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电子教材--小学6年级语文课本
【新】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6六年级(上册)全册电子课本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目录第一单元 (1)1草原 (2)2丁香结 (5)3古诗词三首 (8)宿建德江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4*花之歌 (10)◎习作:变形记 (12)◎语文园地 (13)第二单元 (15)5七律.长征 (16)6狼牙山五壮士 (18)7开国大典 (21)8*灯光 (26)◎口语交际:演讲 (29)◎习作:多彩的活动 (30)◎语文园地...........................31第三单元 (33)9竹节人 (34)10宇宙生命之谜 (38)11*故宫博物院 (42)◎习作:让生活更美好 (48)◎语文园地 (49)第四单元 (51)12桥 (52)13穷人 (55)14*在柏林 (60)◎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61)◎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62)◎语文园地 (63)◎快乐读书吧 (65)第五单元 (67)15夏天里的成长 (68)16盼 (70)◎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 (75)小站 (76)◎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78)第六单元 (79)17古诗三首 (80)浪淘沙 (80)江南春 (80)书湖阴先生壁 (81)18只有一个地球 (82)19*三黑和土地 (84)20*青山不老 (89)◎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91)◎习作:学写倡议书 (92)◎语文园地 (93)第七单元 (95)21文言文二则 (96)伯牙鼓琴 (96)书戴嵩画牛 (97)21*我不能失信........................8222月光曲 (99)23*京剧趣谈 (101)◎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103)◎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104)◎语文园地 (105)第八单元 (107)24少年闰土 (108)25好的故事 (112)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15)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119)◎习作:有你,真好 (121)◎语文园地 (122)写字表 (124)词语表 (126)标*的是略读课文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一单元第4课花之歌

第一单元教学内容4、花之歌教材解析《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
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
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本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这部分以一系列“我是什么”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
第1自然段写“我是大自然的话语”,意即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象征花开花落,“又说一遍”喻示来年花又开。
第2自然段写“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菌中”,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高洁夺目。
第3自然段写“我是诸元素之女”,“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四季,写出了花芬芳而短暂的一生。
第4自然段写“我”是亲友交往的礼品、婚礼上的冠冕、对死者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第5~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这部分主要以“我在做什么”的句式继续描绘花的形象。
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遭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
本文语言清新,哲理隽永。
全文无一“花”字,却句句在写花。
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运用奇特的想象,为花描绘出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形象,如“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交往的礼品”“婚礼上的冠冕”“对死者的祭献”“与晨风群鸟一起迎送光明”“与万物各谐共处”,营造出丰富雅致的诗文意境。
此外,作者连续使用大量结构整齐的句式,很有特色。
如,第1~4自然段均以“我是……”开头,第3自然段中“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第5自然段“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第6自然段“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施;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完整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完整版) 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 1 山中访友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3 草虫的村落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
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轻俏地披着彩衣。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伫足痴望。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看呵!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1 / 11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5 詹天佑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二单元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

第2单元教学内容6、狼牙山五壮士教材解析《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主要描写了八xxx某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土为了掩护连队主力及群众的撤退转移,在完成拖住敌人的任务后,为了不让敌人追上部队,毅然决定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继续痛击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
课文表现了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全文共9个自然段,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抗日战争时期,八xxx某部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六班五名战土为了拖住敌人,诱敌上山,勇敢地与敌人进行战斗。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五名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敌人引上峰顶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并在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五壮士弹尽粮绝,最后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
整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其中第二、四、五部分写得比较详细,其他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课文结构严谨,主次分明,通过细致的人物描写来突出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作为一篇在人物描写方面着墨较多的记叙文,文章选取了最能代表人物身份、性格的细节进行了描写。
其中既有对个体形象的细致描写,又有对人物群体形象的粗线条勾勒。
在刻画某一具体形象时,作者多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如,第2自然段描述班长马宝玉时,紧紧抓住马宝玉作为指挥员所具有的沉稳果敢的心理素质进行描摹;描写副班长葛振林时,重点强调了他开枪怒吼、英勇无畏的形象;刻画老战士宋学义时,重点表现了他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而在描写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名小战士时,则主要表现两名小战士在面对敌人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战斗作风。
2024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语文

