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

合集下载

CO2传感器在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

CO2传感器在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

CO2传感器在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中的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是一项无创、简便、实时、连续的功能学监测指标。

其在急诊科的临床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工采了解到在呼吸过程中将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 -对应描图,即可得到所谓的二氧化碳曲线。

对于小气道梗阻导致通气困难的患者,如重症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采用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时,由于肺泡内气体排出速度缓慢,时相Ⅱ波形上升趋于平缓。

气体存留在肺泡内的时间较久,肺泡气的二氧化碳分压更接近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这一部分气体在呼气后期缓慢排出,使得二氧化碳波形在时相Ⅲ呈斜向上的鲨鱼鳍样特征性改变。

严重气道梗阻患者,因死腔通气比例增大,可导致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

对于治疗性低通气患者,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治疗时,小潮气量(6mL/kg甚至更低)通气增加了二氧化碳滞留的风险。

实时监测ETCO2,可以及时发现二氧化碳潴留,并减少动脉血气检查频次。

低通气高危患者监测,推荐深度镇静镇痛或麻醉患者监测ETCO2。

对于存在低通气风险的患者,例如镇痛镇静、门急诊手术的患者,使用ETCO2监测仪发现的通气异常早于氧饱和度下降和可观察到的低通气状态。

呼吸末二氧化碳测量技术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二氧化碳检测设备的关键部件,如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为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对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对信号质量控制、呼吸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采英国GSS高速响应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NDIR CO2传感器) - SprintIR,具有高速检测(20Hz)的特性,其非扩散红外光吸收技术的感测技术适用于捕捉CO2浓度快速度变化的领域,如新陈代谢评估和呼吸机。

1/ 1。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

♦当呼吸气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
光源的光束透过气体样本,并由红外线 检测器测定红外线的光束量,因CO2能吸 收特殊波长的红外线(4.3μm),光束量 衰减程度与CO2浓度呈正比。
♦最后经过微电脑处理获得PETCO2或呼气末
二氧化碳浓度(CETCO2),以数字(mmHg或 kPa及%)和CO2图形显示。
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监测体内CO2产量的变化
静脉注入大量NaHCO3, 体温升高, 突然放松止血带以及恶性高热, 均使CO2产量增多, PETCO2增加; 而且,PETCO2迅速增高是恶性高热敏感的早期指标。
PETCO2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监测循环功能
PETCO2与CO(心排量)存在相关性,在通气 量恒定的情况下,CO的增减会引起肺血流量增 减,从而造成肺泡CO2的增减,PETCO2能迅速做 出反应。 休克,心跳骤停及肺梗塞,肺血流减少或停 止,CO2浓度迅速为零,CO2波形消失,PETCO2 作为复苏急救时心前区挤压是否有效的重要的 无创监测指标,而且判断其预后价值更大,此 时,PETCO2水平与心输出量为相应变化。
♦ PETCO2升高
2)基线和PETCO2同时逐 渐升高

活瓣关闭失灵 CO2吸收剂失效

注意事项
1、调零和定标
使用前应常规将采样管通大气调零,使基线位于零点, 同时应定期用 标准浓度CO2气体定标,以保证仪器测定准确性。
2、避免采样管堵塞
水汽、分泌物和治疗用气雾液积聚在采样管内,一旦阻 塞采样管, 就不能测定PETCO2,甚至水可进入分析室内污染 传感器,使仪器失灵, 因此使用时应将采样管放在高于病人 的位置,可减少液体流入导管的机 会,导管被阻塞时应及时 清洗或更换。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监测意义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监测意义

【转】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2011-05-0111:52:4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意义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作为一种较新的无创伤监测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不仅可以监测通气也能反映循环功能和肺血流情况,目前已成为麻醉监测不可缺少的常规监测手段。

一、PETCO2监测的原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在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VCO2)和肺通气量(VA)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即PETCO2=VCO2×0.863/VA,0.863是气体容量转换成压力的常数。

