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蒸汽驱的工艺技术

合集下载

浅析蒸汽吞吐后期分层注汽工艺技术

浅析蒸汽吞吐后期分层注汽工艺技术
中, 可有 效 控 制各储 层 的注 汽流 量 , 达 到分层 配 汽 的 目的 , 注 汽 完成 后进 行焖
井, 即可实 现 不动管 柱转 抽 的 目的 。
3 . 3生 产过 程
1 . 3 工 艺适 用干 如下 地质 条件 : 1 . 3 . 1 调补 层井 : 从开 发 的角度 来说 , 开 发层位 的选 择原则 是 由下到 上 , 因
将大大增加油井产量 , 并有效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 如果再推广应用到蒸
汽驱 工 艺 中 , 将 使 驱 油 界 面均 匀 化 , 提 高 蒸 汽 驱 的 驱 油 效率 。 因此 , 分 层 配
注 汽 技术 具有 广 泛 的应 用 前景 , 它 的大 规模 应 用 , 必将 产 生 巨大 的 经济 效 益 和 社会 效益 。
间油层的流体就经过中级固定f 剐爱人中级泵筒内, 中级泵完成进油过程。 中级
泵柱 塞上部 空 间内的流体 在柱塞 上行过 程 中受 到压缩 , 该部 分流 体挤开上 级泵
1 . 1技 术特 点
分 层配注 汽工 艺技术 能有 效地提 高稠 油油 藏的 动用程度 , 调整 吸汽 剖面 ,
增 加 油井 产量 。 适 合 于蒸 汽 吞吐 井 , 尤 其 是蒸 汽 吞 吐 中后 期 的稠 油井 。 今后,
在 每个 稠油 区块上 如果 规模 实施 分层 配注 汽技术 , 能够使 整个 油藏 均衡 动用 ,
此调 补层 位 ( 即主力 层位 ) 多位于 上 部注 汽单元 ,
1 . 3 . 2 正韵 律的油 藏条 件 : 即高 渗透率 段位 于油层 底部 , 经 多 轮吞吐 后 , 下 部动 用程 度远 远 好于 上部 , 进 一步 开发 的重 点为上 部 油层 。

蒸汽驱开采工艺技术

蒸汽驱开采工艺技术

下步攻关方向
(1)高温不压井技术完善与配套 包括注汽井高温不压井技术完善和目前现场急需的高温生
产井不压井作业技术配套。 (2)分层汽驱工艺技术改进与完善
包括分层汽驱工艺管柱完善、喷嘴设计改进、配汽阀投捞 工艺完善等,加快现场试验进度,争取早日在全面转汽驱中应 用。 (3)蒸汽驱高温举升技术完善与应用
下步攻关方向
(7)蒸汽驱高温调剖技术 对于不适合分层汽驱的油藏,需要进行低成本、大剂量
高温调剖技术的研究。 (8)蒸汽驱提高汽驱效果及后期接替技术研究
随着蒸汽驱配套工艺技术的不断成熟,在汽驱中后期对 提高汽驱效果技术以及后期接替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汽驱最终 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包括新型化学添加剂提高汽驱效果 研究等各种复合型蒸汽驱技术以及汽驱后期接替技术研究。
目前,注汽井高温不压井作业技术,经现场试验验证可以 满足蒸汽驱注汽井高温作业的要求。但随着汽驱规模的扩大, 蒸汽驱生产井的温度将提高很快(特别是汽窜井),作业工作 量将逐渐加大,采用常规的修井作业将由此引起对油层污染以 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目前还没有能适合蒸汽驱生产井的 高温不压井作业装置。
存在问题
(5)蒸汽驱工艺设计平台开发与应用 包括软件平台系统总体设计;对注汽、举升、射孔、配套辅
助技术等各项工艺分析计算、优化设计;井筒注入系统工艺优化 设计软件模块研制;蒸汽驱单井数值模拟软件模块研制;蒸汽驱 井筒举升优化设计软件模块研制。 (6)蒸汽驱工艺技术现场跟踪评价
在数据(包括生产数据、配套工艺资料、管理数据等)实时 采集与维护的基础上,建立蒸汽驱工艺技术效果跟踪评价系统, 提高整个项目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提高效率,及时跟踪、评 价、动态调整。
压力 补偿 式隔 热型 汽驱 伸缩 管

