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质量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9高一上·六安月考) 成语“问鼎中原”的典故这样记载:《左传》:“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晋书》:“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楚庄王问鼎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 . 神权与王权结合B . 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C . 中央集权的加强D .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 (2分)《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武帝时,“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 .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 布衣将相大量涌现C .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3. (2分)隋唐时期,淮水以北新增的有利于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是()A . 郑国渠B . 芍陂C . 通济渠D . 邗沟4. (2分)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 . 小农经济的发展B . 租佃关系的盛行C . 土地的高度集中D .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5. (2分)据《宋书》记载:“参知政事,掌副宰相,批大政,参庶务,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尚书为之。

”这表明宋代设立“参知政事”的最初目的是()A . 强化相权B . 分散相权C . 提高行政效率D . 加强中央集权6. (2分)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 . 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 . 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 . 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7. (2分)(2017·朝阳模拟) 就图所提供的信息,某校学生提出的相关研讨主题比较恰当的是()A . 湖广地区农田垦殖与经济重心南移B . 高产作物与明清之际人口持续增长C . 农作物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率提升D . 地理大发现与农耕文明遭遇的冲击8. (2分) (2020高二下·章丘月考)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人举场三十年,竞音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竞想去皇陵哭诉。

贵州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卷

贵州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卷

贵州省2020年(春秋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

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A . 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B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 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D . 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2. (2分) (2016高一下·娄底期末)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小农经济状态下的生活情境。

下列有关古代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 自给自足B . 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C . 男耕女织D . 无需交纳赋税3. (2分)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 . 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B . 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 . 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D . 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4. (2分)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 . 加强了边疆管理B . 开凿了丝绸之路C . 传播了中国文化D . 扩大了唐朝疆域5. (2分)下列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的是A . 梭伦改革B . 克里斯提尼改革C . 伯利克里改革D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6. (2分) (2020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下图是1375~1825年世界主要城市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A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B . 亚洲地区经济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没落C . 从16世纪开始西方消费水平已高于东方D . 工资上涨会引起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7. (2分)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贵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25-28C)历史试卷(含答案)

贵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25-28C)历史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 页共"页

{#{QQABTYYUggiAAJIAARhCUwHaCgGQkAEAAQgOhFAEIAAAQQFABAA=}#}
"/#示例一 观点#在中国古代成为优秀的史官必须具备严苛的主客观条件(!"分" 论证#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社会乃至科技条件均对史学研究造成一定限制$优秀史官的成 长受到一定束缚(从外在条件看$古代史书编写的主要史料来自官方搜集和保管的文献$史 学人才的成长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选官制度+铨叙制度等的影响$如汉代的司马迁+班固都 出自官僚世家$北宋的司马光甚至官拜宰相(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对历史信息的 记录$对史官涉猎+整理史料的效率也有直接的影响(从内在素养看$史学人才必须具有卓 越的文学才能$不仅要能准确理解一手史料$还能简明扼要地加以概括和评判$)史记*等史 书就颇具文学色彩(史学人才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当事人的记录往往带有主观性$ 优秀的史官往往能从社会发展和民族大义的角度$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世之人提供 借鉴$如)资治通鉴*就较为注重历史的借鉴意义(!-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风气和科学技术都对史学研究 有着深刻影响$这对史学人才磨砺%史才&和涵养%史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分" 示例二 观点#受阶级立场影响$中国古代史学人才成长存在局限性(!"分" 论证#春秋以前$史书编写长期为官府所垄断(孔子编订)春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恢复 西周初年的礼乐文明$让导致礼崩乐坏的%乱臣贼子惧&(经过秦朝的%焚书坑儒&$不符合政 治需要的先秦史书被销毁殆尽$尽管司马迁等史家遵循%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进行史书撰 写$但整个封建社会的史学人才和优秀史官多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唐代以来$正史多由官 方主持撰写$其主要负责人多为朝廷大员!如魏徵+欧阳修"$修史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专制 统治(尽管部分史官具有民本情怀$崇尚%循天下之公&$但在撰写史书时$他们常常不敢贯 通古今$联系现实来探究历史规律$自)汉书*起$正史的编纂不再涉及当朝历史(!-分" 总之$古代史学人才的学识来源+政治身份和史学研究的目的均受制于其阶级立场$而史官 的道德操守+政治期望和学术水平都可能导致其撰史行为偏离%良史&的初衷(!"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林芝期末)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称为()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君主专制D . 行省制2. (2分) (2020高三上·新乡月考) 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 . 封闭性B . 分散性C . 脆弱性D . 连续性3.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取得主导地位的时间是()A . 先秦时期B . 唐宋时期C . 商周时期D . 明朝中期之后4. (2分) (2020高一下·平度月考)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

