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三、自然式插花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直立型 强调直立挺拔向上的静态的线条美,具阳刚之 气,和庄重严肃之感。
¾
适宜主题:刚健挺拔、亭亭玉立、端庄稳重、奋发 向上
¾ ¾ ¾
宜用花材:线状直立性花材,如唐菖蒲、水葱、
蛇鞭菊,以及具长花梗的花材鹤望兰、马蹄莲等 造型和总体轮廓: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
形状。一面观造型。 欣赏角度:宜平视观赏。
1、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 深。
z z z
布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 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 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 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 按二株一株分开。 景物布置要高矮各异,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 均,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不可平齐,也不 排列于同一直线上
问题: 若让你插制东方式插花“春 之歌”, 拟采用什么样的花材?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插作示例
¾直立式插花 ¾倾斜式插花 ¾下垂式插花 ¾水平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
自 然 式 插 花
一、自然式插花构图基本形式的结构 东方式自然式插花的基本造型: 三个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骨架; 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从 枝(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 满并有层次感。
第七章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本章重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基本造型插 作示例
第一节
东方传统插花的风格特点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用花量少,多用木本花材; 注重线条的应用;造型以不对称的自然式为主; 设色素雅,强调时令感和季相的变化; 作品非常强调与容器配件以及陈设环境的统一 注重自然情趣的表现;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东方式插花的要点

花卉可以用来装饰活动场地,使场地更加美观、有吸引力。
06
东方式插花的未来发展
创新与传承
创新设计理念
在保持东方式插花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更具 时代感的作品。
探索新型材料
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和工艺,丰富插花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质感。
传承文化内涵
深入研究东方文化内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承和弘 扬东方文化。
空间平衡
通过合理分布花材和叶材,保持整 体空间的平衡感,避免出现头重脚 轻或左右失衡的情况。
线条表现
曲线美
东方式插花注重曲线美,通过婉转流畅的线条, 表现出自然、柔和、优雅的意境。
线条韵律
在插花过程中,要注重线条的韵律感,使花枝、 叶片、花朵等元素在排列组合中形成节奏感。
线条力度
通过适度的线条力度,表现出花材的生命力和动 态美,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03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元素
花器选择
01
02
03
材质
花器通常选用陶瓷、玻璃 或金属等材质,不同材质 能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与风 格。
形状
花器的形状需与花型相协 调,常见的有圆形、方形 、长方形等,不同形状能 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色彩
花器的颜色需与花材和周 围环境相协调,选择合适 的花器色彩能突出整体的 美感。
东方式插花的要点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引言 •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原则 • 东方式插花的基本元素 • 东方式插花的创作技巧 • 东方式插花的实际应用 • 东方式插花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插花艺术的简介
01
插花艺术是一种通过将花卉、枝 叶等植物材料进行艺术性组合, 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意境的装饰品 。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

简述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特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是一种源于古代东方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它与西方的插花风格有所不同,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简约、典雅、平衡的美感。
下面将对传统东方插花风格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东方文化中,自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插花艺术也是要通过花材的形状、色彩和姿态来表现自然界的美丽。
同时,东方插花还融入了人文的因素,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表达对人类生活和人类情感的关怀和理解。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强调简约和克制。
东方人崇尚简约和克制的审美观念,认为简约能够使事物更加纯粹、凝练和高雅。
因此,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形式都力求简洁明快,通过少量的花材和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主题,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杂的花艺技巧。
第三,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
东方人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认为事物的美是通过平衡和谐的组合来实现的。
在东方插花中,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都受到平衡和谐的原则的指导,力求在空间上达到均衡的效果。
花材的高低、左右的分布、色彩的搭配等都要经过精心的考虑和调整,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和谐。
第四,传统东方插花风格追求自然与真实的美感。
在东方插花中,强调自然界的美丽和真实性。
东方插花不追求花材的形态和色彩的变幻,更注重体现花材的原始美感和真实的形态。
插花师会根据花材的特点和形态来选择合适的插花方式,使花材的美感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注重情感的表达。
东方人善于表达情感,插花艺术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通过花材的选择和插花的布局,插花师可以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情感。
插花师可以通过花材的形态、色彩和布局来表达情感,使插花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感染力。
传统东方插花风格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简约克制、平衡和谐、自然真实和情感表达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东方插花在艺术表达中独树一帜,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思考。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其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内涵。