浅析分层蒸汽驱的工艺技术

浅析分层蒸汽驱的工艺技术
根 据 隔 热 管 端 口的 结 构 特点 , 要 想实现
用 程 度 确 定 各 层段 的 合 理 配 注 量 , 并 设 计 隔 热 管 接 箍 处 的二 次 密 封 则 需 要 采 用 特 殊 用以 减 少接 箍 处 蒸 汽 绕流 、 减 相应 的 配注 结 构 及其 配汽 孔 径 的 合理 调 整 结 构 的 设 计 , 如此一来, 隔热 管接 方 式, 依 据 测 试 结 果 最 终 实 现 层 间 配 注 量 压 对 蒸 汽 流 动 的影 响, 箍 处 的热 点 损 失就 会 大 大 降 低 。 的动 态调 整 。
1 . 1 . 2 管 柱 工艺 特点 。
段 的 分层 配 汽 。 ( 2 ) 管柱耐温3 5 0 ℃、 耐 压 测 试 , 管 柱 最 小 内通 径 为 5 0 mm时 , 就 能
1 7 MP a , 使用 寿 命3 年以上。 ( 3 ) 管 柱 采 用金 够顺 利 通 过 测 试工具 , 也就 是说 已经 实现 了 属 和 非 金 属双 级密 封 , 双 向锚 定 , 管 柱 自身 分层 测 试 。 再次, 它 能 够 实 现 蒸 汽 驱 稠油 过
的修 正与 标定 。
以 此来 要 解 决蒸 汽 驱长 期 连 续 注 汽 过 程 中管 柱 的 注 汽 过 程 中 伸 缩 管 部 分 的 热 损 失 , 锚 定 与座 封 、 油 套环 空 的长 效 密封 与 隔 热以 确 保 注 汽管 柱的 整 体隔 热 效 果 。 及 长 期注 汽 后 整体 管 柱 的 解封 , 同 时分 层蒸 汽 驱 需要 根 据 油 藏 各 层 段 层 间 差 异 及 其动
摘要: 蒸汽驱是指应用在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中后期 , 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 手段 。 迄今 为止 , 大部分稠 油区已进 入了 吞吐中后

蒸汽驱

蒸汽驱

蒸汽驱蒸汽驱采油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采油之后,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采取的一项热采方法,因为蒸汽吞吐采油只能采出各个油井附近油层中的原油,在油井与油井之间还留有大量的死油区。

蒸汽驱采油,就是由注入井连续不断地往油层中注入高干度的蒸汽,蒸汽不断地加热油层,从而大大降低了地层原油的粘度。

注入的蒸汽在地层中变为热的流体,将原油驱赶到生产井的周围,并被采到地面上来。

◆蒸汽驱蒸汽驱油技术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开采以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热采阶段,依靠蒸汽吞吐开采,只能采出各个油井井点附近油层中的原油,采收率一般为18%~26%,井间留有大量的剩余油富集区,采用蒸汽驱开采可以扩大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驱油效率,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目的◆使用条件稠油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蒸汽吞吐开采形成热连通后,只能采出各油井井点附近油层中的原油,井间留有大量的死油区,如单靠吞吐,其加热范围很有限。

蒸汽驱是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手段之一,蒸汽吞吐采收率一般在10%~20%,蒸汽驱的最终采收率一般可达50%~60%,该技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

