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复习提纲大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二、“開皇之治”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裏。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②加強南北交通;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二、貞觀之治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3、崇尚節儉;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為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

第3課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二、盛世經濟的繁榮1、農業(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2、手工業(1)絲織業(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3、商業(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2)長安城①城市佈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生物七下复习提纲20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生物七下复习提纲20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A 液是血浆, B 液是原尿 , C 液是尿液
(2)B 液中蛋白质较少的原因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3)C 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判断方法:
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 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确定为血浆; 四、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其次是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 无机盐 水),
再其次是肉类鸡蛋鱼(提供蛋白质 脂肪)
牛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钙)
最少是油脂类食品(提供脂肪,热量高);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系统组成:呼吸道和肺
1.呼吸道:鼻 咽 喉 气管 作 用:清洁、湿润、温暖气体
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 二、呼吸过程:
例: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听铃声进教室
三、视觉和听觉的形成
图像信息
1.视觉: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神经→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视网膜:视觉感受器(把光的刺激转化为图像信息)
眼球结构图:
1 角膜 2 瞳孔
3 睫状体 4 脉络膜
5 视网膜 6 视神经
7 巩膜 8 晶状体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 这一过程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动力来自气体浓度差
气体扩散作用: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方向向低浓度方向运动
3、氧气在体内最终的去处:参与细胞呼吸作用 三 、实际应用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立克 1974 年发明的一套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 的急救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语、数、英、地理、政治、生物、历史)

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语、数、英、地理、政治、生物、历史)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 (03)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26)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33)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41)七年级下册英语复习提纲 (51)七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60)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65)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皂荚jiá树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秕bǐ谷系jì一条长绳拗ǎo过去锡箔bó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收(liǎn) 敛脑(suǐ) 髓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主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P2注释①选自《朝花夕拾》1.重点:第2段(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背诵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背诵版班级:姓名: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次背诵)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研究人类进化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指石化了的遗体、遗物和遗迹)4、从猿到人的进化:环境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标志)→制造和使用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二、人的生殖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在输卵管处进行。

5、胎儿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38周)。

6、分娩是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孕妇妊娠约持续38周(266天)。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8、新生命诞生的标志: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怀孕的标志: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新生儿诞生的标志:分娩。

三、青春期(第二次背诵)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发育的其他特征:①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③出现第二性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 、维生素六类。

2、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3、几种无机盐及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4、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虽然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无可替代。

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二、消化和吸收(第三次背诵)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

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杨广率军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隋文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大运河:(1、)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605 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

(3)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抵余杭(今杭州)。

(4)、四段: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5)、连通五大水系:从北向南先后连接海河、黄河、淮水、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6)、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联系地图和插图掌握)3、贞观之治:(1)、出现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在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同时又加强各民族的友好交往;重用贤才,虚心纳谏,魏征、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

(2)、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国号周。

武则天主政期间,(1)、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

(2)、重视农业生产;(3)、破格选用贤才,开创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制度提拔、重用庶族出身的官吏。

,使得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被。

其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6、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积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导语】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在学生时期,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程。

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好处。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一、1.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眼前舍弃努力。

有了理想,就有了进取的恒久动力。

要自强,第一就要建立坚定的理想。

理想是自强的航标。

2.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寻求。

真正的强者肯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就会不屈不挠地坚持,矢志不移地奋斗,直到成功。

3.自强的关键:克服自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强的人不是没有弱点的人,而是勇于并善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人。

人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能够克服自己的人,一定能自强。

4.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要想自强和成功,就一定要认识自己的长处、自己的天赋、自己的爱好,知道自己合适做什么,不合适做什么。

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爱好以及社会需要来肯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要发扬自己的长处,躲开自己的短处。

如果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爱好肯定努力方向,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5.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建立正确的理想;⑵克服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就可以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二、1.克服挫折的有效方法?⑴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一旦建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地屈服于各种挫折,而是以坚强毅力克服挫折,不断前进。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

遭受挫折时,第一要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各种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全身心肠去探索、去创造,是克服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

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

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初一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复习提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热带、温带和寒带。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

④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⑤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⑥是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2.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3.地形:①地形特点: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向四周分流。

②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二、复杂的气候1.气候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1日本的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3900多个小岛组成。

2、主要城市沿海分布,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

3、多优良港湾:海岸海曲折,多优良港湾。

神户和横滨是两个最要的对外贸易港。

4、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5、日本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

6、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和有利条件。

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7、“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

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8、是东西方兼容文化的典型。

9、服装:和服,第一高峰:富士山10、日本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1)时间:581年(2)建立者:隋文帝杨坚(3)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1)时间:589年(2)标志:灭陈
(3)隋朝实现统一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表现: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
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开凿时间:隋炀帝时(605—610年)
2、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开凿的目的: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
②加强南北交通③游玩江都(主观原因)
4、地位、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时间:618年(2)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3)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出现原因
(1)吸取隋亡的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戒奢从简”,节制欲望;
(4)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5)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魏征)
2、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力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唐”为“周”问: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答: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改革的措施:★★★★
(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四十多处
(2)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3)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茶仙”“茶圣”,唐朝饮茶之风盛行。

(4)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农耕工具)、筒车(灌溉工具)★★★★
2、手工业(1)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