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聚糖-2010
简化提取核心蛋白聚糖的方法及扩大活性检测范围

简化提取核心蛋白聚糖的方法及扩大活性检测范围王国华;陈志阳;王晓锁;蒲勤【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01(022)004【摘要】目的简化分离、纯化核心蛋白聚糖的程序,了解其对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经匀浆、溶解沉淀、透析、研磨等步骤制备核心蛋白聚糖, MTT染料结合法检测A549、BT325等四种癌细胞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简化法制备的核心蛋白聚糖得率为3 mg/g大鼠肌肉,SDS-PAGE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36~38 kD间有两条带,除明显抑制A549生长外,对Hela、胃7901及BT325三者同样具有抑制生长活性,抑制率依次为69.19%、48.19%、54.47%、67.80%.结论此法成本低、纯度好、收获量及生物学活性略有提高.【总页数】3页(P182-184)【作者】王国华;陈志阳;王晓锁;蒲勤【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03【相关文献】1.核心蛋白聚糖和双糖链蛋白聚糖与肾脏纤维化 [J], 赵雅妮;黄海长;李惊子2.核心蛋白聚糖和光蛋白聚糖在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J], 严笠;王春梅;曹蕊;尹艳花;吕晓岩;中泽南堂;石渡俊行;百束比古3.核心蛋白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鉴定 [J], 王国华;柴玉波4.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蛋白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J], 张莉;刘万顺;韩宝芹;刘文;刘冰5.核心蛋白聚糖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活性检测 [J], 郝小夏;王桂琴;王艳红;李凌霞;郭松佳;兰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白聚糖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综述
食品科学
表# 蛋白质 酵母蛋白 鸡蛋蛋白、大豆或乳 010 清蛋白, 酪蛋白 乳清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蛋白 蛋清蛋白 明胶 乳清蛋白 种子蛋白 牛奶蛋白 豆蛋白、 清蛋白 黄原胶 黄原胶 黄原胶 黄原胶 阿拉伯胶
#$$#, %&’( #", )&( !# !"!
能是由于多糖的存在阻碍了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 #( # 蛋白聚糖的粘度特性 生物聚合物的粘度主要决定该聚合物的浓度, 聚合物与溶 剂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以及聚合物的结构 . 大小、 形状和分子的 柔性 / 等因素。 大多数多糖 . 如黄原胶、 壳聚糖等 / 以及未折叠的 蛋白质 . 如牛奶中的酪蛋白 / 通常有较高的粘度
存在静电引力的蛋白聚糖体系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 & ’ ( ) * 多糖 羧甲基纤维素, 纤维素纳 角叉胶, 阿拉伯 胶, 海藻胶 羧甲基纤维素钠, 纤维素钠, 角叉 胶, 阿拉伯胶 电泳迁移率测定 离心沉降, 电泳 分析方法 电泳
会影响复合物的形成及稳定性。 低温对静电力有利, 但适当升温 可以使蛋白质轻微变性而暴露出一些侧链基团有利于复合物的 形成; 有关剪切速率的实验比较少, 但随着剪切时间的延长复合 物的得率不再增加; 高压有利于复合物的形成。 + +/ ! 蛋白聚糖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蛋白聚糖的结构 关于蛋白聚糖的结构的研究大多采用间接手段。例如光学 扫描法: 差示量热扫描法 5 =8> 7 ; 圆二色谱法; 红外扫描; 核磁共 振等可以给出蛋白聚糖一种确切的分子结构信息。%?@?A-B & ) * 等 人提出了蛋白聚糖的分子结构模型。 如图 ! 所示。 这一模型认为 首先由几个蛋白质分子形成高分子链 C,然后几条这种初级的 高分子链进一步聚合形成聚合物 D。
