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智能小车实训报告

合集下载

智能小车毕业实习报告

智能小车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小车作为智能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智能小车的原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智能小车作为毕业实习的课题。

二、实习目的1. 掌握智能小车的原理和设计方法;2.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对智能小车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了智能小车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单片机原理:学习了51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方法;(2)传感器原理:学习了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3)电机驱动原理:学习了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电机的驱动原理和控制方法;(4)通信原理:学习了串口通信、无线通信等通信方式的基本原理。

2. 实验与实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以下实验和实践:(1)搭建智能小车电路:根据设计要求,我选择了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等作为主要硬件。

通过焊接、连接等操作,搭建了智能小车的电路;(2)编程与调试:利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智能小车的各项功能。

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循迹、超声波传感器避障、电机驱动控制等;(3)测试与优化:对智能小车进行测试,观察其运行效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程序和电路进行优化,提高智能小车的性能。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智能小车的研发。

我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智能小车的搭建、编程和调试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2.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3. 增强了创新意识:在解决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尝试,培养了创新意识;4. 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智能小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毕业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智能小车的实训报告

智能小车的实训报告

智能小车的实训报告1. 实训本次实训是一项基于智能小车的项目,旨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智能控制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在实训中,我们使用了Raspberry Pi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智能小车的控制。

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基本的Python编程语言,同时掌握了一些树莓派操作和调试技巧。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智能控制和物联网技术的理解,也训练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实训内容2.1 实验一:智能小车的搭建在实验一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搭建智能小车的硬件平台。

通过对各种模块和传感器的接线和配置,我们最终完成了一辆基本的智能小车,并成功地将它连接到了树莓派上。

2.2 实验二:避障控制实验二是围绕智能小车的避障控制展开的,我们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测量周围物体的距离,并通过程序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以实现避障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试代码和参数,逐步完善小车避障的精准度和鲁棒性。

2.3 实验三:智能追踪实验三是针对小车能够追踪指定物体的控制,我们使用了摄像头来捕捉物体的图像,并通过OpenCV进行图像处理,最终根据识别出的物体位置控制小车的运动。

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还掌握了如何使用Python调用OpenCV和摄像头。

2.4 实验四:手势识别实验四是一个拓展性比较强的实验,我们使用了一款手势识别模块,实现了对小车的手势控制。

通过手势识别模块的数据处理和解析,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手势指令转化为小车的运动指令,并实现多种手势的控制操作。

3.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智能控制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试和优化代码,同时也需要和同学合作,互相帮助和交流。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到了如何独立思考和创新,不仅是在完成课程设计时,也体现在我们对未来的探索和思考上。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训,让我们受益匪浅。

智能小车控制实验报告

智能小车控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智能小车系统,学习并掌握智能小车的基本控制原理、硬件选型、编程方法以及调试技巧。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传感器、电机驱动等模块的理解,并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智能小车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单片机控制单元: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处理数据、控制电机运动等。

2. 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3. 电机驱动模块:将单片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驱动信号,控制电机运动。

4. 电源模块: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实验中,我们选用STM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单元,使用红外传感器作为障碍物检测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采用L298N芯片,电机选用直流电机。

三、实验器材1.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2. 红外传感器3. L298N电机驱动模块4. 直流电机5. 电源模块6. 连接线、电阻、电容等7. 编程器、调试器四、实验步骤1. 硬件搭建:- 将红外传感器连接到STM32的GPIO引脚上。

- 将L298N电机驱动模块连接到STM32的PWM引脚上。

- 将直流电机连接到L298N的电机输出端。

- 连接电源模块,为系统供电。

2. 编程:- 使用Keil MDK软件编写STM32控制程序。

- 编写红外传感器读取程序,检测障碍物。

- 编写电机驱动程序,控制电机运动。

- 编写主程序,实现小车避障、巡线等功能。

3. 调试:- 使用调试器下载程序到STM32。

- 观察程序运行情况,检查传感器数据、电机运动等。

- 调整参数,优化程序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避障功能:实验中,红外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到障碍物,系统根据检测到的障碍物距离和方向,控制小车进行避障。

2. 巡线功能:实验中,小车能够沿着设定的轨迹进行巡线,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时,小车保持匀速前进;检测到白线时,小车进行减速或停止。

3. 控制性能:实验中,小车在避障和巡线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稳定地行驶。

单片机蓝牙小车实习报告

单片机蓝牙小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宽知识面,我们选择了单片机蓝牙小车作为实习项目。

本项目旨在利用单片机技术,通过蓝牙通信实现小车的无线遥控,使其具备基本移动和避障功能。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 熟悉蓝牙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4.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硬件设计(1)主控芯片: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小车的主控芯片,具有丰富的I/O口,便于扩展。