CO2弥散能力很强,极易从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

肺泡和动脉CO2完全平衡,最后呼出的气体应为肺泡气,正常人PETCO2≈PACO2≈paCO2,但在病理状态下,肺泡通气/肺血流(V/Q)及交流(Qs/Qt)的变化,PETCO2就不能代表paCO2。

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测定有红外线法,质谱仪法和比色法三种,临床常用的红外线法又根据气体采样的方式分为旁流型和主流型两类。

二、PETCO2波形及意义正常的CO2波形一般可分四相四段:(1)Ⅰ相:吸气基线,应处于零位,是呼气的开始部分为呼吸道内死腔气,基本上不含二氧化碳。

(2)Ⅱ相:呼气上升支,较陡直,为肺泡和无效腔的混合气。

(3)Ⅲ相:二氧化碳曲线是水平或微向上倾斜,称呼气平台,为混合肺泡气,平台终点为呼气末气流,为PETCO2值。

(4)Ⅵ相:吸气下降支,二氧化碳曲线迅速而陡直下降至基线新鲜气体进入气道。

2、呼气末CO2的波形应观察以下5个方面:(1)基线:吸入气的CO2浓度,一般应等于零。

(2)高度:代表PETCO2浓度。

(3)形态:正常CO2的波形与异常波形。

(4)频率:呼吸频率即二氧化碳波形出现的频率(5)节律:反映呼吸中枢或呼吸机的功能3、正常二氧化碳波形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1)呼气中出现二氧化碳:表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循环后从肺排出。

麻醉的监测和调节

麻醉的监测和调节

麻醉的监测和调节麻醉是医学专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术、疼痛管理和其他治疗方案中。

麻醉可以让患者在手术中没有疼痛,同时也让医生更容易地完成手术。

但是,麻醉也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患者心率变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因此,在麻醉中,理解麻醉的监测和调节非常重要。

监测麻醉深度的方法在手术期间,医生需要监测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没有疼痛,同时也不会出现意识状态转化。

监测麻醉深度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几种较为普遍常用的方法。

1.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ETCO2是靠呼吸肌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呼气过程中从肺部排出体外的气体。

通过在呼吸机管路中安装CO2监测器,可以监测到ETCO2值的变化,从而了解气道通畅情况以及呼吸功能是否正常,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麻醉深度。

2. 脑电图(EEG)EEG监测通过监测患者大脑电活动的方式,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

虽然EEG监测器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它需要专业技能的操作,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并不广泛。

3. 声音感应器(BIS)BIS通过监测头皮上的电位变化,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BIS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因此在常规手术中广泛应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麻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包括心肺、神经、内分泌及肾脏功能等。

2. 术中监测患者的主要生命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3. 在应用局部麻醉或深度较浅的全身麻醉时,一定要保证患者在意识状态感到舒适。

4. 在应用药物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5. 多种麻醉药物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应该遵循安全用药原则,根据病情和身体特征精确判断药物剂量。

总结麻醉的监测和调节是整个麻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严格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和细致的调节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在临床应用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度和药物种类,以充分保证患者的实际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呼气末二氧化碳值

呼气末二氧化碳值

呼气末二氧化碳值(End-Tidal Carbon Dioxide, ETCO2)是指呼吸过程中在呼气末阶段的肺泡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它是通过呼吸监测设备如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来测量的。

ETCO2值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斯卡(kPa)表示,反映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在每呼吸周期内的压力水平。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ETCO2值约为35-45 mmHg(4.7-6.0 kPa),这个范围被视为正常呼吸状态的指标。

ETCO2值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评估呼吸功能、血液循环和酸碱平衡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使用ETCO2值的临床应用:
1.监测通气状况:ETCO2值可以用来监测呼吸频率、通气量和通气效果。

