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脱模剂的选择_吴海勇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施工技术

( 海边 空气) 和海 雾 中存 在 大量 的氯 离子 , 当氯离 子渗 透
穿 过混 凝 土 保护 层 后 ,就 会破 坏 钢 筋表 面 的氧化 保 护 膜, 使钢 筋 迅速 发 生 锈蚀 , 锈蚀 后 钢 筋体 积 膨 胀对 混 凝
土产 生径 向压 力 , 展到 一定程 度 则会 使保 护层 发 生剥 发 落 。钢筋 有效截 面 的减小 、 保护 层 的剥 落和 钢筋 与混 凝 土 间粘 结 作用 的失 效最 终 将 导致 钢 筋混 凝 土 结构 丧 失 承载 能 力而破坏 。因此 , 采取有 效 措施 减缓 氯离 子渗 透
关 键词 :清水混凝土; 配合比; 浇筑
1工程 简介
本 工程 设 计 要求 1 0年 使 用年 限 , 0 由于 海 水 、 风 海
石 中 的毛 细孔 数量和 分布 状态 , 有助 于对 碱 一集 料活 且
性 的抑制 , 有利 于提 高混 凝土 的耐 久性 。粉 煤灰 选 用盘
山发 电厂 生产 的磨 细 I粉 煤灰 , 主要 性 能应 符合 国家 I 其 标准 《 粉煤 灰混 凝 土应用 技术 规程》 其 主 要技 术指 标 见 , 下表 。 掺入超 细矿 渣 , 以改善混凝 土 的孔结 构 。 矿渣 粉选 用 广 东韶 钢 嘉羊 新型 材料 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 ¥ 5级 粒化 9 高炉 矿渣 粉 。 ( 水 选用 自来 饮用 水 。 5 )
穿过 混 凝 土保 护 层 的速 度 成 为本 工 程耐 久 性 设计 的关 键 。本 工程 采用 C 0抗氯 离子低 渗透 性 高性 能混凝 土 。 4
3 耐久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选择
( 混 凝土 配合 比样 板应根 据 不 同的设 计配 合 比 , 1 ) 进 行现 场配 制混 凝土 , 并进 行浇筑 , 记录操 作 过程 , 结可 总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确定原材料1.水泥:应选择具有高强度、低碱性的水泥,以确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水泥品牌有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等。
2.骨料:细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或人工砂,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粒径均匀的碎石或碎砾石。
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添加剂:为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耐久性,可选用适量的减水剂、缓凝剂、防冻剂等添加剂。
二、确定配合比1.设计目标: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达到高强度、高耐久性和良好的外观质量。
2.设计原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配合比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试配法和经验法。
4.试配:对初步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配,观察混凝土的搅拌和易性、硬化后的外观质量和强度等指标,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三、确定施工参数1.施工环境: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候等,为施工提供指导。
2.施工设备: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运输设备和浇筑设备,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施工工艺:制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
4.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确定试块强度1.制作试块:按照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以检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其他相关性能。
2.养护试块:将试块放置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进行养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试强度:按照规定的龄期进行抗压强度测试,以评估清水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测试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满意的强度指标。
4.提交报告:将配合比设计过程和测试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或部门审查和批准。
总之,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计算、施工参数确定和试块强度测试等多个方面。
试述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

试述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摘要:本文作者概述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要求及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方法。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原材料配合比前言清水混凝土是相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的,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方面,二者是统一的,都是满足混凝土标准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不同的是清水混凝土更强调了外观。
我们一般这样看待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施工缝的设置整齐、美观,不允许出现普通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如蜂窝、麻面、砂线等),混凝土表面不受损和污染,各项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性能混凝土。
良好的混凝土外观依赖于良好的拌合物性能。
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主要指拌合物的稠度、表观密度、凝结时间、和易性等。
对于清水混凝土最主要的拌合物性能指标是和易性。
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操作难易程度和抵抗离析作用的性质。
和易性是由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等性能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振捣的情况下,能产生流动性,并且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中各个角落的性能。
流动性好则操作方便,易于振捣和成型。
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黏聚力,不分层,能保持整体的均匀性能。
因为混凝土拌合物是由密度和粒经不同的固体颗粒和水分组成,在外力作用下,各组成材料的沉降各有不同,如果混凝土拌合物中各材料配比不当,粘聚性较小,则在施工中易发生分层、离析、泌水(又称析水)的情况,致使混凝土硬化后产生“蜂窝” 、“麻面” 、等缺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外观质量。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析出的能力,混凝土拌合物的水,一部分是保证水泥水化所需水量,另一部分是为了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足够流动性,便于浇捣所需的水量。
前者与水泥水化物形成晶体和胶凝,将永远存在于混凝土中。