血清中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清中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卢凌鹏;黄艳芳【摘要】目的探讨AFP,GPC3,DCP和VEGF4种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将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肝癌组,另外收集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浓度,ROC曲线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的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GPC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VEGF (0.817)、GPC3 (0.812)、DCP(0.724)和AFP(0.53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GPC3(0.707)、VEGF(0.692)、DCP(0.665)和AFP(0.653).其中GPC3和VEGF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DCP 和AFP(P <0.05),但GPC3与VEGF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0,显著高于任何一种标志物(P<0.05).ROC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818,高于任一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AUC.结论血清GPC3、DCP和VEGF的检测可协助AFP诊断原发性肝癌,联合4种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6(031)009【总页数】3页(P1399-1401)【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异常凝血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者】卢凌鹏;黄艳芳【作者单位】200137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预后极差。
蛋白聚糖

一类特殊的糖蛋白
01 介绍
03 连接区 05 聚集体
目录
02 核心蛋白 04 种类 06 生物合成
目录
07 降解
09 与疾病关系
08 生物学作用
基本信息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PG)是一类特殊的糖蛋白,由一除含糖胺聚糖链外,尚有一些N—或(和)O—链接的寡糖链。蛋白聚糖不仅分布于细胞外基质,也存在 于细胞表面以及细胞内的分泌颗粒中。
降解
降解
可在一系列细胞外酶或溶酶体中的细胞内酶的催化下进行。水解糖链的酶包括内切糖苷酶及外切糖苷酶,分 别催化水解糖链中的及糖链非还原末端的糖苷链。透明质酸酶是了解最多的内切糖苷酶。精细胞产生的透明质酸 酶对其穿过卵膜实现受精是必要的。细菌分泌的透明质酸酶对其侵犯宿主组织有重要作用。氨基聚糖中的硫酸基 由硫酸酯酶催化水解脱硫酸。脱硫酸常为氨基聚糖糖链降解的限速步骤。未经脱硫酸则糖苷酶无法发挥作用。至 于核心蛋白质及连接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与一般蛋白质相同。
生物学作用
生物学作用
氨基聚糖及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与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及 弹性蛋白结合,构成具有组织特性的细胞外基质。像胶原一样,不同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中含有不同类型、不同含 量的氨基聚糖及蛋白聚糖,并与其功能相适应。例如,软骨及长骨的骨骺含较多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硫酸软骨 素的保水性(由糖基的多羟基及多阴离子决定)使其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容量,这对于骨骺的生长板尤其 重要。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的缺乏或硫酸软骨素的硫酸化不足均可缩减骺板的体积,从而导致肢体发育短小和畸 形。氨基聚糖的多阴离子可结合二价阳离子(如Ca2+),这对组织的钙化,尤其是骨盐的沉积有重要作用。角膜 中的蛋白聚糖主要含硫酸角质素及硫酸皮肤素,且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在角膜基质的构建及维持上有重要作用,从 而使角膜基质具有光透明性。细胞外基质中的各种成分(包括氨基聚糖及蛋白聚糖)彼此交联,形成孔径不同或 电荷密度不同的凝胶,不但使细胞外基质连成一体,而且可以作为控制分子及细胞通过的筛。这在肾小球及脉管 基膜尤其重要。
糖蛋白

O—连接糖链的糖基化位点: 连接糖链的糖基化位点:
O—连接糖链的糖基化位点通常存在 连接糖链的糖基化位点通常存在 于糖蛋白分子表面丝氨酸和苏氨酸比较 于糖蛋白分子表面丝氨酸和苏氨酸比较 集中且周围常有脯氨酸的序列中。 集中且周围常有脯氨酸的序列中。
目录
二、糖蛋白寡糖链的功能
1. 对糖蛋白新生肽链的影响
目录