异常的ETCO2
值可能提示呼吸抑制、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等问题。

2.评估循环系统:ETCO2值与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相关。

在心脏骤停或休克等情况下,
ETCO2值的变化可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循环恢复情况。

3.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监测ETCO2值可以确认气管内插管的正确位
置,并排除误插管至食管或其他部位。

4.麻醉管理:在麻醉过程中,监测ETCO2值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通气情况、代谢状态和
麻醉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单个ETCO2值不能提供完整的临床信息,而是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因此,在使用ETCO2值进行诊断和判断时,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解读和评估。

2型呼吸衰竭的标准

2型呼吸衰竭的标准

2型呼吸衰竭的标准2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氧饱和度2型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会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血氧饱和度是衡量血液中氧气含量的重要指标。

在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血氧饱和度通常低于90%,甚至低于85%。

2.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评估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

在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频率通常会加快。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并伴有喘息声。

3. 肺部X线检查肺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肺部的情况,包括肺部炎症、肺水肿、肺不张等。

这些病变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在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肺部X 线检查通常会发现肺部病变,如肺炎、肺脓肿、肺癌等。

4.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评估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查。

通过测量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

在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PaCO2通常高于正常值(35-45mmHg),而PaO2通常低于正常值(80-100mmHg)。

5. 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测量呼出二氧化碳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是指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通过测量EtCO2,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

在2型呼吸衰竭患者中,EtCO2通常高于正常值(4.7-5.3kPa),而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也通常高于正常值。

总结综上所述,诊断2型呼吸衰竭的标准主要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肺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和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测量呼出二氧化碳等方面的指标。

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2型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现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ETCO2)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监测手段,可以利用呼吸末期的二氧化碳含量来反映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该技术已经在急救科、麻醉科、心肺复苏、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ETCO2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一、ETCO2监测技术概述ETCO2监测技术基于呼吸气体的组成和流量变化,可测量患者呼出的呼气末总量二氧化碳的分压。

在肺泡和血液之间,存在着不断的二氧化碳扩散。

呼吸末期的二氧化碳分压越高,说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也越高。

因此,ETCO2监测可以用来反映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ETCO2监测技术的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呼末二氧化碳分析仪、呼吸回路、呼气口氧气混合器等。

呼末二氧化碳分析仪会将呼气过程中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实时测量,从而得到ETCO2的数值。

其优点是监测过程无创、无痛。

同时,通过ETCO2监测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ETCO2在急救科中的应用急救科是ETCO2监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急诊科、ICU 和其他急救场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可以用来判断呼吸道堵塞、呼吸衰竭和有效循环等情况。

此外,ETCO2监测还可以用来评估人工通气是否正确,判断人工通气的质量,检测呼吸道的阻塞程度以及是否产生气胸等。

三、ETCO2在麻醉中的应用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是常用的麻醉方法,而ETCO2监测技术则可以用来评估呼吸道的通畅性和通气质量。

麻醉过程中医生会选择一种适当的麻醉深度,从而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ETCO2监测可以用来检测呼吸中枢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此外,ETCO2监测还可以用来确定气体交换的程度,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加精确的麻醉管理。

四、ETCO2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心脏停止跳动时,身体组织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而ETCO2的监测可以用来评估心肺复苏过程中的气体交换情况。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讲解学习

