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特点和应用

钢结构特点和应用
钢结构特点和应用

设计先进: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方法,充分发挥钢材力学特性和钢构架的潜力,从而节省大量钢材。

结构新颖:结构简洁、轻巧,扩大了建筑物内部空间,彩钢夹芯板或双层彩板加保温棉等新型墙体屋面材料围护,更显示建筑的时代感。

安装快捷:构件标准,制作精良,施工安装简便、快捷、安全。

用途广泛:被广泛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尤其使用大跨度、大空间的大型厂房、仓库、体育馆。

第1章概述

1.1 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1.1.1 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是用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的.和其他材

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有如下一些特点:

(1)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和其他建筑材料诸如混凝土,砖石和

木材相比,强度要高得多.因此,特别适用于

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钢材还具有

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

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断裂;韧性好,结构对

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

还使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

由于钢材的强度高,做成的构件截面小而壁

薄,受压时需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强度有时不

能充分发挥.图1-1给出同样断面的拉杆和压

杆受力性能的比较:拉杆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

压杆.这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远远高于抗拉强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2)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而且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

是完全弹性的.因此,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钢

材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质量可以严格控制,材质波动的范围小.

(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

钢结构所用的材料单纯而且是成材,加工比较简便,并能使用机械操作.因

此,大量的钢结构一般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厂做成构件,精确度较高.构件在工

地拼装,可以采用安装简便的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有时还可以在地面拼装和

焊接成较大的单元再行吊装,以缩短施工周期.小量的钢结构和轻钢屋架,也可

以在现场就地制造,随即用简便机具吊装.此外,对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比较容易

进行改建和加固,用螺栓连接的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迁.

(4)钢结构的质量轻.

钢材的密度虽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大,但钢结构却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轻,原

因是钢材的强度与密度之比要比混凝土大得多.以同样的跨度承受同样荷载,钢

屋架的质量最多不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至1/4,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甚至接

近1/10,为吊装提供了方便条件.对于需要远距离运输的结构,如建造在交通

不便的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工程,质量轻也是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屋盖结构的质量轻,对抵抗地震作用有利.另一方面,质轻的屋盖结构对可变荷载的变动比较

敏感,荷载超额的不利影响比较大.受有积灰荷载的结构如不注意及时清灰,可

能会造成事故.风吸力可能造成钢屋架的拉,压杆反号,设汁时不能忽视.设计

沿海地区的房屋结构,如果对飓风作用下的风吸力估计不足,则屋面系统有被掀起的危险.

(5)钢材耐腐蚀性差.

钢材耐腐蚀的性能比较差,必须对结构注意防护.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结

构如桥梁,更应特别注意.这使维护费用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不过在没有侵蚀

性介质的一般厂房中,构件经过彻底除锈并涂上合格的油漆,锈蚀问题并不严重. 近年来出现的耐候钢具有较好的抗锈性能,已经逐步推广应用.

(6)钢材耐热但不耐火.

钢材长期经受100℃辐射热时,强度没有多大变化,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

但温度达150℃以上时,就须用隔热层加以保护.钢材不耐火,重要的结构必须

注意采取防火措施.例如,利用蛭石板,蛭石喷涂层或石膏板等加以防护.防护

使钢结构造价提高.目前已经开始生产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钢材,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向.

1.1.2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

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不仅取决于钢结构本身的特性,还受到国民经济发展

情况的制约.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钢结构的应用经历了一个"节约钢材"阶段,即在土建工程中钢结构只用在钢筋混凝土不能代替的地方.原因是钢材短缺:1949年全国钢产量只有十几万吨,虽然大力发展钢铁工业,钢产量一

直跟不上社会主义建设宏大规模的要求.直至1996年钢产量达到一亿吨,局面才得到根本改变,钢结构的技术政策改成"合理使用钢材".此后,钢结构在土

建工程中的应用日益扩展.

从技术角度看,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图1-2~1-7).

(1)大跨度结构.

结构跨度越大, 自重在全部荷载中所占比重也就越大,减轻自重可以获得

明显的经济效果.因此,钢结构强度高而质量轻的优点对于大跨桥梁和大跨建筑结构特别突出.我国人民大会堂

的钢屋架,各地体育馆的悬索结

构,钢网架和网壳,陕西秦始皇

墓陶俑陈列馆的三铰拱架都是

大跨度屋盖的具体例子.很多大

型体育馆屋盖结构的跨度都已

超过lOOm. 1968年在长江上建

成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南

京桥,最大跨度160m,其后在

九江和芜湖建成的,跨度分别增

大到216m和312m.长江上的公

路桥跨度更大,有:628m的南

京斜拉桥,900m的西陵峡悬索

桥和1385m的江阴悬索桥.

(2)重型厂房结构.

钢铁联合企业和重型机械

制造业有许多车间属于重型厂

房.所谓"重",就是车间里吊

车的起重质量大(常在lOOt以

上,有的达到440t),其中有些作业也十分繁重(24h运转).这些车间的主要承

重骨架往往全部或部分采用钢结构.新建的宝山钢铁公司,主要厂房都是钢结构的.另外,有强烈辐射热的车间,也经常采用钢结构.

(3)受动力荷载影响的结构.

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设有较大锻锤或其他产生动力作用设备的厂房,

即使屋架跨度不很大,也往往用钢制成.对于抗震能力要求高的结构,用钢来做

也是比较适宜的.

(4)可拆卸的结构.

钢结构不仅质量轻,还可以用螺栓或其他便于拆装的手段来连接.需要搬迁

的结构,如建筑工地生产和生活用房的骨架,临时性展览馆等,钢结构最为适宜.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模板支架,现在也趋向于用工具式的钢桁架.

(5)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

高耸结构包括塔架和桅杆结构,如高压输电线路的塔架,广播和电视发射用

的塔架和桅杆等.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度达468m.1977年建成的北京环境气象塔高325m,是五层拉线的桅杆结构.高层建筑的骨架,也是钢结构应用范

围的一个方面, 目前最高的是地上88层地下3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度为

365m.

(6)容器和其他构筑物.

用钢板焊成的容器具有密封和耐高压的特点,广泛用于冶金,石油,化工企

业中,包括油罐,煤气罐,高炉,热风炉等.此外,经常使用的还有皮带通廊栈

桥,管道支架,钻井和采油塔架,以及海上采油平台等其他钢构筑物.

(7)轻型钢结构.

钢结构质量轻不仅对大跨结构有利,对使用荷载特别轻的小跨结构也有优越性.因为使用荷载特别轻时,小跨结构的自重也就成了一个重要因素.冷弯薄壁

型钢屋架在一定条件下的用钢量可以不超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用钢量.轻型门式刚架因其轻便和安装迅速,近20年来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

从全面经济观点看,钢结构还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在地基条件差的场地,多

层房屋即使高度不是很大,钢结构因其质轻而降低基础工程造价,仍然可能是首选.在地价高昂的区域,钢结构则以占用土地面积小而显示它的优越性.工期短, 投资及早得到回报,是有利于选用钢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施工现场可利用的面积狭小,也是需要借重钢结构的一个条件.此外,现代化的建筑物中各类服务设

施包括供电,供水,中央空调和信息化,智能化设备,需用管线很多.钢结构易

于和这些设施配合,使之少占用空间.因此,对多层建筑采用钢结构也逐渐成为

一种趋势.

1.2 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和内在缺陷

1.2.1 钢结构的建造过程

钢结构的建造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即工厂制造和工地安装.工厂制造包括下

列工序:

钢材的验收,整理和保管,包括必要的矫正;

按施工图放样,做出样板,样杆,并据以划线和下料;

对划线后的钢材进行剪切(焰割),冲(钻)孔和刨边等项加工,非平直的零件

则需要通过煨弯和辊圆等工序来成型;

对加工过程中造成变形的零件进行整平(辊平,顶平);

把零件按图装配成构件,并加以焊接(铆接);

对焊接造成的变形加以矫正;

除锈和涂漆.工地安装工作包括:

现场的扩大拼装;

把扩大拼装后的构件(子结构)一一吊装就位,相互连接,加以临时固定;

调整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使符合安装精度的要求,并做最后固定.

