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灭菌柜验证答疑

合集下载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1. 引言干热灭菌柜是一种常用的灭菌设备,主要用于灭菌各种耐干热的设备、器械以及一些玻璃制品等。

为了确保干热灭菌柜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灭菌的要求,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档提供了一套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旨在帮助用户正确验证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2. 验证目的干热灭菌柜验证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灭菌柜的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通过验证,可以确保干热灭菌柜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可靠地灭菌,并保证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

3. 验证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干热灭菌柜验证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验证仪器、器械和相关文档等。

3.1.1. 验证仪器准备•干热灭菌柜:确保干热灭菌柜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温度计:准备一支可靠的温度计,用于测量干热灭菌柜内的温度。

•记录表:准备一份验证记录表,用于记录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3.1.2. 验证器械准备•生物指示物:选择适用于干热灭菌柜的生物指示物,并根据生物指示物的说明进行培养准备。

•包装材料:准备多种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以评估不同材质的耐干热性能。

3.1.3. 相关文档准备•干热灭菌柜操作手册:准备干热灭菌柜的操作手册,用于参考验证过程中的操作步骤。

•标准和要求:准备干热灭菌柜验证所需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文件,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2. 验证过程干热灭菌柜的验证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温度均匀性测试:在干热灭菌柜内的不同位置设置温度计,并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以评估温度均匀性。

2.生物指示物测试:在干热灭菌柜内放置经过培养的生物指示物,并按照验证要求进行灭菌。

待灭菌完成后,将生物指示物送回实验室进行培养,观察生物指示物的生长情况,以评估灭菌效果。

3.包装材料测试:将不同材质的包装材料放置在干热灭菌柜内进行灭菌,并进行相关测试,如包装完整性测试、包装材料耐干热性能测试等。

3.3. 验证结果评估在完成验证过程后,根据验证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干热灭菌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消毒和灭菌,可以有效地杀死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干热灭菌柜在医疗卫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也变得极其重要。

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虑和计划,以确保消毒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验证对象首先,需要确定需要验证的干热灭菌柜的型号和制造商。

验证干热灭菌柜时通常选择一个标准设备或生产设备进行测试,这有助于消除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出准确的数据。

2. 确定检测参数验证干热灭菌柜时,需要确定检测参数,以测试干热灭菌柜的灭菌效果。

这些参数通常包括温度、时间和湿度等。

这些参数会影响灭菌效果,并有可能因干热灭菌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 确定测试方法需要确定测试方法和程序,以确认验证方案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方法应与所要验证的干热灭菌柜的用途和环境相适应,并应根据相关标准或指南进行设计。

4. 编写验证方案报告在完成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后,需要编写一份验证方案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验证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结论等。

编写这份报告可以帮助记录和呈现验证数据,并提供对测试结果的详细解释。

为了保证验证干热灭菌柜的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下面提供一些具体的步骤:1. 设计验证方案在设计验证方案之前,需了解干热灭菌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以便精确定义要验证的参数和测试方法。

需要考虑验证设备的灭菌目标和目的,以及设备制造商和运营人员提供的相关信息。

2. 选择验证对象根据设计的验证方案,选择合适的干热灭菌柜进行测试。

选择合适的设备应考虑验证参数、验证方法、测试设备和验证场地等。

3. 展开测试在测试期间,需要严格按照验证方案进行操作。

测试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测试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灭菌时间和结果等。

测试数据应提供详细的时间和说明,以便进行评估。

4. 评估结果经过测试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验证专题二-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的验证策略

