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建筑朝向研究材料
古建筑旧木材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p r n i u a o g an o o e pe d c lr t r i fwo d, t e di te gh o o n h duuso l si i n sa i nd n fwo d a e r d e The he b n ng sr n t fwo d a d t e mo l fe a tct i ttc be i g o o r e uc d. y
Ex e i e t lS ud n Pr pe te fA g d W o d o nce r hie t e p rm n a t y o o r is o e o fA intA c t c ur
X n —a g , i H n —i 1 ni to ntco e o a i e n a Vctnl oee N n 109 uMigg n Q u o gxn (.I t ef osutn t do N nn Tc i l o i a Clg, a g 0 1 , g st C r i M h f u j g h c ao l 2
k n o te g h s n lz d. The e t e uls n c t t t t c m p e sv sr n h a al l o r i o wo d, t e o p e so i d f sr n t i a a y e t s r s t idia e ha : he o r s ie te gt p r le t g an f o h c m r s in
C i ; .C l g i l n ier g o te s U i r t , a j g 2 0 9 ,C ia hn 2 o eeo Cv g nei ,S uh at nv sy N n n 1 0 6 h ) a l f iE n ei i n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3]101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3]101号](https://img.taocdn.com/s3/m/9abaea5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0.png)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3]101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12月6日大连市绿色建筑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 1号)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加快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目前我市正处于全域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绿色、生态、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发展绿色建筑,加大绿色生态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能够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破解资源环境对城市化发展约束等难题与矛盾。
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充分认识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建筑发展。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建筑材料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必 须 转 变 设备 的使 用模 式 , 掘所 有 潜 力 , 技 能 等 问 题 。 挖 充 分 利 用 所 有 可 利 用 的 资 源 为 本 科 教 学 服 2. 建筑 材 料实 验室 开 放运 行机 制 2
务 。 往 的 实 验 教 学 实 验 室 一 股 都 是 专 门 以 与传统 的建材 教学 型 实验室相 比 , 开
实验 教 科书 中的 结论 。 然这 些 实 验项 目在 虽
பைடு நூலகம்
为 本 科 学 生 实 验 教 学 之 用 , 学 年 只 在 有 放 型建 材 教 学 实 验 室 除 了 要 有 完成 常规 实 每 实 验 课 的 时 候 开 放 , 中 很 多 实 验 设 备 的 验 教 学 的 设 备 外 , 学 要 增 加 一 些 研 究 型 其 还
实 验 教 学 处 于 课 堂 理 论 教 学 的从 属 地 位 , 以使 教 师的 科 研 课 题 中 多 出现 一些 本科 学 实 验 课 时 只 有 课 程 课 时 的 l 甚 至 更 少 。 /4 要 , 人 单 位 越 来 越 看 重 学 生 的 创 新 、 践 生 , 他们 在课 题 中从 事一 些 简 单 的基 础 性 实 验 课 主 要 依 附 于 理 论 课 , 注 重 对. 论 用 实 让 只 理 能 力 …。 校 实 验 室 作为 素 质 教 育 的 重 要手 实 验 工 作 和 一 些 启 发 性 、 瞻 性 实 验 , 以 知 识 的 复 习巩 固 和 试 验 操 作 技 能 的 训 练 , 高 前 可
科 教 研 究
Ci d ao Io :n :a ● ha u tnn v: e l矗: n E c i n ao Hrd U t::: i = :
建筑材料 实验 室开放实验教 学模式 的探 索与 实践
调研课题二:扫掠角研究

调研课题二:扫掠角研究
(对应:《建筑日照计算标准》大纲中第三章、第三节计算参数中扫掠角)
一、课题
研究扫掠角(为让太阳光照射到室内,在朝向大于20度以上的建筑因墙厚与窗宽产生了扫掠角,为让阳光真正进入到室内,宜研究扫掠角在计算中的标准。
)
二、意义
1、现做法:现计算时有采用15度、8度等,且还有未采用扫掠角的,标准很不统一。
2、存在疑问: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三、目的
制定出北京市范围内计算扫掠角的标准。
四、方法及步骤
搜集不同年代、不同高度的住宅,分析窗户的大小、形状、位置与墙的厚度
1、去委档案室调档。
2、分析需选择的住宅类型:规模、地点、年代、朝向、结构、墙体、厚度、比例〈代表性〉。
3、分析窗户的大小、形状、位置与墙的厚度及建筑高度。
4、研究其规律,提出合理计算值。
5、区域、采取方式(档案)
窗洞简图:形状、大小
五、结论形式
附:资料、配合
墙厚,窗宽,窗型态、异型窗,窗洞(不考虑窗安装的位置,窗的样式)(36号院、双惠园)统计