(2)蓝牙模块:选用HC-05蓝牙模块,实现手机与单片机的无线通信。

(3)电机驱动:采用L293D电机驱动芯片,为直流电机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

(4)传感器:选用红外传感器作为避障传感器,检测前方障碍物。

(5)电源:采用两节3.7V锂电池为小车提供电源。

2. 软件设计(1)主控程序:编写单片机主程序,实现蓝牙通信、电机控制、避障等功能。

(2)手机端程序:编写手机端蓝牙控制程序,实现小车的无线遥控。

3. 系统调试(1)硬件调试:检查电路连接,确保各模块正常工作。

(2)软件调试: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观察程序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修改。

四、实习过程1. 硬件制作(1)根据电路图,焊接各元器件,包括单片机、蓝牙模块、电机驱动芯片、红外传感器等。

(2)组装小车底盘,将各模块安装到位。

2. 软件编程(1)编写单片机主程序,实现蓝牙通信、电机控制、避障等功能。

(2)编写手机端蓝牙控制程序,实现小车的无线遥控。

3. 系统调试(1)硬件调试:检查电路连接,确保各模块正常工作。

(2)软件调试: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观察程序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修改。

五、实习成果1. 成功制作了一台单片机蓝牙小车,具备基本移动和避障功能。

2. 掌握了单片机编程、蓝牙通信、电机控制等技术。

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单片机蓝牙小车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单片机循迹小车实训报告

单片机循迹小车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单片机循迹小车实训,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了解循迹小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易于编程等优点,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控制单元。

循迹小车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在循迹小车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硬件部分(1)单片机:选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循迹小车的核心控制单元。

(2)循迹传感器:采用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地面上的黑色轨迹线。

(3)电机驱动模块:选用L298N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直流电机。

(4)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5)其他辅助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2. 软件部分(1)系统初始化:设置单片机的IO口、定时器、中断等。

(2)循迹算法:根据红外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断小车与轨迹线的相对位置,控制小车行驶方向。

(3)电机控制:根据循迹算法的结果,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实现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等动作。

(4)数据通信:通过串口通信,将小车行驶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四、实训步骤1. 硬件搭建(1)根据电路图,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各个模块正常工作。

2. 软件编程(1)编写系统初始化程序,设置单片机的IO口、定时器、中断等。

(2)编写循迹算法程序,根据红外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断小车与轨迹线的相对位置。

(3)编写电机控制程序,根据循迹算法的结果,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4)编写数据通信程序,通过串口通信,将小车行驶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

3. 调试与优化(1)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2)调试程序,观察循迹小车的运行状态。

(3)根据调试结果,优化循迹算法和电机控制程序。

智能小车实验报告心得(3篇)

智能小车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典型应用,智能小车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平台。

在本次智能小车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动手实践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和调试智能小车,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 传感器原理及在智能小车中的应用;2. 单片机编程及接口技术;3. 电机驱动及控制;4. PID控制算法在智能小车中的应用。

三、实验过程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首先对智能小车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规划,包括自动避障、巡线、遥控等功能。

然后,根据功能需求,选择了合适的传感器、单片机、电机驱动器等硬件设备。

2. 搭建阶段在搭建阶段,我们按照设计图纸,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

在连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板布局不合理、连接线过多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

3. 编程阶段编程阶段是本次实验的核心环节。

我们采用C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了小车的基本功能。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如传感器数据处理、电机控制算法等。

通过查阅资料、反复调试,我们最终完成了编程任务。

4. 调试阶段调试阶段是检验实验成果的关键环节。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对小车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包括避障、巡线、遥控等。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避障效果不稳定、巡线精度不高、遥控距离有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再次查阅资料、调整程序,逐步优化了小车的性能。

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团队合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终完成了实验任务。

智能小车实习报告

智能小车实习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智能小车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卫生和宇宙探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智能小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智能小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学习智能小车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智能小车的构造和性能。

2. 了解智能小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智能小车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智能小车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

智能小车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电源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收集环境信息,控制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决策,执行器执行控制器的决策,电源为整个系统提供能量,通信模块实现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交换。

2.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学习了传感器选型、电路设计、电机驱动和电源设计等。

传感器选型主要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电路设计包括单片机电路、驱动电路和电源电路等;电机驱动主要采用L298N驱动模块;电源设计主要考虑电池容量、电压和电流等。

3. 智能小车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智能小车实现功能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编程语言C语言,掌握了中断、定时器、串口通信等编程技巧。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循迹和避障等功能。

4. 智能小车系统集成与调试在系统集成与调试阶段,我们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完成了小车各个模块的连接和调试。

通过不断调整参数,使小车能够稳定运行,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小车。

该小车具备以下功能:1. 循迹功能:小车能够自动跟随黑线前进,实现自动循迹。

2. 避障功能:小车能够检测到前方障碍物,自动避开障碍物。

3. 远程控制功能:通过蓝牙模块,可以实现手机远程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功能。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5页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5页

智能小车实训报告5页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构建一辆具有自主巡线和避障功能的智能小车。