在中国古代,插花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庙宇和雅座。
插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景观和鲜花的喜爱。
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传承发展等方面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当时,插花主要用作庆祝喜庆的场合。
而到了唐宋时期,插花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广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插花艺术逐渐传播到日本和韩国等地。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二是追求生活的和谐与美感。
关于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主张以大自然为师,通过对花材的选择和搭配,呈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和表达。
插花还经常结合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增加了人文的内涵。
在追求生活的和谐与美感方面,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以简为美,注重造型的变化和空间的利用,追求一种极致的美感。
在插花的布局中,要突出造型的层次感,注重花蕊的形状和花叶的分布等细节,以达到一种自然而又美观的效果。
还要注重颜色的搭配和比例的统一,使整个插花作品更为协调和谐。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插花形式和技巧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艺术教育和培训领域,插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插花展览和比赛。
由于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内在价值,它已经超越了一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审美的追求。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审美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对花材的选择和搭配,插花艺术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追求和表达,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感和精神享受。
插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艺术家的努力和传承,希望这种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发展。
东方传统插花赏析

东方传统插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它源于自然,模仿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东方插花注重花材的自然姿态和人格化意义,强调意境和思想内涵的表达,体现了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
在手法上,东方插花模仿自然,表现生命,对花材经过高低、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虚实、开合等处理和组合,把自然界最美好的局部融合到作品之中。
在构图上,东方插花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俯仰相应,顾盼相呼。
表现手法上多以三个主枝作为骨架,构成各种形式如直立、水平、倾斜、下垂等。
东方传统插花的素材多采用木本植物,如松、竹、梅、银柳、南天竹、八角金盘、紫藤、火棘等。
这些植物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松竹梅代表岁寒三友,寓意坚韧不拔的品质;银柳代表喜庆吉祥;南天竹寓意长寿;紫藤寓意沉迷的爱;火棘寓意子孙满堂。
东方传统插花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装饰效果,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
通过插花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表现出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文化修养。
同时,插花作品也传递着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东方传统插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自然美和艺术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通过欣赏东方传统插花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

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东方式插花艺术的四个主要特点和风格吧!东方式插花又可以分为东方式传统插花和东方式现代插花两类,它们在选用花材上表现手法和情趣上与传统插花多有差异。
东方式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尤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典型,表现有以下共同的特点与风格:(一)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插花以自然为主体,明自然之理,呈自然之态,展现自然之神韵和规律。
(二)珍惜花木之生命,赋予花木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性,不仅表现其自然形态美和自然的生机,而且强调其内在的神韵之美,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三)强调线条造型,尤善用木本枝条,多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的构图为主,造型自然活泼而多变。
(四)注重作品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整体性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性,使作品、配件和环境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
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
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插花艺术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
东方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东方式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第三节-东方式插花PPT优质课件

.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1.起把紧: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如 一株生长着的植物,以显示其自然生机。
花 想
.
2.表现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 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
(2)整个作品要有一种向上的生长力,体现植物的生命力。
.
插作步骤: 1、插主枝
(1)第一主枝①,
0° 15°
①
保持直立或左倾于 垂直线10-15度, 稍向后斜10度左右
左前45°
②
插入。
(2)第二主枝②,
插于第一主枝左侧
30度,并向前倾45
度左右,使花枝有前
后深度,呈立体感。
(3)第三主枝③,成75度左右插于花器
《庭院深深》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 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 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 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 掩黄昏,无计留春处。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已 是 悬 崖 百 丈 冰
这首诗词是毛主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
.
二、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东
瓶花:在狭口高瓶中插作作品
方
自
然
式
插
盘花:在阔口浅底花器中,借助花泥
花
或剑山插作作品。
.