蒸汽驱技术可使高压、低压蒸汽脉冲周期性作用于地层,迫使蒸汽由高渗层、高渗段、高渗带,进入低渗层、低渗段、低渗带,扩大蒸汽的波及体积。

当不同的井组之间交替改变注采周期时,地下的压力场不断变化,使注入蒸汽冷凝后的热水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提高了蒸汽波及系数驱油机理蒸汽驱是把高温蒸汽作为载热流体和驱动介质,从注气井持续注气,从相邻生产井持续产油,利用注入的热量和质量提高驱油效率的过程。

从驱油方式看,蒸汽驱全过程由三种不同驱油方式组成。

油层先经过冷水驱,然后经过热水驱,最后经过蒸汽驱。

经B.T.威尔曼等人实验研究[8],证明热水驱的采收率高于普通冷水驱的采收率,蒸汽驱采收率高于同温度的热水驱的采收率,高压蒸汽驱的采收率高于低压蒸汽驱采收率。

根据蒸汽的热动力学性质,经实验研究,蒸汽驱的主要增产机理有:蒸汽动力驱、蒸汽的蒸馏作用、加热降粘作用、热膨胀作用、脱气作用、油的混相驱作用、溶解气驱作用、乳化驱作用以及高温时油相渗透率得以改善。

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技术研究

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技术研究

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技术研究作者:戚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3期[摘要]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技术是稠油蒸汽驱开发后期的有效稳产技术之一,尤其适用于储层为两层以上、层间油藏物性差异大的中心注汽井。

常规的两层汽驱注汽方式因蒸汽指进造成了蒸汽驱井组注汽量失调现象,形成的汽窜通道通常使蒸汽驱生产井汽窜关井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蒸汽驱的稳产形势,而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某一单层注汽量或注汽时间以减缓或消除生产井汽窜现象,并提升其余油层的纵向动用程度,提高蒸汽驱整体驱油效率。

[关键词]蒸汽驱;注汽工艺;同心三层;研究中图分类号:TE3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3-0008-011 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的必要性辽河油田蒸汽驱开发处于蒸汽驱开发的中后期,蒸汽驱生产井汽窜关井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湿蒸汽的物理性质和非均质油藏对注汽效果的影响造成的。

蒸汽、油和水在储层内的渗流过程中,由于蒸汽与油和水密度的悬殊差异,注入蒸汽在油藏中的“超覆”流动随油层厚度的增加而加剧,造成蒸汽驱的体积波及系数降低;又由于蒸汽的粘度大大地低于油层流体的粘度,致使蒸汽驱时指进严重,尤其在非均质油藏中常常发生注入蒸汽沿高渗层窜流,这种汽窜现象是稠油注蒸汽开发井间干扰的特殊现象,是制约蒸汽驱驱油效率的主要矛盾。

对于出现过汽窜现象的蒸汽驱中心注汽井,常规分两层注汽已经不能满足现场需要,因此进行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研究,调整某一单层注汽量或注汽时间以减缓或消除生产井汽窜现象,并可对渗透率极差相对较小的油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注汽,进一步提高油层的纵向动用程度,提高汽驱整体经济效益。

2 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原理蒸汽驱同心三层注汽工艺是涉及整体汽驱管柱的座封、解封、长效密封、整体管柱热补偿以及整体管柱各部分长效隔热的综合性的配套技术。

注汽管柱的现场施工过程中需按顺序连接下入配套工具,下放到设计深度后,锚定外管柱后,连接好导向头及内管下放至设计深度,并将悬挂内管于井口之上,之后安装井口准备注汽。

齐40块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配套工艺技术

齐40块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配套工艺技术

为解决蒸汽吞吐后期低产低效的问题,接续区块开发,齐40块开展了蒸汽驱可行性研究和试验,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中深层蒸汽驱工业化生产。

经过10余年的研究与探索,齐40块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驱已形成了注汽、监测、举升、调剖、防砂等配套工艺。

