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分光光度计校准规程
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解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光光度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准确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国家制定了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分光光度计的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主要检定项目包括波长准确度、波长重复性、吸光度准确度、吸光度重复性、杂散光和光谱带宽等。
这些项目涵盖了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性能指标,对于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规程中,对于各项指标的检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例如,对于波长准确度的检定,采用了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波长误差;对于吸光度准确度的检定,则通过用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评估分光光度计的性能。
此外,规程还对检定周期和检定条件进行了规定。
检定周期一般为不超过一年,以确保仪器的性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检定条件则要求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排除环境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
总之,JJGL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的制定,为分光光度计的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通过严格遵守规程进行检定,可以确保分光光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科研、生产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JJG178

一.光的基本常识无线电披是电磁波光、X射线、Y射线也都是电磁波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频率或被民有很大差别。
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要高很多光波的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很多而X射线和y tr线的频率则更高波长则更短.为了对各种电磁波有个全面的了解人们按照被民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电磁波谱。
下面是电磁波i曾: 交流电: 波民可达数千公里如果需要还可以制造出波长更长的。
总之理论上无上限〉由于辐射强度随频率的减小而急剧下降因此波民为几百千米005米〉的低频电磁波强度很弱通常不为人们注意. 无钱电披z 长波波长在几公里至儿十公里-100KHz 中波〈被约在3公里至约50米100KHz-6阳z 短波〈被长约在50米至约10米: 6附Iz-30MHz 徽波波长范围约10米至l毫米??30MHz-30GHz 无线电广播和通信使用中波和短波.电视、雷达、孚机使用微波。
红外线: 30GHz40THz 波长约O. 75微米至1毫米。
l毫米1000微米?? 6微米以上卫称远红外 1. 5微米以下卫称近红外.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超短波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范围不断朝波长更短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线的范围不断朝被长更长的方向扩展目日前超短波和红外线的分界已不存在其范围有一定的王叠可见光: 40THz-80THz 波长约800至400纳米通常是780至380纠米人眼可见的光。
l微米1000 纳米。
可见光又细致划分为- 红750-630纳米:橙630-600纳米黄600-570纳米:绿570-490纳米青490-460 纳米蓝460-430纳米:紫430-380纳米紫外线: 80THz--3200THz 可见紫色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约在10至400纳米施固.又可细致划分为: 真空紫外10--200纳米:短波紫外线200-290纳米中波紫外29←-320纳米伏波紫外320-400纳米. 这些被产生的原因和光波类似常常在放电时发出.由于它的能量和一般化学反应所牵涉的能量大小相当因此紫外光的化学效应最强X射线: 披长约在0.01埃至10纳米. l纳米10埃?? 伦琴射线ex射线〉是电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随着X射线技术的发展它的被民范围也不断朝着两个方向扩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一、仪器准备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待它进行自检。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包括光源、检测器、单色器等。
如有故障,请及时修复或更换。
3.将样品室清洁干净,并检查透射池是否干净。
如有污染,请用纯水和无尘纸擦拭。