后者在混凝土运输、浇捣中,在硬化凝结前很容易聚集到混凝土表面,引起表面疏松、或积聚在骨料或钢筋的下面,这种现象成为泌水性。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一、引言清水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二、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和承载能力,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2.材料品种和质量:选择适用的水泥品种、级配合适的骨料和控制骨料的含泥率等。
3.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4.骨料用量: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骨料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控制配合比:通过试验和实际施工经验,控制配合比的各项参数,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2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试验法和经验法两种方法。
1.试验法: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试验包括水泥用量试验、水泥砂浆流动度试验、骨料用量试验等。
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
2.经验法: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数据,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这种方法适用于常规工程,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施工质量控制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1.原材料检验: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2.设备检查:检查搅拌站和输送设备的性能和状况,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3.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和施工步骤等。
4.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混凝土搅拌与浇筑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
3.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
1.原材料配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骨料和水的用量,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清水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四个方面介绍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
1.水泥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可选择适合的水泥种类,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同时,水泥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一般使用水泥用量约为混凝土总质量的10-15%。
2.细骨料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细骨料是混凝土中的填充料,常用的细骨料有河砂、山砂和人工制砂等。
细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到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和含泥量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细骨料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细骨料与水泥的比例,一般使用细骨料用量约为混凝土总质量的20-30%。
3.粗骨料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骨料骨料,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碎砖和采石场石渣等。
粗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到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和强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粗骨料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粗骨料与水泥的比例,一般使用粗骨料用量约为混凝土总质量的40-60%。
4.水的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水的选择应考虑到水泥的水胶比,一般推荐使用清洁的淡水。
水的配合比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一般使用水泥用量的一定比例。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同工程的要求和环境条件都会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原材料的特性和配合比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混凝土性能和质量。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满足工程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需求。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解析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解析具有学术风格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解析正文:1. 引言本文旨在对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详细解析,以读者理解清水混凝土的组成和配比原理。
2. 清水混凝土的基本组成2.1 水泥解析清水混凝土时,水泥是最关键的成分之一。
本章节将介绍不同种类的水泥及其特性。
2.2 骨料清水混凝土中的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本章节将讨论骨料的种类、大小、形状等对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3 水水在清水混凝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节将讨论水的质量要求、用量控制以及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4 外加剂外加剂是改善清水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章节将介绍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及其作用机理。
3.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原理在设计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强度、耐久性、可泵性等多个因素。
本章节将分析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1 强度设计根据混凝土的强度需求,本章节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水胶比、水泥用量以及骨料配合比。
3.2 耐久性设计耐久性是清水混凝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本章节将讨论如何考虑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需求。
3.3 可泵性设计对于需要泵送的清水混凝土,本章节将介绍如何合理设计配合比以保证流动性和泵送性能。