验证专题二-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的验证策略
2 / 28
验证专题-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的验证策略(包含培养箱、隧道 烘箱、稳定性试验箱、干燥烘箱)
验所用的细菌内毒素一般为大肠埃希菌内毒素(Escherichia coliendoxin)。 10.4 生物指示剂 D 值:微生物的耐热参数,系指一定温度下,将微生物杀灭 90%所需的时间,以分钟表 示。 生物指示剂中包含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多种孢子, 可制成多种形式。 通常是将一定数量的 孢子附着在惰性的载体上,如滤纸条、玻片、不锈钢、塑料制品等;孢子悬浮液也可密封 于安瓿中;有的生物指示剂还配有培养基系统。 常用生物指示剂: ( 1 )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如 NCTC 10 007、NCIMB 8157、ATCC 7953) 。D 值为 1.5 〜3.0min,每片(或每瓶)活孢子数 5×10 〜5×10 个 ,在 121°C、19min 下应被完全杀 灭。此外,还可使用生孢梭菌孢子(Spores of Clostridium sporogenes, 如 NCTC NCIMB 8053、ATCC 7955),D 值为 0.4〜0.8min。 ( 2 ) 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最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 5 illus subtilis,如 NCIMB 8058、ATCC 9372)。D 值大于 1.5 min ,每片活孢子数 5×10 〜5×10 个。去热原验证时使用大肠埃希菌内毒素(Escherichia coliendoxin ),加量不 小于 1000 细菌内毒素单位 。 11、 USP <1211>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2003 版也提到)-针对干热灭菌,主要就是指隧 道烘箱 对于运行温度高于 250℃的干热灭菌、除热原系统,其灭菌腔室内空载热分布的可接受的合 格范围为±15℃。此试验应连续进行 3 次,以证明热分布的重现性,试验所采用的热电偶分 布及全部试验数据的原始记录均应归档,必要时应附在验证报告中。 注:①即所有温度均在平均值的±15℃内,且都不低于 300℃。 或者可以理解为灭菌段内所有点的温度数值均在设定温度±15℃内为合格。 如我们的隧道烘 箱,由于需要去除热原,所以采用的温度常常高于或等于 300℃。因此,我们可以设置温度 为 320℃,标准即为 305℃~335℃,实际验证中我们可以将范围在基础上再控制严格一点。 个人建议方法使用①。 ②可以定义为是温度均匀度和温度波动度都满足要求。 温度均匀度和温度波动度的定义出自:JJF 1101-2003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主要是应用于常温常压设备,如培养箱、稳定性试验箱等。 温度均匀度:在稳定状态下,在 30min 内(每 2min 测试一次)每次测试中实测最高温度与 最低温度之差的算术平均值。 温度波动度: 在稳定状态下, 工作空间中心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量, 即中心点在 30min 内 (每 2min 测试一次)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一半。 个人认为温度均匀度可以算灭菌段内(比如 121℃30min,就是指 30min)所有时间点所有温 度数值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之差, 这其实是严于上面算算术平均值的要求的。 温度波动度不 光应用于工作中心几何点,也可以用于所有其他点的温度波动。均匀度考察的是所有点,波 动度考察的是单点在一段周期内的波动。个人建议方法使用①即可。 12、 JB/T 20119-2009 热风循环灭菌柜(适用于物品灭菌去热源的热风循环灭菌柜) 12.1 灭菌柜内腔的层流空气洁净度因为 100 级。

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

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一、引言干热灭菌器是一种常用的灭菌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实验室和制药工厂等场所。

为了确保干热灭菌器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以达到灭菌的目的,需要进行验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干热灭菌器验证方案,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灭菌标准和要求。

二、验证目的本次干热灭菌器的验证旨在确认设备的灭菌性能和工作稳定性,以验证设备是否能够有效地消除细菌和病毒,确保灭菌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验证方法1.设备选型: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干热灭菌器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灭菌性能符合要求。

2.安装和校验:按照设备的安装和操作指南进行安装,并进行校验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温度均匀性验证:使用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干热灭菌器中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温度监测,验证设备的温度分布均匀性。

4.灭菌周期验证:使用含有菌液的验证器械,按照设备的工作程序进行灭菌操作,并对验证器械进行培养实验,验证灭菌效果。

5.无菌包验证:使用含有无菌指示剂的无菌包,在灭菌操作完成后进行验证,确认指示剂颜色变化符合要求,以确认灭菌过程的有效性。

6.运行稳定性验证: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连续进行多次灭菌操作,监测并记录温度、压力等参数,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

四、验证依据1.国家相关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GB26373-2010《医疗器械干热灭菌器》中的相关要求进行验证。

2.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参考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以指导验证工作的进行。

五、验证记录在验证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以下信息:1.设备信息:记录干热灭菌器的型号、序列号、安装日期等设备相关信息。

