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正安全操作规程

温度计校正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医疗等多个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温度计的准确度可能会有所偏差,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校正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温度计校正的安全操作规程,以提高校正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校正周期: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具有不同的校正周期,确保校正工作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
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温度计定期校正,校正周期为一年一次。
2. 确保合适的环境:温度计的校正需要在稳定、恒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确保校正室的温度和湿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保持空气流通。
3. 校正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校正设备,如标准温度计、温度控制仪、校正水槽等。
校正设备需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三、温度计校正的具体操作步骤1. 检查温度计:在校正之前,检查温度计是否有损坏或磨损现象。
若温度计有损坏或磨损,应更换新的温度计,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
2. 准备校正设备:确保校正设备已经预热并稳定在所需校正的温度点。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控制仪实现目标温度。
3. 测量温度:将待校正的温度计放入温度控制仪中,并将温度控制仪的温度调节至校正点。
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显示值。
4. 校正温度计:将标准温度计置于与待校正温度计相同的环境中,并将其放入校正水槽中,确保标准温度计与校正水槽中的温度接触均匀。
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
5. 计算偏差:根据待校正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计算待校正温度计的偏差值。
校正公式为:偏差 = 待校正温度计的显示值 - 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
6. 校正温度计:根据计算得到的偏差值,通过调整待校正温度计的指示,将其显示值调整至与标准温度计一致。
对于数字温度计,可以通过相应的按键或操作菜单进行调整;对于传统温度计,则需要调整其指针位置。
7. 再次测量温度:校正后,将待校正温度计重新放入温度控制仪中,将温度控制仪的温度调至校正点。
温度计检定规程

温度计检定规程
1. 目的
- 为了保证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进行温度计的检定。
2. 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温度计的检定,包括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3. 检定准备
- 准备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
- 确保检定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确保检定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
4. 检定步骤
1. 将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同时放置在同一稳定温度环境中,等待温度稳定。
2. 读取待检定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3. 比较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
4. 若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合格;若差异超过允许范围,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不合格。
5. 记录待检定温度计的型号、序列号、检定日期等信息。
5. 检定结果处理
- 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加盖检定合格印章,使用期限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 不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进行维修或重新校准,并重新进行检定。
6. 质量控制
- 检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
- 检定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7. 文件管理
- 检定记录应妥善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
- 检定结果应与待检定温度计的标识相匹配,以确保溯源可追踪性。
以上为《温度计检定规程》的内容,旨在保障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
其中,标准水银温度计指测量范围在-80℃至+550℃之间,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5℃的水银温度计。
二、基本要求1、检定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检定工作应在检定合格的计量实验室内进行。
2、检定温度应尽量接近标准温度,检定环境应稳定,不应有强烈的气流和热源干扰。
3、检定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安全,避免碰撞或摔落。
4、同时检定多只标准水银温度计时,应注意分别标识,避免混淆。
三、检定方法1、检定过程(1) 温度计的外观检查:检查温度计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包括温度计顶部,吸气器、指针和刻度线是否完好。
(2) 温度计灵敏度检查:将温度计浸入恒温槽中,记录其指示温度,再从该温度下调温至一个已知下降量,观察温度计指出的温度变化,并记录其指示值;然后再将温度回到原先恒温槽中的温度,记录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变化。
若两次指示值之差等于已知的温度差,则该温度计的灵敏度合格。
(3) 温度计重复性检查:将温度计先在一个已知温度下放置10分钟,然后将温度回归原温度后,再次记录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重复3次,取3次记录值的平均数。
若3个测量结果之差不大于规定值,则该温度计的重复性合格。
(4) 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将温度计的读数重复测量N次,记录测量值,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不确定度为标准偏差的2倍。
2、检定结果的判定和记录(1) 当温度计重复性达到标准要求、灵敏度合格,而测量不确定度小于规定范围时,该温度计合格。
(2) 若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未通过检定,则该温度计不合格。
(3) 检定结果记录应包括检定日期、检定结果、检定人员签名等内容,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上。
四、设备保养与维护3、定期校准和检验,及物理清洗和校准,确保温度计的精度。
五、总结标准水银温度计是一种精确的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能够提高其精度,确保其准确性。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数字温度计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数字温度计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数字温度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温度测量仪器,使用在各种实验室、医院、工厂和日常生活中。
在需要准确测量温度时,数字温度计的使用非常方便、快速和精确。
然而,如何正确地校准数字温度计,使用以及保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保证数字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温度计校准、使用和保养的规程和注意事项。
数字温度计校准数字温度计在出厂时大多已经校准,但在长时间使用后,经过运输、摔打、磕碰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数字温度计的准确性下降。
因此,定期对数字温度计进行校准是非常必要的。
校准前准备在开始校准数字温度计之前,请先查阅数字温度计的说明书,了解数字温度计的使用和校准方法,以及校准的正常范围和可接受误差范围。
校准步骤1.为数字温度计预留时间:校准数字温度计前,应先将数字温度计放置在环境温度下稳定30分钟以上。
2.校准器材:确定你将使用的标准温度计,并检查它是否已经校准。
如果标准温度计需要校准,请先校准它。
3.测量范围:请根据数字温度计说明书中的指导,选择一种常见的温度测量范围,连接数字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并将它们放置在同一个环境下。
4.正式校准:等待数字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分别稳定约15-20分钟,然后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把数字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置于同一温度范围内,然后按照数字温度计说明书中的方法调整数字温度计,使其显示与标准温度计的读数相同。
如果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需要重复步骤3到步骤4,直到达到合适的校准结果。
5.校准记录:完成后,请记录数字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读数,记录日期,记录用户和校准器的名称。
将记录保存至工作记录本或电脑文件中,以检查温度计的误差是否超出可接受范围。
数字温度计使用数字温度计的使用不仅需要注意测量范围、有效期和使用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温度范围:将数字温度计用于正确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如果使用时超出了数字温度计的温度范围,则可能导致错误读数或损坏数字温度计。
温度计校正使用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一、目的:
建立温度计校正、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
温度计的校正及使用。
三、责任人:
温度计校正者,温度计使用者,质控部负责人。
四、管理内容:
1、温度计的校正:
1.1公司申请省、市技术质量检定所或省药检所对所购温度计,分不同测量值的,每个测量值检定2支,1支作为标准温度计,另1支作为标准温度计备用。
标准温度计作出标记,以防混淆,由质控部保管。
1.2化验室依照标准温度计,对自己所使用的温度计进行校正,校正合格的温度计作为工作温度计,不合格的温度计淘汰。
1.3校正方法:
1.3.1将待校正的工作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感温点在一个水平面靠近,但不得直接接触,中间留出5mm的间距,固定。
1.3.2感温点浸入硅油中,但离底部至少5cm以上,保证感温平稳,缓慢加热,分别记录感温值,0~40℃,误差不得超过0.2℃;40~100℃,误差不得超过0.3℃;100~150℃,误差不得超过0.5℃;150℃以上,误差不得超过1.0℃;为合格,并记录差值。
1.3.3校正合格的温度计,进行编号。
2、温度计的使用:
2.1使用温度计应轻拿轻放,小心碰破;测量时,不得接触容器具的表面,以免测量结果不真实。
2.2严禁用温度计测量超出其测量范围的物质温度,以免损坏温度计。
内校记录表。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标准一、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称量结果准确可靠。
二、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温度计,测量范围为-30℃~38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三、职责3.1品保部:负责对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的制定及校准工作监督管理,并负责温度计日常自校并做好记录。
3.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用温度计做好维护保养。
四、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
五、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六、校准方法6.1 检查电子温度计能否正常开启,电量是否充足,否则充电。
6.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6.3 把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探头放进冰水混合物中,远红外线温度计对准冰水混合物表面,然后观察温度计液晶屏的变化情况和远红外线的温度显示。
6.4 待电子温度计、远红外线温度计液晶屏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6.5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读数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得出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温度计校准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6.6 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读数。
6.7 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读数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得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温度计校准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6.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热水中(80℃为宜),重复6.6、6.7相关步骤。
6.9对于量程有0℃以下的温度计,应把温度计放在饱和盐水制成的盐冰水混合物中,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盐冰水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6.10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读数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得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温度计校准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温度计校验规程