建造过程,尤其是加工阶段,不可避免地要对钢结构的性能产生影响,如冷

工硬化和焊接热效应等.

1.2.2 钢结构的初始缺陷

在力学分析中,一般都把结构和构件理想化,如:直杆的轴线都是几何学的

直线;垂直于地面的柱子不仅是挺直的,而且其铅直位置没有丝毫偏斜;构件的

长度完全符合设计图的尺寸,不存在误差等.实际工程中的构件,显然不可能完

全符合这些理想化的条件.钢结构的施工和验收规范对构件出厂时的初弯曲,柱子安装时的倾斜率等都规定有允许偏差值.

分析和设计钢结构时,必须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效应.直杆的初弯曲,对受

拉构件和受压构件就有所不同.微弯的杆受拉时,矢度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受压

时则正好相反,压力愈大则弯曲愈甚,杆件的弯矩随之愈大.静定的杆系结构,

当杆件长度有偏差时,组装后只是形状略有偏离,超静定结构则将产生初始内力. 如图1—8所示的铰接桁架的一个节间,其斜杆AD略偏短,装配在一起时BC两点的距离将比原定的数值增大,使正方形变为菱形.如果这个节间设计为具有交叉斜杆,而且两根斜杆都偏短,那么采取措施强行组装后,两根斜杆将承受一定

拉力,而周边四根杆则产生与之平衡的压力.这些残余内力会对结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提高施工精度十分必要.

除了几何缺陷外,钢结构还有材料缺陷.钢材的匀质性和等向虽然优于混凝

土和木材,但并不是理想的匀质体和各向同性体.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称为力学缺陷,也对钢结构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论述.

1.3 钢结构的组成原理

任何结构都必须是几何不可变的空间整体,并且在各类作用的效应之下保持

稳定性能,必要的承载力和刚度.当结构的承重主体是桁架,刚架等平面体系

时,需要设置一些辅助构件如支撑,横隔等把它们连成空间整体.

第1.1节所述的各类结构,除了容器类结构外,可以划分成两类,即跨越

结构和高耸结构.前者是跨越地面上一定空间的结构,包括桥梁和单层房屋结构; 后者则是从地面向上发展的结构,包括高层房屋,塔架和桅杆结构.层数不多的

房屋则介于两者之间.

1.3.1 跨越结构

早期的跨越结构都是由平面体系加支撑组成.最典型的当属支在钢筋混凝土

桥墩上的桁架桥.桁架桥的承重主体是两榀相互平行的桁架,称为主桁.两主桁

的上弦之间组成水平支撑桁架,称为纵向联结系.下弦之间也是如此.图1-9

示出穿式铁路桁架桥的简图.此图略去桁架的斜杆,以免线条过多而看不清楚.

除了水平支撑架外,在桁架两端斜杆(或端竖杆)之间组成桥门架,形成一个

几何不可变的六面体.还在若干竖杆平面组成竖向支撑架以增强整个结构的抗横向摇摆的刚度.

穿式桁架桥的下弦平面还应有承受钢轨(或桥面板)的桥面系结构.它包括横

梁和纵梁.横梁同时是下弦支撑桁架的横杆.

支撑系统虽属辅助结构,却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上,下水平支撑都承受风荷

载.图中主桁的支座在下弦端部.上弦支撑承受的风力要经桥门架传下来.下弦

支撑还承受车辆摇摆力等.此外,水平支撑还使主桁受压杆件在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减小.

单层房屋的屋盖结构也常用平面屋

架(或和钢柱组成平面框架)和支撑体系

组成,和桁架桥十分相似.不过屋盖结构

中桁架榀数多,水平支撑架只需设在一部

分桁架之间,未设支撑的开间则用纵向构

件相联系.图1-10给出单层房屋结构组

成的示意图.纵向构件包括有设置在两侧

的纵向支撑架,使在屋架上弦平面内形成

刚性片体,以加强空间作用.如图所示,

框架柱列也要适当布置支撑,以保证纵向稳定性和刚度要求.结构的横向性能则由框架的抗侧移刚度提供.

在平面体系继续应用的同时,空间体系已在大跨度房中蓬勃发展.平板网架

是我国用得较早而又较多的空间屋盖结构体

系.它的特点是把屋面荷载双向或三向传递,

减少甚至省去辅助性的支撑结构,从而使钢材

利用得更为有效.图l-11(a)的平板网架由许

多倒置的四角锥组成,所有构件都是主要承重

体系的部件,完全没有附加的支撑.图1-11(b)

穹顶结构是另一种空间结构形式,适合于平面

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的建筑物.悬索屋盖结构则

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建筑平面.

大跨度的框架也可做成空间体系.如图

1-12所示的一座体育馆,采用了三个大型空间

框架.每个框架都是几何不可变体系,不需要

设置支撑.屋面结构悬吊在三榀框架的下弦之间.

1.3.2 高耸结构

高层房屋结构当两个方向的梁都和柱刚性连接而形成空间刚架,可以无需设

置支撑图1-13(a).但是.高耸结构不同于跨越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水平荷

载(风力,地震的水平作用)可能居于

主导地位.刚架以其构件的抗弯和抗

剪来抵抗水平荷载,侧移变形比较

大,对20层以上的楼房就显得刚度

不足,需要借助于支撑或剪力墙图

1-13(b,c).如果房屋平面为狭长形,

则可以仅在窄的一边设置支撑.高度

很大而两个方向都需要支撑或剪力

墙时可以做成竖筒.图1-13(d)是重

型支撑组成的外筒,适合于100层左

右的房屋.这种结构方案已经像是一

座塔架了.

图1-14给出一个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塔架,它本身就是一座空间桁架.为

了保证横截面的几何不变性,需要适当设置横隔.除了顶面和塔柱倾角改变处必须设置外,每隔一定高度还应设置.

桅杆属于用纤绳抵抗水平作用和保持稳定的结构,见图1-15.纤绳层数随

桅杆高度而定,矮者2~3层,高者5~6层.纤绳是柔性构件,安装时必须赋子一

定的预拉力.预拉力的大小根据整体稳定和刚度要求计算确定.

1.4 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法

1.4.1 钢结构的极限状态

和其他建筑结构一样,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两大类.前者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包括倾覆,强度破坏,疲劳破坏,丧失稳定,结构变为机动体系或出

现过度的塑性变形.后者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包括出现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振动和局部破坏等.

强度破坏是指构件的某一截面或连接件因应力超过材料强度而导致的破坏.

有孔洞的钢构件在削弱截面拉断,属于一般的强度破坏.钢结构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在特定条件下出现低应力状态的脆性断裂.材质低劣,构造不合理和低温

等因素都会促成这种断裂.

土建钢结构用的钢材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并且在屈服之后还会强化,

表现为抗拉强度fu高于屈服强度fy.在设计钢结构时可以考虑适当利用材料的塑性.但是,利用塑性工作阶段不应导致过大的变形.桁架的受拉弦杆如果以fu 而不是fy为承载极限,就会因过大变形而使桁架不适于继续承载.

超静定梁或框架可以允许在受力最大的截面出现全塑性,形成所谓塑性铰.

荷载继续增大时,这个截面有如真实的铰一样工作.多次超静定的结构可以出现几个塑性铰而不丧失承载能力,直至塑性铰的数目增加到形成机动体系为止.当然,达到这种极限状态有一定条件,即丧失稳定的可能性得到防止.

钢构件因材料强度高而截面小,且组成构件的板件又较薄,使失稳成为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压应力是使构件失稳的原因.除轴心受拉杆外, 压杆,梁和压弯构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压应力.因此,失稳又在钢结构中具有

普遍性.不过,有些局部性的失稳现象并不构成承载能力的极限.读者将从后面

的有关章节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许多钢构件用来承受多次重复的行动荷载,桥梁,吊车梁都属这类构件.在

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出现疲劳破坏.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绝大多数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就导致结构失效,因而必

须慎重对待.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中的变形和振动限制,通常都在弹性范围内,并

且是可逆的.对于可逆的极限,可靠度方面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

1.4.2 结构的荷载效应分析

设计钢结构需要处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结构和构件的抗力;二是荷载施

加于结构的效应.荷载效应通过内力分析来解算.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必然有变形.当变形和构件的几何尺寸相比微不足道时,

内力分析按结构的原始位形进行,即忽略变形的影响.这种做法称为一阶分析.

