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

合集下载

唐山市南湖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唐山市南湖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

2014年第7期现代园艺唐山市南湖公园位于市中心南部的南湖生态城核心景区,距市中心仅1km ,规划面积30km 2。

改造前是开滦采煤沉降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环境,1996年底开始进行综合整治,2008年进行扩湖改造,形成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态公园,被喻为“城市绿肺”。

扩建后的南湖公园大量应用了地被植物,构成了丰富的植被景观。

笔者对南湖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和配置形式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并对地被植物的应用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对唐山市地被植物的应用有所启发。

1南湖公园地被植物资源通过实地调查,南湖公园地被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常用地被植物共计50种(不包括作地被的1、2年生草本花卉),隶属于25科35属。

其中草本类地被植物22种,占所调查地被植物总种数的44%,隶属于13科16属,以百合科、景天科和鸢尾科植物为主,是园林中应用的主体,以萱草类、景天类和鸢尾类应用较多。

灌木类地被植物25种,占总数的50%,隶属于11科18属,以蔷薇科和木犀科居多。

藤本类地被植物3种,隶属于2科2属,占总数的6%,主要是美国地锦、爬山虎和凌霄。

蕨类地被植物目前没有应用。

2南湖公园地被植物的应用2.1丛植丛植是南湖公园矮灌木类地被植物运用得较多、较为成功的配置方法,随处可以看到三五成丛的花灌木点缀于园林绿地中,与上层高大的乔木,下层地被草本花卉、草坪配置,形成乔、灌、草的立体搭配,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活跃了园林气氛。

2.2片植南湖绿地内栽植大量高大乔木,生长茂盛,郁闭度高,在其下层,受光照影响选择耐阴植物,如二月兰、白三叶、蛇莓、玉簪等,覆盖林下裸露的土壤,增加植物层次,取得良好景观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单位叶面积的生态效果。

南湖公园在乔木林带边缘,栽植了大量萌发力强或分蘖能力强的地被植物。

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一次栽植,多年观赏,丰富了绿地边缘地面的覆盖类型,充分体现了园林绿地边缘独特的植物配置特色。

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案例

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案例

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案例
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南湖路以北、京
杭大运河以东,总面积约为5200亩。

该公园融合了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休闲体验等元素,被誉为“城市绿肺”和“城市大花园”。

公园建设始于2015年,历时约5年,投资约13亿元,提供了皇
家园林、湿地公园、滨水休闲、艺术展览等多个功能区域。

公园内设
有登山步道、滑板车道、草地足球场、儿童乐园等多个活动区域,同
时也有多个停车场、卫生间和休息区设施。

公园内还有多处文化景点,如木兰文化区、运河文化区等,来访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唐山的历史和
文化。

公园在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以环境友好型为设计理念,植树造林、河塘清淤、水质净化等环保工程得到了广泛赞誉。

此外,公园还
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推广生态环保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

在唐山南湖中央生态公园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得到
保护的同时,提供了优质的休闲娱乐体验,成为唐山市民重要的休闲
去处,也吸引了大量来自外地和国外游客,成为唐山独具特色的旅游
景点。

南湖湿地

南湖湿地

南湖湿地公园游赏系统规划1.背景湿地是介于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一种过渡生态系统,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

很多植物和鸟类、哺乳动物、两栖类和无脊椎动物均依赖其生存。

湿地在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净化水源、减缓径流、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景观区体现对水的化学生物分级净化和依水深不同而产生纷呈的湿地景观。

其中包括具有科普教育作用的生态降解、净化污水区;展示各类湿地景观的生态观光区;以原水上公园为主的水上活动区;展示渔家生活的水上人家四种景观。

通过以上区域的建设可达到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补给地下水,维持水资源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作用。

南湖湿地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南,东临昭君墓,规划总面积1165公顷,是集文教、科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公园从2006年开工建设,经过呼市建委、市园林局的精心组织,现已如期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670公顷,绿化面积360公顷。