二、仪器校准1.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零点校准和波长校准。
2.零点校准:使用纯溶剂(例如纯水或纯乙醇)进行零点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溶剂放入透射池中,点击“零点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3.波长校准:使用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进行波长校准。
在选定的波长下,将标准品放入透射池中,点击“波长校准”按钮进行校准。
三、样品测试1.取出已经准备好的样品,在样品室中放入透射池。
2.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值。
根据样品的吸收峰位和浓度范围,选择一个适当的波长范围。
四、测量样品吸光度1.点击“开始”按钮进行测量。
仪器将在选定的波长下自动扫描,显示吸光度曲线。
2.观察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收峰位和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1.根据吸光度曲线,确定样品的吸光度值。
可以选择峰值吸光度或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例如计算吸光度差、构建标准曲线等。
3.记录测量结果,包括样品名称、浓度、波长范围、吸光度值等信息。
六、仪器维护1.测量完毕后,及时清洁透射池和样品室,避免样品残留。
2.关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并将仪器盖上,以防尘埃进入。
3.定期维护仪器,例如清洁光源、调整灯泡亮度等。
七、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光源和检测器,以免引起损坏。
2.使用纯净溶剂进行校准,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在进行波长校准时,选择已知浓度且吸收峰位清晰的标准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清洁透射池时,使用纯净水和无尘纸进行擦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粗糙材质。
5.操作过程中避免碰撞和震动仪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6.长时间不使用时,及时关闭仪器,以延长仪器寿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工作准备
1. 开机前检查:清洁光栅、检查光源和探测器是否正常。
2. 准备标准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并进行标定。
3.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转移至透明的玻璃试管或石英比色皿中。
二、仪器调节
1. 打开光度计: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打开光度计,等待仪器预热。
2. 调节参比通道:选择适当的参比波长,并将参比通道调至零点。
3. 调节样品通道:选择待测波长,并将样品通道调至零点。
三、测量操作
1. 测量样品:将待测溶液装入样品比色皿中,放入光度计样品槽内。
2. 执行测量: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3. 清洗仪器:测量完成后,及时清洗样品比色皿和样品槽。
四、数据处理
1. 计算浓度:根据测量数据和标定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
2. 记录结果:将浓度及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五、仪器关闭
1. 关闭光度计:根据操作说明,正确关闭光度计。
2. 清洁仪器:清洁光度计表面和槽口,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能够正确、准确地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支持。
同时,也能够保护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及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及操作规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就是依据物质的吸取光谱讨论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
物质的吸取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取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取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取光谱曲线,可依据吸取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优点的吸光度的高处与低处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认真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度测量在模式选择屏幕中选择 1.Photometric光度选项,将显示参数配置屏幕;用GOTOWL键设定测量波长;按F2键设定进样掌控;按START/STOP键时,测量开始,显示测量屏幕;如需做空白校正,应在测量前先设置空白样品,然后,按AUTO—ZERO键,将测量值置为OABS(100%);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正开机预热10分钟足矣;放入黑块和标样(没有的本身配),关闭盖子;校0;把灯光对着黑块,把透光度调0;把灯光对标样,将吸光度调到100%;三、参比溶液介绍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