1 注汽工艺技术1.1 高温长效隔热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隔热技术。

其包含蒸汽注入管柱坐封、解封、长效密封、热补偿以及管柱各部件长效隔热等技术内容。

该技术采用Y441蒸汽驱封隔器与长效汽驱密封器通过双级密封件实现油套环空的密封;采用隔热型压力补偿式伸缩管实现管柱在注汽过程中的伸缩补偿;注汽管柱选用视导热系数为0.0068W/(m*℃)的真空隔热管。

该技术极大的降低了注入蒸汽的热能损失,保证汽驱管柱的长效隔热性能。

1.2 分层注汽工艺技术为避免层间干扰,研发了中深层蒸汽驱分层注汽工艺技术。

该技术所应用管柱由真空隔热管、接箍密封器、隔热型伸缩管、长效密封器、Y441注汽封隔器(可强制解封)、配注器以及层间密封器等工具组成,实现物性相异油层隔离。

其特点如下:①管柱整体耐压可达15MPa以上、耐温可达350℃;②可实现3层段的分层配汽;③可依据油层吸汽能力,动态调节各层段配汽量。

④管柱采用双级密封,双向锚定,可自身调节伸缩补偿。

2 高温监测工艺技术2.1 注汽井动态监测注汽井动态监测技术共分为三类:①注汽井口蒸汽参数监测:取得井口实际注入蒸汽温度、压力、干度和流量等参数,分析注汽质量;②隔热油管性能监测:主要利用便携式测试仪在注汽前或注汽干度达到安全范围时监测隔热油管视导热系数,评价油管隔热性能;③高温井底五参数及吸汽剖面精细化测试:实现吸汽剖面的精细测量以及中深部地层细分。

2.2 生产井监测工艺生产井监测主要应用高温长效测试技术,该技术针对井底温压数据进行连续监测,监测信号可通过系统解释软件分析得出地层压力、地层温度、流动系数、表皮系数等油藏动态参数。

该测试仪器在作业时可随泵下入,从而实现检泵周期内油井生产的连续监测。

蒸汽驱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蒸汽驱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蒸汽驱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蒸汽驱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选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含有高温悬浮物的废水。

它可以将悬浮物的尺寸细化成微米级尺寸,使其在液体中形成一个稳定的、透明的、细小的泡沫,从而有效地将悬浮物分离出来,并达到除污的要求。

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是一种集喷雾、调剖、分离、精制等技术于一身的处理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将悬浮物的尺寸降低到微米级尺寸,从而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泡沫,从而可以有效地将悬浮物分离出来。

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在受控的条件下将悬浮物的尺寸细化,然后再进行调剖处理。

在调剖处理过程中,将悬浮物细化成微米级尺寸,使其在液体中形成一个稳定的、透明的、细小的泡沫,从而有效地将悬浮物分离出来,并达到除污的要求。

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含有高温悬浮物的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处理效果好: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悬浮物的尺寸降低到微米级尺寸,使其在液体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泡沫,从而可以有效地将悬浮物分离出来,从而达到除污的要求。

2.结构紧凑: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的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无需配备大型设备,同时消耗低,可以显著降低处理成本。

3.安全性高: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污染物的排放。

4.处理速度快: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的处理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处理,大大减少处理时间。

5.维护方便: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的维护较为方便,只需要定期检查系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即可。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蒸汽驱动高温三相泡沫调剖技术在处理含有高温悬浮物的废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操作简便、效果好,而且还具有安全性高、处理速度快、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它在处理含有高温悬浮物的废水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经济分析探讨

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经济分析探讨

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经济分析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油田资源开采工作的深入,油田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水平井蒸汽驱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新技术,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对水平井蒸汽驱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水平井蒸汽驱技术是指在水平井内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使渗透率低的油层中的油被加热蒸发,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油率。