园区内建有湿地景观区、草原风光区、南湖风情区和渔业区4个景区,建成景点20处。

今后,在这里将陆续开发建设儿童娱乐区、湿地疗养区等项目。

南湖公园东倚"森林公园"、西临黄河之水,风景秀丽、环境优雅,占地面积1000余亩。

南湖公园布局合理,树木花卉萦绕、小鸟上下其间,小桥曲径通幽、楼台亭榭纳凉;或结伴林荫、或湖心养性、或倚岸垂钩。

一. 草原风光区呼市湿地公园作为呼市改善城市景观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重点工程之一。

据调查:目前投资约4.5亿元的一期工程已初具轮廓,基本建成的有归凤广场、文化图腾广场、蒙兀广场、尤斯广场、叠水广场、枫林广场、汲水广场等,正在建设的有办公楼、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公园规划分三大区:湿地景观区425公顷、草原风光区558公顷、滨河项目区182公顷。

”蒙兀广场:以方正简洁又不呆板的七块浮雕体现蒙古族人民雄浑、宽广的胸怀。

唐山南湖公园生态修复案例

唐山南湖公园生态修复案例

唐山南湖公园生态修复案例今天咱得唠唠唐山南湖公园这生态修复的超酷故事。

以前啊,这地儿可不像现在这么美。

它是采煤塌陷区,就像是大地被挖煤挖得千疮百孔,到处是大坑小洼的,又脏又乱,那简直就是城市的一块大“伤疤”。

而且因为采煤的影响,这里的土壤啊、水质啊,都糟糕透顶。

不过呢,唐山人可有大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他们就像是一群超级英雄,开始了拯救这片土地的大计划。

首先就是治水。

水是生命之源嘛,那时候塌陷区里的水又黑又臭,就像一潭死水。

他们就开始疏通河道,把干净的水引进来,让水流动起来。

就好比给一个生病的人输血一样,新鲜干净的水慢慢替换掉那些脏水。

还在水里种上各种水生植物,像睡莲、芦苇这些。

这些植物可厉害啦,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净水器,吸收水里的脏东西,让水变得越来越清澈。

然后就是处理土壤。

那被挖得乱七八糟的土地,肥力低,还可能含有害物质呢。

于是,人们就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和土办法相结合的方式。

先检测土壤,然后针对性地改良,有的地方加有机肥,有的地方用特殊的微生物来分解有害物质。

这就好比给土地做了一场超级大的SPA,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接着就是植树造林。

大量的树木被种了下去,有杨树、柳树、槐树等等。

这些树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呢。

一开始种的时候,小树们就像小婴儿一样脆弱,需要精心呵护,但是慢慢地,它们茁壮成长起来,形成了一片片茂密的树林。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你再看现在的南湖公园。

湖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湖面上还时不时有小船划过,那画面美极了。

岸边呢,绿树成荫,花草繁茂。

春天的时候,百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朵像在比美似的;夏天,绿树成荫,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秋天,树叶变得金黄、火红,像一幅油画;冬天,要是下了雪,那又是一番银装素裹的美景。

而且啊,南湖公园现在成了小动物们的乐园。

鸟儿在树林里筑巢,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歌赞美这个新家。

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寻找着松果。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位于唐山市南湖新区,是唐山市重要的生态休闲公园,也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面临不少问题,比如水土流失、湖泊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这些问题威胁到了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

因此,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进行规划研究,对于保护公园生态环境和提升公园景观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以唐山南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园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要素,研究公园内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特色、游憩设施、管理机制等情况,探讨公园现有的问题和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概述和分析,包括公园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主要景观特色等内容。

2、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管理机制分析,包括公园管理部门设置、管理制度、维护设施等内容。

3、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公园的生态、景观、游客质量等问题。

4、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公园的景观功能定位、游客服务设施规划、景观元素设计、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文献查询、专家咨询等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实地考察包括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内部的景观、生态环境、游客活动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文献查询包括对公园、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专家咨询则包括对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与讨论。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全面了解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景观特色、游客管理等情况,为公园的管理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

2、针对唐山南湖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改善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植物配置评析

