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合集下载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三、自然式插花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直立型 强调直立挺拔向上的静态的线条美,具阳刚之 气,和庄重严肃之感。
¾
适宜主题:刚健挺拔、亭亭玉立、端庄稳重、奋发 向上
¾ ¾ ¾
宜用花材:线状直立性花材,如唐菖蒲、水葱、
蛇鞭菊,以及具长花梗的花材鹤望兰、马蹄莲等 造型和总体轮廓: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
形状。一面观造型。 欣赏角度:宜平视观赏。
1、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 深。
z z z
布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 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 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 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 按二株一株分开。 景物布置要高矮各异,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 均,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不可平齐,也不 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问题: 若让你插制东方式插花“春 之歌”, 拟采用什么样的花材?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插作示例
¾直立式插花 ¾倾斜式插花 ¾下垂式插花 ¾水平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
自 然 式 插 花
一、自然式插花构图基本形式的结构 东方式自然式插花的基本造型: 三个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骨架; 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从 枝(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 满并有层次感。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本章重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插 作示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用花量少,多用木本花材; 注重线条的应用;造型以不对称的自然式为主; 设色素雅,强调时令感和季相的变化; 作品非常强调与容器配件以及陈设环境的统一 注重自然情趣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第5次课  东方式艺术插花和常见礼仪插花的插制

三)篮花 1. 插制要点:A. 精选花材 B. 铺垫防水材料 C.注 插制要点: 精选花材; 铺垫防水材料; 注 意篮把的作用. 意篮把的作用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 • • • • 1)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铺设防漏水物、固定花泥; 2)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插入造型的骨架枝(主枝); 3)插入焦点花; )插入焦点花; 4)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插各骨架枝的辅枝、衬叶和填充花材; 5)整体修饰 )
五)缸花
选好花材; 固定花材 固定花材; 缸口 1. 插制要点:A.选好花材; B.固定花材; C.缸口 插制要点: 选好花材 干净。 干净。 2.插制方法与步骤: 1)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2-5)同前 插制方法与步骤: )在缸内固定花泥和撒; ) 插制方法与步骤
述蓝花。 述蓝花。
六)筒花
1. 插制要点:A.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B. 造型 插制要点: 注意筒的稳定性与配重; 的确定; 花材的固定。 的确定;C. 花材的固定。 2. 插制方法与步骤: 1)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2-5)同 插制方法与步骤: )筒底的配重,筒口做撒; )
插制要点
1. 一切花材的整形、修剪都以顺其自然生长之势为 佳,不刻意造作,整形不露人工痕迹为宜,充分 展现花材的原有形姿之美; 2. 无论是局部花材的组合或整体造型的布局都要表 现出参差天热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的艺术效果。
二、中国传统式插花的表现技巧 (一)符合植物生长规律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1.起把紧,上散下聚 .起把紧,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插花艺术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法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以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和发展。

我们来谈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插花被视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其创作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自然: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尊重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插花创作中,花材的选择和摆放都强调自然的真实和纯粹。

2. 追求简约:东方传统插花注重简约和内涵,强调“留白”和“虚实结合”。

它通过简洁的形式和姿态,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3. 强调意境: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追求意境的营造,以花草树木的形态、色彩和气息,创造出一种具有超越时空的韵味和美感。

在创作法则方面,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和原则:1. 脉络清晰:插花作品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表达出作者的神韵和意趣。

2. 色彩搭配:在插花创作中,色彩的搭配至关重要,要求色彩的运用要简约而不失鲜明。

3. 构图韵味:东方传统插花注重构图的韵味,追求融合舒展、舒适、自然的姿态,突出整体的和谐美感。

在当代,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更是对当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思考和启示。

它通过对自然、简约和意境的追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寻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方式。

它也在不断与当代文化相融合,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我看来,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所传达的尊重自然、追求简约、强调意境的创作理念和法则,是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急需的。

它不仅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更是一种对内心追求的满足和启发。

它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要重拾对自然的尊重,追求简约和内涵,创造出更多具有意境和美感的作品。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更是对当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启示和思考。

它所强调的尊重自然、简约内涵和意境营造的精髓,将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希望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能够在当代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启示。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的古典文化,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从古代的“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中的“礼”中就包含了插花艺术。

插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造诣,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传达了东方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它以自然为本,蕴含着对生命、对生命力与自然之美的敬仰,不仅可以点缀生活,还能促进身心健康。