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像的溶液。
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
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需保证其不影响测试。
常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需经过纯化将其除去。
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开机前应先预热15分钟,然后开机自检;2.湿度要掌控在75%左右,温度在5~30度之间;3.仪器要稳压电源,接地要好。
并且避开阳光直接照射;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光门不能完全关闭:修复光门部件,使其完全关闭;透过率“100%”旋到底了。
TU-190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 仪器的使用1.1 依次打开打印机、计算机、主机电源。
1.2 打开测试程序,仪器开始初始化,如果自检各项都“OK”则初始化成功,预热30分钟。
如不成功对照未自检通过项进行排查,如自己无法解决报仪器设备管理员处理。
1.3 在样品池放上黑挡块,点击暗电流校正按钮进行暗电流校正。
1.4 清洗比色皿备用。
在一侧透光面做好标记。
1.5 光谱扫描:点击光谱扫描按钮,进入光谱扫描对话框。
设置波长范围[从长波到短波]、测光方式、扫描速度、采样间隔、记录范围等参数。
将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放入参比溶液,合上样品仓门,点击基线校正按钮进行基线校正。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依次更换测试样品溶液,合上仓门,点击测试按钮“RUN”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可检出图谱的峰、谷波长值及吸光度Abs值。
1.6 光度测量:设置波长数、相应波长值[从长波到短波]、测光方式、重复次数等参数。
将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放入参比溶液,合上样品仓门,点击“ZERO”按钮进行零点校正。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放入样品溶液,合上仓门,点击测试按钮“RUN”即可测出样品的吸光度Abs值。
1.7 定量测量:设置测量模式、测量波长、参考项输入[标准样品个数][对应的标样浓度][是否插入零点][选择曲线方式]等参数。
将参比池和样品池中放入参比溶液,合上样品仓门,点击“ZERO”按钮进行零点校正。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依次放入测量标准溶液,点击测试吸光度值,仪器自动绘制工作曲线,确认线性大于0.9999。
在样品池的比色皿中依次放入样品溶液,点击测试样品吸光度值,计算样品浓度。
1.8 测试完毕退出操作系统,依次关掉主机、计算机、打印机。
1.9仪器使用开始前和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对仪器的状态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2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2.1 仪器应安装在清洁,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较暗的平稳工作台上。
2.2 比色皿每次更换液体,应用蒸馏水洗净,用专用擦镜纸擦拭避免损坏透光面。
测试完成将其清洗干净倒置晾干,存放于比色皿的盒子里。
72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72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72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主要用于物质的吸光度测量。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和准确测量,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以下是72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仪器操作和测量操作等方面。
一、准备工作
1.检查仪器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包括清洁度、连接状态和所需试剂的供应情况。
2.校准仪器,确保仪器能够正确显示基准值并进行测量。
3.检查试样溶液的浓度和适用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光栅,并调整打开样品室的宽度。
二、仪器操作
1.打开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
2.打开样品室,清洁室内的样品池,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测量。
3.校准仪器的基线,使用空白试剂与光源进行背景校准。
4.将待测样品倒入样品池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并确保样品池的盖子密封完好。
5.设置扫描范围和速度,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扫描速度。
三、测量操作
