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断指)患者心理观察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研究生自残手指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研究生自残手指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研究生自残手指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自残手指患者比较多。

例如于2010 年8 月31 日收治一例男性患者26 岁研究生,因自残行为使左无名指切割伤6 小时。

患者于6 小时前自行用刀将左无名指中节背侧砍伤少量出血、无晕厥、无头晕、无心悸自行来院,经X 线等检查诊为:左无名指中节开放性骨折,左环指伸指腱断裂,而入院手术。

检:左无名指中节背侧约1.2 cm 长横形创口,周围皮肤受挫呈紫色,PIP 活动良好DIP 主动伸指障碍。

在臂丛十静脉麻醉下行左环指清创逢合,伸指肌腱修补,克氏针指骨固定,术后抗炎治疗治愈出院。

患者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胃纳可、两便无殊,平常体健,否认有精神病史,父母及三个哥哥均体健,否认有“家族性病史”。

精神科会诊精神检查:意识清,交谈合作,未出幻觉,无精神病情症状,情感反应适当,无情绪低落表现,因为面临毕业,自己未能尽责,因此想通过自残方法来提醒自己,现在也不后悔这种做法。

印象:普通的心理问题,建议心理咨询。

1 原因及心理分析患者因同届的学生都毕业了,他因平时不做实验写不出论文而不能毕业,导师也不管他。

他的自残是其寻求他人关注和支持的手段。

Suyemoto(1998)在总结相关研究后认为自残行为存在几种功能模型:环境模型、动力模型、情感调节模型和人际模型。

他从行为和系统理论出发来考察环境模型,认为自残可以引发环境的反应从而使它得到强化,而他人的注意和关心是这种行为最有力的强化。

其中存在一个次级获益的问题,即自残可以迫使他人作出反应,让自残者获得注意或者可以控制他人。

青少年阶段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重大危机。

尽管他们努力寻求个体的独立,但同时他们也有强烈的归属需要,向往获得人际沟通和他人的支持。

如果青少年在面对压力而感到孤独无援,自我努力却又失败时,自残行为是个体对挫折和压力的一种无力应对。

虽然自残无助于问题的直接解决,但是它却向他人传达了一个信号,让别人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强迫他人正视自己的需求。

自残型断指再植术术中心理护理体会

自残型断指再植术术中心理护理体会

自残型断指再植术术中心理护理体会我院自开展断指(趾)再植术近十年来共收到患者280名,其中自残型断指再植术患者46名;男38名,女8名,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3岁。

除1例失败外,其余全部再植成功出院。

手术成功与术中心理护理密切相关,现就体会报告如下。

自残型断指再植术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患者神志清醒,便于心理沟通。

此类患者由于自伤前心情极度沮丧,情绪波动较大,自伤后,心情处于十分复杂状态,自责、埋怨、仇恨、后悔,所以应根据不同原因引发的自伤事件分别进行心理护理。

1 失恋后自伤者此类患者大多数告诉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开阔自己的视野,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不要辜负光阴,好好学习,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恋爱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要因为过早恋爱而耽误学习和工作,断送美好时光,做不成恋人做朋友,使患者意识到社会父母培养自己这么大不容易,要学会多给予少索取,不偏激。

由于断指再植术手术时间稍长,患者不配合,吻合血管时身体晃动,使手术不能正常进行,通过手术中心理沟通,患者表示一定好好配合医生做手术,痊愈后再不会发生自伤事件,努力工作、学习、报效祖国、做社会的栋梁。

2 家庭闹矛盾自伤者针对这些患者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术中心理护理。

告诉他们亲情是分割不断的,一时冲动做了自己后悔,亲人痛心的事情,十指是父母给的,各有其用途,少一指都不行。

且不说少指头影响美观,受人歧视,更重要的是功能问题。

有一13岁男孩给我印象最深,开始拒绝配合手术,通过术中细致的爱抚、引导才稳定情绪。

通过自述知道他是放假期间,有一天下午和同伴们外出玩耍到晚上吃饭时还没回家,家人外出寻找但未找到,全家人开始就餐了,就在家人吃饭期间他回到家里,看到全家人没等他回来就吃饭十分生气。