二、实验器材硬件器材:1. Arduino UNO 控制器2. 舵机驱动模块4. 红外遥控模块5. 平衡车底盘6. 直流电机7. 陀螺仪传感器8. 红外线反射传感器软件工具:2. Python 编程语言三、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舵机驱动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连接至 Arduino 控制器上,并将红外遥控模块和陀螺仪传感器两个模块连接到 Arduino 子板上。

2. 巡线程序设计编写巡线程序,使小车能够自主巡线。

巡线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红外线反射传感器检测地面上黑白交替的线条,然后控制小车转向或停止。

4. 远程控制程序设计编写远程控制程序,使小车能够通过红外线遥控器进行操作。

远程控制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红外遥控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5. 整合程序将巡线程序、避障程序和远程控制程序整合到一个程序中,使小车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实现自主巡线、避障和远程控制操作。

四、实验结果在巡线实验中,小车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地面上黑白交替的线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正确的转向和运动。

在避障实验中,小车通过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自身的倾斜角度,进而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总结本实验通过对图像识别和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自主巡线、避障和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小车。

实验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不断调试和优化,最终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这个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图像识别和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今后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的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自动寻迹小车系统,包括小车系统构成硬件设 计方法。小车以ST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用单片机产生PWM波,控 制小车速度。利用寻迹模块对路面黑色轨迹进行检测,并将路面检测信号 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号予以分析判断,及时控制驱动电机 以调整小车转向,从而使小车能够沿着黑色轨迹自动行驶,实现小车自动寻 迹的目的。
蓝牙直发射红外光,当前方的障碍物越近,反射回来的红外光越强,
红外接收管的EC电压越接近0V,当到一定距离后,红色指示灯亮。
• 可以调节灵敏度
四、寻迹模块
• 利用不同颜色的障碍物对红外光的反射能力不同。白颜色对红外光的反
射能力最强,黑色对红外光的反射能力最弱。
• 当寻迹模块在黑线上的时候红色指示灯灭,当寻迹模块不在黑线上是灯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学到了该怎样去拟定一个项目计划并去实现它。本次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能够 顺利完成,还要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和身边许多同学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许多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 导,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再次对你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注意发送值为0-8,串口接收到的是0-8的ASCII码。
设计成果
可以通过手机APP发出的指令控制小车进行前进,后退,左前,右前, 左转,右转,左后,右后,停止等操作
实现小车自动寻迹,避障等功能。
总结
这次实训题目是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开发。实训中自己的编程能力提升了许 多,这对作为即将毕业的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至关重要。熟悉了很多我们曾今从未认识的 元器件,比如红外线对管、无线遥控以及一些简单的传感器。STC89C52单片机虽然我们从未用过,但 在以前学习C51单片机的基础上遇到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实训中不但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还能够把这次 实训理论和经验与以后的工作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应用。
亮。
• 调节电位器可以调灵敏度。
五、电源模块
智能小车需要5V电源才能正常工作,所以采用4支5V电源并联使用
小车组装实物图
蓝牙APP
1、蓝牙APP的安装 把lanyakongzhitai_.apk下载到手机,安装。
2、蓝牙APP的使用 (1)启动APP (2)设置发送值
3、打开手机蓝牙,使用APP连接蓝牙模块 4、发送指令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自动避障小车系统,避障模块对前方,左前, 右前的障碍进行分析判断,控制电机调整小车转向。
项目硬件方案
智能小车
手机APP
蓝牙模块 电源模块
ST89C52 开发板
驱动模块 寻迹模块
电机
避障模块
模块分析
一、驱动模块 1)直流电机: 电机转速与电压成正比。 改变电源极性可以改变电机转向。 施加一个PWM(脉宽调制)方波,其占空比对应于所需速度。 2)直流电机的驱动: 此实训使用专用芯片进行驱动。
单片机智能小车实训报告
实训任务
• 实现手机APP对智能小车的遥控。 • 实现小车自动寻迹,避障等功能。
设计思路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通过手机APP蓝牙控制小车系统,包 括小车系统构成硬件设计方法。小车以ST89C52单片机为控制 核心,手机通过蓝牙发送数据到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会自动转 发到与之相连的单片机处。以此,单片机通过对获取到的信息 给予分析判断,及时控制驱动电机来调整小车的移动方向。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 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系统调试中,许多小组都因为所用的电源电压过低导致单片机无法驱动,我们小组也未能幸免。这 次给了我们极大的教训,在以后的项目实训和工作中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设计。
二、蓝牙模块
本项目使用的蓝牙模块为HC-05主从机 一体蓝牙模块,能够实现串口透明传输 功能。
所谓透明传输功能即单片机通过串口 发送数据到蓝牙模块,蓝牙模块自动把 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与之连接的手机蓝 牙上,而无需关心蓝牙模块如何实现中 间的传输过程,同理,手机通过蓝牙发 送数据到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会自动转 发到与之相连的单片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