传统的钢结构除采用柔索的结构如悬索桥,悬索屋盖结构和带纤绳的桅杆外,都用一阶分析.然而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和构件截面尺寸的减小,结构变形相应增大,以至一阶分析算得内力偏低.大跨度的钢拱桥,拱肋的柔度就比较大,变形

影响不再能被忽略.房屋建筑中围护结构轻型化使它对承重结构提供的刚度支持减小,多层框架结构的变形影响也不再能够被忽略.考虑变形影响的内力分析称为二阶分析,属于几何非线性分析.

构件和结构的几何缺陷,有些在确定构件抗力时加以考虑,如压杆的初始弯

曲,有的则在内力分析时予以考虑,如框架柱的初始倾斜.

结构内力分析还可以区分为弹性分析和非弹性分析.传统的做法是把结构看

做弹性体来分析.如果结构或构件在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之前不出现塑性,弹性分析正确反映结构的真实情况.如果结构出现少量非弹性应变,但对结构的行为影响不大,为计算简便计,仍然可以用弹性分析.多次超静定的结构如多层刚架,在达到承载极限之前会在多处出现塑性变形,精确反映这类结构极限状态的计算应充分考虑钢材的塑性性能.

1.4.3 概率极限状态法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确保质量.

因此,结构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结构的可靠和经济之间选择一种最佳的平衡,使由最经济的途径建成的结构能以适当的可靠度满足各种预定的功能要求. 结构的可靠性理论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结构设计已经摆脱传统的定值设计方法,进入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简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在简单的设计场合,以R代表结构的抗力,S代表荷载对结构的综合效应,

那么

SRZ =

就是结构的功能函数.这一函数为正值时结构可以满足功能要求,为负值时则不能.这就是说

>0 结构处于可靠状态(1-1a)

SRZ ={ =0 结构达到极限状态(1-1b)

0并不是必然性的事件.例如,国家标准规定Q235钢的屈服点不低

于235N/mm2.实际钢材的屈服点大多高于此值,高出程度不等.不过,也确实

有少量钢材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用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才是

科学的方法.

按照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结构的可靠度定义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这里所说"完成预定功能"就是对于

规定的某种功能来说结构不失效(Z≥0).这样,若以ps表示结构的可靠度,则

上述定义可表达为:

)0(≥=ZPps (1-2a)

结构的失效概率记为pf,则有

)0(<=ZPpf (1-2b)

并且fspp =1

因此,结构可靠度的计算可以转换为结构失效概率的计算.可靠的结构设计指的是使失效概率Pf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但并不意味着结构绝对可靠.

结构的可靠度通常受荷载,材料性能,几何参数和计算公式精确性等因素的

影响.这些具有随机性的因素称为"基本变量".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可以归并

为上面所说的两个基本变量,即荷载效应S和结构抗力R,并设这二者都服从正态分布.这样Z=R-S也是正态随机变量.以μ代表平均值,以σ代表标准差,则

根据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性质可知

已知结构的失效概率表达为)0(<=ZPpf

由于标准差都取正值,上式可改写成)0(<=

Z因为是正态分布,由以上两式可见,β和pf(或ps)具有数值上的一一对应关系. 已知β后即可由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的表中查得pf.图1-16和表l-1都给出了β和pf之间的对应关系.图中Fz(Z)是Z的概

率密度函数,阴影面积的大小就是pf.由于β

越大pf就越小,也就是结构越可靠,所以称β

为可靠指标.确定β并不要求知道R和S的分

布.只要知道它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就可以

由式(1-6)算得β.

以上推算曾假定R和S都服从正态分布.

实际上结构的荷载效应多数不服从正态分布,

结构的抗力一般也不服从正态分布.然而对于非正态的随机变量可以作当量正态变换,找出它的当量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就可以按照正态随机变量一样对待.

下面论述如何确定式(1-6)中构件抗力的平均值μR和标准差σR.影响构件

抗力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构件材料性能的不定性,主要是指材质的变异性以及加工,受荷,环境

和尺寸等因素引起的材料性能变异性;

(2)构件几何参数的不定性,主要指制作尺寸偏差和安装误差等引起的构件

几何参数的变异性;

(3)构件计算模式的不定性,主要指抗力计算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和计算公式

不精确等引起的变异性.

以上三种不定性可以分别用下列随机变量来表达:

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构件中材料性能值

=MK

值构件的几何参数的标准

构件的几何参数

=AK

抗力值构件按规范公式的计算

构件的实际抗力值

=MK

这三个随机变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记为:

平均值KM ,KA ,KP ;标准差KMσ,KAσ,KPσ.

可得相应的变异系数

构件的抗力可以表达为KPAMRKKKR = (1-8)

式中RK——按标准的材料性能,几何参数和抗力计算公式求得的构件抗力值.

因此KKPKAKMRR = (1-9)

同时222

KPKAKMRδδδδ++= (1-10)

已知KM,KA和KP的各项统计参数后,利用以上两式就可以算得μR,δR和

σR=δR·μR.

由此可见,要确定构件抗力的统计参数,不仅要对材料性能做试验和统计分

析,还要对尺寸偏差进行量测和统计分析,并对各类构件的实际抗力做试验和统

计分析.表1-2给出了根据我国试验资料得出的Q235钢(原3号钢)压杆μR/RK

和δR.

施加在结构上的荷载不但具有随机性质,而且一般还和时间参数有关.因此,

要得出结构荷载效应的统计参数必须先确定一个设计基准期.《建筑结构可靠度

设计统一标准》(CB50068—2001)规定设计基准期为50年.风,雪荷载的观测

和分析是在50年内连续进行的.

为了在设计中对钢,木,钢筋混凝土等不同结构取得相同的可靠度,应该制

定出结构设计统一的可靠指标.规范或标准规定的β值可以称之为目标可靠指

标.目标可靠指标的取值从理论上说应根据各种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破坏性质及

失效后果,以优化方法确定.但是,实际上这些因素还难以找到合理的定量分析

方法.因此,目前各个国家在确定目标可靠指标时都采用"校准法",通过对原

有规范作反演算,找出隐含在现有工程结构中相应的可靠指标值,经过综合分析

后确定设计规范中相应的可靠指标值.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从整体上继承原有的可

靠度水准,是一种稳妥可行的办法.对钢结构各类主要构件校准的结果,β一般

在3.16—3.62之间.《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各类构件按承载能

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可靠指标见表1-3,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安全等级属于

二级.钢结构的强度破坏和大多数失稳破坏都具有延性破坏性质,所以钢结构构

件设计的目标可靠指标一般为3.2.但是也有少数情况,主要是某些壳体结构

和圆管压杆及一部分方管压杆失稳时具有脆性破坏特征.对这些构件,可靠指标

按表1-3应取3.7.疲劳破坏也具有脆性特征,但我国现行设计规范对疲劳计

算仍然采用容许应力法.钢结构连接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经常是强度破坏而不是

屈服,可靠指标应比构件为高,一般推荐用4.5.

1.4.4 设计表达式

为了应用简便并符合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规范把结构构件极限状态设计式

表达为如下的形式

式中SGK和SQX——按规范规定的标准值算得的永久荷载效应和可变荷载效应; γR——构件抗力分项系数;

γG和γQ——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和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设计工作寿命

并考虑工程经验确定.

三个分项系数显然都和既定的目标可靠指标β有关.由式(1-6)解出μR,然

后把等号改为大于或等于,则有

式中的κR=1/(1-βαRδR)和κS=1+βαSδS分别是对R和S的平均值而言的抗

力分项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在工程设计中经常以R和S的标准值RK和SK作为计算对象.