4.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实例分析本章节将通过实例分析具体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情况,以读者更好地理解配合比设计的实际应用。
5. 结论通过对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水混凝土的组成和配比原理,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附件:1.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格2. 实例分析数据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强度设计:根据混凝土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胶比、水泥用量等,以满足强度要求。
2. 清水混凝土:不添加任何掺合料的混凝土,用于普通结构。
3. 配合比: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各成分的比例关系。
---具有简洁风格的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解析正文:1. 引言本文详细解析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的选择和用量控制。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建筑领域内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对混凝土的外观和审美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要求,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可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各建筑领域中。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深入分析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其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希望可以给后续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引言:清水混凝土通常是指借助本身成型后所具备的自然质感看作饰面效果。
清水混凝土主要是一次浇筑成型,期间不增加任何装饰,用混凝土的自身肌理和质感形成最为自然的装饰面。
因此此种混凝土具有绿色、环保等特性,表面光滑平整,且没有任何破损和污染,对混凝土表面仅涂抹一层保护剂,就可体现出其浑然天成的状态。
1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1.1 原材料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包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水泥、骨料、掺合料等等,原材料选择程度的好坏与配合比设计的质量和持久程度息息相关,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有很大区别,它对整体的外观质量和持久程度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进行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性能和持久程度满足其一定要求,从根本上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合理控制配合比,保证其整体的施工质量。
第一,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清水混凝土在选择水泥时其强度不能低于42.5等级,这一等级的水泥具有活性好、用水量少、水泥和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好等特点。
在同一个工程施工中,水泥最好选用同厂家、同品种、同等级,选择大规模的生产厂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二,骨料。
骨料主要有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
在粗骨料的选择过程中要满足强度高、低碱活性和连续级配良好的要求,其中含泥量要小于1%。
在选择细骨料时,可包含人工砂和河砂,连续级配也要处在良好的状态,细度模数要大于2.6,其中含泥量不能高于1.5%。
需要注意的是,粗骨料和细骨料都要保证是同一砂场和石场。
一种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材料的准备:采用下列原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乳液;
- 天然植物油;
- 纳米材料;
- 添加剂。
2. 原材料的混合:将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天然植物油、纳米材料、添加剂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的基础料。
3. 添加适量的助剂:根据需要,在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的基础料中适量添加防水剂、硬化剂、防腐剂等助剂,以提高脱模剂的性能。
4. 制备脱模剂:将制备好的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的基础料和适量的助剂混合均匀,制备成脱模剂。
该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简单、环保,原材料均为天然材料,制备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符合环保要求。
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硬化性能、防腐剂性能,可有效提高清水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拓展:
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的制备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材料和制备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材料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出环保、高效的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对环保型清水混凝土用脱模剂进行改性和优化,提高其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 上 三 次 样 板 实 体 试 验 , 我 们 已 选 定 了 水 泥 厂 家 、外 加 剂 品种、混凝土配合比、模板脱模剂, 但混凝土表面少 量 露 砂 的 现 象未得到根本解决。根据以往混凝土的施工经验, 这种现象一 般是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造成的, 我们对 A 号配合比进行了调 整, 保持 A 号配合比的砂浆体积,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单位用 水 量 、胶 凝 材 料 用 量 和 砂 率 都 不 变 , 通 过 减 少 外 加 剂 掺 量 使 混 凝土坍落度控制在( 150±20) mm, 调整后配合比见表 8。
A
190
20
38.0 43.3 55.8
B
210
15
38.9 43.7 56.0
C
210
5
37.7 41.9 54.0
D
200
10
38.2 43.0 55.6
( 3) 根 据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试 配 情 况 , 以 上 各 组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的出机坍落度、30 min 坍落度损失、和易性等指标都比较理 想 , 各龄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7.3 不同模板脱模剂的样板试验
采用 A 号混凝土配合比, 现场坍落度控制在( 180±20) mm, 分 别 使 用 皂 化 油 、食 用 油 、地 板 腊 等 三 种 不 同 的 脱 模 剂 分 别 进 行试验; 拆模后发现, 三块样板表面还是有少量露砂现象; 其中 使用食用油脱模剂的样板混凝土表面微气泡较多, 使用皂化油 脱模剂样板混凝土表面结有一层白膜, 使用地板腊脱模剂的混 凝土样板气泡最少。根据样板外观质量, 各方一致选择地板腊 脱模剂。