他们归国后,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看出了日本与中国的差距,而后他们要求仿效中国,开始了()A . 农奴制改革B . 大化改新C . 明治维新D . 建立政教合一5. (2分)(2017·湖北模拟) 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

由此可知()A . 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 . 雅典公民享有社会上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C . 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 . 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6. (2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剑江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剑江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剑江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1. 新石器时代晚期,牛梁河文化墓葬遗址出土的有随葬镯环类佩饰、随葬镯环与动物形玉及复杂造型玉佩三类且呈现不同组合方式,并与墓葬形制、规模及位置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说明牛梁河文化时期()A.开始出现等级分化B.礼器制度逐渐形成C.国家权力趋于集中D.阶级社会发展迅速2. 如表所示是唐代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情况。

这反映出唐代()C.地方行政机构沿袭前代传统D.县作为基层机构权力稳定3. 北宋湖州乌程县浔溪村民徐三,“至秀州魏塘,为方氏佣耕”。

安阳人制飞“尝为人佣耕”。

南宋时尚属边疆之地的四川茂州,当地之丁“半市人无月给,半有为夷人佣耕者”。

据此可知,宋代()A.生产关系发生质变B.雇佣关系趋于普遍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D.社会分工日趋深化4. 1911年12月24日,南北和谈一度陷入僵局,《神州日报》发表了名为《倒行逆施》的漫画(如图所示):袖口处绘有铁血十八星旗的一人持枪发射,枪口喷发的火焰却被倒立的猿猴用后腿所执水壶的水浇灭。

此漫画反映出()A.君主立宪势力非常强大B.中国民主政治道路艰难C.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D.阶级矛盾仍是主要矛盾5.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发布公告,宣布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驻兵权”,收回美、法、荷三国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兵营及地产。

同年6月和9月,天津和上海市军管会也先后收回或征用了法国的兵营地产。

这些措施()A.埋下了矛盾冲突的隐患B.为外交打开了全新的局面C.彰显新中国的国家意志D.彻底洗刷中国近代的屈辱6. 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

”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的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句惯用语。

这就是说,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

这些规定及宣传旨在()A.树立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B.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C.以宗教手段逐步推进社会教化D.遏制不同种姓通婚的现象7. 某学者研究中古时期某帝国时搜集的史料如下:该地降水少,可勉强从事农业。

贵州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试卷(选考)(I)卷

贵州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试卷(选考)(I)卷

贵州省2020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试卷(选考)(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A . 青铜兵器B . 铁制农具C . 皇帝宝座D . 祖先牌位2. (2分)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

这反映了当时()A . 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 . 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 . 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 . 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3. (2分) (2020高三上·辽阳月考) 唐朝进土科考试中实行别头试,即凡是省试主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门生故旧等参加科举考试,都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

别头试的实行()A . 杜绝了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B . 旨在扩大朝廷的官吏来源C . 有利于保障人才选拔的公平D . 表明科举取土的流程规范4. (2分) (2020高三上·巩义月考) 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A . 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B . 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C . 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D . 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5. (2分) (2019高二上·临夏月考)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

”主要原因是()A . 印刷术的发展B . 科举制度完善C . 造纸术的发明D . 图书成为商品6. (2分) (2020高二下·芮城月考)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月考)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

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

”作者意在强调()A . 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B . 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C . 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D . 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2. (2分)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到: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

……待□□□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若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