ηR和ηs为确定标准值时所采用的保证度系数.引用这两个系数后,R和S

的标准值分别定在概率分布的0.05下分位数和0.05上分位数,如图1-18(a), (b)所示.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对应于0.05分位数的η值是1.645.可

变荷载的标准值应以50年最大荷载概率分布为依据.建筑钢材屈服点的标准值

由钢材的国家标准规定,取为废品极限值.

这两个分项系数都和度量构件可靠度的可靠指标β有关,而可靠度又和所有

的基本变量有关.因此,γs取值的大小会影响γR值.不仅如此,当可变荷载QK

和永久荷载GK的比值变化时,分项系数的取值也随同改变.为了计算简便,《建

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分别取为定值, 即在一般情况下γG=1.2,γQ=1.4;在SQK和SGK异号的情况下则取γG =1.0,

γQ=1.4.这样,式(1-16)在引进结构重要性系数后就成为(1-11).

为了计算简便,γR显然也应对各类构件各自取定值,甚至对各类构件取统

一的定值.三个分项系数都取定值,按式(1-11)设计的构件实际具有的β值就不

可能和目标可靠指标完全相同.因此,在确定构件的γR值时应注意对目标可靠

指标的偏离最小.经过分析,对Q235钢做成的构件统一用γR=1.087比较适当.

统一在这一数值后的各类构件的β出现一定差别,但差别不大,而且和校准所得

的β值也比较接近,因此是可行的.对Q345,Q390和Q420钢构件则取为

γR=1.111.

施加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往往不止一种,这些荷载不可能同时达到各自的最

大值.因此,还要根据组合荷载效应的概率分布来确定荷载的组合系数,加到式(1—11)中去.除永久荷载和第一个可变荷载外,其他可变荷载的效应都应乘以

不大于1的组合值系数,即采取

RSSSQiKQi

n

i

ciKQQGKG≤++∑

=

)(

2

110γψγγγ (1-17)

式中R=RK/γR;

SQiK和SQ1K——第i个和第一个可变荷载的效应,设计时应把效应最大的可变荷载取为第一个;如果何者效应最大并不明确,则需把不同的

可变荷载作为第一个来进行比较,找出最不利组合;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建筑结构根据其破坏后果的严重性,亦即危

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和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分为

三个安全等级: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列为二级,取γ0=1;影剧

院,体育馆和高层建筑等宜按重要性为一级考虑,取γ0=1.1;

当今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2.从设计,施工,钢结构工业化生产看,越来越多的标志性钢结构建筑,已经足够证明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从设计到钢结构件的工业生产加工,专业钢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专业研究所,设计院,建筑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都在日臻成熟,专业性,技术性,规模化更加完善.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遍地开花,我国各地分别建起了钢结构的标志性建筑,如,世界第三高度421米的上海金茂大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高度279米的深圳赛格大厦,跨度1490米的润扬长江大桥,跨度550米的上海卢浦大桥,345米高的跨长江输电铁塔,以及首都国际机场,鸟巢国家体育中心,首钢钢结构厂房建筑等等许多彩钢结构体系的重要工程,标志着建筑钢结构正向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钢结构发展。 3.从钢结构应用范围看,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正从高层重型和空间大跨度工业和公共建筑钢结构向住在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层建筑的增多,我国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已被建设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其实,我国钢结构住宅很晚,只是改革开放后,从国外引进一些低层和多层钢结构住宅,才使我们有了学习与借鉴的机会。1986年意大利钢铁公司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合作介绍一种低层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Bsis,并在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院内建造一栋二层钢结构住宅样板房。1988年日本积水株会社赠送上海同济大学二栋钢结构住宅(二层),建在同济新村中。90年代个别国外公司推推广其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多层钢结构办公,住宅楼。大规模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钢结构住宅还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这说明了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势头良好。 4.钢结构作为绿色环保产品,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搞震性能好等优点。适合于活荷载点总荷载比例较小的结构,更适合与大跨度空间结构、高耸构筑物并适合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也符合环境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国策,其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为各方投资者所认同,客观上将促使设计者和开发商们选择钢结构。也正是钢结构建筑的这些优点和实用性,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并把钢结构住宅作为我国十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 5.钢结构的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发展钢结构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这存在的巨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及趋势,主要来源于: (1)我国自1996年开始钢产量超过一亿吨,居世界首位,1998年投产的轧制H型钢系列钢结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高效的焊接工艺和新的焊接、切割设备的应用以及焊接材料的开发应用,都为发展饮结构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1997年11月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建筑钢材、建筑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使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合理用钢”政策转变为“鼓励用钢”政策,将为促进钢结构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4)钢结构行业将出现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专业设计院,研究所,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大型钢结构制造厂,有几十有技术一流,设备先进的施工安装企业,上千家中小企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较规范的竞争市场。、 6 发展钢结构住宅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住宅产业化是我国住宅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钢结构住宅体系易于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与之相配套的墙体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它属绿色环保性建筑,可再生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钢结构体系住宅成套技术的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前途。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也必将不断的成熟,大量的适合钢结构住宅的新材料也将不断的涌现,同时,钢结构行业建筑规范、建筑的标准也将随之逐渐完善。相

钢结构特点及应用

钢结构得特点与应用 与其她材料得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下列特点: 一、钢结构得重量轻 钢材得容重虽然较大,但与其她建筑材料相比,它得强度却高得多,因而当承受得荷载与条件相同时,钢结构要比其她结构轻,便于运输与安装,并可跨越更大得跨度。 二、钢材得塑性与韧性好 塑性好,使钢结构一般不会因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韧性好,则使钢结构对动力荷载得适应性较强。钢材得这些性能对钢结构得安全可靠提供了充分得保证。 三、钢材更接近于匀质与各向同性体 钢材得内部组织比较均匀,非常接近于匀质与各向同性体,在一定得应力幅度内几乎就是完全弹性得。这些性能与力学计算中得假定比较符合,所以钢结构得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得受力情况。 四、钢结构制造简便,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施工安装周期短 钢结构由各种型材组成,制作简便。大量得钢结构都在专业化得金属结构制造厂中制造;精确度高。制成得构件运到现场拼装,采用螺栓连接,且结构较轻,故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此外,已建成得钢结构也易于拆卸、加固或改造。 五、钢结构得密封性好 钢结构得气密性与水密性较好,因此一些要求密闭得高压容器、大型油库、气柜、管道等板壳结构,大多采用钢结构。 六、钢结构得耐热性好,但防火性差 众所周知,钢材耐热而不耐高温。随着温度得升高,强度就降低。当周围存在着幅射热,温度在150以上时,就应采取遮挡措施。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结构温度达到500以上时,就可能全部瞬时崩溃。为了提高钢结构得耐火等级,通常都用混凝土或砖把它包裹起来。 七、钢材易于锈蚀,应采取防护措施 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就是处于有腐蚀介质得环境中容易锈蚀,必须刷涂料或镀锌,而且在使用期间还应定期维护。这就使钢结构经常性得维护费用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高。 另外,钢结构价格比较昂贵,钢材又就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必需得重要材料。从全局观点来瞧,建筑中钢结构得应用就受到一定得限制,并且设计时要尽量节约钢材。但若采用其她建筑材料不能满足要求或不经济时,则可考虑采用钢结构。 --------------------------------------------------------------------------------- 当前钢结构在我国得合理应用范围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跨度结构 用于大会堂、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飞机库、汽车库等。采用得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拱架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与预应力钢结构。 二、厂房结构 如冶金工厂得平炉车间、初轧车间、混铁炉车间等;重型机器厂得铸钢车间,水压机车间、锻压车间等;造船厂得船台车间;飞机制造厂得装配车间等。这些车间得主要承重骨架往往全部或部分采用钢结构。 三、高层建筑 用于旅馆、饭店、公寓、办公楼等高层楼房。 四、塔桅结构 用于电视塔、微波塔、高压输电线路塔,化工排气塔、大气监测塔、石油钻井塔,火箭发射塔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目前,钢结构建筑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厂房建设、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中。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研究、开发钢结构建筑,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笔者阐述了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总结了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一、钢结构建筑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钢结构建筑的概念。无论是哪一种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支撑整个建筑质量的称重骨架,这在建筑上也被称为建筑结构体系。所谓的钢结构建筑就是以钢材作为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以此结构而建成的建筑就是钢结构建筑。实际上这个概念是与木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建筑相对应的。 2.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我国的钢结构建筑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家的支持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钢构建筑开始大量应用于大型建筑体系中,如厂房、体育场馆等。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建筑开始实现国产化。我国的钢结构建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受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大多采用中外合作的模式,建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上海金茂大厦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建筑企业凭借多年的建设经验,开始自主研究、开发和建设钢结构建筑。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2)钢结构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