1 工程概况
上 海 北 竿 山 国 际 艺 术 中 心 工 程 位 于 青 浦 区 2003- 7 号 地 块 , 占 地 面 积 为 167 273 m2; 总 建 筑 面 积 为 101 464 m2, 其 中 地 上建筑面积为 76 432 m2, 地下建筑面积为 25 032 m2。建筑结构 为框架剪力墙, 地上三至四层, 地下一层。
泥块含量
/%
/%
≤1.0
≤0.5
针片状含量 /% ≤15
4.4 外加剂
选用的外加剂须减水效果明显, 能够满足混凝土的各项工
作性能, 同时和所用水泥的适应性良好, 本工程选用上海华联
外 加 剂 厂 生 产 的 萘 系 JRC- 2D 或 聚 羧 酸 类 JRC- A 外 加 剂 , 其
主要性能如表 5。
经过对 A 号和 E 号混凝土配合比多次不同坍落度的重复 样板试验, 我们发现 E 号混凝土配合比气泡明显减少, 没有出 现露砂现象。
7 工地实体样板试验
7.1 不同水泥的样板试验
用同一个混凝土配合比, 使用浙江三狮、浙江 桐 星 、嘉 兴 锦 江等三个厂家的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分别进行了试验。根据 样板外观颜色, 各方一致选择混凝土样板色泽呈“蟹 青 ”的 嘉 兴 锦江水泥。
7.2 不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样板试验
采用上述试配的 4 组混凝土配合比分别进行实体试验, 混 凝土到工地的坍落度均控制在( 180±20) mm。从实体效果看, 各 样板均出现了少量气泡及露砂的现象; 其中 B 号、C 号 、D 号 混 凝土配合比气泡、露砂的现象较为明显, A 号混凝土配合比的 气泡较少, 但露砂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初步选择 A 号配合比作 进一步试验。
加 剂 适 应 性 等 方 面 。 我 们 备 选 了 浙 江 三 狮 、浙 江 桐 星 、嘉 兴 锦
江 等 三 个 厂 家 的 42.5 级 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 其 主 要 物 理 力 学 性
能如表 1。
表 1 水泥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细度( 80 μm 初凝 终凝
抗压强度 /MPa
水泥厂家
( 2) 满 足 JGJ/T 10—1995《混 凝 土 泵 送 施 工 技 术 规 程》的 要 求。
( 3) 利 用 粉 煤 灰 混 凝 土 后 期 强 度 的 贡 献 作 用 , 降 低 混 凝 土 收缩。 收稿日期: 2007- 10- 26
( 4) 采 用 减 水 效 果 明 显 的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 减 少 混 凝 土 泌 水 和收缩。
建筑设计要求外墙 清 水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为 C40, 坍 落 度 为 ( 180±30) mm; 混 凝 土 一 次 浇 筑 成 型 , 外 表 面 不 做 任 何 装 饰 , 直 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作为饰面。
2 工程特点
整体式立面设计, 以明缝分格, 以蝉缝作分块, 采用统一的 饰面性清水混凝土。
( 2) 经 试 配 , 各 组 混 凝 土 的 出 机 坍 落 度 、30 min 坍 落 度 损 失、5、7、28 d 强度检测数据如表 7。
表 7 嘉兴锦江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出机坍落度 30 min 坍落度损失 5 d 强度 7 d 强度 28 d 强度
序号
/mm
/mm
/MPa /MPa /MPa
表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 (/ kg/m3)
砂率
序号
水 水泥 粉煤灰 砂 碎石 外加剂 /%
A 180 392
75
791 928
9.00
46
B 180 392
75
722 997
9.00
4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170 360
68
825 968
5.56
46
D 165 360
68
743 1 030 5.56
42
WU Hai-yong1, MA Jian-gao1, SHI Fu-di1, ZHU Hui1, LING Chao2, ZHU Shan3, HAN Xing-jian3 ( 1.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 , Shanghai 200032, China; 2. Shanghai Shenkun Concrete Co., Ltd., Shanghai 201709, China;
6 模板脱模剂的选择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采用 2 440 mm×1 220 mm×18 mm 国 · 94 ·
产杨木芯, 进口覆膜, 酚醛胶模板。在模板选定后脱模剂的选择非 常重要, 如果选择不当, 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 也将影响 模板的重复使用。我们备选了皂化油、食用油、地板腊等脱模剂。
( 1) 皂化水性脱模剂 为乳化类皂化油脱模剂, 对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有一定作 用, 施工操作省时且价格便宜; 但脱模后的模板表面较易形成 浆体薄膜, 模板清理比较困难, 不利于模板的重复利用。 ( 2) 食用油 为油类脱模剂, 对减少气泡的作用略弱于为皂化油脱模 剂, 施工操作省时, 脱模后模板较易清理, 有利于模板的重复利 用; 但食用油脱模剂价格较高, 在施工过程中油性脱模剂不易 干, 容易污染钢筋。 ( 3) 地板腊 为固体类脱模剂, 其方法是在模板使用前对模板充分打 腊, 在模板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隔离层, 对减少气泡有积极作 用, 脱模后模板易清理, 有利于模板的重复利用。但地板腊脱模 剂价格较高, 打腊工作量大。
2007 年 第 12 期( 总 第 218 期 ) Number 12 in 2007( Total No.218)
混
凝
土
Concrete
预拌混凝土 READY MIXED CONCRETE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脱模剂的选择
吴海勇 1, 马建高 1, 石福弟 1, 朱 慧 1, 凌 超 2, 朱 山 3, 韩兴建 3 ( 1.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0032; 2. 上海申昆混凝土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9;
表 5 外加剂主要性能
检验掺量 砂浆减水率
密度 含固量
外加剂型号
pH 值
/%
/%
(/ g/mL) /%
JRC- 2D
1.9
JRC- A
1.3
16.2
7.3 1.179 33.2
21.0
8.1 1.075 23.5
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 1) 根据该工程特点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我们共设 计计算了 4 组混凝土配合比。表 6 中 A 号、B 号混凝土配合比使 用 JRC- 2D 萘系外加剂, C 号、D 号使用 JRC- A 聚羧酸类外加剂。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3550( 2007) 12- 0093- 03
De s ig n m ix p ro p o rt io n a n d ch o o s e p a rt in g m e d iu m fo r a s - ca s t fin is h e d co n cre t e
针对本工程特点, 如何控制好混凝土外墙浇筑质量是确保 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和重点。因此在原材料、混凝土 配 合 比 设 计、脱模剂选择、控制混凝土收缩等方面, 我们进行了大 量 的 分 析和试验。
3 配合比设计原则
( 1) 满足 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 合 比 设 计 规 程》的 要 求。
细度( 45 μm 方孔筛筛余)
三氧化硫
烧失量
需水量比
/%
/%
/%
/%
17.3
0.35
2.2
101
细度模数 2.6 ̄3.0
表 3 细骨料质量控制要求
含泥量 泥块含量 通过 0.315 mm 筛孔
级配( 区)
/%
/%
/%
II
≤1.5 ≤1.0
≥15
颗粒级配 /mm 5 ̄25
表 4 粗骨料质量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