1.直立型
第一主枝基本直立 状为基准,所有插入的 花材都呈自然向上的势 头。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注重形态语言的表达,它追求的是一种雅致、深邃的艺术效果。
它讲究的是在有限的材料和技巧下,通过创造独特的形体结构和空间感,反映出东方人对于自然的独特审美观念。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不取革新”,即不追求突破和创新,而是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技法和审美观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这种传统的注重秩序、平衡和谐的审美观念,使得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整体造型上更为简约、朴素,但却能表达出深厚、内敛的艺术气质。
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中,花材的选用也非常讲究。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以花应花”,即不同花材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特点,需要根据花卉本身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
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中,花卉的选用注重花色的搭配和花型的组合,通过奇特的组合方法和形态结构的塑造,展现出花卉的美感和层次感。
在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中,花材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的效果,更是通过对花朵形态和色彩的掌握,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所以,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情感的体现。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并在现代艺术中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家对于插花艺术进行了创新和拓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插花艺术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意。
现代的插花作品在材料的使用、色彩的运用和造型的创新上更加大胆和前卫,同时也注重在创作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观念和感受。
这种创新的方式使得插花艺术得以与现代生活和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对花卉的选择、组合和造型的塑造,表达出一种深邃、内敛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这种传统的插花艺术在现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并与现代生活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多元化、富有创意的艺术表达方式。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东方的美学和审美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中国和日本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花枝互赠亲友和以花祭祖传递情感的风俗。
日本的花道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入,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
因此,东方式传统插花实际上就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插花艺坛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插花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最初起源于民间生活,到后来与佛前供花相结合,得到迅速的发展,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是其精髓。
东方传统式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强调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
自然之真: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
强调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提倡“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
要求创作者观察、了解植物生长习性,融人个人情感,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
人文之善:对花卉人格化,讲求“花德”,让花卉起着人物教化的功能。
如松、竹、梅为“寒岁三友”;梅、兰、竹、菊寓意为“四君子”,“以白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兰喻君子,菊喻隐者,牡丹比贵人;竹寓虚心、有气节;荷寓清正廉洁、纯洁等。
东方式插花用象征、寓意和谐音等手法,借花明志、以花抒怀。
故作品常多命名,以引人步人特定境界。
艺术之美:艺术之美包括花材美、布局结构美和整体艺术美。
中国人赏花注重形、色、香、德,“形”则以“瘦疏古怪为佳”,与中国书、画艺术讲究线条美有关。
如梅枝条曲折多姿、清香悠远、严寒开放,被视为最佳花材。
花材的位置也按书法、绘画的结构章法,讲究参差不齐、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相生、气脉相连。
如“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整体艺术是指插花作品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产生的艺术效果。
如传统文人插花所指的“花快意”一明窗、净室、古鼎、松涛、溪声等,并提出以茗赏为上、谈赏为次、酒赏为下等。
圣洁之尊:东方人认为花是神圣的,常以花祭祀、供佛、以花修道、悟道。
把插花作为修身养性之道,讲究“心正则花正”,要求通过插花关注草木,反省自身的正邪,弥补精神的偏颇。
总之,东方式插花真、善、美、圣的花艺特点,决定了其多采用写实、写意或两者结合的艺术手法。
作品形态自然,线条优美,布局如画,意境隽永,情趣盎然,耐人寻味。
是一种唯美和教化结合的花艺文化。
讲究意境,寓意于花: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与生活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
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