在中国,插花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如唐代以花卉勾画、独立表达为主,宋代以自然表现和自然写意为重点,明清以来才逐步形成了多种传统花艺风格。

其中,以唐宋时期的花卉入画和表现自然的写意风格为代表的“山水花卉”、“屏风花”、“石屏风”等,为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这些历史沉淀,使得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艺术造诣、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传统东方花艺的风格中,富丽堂皇的宁波花艺、雅致清新的苏州花艺、高逸脱俗的杭州花艺等等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宁波花艺讲求鲜艳绚丽,常常用到金属器皿,红、黄、紫、蓝等颜色在尽显盛气的同时,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舒适;苏州花艺注重细腻简逸,擅长淡雅清新的情调,多用玻璃器皿,以细腻的枝叶为辅助,表达出与生俱来的中国风雅;杭州花艺则更加注重自然的呈现,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它的本真,凝聚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感受与热爱。

总之,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美学思想、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上都具有相辅相成的独特韵味,是一种融合了哲学、文学、艺术等多重元素的综合性艺术。

它不仅能够美化生活,净化心灵,还可以传达人们对自然的感悟和体悟,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到自然之美,感受到人文之情。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越来越大,插花艺术正可以成为缓解身心的一种重要途径。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推广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走进自然,领略生活之美。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是一种源于古代东方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它与西方的插花风格有所不同,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简约、典雅、平衡的美感。

下面将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东方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插花艺术也是要通过花材的形状、色彩和姿态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东方插花还融入了人文的因素,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表达对人类生活和人类情感的关怀和理解。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强调简约和克制。

东方人崇尚简约和克制的审美观念,认为简约能够使事物更加纯粹、凝练和高雅。

因此,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形式都力求简洁明快,通过少量的花材和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主题,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杂的花艺技巧。

第三,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

东方人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认为事物的美是通过平衡和谐的组合来实现的。

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都受到平衡和谐的原则的指导,力求在空间上达到均衡的效果。

花材的高低、左右的分布、色彩的搭配等都要经过精心的考虑和调整,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和谐。

第四,传统东方插花风格追求自然与真实的美感。

在东方插花中,强调自然界的美丽和真实性。

东方插花不追求花材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幻,更注重体现花材的原始美感和真实的形态。

插花师会根据花材的特点和形态来选择合适的插花方式,使花材的美感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情感的表达。

东方人善于表达情感,插花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插花师可以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情感。

插花师可以通过花材的形态、色彩和布局来表达情感,使插花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简约克制、平衡和谐、自然真实和情感表达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东方插花在艺术表达中独树一帜,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思考。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其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内涵。

在中国古代,插花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庙宇和雅座。

插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景观和鲜花的喜爱。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传承发展等方面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当时,插花主要用作庆祝喜庆的场合。

而到了唐宋时期,插花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广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逐渐传播到日本和韩国等地。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二是追求生活的和谐与美感。

关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主张以大自然为师,通过对花材的选择和搭配,呈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和表达。

插花还经常结合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增加了人文的内涵。

在追求生活的和谐与美感方面,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以简为美,注重造型的变化和空间的利用,追求一种极致的美感。

在插花的布局中,要突出造型的层次感,注重花蕊的形状和花叶的分布等细节,以达到一种自然而又美观的效果。

还要注重颜色的搭配和比例的统一,使整个插花作品更为协调和谐。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插花形式和技巧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艺术教育和培训领域,插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插花展览和比赛。

由于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内在价值,它已经超越了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审美的追求。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审美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对花材的选择和搭配,插花艺术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和表达,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感和精神享受。

插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艺术家的努力和传承,希望这种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发展。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一种古老而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东方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方国家,插花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就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进行浅谈,分析其起源、特点及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中总有花卉的运用。

在古代东方文明中,人们对自然的景仰与尊崇使得插花成为一种信仰表达的方式。

在中国,插花起始于商周时期的祭祀活动,祭品中常使用鲜花与干花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而在日本,插花则起源于佛教寺庙,随着佛教在日本的传入,插花成为一种祭拜佛神的仪式。

在韩国,插花则常用于代表宇宙、人生和自然的传统寓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插花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美学的体现。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其中表现了对自然的尊崇与对生命的敬畏。

插花艺术中的每一种花材都有着它自己的特殊寓意,比如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梅花代表着坚贞不渝的品格,竹子则象征着坚韧的性格。

在插花作品中,艺术家们常以各种不同的花材来表现不同的意境,通过花材的形态、色彩和香气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在插花的构图与结构上,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即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类的情感融为一体,力求达到一种超然的艺术境界。