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采收率。

传统的钻井方式在垂直井中钻取通常只能采集油田中的30-40%的原油,而采用水平井蒸汽驱技术后,可有效提高采集油田中的原油效率,产油量会有较大的提升。

2、减少采油成本。

采用水平井可以降低钻井次数和井口维护费用,节省人力资源和操作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油田的开采周期。

3、增加油田的储量。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油层的物理性质,提高油田储量,增加油田的经济回报率。

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的经济性取决于油价、采收率等多个因素,以下将对其进行分析。

1、油价的影响油价是影响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只要油价超过50美元/桶,该技术才是经济可行的。

当油价很高时,采用水平井蒸汽驱技术可以使开采成本更低,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而当油价很低时,采用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的经济效益就会变得比较低,因为在采油成本上,它所能节省的成本也会随油价的降低而逐渐减少。

2、采收率的影响采收率是描述水平井蒸汽驱技术产出油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应用该技术的经济效益。

经济分析表明,只有当采收率达到30%时,采用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的经济效益才能达到最优;如果采收率低于30%,则开采成本会超过获利,即不经济。

3、技术成熟度的影响水平井蒸汽驱技术的应用需要工程团队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并有先进的测量、控制和监测技术的支持。

因此,技术成熟度也是影响该技术的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人员的不断培养,应用这一技术的成本会不断下降,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分层蒸汽驱的工艺技术
作者:杨淑英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3期
摘要:蒸汽驱是指应用在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中后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迄今为止,大部分稠油区已进入了吞吐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的需求显得愈发重要,因此,开展分层蒸汽驱工艺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分层蒸汽驱配汽流量设计与调整分层汽驱管柱地面模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9-01
同普通蒸汽驱相比,分层蒸汽驱不仅需要解决蒸汽驱长期连续注汽过程中管柱的锚定与座封、油套环空的长效密封与隔热以及长期注汽后整体管柱的解封,同时分层蒸汽驱需要根据油藏各层段层间差异及其动用程度确定各层段的合理配注量,并设计相应的配注结构及其配汽孔径的合理调整方式,依据测试结果最终实现层间配注量的动态调整。

1 分层蒸汽驱工艺管柱及其配套工具的研制
1.1 分层蒸汽驱注汽管柱
1.1.1 管柱结构
分层蒸汽驱注汽管柱是由真空隔热管(同时与其配上隔热管接箍密封器)、压力补偿式隔热型汽驱伸缩管、多级长效汽驱密封器、Y441-152强制解封汽驱封隔器、层间配汽装置、以及层间密封器等工具组成。

1.1.2 管柱工艺特点。

(1)液压座封上提分级解封,下井和提出一趟管柱完成,可实现分层汽驱2-3层段的分层配汽。

(2)管柱耐温350 ℃、耐压17 MPa,使用寿命3年以上。

(3)管柱采用金属和非金属双级密封,双向锚定,管柱自身调节伸缩补偿。

(4)可实现分层汽驱注汽过程中,各层段配汽量的动态调节。

(5)申请6项国家专利,其中压力补偿式隔热伸缩管、隔热管接箍密封器、强制解封蒸汽驱封隔器等已获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2 配套工具的研制
1.2.1 Y441强制解封蒸汽驱封隔器
采用投球或球杆的水力座封方式座封,卡瓦双向锚定。

设计有多自由度的座封和解封结构,并设计有下锥体强制解封机构,从而可确保长期注汽后的管柱可靠解封。

1.2.2 多级长效蒸汽驱密封器
多级长效蒸汽驱密封器采用了多腔体软金属密封,在高温和挤压的作用下,特殊材质的支撑环会随之发生变形,这样可以随时补偿多级膨胀腔对油套环空密封的不足,以此来提高整体管柱的长效密封效果和解封性能。

1.2.3 压力补偿式隔热型
在结构上增加了除垢装置,以减少密封件的磨损;伸缩管如果采用压力密封补偿方式,则补偿密封件的损耗发生变化,这样就可以保证伸缩管的活动密封效果;隔热型外管设计的优势是可以是大限度地减少注汽过程中伸缩管部分的热损失,以此来确保注汽管柱的整体隔热效果。