年代的区分,住宅的类型,(多层、高层、公寓、普通住宅、学校、病房楼、老年人住宅)
研究东西向窗洞进光时间的方法:按照方位角、高度角进行研究
1、方位角(冬至日、大寒日)
分别8:00——16:00、9:00——15:00进行计算
①收集窗洞宽度、墙体厚度信息,使用不同窗宽、墙厚
②以不同起始时间进行计算
③实际进光时间()
④扫掠角
⑤建筑朝向的变化(以15度为基准进行旋转,一直到0度)
⑥反推
向北、南各20度
2、高度角
α=扫掠角方位角(高度角)
θ=实际进光时间——主朝向。
大连中心裕景公建巨型组合柱结构设计[详细]
![大连中心裕景公建巨型组合柱结构设计[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f1a32d6176a20029bd642dd0.png)
经校核,与初步设计采用的LS-DYNA程序的计算结 果基本一致。
ST1动力弹塑性最大层间位移角
ST1动力弹塑性最大位移
超塔ST1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83;
A型柱
B型柱
型钢采用Q345GJC 最厚钢板为100mm 非节点区最大含钢率 10.9%
根据模型试验和构件验算的结果,综合考虑了加工、运输和安 装的可行性,优化和改进了巨型柱中型钢间的连接构造。
增加约束混凝土的面积,尤其是在受力最大的角部; 确保巨柱在双向荷载作用下能够整体共同工作; 避免独立多肢型钢间难以施工的钢筋布置。
巨型柱中 型钢加工
转换桁架预拼装
组合巨柱施工
巨柱和支撑节点
钢构安装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ST2超塔主体封顶: 2012年10月15日
ST1超塔主体封顶:预计2013年6月
在剪力墙平面布置突变部位增设暗梁和型钢暗柱;
在最大层间位移角楼层附近提高巨型柱的含钢率、 增设剪力墙中的型钢暗柱、提高竖向构件配筋(箍) 率。
六. 组合巨柱截面优化
巨型柱受力特点:
• 非节点区柱段 以轴力为主
• 节点区有较大 的弯矩和剪力
• 巨柱在节点区同 时承受双向的剪 力和弯矩
轴力图
弯矩图
剪力图
大连中心·裕景(公建) 巨型组合柱结构设计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 工程概况
大连中心·裕景(公建)
超塔ST1: 地上80层 建筑总高383米
超塔ST2: 地上62层 建筑总高279米
商业裙楼:地上6层 整体地下室:4层
大连地区红粘土的分布、分类及其工程地质特征-2019年文档

大连地区红粘土的分布、分类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红粘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已被国内外广大地质和岩土工作者所认识,并且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本文把大连地区红粘土和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介绍,以便在工程实践中加以研究和利用。
一、红粘土形成的特定地质环境和成土因素1.成土母岩对红粘土形成的影响,红粘土作为一种土,除了具备其他土的成土因素外,还应具有自己的成土规律。
岩石和岩石中矿物的耐风化能力是成土作用的内在因素,在一般的情况下矿物形成愈接近地表条件时,抵抗风化的能力愈强,总的来说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和硫化物,因此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速度和程度,成土作用的类型等往往取决于岩石的类型和矿物成分。
2.气候条件是成土和形成红粘土作用的另一个主要的外在因素(温度、雨量),温度影响化学反应(分解)的速度控制水的效能。
3.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成土作用的主要风化是化学风化,化学反应包括:水解、氧化、离子交换、水合、碳酸盐化、络离子形成、简单的化学溶解等。
造岩矿物(硅酸盐)主要通过水解而分解,由此可见除了气候条件而外,水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水文条件和地貌、地形条件紧紧相关。
二、大连地区红粘土的分布和分类如前所述红粘土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地区开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北方如大连地区也有所发现,北方地区红粘土和南方红粘土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区别。
1.大连地区红粘土的形成。
大连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在东北地区相对温和多雨,有利于岩石的化学风化和红土化的形成,又由于处在沿海丘陵,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河流阶地也较为发育,这就初步具有了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有利于红粘土的形成。
区内成土母岩具备了红粘土的形成条件,本区主要分布震旦系地层:由下而上分别为:石英岩、板岩、互层带和石灰岩,其中石英岩和硅质岩往往构成低山和丘陵为剥蚀区,而泥质灰岩、板岩和广泛分布的辉绿岩墙地区,则地势低平,或形成负地形。
《建筑中的材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鄂教版》

《建筑中的材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中常用材料的特性、用途和应用,提高他们对建筑材料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1. 选择材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一个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玻璃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2. 材料特性:学生需要对所选材料的特性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机械性能等方面。
3. 材料用途:学生需了解所选材料在建筑中的具体用途,以及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4. 材料应用:学生可通过案例分析或实地调研,探讨所选材料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与其他材料之间的配合和相互影响。