典型的N 糖链通常包含一个五糖核心区: 典型的N-糖链通常包含一个五糖核心区: Manα1 α ↘ Manβ→GlcNAcβ → GlcNAcβ →Asn β→GlcNAcβ ↗ Manα1 α 在嗜盐菌细胞表面膜糖蛋白上发现还有: 在嗜盐菌细胞表面膜糖蛋白上发现还有: 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Asn和Glc-Asn两种新 乙酰半乳糖胺GalNAc-Asn和Glc-Asn两种新 GalNAc 的N-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
目录
蛋白多糖与糖蛋白的区别
蛋白多糖 糖链含量: 糖链含量: 较蛋白质部分多 多 糖链组成: 主要为糖醛酸、 糖链组成: 主要为糖醛酸、
N-乙酰氨基己糖 乙酰氨基己糖
糖蛋白 一般少于蛋白质, 一般少于蛋白质,少数可较
不含糖醛酸, 乙酰氨基己糖、 不含糖醛酸,含N-乙酰氨基己糖、 乙酰氨基己糖 甘露糖、半乳糖, 甘露糖、半乳糖,末端为 唾液酸及岩藻糖
目录
二、核心蛋白
1.定义 1.定义
与糖胺聚糖链共价结合的蛋白质。 与糖胺聚糖链共价结合的蛋白质。
核心蛋白均含有相应的糖胺聚糖取代结构 域,一些蛋白聚糖通过这一结构锚定在细 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的大分子中。 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的大分子中。
目录
2. 蛋白聚糖聚合物
透明质酸 连接蛋白 硫酸角质素 硫酸软骨素 核心蛋白 骨骺软骨蛋白聚糖聚合物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2010年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2010年名词解释致歉:这份名词解释是昨晚在指挥帝的提议下连夜赶制的,制作时间紧迫,团队能力有限,大家权当参考,错误不全之处,万望诸位海涵!Oncogene 致癌基因:当致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者表达量增高时,会把正常的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Proto-oncogene 原癌基因:当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者表达量增高时,会变成致癌基因。
但正常的原癌基因的产物能帮助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且在信号转导和细胞分裂上发挥作用。
Tumor-suppressor gene :肿瘤抑制基因可以保护细胞不发育为肿瘤,当其功能缺失或者表达量降低时,容易转变为肿瘤Dominant Activators 显性活化子:一个等位基因的突变则能把细胞生长带入癌变的状态,这样的基因称为非受控细胞生长的显性活化子。
Heat-shock protein :热休克蛋白:当生物体遇到高温带来的压力时,它体内会应答产生一些热休克蛋白来稳定细胞内的环境。
热休克蛋白在真核和原核生物中都有被发现,而且是最保守的一系列蛋白。
(机制热使得HSTFs磷酸化,特异性地结合到HSEs上,启动转录) HREs 激素反应元件:激素诱导的基因表达由DNA中特异性的序列来调控(HREs)RNA干扰:小的、非编码的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序列部分地或者完全地配对,抑制靶mRNA的翻译或者引起其降解,从而干扰目标基因的表达。
Chromatin remodeling 染色质重塑:DNA的转录过程中,核小体被多蛋白复合体修饰,来使RNA聚合酶易于发挥作用。
这种为了转录而进行的核小体的改变称为染色质重塑。
Position effect variegation 位置效应斑:当常染色质变为异染色质的时候,其内部的基因会表达不正常甚至不表达,这种功能上的损伤导致的在同一个体中出现正常和突变基因的混合表达称为位置效应斑。
印记imprinting 一个基因以某种方式比如甲基化被标记据此可以区分该基因来自父本还是母本分子伴侣chaperone 一类帮助其他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上非共价形式的折叠与去折叠,组装与去组装,但它们并不存在于后者发挥生物活性的结构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核心蛋白聚糖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科研热词 聚集蛋白聚糖 聚集性生长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 瓯江彩鲤 毛囊 椎间盘 抑制性差减杂交 差异表达基因 多功能蛋白聚糖类 体色 ⅱ型胶原 β -连环素 wnt蛋白质类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科研热词 肿瘤 肌肉生长 纤维化 核心蛋白聚糖