2.温度均匀性验证记录: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监测结果,包括测量时间、温度值等。

3.灭菌周期验证记录:记录验证器械的处理情况,包括灭菌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及培养实验结果。

4.无菌包验证记录:记录无菌包的验证结果,包括指示剂颜色变化情况,以及验证时间等。

5.运行稳定性验证记录:记录多次连续灭菌操作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讲解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讲解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案及记录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第1 页共14 页1 引言1.1 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

1.2 概述2 验证目的3 设备基本情况4 运行确认4.1 运行确认的目的4.2 验证用测试仪器仪表的确认4.3 运行项目确认4.4 运行确认结论5 性能确认5.1 检查和测试设备运行结果5.2 性能确认的项目5.3 各项性能确认5.4 性能确认的结论6 验证周期7 结果评价和建议8 验证报告书第2 页共14 页1. 引言1.1 验证小组人员及责任1.1.1 验证小组人员验证小组组长:负责验证方案起草,验证方案实施及验证全过程的组织和验证报告的完成。

验证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方案实施性能确认具体工作。

1.1.3 验证工作中各部门责任验证工作委员会: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及合格单的发放。

生产管理部:参加会签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配合设备部完成验证工作。

质量部:负责对验证全过程实行监控。

参加验证报告的会审、会签。

负责验证过程的取样、检验、测试及结果报告,起草有关的检验第3 页共14 页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设备部:参加会签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负责设备的仪器仪表的校正,并做好相应记录;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记录,报验证委员会,负责建立设备档案;负责起草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的标准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审批并会签验证方案,收集各种验证数据并记录;负责空气压缩系统的清洁处理,负责起草设备清洁的标准操作规程,配合好验证的各项工作。

1.2 概述本设备为电热式干灭菌机, 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制药、轻工、食品、电子及实验室行业干燥灭菌之用。

本设备内外壁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板制作,保温层充填优质硅铝纤维酸棉,保温性能良好。

箱体内部采用圆角设计,风道内无死角,接缝处全部密焊处理,可以用水冲洗内部残余物或尘埃。

加热元件采用不锈钢管式加热器,配置强制内循环风机,使烘箱内空气强制流动,从而达到温度均匀的目的。

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验证的详细讲解

干热灭菌柜、湿热灭菌柜验证的详细讲解

一、法规要求:1、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一条无菌药品应当尽可能采用加热方式进行最终灭菌,最终灭菌产品中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无菌保证水平,SAL)不得高于 10-6。

采用湿热灭菌方法进行最终灭菌的,通常标准灭菌时间F0 值应当大于 8 分钟,流通蒸汽处理不属于最终灭菌。

对热不稳定的产品,可采用无菌生产操作或过滤除菌的替代方法。

2、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三条任何灭菌工艺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采用物理检测手段和生物指示剂,验证其对产品或物品的适用性及所有部位达到了灭菌效果。

3、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四条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每年至少一次)。

设备重大变更后,须进行再验证。

应当保存再验证记录。

4、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五条应当通过验证确认灭菌设备腔室内待灭菌产品和物品的装载方式。

5、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七条应当按照供应商的要求保存和使用生物指示剂,并通过阳性对照试验确认其质量。

使用生物指示剂时,应当采取严格管理措施,防止由此所致的微生物污染。

6、无菌药品附录第六十九条每一次灭菌操作应当有灭菌记录,并作为产品放行的依据之一。

7、无菌药品附录第七十条热力灭菌通常有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在验证和生产过程中,用于监测或记录的温度探头与用于控制的温度探头应当分别设置,设置的位置应当通过验证确定。

每次灭菌均应记录灭菌过程的时间-温度曲线。

采用自控和监测系统的,应当经过验证,保证符合关键工艺的要求。

自控和监测系统应当能够记录系统以及工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有操作人员监控。

应当定期将独立的温度显示器的读数与灭菌过程中记录获得的图谱进行对照。

(二)可使用化学或生物指示剂监控灭菌工艺,但不得替代物理测试。

(三)应当监测每种装载方式所需升温时间,且从所有被灭菌产品或物品达到设定的灭菌温度后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四)应当有措施防止已灭菌产品或物品在冷却过程中被污染。