唐山南湖湿地公园景观植物配置评析
域 组 织 都 制 定 了 多 边 旅 游 公 约 或 者 签 署 双 边 旅 游 协
总之 , 我国 ( ( 旅游法 的颁布实施 , 为维护旅游者
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 、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 了法 律保 障 , 标志 着中 国旅游 业全面进 入 了依 法治旅 、 依 法兴旅的新阶段 , 为把旅游业建设成 国民经济战略性
种, 形成 了不 同的开敞空 间 , 形成 了独特的 园林景观
效果。

作者简介 :李 佳琦 ( 1 9 8 4 - ) ,女 ,硕士 。河北旅 游职 业 学
院讲 师。

唐 山南湖湿地公园的 自然环境
6 .颁布 实施 《 旅游法》是适应旅游 国际合作 需 求整体提 升我 国旅游 国际化水 平的必经之路 。运用 法律的手段规范旅游市场 , 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是 国 际社会法治 国家 的通行做法 。 一些 国际旅游组织 和区
须。 我国 旅 游法 的颁 布施 行 , 有利于拓 展我国旅游 业 国际交流与合作空 间, 进一步促进我 国与世界各 国
【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旅游法[ M】 . 北京 : 中国旅游 出版社 , 2 0 1 3 . 【 2 】中华人 民共 和国旅 游法解 读编写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解 读【 M】 . 北京 : 中国旅游 出版社 , 2 0 1 3 .
成 了南 湖生态城 。 公 园现辖有 小南 湖公 园、 南湖 国家 城市湿地公 园、 南 湖运 动绿地 、 地震遗址公 园、 国家体 育休 闲基地 、 南 湖紫 天鹅 庄、 凤 凰 台公 园、 植 物 园、 薰 衣草庄 园等专类 公园 , 集 绿化 美化 、 休 闲娱乐 、 科普 教 育等功能为一 身的城 市湿地 公园。
中 图分 类 号 : ¥ 6 8 8 文献 标 识码 : A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保护摘要:城市湿地对于一个城市的景观、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情况,南湖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及对唐山市区的区域气候的调节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建设;保护;可持续发展;前言湿地蕴天地之精华,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湿地对于一个城市生态功能的调节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成,使唐山城市中央有了一个巨大的城市“绿肺”和“大氧吧”,有效的改善了唐山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一、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况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唐山市南部采沉区,距市中心仅一公里,是国家第二批批准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2005年被批准为城市湿地公园时占地6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115公顷,近年来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在对原有湿地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治理和建设,公园面积增加到1100公顷,水面面积332公顷。

目前公园有植物种类300余种,野生鸟类120余种,成为树木成荫,草坪翠绿,湖水清澈,风光旖旎的集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景观的城市湿地公园。

二、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历史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改造前是经过开滦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是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城市疮疤和废墟地,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形象,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

三、唐山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为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市委、市政府把南部采煤下沉区综合治理项目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南部采煤下沉区绿化工程建设指挥部”,提出“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战略方针。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

唐山南湖风景区设计理念
唐山南湖风景区是一个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在设计
理念上,唐山南湖风景区以“生态、文化、休闲”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首先,唐山南湖风景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
了湖泊、湿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求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风景区还注重生态教育,通过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增强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其次,唐山南湖风景区注重文化传承和展示。

在景区的建设中,充分挖掘和展
示了唐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如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风景区还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和展览,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最后,唐山南湖风景区注重休闲度假体验。

在景区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
游客的休闲需求,打造了一系列休闲度假设施,如度假村、温泉浴场、休闲广场等,让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放松身心,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

总的来说,唐山南湖风景区的设计理念注重生态、文化和休闲的融合,力求在
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舒适愉悦的休闲度假体验。

相信随着风景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会成为一处具有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的旅游胜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遴选委员会经过讨论认为:“唐山南部采煤沉降区生态治理工程”可作为具有借鉴、推广价值的采煤废弃地生态治理案例进行展示。

2010年10月24至31日,该案例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报告厅展出,成为在报告厅展出的国内外30多个案例中最具特色的案例,受到包括学者、政府官员在内的广大观众的密切关注,获得了世博会组委会、执行委员会颁发的荣誉纪念证书(图1)。

唐山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多个第一,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