2024版六年级上册教材语文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2024版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那可真是充满了惊喜呢。
一、课文内容就像一个个神秘宝藏1. 经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打开教材,你会发现既有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文学作品。
比如说古诗词部分,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
你能感受到诗人在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
像李白那豪放飘逸的诗句,读起来就感觉自己仿佛跟着他一起仗剑走天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哇,那种勇往直前的劲儿就出来了。
- 同时呢,还有很多现代的优秀作品。
这些现代文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小伙伴,讲述着当代的故事。
有描写校园生活的,让你觉得特别亲切,就好像在看自己和同学们的日常;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象的,让我们小小年纪就开始思考这个大大的世界。
2. 主题丰富多样,像多彩的拼图- 从自然之美到人间真情,教材里的主题那叫一个丰富。
关于自然的课文,会把你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
你能看到雄伟的山脉,奔腾的河流,还有那神秘的森林。
就像在看一部没有画面的纪录片,但是文字的描述却能让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 而那些关于人间真情的故事呢,简直就是一颗颗温暖人心的小太阳。
有描写亲情的,让你想起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有讲述友情的,你会想到自己和小伙伴之间那些有趣又难忘的经历。
这些故事就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二、语文知识就像有趣的魔法1. 字词学习不再枯燥- 在2024版教材里,字词的学习可有意思了。
生字就像是一群等待你去结识的新朋友。
它们不再是孤零零地躺在那里让你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和你互动。
比如说,会有一些字词游戏,像猜字谜啦,根据字形编故事啦。
“日”和“青”组合起来是“晴”,那我们就可以编个故事: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气就晴了。
这样一来,记字词就变得轻松又好玩。
- 词语的积累也不再是简单的抄写。
教材会引导我们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就像“琳琅满目”这个词,它不是只让你记住这个词的写法和读音,而是通过一篇描写商场里商品很多的课文,让你看到那些摆满货架的精美商品,然后你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琳琅满目”的意思啦。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穷人》精美课件【最新】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 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 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 娜沉默了。
这是桑娜的第二次沉默。她把西蒙死去的消息 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心地的善良。
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 他是如何表示的?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汹涌澎湃熄掀困
ài lín hēi zāo ma zhòu sháo
唉淋嘿糟嘛皱勺
书写指导
kùn
困
“口”竖画宜直;里面“木” 捺变点。
ài
唉
左小右大。“矢”上横短, 下横长,撇、捺舒展。
归纳总结
1.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根据故事内容 划分结构,并总结每一部分的主要 内容。
2. 会写“汹、涌”等14个字,正确读写 “渔夫、汹涌澎湃”等词语。
小练笔
当你做错了一件事,害怕大人惩罚时,心 里会怎么想呢?写一写。
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时间都这么晚了, 爸爸妈妈肯定都急坏了!我连忙慌慌张张地向家 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那副严厉的面孔,不时地 浮现在我眼前。我的心中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 “咚咚咚”地敲着。爸爸不会批评我吧?算了, 我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错误吧!
从这几句话中,你能看出渔夫的性格特点是怎 样的?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 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
“是啊,是啊……”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心直口快、性格豪爽
学完这篇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什么启示?
人物品质体现在细致入微的心理细节描写上, 在心理矛盾冲突中展现桑娜善良的高贵品质。环 境描写衬托人物心灵的纯净与美好以及穷人吃苦 耐劳的品质。
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选文初探

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选文初探2018年9月,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将正式投入初中四年制学校使用,起始年级(初一)开学后将使用六年级上册,使用了近20年的鲁教版语文教材开始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对新教材展开分析与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选取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中的文章篇目,与部分学段、部分版本语文教材进行对比,初步探究选文的变化,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促进。
一、选文数目及所占比重分析表1.四版本语文教材选文篇目数量统计表2.四版本语文教材选文篇目所占比重统计[注]①②③汇编类课文统计时进行拆分(如《散文诗二首》统计为2,《〈世说新语〉二则》统计为2,《古代诗歌三首》统计为3),不含课外古诗词诵读。
④古诗文篇目包括文言文篇目及古诗词篇目。
从表1及表2中可以看出,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选文篇目数量在四个版本教材中最少,但古诗文所占比重(特别是古诗词所占比重)最大,这体现出统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选择方面尤其注重文章的经典性。
一方面,教材减少了课文篇目的总体数量,这样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另一方面,教材提升了传统文化篇目的所占比例,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不仅如此,教材第二单元所选的几篇现代文——《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均为经典的革命传统教育篇目,这些课文能够使学生接受心灵洗礼,铭记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
二、选文体裁分析表3.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现代文选文体裁分析表4.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古诗文选文体裁分析从表3及表4中可以看出,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在现代文选文上更侧重于文学类文本,其中又以散文所占比重最大,小说次之。
这些文学类作品篇幅一般不长,学生能够在欣赏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妙的同时,感悟作者的情怀和生活的美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四单元第12课桥

第四单元教材解析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
《桥》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善良、美好的心灵,《在柏林》则通过刻画战争中平民百姓的悲剧形象,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残酷现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
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这次专门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如《桥》一课,为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和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课后题先引导学生感受一波三折的情节中老*支***书的形象,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穷人》一课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从对话和心理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再启发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在柏林》则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入手,反思结尾环境描写的深意。
“交流平台”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总结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与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有一定的联系。
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和《爱的教育》。
这三本小说讲述的都是成长故事,不仅主题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在阅读方法上也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握好教学的适切度,不要拔高要求。
学生对小说并不陌生,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不宜在主题探究、创作手法上求深求全,切忌用晦涩的术语、理论进行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