没想到惊动你了。”
保安局长又问道:“福尔你是怎么知道车牌号码是数A7916?”
福尔:“根据两位公民提供的线索啊,由于最后两位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就断定是:16、25、36、49、64、81这几种可能,而这些数中只有16是两个一位数的和,同时,得数是16的两个不相同的数只有7和9,再根据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小,就可推出前两位是79了,所以车牌号一定是:数A7916。”
福尔忙打手势叫司机调头,嘴里却说:“师兄,常联系你得把你的电话留给我啊!”
克里:“想知道我的手机号码你得自己动脑,前三位数字和最后三位数字都是最大的偶数,中间五个数字是连续的自然数,并且前八个数字组成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福尔想了想后拿起笔在通讯录上记下了:88812345888,保安局长一看骂道:“这小子尽想着发财,电话号码里都用这么多8!”
猜你感兴趣:
1.幼儿趣味数学小故事大全精选
2.二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3.数学小故事
4.趣味数学故事
5.趣味数学小故事集锦 有趣数学小故事汇乘上警车,向城北追去。保安局长拿着数学大盗留下的数字卡片揣摩了半天后问道:“为什么卡片上写着101?”福尔:“说明这是他第101次作案!这个狡猾而自大的家伙原来是我的师兄,我俩都喜欢数学和侦探,只是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了作案上。”

趣味数学小故事3篇

趣味数学小故事3篇

趣味数学小故事第一篇:小学生的数学喜剧小学生小明非常喜欢数学,他经常在课上捣鼓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同学们猜测答案。

一次,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一头牛每分钟可以产生11升的牛奶,那么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产生5千升的牛奶?”小明丝毫不怕困难,很快就算出了答案:455分钟。

可是同桌小军很不满意,他觉得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被小明算出来了,非常羡慕。

于是,他决定给老师出一道题,让小明来猜。

于是他想了一个问题:“如果一支球队在10个比赛中赢了6场,平了2场,输了2场,那么它的胜率是多少?”小明听了之后,马上推算出这个球队的胜率是60%,得到了同学们的赞扬。

以后,小明和小军经常在数学课上,互相出题,谁先算出来,谁就是数学王。

第二篇:数学老师的小插曲数学老师王老师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把一些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次,他在课上告诉学生们,如何通过计算路程和时间,求出开车的速度。

他说:“比如说,你们今天开车在路上行驶了120公里,用了2个小时,那么你们的速度就是60公里/小时,这个你们都懂吗?”学生们点头称是,但是一个数学班上的女生小艾却说:“老师,我不明白,如果是有一个人在跑步,他跑了10公里用了1个小时,那他的速度是多少?”王老师很耐心地告诉她,这个要先把时间换成小时的形式,即1小时=60分钟,然后把10公里除以1小时,得到跑步速度是10公里/小时。

小艾听了之后,眼睛一亮,感觉到数学原来还是很有趣的。

第三篇:老人的数学故事某天,一位老人来到一个数学班教学,他告诉学生们一个古老的数学公式:勾股定理,即a²+b²=c²,这是中国古代数学家所发明的。

他说:“比如说,你们今天要建一个3:4:5的直角三角形,那么你们就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这个三角形的边长,其中一个边长是3,一个边长是4,那么第三条边长就是5。

”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提问,老人不厌其烦地回答着他们的每一个问题。

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

趣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小故事1 有数学思维的煎饼侠咕叽开了一家美味煎饼店。

这一天,店里来了三位买饼的顾客,他们急于赶火车,限定3份煎饼的制作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

几个厨师算了算之后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至少需要10分钟( 两面各需要五分钟 )。

而店里的只有一口锅,一次只可以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

这时老板咕叽说话啦,他说:“ 有一种方法,烙熟3个饼只要15分钟就行了。

如果谁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烙出3个饼,那么谁就将获得煎饼侠的美誉。

”咕叽话音刚落,人群里站出一个小小少年,他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最后,厨师在他的指挥下真的只花了15分钟就烙出了3个香喷喷的饼。

三位赶火车的顾客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咕叽的煎饼店。

咕叽为了奖励这个小少年,不但封了他“ 煎饼侠” 的称号,并且给予他享受每日免费煎饼一个的特权。

趣味数学小故事2 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去花果山摘桃子。

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

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趣味数学小故事 3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

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

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

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

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

大约在1500 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

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 个头;从下方数,有94 只脚。

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

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 只变成了47 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所以,脚的总只数47 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 12 (只)。

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 12= 23 (只)了。

这个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

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

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实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篇二】
如果有一个池塘,里面有很多的水,有两个空的水壶,分别能够装5升和6升的水,那么,怎样样用这两个水壶来从池塘里取得 3 升的水呢?
答案是:先使用五升的水壶装满水,然后倒到六升的水壶里面,这个时候,再将五升的水倒一些在六升的水壶里面,六升的水壶就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还有四升的水。

然后把六升的水壶的水倒掉,把五升的水倒在六升的水壶里,这个时候,六升的水壶就只有
四升的水了,然后将五升的水壶装满,装到六升壶里去,然后六升的壶满了,这个时候,五升的水壶里就剩下我们要的三升水了。

一个农民带了三只小兔子去集市,每只小兔子大概有3~4 千克,
但是,农夫的秤只能够秤 5 千克,农民,如何实行称量呢?
答案是:先把三只放到一齐来称,然后拿出一只,称量之后算差即可。

【篇三】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 4”。

一天,小“ 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 4”说:“你应付1元5角 4 分。


小“ 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样付呀?”小“ 4” 忙说:“这4 分钱你不用付了。

”小“ 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
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

凡是 4 分钱或4 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 5 分或 5 分钱以上,那就收 1 角钱。

” 小“ 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

小“ 3”高兴地说:“多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个性喜欢4。

”“ 25”跑过来说,“因为
25X 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X 87X 4=25X 4X 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

”原先是“ 29”。

“ 25”
忙问道:“咦,你怎样也会喜欢‘ 4'了?”“ 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一般年份里的 2 月份都是28 天,只有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

但是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务必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 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 4'的用处可真大呀!”“ 25”赞叹道。

这位“ 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