他意识到家人没把他放在心上,便一声不吭跑到厨房掂起菜刀把左手中指、无名指砍断,还拒绝上医院治疗,是其父母硬把他拉到医院的。

据他自述小小年纪就脾气很大,在同伴里是老大,很有号召力。

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张莉丽
【期刊名称】《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年(卷),期】2012(0)S5
【摘要】目的:分析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15例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在术前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手术顺利完成可起到积极作用。

结论:针对自残性断指(肢)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为日后的断指再植成功奠定基础。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张莉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蒙古总队医院手足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 [J], 吴英
2.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研究 [J], 闫莉
3.自残性断指(肢)再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J], 唐全
4.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心理护理 [J], 朱平娟;李梅玲;李丽辉;马宁;苟录红
5.16例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J], 孙冰冰;连永丽;刘艳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咨询应对自残行为的建议

心理咨询应对自残行为的建议

心理咨询应对自残行为的建议自残行为(Self-Harm)是指个体刻意对自己身体进行损害的行为,通常包括割腕、刺伤或烧伤等方式。

这种行为往往出于对精神痛苦或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心理咨询中,专业咨询师可以给予相关建议和支持,帮助个体应对自残行为,重塑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推动个体寻求专业帮助自残者常常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和忧虑,他们可能害怕被别人误解或被视为不正常,因此可能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倾听、理解自残者,鼓励他们敞开心扉,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

咨询师可以给予个体鼓励和支持,告知他们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并解释咨询的目的和方法。

2. 建立安全稳定的治疗环境对于自残者来说,建立一个安全且富有同理心的治疗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咨询师需要创造出一个宽松、相互尊重和富有安全感的氛围,让自残者感到受到支持和理解。

同时,咨询师还应该确保咨询室内的物品不会成为可能的自残工具,以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3. 帮助个体识别自残行为的触发因素自残行为的触发因素各异,可能是痛苦的情绪、抑郁、焦虑或强大的压力等。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应帮助个体识别导致自残的具体因素,并帮助他们了解这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通过分析和认知这些因素,个体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应对方式。

4. 探索替代性的应对策略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以与个体一同探索替代性的应对策略,以代替自残行为。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通过对话、写作、艺术疗法、户外活动或放松技巧等形式来表达情绪和减轻精神压力。

咨询师要引导个体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5. 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经过自残行为后,自残者可能感到内疚、自责甚至进一步痛苦。

咨询师要帮助个体释放负面情绪,培养对自己的积极认知和接纳。

通过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和被接纳的,个体可以逐渐建立更健康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6. 管理自残行为的危机自残行为应当被视为一种精神健康危机,咨询师在提供心理支持的同时还需要确保个体的安全。

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我科于2007-03~2013-02共收治39例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们除应用常规显微外科护理外,还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自残性断指再植患者共39例,受伤原因均为刀或其他锐器切割伤,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在17~48岁,平均年龄24岁。

其中失恋5例,迷恋网吧2例,与人争执5例,酗酒8例,家庭矛盾19例。

再植42指,其中:左手小指21指,左手食指9指,左手中指1指,左手环指8指,右手小指3指。

接受再植时间为受伤后0.5~8h,成活38指,成活率90.5%。

2 术后心理护理2.1 适宜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室温在22~25℃,湿度在50%~60%,自然光线充足,每日两次紫外线照射30分钟,病房内禁止吸烟。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间,以免同室人员不当言语刺激患者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

与患者交谈时,尽量避开其他人员,以免加重患者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

2.2 患者个体的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回室,用关爱、和蔼的态度,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务,及时的沟通并告知其手术情况,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其说出自残的原因,了解其性格,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判断抑郁、焦虑程度,根据其接受能力,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