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讲解学习

ETCO2异常波形(4)
C O 2 ( m m H g ) 突然下降
5 0 R e a l - T i m e T r e n d
3 7
0
• 气管插管移位,如进入食管或意外脱管 • 气道或ETT阻塞 • 呼吸停止、循环停止 • 呼吸机失常或松脱
ETCO2异常波形(5)
基线逐渐上升 • 呼吸机呼出阀有故障或呼出端过滤器阻塞 •吸气流速低或吸气时间短
PACO2 PaCO2
ETCO2工作原理(三)
ETCO2
•V/Q=0.84
•在VQ比正常的情况下, PaCO2与PACO2只有约2~ 3mmHg的差别,所以监测
PACO2便能反映出PaCO2的 水平。
•PACO2在临床上难以直接测 量,所以通过ETCO2来反映 PACO2 与PaCO2水平。
PaCO2 VS ETCO2
3 7 0
•不对等的肺通气,如侧卧位通气 •ETT管端抵达气管隆嵴导致双侧肺通气不对等
练习1
•ETCO2监测用于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
练习2
•该患者已插管,正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第一分钟内的初始 PETCO2 低于 12.5 mm Hg,指示血流非常 小。 •在第二分钟和第三分钟,PETCO2 上升到 12.5 至 25 mm Hg 之 间,这与后续复苏过程中的血流增加情况一致。 •第四分钟会恢复自主循环 (ROSC)。ROSC 可通过 PETCO2 (仅在第四条竖线后可见)突然上升到 40 mm Hg 以上确定,这 与血流的显著增加一致。
引言
4.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PEA)/心搏停止 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建议输注增强节律药物, 作为有症状的不稳定型心动过缓进行起搏的替代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SICU護理作業規範及程序
潮氣末二氧化碳分壓:
連續監測呼吸道吐出的二氧化碳,與血液氣體分析的二氧化碳(PaCO2)作對照,做為病患呼吸道或新陳代謝之評估,如急救後心輸出量是否足夠,阻塞性呼吸道或氣體交換異常,PaCO2與ETCO2之關係,及應用在頭部外傷病患連續監測二氧化碳分壓。

原理(Principle ):
呼出氣體,CO2的正常排除情況如圖所示。

剛開始呼氣,佔上呼吸道dead space的空氣首先被呼出,此時PCO2可忽略。

當呼氣繼續,肺泡的氣體跑到上呼吸道,此時呼出的PCO2開始增加。

PCO2在整個呼氣過程持續增加,直到將近呼氣終了,它達到一個高度,然後不變,直到下一個吸氣開始,當肺部功能正常在呼氣終了時,呼出的PC02 (end-tidal CO2,ETCO2)會和終末微血管(動脈血) 血中的PCO2相等。

方法:
紅外線分析儀在呼氣的途徑上,如圖,一個發出光源的二極管放在電極的一邊,射出紅外線經過呼出的氣體,而感應光的真空二極管放在令一邊測透過光線的強度。

這些偵測反應都很快,不容易受氣體流速的干擾。

PaCO2與ETCO2的關係(The PaCO2-ETCO2 Relationship )
正常情況下,正常ETCO2值約30 ~ 45mmHg,PaCO2與ETCO2值在正常人約差4 ~ 5mmHg。

當差值過大,則表示病患情況不佳,或是氣管通路不良,或呼吸器設定不適當。

在心肺疾病的病人ETCO2隨動脈的PCO2下降。

備註:
AWRR:Air Way Resp. Rate (通氣道內之呼吸次數)
IMCO2:Imspire Minimun CO2 (呼氣時之最低之CO2分壓)
ETCO2:End Tidle CO2 (潮氣末CO2分壓)
a).ETCO2校正程序:使用CO2感應器前必須先要校正,且校正前須3 ~ 5
分鐘的溫機時間。

(1).每一條CO2傳導器上均有編號,按下CO2校正鍵後,利用“改變校正值”上下
鍵來鍵入正確數值。

按確定鍵
(2).將傳導器感應器接上兩個校正監測眼,Cal-1 → Cal-2
(3).完整校正後,將傳導器感應器接上airway adapter。

b).ETCO2感應器的接法:Fig 9
c).ETCO2讀值之校正
ETCO2 有N2O 沒有N2O
讀值21% O2 75% O2 21% O2 75% O2
30 -1.1 1.3 -0.4 0.7
40 -1.6 1.9 -0.5 0.9
60 -2.6 3.1 0.8 1.5
80 -3.8 4.6 -1.1 2.1
100 -5.1 6.3 -1.5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