建筑物的质量及工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钢结构建筑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并以安全可靠、节约工期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建筑中,包括商业建筑、娱乐建筑、民用建筑和体育设施建筑等等。尤其是体育设施建筑,国内最近几年新建的体育场馆,无一例外地应用了钢结构建筑技术。另外,轻钢结构建筑的异军突起,扩大了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目前,一些小型建筑工程也开始应用钢结构建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钢结构建筑的应用前景 虽然钢结构建筑已经大量出现,但是总体来说,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挖掘,可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的建筑特点迎合了现代建筑的发展需要。钢结构建筑具有强度高、质量小的特点,能够建设一些跨度大、负荷大的结构建筑。这一点是一些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建设工期。由于现在地质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解决建筑抗震的问题是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钢结构建筑恰恰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是因为钢材在应力幅度内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不会因为突然增加的重量而断裂。在日本等一些地震多发国家,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首选结构,事实证明钢结构建筑也是地震中被破坏最小的建筑。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发展,目前钢结构建筑已能进行标准化生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较低,只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焊接和螺栓安装规范拼装即可,从而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2.国家大力支持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的大户,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解决建筑能耗和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国

钢结构楼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钢结构楼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钢结构楼梯所用的材料毋庸置疑就是钢结构,而钢结构楼梯是焊接支点少,承重高,造型多,技术含量高著称。 钢结构楼梯也同样是采用了钢结构的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便于安装和拆卸。造型美观,价格适宜,经济实用,具有防台风、抗地震、隔热、隔音、保温、防潮等特点。但钢结构存在防火和腐蚀问题。所以钢结构楼梯在制作安装时,是将表面进行喷塑、浸锌或烤漆等处理技术。 同时钢结构楼梯,不易受立柱,楼面等结构影响结实牢固。钢结构楼梯所采用的钢板均经过调试准确焊接而成,因此踏板装上以后前后左右均一致水平。而且所有材料配件均横平竖直。其钢结构楼梯的材料样式很多,包括方管,圆管,角铁,槽钢,工字钢等,因此最终钢结构楼梯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极具时代气息和时尚气息。 钢结构楼梯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四点:一是占地面积。二是造型优美。钢楼梯,有U字转角,有90度转直角形、有S形360度螺旋式、有180度螺旋形,造型多样、线条美观。三是实用性强。钢木结构采用铸钢管件,有无缝钢管、扁钢等多种钢材骨架。四是色彩亮。钢结构楼梯表面处理工艺多样,可以是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即喷塑),也可以全镀锌或全烤漆处理,外形美观,经久耐用。适用于室内或室外等大多数场合使用。能体现现代派的钢结构建筑艺术。 结合以上钢结构楼梯的特点,其应用范围也是十分的广泛。可广泛用于公路,街道栏杆,过街天桥,地铁的扶手和护拦、码头、车站、等户外设施;也可以餐厅、厂房、仓库、体育馆、大型市场、休闲度假产所等户内设施。 由于钢结构产品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以及产品自身的节能环保效果,所以发电厂、采矿业、石油化工、造船工业、污水处理、港口码头、市政工程、机械冶金、农牧园林、纺织化纤、食品加工、交通运输、化肥制药、精练油厂、建筑材料、油脂化工等相关行业也被广泛的涉猎。 总之,包括钢结构楼梯在内的相关钢结构建筑,被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在建筑领域里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

钢结构的优点与缺1

钢结构的优点与缺点 和其它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一、钢结构重量轻 钢结构的容重虽然较大,单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它的强度却高很多,因而当承受的荷载和条件相同时,钢结构要比其它结构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并可跨越更大的跨度。 二、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 塑性好,使钢结构一般不会因为偶然超载或局部超载而突然断裂破坏。韧性好,则使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较强。钢材的这些性能对钢结构的安全可靠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三、钢材更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 钢材的内部组织比较均匀,非常接近匀质和各向同性体,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这些性能和力学计算中的假定比较符合,所以钢结构的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的受力情况。 四、钢结构制造简便,易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施工安装周期短 钢结构由各种型材组成,制作简便。大量的钢结构都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制造厂中制造;精确度高。制成的构件运到现场拼装,采用螺栓连接,且结构轻,故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此外,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易于拆卸、加固或改造。 五、钢结构的密封性好 钢结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较好。 六、钢结构的耐热性好,但防火性能差 钢材耐热而不耐高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就降低。当周围存在着辐射热,温度在150度以上时,就应采取遮挡措施。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结构温度达到500度以上时,就可能全部瞬时崩溃。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火等级,通常都用混凝土或砖把它包裹起来。 七、钢材易于锈蚀,应采取防护措施 钢材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处于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必须刷涂料或镀锌,而且在使用期间还应定期维护 ********************还有你可以参考大空间结构的有点的论文************ 一、概述 在这实际的三维世界里,任何结构物本质上都是空间性质的,只不过出于简化设计和建造的目的,人们在许多场合把它们分解成一片片平面结构来进行构造和计算。与此同时,无法进行简单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空间体系也始终没有停止其自身的发展,而且日益显示出一般平面结构无法比拟的丰富多彩和创造潜力,体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空间结构的卓越工作性能不仅仅表现在三维受力,而且还由于它们通过合理的曲面形体来有效抵抗外荷载的作用。当跨度增大时,空间结构就愈能显示出它们优异的技术经济性能。事实上,当跨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一般平面结构往往已难于成为合理的选择。从国内外工程实践来看,大跨度建筑多数采用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体系。

(完整版)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从铁被人们发现开始,铁就与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人类建筑史上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规模的运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还是从近200年开始的。 我国古代有许多运用铁构件建造的建筑,如公元694年在洛阳建成的“天枢”和公元1061年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建成的13层铁塔等。欧美等国在1840年之前多采用铸铁建造拱桥。在1840年后,随着铆钉连接和锻铁技术的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1846年到1850年英国人在威尔士修建的布里塔尼亚桥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该桥共有4跨,每跨均为箱型梁式结构,由锻铁型板和角铁经铆钉连接而成。直到1870年成功轧制出工字钢后,形成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钢材的能力,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才逐渐在建筑领域代替锻铁材料。20世纪初焊接技术和高强度螺栓的接连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除了欧洲和北美外,钢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也获得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的结构体系。 中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由于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直到19 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掌握了各种复杂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全国各地已经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I 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跨度钢结构民用建筑及铁路桥梁等,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北京和1海等地的体育馆的钢网架,陕西秦始皇兵马佣陈列馆的三铰钢拱架和北京的鸟巢等。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 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在这些轻质楼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 公斤的荷载。的楼面结构体系重量仅为国内传统的混凝土楼板体系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其楼面的结构高度将比普通混凝土板高100~120 毫米。 钢结构建筑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达程度。进入2000 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显著增长,因力明显增强,钢产量成为世界大因,在建筑中提出了要“积极、合理地用钢”,从此甩掉了“限制用钢”的束缚,