1.2.4 隔热管接箍密封器
根据隔热管端口的结构特点,要想实现隔热管接箍处的二次密封则需要采用特殊结构的设计,用以减少接箍处蒸汽绕流、减压对蒸汽流动的影响,如此一来,隔热管接箍处的热点损失就会大大降低。

1.2.5 偏心分层汽驱配汽装置的研究
(1)偏心分层汽驱配汽装置的结构与配套工具
偏心分层汽驱配汽阀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偏心配汽筒与堵塞配汽器。

偏心分层汽驱配汽阀主要配套工具为投捞器。

(2)偏心分层汽驱配汽装置的功能
偏心分层汽驱配汽阀的优势在于:首先,它能够实现多级分层注汽。

当分层汽驱管柱在把不同层位的油套环空分隔开来时,如果将每个层位安装一套偏心分层汽驱配汽阀,即可实现分层注汽,从而可以实现多级注汽。

其次,能够实现汽驱间的分层测试,管柱最小内通径为50 mm时,就能够顺利通过测试工具,也就是说已经实现了分层测试。

再次,它能够实现蒸汽驱稠油过程中各层注汽量的调整。

由于偏心分层汽驱配汽阀的堵塞配汽器能够实现汽驱期间的投放和打捞,配汽嘴过流面调整范围是0~491 mm,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配汽嘴过流面积。

2 地面模拟实验
2.1 配汽喷嘴投捞实验
在进行蒸汽驱配汽试验过程中,喷嘴的更换投捞均采用钢丝投捞。

试验管柱井口安装防喷管,投捞器分别安装投送头和打捞头,在高温蒸汽条件下试验投捞成功率。

试验投送和打捞共56次,均获得成功。

2.2 分层蒸汽驱配汽喷嘴计算面积与配注量关系的修正与标定
为了检验配汽喷嘴的原设计与实际应用年的准确度,我们特意为此进行了两组配汽喷嘴、模拟上、下层配注油层的地面模拟实验,即时性地采集了锅炉流量在1.5 t/h、2.0 t/h、2.5 t/h、3.0 t/h与蒸汽干度在30%、40%、50%、60%状态下的21万多个数据,通过这些实际测量的数据,我们可以对此进行配汽喷嘴计算面积与配注量关系的修正与标定。

通过理论计算模型,上、下配汽孔同时配汽时的理论计算公式和修正后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10 mm孔径的上配汽孔而言,应用修正后的公式相对误差百分比由原来的35.97%降为-0.49%。

对于15 mm孔径的下配汽孔,相对误差百分比则由原来的170.94%降为7.63%。

3 结语
(1)研制了分层蒸汽驱模拟计算与配汽孔径设计软件,并通过地面模拟实验进行了修正与标定。

(2)研制了分层蒸汽驱工艺管柱,该管柱耐温350 ℃、耐压17 MPa,可实现分层蒸汽驱2~3层段的分层配汽,使用寿命3年以上。

(3)研制了偏心配汽装置,可实现汽驱注汽过程中配汽量动态调节。

(4)申报6项专利,已授权4项。

其中:①压力补偿式隔热型伸缩管、隔热管接箍密封器、多级长效汽驱密封器、强制解封蒸汽驱封隔器已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②蒸汽驱分层配汽系统及其配汽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0510077728.5。

③稠油分层蒸汽驱过程中的偏心分层配汽装置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420118899.9。

参考文献
[1] 张锐.稠油热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2] 万人溥,罗英俊.采油技术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3] 刘文章.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4] 田红,邓金根,孟艳山,等.渤海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J].石油学报,2005,26(4).
[5] 杜殿发,侯加根,师耀利,等.基于层间热干扰的多层稠油油藏蒸汽驱热效率计算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