护士在接触患者时要用关心、得体的语言争取患者的信赖,认真倾听患者的表述,适时的给予安慰,如患者不愿说出原因,医护人员不应强求、深究。

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护士应用自己的言行去关心体贴患者,并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

2.3 树立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告知患者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断指再植术已逐渐成熟,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已大大提高,并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对断指再植治疗的信心。

2.4 患者人际关系的处理,特别是患者与其家属的关系。

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人际关系,既可以成为心理应激的来源,又可以为处于心理应激下的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1]。

心理咨询处理自残行为的建议

心理咨询处理自残行为的建议

心理咨询处理自残行为的建议自残行为是一种令人担忧和困扰的心理问题,涉及到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支持对于帮助患者摆脱这种行为、恢复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处理自残行为的建议,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帮助患者。

一、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咨询中,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对于参与自残行为的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责、羞愧和困惑。

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以关怀、理解和尊重的态度接纳患者,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通过倾听和真诚的对话,心理咨询师可以逐渐与患者建立起互信关系。

二、了解自残行为的原因在处理自残行为时,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自残行为可能源于多个因素,如心理压力、情绪失控、应对困难的无效方式以及精神疾病等。

心理咨询师应通过开放性问题和深入探讨来了解患者的情感、动机和背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发现潜在的触发点。

三、情绪管理和应对技巧自残行为常常与情绪失控密切相关。

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帮助患者学会情绪管理和应对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咨询师可以教授患者一些实用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冥想和倾诉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患者在情绪激动时恢复平静,并避免采取自残行为。

四、认知重构和解决方案制定自残行为往往与负面的认知、消极的自我评价和问题解决能力不足有关。

通过认知重构,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评估和修正对自身、他人和世界的认知。

同时,与患者一起制定解决方案也非常重要。

心理咨询师可以引导患者寻找替代自残行为的途径,并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五、家庭和社交支持家庭和社交支持对于处理自残行为非常重要。

心理咨询师可以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或关键人士分享问题,寻求支持和理解。

此外,咨询师还可以引导患者与相关的社会组织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建立联系,以获得更全面的支持和援助。

六、定期检查和持续关注自残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自残行为的常见症状与心理帮助

自残行为的常见症状与心理帮助

自残行为的常见症状与心理帮助现代社会中,自残行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自残行为是指个体有意地对自己身体进行损伤的行为,其背后往往蕴藏着复杂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自残行为的常见症状,并探讨如何提供心理帮助,以帮助那些受到自残困扰的个体走出困境。

一、自残行为的常见症状1. 刻字或划伤皮肤:自残者通常会用刀片、指甲、笔尖等物体在身体的特定部位上刻字或划伤,这些伤口通常留下较明显的疤痕。

常见的自残部位包括手腕、前臂、大腿等暴露区域。

2. 结束恶性循环的欲望:自残行为既可以是强烈的情绪宣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试图结束内心痛苦的方式。

自残者往往追求短暂的释放感或者逃避现实的方式。

3. 具有控制需要:自残者往往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而通过对身体的伤害来获得某种虚拟的控制感。

在挣扎的过程中,他们更愿意选择对身体的掌控,以获得短暂的满足感。

4. 深感自卑和内疚:自残者常常对自己产生深深的自卑情绪,内心充满负罪感和自责。

他们可能相信自己应该承受痛苦,或者是将自残行为视为对错误行为的惩罚。

5. 社交回避和隐瞒:自残者通常很少与他人讨论自己的自残行为,他们常常把自己封闭在内心的世界中,不希望别人知道或理解自己的痛苦。

这种社交回避可能会导致孤立感和情绪恶化。

二、心理帮助的方法1. 寻求专业援助:面对自残困扰,第一步是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能够通过个别辅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自残者了解问题的源头,并提供解决方案。