在当代,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传承了古代的传统技艺,更融合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表达方式。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插花艺术家开始将传统的插花技巧与当代艺术元素相结合,不断创新并开发出独树一帜的作品。

在日本,有一些插花艺术家会将插花作品置于立体的花艺器皿中,以展现出一种更加动态的空间美感。

而在韩国,一些插花艺术家则会将传统的韩服元素融入到插花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具韩国风情。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断融合新的理念与文化元素,使得插花作品更具当代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3东方式插花艺术

3东方式插花艺术

花绘画作品中,仍可找到她的足迹,从中我们可领略到东方 式插花艺术高超的技艺和辉煌的成就。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宏
扬东方式插花,以下从分类的角度来分析、认识与理解东方 式插花艺术。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要类别
• 从不同的社会阶层分 • 宫廷插花 • 民间插花 • 人文插花 • 寺庙插花
宫廷插花
• 体量较大、色彩艳丽;结构丰硕、枝叶繁茂。以显示达官之 显贵,财源之富足。
“圣”洁之尊
•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 圣的,以一种崇高的心情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
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 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 界。
东方式插花的分类
• 东方式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在人类的文化历史进 程中留了浩如烟海的插花艺术作品。仅从我国古代留下的插
器中央。
倾斜型
• 倾斜型将主要花枝向外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弯曲或倾斜生 长的枝条,表现其生动活泼、富有动态的美感。宜平视观赏。总体轮 廓应呈倾斜的长方形,即横向尺寸大于高度,才能显示出倾斜之美。
下垂型
• 下垂型将主要花枝向下悬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 枝柔韧易弯曲的植物,表现其修长飘逸、弯曲流畅的线条美,画面生 动而富装饰性。一般陈设在高处或几架上,仰视观赏为宜。总体轮廓 应呈下斜的长方形,瓶口上部不宜插得太高。
人文之“善”
•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 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 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让花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美丽使 者。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 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予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 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中国和日本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花枝互赠亲友和以花祭祖传递情感的风俗。

日本的花道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入,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

因此,东方式传统插花实际上就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插花艺坛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插花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最初起源于民间生活,到后来与佛前供花相结合,得到迅速的发展,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是其精髓。

东方传统式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强调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

自然之真: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

强调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提倡“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要求创作者观察、了解植物生长习性,融人个人情感,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

人文之善:对花卉人格化,讲求“花德”,让花卉起着人物教化的功能。

如松、竹、梅为“寒岁三友”;梅、兰、竹、菊寓意为“四君子”,“以白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兰喻君子,菊喻隐者,牡丹比贵人;竹寓虚心、有气节;荷寓清正廉洁、纯洁等。

东方式插花用象征、寓意和谐音等手法,借花明志、以花抒怀。

故作品常多命名,以引人步人特定境界。

艺术之美:艺术之美包括花材美、布局结构美和整体艺术美。

中国人赏花注重形、色、香、德,“形”则以“瘦疏古怪为佳”,与中国书、画艺术讲究线条美有关。

如梅枝条曲折多姿、清香悠远、严寒开放,被视为最佳花材。

花材的位置也按书法、绘画的结构章法,讲究参差不齐、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相生、气脉相连。

如“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整体艺术是指插花作品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产生的艺术效果。

如传统文人插花所指的“花快意”一明窗、净室、古鼎、松涛、溪声等,并提出以茗赏为上、谈赏为次、酒赏为下等。

圣洁之尊:东方人认为花是神圣的,常以花祭祀、供佛、以花修道、悟道。

把插花作为修身养性之道,讲究“心正则花正”,要求通过插花关注草木,反省自身的正邪,弥补精神的偏颇。

总之,东方式插花真、善、美、圣的花艺特点,决定了其多采用写实、写意或两者结合的艺术手法。

作品形态自然,线条优美,布局如画,意境隽永,情趣盎然,耐人寻味。

是一种唯美和教化结合的花艺文化。

讲究意境,寓意于花: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与生活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

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思,表现诗情画意,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见长,这是西方插花乃至于其他插花中所没有的。

(1)寓意于花。

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或特征形态,融入个人感情,赋予花木象征的含义,以借花抒发情怀,寓教于花。