推荐指数 4 3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硫酸乙酰肝素 2 软骨 1 蛋白质组学 1 蛋白聚糖 1 肝素/hs合成 1 细胞外基质 1 组织工程 1 糖胺聚糖 1 神经损伤 1 硫酸乙酰肝素-2-o-硫酸基转移酶(hs2st) 1 晶状体上皮细胞 1 小鼠 1 后囊膜混浊 1 再生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核心蛋白聚糖 细胞外基质 蛋白聚糖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beclin1 骨关节病 软骨 翼状胬肉 神经元 硫酸化修饰 甲苯胺蓝 核心蛋白质 染色过程 显色 成纤维细胞 大骨节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卒中 伊红 丝裂霉素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软骨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聚糖类 蛋白聚糖 脑损伤 脑发育 硒 牙髓细胞 核心蛋白聚糖 大骨节病 双糖链蛋白多糖 niv毒素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推荐指数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作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作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薛照阳 201307609一、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基本概念。
(1)、氨基聚糖(GAG)的定义。
GAG是由重复二糖单位构成的无分枝长链多糖。
其二糖单位通常是由氨基己糖(氨基葡萄糖或氨基半乳糖)和糖醛酸组成。
但硫酸角质素中糖醛酸由半乳糖代替。
过去称为酸性粘多糖。
氨基聚糖依组成糖基、连接方式、硫酸化程度及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六种,即: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乙酰肝素、肝素、硫酸角质素。
(2)、蛋白聚糖(PG)的定义。
PG是一类特殊的糖蛋白,由一条或多条糖胺聚糖和一个核心蛋白共价链接而成。
蛋白聚糖除含糖胺聚糖链外,尚有一些N—或(和)O—链接的寡糖链。
其是存在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表面的一种含有不同基团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成分。
是由多种糖胺聚糖分别和蛋白质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在蛋白聚糖分子中,与糖胺聚糖结合的蛋白质,称为核心蛋白。
而糖胺聚糖是由氨基己糖和糖醛酸的二糖单位重复链接而成的多聚阴离子高分子聚糖。
根据其二糖单位的组成,糖苷键的位置和及含有的乙酸基和硫酸基的位置和数目的不同,可将糖胺聚糖分为四大类:即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
不同的糖胺聚糖分别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相应的蛋白聚糖。
二、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的分子组成与各自特性。
(1)、氨基聚糖的种类及特性。
①、结构特点:其呈强负电性。
因为其糖残基上带有羧基。
②、种类: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唯一不发生硫酸化的氨基聚糖,其糖链特别长。
氨基聚糖一般由不到300个单糖基组成,而HA可含10万个糖基。
在溶液中HA分子呈无规则卷曲状态。
如果强行伸长,其分子长度可达20μm。
HA整个分子全部由葡萄糖醛酸及乙酰氨基葡萄糖二糖单位重复排列构成。
由于HA分子表面有大量带负电荷的亲水性基团,可结合大量水分子,因而即使浓度很低也能形成粘稠的胶体,占据很大的空间,产生膨压。
细胞表面的HA受体为CD44及其同源分子,属于hyaladherin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grecan and Versican
细胞外小分子间质蛋白聚糖
• 具有一条或几条GAG链 • 核心蛋白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富含亮氨酸的 重复结构花式——归为leucine-rich proteoglycans家族
– 硫酸基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PAPS)
• 糖胺氨基来自于Gln
木糖基是糖胺聚糖链合成的引物
a) Xylosides with suitable lipophilicity can penetrate cell membranes and initiate GAG synthesis. b) Some GAG chains are transported into the cell nuclei, and c) the xyloside derived products are cell toxic and trigger apoptosis (cell death).