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在经历了“财富快速积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历程之后,开始感受到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等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

唐山南湖公园,曾是一片煤田,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留下了28平方公里的采沉地,唐山大地震更加重了采沉地的破坏。

治理前,这里垃圾成山、污水横溢、蚊蝇成群、灰飞蔽日,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场所。

面对这块城市“伤疤”,通过反复论证、科学规划,唐山市对南湖进行了浩大的环境改造工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

(图2)截至2009年底,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和联合国人居署“HBA ·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

这些荣誉彰显了唐山南湖作为采沉地治理的样板和示范作用。

随着28平方公里的采沉地成为以湿地为主的“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研究湿地景观植物选择及美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城市湿地园林景观效果,有着特殊的意义。

(图3)1湿地景观植物的选择从2005年开始,在南湖范围内先后引进及选择了包括针叶树、阔叶树、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内的54科112种植物,把南湖公园作为试验区,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选择适宜的景观植物品种。

唐山南湖公园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f Nanhu Park Wetland袁栋Yuan Dong(唐山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063000)(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Tangshan,Tangshan 063000)摘要:“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以下简称南湖公园)作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已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2008年“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地生态治理工程”入选上海世博会参展案例,该案例在采煤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方面具有典型的借鉴、推广价值,基于对南湖公园全面详实地调查,从湿地生态景观植物配置与美化设计角度探讨其成功经验。

关键词:2010上海世博会;案例;唐山;南湖公园;湿地植物Abstract:Tangshan Nanhu Urban Ecological Park (in short as Nanhu Park)is a national urban wetland park honored by man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rizes.In 2008,Nanhu Park Coal Mine Subsidence Ecological Improvement Project was se -lected to be exhibited on the 2010Shanghai World Expo.It is a typical ecological treatment case worth learning and promot -ing for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ecological recovery on coal mining negative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mproving.Based on a thorough and complete investigation on the park,Nanhu Park ecological project leads a new topic for discussion on sight designing with ecological wetland plants.Key words :2010World Expo ;Case ;Tangshan ;Nanhu park ;Wetland plant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风景园林规划设计2配置模式2.1设计目标南湖公园的景观设计,遵循当今世界都市主义景观的发展趋势,突显城市湿地特点,集绿化、美化、人文、休闲为一体,建设经典风景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

2.2植物景观设计原则(1)生态保护与恢复原则。

和谐自然,生态优先,充分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功能的连续性、完整性。

注重对原有植物的保护、利用。

(2)协调发展的原则。

既要突出湿地景观又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观,使人有重回自然的感觉。

(3)适地适树,强调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和适应性树种为主导,适当引种观赏树种,体现植物观赏特性。

(4)体现植物意境美。

将植物赋予象征意义,表达人的某种情感、精神的寄托。

(5)自然与规整相结合,疏植与密植相结合,形成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树成林、灌成丛、花成片的多变空间。

(6)在植物群落主体结构上要形成乔木-花灌木-花卉-草坪-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复合层次结构。

(7)营造多样化的湿地植物环境,为多种两栖和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3景观配置与美化设计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不同的绿地类型,将植物配置分为几种类型:水体植物配置;园路植物配置;建筑周边植物配置;凤凰台植物配置;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地被植物配置;彩叶树种应用;植物夜景照明;停车场植物配置;人与绿地的亲密性。

3.1水体植物配置水体是南湖公园最为重要的物质、景观要素,在景区中占主导地位,借助植物可创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旁的植物则加强了水体的静态美,幽静含蓄,色调柔和,构成了南湖水体美的基本格调。

3.1.1水面植物配置南湖水面达11.5平方公里,湖面辽阔、视野宽广,以水面作为画布,配置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

根据不同的水质、水深配置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

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某些水生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例如:凤凰台东侧水质较差,为净化水体栽植了大量水葫芦,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