钢结构应用与前景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因此在高层建筑、大型工厂、大跨度空间结构、交通能源工程、住宅建筑中更能发挥钢结构的自身优势,四川汶川震后调查又一次说明了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钢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应用扩大、用量增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钢结构设计人员,设计软件和科研成果不断开发,修订了钢结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技术规程、设计图集90多本,出版了大量钢结构专业教材,论文著作和应用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已经启动,钢材单设一章,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基本完成。 一大批有实力的钢结构安装企业承担了国内重点大型钢结构工程安装,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其施工安装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钢结构配套产品齐全。 2007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成立。2008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成立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根据协会这几年陆续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近几年钢结构消耗钢材的总量,2000年为850万吨,今年应该在2300万吨左右,到2010年达到2600万吨,占钢材产量从现在的4.28%,发展到2010年达到5.5%。这充分说明我们钢结构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的情况基本上还比较正常。 国内钢结构加工企业现状: (1)按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制造企业资源评定标准,共有特级39家,一级60家,二级5家,共104家。 (2)按产品分为:生产重、大型的构件企业(几十家企业)和生产轻钢、网架、彩板企业(大部分企业)。 (3)按企业地域分:在上海地区、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相对集中。 (4)按行业产品分:建筑钢结构约600多万吨,冶金、电力、交通等其他行业约900多万吨,约占全国的60%,其中冶金系统有250万吨加工量。 (5)按产品所用钢材品种比例分:中厚板(包括特厚板)约占60%以上,热扎H型钢占15%左右,管材占9%左右,其他占10%左右。 国内钢结构发展前景 1、能源建设还会加快,火力电厂的主厂房和锅炉钢架用钢量会增加(包括核电厂用钢、风力发电用钢等)。 2、交通工程中的桥梁会有所增加,铁路桥梁采用钢结构,近几年来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已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从铁被人们发现开始,铁就与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人类建筑史上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规模的运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还是从近200年开始的。 我国古代有许多运用铁构件建造的建筑,如公元694年在洛阳建成的“天枢”和公元1061年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建成的13层铁塔等。欧美等国在1840年之前多采用铸铁建造拱桥。在1840年后,随着铆钉连接和锻铁技术的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1846年到1850年英国人在威尔士修建的布里塔尼亚桥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该桥共有4跨,每跨均为箱型梁式结构,由锻铁型板和角铁经铆钉连接而成。直到1870年成功轧制出工字钢后,形成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钢材的能力,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才逐渐在建筑领域代替锻铁材料。20世纪初焊接技术和高强度螺栓的接连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除了欧洲和北美外,钢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也获得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的结构体系。 中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由于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直到19 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掌握了各种复杂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全国各地已经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I 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跨度钢结构民用建筑及铁路桥梁等,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北京和1海等地的体育馆的钢网架,陕西秦始皇兵马佣陈列馆的三铰钢拱架和北京的鸟巢等。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 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在这些轻质楼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 公斤的荷载。的楼面结构体系重量仅为国内传统的混凝土楼板体系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其楼面的结构高度将比普通混凝土板高100~120 毫米。 钢结构建筑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达程度。进入2000 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显著增长,因力明显增强,钢产量成为世

钢结构特点和应用

设计先进:采用最先进的设计方法,充分发挥钢材力学特性和钢构架的潜力,从而节省大量钢材。 结构新颖:结构简洁、轻巧,扩大了建筑物内部空间,彩钢夹芯板或双层彩板加保温棉等新型墙体屋面材料围护,更显示建筑的时代感。 安装快捷:构件标准,制作精良,施工安装简便、快捷、安全。 用途广泛:被广泛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尤其使用大跨度、大空间的大型厂房、仓库、体育馆。 第1章概述 1.1 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1.1.1 钢结构的特点 钢结构是用钢板,热轧型钢或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的.和其他材 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有如下一些特点: (1)材料的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钢材和其他建筑材料诸如混凝土,砖石和 木材相比,强度要高得多.因此,特别适用于 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钢材还具有 塑性和韧性好的特点.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 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断裂;韧性好,结构对 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 还使钢结构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另一方面, 由于钢材的强度高,做成的构件截面小而壁 薄,受压时需要满足稳定的要求,强度有时不 能充分发挥.图1-1给出同样断面的拉杆和压 杆受力性能的比较:拉杆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 压杆.这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远远高于抗拉强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2)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而且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 是完全弹性的.因此,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钢 材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质量可以严格控制,材质波动的范围小. (3)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 钢结构所用的材料单纯而且是成材,加工比较简便,并能使用机械操作.因 此,大量的钢结构一般在专业化的金属结构厂做成构件,精确度较高.构件在工 地拼装,可以采用安装简便的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有时还可以在地面拼装和 焊接成较大的单元再行吊装,以缩短施工周期.小量的钢结构和轻钢屋架,也可 以在现场就地制造,随即用简便机具吊装.此外,对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比较容易 进行改建和加固,用螺栓连接的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迁. (4)钢结构的质量轻. 钢材的密度虽比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大,但钢结构却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轻,原 因是钢材的强度与密度之比要比混凝土大得多.以同样的跨度承受同样荷载,钢 屋架的质量最多不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至1/4,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甚至接

简述钢结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1661714.html, 简述钢结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付佳乐洪翔宇但唐坤黄武福 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10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宝贵,建筑结构向 高层以及超高层发展。钢结构则以其诸多优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了突出地位。以后随着钢材强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钢结构在未来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宽广。 关键词:钢结构;特点;前景 1引言 钢结构是采用钢板、型钢通过型钢连接而成的结构,其延塑性好,强度也比较高,抗震性能良好。另外,钢结构主要以钢材为材料,而钢材具有可回收性,因此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符合我国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钢结构的产生为行业发展引进了新的思路,有望成为未来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2钢结构的优缺点 2.1钢结构的优点 2.1.1钢结构的强度高,塑性以及韧性好。与混凝土结构以及砖石结构相比,由于其所用 钢构件均可由厂家预制,有效的保证了各构件的质量,因此钢结构的强度较高,也更加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在钢结构设计时,取钢材的屈服状态为极限状态,因此实际上钢材还有较高的强度储备,其安全性更好。钢材优秀的韧性性能也使得钢结构在承受动力荷载时可以产生较为充足的变形以消耗冲击荷载所产生的能量,因此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明显由于混凝土结构和砖石结构等。 2.1.2钢结构密闭性好、造型美观,适合工业化生产。焊接是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随 着焊接技术的发展,焊缝处理越来越好,可以做到钢结构件的完全密闭,因此对于密闭要求较高的结构来说,钢结构应是其优先选择的结构形式。由于钢材的塑形,在制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制造出各种体型的钢构件,设计时可以较容易的丰富建筑立面,达到建筑物设计美观的要求。钢结构所用构件均为工厂预制然后现场装配的,因此钢结构产业工业化程度更高,施工进度更快,更加适合现在快速施工的建设客观要求。 2.1.3钢结构自重轻,材料可回收性好。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钢材密度相对较大,但是 由于其强度要远高于混凝土、砖石材料,所以,钢结构的自重要小。同等高度的建筑物,钢结构的自重约为混凝土高度的1/2—3/5,且钢结构的截面要小,可以节省建筑空间。另外,由于钢结构主要原料为钢材,钢材的可降解性好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因此钢结构对于材料的利用率更高,效果更好,更环保。

钢结构八大特点

钢结构八大特点,值得收藏 目录 一、钢结构的特点 (1) 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 (1)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 (2)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 (2) 五、钢结构的目标与措施 (5) 六、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5) 七、焊接连接 (7) 八、螺栓连接 (9) 正文 一、钢结构的特点 1钢结构自重较轻 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钢结构易腐蚀 8钢结构耐火性差 二、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 1碳素结构钢:Q195、Q215、Q235等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

4专门用途钢 三、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 钢结构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提出的四种钢材型号是“宜”使用的型号,是在条件许可时的首先选择,并不禁止其它型号的使用,只要使用的钢材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 四、主要钢结构技术内容 1.高层钢结构技术 根据建筑高度和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框架、框架支撑、筒体和巨型框架结构,其构件可采用钢、劲性钢筋混凝土或钢管混凝土。钢构件质轻延性好,可采用焊接型钢或轧制型钢,适用于超高建层建筑;劲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刚度大,防火性能好,适用于中高层建筑或底部结构;钢管混凝土施工简便,仅用于柱结构。 2.空间钢结构技术