蛋白聚糖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1.胞外透明质酸和大分子间质蛋白聚糖 2.胞外小分子间质蛋白聚糖 3.基底膜蛋白聚糖 4.细胞表面蛋白聚糖 5.细胞内蛋白聚糖
透明质酸
蛋 白 聚 糖 的 分 类
(1)
大分子
可聚蛋白聚糖 (CS/KSPG)
细胞基质型
小分子
多能蛋白聚糖(CS/DSPG)
双链蛋白聚糖和饰胶蛋白聚糖 (CS/DSPG) 纤调蛋白聚糖和光蛋白聚糖 (KSPG)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 细胞外由纤维状胶原、透明质酸、蛋白聚糖和糖 蛋白以不同比例组成的细胞间质 。 • 分布:各组织和细胞之间的胞间隙或胞间膜。 • 意义:组织之间的联系与隔离 • 主要成分
– – – – – 胶原 (collagen):抗拉伸 纤连蛋白 (fibronectin, Fn) :粘连 层粘蛋白 (laminin, Ln) 蛋白聚糖:抗压缩 弹性蛋白:抗拉伸
容抗原,IX型胶原蛋白等。核心蛋白上的GAG链 可有可无。
糖胺聚糖的类型
•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 • 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chondroitin sulfate, CS/dermatin sulfate, DS) • 硫酸角质素(keratan sulfate, KS) • 硫酸乙酰肝素/肝素(heparan sulfate, HS/heparin, Hep)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
• • • • • • 整合蛋白 层粘连蛋白受体 钙依附的粘附蛋白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C44 血管地址素
细胞内蛋白聚糖——Serglycin
• GAG链种类为Hep或过硫酸化的CS。 • 细胞贮存颗粒,其分子具有密集的负电荷 基团,与带正电荷的蛋白酶、羧肽酶及组 织胺等相互作用,参与这些生物活性分子 的贮存和释放。 • 结缔组织肥大细胞中的Serglycin是机体所 需肝素的主要来源。
连接区寡糖(2)
• KS链的N-连接和O-连接:
核心蛋白的分类
• 丝甘蛋白聚糖(serglycin):M最小,约2万,含24个连
续的Ser-Gly重复。
• 饰胶蛋白聚糖(decorin):M约3.6万,富含Leu重复序
列,在结缔组织中参与调节胶原纤维的形成。
• 粘结蛋白聚糖(syndecan): M约3.2万,具有跨膜结
构。
• 可聚蛋白聚糖(aggrecan):M很大,可聚集,是软骨
中的主要结构分子。
蛋白聚糖核心蛋白的特点
• 多数核心蛋白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结构域; • 所有核心蛋白均有糖胺聚糖取代结构域; • 通过特异结构域,一些蛋白聚糖可锚定在细胞表 面或胞外基质的大分子上; • 有些核心蛋白含互作的特异结构域。
基底膜蛋白聚糖
串珠样蛋白聚糖(perlecan) (大分子 HSPG)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粘结蛋白聚糖 细胞膜结合型 (多为HSPG) 糖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
β 蛋白聚糖及CD44 (兼职PG,含CS)
凝调蛋白聚糖(thrombomodulin)
细胞内型
丝甘蛋白聚糖 (含Hep或过硫酸化的CS)
GAG的重复单元结构比较
GAG HA CS DS 己糖胺 D-GlcNAc D-GalNAc (4S, 6S) D-GalNAc (4S, 6S) 己糖醛酸 D-GlcA D-GlcA L-IdoA/ D-GlcA 硫酸基 无 O-硫酸基 O-硫酸基
KS
Hep/H S
D-GlcNAc(6S) D-Gal(6S)
ECM
细胞表面蛋白聚糖
• GAG链主要是HS,也有CS。 • 与质膜的结合方式有3种:
– (1)核心蛋白疏水肽段直接插入膜双层; – (2)核心蛋白与GPI共价结合而锚定在质膜上; – (3)通过HS链与质膜结合蛋白之间进行特异或 非特异相互作用;
细胞表面蛋白聚糖
• Syndecan:
–羧基末端胞质结构 域; –跨膜的疏水结构; –连接糖胺聚糖链的 细胞外结构域。
弹性蛋白(Elastin)
弹性蛋白(Elastin)