5. 设计展示:学生需将研究成果以报告、海报或其他形式进行展示,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三、设计步骤:1. 确定研究材料:学生选择一个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2. 收集资料: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所选材料的资料和信息。
3. 展开研究: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深入了解所选材料的特性、用途和应用。
4. 撰写报告:学生整理研究成果,撰写完整的报告,包括材料的特性、用途、应用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5. 设计展示:学生准备展示材料,并准备口头介绍,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评估标准:1. 报告内容完整,包含所选材料的特性、用途、应用及案例分析等方面。
2. 展示形式新颖,能够吸引人眼球,展示效果清晰、有条理。
3. 交流表达清晰,对所选材料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回答相关问题并与同学进行深入讨论。
五、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介绍《建筑中的材料》是一门涉及建筑材料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材料类型、性能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建筑中的具体应用,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1. 建筑中常用的材料类型:混凝土、钢材、玻璃、砖块等;2. 建筑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强度、耐久性、隔热性、防水性等;3. 建筑材料的应用:建筑结构、外墙装饰、地板材料等;4. 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绿色环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
大连市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大连市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大连市位于中国辽宁省南部,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低,大连市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稳定。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施工方式、保温措施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大连市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首先,冬季施工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
在大连市的冬季气候条件下,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度易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需要选用抗低温的材料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桥梁、隧道等特殊建筑,还需要选用具有耐寒性和耐久性的特殊材料,以防止在低温环境下出现结构失稳的情况。
其次,施工方式也是冬季施工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在大连市的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存在着冰冻土壤和结冰的现象,这对于地基施工和土方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冬季施工方案中,需要采取加热、预热等方式来解决土壤和混凝土的冰冻问题,并在地基处理和土方工程中加强排水措施,防止水汽和冰层对建筑施工的影响。
此外,保温措施也是冬季施工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大连市的冬季,气温较低,建筑施工过程中易受到冷风的侵袭,容易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和施工质量下降。
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保温措施的设置。
一方面,可以采用临时棚架、封闭式建筑工地等方式来遮风挡雪,提供施工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加热设备、保温材料等方式来保持施工现场的温度适宜,防止材料的冷凝和结冰现象。
最后,对于特殊建筑和特殊工程,还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来保证冬季施工的顺利进行。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可以采用加热混凝土、覆盖保温层等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和抗压强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对于特殊的钢结构工程,可以采用保温覆盖材料来防止钢结构的冷凝和结冰现象,避免冬季气温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大连市建筑工程冬季施工方案需要在材料选用、施工方式、保温措施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稳定。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冬季施工方案,才能更好地应对低温天气的挑战,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在北方的居住者来说,朝向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但影响采光、集热,而且影响通风,那么,在大连地区,选择什么样的朝向更合理?