1.调整光强,选择适当的滤波器以消除干扰,并确保光源的强度恒定。
2.开始光谱扫描,观察显示屏上的曲线变化,并记录下波长范围内的
吸光度值。
3.如果需要测量多个样品,使用相同的仪器参数进行测量,并在样品
之间进行适当的冲洗和清洁。
四、结束操作
1.停止扫描并关闭样品室,避免灰尘和杂质对仪器的影响。
2.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并关闭其他相关设备。
3.清洁仪器,包括外部表面和样品池,以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
4.及时保存和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样品标识、测量参数、吸光度值等。
JJG 682-1990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A
别
1 0 0 %线 的平直度
< 1 %
B
< 2%
6 透射 比准确度 与重复性 仪器 的透射 比准确 度与重复性 应达到表 4的要求 。
表 4 级
A
别
透射 比准确度
士0. 6%
透 射比重复性
0. 3%
B
士 1. 0%
0. 5%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J J G 6 8 2 -1 9 9 0
r
1
J JG 68 2 - 1 9 90
表 1 级
A
别
波
长
准
确
度
波
长
重
复
性
士 0. 5 n m
0. 3 nm
B
士 1. 0 n m
0. 5 nm
3
稳足 度
仪器 的稳定度应符合 表 2 的要求 。
表 2 级
A
别
0 %线噪声 镇0. 1 % 镇0. 2%
1 0 0 %线噪声
1 1 . 5 天平 ,2 0 g , 2 0 0 g和 5 k g各一台 ,等级不 低于三等 。
表 7 检 定项 目 标 准 物 质 规 格
4%氧 化 钦 溶 液 波长 氧 化 钦 滤 光 片 或 汞灯
高纯氧化钦在 1 0 %高氯 酸中
具有标准参考波 长
质 量 分数 为 0 . 0 6 0 0 0 重 铬 酸 钾 溶 液
调压变压器,功率不小于 0 . 5 k W, 0 - - 2 5 0 V可变。
兆欧表 ,试验 电压 5 0 0 V o
: : 交流电压表 ,3 0 0 V, 2 . 5 级。
11. 4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V_RR_CNG_0036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方法1.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 JJG178—1996名称(中文)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Visible Range Spectrophotometer 归口单位浙江技术监督局起草单位浙江省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主要起草人王洁(浙江省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批准日期 1996年12月31日实施日期 1997年6月1日替代规程号 JJG178—89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波长范围为360nm~800nm 或以此为主要谱区的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稳定性2.波长准确度3.波长重复性4.透射比准确性5.透射比重复性6.杂散辐射率7.光谱带宽8.τ- A换档偏差是否分级分为 3 级;检定周期(年) 1附录数目 5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附录(本附录仅为技术文件的摘要,如需全文,请与出版发行单位联系)1462.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技术要求1 外观与初步检查1.1 样品室应密封良好,无漏光现象。
样品架应推拉自如、正确定位。
1.2 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光源发光应稳定无闪烁现象。
当波长置于580 nm处时,在样品室内应能看到正常的黄色光斑。
1.3 仪器光谱范围的两端(有灵敏度换档开关的仪器,可选在合适的灵敏度档次),光量调节系统应能使透射比超过100%。
1.4 吸收池的透光面应光洁,无划痕和斑点,任一面不得有裂纹。
2 稳定度2.1 仪器零点在3 min内漂移引起的透射比示值变化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2.2 光电流在3 min内漂移引起的透射比示值变化应符合有关要求。
2.3 电源电压220 V变动其±10%时,仪器透射比示值变化应符合有关的要求。
3 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复性4 透射比准确度与透射比重复性5 杂散辐射率(杂散光)光栅型仪器在波长360 nm处,棱镜型仪器在波长420 nm处,杂散辐射率应不大于规定的技术指标。
6 光谱带宽光栅型仪器光谱带宽应不大于规定的技术指标。
7 τ-A换档偏差带有τ-A换档的仪器,选择开关(或按键)换档引起的吸光度示值偏差应符合要求。
8 吸收池的配套性配套使用的同一光径吸收池间的透射比之差(在440 nm与700nm处)不得超过0.5%。
9 绝缘电阻仪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 MΩ。
二检定条件10 检定环境条件10.1 温度(10~30)℃;相对湿度小于85%RH。
10.2 电源电压 (220±22) V,频率(50±1) Hz。
10.3 仪器检定处不得有强光直射;放置仪器的工作台应平稳。
周围无强磁场、电场干扰,无强气流及腐蚀性气体。
11 检定设备11.1 调压变压器,规格为500 VA,输出0~250 V可变。
11.2 频率计,45~55 Hz,准确度0.5%。
11.3 交流电压表,准确度2.5 级。