• 是弹性纤维(elastic fibers)的主要成分。 • 功能:能够赋予细胞外基质弹性。 • 弹性蛋白也是富含甘氨酸和脯氨酸的蛋白 质。与同胶原不同的是,弹性蛋白的脯氨 酸没有羟基化,所以没有羟脯氨酸的存在。
糖胺聚糖
蛋白聚糖的结构、功能和代谢
– 存在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大分子CS/KSPG,分子量250万。含 有约100条CS,50条KS,50条O-Glycan,10~15条N-Glycan。 – 具多个结构域 – “分子弹簧” 整个分子形状犹如一个“瓶刷”,形成大的溶 剂化领域。每克蛋白聚糖(干重)可吸引约50mL的溶剂。
• 多能蛋白聚糖(Versican):
蛋白聚糖的分类(2)
Localization ECM Collagenassociated Basement membrane Cell-surface Mr of the core protein (kD) CS, KS, DS 225-250 GAG-chain CS, DS, KS HS HS, CS 40 120 33[a]-60[b]92[c] 17-19 Principal members aggrecan, versican decorin, biglycan, fibromodulin, lumican perlecan syndecans[a], glypican[b], betaglycan[c], CD44E, cerebroglycan serglycin
D-GlcN (α) L-IdoA(2S)/ (2N-S, 6S,3S) D-GlcA(2S)
O-硫酸基
N-/O-硫酸基
肝素与硫酸类肝素的区别
特征
在 2mol/L 醋 酸 钾 (pH5.7, 4℃)中溶解
硫酸类肝素
是
10~70kDa 0.8~1.8 40不
10~12kDa 1.8~2.4 ≧85% ≧70%
蛋白聚糖的性质
蛋白聚糖 糖胺聚糖种类 糖链数量
Aggrecan Versican Syndeca n Lumican Agrin CS/KS CS/DS 120 10~30
功能
与软骨组织的HA 结合 与细胞外基质的 HA结合
HS/CS
KS HS
1~6
3~4 4
与生长因子结合
维持角膜透明度; 与胶原结合
Intracellular heparin, CS granules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
• 分布:HA广泛分布于动物结缔组织的细胞外间质中,以胚胎组织、滑
液、玻璃体、脐带及鸡冠等组织中含量最多。也存在于一些细菌的荚膜中,
例如葡萄球菌及链球菌A型和C型等。
• 分子大小:可达1000万,约25000个二糖重复单位,伸展长度约
细 胞 外 小 分 子 间 质 蛋 白 聚 糖
基底膜结构
• 一种特殊的细胞外间质,位于上皮细胞和内皮细 胞的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之间;可分为透明层、 致密层、纤维状层;也可围绕在一些细胞周围, 没有纤维状层,称为基板。
• 组成基底膜的大分子: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laminin)、巢蛋白(nidogen)和蛋白聚糖(HSPG和 CSPG)。
分子大小 硫酸基/己糖胺 GlcN N-硫酸基 IdoA 含量
与抗凝血酶结合
合成部位
0~0.3%
基本上所有细胞
~30%
肥大细胞
连接区寡糖(1)
• CS/DS, HS/Hep:
通过还原末端的 木糖与核心蛋白 序列(通常是 Ser-Gly)中的 Ser-OH之间形成 糖苷键,木糖的 C-2常被磷酸化。
25μ m 。
• 分子结构:游离的GAG;多聚阴离子;无规线团 • 物化性质:粘度;弹性;水化空间 • HA结合蛋白:
结构性结合分子:连结蛋白、Aggrecan、Versican等分子中的HABR 细胞表面的HA受体
能与HA特异相互作用的大分子细 胞外CSPG
• 可聚蛋白聚糖(Aggrecan):
引导乙酰胆碱受 体在神经肌肉接 头处聚集
与基底膜的胶原 结合 细胞表面与基质
Perlecan
Biglycan
HS
CS/DS
3
2
糖胺聚糖链的生物合成部位
• 内质网:核心蛋白肽链 • 高尔基体:CS/DS; Hep/HS • 质膜内表面:HA
GAG链的合成过程
• • • • • • 多糖链的形成是由单糖逐个加上去的 木糖基的起始识别位点:Glu/Asp-X-Ser-Gly 核心蛋白序列决定GAG链性质 糖醛酸由UDPGA提供; 单糖要由UDP活化; 硫酸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