2. 建立安全的环境:自残者需要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来恢复身心健康。

家庭成员、亲友和学校等社会关系网中的他人应提供支持,并尽力创造正面、非判断性的沟通氛围。

3. 促进情绪调节:自残者常常由于对负面情绪的处理能力不足而采取自残行为。

因此,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对于帮助他们摆脱自残困扰至关重要。

心理专业人士可以通过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和提供应对策略来帮助自残者更好地面对困境。

病人自残整改措施

病人自残整改措施

病人自残整改措施背景自残是指病人故意对自己身体进行切割、撞击、燃烧等行为,给自己造成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常见于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疾病患者和自危自杀意念较强的病人。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如何有效应对这种行为,提供适当的整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整改措施为了帮助减少病人自残行为,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整改措施:1. 保持沟通: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是关键。

医护人员应定期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倾听他们的难处和困惑,并积极提供支持和建议。

2. 心理评估: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以确定病人的具体问题和所需的干预措施。

心理评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压力源和可能的自残触发因素。

3. 制定个别护理计划:依据心理评估结果,制定个别护理计划。

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计划,包括患者的治疗目标、干预方法、预防措施等。

4. 提供安全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非常重要。

医院应采取措施,确保病人无法获得可能会给其造成伤害的物品。

同时,避免将病人孤立,尽量提供陪伴和支持。

5. 心理支持与教育: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并进行相关教育,以帮助病人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来给予病人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6. 家庭辅导:对于未成年病人,医护人员还应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向他们提供自残行为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和应对病人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家庭支持和指导。

结论针对病人自残行为,以上整改措施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和帮助病人。

然而,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持续关注病人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