空间钢结构自重轻、刚度大、造型美观,施工速度快。以钢管为杆件的球节点平板网架、多层变截面网架及网壳等是我国空间钢结构用量最大的结构型式。具有空间刚度大,用钢量低的优点,在设计、施工和检验规程,并可提供完备的CAD。除网架结构外,空间结构尚有大跨悬索结构、索膜结构等。 3.轻钢结构技术 伴随着轻型彩色钢板制成墙体和屋面围护结构组成的新结构形式。由5mm以上钢板焊接或轧制的大断面薄壁H 型钢墙梁和屋面檩条,圆钢制成柔性支持系统和高强螺栓连接构成的轻钢结构体系,柱距可从6m到9m,跨度可达30m或更大,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可设轻型吊四。用钢量20~30kg/m2。现已有标准化的设计程序和专业化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好,安装速度快,重量轻,投资少,施工不受季节限制,适用于各种轻型工业厂房。 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以型钢或钢管理与混凝土构件组成的梁、柱承重结构为钢混组合结构,近年来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组合结构兼有钢与混凝土两者的优点,整体强度大、刚性好、抗震性能良好,当采用外包混凝土构造时,更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腐蚀性能。组合结构构件一般可降低用钢量15~20%。组合楼盖及钢管混凝土构件,还具有少支模或不支模、施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09年5月14日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条件 (一)我国建筑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43500亿增加至109870亿,年均增长26%;同期,建筑业总产值由18527亿元增加到40975亿元,年均增长22%,建筑业增加值由7005亿元增加到11653亿元,年均增长13。6%。2004~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5%~7%,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建筑钢材数量、品种、质量已基本满足钢结构行业发展的需要 2005年钢材产量达到3。71亿吨,2006年钢材产量己达到4。18亿吨,预计2007年粗钢产量达4。9亿吨左右,人均消费300公斤左右。马钢、莱钢生产的热轧H型钢从零开始到2006年底产量达到500多万吨。2006年彩涂板产量212万吨,实际己达500万吨。其他钢结构用的型钢、钢管、高频焊接H型钢、冷弯型钢及镀层钢板等都有明显增长。 (三)钢结构企业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最近各地成立了一些钢结构设计研究所,专门从事钢结构的结构设计、详图设计和咨询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钢结构设计机构,设计软件和科研成果不断开发,修订了钢结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写技术规程、设计图集等90多本,出版了大量钢结构专业教材、论文著作和应用手册。 30多家特级钢结构制造企业(年产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称为特级企业)走在行业前头,有的年产量己超过20万吨,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千家中小企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钢结构加工行业百舸争流的大好形势。 30多家有实力的钢结构安装企业承担了国内重点大型钢结构工程的安装。新技术、新工法、新设备层出不穷,其施工安装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钢结构配套产品齐全(包括高强螺栓、栓钉、各类焊接材料、各种连接件及保温隔热材料),加工设备制造厂发展迅速,满足了钢结构行业的需求。(四)我国钢结构总量及预测 我过钢结构总量及预测(见表1略)具有以下特点: 1。上海、浙江、江苏地区钢结构加工量约为35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钢结构加

(完整版)钢结构试题

一、钢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一、单选题 1、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 C )。A )完全相同 B )完全不同 C )比较符合 D )相差较大 2、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 B )。 A )各向异性体 B )匀质同性体 C )完全弹性体 D )完全塑性体 3、钢结构在大跨度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 C )。 A )结构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接近 B )钢材为各向同性体 C )钢材质量密度与屈服点比值较小 D )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 4、关于钢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筑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 B )钢材的耐腐蚀性很差 C )钢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防火性 D )钢结构更适合于建造高层和大跨结构 二、多选题 1、钢结构具有( )优点。B ,C ,E A )不会发生脆性破坏 B )结构自重轻 C )抗震性能好 D )耐久性好 E )具有可焊性 2、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是由于钢材( )。A ,C A )强度高 B )重力密度小 C )韧性好 D )为理想的弹塑性体 E )具有可焊性 3、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可以( )。A ,B ,D ,E A )减轻结构自重 B )减小地震作用 C )减小风载作用 D )减小地基荷重 E )增大房屋使用面积 4、( )不利于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B ,D A )钢材重力密度大 B )耐火性差 C )需要焊接或螺栓连接 D )维护成本高 E )工厂化制作 5、钢结构适用于( )。A ,B ,D A )重型工业厂房 B )电视塔 C )烟囱 D )体育馆屋盖 E )处于腐蚀性环境的建筑物 6、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A ,B ,D A )自重轻 B )塑性好 C )稳定性好 D )施工周期短 E )刚度大 三、是非题 1、钢材与砼相比重力密度小。(× ) 2、钢结构自重轻,因而地震荷载小。(√ ) 3、高耸结构采用钢结构可减小 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 4、钢结构在大跨度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结构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接近。(× ) 5、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是由于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 × ) 6、钢结构同样适用于住宅建筑。( √ ) 四、问答题 @当温度达到600℃时,强度几乎降为零,完全失去了承载力,这说明钢材的_____________性能差 1、试述钢结构的特点。 答、①钢材强度高,其强度与密度之比较砼等其它材料大得多,因此,钢结构自重轻且承载能力高;②钢材塑性好,所以钢结构 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断裂;③钢材韧性好,故钢结构对动力荷载的适应性强,有优越的抗震性能;④钢材内部组织比 较均匀,与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因此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构比较符合;⑤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方便,缩短了施工周期,因此工业化程度高;⑥钢材组织紧密,且具有可焊性,所以结构密闭性好;⑦钢结构耐热不耐火;⑧结构稳定 问题突出;⑨钢结构耐腐性能。 二、钢结构材料 一、单选题 1、钢材中( D )元素会使钢材产生冷脆。 A )硅 B )锰 C )硫 D )磷 2、当温度低于常温时,随着温度降低钢材( D )。 A )强度提高韧性增大 B )强度降低韧性减小 C )强度降低韧性增大 D )强度提高韧性减小 3、在钢中适当增加( B )元素,可提高钢材的强度和抗锈蚀能力。 A )碳 B )合金元素 C )磷 D )硫 4、钢材抗拉强度与屈服点之比(y u f f )表示钢材的( B )指标。 A )承载能力 B )强度储备 C )塑性变形能力 D )弹性变形能力 5、钢结构静力设计时,是以钢材的( C )作为设计依据。 A )抗拉强度 B )疲劳强度 C )屈服点 D )比例极限 6、钢材是比较理想的( C )材料。 A )弹性 B )塑性 C )弹塑性 D )各向异性 7、钢材的冲击韧性是( C )。 A )弹性性能的表现 B )塑性性能的表现 C )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 D )承受弯曲变形能力的表现 8、钢材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当三个主应力为( A )时,易产生脆性破坏。 A )同号且绝对值相近 B )异号且绝对值相近 C )同号且绝对值相差较大 D )异号且绝对值相差很大 9、在钢材所含化学成份中,( B )组元素为有害杂质,需严格控制其含量。 A )碳、磷、硅 B )硫、氧、氮 C )硫、磷、锰 D )碳、硫、氧 10、金属锰可提高钢材的强度,对钢材的塑性(C ),是一种有益的成分。A )提高不多 B )提高较多 C )降低不多 D )降低很多 11、钢材在多向应力作用下,进入塑性的条件为(D )大于等于 y f 。 A )设计应力 B )计算应力 C )容许应力 D )折算应力 12、钢材在复杂应力作用下,当(C )达到y f 时开始进入塑性。 A )最大主应力 B )每个主应力 C )折算应力 D )最小主应力 13、应力集中越严重,则钢材( C )。 A )变形越大 B )强度越低 C )脆性越大 D )刚度越大 14、一般情况下,应力集中对钢材( B )无影响。 A )刚度 B )静力强度 C )疲劳强度 D )低温冷脆 15、广东地区某工厂一起重量为50吨的中级工作制的钢吊车梁,宜用( C )钢。 A )Q235-A B )Q235-B ·F C )Q235-C D )Q235-D