11.4 兆欧表,试验电压500 V,准确度1.0 级。
* *12 标准器与标准物质147*12.1 汞灯,具有标准参考波长(建议使用低压汞灯)。
*12.2 氧化钬溶液,氧化钬、镨铒、镨钕等玻璃滤光片,分别具有2、4、6 nm 带宽下测得的波长标准值,波长总不确定度根据被检仪器等级分别优于0.2,0.4,0.6 nm 。
玻璃滤光片的波长标准值必须逐片标定给出。
*12.3 标准干涉滤光片,技术性能应不低于JJG812-93“干涉滤光片检定规程”中,用于检定波长的1级干涉滤光片的要求(波长准确度±1nm ,带宽<15nm)。
滤光片峰值波长的参考范围如下:370~400 nm ,430~470 nm ,530~570 nm ,660~690 nm ,760~790 nm 。
12.4 可见光区光谱中性滤光片,透射比标称值为10%、20%、30%(或40%),透射比总不确定度根据被检仪器等级分别优于0.2%,0.5%τ。
12.5 杂散辐射率测量滤光片,截止型(标称)半高波长分别为 (470±5) nm 与 (400±5) nm ,截止波长分别不小 430nm 与365 nm ,截止区吸光度不小于3,透光区平均透射比不低于80%。
亚硝酸钠溶液,浓度为50 g/L 。
*波长标准根据开展检定仪器的相应要求选购。
* *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标准器与标准物质均可采用。
三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3 稳定度13.1 仪器在光电检测器不受光的条件下,用零点调节器调至透射比零点,观察3 min ,读取透射比示值的最大漂移量,即为零点稳定度。
13.2 仪器波长分别置于仪器光谱范围两端往中间靠10 nm 处,调整零点后,打开光门,使光电检测器受光,照射5 nim 。
用光量调节系统的有关调节器将仪器透射比调至95% (数显仪器100% )处。
观察3 min ,读取透射比示值的最大漂移量,即为光电流稳定度。
13.3 仪器波长置于650 nm 处,将调压变压器接入外电源与仪器之间,用调压变压器输入220 V 电压,调节仪器透射比示值至95%(数显仪器100%)处,然后将电压降至198 V ,记录仪器透射比值的变化量;再用调压变压器把电压调至 220 V ,将仪器透射比仍调至95%(数显仪器100%)处,然后将电压升至 242 V ,记录仪器透射比示值的变化量,即为电压变动稳定度。
14 波长准确度与波长重复性14.1 对棱镜型仪器和光栅型第3类仪器,按照被检仪器的光谱范围选择相隔合理的干涉滤光片(不少于3片)。
将各滤光片分别垂直置于样品室内的适当位置,并使入射光通过滤光片的有效孔径内。
从同一波长方向逐点测出滤光片的波长—透射比示值,求出相应的峰值波长λi 。
连续测量3次。
14.2 对光栅型第1类和第2类仪器 (也适于本规程的其它仪器),按照被检仪器的光谱范围,选择相隔合理、性能合适的汞灯光谱线或氧化钬波长标准溶液,氧化钬、镨铒、镨钕玻璃滤光片的吸收峰作标准波长,从一个方向对参考波长进行测量,连续测量3次,记录波长测量值λi 。
用汞灯检定的仪器在汞灯测量完毕后,仍需用能置于样品室的其它任一种波长标准在长波区的吸收峰(如氧化钬溶液的641.7nm 处),作参考波长再次测量。
14.3 波长准确度按下式计算: ∑==∆31s i 31i -λλλ式中 λi —各次波长测量值(nm);λs —相应波长标准值(nm)。
波长重复性按下式计算: ∑==31i i 31max i -λλδλ14815 透射比准确度与透射比重复性15.1 用透射比标称值分别为10%、20%、30%(或40%)左右的光谱中性滤光片,分别在440、546、635 nm 波长处,以空气为参比,分别测量各滤光片的透射比,连续测量3次(允许每次测量前对零点与100%进行校正)。
透射比准确度按下式计算: ∑==∆31s i 31i -τττ式中 τi —每一滤光片第i 次透射比测量值;τs —每一滤光片在相应波长下的透射比标准值。
15.2 透射比重复性按下式计算:∑==31i i 31max i -ττδτ本式中τi 取透射比标称值30%的滤光片在546 nm 波长处的测量值。
16 杂散辐射率(杂光)棱镜式仪器在波长420 nm 处,以空气为参比,用符合13.5 款要求,(标称)半高波长为 470 nm 的截止型滤光片;光栅型仪器在波长360 nm 处,用符合13.5款要求的(标称)半高波长400 nm 的截止型滤光片,空气为参比,或用50 g/L 的亚硝酸钠溶液,以蒸馏水为参比,测量其透射比值,即为仪器在相应波长处的杂散辐射率。
17 光谱带宽在仪器光源室装上汞灯,将波长调至435.8 nm(或546.1 nm)附近。
调整仪器,测出此条汞谱线最高输出信号在仪器上相应的透射比值。
然后将波长退离该波长足量纳米数后向一个方向移动,读取该谱线两侧透射比值为该谱线最高输出信号(透射比值)一半的波长λ1与λ2,则仪器光谱带宽:||21λλλ−=∆注:可变狭缝仪器可在最小狭缝档测量。
18 τ-A 换档偏差有τ-A 转换功能的仪器,将波长置于500 nm 左右,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τ-A 转换的校正后,用光量调节系统的有关调节器将仪器透射比调至30.0%(必要时可在样品室的光路上设置遮挡物或略调整波长位置),换至吸光度测量档,吸光度值与0.523之差即为τ-A 换档偏差。
带微机的仪器不进行本项检定。
19 吸收池的配套性在仪器其它项目检定合格后,将波长置于440 nm 处,在仪器所附的同一光径吸收池中分别注入重铬酸钾稀溶液(含铬量约30 mg 。
L -1);在仪器波长700 nm 处,分别注入蒸馏水。
将其中一池的透射比调至95%(数显仪器100%),测量其它各池的透射比值。
凡透射比之差不大于0.5%τ的池可以配成一套使用。
20 绝缘电阻用500 V 兆欧表,在仪器非工作状态时,测量电源线与仪器外壳之间的电阻。
21 未完全包括于本规程范围内的其它类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可参照本规程,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定,并在检定结果中附注说明。
注:需要查阅全文,请与出版发行单位联系。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