除非能证明生产过程中可剔除任何渗漏的产品或物品,任何与产品或物品相接触的冷却用介质(液体或气体)应当经过灭菌或除菌处理。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法及方案

干热灭菌柜验证方法及方案

验证项目:GDX-0.36D干热灭菌柜(Z-323)验证方案编号:VP-EM-06-1901方案制定人:制定日期:20 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20 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20 年月日验证方案会签目录1.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范围4.验证小组人员及其职责5.验证内容5.1.安装确认5.2.运行确认5.3.性能确认6.偏差与漏项7.参考资料8.附件1.概述:GDX-0.36D干热灭菌柜安装于原料药车间精制区域。

主要用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器具器皿的去热原。

2.验证目的:对GDX-0.36D干热灭菌柜再验证,确认灭菌、除热原是否符合工艺需求,以及该工艺的可靠性及重现性。

3.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GDX-0.36D干热灭菌柜的再验证。

5.验证内容:此验证的验证内容分安装确认回顾、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等三部分。

要求在前一步验证完成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验证。

5.1.安装确认5.1.1.回顾该设备自上次验证(验证编号:验证批准日5.1.2.文件确认5.1.3.人员培训5.2.运行确认5.2.1.运行测试5.2.2.运行确认汇总5.3.性能确认5.3.1.满载热穿透测试5.3.1.1.按满载装载表,放置物品,12支热电偶均匀分布于装载物内。

开启灭菌柜(252℃*45min)重复三次,记录整个温度变化过程。

5.3.2. 内毒素挑战性试验5.3.2.1. 与满载热穿透测试同时进行。

除去内毒素指示剂标签,折断瓶颈,用铝箔封口,将2支细菌内毒素指示剂(1500单位/支)按上表放入物品内,灭菌完成后取出指示剂测定其残余内毒素含量。

重复三次。

5.3.3. 微生物挑战性试验5.3.3.1. 与满载热穿透测试同时进行。

将2片枯草黑色变种菌片置培养皿内,放置柜内一起灭菌。

完毕后取出菌片置培养液内培养(37℃,7天),并取一片未经灭菌菌片作阳性对照。

经7天培养后,若培养液变浑浊,颜色由红变黄判为阳性。

培养液澄清,颜色不变为阴性。

灭菌柜验证常见问题的回答

灭菌柜验证常见问题的回答

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防止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工艺的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他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灭菌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对于灭菌柜的验证就十分重要了。

但是很多企业对于灭菌柜验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文就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大家解答疑惑。

1、干热灭菌柜用来灭菌,不除热原时,最小的FH值应该是多少?60,350,1365?答:中国药典要求干热灭菌条件为170℃,1h。

根据公式:FH=∑▒〖∆t〖10〗^((T1-T0)/Z)〗,只灭菌不除热源的话,Z值为20,带入公式,FH值为60。

除热源条件250℃,45min,Z值为54,FH值为1365。

2、本人现在正在做灌装间干热灭菌锅(百级高效过滤器)验证,手上只有一台悬浮粒子监测器,可移动的,怎么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悬浮粒子?答:加热关了,仪器设置好放进去把门关闭,开启循环风机,监测悬浮粒子(可净化一段时间),选取高效下几个点进行监测,如此往复。

3、刚刚领导让我把干热灭菌柜再确认方案验证次数由三次改成两次,我想请问大家这样可以吗?有法规支持吗?答:GMP附录确认与验证第二十一条......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简略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工艺验证,如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格、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或适当减少验证批次。

所以我认为,既然工艺再验证可以通过评估适当减少验证次数,设备验证同样也是可以的,对于设备验证而言,首次验证一般是运行测试3次,再验证可根据干热灭菌日常使用、变更、偏差发生情况,适当减少再验证次数。

4、设备的再确认过程中,如果因为检测仪器缺失,暂时无法完成干热灭菌器高效过滤器的检漏确认,是不是能先进行PQ如温度分布试验等项目,等检测仪器到位后再做检漏,然后出具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热灭菌柜验证
1、问:干热灭菌柜用来灭菌,不除热原时,最小的F H值应该是多少?60,350,1365?
答:中国药典要求干热灭菌条件为170℃,1h。