材料中“□□□”指代的政治机构是()A . 汉代“外朝”B . 唐代门下省C . 宋代政事堂D . 元代的行省3. (2分)(2019·山东模拟) 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A . 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 . 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 . 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 . 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4.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质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A . “交子、会子”的出现B . 坊市界限的打破C . 商帮的形成D .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5. (2分) (2019高一下·册亨月考) 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座)A . 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B . 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C .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D . 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6. (2分) (2019高二上·临渭月考) 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9月)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9月)试卷

贵州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9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1. (2分)克利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

这是因为改革()A . 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B . 缓解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C . 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D . 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2. (2分) (2018高一上·深圳月考) 对“雅典城邦”(AthensPolis)一词中“城邦”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A . 城市国家B . 公民国家C . 独立国家D . 联邦制国家3. (2分)一位学者对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实于自己呢?”说明该学者认为①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②程序公正并不表示结果公正③雅典民主存在体制性危机④民主制度不够完善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4. (2分) (2018高三下·镇江模拟) 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

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

作者意在阐明雅典()A .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 . 民众思想深受束缚C . 政治生活特色鲜明D . 民主制的衰落根源5. (2分) (2017高一上·哈尔滨期中) 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干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为了对罗马统治下的各种人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A . 《十二铜表法》B . 公民法C . 万民法D . 自然法6. (2分)(2019·河北模拟) 有学者在谈到罗马法的私法权利时指出:罗马法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二上·江苏期中)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对他这种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 .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B . 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的区别C .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D . 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2. (2分) (2016高三下·日照模拟)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

”此论旨在说明()A . 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B . 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C . 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 . 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3. (2分) (2017高二下·赤峰期末) 下图是根倨《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该图呈现的发展趋势表明()A . 两汉以前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较小B . 清代统治者最重视妇女的贞节教育C . 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积极塑造D . 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逐渐趋于保守4. (2分)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 . 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 . 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 . 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 . 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5.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月考)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 .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 . 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 . 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D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6. (2分)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不同之处是()西汉董仲舒南宋朱熹A . 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B . 都是唯心主义观点C . 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D . 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7. (2分)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 . 黄老之学B . 佛学C . 程朱理学D . 陆王心学8.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中) 顾炎武强烈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 . 君主专制走向衰落B . 已有近代民权意识C . 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D . 儒学出现趋时更新9. (2分) (2018高二下·莆田开学考)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

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

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

”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 .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 . 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 .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 .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10. (2分)(2016·潍坊模拟) 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被认为“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这说明()A . 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B . 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C . 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D . 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11. (2分)按照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顺序,下面正确的排列是①②③④A . ④①②③B . ④②①③C . ④②③①D . ②④①③12. (2分)(2019·全国Ⅲ卷)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 经济发展水平B . 绘画技术进步C . 政治权力干预D . 儒家思想影响13. (2分) (2019高二下·湖北期中)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A .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 .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 .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 .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14. (2分) (2018高一下·陕西期末) 《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

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①西方文化的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 . ①②④B . ①②③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15. (2分)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 . 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 .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 .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 . 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16. (2分)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近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

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 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政治思想B . 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C . 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D . 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17.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

陈独秀强调的是()A .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B .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C .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D .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18. (2分) (2017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1876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

这表明清政府()A . 彻底放弃重农抑商B .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 力图扩大对外贸易D . 极力垄断对外贸易19. (2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

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A . 浪漫主义B . 现实主义C . 印象主义D . 现代主义20. (2分)(2016·凉山模拟) 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与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

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

由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A . 推动中国实现了社会转型B .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 . 思想体现了批判继承与引介相结合的特点D . 全盘学习西方文化21. (2分)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

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

”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 . 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 . 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 . 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 .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2. (2分) (2016高三下·临沂模拟) 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女权之解放也。

”其中“宗教之解放”体现在()A . “人是万物的尺度”B . “人生而平等”C . “与上帝直接对话”D . “主权在民”23. (2分)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并不意味着新理论摧毁旧理论,而是限制和缩小旧理论的作用范围,把旧理论作为新理论的某种特例包含在其中。

”下列选项能论证此观点的是()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②进化论和经典力学③经典力学与相对论④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24. (2分) (2017高二上·阜宁月考) “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A . 文艺复兴B . 宗教改革C . 启蒙运动D . 新文化运动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25. (10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2)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6. (15分) (2019高一下·相城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