①以花名的谐音定意。

花草的名称或别名及其谐音,往往是花材象征意义的来源。

如百合、水仙、万寿菊、桃花、万年青、富贵竹、发财树等。

②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③以花木的生长习性定意。

常以各种花木的生长特性及形、色、香、质、神、性格等来评议。

④按传说、时令定意。

(2)作品的命名与意境的表达。

命名对插花作品的意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引导欣赏者对作品的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鸣。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造型创作的共同指导思想,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精髓,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选用花材上,中国传统插花对待每一片叶、每一花枝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宛如生长在自然之中,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

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痕迹,都是很好地利用各种花材的自然美构成人工的装饰美,是大自然的浓缩与升华。

诗情画意,讲究意境美。

中国传统插花虽然崇尚自然,追求花枝自然情趣,但是绝不是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或只注重花材在形、色上的自然属性美的展现,而是在对花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了解的基础上,萃取精华,倾注情感。

并采用比拟的手法,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谐意等,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现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

这种运用诗的意境、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多样性,给人“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感受和“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利用线条造型,进行不对称式构图中国传统插花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

由于木本枝条有丰富的线条变化,又易于人为弯曲加工,所以传统插花中多用木本枝条做骨架进行构图。

作品中的灵气、动势、姿态,都靠线条表现出来。

恰当地使用线条,可以使自然百态、人间万象、风雨雷电、喜怒哀乐体现在插花作品中。

线条的表现能力非常强,如水平的线条,给人平静、端正、开阔、广袤无垠的感受;垂直线条,有顶天立地、挺拔高耸的气势;斜直线,有向前奋进的动感;粗直线,刚健有力,充满阳刚之美;曲线,富有柔和、流畅的韵律感;细曲线,柔美活泼,展现女性的魅力;放射线,则具有强烈的扩张感,等等。

利用富有含义的线条(枝条)构成作品的造型骨架,线条加上相应的花材,形成俯仰、顾盼、高下、曲直、疏密、大小、深浅、斜垂、张弛等极富变化的构图形式,从产生动势,展现出“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乾坤”的艺术天地。

中国传统插花构图中没有明显的几何中轴线,但强调枝叶、花朵的协调,在不对称中体现均衡。

其构图遵循“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于花材的剪截组合以及容器的使用要考虑大小比例和尺度,但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格式和严格要求。

并且传统插花中的比例和尺度不像数学上那样精确,很多时候往往使用“心理的尺度”去衡量。

插制时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的基础上,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

表现构图上的自由、活泼,形式上的丰富与多样。

东方式插花的表现技巧和要求,1、符合植物生长规律:(1)起把紧,上散下聚。

这是自然式插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2)表现花材自然美。

如竹子的美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

(3)花型符合植物自然形态。

(4)同一光源(光源一致)。

植物生长都有向光趋势,插花也应“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

“势”就是花木生长之势,或苍劲挺拔,或虬屈蜿蜒,或左右伸展。

插花时,须设定一个光源位置,使同一容器内的各枝条走势、花叶朝向都有个统一的光源。

2、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1)讲究线条。

东方人认为线比面更有情趣,富于生气。

故多用木本枝条为主材,运用枝条的形态表现不同的内涵。

粗枝劲干表现雄壮气势;纤细柔枝表现温馨秀丽。

飞动的线条给人以浑洒自如、酣畅淋漓之美;顺势而下的线条有一泻千里之感;蜿蜒迂回,又有溪水慢流的韵味
(2)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插花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既符合植物自然生长的形态又符合书画结构布局的要求。

形体上则不可太单一,要有所变化,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具品尝之乐。

(3)虚实结合,刚柔相济。

有虚实就有层次、深度和生气。

插花不可过密,过密则不透风,显露不出每朵花所特有的风姿,花之间应有空位。

留空为枝条提供了“生长”空间,也留给人们退想回旋的余地。

①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间不可密不透风,花与花之间应有空位,或以小花或碎叶加以间隔,这就是虚。

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②浓淡适宜。

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和。

③留空白。

空白出余韵,在材料的疏密之间参差错落之间留有空白,使人感到有一种情势从中油然而生。

(4)呼应关系。

在花材的色彩和方向上的呼应关系,是材料相互联系,互相渗透,浑然一体。

忌花叶背面相对,各(5)对比关系。

对比可以使素材之间相互比较,各自突出,可以使作品的精华部分得以强调。

对比又称为“破”,直着以曲破之,横着以竖破之,圆者以长线破之,“破正求奇”。

(6)宾主分明。

插花时要确定宾主关系,以便主题集中,避免主次不明而散漫。

“主”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花材、主要色调和主要姿势。

一个作品不可能有太多内容,否则杂乱无章,无以适从。

朝一方,互不呼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