d、每一测量点处停留2min读取各点相应实测值。
e、计算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测量温度—实际温度)/实际温度
温度计
拟制
审核
批准
温度计校验规程
单位:表单编号: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
1.校验仪器:恒温加热炉一台,型号:自制,送检合格温度计,误差为被校表误差限的1/3-1/10。
2.操作步骤
〈1〉基本误差的校准
a、首先把送检合格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正确安装放入恒温加热炉内,开始加热。
b、选取温度计测量范围的0、25%、50%、75%、100%为5个标准值进行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现场品管使用温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使用中的温度计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职责与权限
品管室负责对使用的温度计进行校准实施。
3.工作程序
3.1校正频率:每日一次内部校准;每年一次外部检定。
3.2相关工具:
3.2.1 不锈钢容器(容器面积大于100mm2,深度大于80mm)
3.2.2 碎冰(没有添加物的纯净水制成的冰)和纯净水。
3.2.3多功能电炉
3.2.4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
3.3操作方法:
3.3.1冰点校准:适用于检测用温度计。
3.3.1.1向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碎冰,然后加入纯净水。
3.3.1.2 冰∶水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冰水总量至少为容器容量的60%(冰水混合物应有较多的可视碎冰),稳定3分钟。
3.3.1.3将需检测温度计与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慢慢伸入冰水中。
3.3.1.4用温度计轻轻搅拌冰水,但不可接触容器内壁,当温度计所显示的数据处于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3.3.1.5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1.6最大允许偏差:±0.5℃。
3.3.2沸点校准: 适用于检测用温度计。
3.3.2.1向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纯净水,煮沸。
3.3.2.2将需检测温度计与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慢慢伸入沸水中。
3.3.2.3温度计不可接触容器内壁,当温度计所显示的数据处于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3.3.2.4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2.5最大允许偏差:±0.5℃
3.3.3.1将经过较准的手持电子温度计放于悬挂的电子温度计同一点,进行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3.2 最大允许偏差:±0.5℃
4.相关记录
[温度计校准记录]
修改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