但水葫芦过多会覆盖水面,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为蚊类提供滋生场所。

所以在栽植区域设置围栏,使其在一定范围内生长,利用其优点,避免其危害。

(图4)3.1.2岛屿植物配置湖中岛屿配置丰富的植物后,加强了水面景观、丰富了水面色彩,更能将大的水面划分成不同情趣的小的水面空间。

南湖的岛屿分为半岛和湖中岛两类,半岛在植物配置时除了考虑植物景观还要考虑导游路线,避免妨碍交通;南湖中的岛屿大多是扩湖期间,为保留一些姿态优美的大乔木而刻意建造的,岛屿的大小、植物配置都是围绕着这些被保留的乔木而精心设计的,主要考虑远眺的效果,除了植物本身的色彩、姿态外,各类植物在水面形成的倒影也丰富了水体景观层次,增加了游人123游览时的趣味性。

(图5)3.1.3堤岸植物配置堤岸植物配置以自然手法为主,力求自然清新即能使陆地和荡漾的水波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着主导的作用,是水面空间的组成部分。

南湖的堤岸主要分为两种:1、自然缓坡;2、景观石驳岸。

植物配置考虑不同的湖岸,做不同的处理,但总的原则是靠近水体栽植高低不同的耐水湿植物,远观时形成自然起伏的曲线,产生层次变化、色彩丰富的水中倒影,从而加强了水景的趣味性、丰富了水边的色彩。

自然缓坡的植物配置,结合地形、道路、岸线,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断有续、弯弯曲曲、自然成趣。

(图6)景观石驳岸线条丰富、高低错落,却显得生硬、枯燥、色彩单调,配置柔软多变的植物可补其拙(图7)。

3.2园路植物配置园内道路约占总面积的10%,它具有交通、引导游览路径、连接不同景区的作用。

不同的园路铺装,配合不同的植物时而规整,时而自然、灵活,形成动态的连续构图,构成具有一定情趣的园路景观。

园内道路分为:主路、支路、游步路、道路节点、滨水路几部分。

沿路植物配置坚持功能性与景观性并重的原则,与周围环境统一考虑,利用地形的起伏和周围的自然景物,不拘一格,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创造出“林中穿路”、“花中取道”的道路空间意境。

主路两侧,为了强调主景作用采用整齐行列规则的植物配置(图8);支路、游步路多为自然曲折的布局,路两旁的植物采用自然式配置,灵活而富于变化,乔木、灌木、地被多层次地结合,形成富有特色、情趣的园路景观(图9)。

道路节点采用与沿路植物不同体量、不同姿态或不同色彩的植物组合或配以山石,起到提示、强调、点景的作用。

(图10)。

根据沿路景点的情况,考虑植物的栽植密度,充分利用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不同的遮挡效果,应用障景、漏景、框景、夹景等园林手法,实现步移景异、增加游园情趣的效果(图11)。

3.3建筑周边植物配置建筑在景区内位置固定,景观明显,所占比重不大但对园林景观的作用却不小,所以要特别注意它的艺术构图,配置与其相得益彰的植物,使原本外观优美的建筑产生一种生动活泼又具有季相变化的艺术感染力。

南湖公园内建筑为体现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多为木结构小屋,根据建筑的体量,立面形式、色彩,所处环境的不同,配以不同的植物:a、通过密植对建筑进行遮挡,使其掩映在绿色之中,调和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图12);b、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以曲折的植物枝干,随风晃动的叶片柔化建筑,使死板的建筑变得生动活泼(图13);c、以浓密的冷色乔木林做背景,衬托暖色的木屋,使建筑完全展露在游人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木屋优美的外立面(图14)。

3.4凤凰台植物配置凤凰台原为高50米的垃圾山经过科学处理,改造而成,存在坡度大,土层薄的不利因素。

大量栽植郁闭度高的地被植物,减少雨水对坡体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栽植火炬树、紫穗槐、侧柏、金银木、油松,配以地锦、野花组合等耐贫瘠植物,最大限度地体现自然生态景观效果(图15)。

3.5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按照球场设计师划定的果岭、球道位置,配置乔灌木,因地制宜,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配置乡土树种,球场四周栽植复层林带,即起到防护作用,又美化了球场环境、增加打球时的难度和趣味性。

3.6地被植物的配置在绿地植物群落建植中,地被层可以选用草本、藤本、低矮灌木组成色彩、季相变化丰富的底层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