同时,建议医院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自残行为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情绪得到发泄[ 4 】 。 3 . 3 健 康 宣 教
患者有4 例 ,中指受伤 的患者有2 例,小指受伤的患者有 1 例;
用 最 短 时 间做 好 术 前 准 备 , 向 患 者 做 好 术 前 宣 教 , 应 分析 患者的文化程 度得到 :其 中高中文化 的患者有2 例,初 用通 俗 易懂 的语言 ,说 明手 术 的必 要性和 安全 性 ,介 绍主 中文化 的患者有4 例,小学文化的患者有1 例。 管 医 师 和 相 关 人 员 、麻 醉 知 识和 手 术 的大 致 经 过 ,使 患 者 有
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选 取本科 室1 9 9 9 年1 2 月  ̄2 0 0 2 年1 2 月收 治 白残 断指患 者7 例作为研 究对象 ,均 为男性 ,年龄2 1 ~3 2 岁 ,据 统计得 到 ,患者 的平均年 龄 ( 3 5 . 2 1 ±1 . 2 5 )岁 ;分 析患者 的婚姻
2 0 1 5年 8月 A 第 2卷 第 2 2期
Aug. A 201 5 Vo1 . 2 N o. 2 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 ou r n 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463 5
自残 ( 断指 )患者心理 观察及护理 对策
状 况 得 到 , 已婚 患 者 有 5 例 ,未 婚 患 者 有 2 例 ; 自伤 食 指 的
序 非常 的详细 ,让患 者 以及 患者家 属心 中有数 ,积 极主动 的配 合 治 疗 。
3 . 2 情 绪 护 理
对狂 躁不 能控 制 自己情绪 的患 者 ,我 们给 予简 单的处 理 后 ,把 患 者 安 排 到 单 人 的 房 间 , 采 取 放 任 的 态 度 , 让 患
在 目前 的 临床 治疗 过程 中 ,一 般都 会碰 到存在 自残 行 为 的 患 者 。 自残 的 患 者 一 般 是 处 于 不 正 常 的 心 理 状 态 ,直
接 形 成 自我 攻 击 意 识 。 想 要 自残 患 者 可 以顺 利 的 、 自愿 的
3 护 理对 策
3 . 1术 前 护 理
将 自己的情绪有 效 的表 现 出来 ,能够得 到及时 的宣 泄,护 理 人员还 要深入 的理解 患者 , 同时尊重 患者 的实际 想法 , 根据 实 际需要采 取有 相应 的心理护 理干 预 ,从 心理 上支持
患者 。
( 3 )未婚青年担心今后的婚姻 】 ; ( 4 )心手术失败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入 院后 不 能 控 制 自己 的情 绪 ,拒 绝 治 疗 。 2 . 2 术 前 产 生 焦 虑 心 理
担心手术成功率和手术疼痛 。
2 . 3 术 后 产 生 抑 郁 心 理 ( 1 )担 心 外 界 舆 论 ;
( 2 )担 心 经 济 问题 ;
护 理 人 员 需 要 及 时 与 患 者 开 展 以 及 交 流 , 借 此 有 效 的 掌 握 患 者 的 真 实 心 理 情 况 , 与 此 同 时 还 要 积 极 的 鼓 励 患 者
2 心理 问题 类 型
2 . 1 狂 躁 心 理
充 分 的心 理 准 备 ,强 调 主 观 因素 在 手 术 中和 手 术 后 恢 复 中 的
作用 。根据患者 的文化层次和理解程度 ,重复宣教 的内容 , 直到完全接 受为止 ,使患者 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
3 . 4 心 理 护 理
姜 辛 玲 , 吕正 花 ,扈 清 荣 (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人 民医院,山东 济南
2 5 1 6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正确 的心理护理和健康知 识 宣教 ,使患者保持 良好 的心理状态 ,提 高再植 手术 的成 功率 。方法 术前 宣教和 术后 交谈及 家属参加心理健康教 育 ,消除术 前焦虑及术后抑郁 心理。结果 7结论 心理护理可使 自残 患者安 全度过心理 矛盾 冲突期 。 【 关键词 】 自残 患者 ;心理护理 ;对 策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2 2 . 4 6 3 5 . 0 2
2 ] 赵淑红. 心理干预在重型肝炎护理 中的作用【 J ] . 中国保健 营养 ’ 下 疗 。 护 理 人 员 通 过 向 患 者 灌 输 相 应 的 医 学 知 识 , 使 患 者 的 【
认 知 逐 渐 合 理 化 ,进 而 消 除 心 理 障 碍 , 以 此 来 提 高 患 者 战 胜 病 魔 的信 心 】 。
最大程度 的消 除 患者对 医院 以及医护 人员 的 陌生感 。 接 受治疗 以及护理干 预,尽量 早 日康复…。护理 人员就需要 积 极主动 的跟 患者接 触 ,详细讲解 我 院根 据 患者实 际情况 热 心 的、耐心 的理解 以及帮 助患者 ,跟 患者建 立优质 的护 特 别 设 计 的 急 诊 手 外 科 就 诊 流 程 。 首 先 是 分 诊 台 建 病 历 、 患 关系 ,最大程 度 的取得 患者 以及 患者 家属 的信 任 ,帮助 挂 号 以及 办缴 费卡 ;其次是 前往 医生处就 诊 :再次 是护士 患 者渡 过难关 。影 响断指再 植成活 最主 要的 因素是或 者 的 处 办理术 前检 查 ,留取血尿 标本 ,破伤风 抗毒 素注射 ,按 心理 因素[ 2 ] 。所 以 , 心 理 护 理 干 预 就 显 得 非 常重 要 , 现 报 道 麻 醉种类 备皮 等 ;最 后是将 患者送 入手术 室 。上述 就诊程
旬刊, 2 0 1 3 , 1 2 .
【 3 ] 陈 霞 , 袁秀娟 , 高
萍, 杜
静. 人工肝 支持系 统治疗重 型肝炎
本 研究 证 明,心理 干预在 重型肝 炎护 理 中的作用 十分 恐慌心理 ,同时也能够在生活质量方面获得相应 的提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