三大因素影响朝向
从采光、集热、通风三个角度考虑,建筑物分别获得三者的最佳值时,朝向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建筑物的最佳朝向是由三者综合决定的。
南偏东(西)30°朝向可取得最佳采光
所谓采光,即建筑物墙面上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同时它们也决定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
以大连地区(窗口宽2.10米,高1.5米)为例,在无遮挡情况下,冬季在南偏东(西)45°朝向的范围内,室内日照时间都比较多,冬至日在这个朝向上,均有6.5小时以上的日照时间。
同时由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照到室内深度较大,所以在南偏东(西)45°的朝向范围内,室内日照面积都较小。
在北偏东(西)45°的朝向范围内,冬至日室内全无日照。
夏季在南偏东(西)30°朝向的范围内,日照时间不多,而且日照面积很小,夏至日室内日照为4~5.5小时之间,日照面积只有冬至日的4%~7.3%。
在东、西朝向上,夏季室内日照时间较多,而且日照面积很大,在夏至日室内日照时间有6小时,日照面积为冬至日的2.7倍。
在北偏东(西)45°朝向的范围内,夏至日室内日照时数为3~5小时,日照面积也比东、西朝向少。
所以,从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角度分析,大连地区的最佳建筑朝向在南偏东(西)30°的朝向范围内。
南偏东45°到南偏西45°朝向可获最佳集热
墙面上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热量,除了与照射角度和日照时间有关外,还与日照时间内的太阳辐射强度有关。
根据大连地区多年的实测值,计算出冬季各朝向墙面上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热量,以南向最高为16529千焦/平方米•日。
而在北偏东(西)30°朝向的范围内,冬季接受不到太阳直射辐射热量。
夏季各朝向墙面所受太阳直射辐射热量以东、西向为最多,分别为7176千焦/平方米•日和8830千焦/平方米•日,南向次之为4985千焦/
平方米•日,而北向最少则为3031千焦/平方米•日。
由于太阳直射辐射强度一般是上午低、下午高,所以无论冬季或夏季,墙面上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都是偏西的朝向比相应的偏东的朝向稍高一些。
夏季室外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13:00~17:00之间,此时太阳位置正在西半天的方位上。
因此可知建筑朝向在南偏西45°~90°(西向)
朝向的范围内,西晒比较强烈。
而大连地区的太阳辐射热量的变化规律是冬季以南向墙面为最高,自南向东北(西北)方向逐渐减少,到北向减为最低;在夏季以东、西向为最多,自东(西)向北(南)方向,逐渐减少,到北向减到最低。
此外,各种朝向使居室内可能获得的紫外线量也不同。
太阳光谱中的紫外线,有杀菌及改善室内卫生条件的效果。
在一天中阳光紫外线的成分,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一天中正午前后紫外线最多,日出以后及日没以前为最少。
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冬季各朝向居室内接受紫外线,以南向、东南和西南朝向较多,东、西朝向较少,大约为南向的二分之一。
东北、西北和北向的居室,接受紫外线更少,大约只有南向和东南向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是由于日照时间少或没有日照,仅接受天空中散射辐射中的微量紫外线的缘故。
因此,从接受紫外线多少来考虑,南偏东45°到南偏西45°朝向的范围内为较佳的建筑朝向。
主导风向影响室温和通风
主导风向对冬季室内热损耗程度及夏季室内自然通风影响很大,因此选择建筑朝向,应在考虑日照的同时注意主导风向。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为了建筑防寒,大部分主要居室的布置,应避免对着冬季主导风向,以免热损耗过大,影响室内温度。
如大连地区,冬季主导风向是北风和西北风,从北偏南偏东60°到南偏西60°朝向的范围内,处于背风面,是冬季建筑物防寒的适宜朝向。
在南方炎热地区,争取良好自然通风是选择建筑物朝向的主要因素之一。
应将建筑物朝向尽量布置在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小于45°的朝向上,使室内获得更多的穿堂风。
但当总平面布置是行列式方式时,应当避免建筑物正对夏季主导风(即风向入射角等于零),以避免两栋建筑物之间产生漩涡区过大,对后排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不利。
在此情况下,建筑朝向宜采取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在30°~60°之间的朝向上,以利于室内自然通风。
综上,采光、通风、集热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朝向。
南偏东10°(不大于15°)为最佳朝向
在大连地区,以南偏东10°左右的朝向为最佳。
在此朝向上,底层户型可保大寒日不小于2小时日照,使客厅与次卧室能组织穿堂风,则具冬季保暖夏季降温的作用。
此朝向在冬季能获得较多日照,夏季可避免过多日照(西晒),并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
同时,前后楼的楼间距也最大。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