根据公式:F H=∑▒〖∆t〖10〗^((T1-T0)/Z)〗,只灭菌不除热源的话,Z值为20,带入公式,F H值为60。

除热源条件250℃,45m i n,Z值为54,F H值为1365。

2、问:热风循环干燥箱和真空干燥箱的用途有个相同和不同特点?
答:热风循环干燥箱和真空干燥箱的相同:均属热风干燥;不同特点:前者为常压(大气压)干燥,后者为减压干燥。

3、问:本人现在正在做灌装间干热灭菌锅(百级高效过滤器)验证,手上只有一台悬浮粒子监测器,可移动的,怎么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的悬浮粒子?
答:加热关了,仪器设置好放进去把门关闭,开启循环风机,监测悬浮粒子(可净化一段时间),选取高效下几个点进行监测,如此往复。

4、问:刚刚领导让我把干热灭菌柜再确认方案验证次数由三次改成两次,我想请问大家这样可以吗?有法规支持吗?
答:G M P附录确认与验证第二十一条......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简略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工艺验证,如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格、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或适当减少验证批次。

所以我认为,既然工艺再验证可以通过评估适当减少验证次数,设备验证同样也是可以的,对于设备验证而言,首次验证一般是运行测试3次,再验证可根据干热灭菌日常使用、变更、偏差发生情况,适当减少再验证次数。

5、问、干热灭菌柜验证可以只做细菌内毒素指示剂挑战,不做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指示剂挑战验证吗?
答:G M P无菌指南P203“由于除热原的工艺条件比杀灭孢子的灭菌工艺条件要苛刻得多,故而干热灭菌工艺验证中实施内毒素挑战性试验时,不必再进行生物指示剂挑战性试验。


6、问:设备的再确认过程中,如果因为检测仪器缺失,暂时无法完成干热灭菌器高效过滤器的检漏确认,是不是能先进行P Q如温度分布试验等项目,等检测仪器到位后再做检漏,然后出具报告。

我觉得应该是不行的,因为检漏是O Q项目,I Q O Q P Q的先后顺序还是不能动
的,是否有其他的根据和原因能证明这个观点?把干热灭菌器的风速检测、悬浮粒子数检测、设备探头准确性比对、高效检漏算做P Q是否合理?
答:
第一、O Q阶段有遗留项未完成,需要启动偏差程序,偏差是否对P Q 的测试产生影响?如果不会,则可以进入P Q阶段,待检验仪器到位后补充完成O Q阶段的遗留项;
第二、有些测试项目没有明确的O Q、P Q项目之分,只需要符合逻辑,完成了测试即可。

7、问:接受G M P检查时检查员提出缺陷,温度分布验证±15℃范围太大,要求缩小范围。

请问在国内外法规中对干热灭菌温度分布范围是否有明确规定,±15℃范围并没有违反G M P法规和指南,对于这条缺陷应该怎么处理?
答:
第一、U S P<1211>指出,对于运行温度高于250℃的干热灭菌、除热原系统,其灭菌腔室内空载热分布的可接受的合格范围为±15℃。

此试验应连续进行3次,以证明热分布的重现性。

第二、对于这条缺陷,可以跟检查员再次沟通,如果改变不了结果,那就认命吧,缩小范围。

8、问:热风循环干热灭菌柜回风高效如何检漏?
答:出风高效需要做高效检漏,回风高效过滤器可以不做。

9、问:热风循环烘箱如何提高温度均匀性?风板如何调整?
答:试试箱体内铁格栅入风口一侧上宽下窄,出风口一侧上窄下宽。

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多试几次,每次半小时,排除温度过冲的影响,个别温度过高过低的,再调节铁格栅间隔的大小。

尽量确保热风快进慢出。

10、问:胶塞以及药液管道都是湿热灭菌,胶塞桶以及针头为啥要用干热灭菌?
答:干热、酸碱、过滤等方式都可以除去热源,但是干热是第一选择,不能干热的才会考虑其他方式或者结合的方式进行除热源,你说的胶塞及药液管道湿热处理前应该是经过酸碱洗或者注射用水清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