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钢结构的应用与发展 1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钢结构就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机场、桥梁和大型公共设施等大都采用了钢结构。据相关资料介绍,美国大约有70%的非民居和两层以下的建筑均采用刚架体系。钢结构的广泛应用,加大了建筑业对钢材的需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钢结构用钢量已占到钢材产量的30%以上,钢结构建筑面积占到了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 我国的钢结构起步较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十余年来,钢结构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如鞍钢、宝钢等。制作钢结构所用的中厚板、型钢、钢管以及涂镀层钢板等产品的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耐火钢、超薄热轧H型钢等一批新型钢材相继研制成功,开始应用于各类工程中。比较重要的工程有:浦东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上海金茂大厦、深圳赛格大厦、大连世贸中心、芜湖长江大桥、上海卢浦大桥、上海宝钢大型轧钢厂房、江南造船厂仓库、长江输电铁塔、青岛颐中体育场、义乌市体育场、长沙长途汽车站等,这些建筑成为了我国科技进步的某种象征,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钢结构正逐步应用于民用住宅中,并开始有所发展。与钢结构的发展相对应,我国成立了许多专业性的钢结构设计院和研究所,研究开发出了许多钢结构设计软件和新技术,并设计出了许多优秀的钢结构建筑。从计算机设计、制图、数控以及自动化加工制造到科学管理方面都有了一套独特的方

法。其产品的范围也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机械装备、非标准构件和成套设施延伸到商品房屋、集装箱产品和港口设施等直接到用户的终端产品。 2 钢结构的优点 与传统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等相比,钢结构具有许多优点。 2. 1 施工周期短 钢结构建筑的所有构件均可以在现场制作安装,对规模较小的工业厂房而言,采用钢结构,其施工周期仅需45 d至2个月;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则需要8个月至12个月。 2. 2 抗震性能好 由于钢结构属于柔性结构且自重较轻,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地震造成的影响,极有利于抗震。 2. 3 易于拆卸搬迁 整个建筑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拆迁,且大部分构件还可以重新利用,而这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2. 4 有利于环保 与目前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干式施工、节约用水、施工占地少、产生的噪声小、粉尘少。 (2)可大量减少混凝土和砖瓦的使用。 (3)钢结构建筑达到使用寿命时,拆除结构所产生的固体垃圾较少,

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1.钢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优点:(1)强度高,重量轻(2)材性好,可靠性高(3)工 业化程度高,工期短(4)密封性好(5)抗震性能好(6)耐热性较好。缺点:(1)钢材价格相对较高(2)耐锈蚀性差(3)耐火性差。应用范围:厂房结构,大跨度建筑钢结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塔桅等高耸结构,桥梁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可移动式钢结构,容器与储罐结构,其它结构(平台、雕塑、船舶)。 2.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好,冲击韧性好,冷加工性能好,可焊性好, 耐久性好。 3.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化学成分、钢材生产过程、时效、冷作硬化、温度、应力集 中。 4.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结构的整体失稳、结构和构件的局部失稳、结构的塑性破坏、 结构的脆性断裂、结构的疲劳破坏、结构的损伤累积破坏。 5.影响临界弯矩的主要因素:(1)截面的侧向抗弯刚度EIy、抗扭刚度GIt和抗翘曲刚度 EIw愈大,则临界弯矩愈大(2)构件的跨度l(侧向支承点的间距)愈小,则临界弯矩愈大(3)By值愈大则临界弯矩愈大(4)构件受纯弯曲时,弯矩图为矩形,梁中所有截面的弯矩都相等,此时β1值最小(β1=1),在其它荷载作用下β1值均大于1(5)横向荷载在截面上的作用位置对临界弯矩有影响,a值愈大则临界弯矩愈大。因此,对于工字形截面,当横向荷载作用在上翼缘时,a值为负,易失稳;当荷载作用在下翼缘时,a值为正,不易失稳(6)支承对位移的约束程度愈大,则临界弯矩愈大。 6.焊接连接的优点:(1)不需要在钢材上打孔钻眼,既省工省时,又不使材料的截面积受 到减损,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2)任何形状的构件都可直接连接,一般不需要辅助零件,使连接构造简单,传力路线短,适应面广(3)焊接连接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都较好,结构刚性也较大,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存在的问题:(1)由于高温作用在焊缝附近形成热影响区,钢材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发生变化,材质变脆(2)焊接的残余应力会使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和降低压杆稳定的临界荷载,同时残余变形还会使构件尺寸和形状发生变化(3)焊接结构具有连续性,局部裂缝一经发生便容易扩展到整体。 7.剪力螺栓的破坏形式:螺杆剪切破坏,钢板孔壁挤压破坏,构件本身还有可能由于截面 开孔削弱过多而破坏,由于钢板端部的螺孔端距太小而被剪坏,由于钢板太厚,螺杆直径太小,发生螺杆弯曲破坏。 8.防止损伤累积破坏的措施:(1)对钢材和焊缝进行无损检测,防止在钢材和焊缝中存在 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分层、夹渣、气孔和裂缝等(2)妥善设计节点构造细节,防止在钢材中出现三向受拉的应力状态和三向受拉的焊缝,减小三向受拉应力使钢材性能变脆的危险性(3)构件和节点构造要尽量减少应力集中,因为应力集中不仅会产生高额应力,而且总会形成三向拉应力(4)结构和构件处于低温工作环境时,应选择韧性好的钢材,如限制硫、磷等含量,采用镇静钢或特殊镇静钢等,防止钢材在低温时变脆(5)对构造和加工工艺要特别注意防止形成所谓“人工裂缝”。

我国钢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钢结构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文关键词】钢结构建筑;现状;发展前景;推广应用 【论文摘要】钢结构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因其材料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建筑功能分区的可变性强、房屋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越、生产自动化施工装配化程度高和造价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钢结构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包括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等。不过,钢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动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钢结构在我国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钢结构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钢结构建筑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盛时期(50年代~60年代初),二是低潮时期(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三是发展时期(80年代至今)。50年代以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为契机,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就。60 年代国家提出在建筑业节约钢材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误区,限制了钢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与发展。80年代沿海地区引进轻钢建筑,国内各种钢结构的厂房、奥运会的一大批钢结构体育馆的建设,以及多栋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建成是中国钢结构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但我国每年的建筑用钢量仅1%被用于预制钢结构,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用量比较,差距巨大。可喜的是,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兴旺景象。主要表现在: 1.1 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中外合作到国产化的起步 我国著名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多是中外合作的产物,如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地王大厦、北京京广中心等。中外合作设计对于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及锻炼培养人才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1998年建成的大连远洋大厦(高201m,51层)标志着高层钢结构建筑国产化的起步,1999年建成的深圳赛格广场(291.6m,72 层)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 1.2 轻钢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与国外公司的大批涌入 近年来、轻钢建筑以其商品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应用面广、造价低等优势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国每年约有200万平方米轻钢建筑竣工。在此背景下,国外轻钢结构生产厂商也纷纷在我国设分公司、制造厂,获得了很大的销售量。 1.3 空间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量大跨度的建设项目陆续兴建。如天津体育中心(直径108m,1994年)、上海8万人体育场看台顶盖(1998年)、沈阳博展中心室内足球场(144 × 204m,2000年)等。 2、大力推广钢结构技术、广泛开展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紧迫性 2.1 环境问题逼迫、促发的紧迫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建筑界责无旁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体建筑与混凝土建筑大国。每年生产7000亿块砖(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5亿吨水泥(占世界总产量1/3强),生产砖的代价是每年毁农田约15万亩,消耗标准煤约7000万吨,生产水泥的代价是每年排放温室气体CO2约3亿吨(生产1吨水泥熟料,排施1吨CO2),破坏的矿山与排放的废水则难以统计。如此触目的数字,不能不让人反思。因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合理地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钢结构的发展带来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首先,钢材是一种高强、高效能的材料,具很高的再循环价值,边角料也有价值。其次,钢结构抗震性能好,使用灵活,施工时既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钢模板和水,也不会产生强的噪音与空气污染。再次,钢结构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