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思,表现诗情画意,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见长,这是西方插花乃至于其他插花中所没有的。
(1)寓意于花。
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或特征形态,融入个人感
情,赋予花木象征的含义,以借花抒发情怀,寓教于花。
①以花名的谐音定意。
花草的名称或别名及其谐音,往往是花材象征意义的来源。
如百合、水仙、万寿菊、桃花、万年青、富贵竹、发财树等。
②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③以花木的生长习性定意。
常以各种花木的生长特性及形、色、香、质、神、性格等来评议。
④按传说、时令定意。
(2)作品的命名与意境的表达。
命名对插花作品的意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引导欣赏者对作品的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鸣。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造型创作的共同指导思想,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精髓,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选用花材上,中国传统插花对待每一片叶、每一花枝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宛如生长在自然之中,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
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痕迹,都是很好地利用各种花材的自然美构成人工的装饰美,是大自然的浓缩与升华。
诗情画意,讲究意境美。
中国传统插花虽然崇尚自然,追求花枝自然情趣,但是绝不是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或只注重花材在形、色上的自然属性美的展现,而是在对花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了解的基础上,萃取精华,倾注情感。
并采用比拟的手法,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谐意等,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现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
这种运用诗的意境、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多样性,给人“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感受和“神似胜形似,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利用线条造型,进行不对称式构图中国传统插花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
由于木本枝条有丰富的线条变化,又易于人为弯曲加工,所以传统插花中多用木本枝条做骨架进行构图。
作品中的灵气、动势、姿态,都靠线条表现出来。
恰当地使用线条,可以使自然百态、人间万象、风雨雷电、喜怒哀乐体现在插花作品中。
线条的表现能力非常强,如水平的线条,给人平静、端正、开阔、广袤无垠的感受;垂直线条,有顶天立地、挺拔高耸的气势;斜直线,有向前奋进的动感;粗直线,刚健有力,充满阳刚之美;曲线,富有柔和、流畅的韵律感;细曲线,柔美活泼,展现女性的魅力;放射线,则具有强烈的扩张感,等等。
利用富有含义的线条(枝条)构成作品的造型骨架,线条加上相应的花材,形成俯仰、顾盼、高下、曲直、疏密、大小、深浅、斜垂、张弛等极富变化的构图形式,从产生动势,展现出“一叶一世界,一花一乾坤”的艺术天地。
中国传统插花构图中没有明显的几何中轴线,但强调枝叶、花朵的协调,在不对称中体现均衡。
其构图遵循“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于花材的剪截组合以及容器的使用要考虑大小比例和尺度,但对每个花枝
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格式和严格要求。
并且传统插花中的比例和尺度不像数学上那样精确,很多时候往往使用“心理的尺度”去衡量。
插制时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的基础上,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
表现构图上的自由、活泼,形式上的丰富与多样。
东方式插花的表现技巧和要求,1、符合植物生长规律:(1)起把紧,上散下聚。
这是自然式插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
插花时,以花器视作大地,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有如花器中抽出一棵植株茁壮成长。
(2)表现花材自然美。
如竹子的美在于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
(3)花型符合植物自然形态。
(4)同一光源(光源一致)。
植物生长都有向光趋势,插花也应“横斜以观其势,反侧以取其态”。
“势”就是花木生长之势,或苍劲挺拔,或虬屈蜿蜒,或左右伸展。
插花时,须设定一个光源位置,使同一容器内的各枝条走势、花叶朝向都有个统一的光源。
2、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1)讲究线条。
东方人认为线比面更有情趣,富于生气。
故多用木本枝条为主材,运用枝条的形态表现不同的内涵。
粗枝劲干表现雄壮气势;纤细柔枝表现温馨秀丽。
飞动的线条给人以浑洒自如、酣畅淋漓之美;顺势而下的线条有一泻千里之感;蜿蜒迂回,又有溪水慢流的韵味
(2)高低错落,参差有致。
插花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既符合植物自然生长的形态又符合书画结构布局的要求。
形体上则不可太单一,要有所变化,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具品尝之乐。
(3)虚实结合,刚柔相济。
有虚实就有层次、深度和生气。
插花不可过密,过密则不透风,显露不出每朵花所特有的风姿,花之间应有空位。
留空为枝条提供了“生长”空间,也留给人们退想回旋的余地。
①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间不可密不透风,花与花之间应有空位,或以小花或碎叶加以间隔,这就是虚。
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②浓淡适宜。
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和。
③留空白。
空白出余韵,在材料的疏密之间参差错落之间留有空白,使人感到有一种情势从中油然而生。
(4)呼应关系。
在花材的色彩和方向上的呼应关系,是材料相互联系,互相渗透,浑然一体。
忌花叶背面相对,各(5)对比关系。
对比可以使素材之间相互比较,各自突出,可以使作品的精华部分得以强调。
对比又称为“破”,直着以曲破之,横着以竖破之,圆者以长线破之,“破正求奇”。
(6)宾主分明。
插花时要确定宾主关系,以便主题集中,避免主次不明而散漫。
“主”是作品的主要内容、主要花材、主要色调和主要姿势。
一个作品不可能有太多内容,否则杂乱无章,无以适从。
朝一方,互不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